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性质与目标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ZJ091408课程名称:化工原理总学时:54一、说明(一)《化工原理》的课程性质:化工原理是应用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

化工原理是化学化工类专业的一门紧密联系化工生产实际的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

(二)《化工原理》教材及授课对象:教材:化工原理编者:王志魁等授课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三)《化工原理》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开设本课程之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化工生产中的基础知识、工艺原理、从化学到化工生产所涉及的有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运用经济技术观点综合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正确地联系化工生产实际打下基础。

(四)《化工原理》课程授课计划(包括学时分配):(五)考核要求:本课程的考试重点是流体动力学、传热、吸收、精馏等基础理论知识及应用。

考试要求分二个层次:掌握、了解。

成绩评定:成绩评定严格按平时占30%(包括学习态度和平时作业);期末成绩占70%。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教学目标:掌握物料衡算的概念;掌握压强各种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讲授与自学结合教学重点及难点:单位换算一、化工原理课程研究内容、特点和学习要求二、单位制度及单位换算第二章流体流动主要教学目标:掌握流体静力学;掌握理想流体和实际流体稳定流动时的;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启发式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讲授与自学结合教学重点及难点:能量衡算;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第一节流体静力学一、流体的压力二、流体的密度与比体积三、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四、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第二节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式一、流量与流速二、稳态流动与非稳态流动三、连续性方程式四、柏努利方程式五、实际流体的柏努利方程第三节管内流体流动现象一、粘度二、流动类型与雷诺准数三、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第四节管内流体流动的摩擦阻力损失一、直管中流体摩擦阻力损失测定二、层流时摩擦阻力损失计算三、湍流时直管阻力损失计算四、流体在非圆形直管内的流动阻力五、局部阻力损失第五节管路的计算一、简单管路二、复杂管路第六节流量的测量一、测速管二、孔板流量计三、转子流量计第三章流体输送机械主要教学目标:了解离心泵的构造,掌握工作原理、性能参数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启发式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讲授与自学结合教学重点及难点:离心泵的选择与安装第一节离心泵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二、离心泵主要部件三、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四、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五、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六、离心泵的汽蚀现象与安装高度七、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第二节其它化工用泵一、往复泵二、正位移泵三、非正位移泵第三节气体输送机械一、离心通风机二、鼓风机与压缩机三、真空泵第四章沉降与过滤主要教学目标:掌握非均相分离的方法,理论计算关系式,了解分离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等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启发式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讲授与自学结合教学重点及难点:沉降、过滤计算第一节概述一、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二、颗粒与流体相对运动时所受的阻力第二节重力沉降一、沉降速度二、降尘室三、悬浮液的沉聚第三节离心沉降一、离心分离因数二、离心沉降速度三、旋风分离器第四节过滤一、悬浮液的过滤二、过滤基本方程式三、恒压过滤四、过滤设备第五章传热主要教学目标:掌握间壁式换热方式;掌握热传导基本方程、平面壁和圆筒壁的;掌握总传热方程及传热系数、稳定传热的平均温度差;了解对流传热机理、对流传热方程;熟悉强化传热途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讲授与自学结合教学重点及难点:传导传热计算;总传热方程及传热系数第一节概述一、传热过程的应用二、传热过程第二节热传导一、傅里叶定律二、热导率三、平壁的稳态热传导四、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第三节对流传热一、对流传热方程和对流传热系数二、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三、对流传热的特征数关系式四、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式第四节传热计算一、热量衡算二、传热平均温度差三、总传热系数四、稳定传热的计算第五节辐射传热一、基本概念二、物体辐射能力与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三、克希霍夫定律四、两固体间的辐射传热第五节换热器一、换热器的分类二、间壁式换热器三、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四、系列标准换热器的选用步骤五、间壁式换热器强化传热的途径第六章吸收主要教学目标:了解吸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掌握吸收操作线方程,最小液气比计算;了解物理吸收与化学吸收的概念;掌握用摩尔分率和比摩尔分率表达的相组成;了解吸收机理;展我双膜论要点和强化吸收途径;掌握吸收的基本运算关系式。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课程目标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课程目标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如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传热等;2. 使学生了解化工过程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结构;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和物理方法分析化工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进行物料和能量平衡计算;2. 提高学生运用图表、数据和实验等方法进行化工过程分析和优化的技巧;3. 培养学生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化工过程模拟和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3. 增强学生对化工行业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化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和练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实际工程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3. 强化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流体力学基础:流体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流体阻力与流动形态;2. 热力学基础: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传递与能量平衡;3. 传质与传热:质量传递原理、传热原理、对流传质与对流传热;4. 单元操作原理:流体输送、热量交换、分离操作、反应器设计;5.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物料与能量平衡计算、过程模拟软件操作、过程优化方法;6. 化工案例分析:典型化工过程分析、设备结构介绍、操作参数优化。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流体力学基础第二周:热力学基础第三周:传质与传热第四周:单元操作原理(一)第五周:单元操作原理(二)第六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第七周:化工案例分析与实践第八周:课程总结与评价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流体力学(1-3节)第二章:热力学(4-6节)第三章:传质与传热(7-9节)第四章:单元操作原理(10-16节)第五章: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17-19节)第六章:化工案例分析(20-22节)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保证:1. 紧密结合教材,按照课程目标组织教学内容;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系统掌握化工原理知识。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学什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学什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学什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如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和反应工程等。

