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专题六 一次函数与动点问题

合集下载

一次函数之动点问题 (讲义及答案)

一次函数之动点问题  (讲义及答案)

一次函数之动点问题(讲义)➢ 课前预习1. 如图,在△ABC 中,∠C =90°,AC =BC=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C -CB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 运动,过点P 作PQ ⊥AB 于点Q .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请用含t 的式子表达线段PQ 的长.C BA PQ思路分析:2s 2ss P A C B −−→−−→):(0≤t ≤4)①当0≤t ≤2时,AP =_________,PQ =__________; ②当2<t ≤4时,BP =_________,PQ =__________.➢ 知识点睛1. 动点问题的特征是速度已知,主要考查运动的过程.2. 动点问题的处理思路: (1)研究背景图形.(2)分析运动过程,分段、定范围. 借助线段图分析运动过程时,要关注四要素: ①起点、终点——明确运动路径; ②速度——确定时间范围; ③状态转折点——确定分段; ④所求目标——明确思考方向. (3)分段画图、表达、求解、验证.分段画图,表达相关线段长,列方程求解,结合范围验证结果. 3. 解决具体问题时会涉及表达线段长,需要注意两点:①路程即线段长,根据s =vt 直接表达________或_________;②根据研究几何特征的需求进行表达,既要利用动点的运动情况,又要结合________________.➢ 精讲精练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D →C →B →A 的路线向终点A 运动,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1)设△ADP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2)当t =________时,△ADP 是等腰三角形.(2)当t =_______时,△OPQ 与△AOB 全等.【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t;②+,-t+4.➢知识点睛3.①已走路程,未走路程;②背景图形信息.➢精讲精练1.(1)401221342035t tS t tt t<<⎧⎪=+<⎨⎪-+<⎩≤≤()()();(2)2或3或114.2.(1)134t=;(2)1或4.3.(1)43;(2)83;(3)2202424t tSt t t⎧<<⎪=⎨-+<⎪⎩≤()().4.(1)22110122122221t t tS tt⎧-+<⎪=-<⎩≤≤≤≤()));(2)存在,t的值为223或12.。

一次函数之动点问题

一次函数之动点问题

一次函数之动点问题(讲义)一、知识点睛动点问题的特征是速度已知,主要考查运动的过程. 1. 一次函数背景下研究动点问题的思考方向:①把函数信息(坐标或表达式)转化为基本图形的信息; ②分析运动过程,注意状态转折,确定对应的时间范围; ③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研究几何特征,设计解决方案. 2. 解决具体问题时会涉及线段长的表达,需要注意两点:①路程即线段长,可根据s =vt 直接表达已走路程或未走路程;②根据研究几何特征需求进行表达,既要利用动点的运动情况,又要结合基本图形信息.二、精讲精练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直线334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O 匀速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 t 秒.(1)求OA ,OB 的长.(2)过点P 与直线AB 垂直的直线与y 轴交于点E ,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EOP ≌△AOB ?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y xOBA2. 如图,直线=3+4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直线BC 与x 轴交于点C ,∠ABC =60°.(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若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C 方向向点C 运动(点P 不与点A ,C 重合),同时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折线CB —BA 向点A 运动(点Q 不与点A ,C 重合),动点P 的运动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动点Q 的运动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APQ 的面积为S ,运动时间为t 秒,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3)当t =4时,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以A ,Q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C ABOxy CABOxy3. 如图,在直角梯形COAB 中,OC ∥AB ,以O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 ,B ,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 (8,0),B (8,11),C (0,5),点D 为线段BC 的中点.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OA —AB —BD 的路线运动,至点D 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秒.(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若动点P 在线段OA 上运动,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OPDC 的面积是梯形COAB 面积的14?(3)在动点P 的运动过程中,设△OPD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P DCxA OByyBO A xCD4. 如图,直线334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直线33y x =交于点P . (1)求点P 的坐标. (2)求△OP A 的面积.(3)动点E 从原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OA 方向向终点A 运动,过点E 作EF ⊥x 轴交线段OP 或线段P A 于点F ,FB ⊥y 轴于点B .设运动时间为t 秒,矩形OEFB 与△OP A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PFE xA OB y5. 如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x +4,它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m 从原点O 出发,沿x 轴的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它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M ,N 两点,设运动时间为t 秒(0< t <4). (1)求A ,B 两点的坐标;(2)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MON 的面积S 1;(3)以MN 为对角线作矩形OMPN ,记△MPN 和△OAB 重 叠部分的面积为S 2,试探究S 2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xy OABm l PM N【参考答案】1.(1)OA =4,OB =3; (2)t =1或t =7 2.(1)343y x =-+(2)223(04)2343(48)2t t S t t t ⎧<⎪⎪=⎨⎪-+<<⎪⎩≤(3)123(0438)(0438)(043)M M M -+-,或,或,443(0)3M 或,3.(1)354y x =+(2)32t =(3)4(08)248(819)248(1924)t t S t t t t <⎧⎪=-+<⎨⎪-+<<⎩≤≤4.(1)(33)P , (2)23(3)223(03)653163243(34)2tt S t t t ⎧<⎪⎪=⎨⎪-+-<<⎪⎩≤5.(1)(40)(04)A B ,,,(2)2112S t =(3)2221(02)2388(24)2t t S t t t ⎧<⎪⎪=⎨⎪-+-<<⎪⎩≤。

