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一类人畜共患的疾病,其危害不仅涉及到个人的健康,还会对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了解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的关系,研究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策略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以加深对传染病这一重要问题的了解。
一、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与特点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传染病的主要原因,其种类繁多。
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其结构简单,可以自由繁殖;病毒则是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结构,需要依附于宿主细胞才能进行繁殖;寄生虫是一类多细胞生物,常通过寄生于宿主体内引起疾病;真菌则是一类真核生物,常见的有霉菌和酵母菌,可以通过孢子传播。
这些病原微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如细菌具有较强的代谢能力和耐受性,病毒具有快速繁殖和突变的能力,寄生虫可通过不同的宿主进行传播,真菌则在适宜的环境下容易生长繁殖。
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种类与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传染病传播的途径和防控的策略。
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水传播、食品传播和媒介传播等几种。
从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的角度来看,一些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流感、麻疹等可以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原微生物释放到空气中,从而传播给他人。
而接触传播则是指通过与感染者的皮肤接触或接触污染物表面传播,如手足口病和疥疮等。
水传播和食品传播则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品进入人体,引发相应的感染病症。
媒介传播则是通过介体传送感染,如蚊虫、跳蚤等可以作为病原体的媒介传播给人类。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我们需要了解不同传播方式对应的防控策略。
合理的预防措施和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室内通风等,可以有效地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为了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加强病原微生物的监测与研究,可以及早发现新的传染病行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教案全册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教案(第一至五章)第一章:病原微生物学概述1.1 病原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讲解病原微生物的概念,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介绍各类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性质。
1.2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与传播讲解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基本过程,包括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等。
分析不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和传播方式。
1.3 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与鉴定介绍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培养、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
讲解病原微生物的鉴定技术和诊断标准。
第二章:细菌学2.1 细菌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核酸等。
介绍细菌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类型。
2.2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介绍细菌的分类系统,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
讲解细菌的命名规则和分类方法。
2.3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分析细菌感染的特点和机制,包括毒素、侵袭力等。
讲解细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和免疫预防措施。
第三章:病毒学3.1 病毒的结构与生命周期讲解病毒的基本结构,包括核酸、蛋白质等。
介绍病毒的生命周期和复制机制。
3.2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介绍病毒的分类系统,包括DNA病毒、RNA病毒等。
讲解病毒的命名规则和分类方法。
3.3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分析病毒感染的特点和机制,包括吸附、侵入等。
讲解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和免疫预防措施。
第四章:真菌学4.1 真菌的结构与功能讲解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核酸等。
介绍真菌的生理功能和代谢类型。
4.2 真菌的分类与命名介绍真菌的分类系统,包括酵母菌、霉菌等。
讲解真菌的命名规则和分类方法。
4.3 真菌的感染与免疫分析真菌感染的特点和机制,包括毒素、侵袭力等。
讲解真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和免疫预防措施。
第五章:寄生虫学5.1 寄生虫的分类与结构讲解寄生虫的分类系统,包括原虫、嚅虫、蛛形虫等。
介绍各类寄生虫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特征。
5.2 寄生虫的感染与免疫分析寄生虫感染的特点和机制,包括感染阶段、发育周期等。
动物微生物第五章
• 2.稳定状态感染
• 有些病毒(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增值过程中, 以出芽方式释放病毒,细胞暂时不出现溶解和死 亡,称为稳定状态感染。 • 以后可引起宿主细胞发生细胞融合或细胞表面出 现新抗原等多种变化。
• 3.包涵体形成
• 某些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后,在细胞内形成的一种 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的特殊“斑块”。
• 2.内毒素 是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最外层的 结构成分(脂多糖),只有菌细胞死亡、自溶或人 为地破坏菌细胞时,才释放出来。外毒素与内毒 素在毒性、化学组成、耐热性及抗原性等方面不 同。 • 内毒素对组织细胞的选择性不强,不同革兰氏阴 性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 • (1)发热反应 • (2)对白细胞的作用 • (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4)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生物,通过适当的侵入门户进入动物机体。病原 微生物是感染发生的首要因素,没有病原微生物,