2. 使学生了解化工过程中常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工业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科学原理和工程观念解决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化工原理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对化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和优化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工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化工原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科学问题的热情。

2.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化工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面对工程挑战的自信心和勇气。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工程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未来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质量传递、反应工程基础。

教材章节:第一章至第六章。

2. 常见单元操作:流体输送、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反应器设计。

教材章节:第七章至第十二章。

3. 化工实验与数据处理: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处理与分析。

教材章节:第十三章至第十五章。

4.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化工过程模拟、分析与优化。

教材章节:第十六章。

5. 化工与环境:化工生产中的环保问题、节能减排技术、绿色化工。

教材章节:第十七章。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化工原理基本概念(1-3章)第二周:化工原理基本概念(4-6章)第三周:常见单元操作(7-9章)第四周:常见单元操作(10-12章)第五周:化工实验与数据处理(13-15章)第六周: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16章)第七周:化工与环境(17章)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选择和组织,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1.课程性质《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类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是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机械制图》、《算法语言》、《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也是学生学习《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传递过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系统工程》等课程的先修课程。

《化工原理》是研究和探讨化工生产中大规模改变物质物理性质的工程技术学科,它以化工生产中的物理加工过程为背景,研究物理加工过程的基本规律,应用这些规律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将这些规律按其操作原理的共性归纳成若干单元操作。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这一学科中最早形成、基础性最强、应用面最广的学科分支。

2.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讨论、自学、设备实物或模型现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为辅。

3.课程学习目标与基本要求(1)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是流体力学(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理论。

通过课程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主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工艺计算和典型设备结构与设计;掌握本课程的主要研究方法,如数学模型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

(2)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具备根据各单元操作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特点,进行“单元过程和设备”选择的能力、过程的计算和设备设计的能力;具备进行单元过程的操作和调节以适应不同生产要求的能力;具备单元过程在操作中发生故障时如何寻找故障的原因并加以解决的能力;具备应用计算机进行单元操作辅助计算的能力;具备通过自学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

(3)通过课程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以下两方面的良好素质。

一是针对现有生产过程单元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善于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动脑分析、动手解决;二是针对现有单元操作中技术上不合理的地方,能够发现并提出改进措施,达到节能、降耗、提高效率的目的。

4.课程总学时:化学工程与工艺及制药类专业110学时,其中化工原理(一)A55学时,化工原理(一)B55学时。

化工原理课程性质与目标

化工原理课程性质与目标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二)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程学科的课程,是运用物理、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和分析化工生产中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及质量传递的原理,以及“三传”原理在各单元操作中的应用。

本课程培养学生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释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它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和设计能力的训练。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动量传递过程、热量传递过程及质量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运用这些理论并结合所学的物理、化学、数学和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研究化工、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理。

熟悉典型单元操作设备的基本构造,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选择适宜单元操作的能力;正确进行过程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和设备选型配套设计计算的能力。

在工程计算中能正确地查阅工程手册中各种工程图表,获取设计计算有关参数。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化工原理》课程是应用化学、生物工程及其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技术课程。