(完整版)一次函数动点问题

(完整版)一次函数动点问题

一次函数动点问题1.模型介绍: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将军饮马问题”,大致内容如下:古希腊一位将军,每天都要巡查河岸侧的两个军营A、B,他总是先去A营,再到河边饮马,之后再去B营,如图①,他时常想,怎么走才能使每天的路程之和最短呢?大数学家海伦曾用轴对称的方法巧妙的解决了这问题如图②,作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连接AB′与直线l交于点C,点C就是所求的位置.请你在下列的阅读、应用的过程中,完成解答.(1)理由:如图③,在直线L上另取任一点C′,连接AC′,BC′,B′C′,∵直线l是点B,B′的对称轴,点C,C′在l上∴CB=,C′B=∴AC+CB=AC+CB′=.在△AC′B′中,∵AB′<AC′+C′B′,∴AC+CB<AC′+C′B′即AC+CB最小归纳小结:本问题实际是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思想,把A、B在直线的同侧问题转化为在直线的两侧,从而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转化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问题加以解决(其中C为AB′与l的交点,即A、C、B′三点共线).本问题可拓展为“求定直线上一动点与直线外两定点的距离和的最小值”问题的数学模型.(2)模型应用如图④,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AB的中点,F是AC上一动点.求EF+FB的最小值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助上面的模型,由正方形的对称性可知,B与D关于直线AC对称,连结ED交AC于F,则EF+FB的最小值就是线段的长度,EF+FB的最小值是.如图⑥,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x,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O为坐标原点,点C与点D分别为线段OA,AB的中点,点P为OB上一动点,求:PC+PD 的最小值,并写出取得最小值时P点坐标.2.已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A(3,5)和点B(﹣4,﹣9)两点,①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②若点(a,2)在该函数的图象上,试求a的值.③若此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C,点P(m,n)是图象上一个动点(不与点C重合),设△POC的面积是S,试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3.已知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4,3)且与一次函数y=x+1的图象平行,点B(2,m)在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上(1)求此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和m的值?(2)若在x轴上有一动点P(x,0),到定点A(4,3)、B(2,m)的距离分别为PA和PB,当点P的横坐标为多少时,PA+PB的值最小.4.已知:一次函数图象如图:(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为该一次函数图象上一动点,且点A为该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若S=2,求点P的坐标.△OAP5.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学过两条直线平行的定义.下面就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所确定的两条直线给出它们平行的定义:设一次函数y=k1x+b1(k1≠0)的图象为直线l1,一次函数y=k2x+b2(k2≠0)的图象为直线l2,若k1=k2,且b1≠b2,我们就称直线l1与直线l2互相平行.解答下面的问题:(1)已知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为直线l1,求过点P(1,3)且与已知直线l1平行的直线l2的函数表达式;(2)设直线l2分别与y轴、x轴交于点A、B,求l1和l2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3)若Q为OA上一动点,求QP+QB的最小值时Q点的坐标为.(4)在x轴上找一点M,使△BMP为等腰三角形,求M的坐标.(直接写出答案)6.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学过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定义,下面就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所确定的两条直线,给出它们相互垂直的定义:设一次函数y=k1x+b1(k1≠0)的直线为l1,一次函数y=k2x+b2(k2≠0)的图象为直线l2.若k1•k2=﹣1,我们就称直线l1与直线l2相互垂直,现请解答下面的问题:已知直线l与直线y=﹣x﹣1互相垂直,且直线l的图象过点P(﹣1,4),且直线l分别与y轴、x轴交于A、B两点.(1)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C是线段AB上一动点,求线段OC长度的最小值;(3)若点Q是AO上的一动点,求△BPQ周长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4)在(3)的条件下,若点P关于BQ的对称点为P′,请求出四边形ABOP′的面积.一次函数动点问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6小题)1.模型介绍: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将军饮马问题”,大致内容如下:古希腊一位将军,每天都要巡查河岸侧的两个军营A、B,他总是先去A营,再到河边饮马,之后再去B营,如图①,他时常想,怎么走才能使每天的路程之和最短呢?