感染不可能发生;病原微生物必须具有足够的毒
力和数量,才能抵抗机体的防御机制,向组织扩 散;病原微生物还必须经适当途径侵入易感动物 体内,到达特定部位,才有可能在体内生长繁殖 并引起感染。
2.易感动物
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感受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 动物种类不同,对各种病原微生物有不同的易感 性。如草食动物对炭疽杆菌非常易感,但禽类在 正常情况下对炭疽杆菌则无感受性。马骡等单蹄 动物,对口蹄疫病毒不易感,而牛、猪等偶蹄动 物则易感性强。动物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是 属于动物的种属特异性,是动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动物机体由于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生理机能 及免疫状况等不同,易感性也有差异。
④磷脂酶 ⑤卵磷脂酶 ⑥激酶
⑦凝固酶 ⑧脱氧核糖核酸酶
4 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 病原菌黏附于细胞或组织表面后,必须克 服机体局部的防御机制,特别是要干扰或 逃避局部的吞噬作用及体液免疫作用,才 能建立感染。 具有抵抗吞噬及体液中杀菌物质作用的表 面结构---荚膜、微荚膜、葡萄球菌A蛋白 等。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一直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病原微生物是指引起疾病的微小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而传染病是指通过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或水源传播等途径,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第一部分:细菌与传染病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它们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和人体内。
有些细菌对人体而言是有益的,但也存在一些致病细菌,如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
这些致病细菌可以通过食物中的细菌污染引发传染病,例如食物中毒。
第二部分:病毒与传染病病毒是一种有包膜或无包膜的微生物,它们不能自行繁殖,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复制。
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种类繁多,如流感、艾滋病和乙肝等。
这些病毒通过空气传播、血液传播或性传播等途径感染人体,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第三部分:真菌与传染病真菌可分为真菌寄生和真菌感染两种形式。
真菌寄生是指真菌寄生在宿主的表皮或黏膜上,引起丝状菌病、白色念珠菌病等传染病。
真菌感染则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真菌进一步感染,常见的有念珠菌病和芽生菌病等。
第四部分:寄生虫与传染病寄生虫是以寄生为生活方式的生物,可以分为原生动物、线虫、节肢动物等多个类群。
这些寄生虫通过体内或体外感染等方式引起传染病,如疟疾和血吸虫病等。
寄生虫传染病主要通过受感染的昆虫传播,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结论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人类需要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研究与控制,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在个体层面,人们应提高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社会层面,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加强传染病监测和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
通过对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只有加强科研和预防控制工作,才能有效应对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带来的挑战,促进人类的健康与发展。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
保护易感人群
因禽流感病毒高度易变,目前尚无商品化的人用 H5N1疫苗 对密切接触者可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或用中医药 辨证施治
16
普通人群如何预防人禽流感?
勤洗手:人禽流感大多数从手传播到口/鼻 不扎堆:减少在人群密集公共场所久留 吃熟食:避免进食不熟的鸡鸭蛋、肉 躲病禽:避免接触病禽、病鸟尤其野生动物 勤通风:办公室及家里注意通风换气
30
九、预防
控制传染源
疫情报告:发现或怀疑本病时,应尽快向卫生防疫机 构报告 隔离治疗患者对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诊断病例应在 指定的医院按呼吸道传染病分别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 :对医学观察病例和密切接触 者,在指定地点接受隔离观察,为期14天
31
切断传播途径
社区综合性预防 :加强科普宣传,保持公共场所通风 换气、空气流通;环境的处理消毒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确保住所或 活动场所通风 严格隔离病人 :隔离,通风,医护人员防护 实验室条件要求:具备生物安全防护条件
与普通流感基本一致
五、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7天以内 H9N2亚型: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 症状 H7N7亚型:常表现为结膜炎 H5N1亚型:重型患者大多为该病毒感染
9
10
六、诊 断
诊断依据: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排除其他疾病后,可作出人禽流感的诊断 流行病学史:指发病前一周内曾到过禽流感暴发疫点,或与 被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者,或从事 禽流感病毒实验室工作人员。目前不排除与患者有密切接触 者有患病的可能
7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
其它禽类、野禽或猪也可成为传染源 已有证据显示病人也有可能成为传染源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在人类社会中,病原微生物是导致传染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它们无处不在,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引发疾病。
本文将就病原微生物的分类、感染途径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根据生物学特征以及病原性质,病原微生物可以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四类。
1. 细菌:细菌是最常见的一类病原微生物,其形状多样,可以是球形、杆状或螺旋形。
细菌引起的传染病有肺炎、肠炎等,例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2. 病毒:病毒是最小的病原微生物,只能在寄生于宿主细胞内复制。
常见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引起流感、乙肝等传染病。
3. 真菌:真菌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真核生物,主要包括霉菌和酵母菌。