学生在学完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本专业的“生物工程设备”、“发酵工厂设计”等后续专业课打好工程技术方面的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任务,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掌握物理量的单位与量纲,以及混合物浓度的表示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识记:单元操作的概念及其分类、国际单位制、法定计量单位理解:量纲、量纲一致性方程、单位的一致性及其换算、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物系的平衡关系、传递速率及经济核算)应用:混合物浓度表示方法第一章流体流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能灵活运用流体静力学方程式、连续性方程以及实际流体机械能衡算式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计算、管路计算等问题。

掌握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

化工原理课程性质与目标

化工原理课程性质与目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验课程内容:涵盖流体流动、 传热、传质等各个方面的实验项 目
实验考核方式:根据实验操作、 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多方面进 行综合评价
课程设计体系
理论教学:掌握 化工原理的基本 概念、原理和方 法
实验教学:通过 实验操作,加深 对理论知识的理 解和应用
课程设计: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 完成实际化工过 程的模拟和优化
实验教学方法
实验目的:加深对化工原理理论 知识的理解
实验类型:演示实验、验证实验、 设计实验和创新实验等多种形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验内容:涵盖流体流动、传热、 传质等基本单元操作
实验要求:强调实验操作技能、 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等方面 的能力培养
课程设计方法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实验操 作、案例分析
了解化工原理在工业生产 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能力目标
能够理解和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实验素养和科学素质。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素质目标
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培养分析和解决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与物理化学的关系:化工原理是物理化学在工业中的应用 与工程制图的关系:化工原理需要用到工程制图的原理和知识 与化工机械的关系:化工原理涉及到化工机械的工作原理和操作 与化学工艺学的关系:化工原理是化学工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特点
基础性: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理论性:涉及基本原理和公式推导 实践性:强调实验和实践操作能力 系统性:各章节内容相互关联,形成完整体系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Course Design for the 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课程代码:13460023学分:2周数:2周(其中:讲课0.5天;设计8.5 天;上机0学时;答辩1天)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等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教材:《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诚敬、贾绍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

本课程设计基本内容,是以某一生产任务为中心,典型单元设备(板式塔、填料塔、换热器、泵等)的设计为重点,训练学生对给定的生产任务,进行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设计计算、非定型主要设备的设计和定型设备的选型等。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在查阅技术资料、选用公式和收集数据、正确选用设计参数等方面有较大提高;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工程计算;学会用简洁文字和图表表达设计结果、制图以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基本训练。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从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两方面考虑的工程观点,同时考虑到操作维修的方便和安全操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从工程的角度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总体上得到最佳结果。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设计训练,达到以下目标:课程目标1:了解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设计的程序和方法;课程目标2:熟悉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有关数据、正确选用公式;课程目标3: 掌握在兼顾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设计任务要求,确定化工工艺流程,进行过程工艺设计计算;课程目标4:掌握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结构型式及尺寸的确定;课程目标5: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及其它先修课程的基本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增强工程观念,树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及任务《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极为重要的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典型设备以及有关的化学工程实用知识。

并能用以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中的一般问题。

以便对现行的化学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使设备能正常运转,进而对现行的生产过程及设备作各种改进以提高其效率,从而使生产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为深入学习本专业后续课程及从事化工专业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

二、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

后续课程为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仪表、有机化工、石油炼制等专业课程。

三、教学总体要求基本概念:流体流动、输送机械、沉降、过滤、传热、精馏、吸收、干燥等。

基本知识: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一般单元操作的操作能力、典型设备计算选用能力、因次分析法、实验测定法等重点:流体流动、传热、精馏、吸收等难点:阻力计算、对流传热计算、吸收速率计算等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本课程的工程性、实践性较强,环节多,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

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保证上机操作、实验等不少于36课时,课程设计不少于60课时。

五、教学要求的层次课程的教学要求在每一章教学内容之后给出,大体分为了解、理解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一般为扩展知识面,知道即可;理解是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掌握定律、计算、结构和方法;熟练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及要求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课程教学总学时数144学时(不含课程设计60课时),其中实验36学时。

二、教材与教学环节1、参考教材:天津大学《化工原理》、李云倩编《化工原理》2、授课内容以教材为主,教材担负起形成整个课程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的任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形式。