大数学家海伦曾用轴对称的方法巧妙的解决了这问题如图②,作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连接AB′与直线l交于点C,点C就是所求的位置.请你在下列的阅读、应用的过程中,完成解答.(1)理由:如图③,在直线L上另取任一点C′,连接AC′,BC′,B′C′,∵直线l是点B,B′的对称轴,点C,C′在l上∴CB=CB',C′B=C'B'∴AC+CB=AC+CB′=AB'.在△AC′B′中,∵AB′<AC′+C′B′,∴AC+CB<AC′+C′B′即AC+CB最小归纳小结:本问题实际是利用轴对称变换的思想,把A、B在直线的同侧问题转化为在直线的两侧,从而可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转化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问题加以解决(其中C为AB′与l的交点,即A、C、B′三点共线).本问题可拓展为“求定直线上一动点与直线外两定点的距离和的最小值”问题的数学模型.(2)模型应用如图④,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AB的中点,F是AC上一动点.求EF+FB的最小值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助上面的模型,由正方形的对称性可知,B与D关于直线AC对称,连结ED交AC于F,则EF+FB的最小值就是线段DE的长度,EF+FB的最小值是.如图⑤,已知⊙O的直径CD为4,∠AOD的度数为60°,点B是的中点,在直径CD上找一点P,使BP+AP的值最小,则BP+AP的最小值是2;如图⑥,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x,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O为坐标原点,点C与点D分别为线段OA,AB的中点,点P为OB上一动点,求:PC+PD 的最小值,并写出取得最小值时P点坐标.【解答】解:(1)理由:如图③,在直线L上另取任一点C′,连接AC′,BC′,B′C′,∵直线l是点B,B′的对称轴,点C,C′在l上∴CB=CB',C′B=C'B'∴AC+CB=AC+CB′=AB'.在△AC′B′中,∵AB′<AC′+C′B′,∴AC+CB<AC′+C′B′即AC+CB最小故答案为:CB',C'B',AB';(2)模型应用①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助上面的模型,由正方形的对称性可知,B与D关于直线AC对称,连结ED交AC于F则EF+FB的最小值就是线段DE的长度,EF+FB的最小值是.在正方形ABCD中,AB=AD=2,∠BAD=90°∵点E是AB中点,∴AE=1,根据勾股定理得,DE=,即:EF+FB的最小值,故答案为:DE,;②如图⑤,由圆的对称性可知,A与A'关于直径CD对称,连结A'B交CD于F,则AE+EB的最小值就是线A'BE的长度,∴∠AOD=∠A'OD=60°∵点B是的中点,∴∠AOB=∠BOD=∠AOD=30°,∴∠A'OB=90°∵⊙O的直径为4,∴OA=OA'=OB=2,在Rt△A'OB中,A'B=2,∴BP+AP的最小值是2.故答案为2,③如图⑥,由平面坐标系中的对称性可知,C与C'关于直径y轴对称,连结C'D交y轴于P,则PC+PD的最小值就是线C'D的长度,∵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x,y轴分别交于A,B两点,∴A(2,0),B(0,4),∴C(1,0),D(1,2),∵C与C'关于直径y轴对称,∴C'(﹣1,0),∴C'D==2,∴PC+PD的最小值为2,∵C'(﹣1,0),D(1,2),∴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1,∴P(0,1).2.已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A(3,5)和点B(﹣4,﹣9)两点,①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②若点(a,2)在该函数的图象上,试求a的值.③若此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C,点P(m,n)是图象上一个动点(不与点C重合),设△POC的面积是S,试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解答】解:①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依题意,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1;②将点(a,2)代入y=2x﹣1中,得2a﹣1=2,③由y=2x﹣1,令y=0得x=,∴C(,0),又∵点P(m,n)在直线y=2x﹣1上,∴n=2m﹣1,∴S=××|n|=|(2m﹣1)|=|m﹣|.3.已知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4,3)且与一次函数y=x+1的图象平行,点B(2,m)在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上(1)求此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和m的值?(2)若在x轴上有一动点P(x,0),到定点A(4,3)、B(2,m)的距离分别为PA和PB,当点P的横坐标为多少时,PA+PB的值最小.【解答】解:(1)∵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4,3)且与一次函数y=x+1的图象平行,∴,解得:,∴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1.当x=2时,m=x﹣1=2﹣1=1,∴m的值为1.(2)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连接AB′交x轴于点P,此时PA+PB取最小值,如图所示.∵点B的坐标为(2,1),∴点B′的坐标为(2,﹣1).设直线AB′的表达式为y=ax+c,将(2,﹣1)、(4,3)代入y=ax+c,,解得:,∴直线AB′的表达式为y=2x﹣5.