真菌可以感染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引起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病等。
4. 寄生虫:寄生虫是依赖其他生物体寄生的生物,包括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动物。
疟原虫、蛔虫等都属于寄生虫,引发疟疾、蛔虫病等传染病。
二、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途径病原微生物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食物和水源传播等。
1. 空气传播:某些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空气中的悬浮颗粒传播,如结核杆菌通过飞沫进入呼吸道引发结核病。
2. 飞沫传播:一些病原微生物通过患者的喷嚏、咳嗽等方式释放飞沫,被他人吸入后引起感染,如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引发流感。
3. 接触传播:接触患者分泌物、皮肤损伤等可导致病原微生物传播,如皮肤病毒感染通过接触传播引发皮肤病。
4. 食物和水源传播:一些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食物和水源传播,如沙门氏菌通过食品污染引发食物中毒。
三、病原微生物的预防与控制为了减少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预防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 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定期消毒、避免接触病原微生物等,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的机会。
2. 疫苗接种: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有效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防控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防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的日益密切接触,传染病的传播也变得更加容易。
在传染病的防控中,病原微生物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原微生物的分类、传播途径以及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一、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病原微生物主要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通常通过分裂进行繁殖。
一些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大肠杆菌、结核杆菌和葡萄球菌等。
2.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生物,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行生存和繁殖。
常见的病毒感染包括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和乙肝病毒等。
3.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生物,常见的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和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4. 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种生活在宿主体内或体表依赖于寄主生存的生物。
疟疾、蛔虫病和血吸虫病都是寄生虫所致。
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等。
1. 空气传播:当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或颗粒悬浮在空气中,在一定时间内被他人吸入,就会导致传播。
麻疹、结核病和风疹等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
2. 飞沫传播:通过打喷嚏、咳嗽等方式,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含有病原体的呼吸道飞沫传播给他人,例如流感和肺炎。
3. 接触传播: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皮肤、黏膜或体液传播给他人,如手部不洁导致的腹泻等。
4. 血液传播: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主要包括艾滋病、乙肝、丙肝等。
5. 性传播:性接触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病如梅毒、淋病等。
三、传染病的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 加强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正确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以及适当的穿戴口罩等。
2. 疫苗接种: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例如疫苗预防的疾病包括麻疹、流感、乙型肝炎等。
3. 健康饮食:保持饮食多样化、营养均衡是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关键。
第5章 细菌的感染和致病机理
壁的结构成分,只有细菌崩解时释放出来,它 是脂多糖特别是其中的类脂A,耐热,抗原性 差,它所引起的病理反应无特征性,低浓度的 甲醛不能使之变为类毒素。
重要的外毒素有:
A.破伤风痉挛毒素: 破伤风杆菌芽胞感染伤口,
在厌氧环境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破伤风痉挛毒
(2)抗体液免疫机制 ①抗原伪装或抗原变异。主要通过细菌表面结合机体 组织成份,如金色葡萄球菌通过细胞结合性凝固酶结 合血纤维蛋白或通过SPA结合免疫球蛋白。 ②分泌蛋白酶降解免疫球蛋白。嗜血杆菌可分泌 IgA 降解酶,破坏黏膜的IgA 。 ③通过外膜蛋白(OMP)、脂多糖(LPS)、荚膜及S层 等作用,逃避补体,抑制抗体产生。
(五)病原微生物的排除途径
病原微生物在动物机体中生长繁殖,造成动物 发生疾病,同时还可以不断通过宿主排放到体外, 污染周围环境,造成传染病的扩散。 消化道的排泄物
呼吸道的分泌物
泌尿生殖道排泄物
病灶破溃物
被上述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用具和环境
复习重点
1. 致病性与毒力的概念。 2. MLD、LD50的概念。 3. 构成毒力的因素有哪些? 4.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
心肌炎、神经炎等。
D.红疹毒素: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也 属于细胞毒素,可损伤皮肤毛细血管内 皮细胞,引起全身红斑性皮疹,叫猩红 热。
E.肠毒素:专门作用于肠粘膜细胞的一类毒素。可 产生肠毒素的细菌很多,典型的肠毒素如霍乱弧菌肠
毒素由A、B两个片段组成。B片段是结合片段,与肠
粘膜上皮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酯(GM)结合。A片段
病原微生物致病力 实验 最小致死量(MLD)
半数致死量(LD50)
(多用实验动物进行)
微生物与传染性疾病课件.ppt
。
在自然界中的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
。
。
从人类角度出发,微生物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 有害的一面: 自然界的“清道夫” 人类生活的“好帮手”
。
有些微生物却危害人类的健康,引起各种疾病。这些能引 起人类疾病的微生物成为病原体(pathogen),人体则是 这些病原体的宿主(host)。
。
什么是免疫?