因此教材要概念清晰、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便于自学,并要注意加强导学。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上册56 学时,3.5 学分下册56 学时,3.5 学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它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工类型生产中各种物理过程(或单元操作)问题的工程学科,本课程担负着由理论到工程、由基础到专业的桥梁作用。

该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对化工类及相近专业学生的业务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属工科科学,用自然科学的原理(主要为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理论)考察、解释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解析和在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本课程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能够解决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沉降分离、过滤分离、过程传热、蒸发、蒸馏、吸收、萃取和干燥等单元操作过程的计算及设备选择等问题,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化工原理》课程在第五、六学期(四年制)开设。

教材内容分为课堂讲授、学生自学和学生选读三部分,其中课堂讲授部分由教师在教学计划学时内进行课堂教学,作为基本要求内容;学生自学部分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学,作为一般要求内容;学生选读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进行课外选读,不作要求。

本课程教学计划总学时112学时,其中上册56学时(课堂讲授50学时,课堂讨论4学时,机动2学时);下册56学时(课堂讲授50学时,课堂讨论4学时,机动2学时)。

本课程课件依照学时安排制作,每次课一个文件,内容包括每次课讲授内容,思考题及课后作业。

每次课后留2~3个作业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根据情况布置综合练习题和安排习题讨论课。

本课程每周安排课外答疑一次(3小时)。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流体流动。

流体的重要性质;流体静力学;能量衡算方程及其应用;流体的流动现象;流动在管内的流动阻力;管路计算;流量测量。

化工原理课程标准

化工原理课程标准

《化工原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职业技术院校化工专业的核心课程与训练项目之一,是具体体现和实现职业院校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工单元操作的相关知识,具备生产一线工艺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的初步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以不同单元操作为载体,将相关的管理技术、设备维护、工艺操作和工艺评价合理整合。

本课程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因而,它是跨学科的,且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不仅应该强调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还应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

因而,本课程的设计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采用了综合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每个模块均采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思路,力求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降低理论重心,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本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每个模块实施时,先提出学习目标,再进行任务分析,使学生在开始就知道学习的任务和要求,引起学生的注意,利于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自我实践。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工原理》课程标准

《化工原理》课程标准

《化工原理》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化工原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为今后从事化工及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涵盖了流体流动、传热、蒸发、吸收等基本原理,以及化工单元操作的设计、操作与优化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培养学生具备化工单元操作的设计、操作和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实践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流体流动: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流体流动的测量方法,能够进行流体流动现象的分析和计算。

2. 传热:掌握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了解传热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方法,能够进行传热过程的控制和优化。

3. 蒸发:了解蒸发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蒸发设备的选型和操作方法,能够进行蒸发过程的优化和控制。

4. 吸收:掌握吸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吸收设备的设计和操作,能够进行吸收过程的设计、操作和优化。

5. 化工单元操作:了解各种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和优化,能够进行综合运用和创新设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化工原理的基本原理和设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案例教学,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其实践能力。

3. 组织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 定期组织讨论课,鼓励学生交流互动,分享经验和心得,增强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比30%。

2. 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占比20%。

3. 实验成绩: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占比20%。

4. 期末考试:全面检验学生对《化工原理》课程的掌握程度,占比30%。

六、课程资源与支持1. 提供课程PPT、视频、案例分析等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学和复习。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合用专业:工艺类专业有化学工程工艺、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轻化工工程,非工艺专业有工份子材料、安全工程、生物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对非工艺类专业,带*部份不做要求,也可根据专业特点选择下册中的气体吸收和塔设备等部分。

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一、目的及任务学时数: 120/80 学时学分: 7.5/5 学分第一部份教学基本要求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关专业最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之一。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系统地获得:‘三传’的基本概念;各单元操作的原理、典型设备的结构、工艺尺寸计算、设备选型与校核和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分析和解决单元操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

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使学生受到利用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初步训练,提高学生的定量运算能力、实验技能、设计能力、单元操作的分析与调节能力。

二、本课程的先行课程数学、普通物理、物理化学、计算方法、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三、各章节具体内容要求绪论掌握的内容:1、掌握单位换算方法;2、掌握物、热衡算的原则以及衡算的方法和步骤。