当y=0时,2x﹣5=0,∴当点P的横坐标为时,PA+PB的值最小.4.已知:一次函数图象如图:(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P为该一次函数图象上一动点,且点A为该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若S=2,求点P的坐标.△OAP【解答】解:(1)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把(﹣2,3)、(2,﹣1)分别代入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1;(2)当y=0时,﹣x+1=0,解得x=1,则A(1,0),设P(t,﹣t+1),=2,因为S△OAP所以×1×|﹣t+1|=2,解得t=﹣3或t=5,所以P点坐标为(﹣3,4)或(5,﹣4).5.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学过两条直线平行的定义.下面就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所确定的两条直线给出它们平行的定义:设一次函数y=k1x+b1(k1≠0)的图象为直线l1,一次函数y=k2x+b2(k2≠0)的图象为直线l2,若k1=k2,且b1≠b2,我们就称直线l1与直线l2互相平行.解答下面的问题:(1)已知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为直线l1,求过点P(1,3)且与已知直线l1平行的直线l2的函数表达式;(2)设直线l2分别与y轴、x轴交于点A、B,求l1和l2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3)若Q为OA上一动点,求QP+QB的最小值时Q点的坐标为Q(0,).(4)在x轴上找一点M,使△BMP为等腰三角形,求M的坐标.(直接写出答案)【解答】解:(1)根据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为直线l1,设直线l2的函数表达式为y=﹣x+b,把P(1,3)代入得:3=﹣1+b,即b=4,则过点P(1,3)且与已知直线l1平行的直线l2的函数表达式为y=﹣x+4;(2)过O作ON⊥AB,如图1所示,ON为l1和l2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对于直线y=﹣x+4,令x=0,得到y=4;令y=0,得到x=4,∴A(0,4),B(4,0),即OA=OB=4,∵△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4,且ON为斜边上的中线,∴ON=AB=2,则l1和l2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为2;(3)找出B关于y轴的对称点B′(﹣4,0),连接PB′,与y轴交于点Q,连接PQ,此时QP+QB最小,设直线B′P的解析式为y=mx+n,把B′和P坐标代入得:,解得:m=,n=,∴直线B′P的解析式为y=x+,令x=0,得到y=,即Q(0,);故答案为:Q(0,);(4)如图2所示,分三种情况考虑:当PM1=PB时,由对称性得到M1(﹣2,0);当PM2=BM2时,M2为线段PB垂直平分线与x轴的交点,∵直线PB的解析式为y=﹣x+4,且线段PB中点坐标为(2.5,1.5),∴线段PB垂直平分线解析式为y﹣1.5=x﹣2.5,即y=x﹣1,令y=0,得到x=1,即M2(1,0);当PB=M3B==3时,OM3=OB+BM3=4+3,此时M3(4﹣3,0),M3(4+3,0).综上,M的坐标为(﹣2,0)或(1,0)或(4﹣3,0)或(4+3,0).6.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平面几何中,我们学过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定义,下面就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所确定的两条直线,给出它们相互垂直的定义:设一次函数y=k1x+b1(k1≠0)的直线为l1,一次函数y=k2x+b2(k2≠0)的图象为直线l2.若k1•k2=﹣1,我们就称直线l1与直线l2相互垂直,现请解答下面的问题:已知直线l与直线y=﹣x﹣1互相垂直,且直线l的图象过点P(﹣1,4),且直线l分别与y轴、x轴交于A、B两点.(1)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2)若点C是线段AB上一动点,求线段OC长度的最小值;(3)若点Q是AO上的一动点,求△BPQ周长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4)在(3)的条件下,若点P关于BQ的对称点为P′,请求出四边形ABOP′的面积.【解答】解:(1)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y=kx+b,∵直线l与直线y=﹣x﹣1互相垂直,∴﹣k=﹣1,解得k=2,∵直线l的图象过点P(﹣1,4),∴﹣k+b=4,即﹣2+b=4,解得b=6,∴直线l的解析式为y=2x+6;(2)如图1,过O作OC⊥AB于点C,此时线段OC的长度最小,在y=2x+6中,令x=0可得y=6,令y=0可求得x=﹣3,∴A(0,6),B(﹣3,0),∴OA=6,OB=3∴AB==3,∵AB•OC=OA•OB,∴3OC=3×6,∴OC=,即线段OC长度的最小值为;(3)如图2,作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P″,连接BP″交y轴于点Q,过P″作P″G ⊥x轴于点G,则PQ=P″Q,∴PQ+BQ=BQ+QP″,∵点B、Q、P″三点在一条线上,∴BQ+PQ最小,∵P(﹣1,4),∴P″(1,4),∴P″G=4,OG=1,∴BG=BO+OG=4=P″G,∴∠OBQ=45°,BP″=4,∴OQ=BO=3,∴Q点坐标为(0,3),又BP==2,此时△BPQ的周长=BP+BP″=4+2;(4)由(3)可知∠OBQ=∠OQB=45°,∴∠PQA=∠P″QA=45°,∴PQ ⊥BQ ,如图3,延长PQ 到点P′,使PQ=P′Q ,则P′即为点P 关于BQ 的对称点,过P′作P′H ⊥y 轴于点H ,由(3)可知PQ=QP′=,∴QH=HP′=1, ∴OH=OQ ﹣QH=3﹣1=2,∴S 四边形ABOP′=S △AOB +S △AOP′=×6×3+×6×1=12,即四边形ABOP′的面积为12.。