。
免疫(immunity)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性物质,以维持机 体生理平衡的过程。
免疫的特点: 分布广泛,遍及全身 识别自身和外物; 记忆; 特异性;
。
免疫的早期研究和应用 人痘,牛痘预防天花
天花病毒
。
天花患者
天花主要通过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而传染。
大约有10天左右潜伏期,潜伏期过后,病人发病 很急,多以头痛、背痛、发冷或寒战.高热等症状 开始体温可高达41℃以上。发病3~5天后,病人 出现皮疹。开始为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2~3 天后丘疹变为疱疹,以后疱疹转为脓疱疹。脓疱 疹形成后2~3天,逐渐干缩结成厚痂,大约1个月 后痂皮开始脱落,遗留下疤痕。
。
B淋巴细胞: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并能产生多种 淋巴因子等进行免疫调节。
。
免疫分子 免疫分子(指免疫细胞合成的产物,包括抗体、
补体等)
抗体的结构
。
抗体的作用
抗体的作用:
封闭毒素 沉淀和凝集: 补体反应 激活其它免疫细胞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
。
免疫治疗
。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地增强 或抑制机体的免疫能力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 免疫增强疗法:治疗肿瘤、感染、免疫缺陷等免疫功 能低下的疾病。 免疫抑制疗法:用于治疗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 移植排斥、炎症等。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第五章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④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高浓度的内毒素活化凝血系统,使血液凝固,
广泛性血管内凝血致使大量凝血因子消耗,引起广泛性出血,最后导致DIC。 DIC常引起皮肤和黏膜出血、渗血及内脏广泛出血,严重者可致死亡。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见下表。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② 白细胞反应:当内毒素进入血液后,能促使白细胞黏附于毛细血管壁,从
而使血循环中白细胞数减少。数小时后,内毒素诱生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因子 刺激骨髓,使之释放中性粒细胞进入血液,导致白细胞数量急剧增多。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③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当血液中有大量革兰氏阴性菌存在或感染部位 的细菌释放大量内毒素入血时,可导致内毒素血症。内毒素可作用于血小板、 白细胞、补体系统、激肽系统等,诱生多种细胞因子及组胺、5-羟色胺等血 管活性物质,使小血管功能紊乱造成微循环障碍,表现为组织器官有效循环 血量灌注不足、缺氧、酸中毒、低血压等,从而导致休克。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内毒素(endotoxin)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细菌裂解后
才释放出来。 除一般细菌外,螺旋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细胞壁中也含有内毒素样物
质,具有内毒素的活性。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一、细菌的毒力
2.内毒素
(1)化学成分 内毒素的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由特异性多糖、非特异性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部 分组成。脂质A是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 (2)稳定性 内毒素耐热,一般需加热到160℃维持2~4小时,或用强碱、强酸或强氧化剂 煮沸30分钟才能被破坏。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教案全册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教案(第一至第五章)第一章:病原微生物学概述1.1 病原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1.2 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1.3 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1.4 病原微生物的诊断与控制第二章:细菌2.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2.2 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2.3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2.4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三章:病毒3.1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3.2 病毒的复制与生命周期3.3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3.4 病毒感染与免疫第四章:真菌4.1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4.2 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4.3 真菌的分类与命名4.4 真菌感染与免疫第五章:寄生虫5.1 寄生虫的定义与分类5.2 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5.3 寄生虫的感染与免疫5.4 常见寄生虫感染疾病及防治第六章:免疫学基础6.1 免疫系统的组成6.2 抗原与抗体6.3 免疫应答的类型与机制6.4 免疫调节与免疫耐受第七章:感染与免疫7.1 感染过程的基本概念7.2 病原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7.3 免疫记忆与免疫接种7.4 免疫缺陷与免疫增强第八章:实验室诊断与防控8.1 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检测方法8.2 血清学诊断技术8.3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8.4 病原微生物的防控策略第九章:常见病原微生物感染与疾病9.1 细菌性感染与疾病9.2 病毒性感染与疾病9.3 真菌性感染与疾病9.4 寄生虫性感染与疾病第十章:疫苗与生物制品10.1 疫苗的种类与作用机制10.2 疫苗的研发与生产10.3 疫苗的使用与安全性10.4 生物制品的应用与影响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病原微生物的定义和分类解析: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对其定义和分类的了解是学习病原微生物学的基础,需要掌握各种微生物的特征和区别。