熟悉的内容:1、熟悉单元操作的概念及其在化工过程中的地位。

了解的内容:1、了解化工原理的目的、任务、化学工程的发展简史;2、了解过程速率、平衡关系。

第一章流体流动掌握的内容:1、流体的密度和粘度的定义、单位、影响因素及数据获取;2、压强的定义、表达方法、单位换算;3、流体静力学方程、连续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4、流体的流动类型及其判断、蕾诺准数的物理意义、计算;5、流体阻力产生的原因、流体在管内流动的机械能损失计算;6、管路的分类、简单管路计算及输送能力核算;7、液柱式压差计、测速管、孔板流量计和转子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安装要求和计算;8、因次分析的目的、意义、原理、方法、步骤;熟悉的内容:1、流体的连续性和压缩性,定常态流动与非定常态流动;2、层流与湍流的特征;3、圆管内流速分布公式及应用;4、Hagon-Poiseeuill方e程推导和应用;5、复杂管路计算的要点;6、正确使用各种数据图表;了解的内容:1、牛顿粘性定律,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2、边界层的概念、边界层的发展、层流底层、边界层分离。

化工原理课程性质与目标

化工原理课程性质与目标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二)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程学科的课程,是运用物理、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和分析化工生产中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及质量传递的原理,以及“三传”原理在各单元操作中的应用。

本课程培养学生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释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它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和设计能力的训练。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动量传递过程、热量传递过程及质量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运用这些理论并结合所学的物理、化学、数学和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研究化工、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理。

熟悉典型单元操作设备的基本构造,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选择适宜单元操作的能力;正确进行过程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和设备选型配套设计计算的能力。

在工程计算中能正确地查阅工程手册中各种工程图表,获取设计计算有关参数。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化工原理》课程是应用化学、生物工程及其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技术课程。

学生在学完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本专业的“生物工程设备”、“发酵工厂设计”等后续专业课打好工程技术方面的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任务,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掌握物理量的单位与量纲,以及混合物浓度的表示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识记:单元操作的概念及其分类、国际单位制、法定计量单位理解:量纲、量纲一致性方程、单位的一致性及其换算、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物系的平衡关系、传递速率及经济核算)应用:混合物浓度表示方法第一章流体流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能灵活运用流体静力学方程式、连续性方程以及实际流体机械能衡算式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计算、管路计算等问题。

掌握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

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绪论0.1 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0.1.1 课程性质和内容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学工程、化工工艺类及相近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主干课程。

化工原理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以化工生产中的物理加工过程为背景,按其操作原理的共性归纳成的若干“单元操作”。

化工原理属工科科学,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释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强调从传递实质上理解过程,强调共同研究方法的教育。

加强定量运算、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强调工程观点,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0.1.2 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通过化工原理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掌握各单元操作设备的特点和工艺计算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熟悉单元操作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学解析方法、量纲分析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方法和数学模型法;学会从传递过程的实质上理解单元操作过程。

0.1.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化工原理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计算技术、传递现象导论等基础知识。

传递现象导论课程注重三种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的教学;化工原理课程注重三种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在单元操作过程中的应用。

0.2 化工过程和单元操作0.2.1 化工生产过程化工生产就是人们利用原料(矿物、植物、空气和水等)经过化学加工,以生产人们所需的各种产品的一门产业。

任何化工生产过程中都包含两大类过程:化学反应过程和物理转化过程。

化工过程的核心是化学反应过程和过程所用的设备——反应器。

但是,为了使反应过程能够经济有效的进行,反应器内必须保证某些最佳的操作条件,如适合的温度、压力、流量以及合适的物料组成等。

然而参加化学反应的原料不一定满足上述的条件,因此,在进行化学反应之前,必须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以除去其中的杂质,使之达到必要的纯度、温度和压力。

学习化工原理要达到的目标

学习化工原理要达到的目标

学习化工原理要达到的目标学习化工原理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化工领域中的基本理论和原理,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在实践中能够独立解决化工工程问题。

在学习化工原理过程中,我们会讨论化工过程中的物质转化、传质、传热和反应等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设备和控制理论。

以下是几个学习化工原理的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和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化工过程中的反应是实现物质转化的关键步骤,学习化工原理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能够理解和运用化学反应和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