一次函数与动点问题 ppt课件

一次函数与动点问题 ppt课件
3、如图, 交于点P(1,1),请说出你对交点P的坐标的理解。
一次函数与动点问题
3
思维体操第二节——思绪飞扬
教材母题:动点与图形面积问题 点P(x,y)在第一象限,且x+y=8,点A的坐标 为(6,0),设△OPA的面积为S (1)用含x的解析式表示S,写出x的取值范围, 画出函数图象。 (2)当点P的横坐标为5时,△OPA的面积为多少? (3)△OPA的面积能大于24吗?为什么?
一次函数与动点问题
一次函数与动点问题
1
思维体操第一节——思维预热
1、若直线y=kx+b垂直于直线y=3x+2,且它在y轴 上的交点坐标为 (0, 5) 则k= ,b= 。 2、如下图,函数y=2x+4(-2≤x≤0)的图象是( )
4 -2
A
-2
B
C
一次函数与动点问题
D
2
思维体操第一节——思维预热
一次函数与动点问题
7
思维体操第六节——思如泉涌
教材母题变式四:含参数的动点问题 点P(x,8)在第一象限,点A的坐标为(6,0), 过点P作直线y=x+b交线段OA 于E,设△OPE的面 积为S ,求S关于b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b的取值 范围。
一次函数与动点问题
8
思维体操第七节——思空璀璨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PA是一 次函数y=x+m(m>0)的图象,直线PB是一次函数 y=-3x+n(n>m)的图象,点P是两直线的交点,点A、 B、C、Q分别是两条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 (1)用m、n分别表示点A、B、P的坐标及∠PAB的度 数;
y
C
QP
A
O
B

中考复习函数专题06 一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学生版)

中考复习函数专题06 一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学生版)