重点环节二: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解析: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结构、生长条件、繁殖方式等,这些特性与其致病性和免疫原性密切相关。
学生需要理解不同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
二、病毒的感染类型
1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1. 急性感染:流感。 ②持续性感染:
原因:
2
机体免疫力低下
○ 病毒的抗原性太弱 ○ 病毒存在受保护的部位
或发生突变 ○ 基因整合
1.慢性病毒感染: 常发生在急性感染后,病程长,病毒持续于体内并不
断排出;HBV、CMV、EB病毒。 2.潜伏性病毒感染:
○ 显性感染:
急性感染、慢性感染 局部感染、全身感染
全身感染
(1)毒血症:
细菌在局部繁殖、但不侵入血流,仅细菌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流引起 全身中毒症状.白喉杆菌
(2)菌血症:
病原菌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大量繁殖,如伤寒或结核的菌血症。
(3)败血症:
细菌侵入血流并在血中大量繁殖,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 如鼠疫耶氏菌。
侵袭性酶类:透明质酸酶、链激酶 侵袭素: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福氏志贺菌
细菌生物被膜
➢ 概念:细菌菌群附着在黏膜上皮细胞或无生命材料表面并与之 紧密结合,在定植处形成一层膜状结构。
➢ 成分:细菌、菌体外多糖 ➢ 形成过程:细菌定植并繁殖成微群落,再黏附其他微群落 ➢ 作用: • 有利细菌的黏附和附着 • 阻挡抗生素等杀菌药物和免疫物质的作用 • 利于细菌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致病基因的转移 • 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有关 • 与医院感染有关
循环障碍
Shwarzman现象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对机体的保护性效应: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功能
(二)细菌入侵的数量 (三)细菌入侵的部位 (四)其他影响因素
毒力的基因调控:染色体、质粒、转位因子或
前噬菌体。 致病岛(毒力岛):决定细菌毒力、可移动的 DNA序列。 细菌的免疫病理作用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改变毒力的方法
❖ 1.增强毒力的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回归易感动物是 增强微生物毒力的最佳方法。易感动物既可以是本 动物,也可以是实验动物。特别是回归易感实验动 物增强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已被广泛应用。如多杀 性巴氏杆菌通过小鼠、猪丹毒杆菌通过鸽子等都可 增强其毒力。有的细菌与其他微生物共生或被温和 性噬菌体感染也可增强毒力,如魏氏梭菌与八叠球 菌共生时毒力增强,白喉杆菌只有被温和噬菌体感 染时才能产生毒素而成为有毒细菌。实验室为了保 持所藏菌种或毒种的毒力,除改善保存方法(如冻 干保存)外,可适时将其通过易感动物。
基本概念
❖ 9.受体:细胞或组织表面与黏附素相互作用 的成分。多为细胞表面糖蛋白,其中的糖残 基往往是黏附素的直接结合部位,如大肠杆 菌1型菌毛结合D甘露糖、霍乱弧菌的4型菌 毛结合岩藻糖及甘露糖、大肠杆菌的(K99)菌 毛结合唾液酸和半乳糖。部分黏附素受体为 蛋白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黏附素原结合 的蛋白受体为胶原蛋白。
细菌的致病作用(五)
❖ 细菌的黏附能力与致病性密切相关,是感染的第一步。黏附 的细菌更易于抵抗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及药物的攻击,包括 吞噬、抗体、补体及抗生素的杀灭作用,并可克服肠蠕动、 黏液分泌、呼吸道纤毛运动的清除作用。
❖ 黏附的部位可以是皮肤、黏膜的上皮细胞,或血液中的淋巴 细胞、粒细胞、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大多数细菌的黏 附素具有宿主特异性及组织嗜性,如大肠杆菌的F4(K88)菌 毛、F18(O139:K12:H)菌毛仅黏附于猪的小肠前段, 引起断奶仔猪腹泻和水肿病。P菌毛仅黏附于人的尿道上端 导致肾盂肾炎。
❖ 8.内毒素(endotoxin) 是许多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中的结构成分。生活状 态时不释放到外环境中,只有当菌体死亡破裂或用人工方法裂解细菌才 释放,故称为内毒素。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最外层成分,覆 盖在坚韧细胞壁的黏肽上,主要成分为脂多糖。内毒素耐热,加热 100℃经1h不被破坏,必须加热到160℃经2~4h,或用强碱、强酸或强 氧化剂煮沸30min才能灭活。
第五章病原微生物检验
1) 有一定的季节性(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2) 传播迅速,一般沿交通线进行传播
六、微生物学诊断
(一)豚鼠接种试验 选择500g以上的健 康豚鼠4~6只,剪去后肢足掌部被毛,用 湿棉花球洗净,再用70%酒精棉消毒。将 足掌部皮肤或口腔粘膜划破,把感染性病 料涂擦于划破处。第二天如局部有水疱, 即可确诊。
第五章 常见病原微生物 的检验
第一节 禽流感病毒 第二节 口蹄疫病毒 第三节 炭疽杆菌 第四节 布鲁氏杆菌 第五节 结核分支杆菌
第一节 禽流感病毒
(Avian influenza virus,AIV)
一、生物学特性 二、抗原性 三、病毒的致病性 四、诊断
▪ 1878年Perroncito首次报道意大利鸡群暴发禽 流感.