这包括了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热力学和催化剂等基本概念,以及能够进行反应速率常数的估算和反应工程的设计。

2. 掌握物质传输的基本原理:物质传输是化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学习化工原理的第二个目标是掌握物质传输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这包括了质量传输和能量传输的基本方程,以及能够进行物质传输速率的估算和传输设备的设计。

3. 熟悉流体力学和换热原理:化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处理液体和气体的流动和传热问题,学习化工原理的第三个目标是熟悉流体力学和换热原理。

这包括了了解流体的运动规律、流体动力学方程和流体流动的模拟方法,以及了解传热的基本机理和传热设备的设计。

4. 理解化工装备和过程控制的原理:化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装备来实现物质转化和传递,学习化工原理的第四个目标是理解化工装备和过程控制的原理。

这包括了了解化工设备的分类、设计原则和操作特点,以及了解过程控制的基本要素、控制器的选择和控制策略的设计。

5. 学会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化工原理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原理解决化工工程问题的能力。

这包括了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和原理进行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以及能够进行化工装备的选型和操作控制的设计。

在学习化工原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和工程实践。

通过与实际问题的接触,我们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建立对化工领域的深入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二)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程学科的课程,是运用物理、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和分析化工生产中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及质量传递的原理,以及“三传”原理在各单元操作中的应用。

本课程培养学生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释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它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和设计能力的训练。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动量传递过程、热量传递过程及质量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运用这些理论并结合所学的物理、化学、数学和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研究化工、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理。

熟悉典型单元操作设备的基本构造,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选择适宜单元操作的能力;正确进行过程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和设备选型配套设计计算的能力。

在工程计算中能正确地查阅工程手册中各种工程图表,获取设计计算有关参数。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化工原理》课程是应用化学、生物工程及其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技术课程。

学生在学完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本专业的“生物工程设备”、“发酵工厂设计” 等后续专业课打好工程技术方面的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任务,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

掌握物理量的单位与量纲,以及混合物浓度的表示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识记:单元操作的概念及其分类、国际单位制、法定计量单位理解:量纲、量纲一致性方程、单位的一致性及其换算、单元操作中常用的基本概念(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物系的平衡关系、传递速率及经济核算)应用:混合物浓度表示方法第一章流体流动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能灵活运用流体静力学方程式、连续性方程以及实际流体机械能衡算式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计算、管路计算等问题。

掌握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流动阻力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

了解常用流量计的测量原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第一节流体静力学(次重点)识记:流体的压力、流体的密度与比体积、理解: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推导应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第二节管内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式(重点)识记:流量(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与流速(平均流速和质量流速)理解:流量与流速的关系、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应用:管路直径的估算、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实际流体机械能衡算式第三节管内流体流动现象(重点)识记:黏性、内摩擦力或粘滞力、黏度、运动黏度、牛顿性流体和非牛顿性流体、流体流动类型理解:牛顿黏性定律、流体中的动量传递、雷诺数、流动相似原理、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1/7 次方定律应用:流体流动类型的判定原则、哈根泊谡叶方程第四节管内流体流动的摩擦阻力损失(重点)识记:摩擦损失或阻力损失、直管摩擦阻力损失、局部摩擦阻力损失理解:直管中流体摩擦阻力损失的测定、管壁粗糙度、湍流的摩擦阻力损失、量纲分析法(量纲一致性原则、n定理)、摩擦系数与雷诺数和相对粗糙度间的关系图、非圆形管的当量直径应用:层流的摩擦阻力损失的计算、局部摩擦阻力损失的计算、管内流体流动的总摩擦阻力损失计算第五节管路计算(次重点)识记:分支管路理解:并联管路的特点应用:简单管路刀h f的计算、简单管路u或q v的计算、简单管路d的计算、适宜管径的选择第六节流量的测定(一般)识记:流量计的构造和应用理解:流量计的工作原理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离心泵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参数、特性曲线及其应用、离心泵安装高度的计算,能够根据工艺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离心泵。

