第2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 2.3.1 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 如图2.12(a)中6个不同形状的物体以及图2.12(b)中6 个不同形状的物体,它们在同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都是相 同的。因此,在正投影法中,物体的一个投影一般是不能 反映空间物体形状的。
2.3
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图2.12
2.3
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2.3
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图2.20
2 .1
投影的形成及分类
图2.2
2. 1
投影的形成及分类
• 2.1.2 投影的分类 • 投影是研究投影线、空间形体、投影面三者关系的。根据 投影中心与投影面的不同位置,我们把投影分为两大类: 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投影法。 • 1.中心投影法 • 中心投影法是指投影线由一点放射出来的投影方法,如图 2.1和2.2所示。显然这种投影法作出的投影图,其大小与 原物体不相等。若假定在投影中心与投影面距离不变的情 况下,形体距投影中心愈近,则影子愈大,反之则小。所 以,中心投影法不能正确地度量出物体的尺寸大小。这种 投影法一般在绘制透视图时应用。 • 2.平行投影法 • 当投影中心离开物体无限远时,投影线可看作是相互平行 的,投影线相互平行时的投影方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 平行投影法有两种: • 1)正投影法:投影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法。 又叫直角投影法,如图2.3所示。
2.3
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a) 图2.14
(b)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作物体的三个投影,就有三组投影线, 如图2.14 (b)中A、B及C三组投影线组。各组投影线应分别与 各投影面垂直。
2.3
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 2.3.2 三个投影面的展开 • 我们将一个踏步模型按水平位置放到三投影面体系中第I 分角内,把物体分别投影到三个投影面上,得到三个投影 图,如图2.15。
• 那么需要几个投影才能确定空间物体的形状呢?一般来说, 用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做投影面,用物体在这三个投影面 上的三个投影,才能比较充分地表示出这个物体的空间形 状。这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称为三投影面体系,如图 2.13所示
图2.13
2.3
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 图中水平方向的投影面称为水平投影面,用字母H表示, 也可以称为H面; • 与水平投影面垂直相交的正立方向的投影面称为正立投影 面,用字母V表示,也可以称为V面。 • 与水平投影面及正立投影面同时垂直相交的投影面称为侧 立投影面,用字母W表示,也可以称为W面。 • 这三个投影面将空间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个分角(象 限),分别称为I、II、III„„VIII分角。 • 我国和世界上有些国家采用第I分角投影来绘制工程图样, 称为第I角法,也有一些国家采用第III分角投影绘制工程 图样,称为第III角法。 • 如图2.14(a)、 (b)所示为第I角的三个投影面。各投影面 的相交线称为投影轴,其中V面和H面的相交线称作X轴;W 面和H面的相交线为Y轴;V面和W面的相交线称作Z轴。三 个投影轴的交点O,称为原点。
2.3
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图2.18
2.3
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 2.3.3 三面正投影图的投影规律 • 1. 三面投影体系中形体长宽高的确定 • 空间的形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度。为使绘制和识读 方便,有必要对形体的长宽高作统一的约定:首先确定形 体的正面(通常选择形体有特征的一面作为正面),此时 形体左右两侧面之间的距离称为长度,前后两面之间的距 离称为宽度,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称为高度,如图2.19所 示。
2.1
投影的形成及分类
图2.3
2.1
投影的形成及分类
• 用正投影法画出的物体图形,称为正投影图。 • 正投影图虽然直观性差些,但能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 小,度量性好,作图简便,为工程制图中经常采用的一种 主要图示方法。 • 2)斜投影法:投影线相互平行,但倾斜于投影面的投影 方法,如图2.4所示。这种投影方法,一般在轴测投影时 应用。
图2.11
2.2
正投影的特性
• 显然abcd不仅面积比平面ABCD小,而且形状也发生了变化。 同理可推出:当空间为n边形的平面图形倾斜于投影面时, 其投影仍为n边形,只是大小与空间n边形不全等而已。 •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当直线倾斜于投影面时, 直线的投影仍为直线,不反映实长;当平面图形倾斜于投 影面时,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为原图形的类似形。(注意: 类似形并不是相似形,它和原图形只是边数相同、形状类 似,圆的投影为椭圆。)
线a(b)d(c)。
2.2
正投影的特性
2.2 正投影的特性
图2.10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当直线或平面图形垂直于投影面 时,它们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一点或一直线,这种投影特 性称为积聚性。
2.2
正投影的特性
• 2.2.3 类似性 • 如图2.11所示,空间直线AB倾斜于投影面H,它在H面上的 正投影ab显然比AB短,但同时可以看出ab仍为一直线。平 面ABCD倾斜于投影面H,它在H面上的正投影为平面,
第2 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2 .1