专题06 一次函数中的动点问题知识对接考点一、怎样解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问题1、直线的平移规律(1)直线)0(≠+=k b kx y 可由直线)0(≠=k kx y 向上或向下平移得到,当b>0时,将直线kx y =沿y 轴向上平移b 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b kx y +=;当b<0时,将直线kx y =沿y 轴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b kx y +=.简而言之,“上加下减”(2)直线)(m x k y +=可由直线kx y =向左或向右平移得到,当m<0时,将直线kx y =沿x 轴向右平移m 个单位长度,可得到直线)(m x k y +=;当>0时,将直线kx y =沿x 轴向左平移m 个单位长度,可得到直线)(m x k y +=,简而言之,“左加右减”(3)一次函数的图象平移,不会改变图象的形状与大小,平移后的图象与原来的图象平行,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中,k 的值不变,只有b 的值发生变化.专项训练一、单选题1.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是由函数y =2x 的图象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则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A .y =2x +6B .y =﹣2x +6C .y =2x ﹣6D .y =﹣2x ﹣6 2.若一次函数的y =kx +b (k <0)图象上有两点A (﹣2,y 1)、B (1,y 2),则下列y 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y 1<y 2B .y 1>y 2C .y 1≤y 2D .y 1≥y 2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2,0)和点(1,1)-,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A .2y x =-B .2y x =+C .2y x =--D .2y x =--4.将一次函数1y x =-+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则新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21y x =+ B .4y x =-- C .4y x =-+ D .41y x =-+5.定义:对于给定的一次函数y ax b =+(a 、b 为常数,且0a ≠,把形如()()00ax b x y ax b x ⎧+≥⎪=⎨--<⎪⎩的函数称为一次函数y ax b =+的“相依函数”,已知一次函数1y x =+,若点()2,P m -在这个一次函数的“相依函数”图象上,则m 的值是( )A .1B .2C .3D .46.若把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先绕着原点旋转180°,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恰好经过点A (4,0)和点B (0,﹣2),则原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A .y =﹣12x ﹣1B .y =﹣12x +1C .y =12x +1D .y =12x ﹣1 7.数学课上,老师提出问题:“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2)A ,(1,6)B --,由此可求得哪些结论?”小明思考后求得下列4个结论:①该函数表达式为24y x =-;①该一次函数的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①点(2,44)P a a -该函数图象上;①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8.下列函数关系式:(1)y x =-;(2)1y x =-;(3)1y x =;(4)2y x ,其中一次函数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9.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2AB AC cm ==,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C A B →→路径以1/cm s的速度运动,设点Q 运动时间为()t s ,BCQ ∆的面积为S ,则S 关于t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 . 10.如图,点A 的坐标为(0,1),点B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AB 为边作等腰Rt①ABC ,使①BAC=90°,设点B 的横坐标为x ,设点C 的纵坐标为y ,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1.若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可以由2y x =的图象平移得到,且经过点(0,1),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12.若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2,,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写出一个即可)__________.13.若一次函数y kx b =+(b 为常数)的图象过点()5,4,且与y x =的图象平行,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28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C 在x 正半轴上,且OC =O B .点P 为线段AB (不含端点)上一动点,将线段OP 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得线段OQ ,连接CQ ,则线段CQ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15.如图①,在梯形ABCD 中,AD①BC ,①A=60°,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着A→B→C→D 的方向不停移动,直到点P 到达点D 后才停止.已知①PAD 的面积S (单位:)与点P 移动的时间t (单位:s )的函数关系式如图①所示,则点P 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一共用了_________秒(结果保留根号).三、解答题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1A ,点()4,2B ,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A '.(1)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与B ,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点(),0P x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当x =________时,PAB △的周长最小;(4)点(),0C t ,()2,0D t +是x 轴上的两个动点,当t =________时,四边形ACDB 的周长最小;(5)点(),0M m ,点()0,N n 分别是x 轴和y 轴上的动点,当四边形ANMB 的周长最小时,m n +=________,此时四边形ANMB 的面积为________.17.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M (0,2),N (1,3)两点.(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画出此一次函数的图象并利用图象回答:当x 取何值时,函数值y >0;(2)将该函数图象平移,使它过点(﹣2,﹣2),求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18.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3,5)与点B (﹣4,﹣9).(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将该函数图像向下平移3个单位,求平移后图像的函数表达式.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 y=kx+b (k ≠ 0)的图象由函数 y=x 的图象平移得到, 且经过点 A (1,2).(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若此图象与 x 轴交于点 B ,则①ABO 的面积为 .(3)当 x >1 时,对于每一个 x 的值,函数 y=mx (m ≠ 0)的值都大于一次函数 y=kx+b 的值,请你直接写出 m 的取值范围: .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是由函数y =2x 的图象平移得到,且经过点(1,3).(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当x >1时,对于x 的每一个值,函数y =mx (m ≠0)的值大于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值,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21.如图,一次函数y =(m ﹣3)x ﹣m +1图象分别与x 轴正半轴、y 轴负半轴相交于点A 、B .(1)求m 的取值范围;(2)若该一次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可得某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试求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2,0)A -,()1,3B 两点.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初一数学培优专题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

初一数学培优专题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

初⼀数学培优专题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法初⼀数学培优专题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法关键:化动为静,分类讨论。

抓住动点,化动为静,以不变应万变,寻找破题点(边长、动点速度、⾓度以及所给图形的能建⽴等量关系等等)建⽴所求的等量代数式,求出未知数等等。

动点问题定点化是主要思想。

⽐如以某个速度运动,设出时间后即可表⽰该点位置;再如函数动点,尽量设⼀个变量,y尽量⽤x来表⽰,可以把该点当成动点,来计算。

步骤:①画图形;②表线段;③列⽅程;④求正解。

①数轴上动点问题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这两点所对应的坐标差的绝对值,也即⽤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的差。