了解常见的流体输送机械的工作原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第一节离心泵(重点)识记:离心泵的气缚现象与防止、离心泵的主要部件、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流量、扬程、轴功率、有效功率和效率)、离心泵功率损失的原因、离心泵的特性曲线、离心泵的汽蚀现象与防止、离心泵的类型理解: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离心泵特性曲线及其影响因素、管路特性曲线方程、离心泵的工作点、离心泵的并联操作和串联操作、离心泵的汽蚀余量(有效汽蚀余量、必需汽蚀余量和允许汽蚀余量)应用:离心泵的流量调节、离心泵的安装高度、离心泵的选用第二节其他类型化工用泵(一般)识记:往复泵的类型、齿轮泵和旋涡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理解: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往复泵的流量、往复泵的扬程与流量调节、正位移泵的特点八、、第三节气体输送机械(一般)识记:离心式通风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离心式通风机的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离心式鼓风机和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往复压缩机的余隙系数理解:气体压缩所需外功、汽缸余隙和压缩比对往复压缩机排气量的影响、往复压缩机多级压缩的优点、常用真空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三章沉降与过滤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非均相物系的性质、分离目的及分离方法,掌握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基本原理、沉降速度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熟悉降尘室生产能力的数学描述和旋风分离器的主要性能;掌握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过滤基本方程式及恒压过滤方程、过滤常数的测定方法; 掌握常用过滤设备的结构、特点及生产能力的计算。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第一节概述(一般)识记:非均相物系的分离目的及常用的分离方法理解:颗粒与流体相对运动时所受的阻力第二节重力沉降(次重点)识记:重力沉降的概念、自由沉降、沉降速度、增稠器的结构和常用絮凝剂理解:沉降速度的计算、沉降速度的影响因素、降尘室的分离原理、颗粒的临界粒径、降尘室的形状和计算第三节离心沉降(次重点)识记:离心沉降的概念、离心分离因数、离心沉降速度理解:旋风分离器构造和操作原理、旋风分离的压力损失、旋液分离器的构造和操作原理、沉降式离心机的构造和操作原理第四节过滤(重点)识记:过滤的基本概念、常用的过滤介质和助滤剂、板框过滤机的构造与操作、转筒真空过滤机的构造与操作、离心过滤机的构造与操作理解:过滤的两种方式、悬浮液量、固体量、滤液量及滤渣量之间的关系、过滤速率基本方程式应用:恒压过滤速率方程、过滤常数的测定、恒压过滤的计算、转筒真空过滤机的生产能力计算第四章传热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掌握傅里叶定律及一维稳定热传导的计算;掌握对流传热的基本原理以及影响对流传热的主要因素;掌握牛顿冷却定律、对流传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及准数关联式的应用条件;掌握传热过程的计算和强化传热过程的途径;了解换热器的类型和结构以及辐射传热的基本定律,能够应用传热过程的一般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常见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第一节概述(一般)识记:传热过程的应用、热传导、对流(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热辐射、传热速率与热流密度理解:稳态传热与非稳态传热、两流体通过间壁的传热过程、传热速率方程式第二节热传导(重点)识记:温度场和温度梯度的概念理解:傅里叶定律、热导率应用:单层与多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单层与多层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第三节对流传热(次重点)识记:对流传热的基本概念、蒸汽冷凝方式、沸腾的概念及分类理解:对流传热的过程、牛顿冷却公式与对流传热系数、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对流传热的特征数的名称和意义、特征尺寸、定性温度、无相变时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式、蒸汽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影响冷凝传热的因素、沸腾曲线、影响沸腾传热的因素、选用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的注意事项第四节两流体间传热过程的计算(重点)理解:恒温传热与变温传热、保温层的临界直径应用:热量衡算、传热的平均温度差△t m 