投影的形成及分类
• 2.1.1 投影的形成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物体在灯光或阳光照射下,会在墙 面或地面上产生影子,这种现象就是自然界的投影现象。人 们从这一现象中认识到光线、物体、影子之间的关系,归纳 出表达物体形状、大小的投影原理和作图方法。通常把发出 光线的光源称为投影中心;把光线称为投射(影)线;把光 线射向称为投影方向;将落影的平面称为投影面;构成影子 的内外轮廓称为投影,如图2.1所示。产生投影必须具备下 面三个条件:投射(影)线、投影面和形体(或几何元素)。 三者缺一不可,称为投影三要素。
Baidu Nhomakorabea
2.3
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 3.三面投影图上反映的方位 • 如果将图2.19b展开可以得到如图2.20所示投影图。从图 中可知形体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六个方位。在三 面投影图中都相应反映出其中的四个方位,如H面投影反 映形体左、右、前、后的方位关系,要注意:此时的前方 位于H投影的下侧,这是由于H面向下旋转、展开的缘故。 在W投影上的前、后两方位,初学者也常与左、右方位相 混。在投影图上识别形体的方位关系对于培养空间想象能 力和读图是很有帮助的。
2.3
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图2.19
2.3
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 2.三面正投影图的规律 • 从图2.18的长方体三面投影图可知,H、V面投影在X轴方 向均反映形体的长度且互相对正;V、W面投影在Z轴方向 均反映形体的高度且互相平齐;H、W面投影在Y轴方向均 反映形体的宽度且彼此相等。各图中的这些关系,称为三 面正投影图的投影关系。为简明起见可归结为:“长对正、 高平齐、宽相等”,这九个字概括总结了三面正投影图的 投影规律,也是投影理论的重要规律。
2 .1
投影的形成及分类
– 图2.4
2.1
投影的形成及分类
• 2.1.3 各种投影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较好地表示不同工程对象的形 体与图示特征,在工程中人们总结出四种常用的图示方法。 • 透视投影图 • 透视投影图是运用中心投影的原理,绘制出物体在一个投 影面上的中心投影,简称透视图。这种图真实、直观形象 逼真,且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但绘制复杂,且不能在投 影图中度量和标注形体的尺寸,所以不能作为施工的依据。 在建筑设计中常用透视图来表示建筑物建成后的外貌以及 美术、广告等,如图2.5所示。
2.2
正投影的特性
图2.9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平行于投影面的直线或平面图形, 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线段的实长或平面图形的实形,这种投 影特性称为全等性。
2.2
正投影的特性
• 2.2.2 积聚性 • 如图2.10所示,空间直线AB垂直于投影面H,作直线AB在H 面上的正投影时,由于直线AB与投射线方向一致,可以得 出直线AB在H面上的正投影重叠为一点a(b),(由于A点比B 点距H面远,B点被A点遮住了,B点为不可见。通常将不可 见点的投影加括弧以示区别)。同理可推出:当□ABCD垂 直于投影面H时,其在H面上的正投影为一条积聚的直
图2.15
2.3
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 由于三个投影面是相互垂直的,因此,踏步的三个投影也 就不在一个平面上。为了能在一张图纸上同时反映出这三 个投影,需要把三个投影面按一定规则回转展平在一个平 面上,其展平方法如图2.16(a)所示。
图2.16
2.3
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 按规定V不动,H面绕X轴向下回转到与V面重合到同一面上, W面则绕Z轴向右回转到也与V面重合于同一面上,使展平 后的H、V、W三个投影面处于同一平面上,这样就能在图 纸上用三个方向投影把物体的形状表示出来了。这里要注 意Y轴是H面和W面的交线,因此,展平后Y轴被分为两部分, 随H面回转而在H面上的Y轴用YH表示,随W面回转而在W面 上的Y轴用YW表示,如图2.16(b)所示。 • 投影面是我们设想的,并无固定的大小边界范围,故在作 图时,可以不必画出其外框。在工程图样中,投影轴一般 也不画出,但在初学投影作图时,还需将投影轴保留,常 用细实线画出。上述踏步模型的三面正投影图如图2.17所 示。
2.3
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图2.17
2.3
三面正投影的形成
• 在作投影图时,根据物体的复杂情况,有时只需要画出它 的H面投影和V面投影(即无W面,也无OZ轴和OY轴),这 种只有H面和V面的投影面体系即两面投影体系。 • 为了准确表达形体水平投影和侧立投影之间的投影关系, 在作图时可以过原点作45°斜线的方法求得,该线称为投 影传递线,用细线画出,两图之间的细线称为投影连线, 如图2.18所示。
2.1
投影的形成及分类
图2.5
2.1
投影的形成及分类
图2.6
图2.7
2.1 投影的形成及分类
图2.8
2.2
正投影的特性
• 构成物体最基本的元素是点,直线是由点移动形成的,而 平面是由直线移动形成的。在正投影法中,可利用点、直 线和平面的投影现象分析正投影的特性。 • 2.2.1 全等性 • 如图2.9所示,空间直线AB平行于投影面H,作A和B两个端 点在H面上的正投影a和b(即过A、B向H作垂线,求其交点, 用同名小写表达)。则ab即为直线AB在H面上的正投影。根 据AB平行于H面,可得Aa=Bb,因而有ABba为矩形,最后可 以证明ab=AB。同理可推出:当□ABCD平行于H面时,它在 H面上的正投影□abcd全等于□ABCD。
2 .1
投影的形成及分类
图2.1
2.1
投影的形成及分类
• 自然界的物体投影与工程制图上反映的物体投影是有区 别的,前者一般是外部轮廓线较清晰而内部混沌一片, 而后者不仅要求外部轮廓线清晰,同时还能反映内部轮 廓及形状,这样才能清晰表达工程物体形状大小的要求。 所以,要形成工程制图所要求的投影,应有三个假设: • 一是光线能够穿透物体; • 二是光线在穿透物体的同时能够反映其内部、外部的轮 廓(看不见的轮廓用虚线表示); • 三是对形成投影的射向作相应的选择,以得到不同的投 影。 • 用投影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方法称为投影法;用投 影法画出物体的图形称为投影图。制图上投影图的形成 如图2.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