核 酸 型 为 单 股 负 股 RNA , 分 8 节;
8个独立的RNA片段,分别编码 PB1 , PB2, PA , HA , NP , NA , M1, M2 , NS1 , NS2 等 10种蛋白。
透射电镜下呈圆形, 其表面有纤突 (×60 000)
H5N1正在攻击健康的细胞:蓝色部分是禽流 感病毒,下面的红色部分则是健康人体细胞
本病毒是动物病毒中发现最 早的一种。
二、抵抗力
对酸敏感,病毒在pH为6.5的缓冲液中、4℃ 条件下14h灭活90%,在pH5.5时1min灭活 90%,在pH5.0时每秒钟灭活90%,pH3.0 时瞬间灭活; 病毒在pH7.0~7.5时十分稳定。
口蹄疫病毒对碱也很敏感。
对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强。
病毒在低温下能长期保存。病毒的灭活温度 为85℃1min,70℃10min,60℃15min,但 裸露的RNA对热较稳定。
三、抗原性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是指那些能够引起传染病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它们通过不同的途径侵入人体,引发一系列症状和疾病。
本文将探讨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它们与传染病的关系。
细菌:无处不在的微生物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它们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属和种,有些细菌是人体的正常微生物群落的一部分,有益于我们的健康。
然而,其他一些细菌却是人类常见的病原体。
细菌引起的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水源以及食物传播。
例如,肺炎球菌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常见病原体,可以导致肺炎和脑膜炎。
此外,大肠杆菌是食物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主要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饮用受污染的水源传播。
病毒:微小而致命的威胁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复制。
与细菌不同,病毒没有自主生长和繁殖的能力,它们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使用其生物机制进行复制。
病毒引起的传染病通常通过空气飞沫、体液传播、虫媒传播或经皮肤黏膜感染等途径传播。
例如,流感病毒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办公室和医院中易于传染。
另外,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如共用注射器、性接触和婴儿妊娠时由母亲传给婴儿。
真菌:隐匿的感染源真菌是一类多细胞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土壤、植物、动物和人体。
大部分真菌无害,但某些真菌会导致人类疾病。
真菌传播通常通过孢子或菌丝进行,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如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真菌易于滋生和传播。
例如,念珠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它常见于口腔和阴道黏膜,通常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
寄生虫:潜伏的危险寄生虫是一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的生物,它们从宿主体内获取营养并繁殖。
人类可以感染多种寄生虫,如蛔虫、钩虫和疟原虫等。
寄生虫传播方式包括直接接触、食物和水源传播。
例如,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感染病,蚊子是疟疾传播的主要媒介。
此外,包虫病是由摄入受感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的,引起囊虫在人体内寄生。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的机制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的机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传染病这个词。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健康人的疾病。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那么,病原微生物是如何引起传染病的呢?这涉及到传染病的机制。
首先,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是传染病发生的第一步。
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例如通过空气传播、食物或水传播、接触传播等。
其中,空气传播是最常见的方式,例如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而食物或水传播则是因为病原微生物污染了食物或水源,当人们摄入这些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时,就会感染上相应的传染病。
接触传播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例如通过握手、亲吻等方式传播病原微生物。
其次,病原微生物在人体内定植和繁殖。
当病原微生物成功侵入人体后,它们会在人体内寻找合适的生存环境并定植下来。
有些病原微生物会定植在人体的特定组织或器官中,例如肺炎球菌会定植在呼吸道黏膜上,引起肺炎。
而有些病原微生物则会在人体内不断繁殖,增加其数量。
这些繁殖的病原微生物会释放出毒素,破坏人体细胞,导致疾病的发生。
然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对病原微生物做出反应。
当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以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来中和病原微生物,同时也会激活吞噬细胞来吞噬和消灭病原微生物。
然而,有些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变异性,它们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表面蛋白来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导致传染病的持续发展。
最后,传染病的传播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实现的。
当病原微生物在人体内繁殖并达到一定数量后,它们会通过呼吸道、唾液、血液、粪便等途径排出体外。
这些排出体液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当与健康人的接触时,就会传播给他人,形成传染链。
因此,传染病的传播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或水传播等方式实现。
总结起来,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的机制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预防控制
媒介控制
针对通过媒介传播的传染 病,采取灭鼠、灭蚊等措 施,切断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保护
疫苗接种
健康教育与促进