的计算、总传热系数的计算、污垢热阻、壁温计算第五节辐射传热(一般)识记:热辐射的物理本质、吸收率、反射率、透过率、透热体、白体、黑体、黑度与灰体理解:固体、液体与气体的热辐射特点、黑体的辐射能力与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实际物体的辐射能力、克希霍夫定律、辐射传热速率的计算、辐射传热的强化与削弱方法、辐射与对流的联合传热第六节换热器(一般)识记:换热器的分类、间壁式换热器的结构及特点、加热介质与冷却介质的要求理解:列管式换热器选用计算中的有关问题、系列标准换热器的选用步骤、传热过程的强化第五章吸收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菲克定律、亨利定律、传质机理和吸收速率方程;掌握气体吸收的双膜理论、吸收操作线方程和吸收剂用量的计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了解吸收操作型问题的分析方法和计算;了解填料塔的结构和性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第一节概述(一般)识记:吸收的基本概念、吸收操作的应用、吸收设备、吸收过程的分类理解:吸收剂的选择第二节气液相平衡(次重点)理解:平衡分压、总压与溶解度的关系、亨利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形式、亨利定律各系数间的关系应用:气液相平衡在吸收中的应用第三节吸收过程的传递速率(重点)识记:分子扩散的概念、扩散速率的概念、对流传质的概念、湍流扩散和涡流扩散的概念理解:费克定律、等摩尔逆向扩散、组分A 通过静止组分B 的扩散、分子扩散系数、单向内的对流传质、气相传质速率方程、液相传质速率方程、两相间传质的双膜理论、气膜控制和液膜控制应用:等摩尔逆向扩散的传质速率方程、单方向扩散的传质速率方程、总传质速率方程及其各种表示形式第四节吸收塔的计算(重点)识记:液-气比理解:液-气比对吸收操作的影响、最小液-气比的概念、适宜液-气比的概念、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式、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传质单元数的计算(对数平均推动力法、吸收因数法和图解积分法)、吸收塔的操作计算、解吸用气量与最小气-液比、解吸塔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应用: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用量与最小液-气比的计算第五节填料塔(一般)识记:填料塔的结构、填料的分类、填料的性能参数(比表面积、空隙率、堆积密度、干填料因子、填料因子)、填料的基本要求、持液量、空塔气速、载点、液泛点、泛点速度、填料塔的附件理解: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力降与液体流量及空塔气速之间的关系、泛点气速与压力降的关系图应用:泛点气速与压力降的计算、塔径的计算第六章蒸馏一、学习目的与要求熟悉蒸馏的方法和原理,理解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 液相平衡,了解精馏装置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所起的作用,理解理论板的概念及恒摩尔流假设,重点掌握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概述(一般)识记:蒸馏的概念、蒸馏操作的分类第一节双组分溶液的汽液相平衡(次重点)识记:饱和蒸汽压的概念、理想溶液的概念、泡点和露点、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的概念理解:拉乌尔定律、理想溶液的汽液相平衡、理想溶液的汽液相平衡图(t-y-x 图、y-x 图)、理想溶液的t-y-x 关系式、非理想溶液的汽液相平衡应用:理想溶液的汽液相平衡方程第二节蒸馏与精馏原理(次重点)识记: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的操作及应用理解:精馏装置的组成、精馏原理(精馏过程中的传热与传质)、理论板、回流、精馏过程进行的必要条件第三节双组分连续精馏的计算与分析(重点)识记:五种进料热状态及其对应的q 值、回流比的概念、全回流和最少理论塔板数理解:恒摩尔流量假设的内容及条件、进料热状态参数q、最佳进料板位置、回流比和进料热状态对精馏过程的影响、塔顶液相回流比的选择、最小回流比和适宜回流比、恒浓区和夹紧点、理论板数的简捷计算法、直接蒸汽加热的精馏塔、两股进料的精馏塔应用:全塔物料衡算、精馏段的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q线方程、理论板数计算(图解法和逐板计算法)、精馏塔的操作计算第四节间歇蒸馏(一般)识记:间歇蒸馏的概念、间歇蒸馏的特点理解:回流比恒定的操作、馏出液组成恒定的操作第五节恒沸蒸馏与萃取蒸馏(一般)识记: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的应用条件理解:恒沸蒸馏和萃取精馏的含义、恒沸蒸馏和萃取精馏的应用实例、夹带剂和萃取剂应具备的条件第六节板式塔(一般)识记:板式塔的结构、塔板结构、等板高度、塔板类型理解:塔板上汽液两相的接触状态、塔板上的液面落差、塔板筛孔漏液、液泛、液沫夹带、应用:塔板效率(总塔板效率和单板效率)、塔高的确定、塔径的计算第七章干燥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干燥操作的分类、基本原理及特点;掌握湿空气的性质、湿度图及其应用;掌握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掌握干燥机理、干燥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和干燥时间的计算;了解常用干燥器的性能及应用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