即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右边点表⽰的数⼀左边点表⽰的数。

2.点在数轴上运动时,由于数轴向右的⽅向为正⽅向,因此向右运动的速度看作正速度,⽽向作运动的速度看作负速度。

这样在起点的基础上加上点的运动路程就可以直接得到运动后点的坐标。

即⼀个点表⽰的数为a,向左运动b个单位后表⽰的数为a—b;向右运动b 个单位后所表⽰的数为a+b。

3.分析数轴上点的运动要是数形结合进⾏分析,点在数轴上运动形成的路径可看作数轴上线段的和差关系。

例题精讲:例1.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4, -10,10,两只电⼦蚂蚁甲、⼄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⑴问多少秒后,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⑵⼄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两只电⼦蚂蚁甲、⼄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问甲、⼄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⑶在⑴⑵的条件下,当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时,甲调头返回。

问甲、⼄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例2.如图,已知A、B分别为数轴上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20,B点对应的数为100。

⑴求AB中点M对应的数;⑵现有⼀只电⼦蚂蚁P从B点出发,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只电⼦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求C点对应的数;⑶若当电⼦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只电⼦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两只电⼦蚂蚁在数轴上的D点相遇,求D点对应的数。

初一数学培优专题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

初一数学培优专题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

初一数学培优专题动点问题答题技巧与方法关键:化动为静,分类讨论。

抓住动点,化动为静,以不变应万变,寻找破题点(边长、动点速度、角度以及所给图形的能建立等量关系等等)建立所求的等量代数式,求出未知数等等。

动点问题定点化是主要思想。

比如以某个速度运动,设出时间后即可表示该点位置;再如函数动点,尽量设一个变量,y尽量用x来表示,可以把该点当成动点,来计算。

步骤:①画图形;②表线段;③列方程;④求正解。

①数轴上动点问题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这两点所对应的坐标差的绝对值,也即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的差。

即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右边点表示的数—左边点表示的数。

2.点在数轴上运动时,由于数轴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因此向右运动的速度看作正速度,而向作运动的速度看作负速度。

这样在起点的基础上加上点的运动路程就可以直接得到运动后点的坐标。

即一个点表示的数为a,向左运动b个单位后表示的数为a—b;向右运动b 个单位后所表示的数为a+b。

3.分析数轴上点的运动要是数形结合进行分析,点在数轴上运动形成的路径可看作数轴上线段的和差关系。

例题精讲:例1.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代表-24,-10,10,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

⑴问多少秒后,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⑵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相向而行,问甲、乙在数轴上的哪个点相遇?⑶在⑴⑵的条件下,当甲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时,甲调头返回。

问甲、乙还能在数轴上相遇吗?若能,求出相遇点;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例2.如图,已知A、B分别为数轴上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20,B点对应的数为100。

⑴求AB中点M对应的数;⑵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求C点对应的数;⑶若当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D点相遇,求D点对应的数。