推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降 低感染和传播风险。
开展健康教育和促进活动,提高公众 对传染病的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高危人群保护
加强对老年人、儿童、孕妇等高危人 群的关注和保护,减少其感染风险。
空气传播
某些病原微生物如流感病毒、 结核杆菌等可通过飞沫或尘埃 在空气中传播。
食物传播
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大肠 杆菌等可通过污染的食物传播 。
虫媒传播
病原微生物如疟原虫、登革热 病毒等可通过蚊虫等昆虫叮咬 传播。
02
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
传染源控制
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灵敏、准确的疫情监测和报 告系统,及时发现并追踪传染源
。
隔离与治疗
对确诊的传染源进行隔离,采取有 效治疗措施,降低其传播风险。
接触者追踪与管理
追踪并管理传染源的密切接触者, 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减少二代传 播。
传播途径切断
个人防护
普及个人防护知识,如佩 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 交距离等,降低感染风险 。
环境消毒
对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 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减少 病原微生物的存活和传播 。
实验人员需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实验 服、手套、口罩等,避免直接接触病原微 生物。
废弃物处理
安全操作规范
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 ,如高压灭菌、化学消毒等,以防止病原 微生物的传播和污染。
实验人员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如正 确使用实验设备、避免交叉污染等,确保 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力
完善全球和区域性的传染病监测 网络,提高对新发传染病的预警 能力,以便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 威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毒素耐热,加热100℃经1h仍不被破坏。不能被
甲醛脱毒成类毒素。内毒素的抗原性较弱,相应抗体 不能中和内毒素毒性作用。 内毒素的作用 所有内毒素的毒性作用都大致相同,引 致发热、白细胞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甚至
1999\12\28
致死。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16
三
病毒的致病作用
(一) 病毒感染对寄主细胞的直接损伤 (二)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病毒是一种半生命,他要依赖活细胞提供 营养进行复制增殖。在此过程中,会干扰 宿主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细胞水平和分 子水平的病变及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
稳定状态感染多见于有囊膜的病毒,如正粘病
毒,副粘病毒等。这些非杀细胞性病毒在细胞
内增殖,它们复制成熟的子代病毒以出芽方式
从感染的宿主细胞中逐个释放出来,因而细胞
不会溶解死亡,造成稳定状态感染的病毒常在
增殖过程中引起宿主细胞膜组分的改变,如在
细胞膜表面出现病毒特异性抗原或自身抗原或 出现细胞膜的融合等。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8
(一)侵袭力
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殖,突破防御屏障,内化 作用,繁殖和扩散的这种能力称为侵袭力。 1.黏附与定殖 指病原微生物在机体内定居繁殖的 过程。即黏附在宿主(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
尿道及眼结膜)等黏膜上,以免被肠蠕动、黏液分
泌、呼吸道纤毛运动等作用所清除。 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成分,统称为黏附素 。如菌毛、外膜蛋白(OMP)、磷壁酸(LTA) 等。 细胞或组织表面与黏附素结合的成分称为黏附素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4
(一)细菌致病性的确定
1. 柯赫法则
是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
其要点:
第一,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可查见,在健康者不存在; 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
第三,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
第四,自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纯培养。 该法则也适用于其他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等。
22
第二节 传染的发生
• 一、传染的概念:指病原体从有病的生物体侵入 别的生物体。当这些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在 一定部位定居并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 过程,这个过程称为传染或感染。 • 传染病:也就是传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 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 互传染的疾病。
1999\12\28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5
(三)毒力大小的表示方法
• 最小致死量(MLD):能使特定的动物感染后一定时限 内发病死亡的活微生物或毒素的最小量。 • 半数致死量(LD50):能使半数试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 时限内发病死亡的活微生物或毒素的最小量。 • 最小感染量(MID)能引起试验动物发生感染的病原微 生物的最小量。 • 半数感染量(ID50)能使半数试验动物发生感染的病原 微生物的量。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 在病毒感染中,免疫病理导致的组织损伤常见。诱 发免疫病理反应的抗原,除病毒外还有因病毒感染而出 现的自身抗原。此外,有些病毒可直接侵犯免疫细胞, 破坏其免疫功能。 • 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 许多病毒诱发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与相应抗体结 合后,激活补体,破坏宿主细胞。属Ⅱ型超敏反应。抗 体介导损伤的另一机制是抗原抗体复合物所引起的,即 Ⅲ型超超敏反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24
• • • •
2、易感动物群: 种属因素、免疫因素、年龄因素。 3、外界环境因素: 季节气候、温度、自然地理(河流、山脉、 交通状况)因素。 • 有无传播媒介(昆虫、鼠类)的存在。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25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确定某种细菌具有致病性? 2.细菌的侵袭力包括哪些方面? 3.细菌的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有哪些区别? 4.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大小用哪些指标表示? 5.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毒力概念是什么? 6.试述增强或减弱细菌毒力的方法。
胞表面后,必须克服机体局部的防御屏障(如
抗吞噬、逃避抗体等)才能建立感染。
抵抗吞噬作用 抑制吞噬(外毒素、荚膜
等) ;在吞噬细胞内生存(有荚膜菌等);杀
死或损伤吞噬细胞(外毒素)。
抵抗体液免疫 抗原伪装或抗原变异(如葡萄球菌SPA 等);破坏抗体(分泌蛋白酶降解Ig如嗜血杆菌等); 逃避抗体补体(脂多糖LPS、外膜蛋白OMP、荚膜及S 层等)。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21
• 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 细胞毒性T细胞能特异性杀伤带有病毒抗原 的靶细胞,造成组织细胞损伤。属Ⅳ型超敏反应。 • 3、免疫抑制作用 • 某些病毒感染可抑制宿主免疫功能,易合并 感染而死亡,如艾滋病。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17
(一)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 1、杀细胞效应: • 病毒阻碍细胞的正常代谢,使宿主细胞死亡 和破裂崩解。
• 病毒释放溶酶体酶,导致细胞溶解。 • 使细胞变形、空泡、坏死。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18
2、病毒的稳定状态感染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23
二 传染病发生必要条件
• 动物传染病的发生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既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有易感动物性的存在。 当这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发生联系 时,就可能爆发传染病,并继续蔓延造成流 行。 • 1、病原微生物的毒力、数量与侵入门户 • 病原微生物有足够的毒力 • 病原微生物有足够的数量侵入体内 • 病原微生物有适当的侵入门户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14
• 也有一些毒素具有相同作用,霍乱弧菌、大肠杆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产生作用类似的肠毒素。 • 还有一些细菌外毒素是一种特殊的酶(卵磷酯 酶),能直接破坏细胞,导致细胞变性、坏死。 外毒素抗原性: 外毒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刺 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保护抗体,这种抗体称为抗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12
(二)毒素
• 有外毒素和内毒素两大类。 • 1.外毒素 是由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少数革兰氏 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对宿主细胞有 毒性的可溶性蛋白质。分泌于胞外,外毒素。
产生外毒素主要细菌
如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
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
毒素,可用于紧急治疗和预防。外毒素用0.4%甲
醛溶液处理脱毒后,但仍保留原有抗原性,称之
为类毒素(疫苗),可用于免疫接种。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15
2.内毒素
内毒素指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外膜中的脂
多糖(LPS)成分,细菌在死亡后裂解后才释放。如沙门 氏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螺旋体、衣原体、立克 次内容提要 19
• 3、包涵体形成:某些病毒感染后,在细胞内
可形成光镜下可见的包涵体。包涵体的存在与病 毒的增殖、存在有关;不同病毒的包涵体其特征 可有不同;故可作为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依据。
• 4、细胞凋亡
• 病毒的感染可损害宿主细胞基因控制程序而导致 宿主细胞发生凋亡。 • 5、整合感染 • 某些DNA病毒和反转录病毒在感染中可将基 因整合于细胞染色体中,随细胞分裂而传给子代, 与病毒的致肿瘤性有关。多见于肿瘤病毒。 • 1999\12\28 20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动物微生物
第五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第二节 传染的发生
2011/11/01
第一节
一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毒力
二 三
细菌的致病作用 病毒的致病作用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2
病原微生物的概念:
非病原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植物无害或有益。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6
(四) 细菌毒力的增强与减弱
毒力是病原菌株特有的一种生物学性状。毒力强的 菌株在体外连续传代后,毒力往往减弱,而通过易感 动物又能使毒力减弱的菌株恢复毒力。 1、细菌毒力减弱的方法
1)体外连续传代培养
2)高于最适生长温度培养 3)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 4)通过非易感动物
球菌和大肠杆菌、霍乱弧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有菌 种特异性。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13
外毒素的毒性 外毒素的毒性极强,如1mg纯
化的肉毒毒素能致死2000万只小鼠或107个人。 外毒素特异性(亲嗜性) 对组织器官的选择 性。如破伤风毒素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 胞(神经毒素),引起肌肉的强直性痉挛;而 肉毒毒素选择性地作用于眼神经和咽神经,引 起眼肌和咽肌麻痹。
病原微生物 指那些可以导致机体发病的微生物。 条件性病原微生物:特定条件下致病。 腐生性病原微生物:代谢中产生的毒素致病。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3
一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和毒力
• (一)致病性与毒力的概念 • 致病性 一定种类的病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 在宿主体内引起感染的能力称为致病性。致病性 是细菌种的特征之一。 • 毒力 指同种病原微生物的不同株的致病力在程 度上的差异。毒力是病原微生物株的特征。
度对致病性极其重要。细菌分泌的致病性蛋
白酶等,可作用于组织基质或细胞膜,造成
损伤,使其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细菌在体内
的扩散性。
如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胶原酶、神经 氨酸酶、磷脂酶、激酶、凝固酶、脱氧核糖 核酸酶等。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