一次函数之动点问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一次函数之动点问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一次函数之动点问题(讲义)一、知识点睛动点问题的特征是速度已知,主要考查运动的过程. 1. 一次函数背景下研究动点问题的思考方向:①把函数信息(坐标或表达式)转化为基本图形的信息; ②分析运动过程,注意状态转折,确定对应的时间范围; ③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研究几何特征,设计解决方案. 2. 解决具体问题时会涉及线段长的表达,需要注意两点:①路程即线段长,可根据s =vt 直接表达已走路程或未走路程;②根据研究几何特征需求进行表达,既要利用动点的运动情况,又要结合基本图形信息.二、精讲精练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直线334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O 匀速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 t 秒.(1)求OA ,OB 的长.(2)过点P 与直线AB 垂直的直线与y 轴交于点E ,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EOP ≌△AOB ?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y xOBA2. 如图,直线=3+4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直线BC 与x 轴交于点C ,∠ABC =60°.(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若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C 方向向点C 运动(点P 不与点A ,C 重合),同时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折线CB —BA 向点A 运动(点Q 不与点A ,C 重合),动点P 的运动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动点Q 的运动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设△APQ 的面积为S ,运动时间为t 秒,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 (3)当t =4时,y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以A ,Q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C ABOxy CABOxy3. 如图,在直角梯形COAB 中,OC ∥AB ,以O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A ,B ,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 (8,0),B (8,11),C (0,5),点D 为线段BC 的中点.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折线OA —AB —BD 的路线运动,至点D 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 秒.(1)求直线BC 的解析式.(2)若动点P 在线段OA 上运动,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OPDC 的面积是梯形COAB 面积的14?(3)在动点P 的运动过程中,设△OPD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P DCxA OByyBO A xCD4. 如图,直线334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直线33y x =交于点P . (1)求点P 的坐标. (2)求△OP A 的面积.(3)动点E 从原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OA 方向向终点A 运动,过点E 作EF ⊥x 轴交线段OP 或线段P A 于点F ,FB ⊥y 轴于点B .设运动时间为t 秒,矩形OEFB 与△OP A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PFE xA OB y5. 如图,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x +4,它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平行于直线l的直线m 从原点O 出发,沿x 轴的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它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M ,N 两点,设运动时间为t 秒(0< t <4). (1)求A ,B 两点的坐标;(2)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MON 的面积S 1;(3)以MN 为对角线作矩形OMPN ,记△MPN 和△OAB 重 叠部分的面积为S 2,试探究S 2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xy OABm l PM N【参考答案】1.(1)OA =4,OB =3; (2)t =1或t =7 2.(1)343y x =-+(2)223(04)2343(48)2t t S t t t ⎧<⎪⎪=⎨⎪-+<<⎪⎩≤(3)123(0438)(0438)(043)M M M -+-,或,或,443(0)3M 或,3.(1)354y x =+(2)32t =(3)4(08)248(819)248(1924)t t S t t t t <⎧⎪=-+<⎨⎪-+<<⎩≤≤4.(1)(33)P , (2)23(3)223(03)653163243(34)2tt S t t t ⎧<⎪⎪=⎨⎪-+-<<⎪⎩≤5.(1)(40)(04)A B ,,,(2)2112S t =(3)2221(02)2388(24)2t t S t t t ⎧<⎪⎪=⎨⎪-+-<<⎪⎩≤。

(完整word版)一次函数及动点问题(有难度)

(完整word版)一次函数及动点问题(有难度)

一次函数及动点问题1、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2,BC=1,动点P从点B出发,沿路线B→C→D做匀速运动,那么△ABP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 B C D2、如图,正方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B与原点重合,点D的坐标为(4,4),当三角板直角顶点P坐标为(3,3)时,设一直角边与x轴交于点E,另一直角边与y轴交于点F.在三角板绕点P旋转的过程中,使得△POE成为等腰三角形,请写出满足条件的点E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3、已知在矩形ABCD中,AB=4,BC= 25/2,O为BC上一点,BO= 7/2,如图所示,以BC所在直线为x轴,O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M为线段OC上的一点.(1)若点M的坐标为(1,0),如图①,以OM为一边作等腰△OMP,使点P在矩形ABCD 的一边上,则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有几个?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2)若将(1)中的点M的坐标改为(4,0),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②,那么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有几个?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3)若将(1)中的点M的坐标改为(5,0),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③,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等腰三角形有几个.(不必求出点P的坐标)4、如图①,已知直线y=-2x+4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C,以OA、OC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长方形OABC.(1)求点A、C的坐标;(2)将△ABC对折,使得点A的与点C重合,折痕交AB于点D,求直线CD的解析式(图②);(3)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点P(除点B外),使得△APC与△ABC全等?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5、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OAB,其中∠AOB=90°,OA=2,OB=4。

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①)。

(1)求经过A,B两点的一次函数解析式;(2)折叠该纸片,是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与边OB交于点才,与边AB交于点D(如图②),求点C的坐标;(3)①若p为三角形OAB内一点,其坐标p(0.5,1),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AB于M,作y轴的平行线交AB于N(如图③),求点M,N的坐标,并求PM+PN的长;②若p为OB上一动点,设OA的中点为E,AB的中点为F(1,2),(如图④),求PE+PF 的最小值,并求取得最小值时P的坐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优专题(六) 一次函数与动点问题
1.[201德4·惠一模 ]如图1,点A,B的坐标分别为 (1,0)、(0,1),
点P是第一象限内直线 y=-x+3上的一个动点,当点 P的横坐
标逐渐增大时,四边形 OAPB 的面积 ( D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不变
数学
图1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首页
末页
4.已知,如图 4所示,直线 PA 与x轴交于点 A ,与y轴交于点 C(0, 2),且S△AOC=4,直线BD 与x轴交于点 B,与y轴交于点 D,直 线PA 与直线BD 交于点P(2,m),点P在第一象限,连接 OP. (1)求点 A 的坐标; (2)求直线PA 的解析式; (3)求m 的值; (4)若S △BOP =S△DOP,请你直接写出直线 BD 的解析式.
值是 C′D.
连接 CD,在 Rt △DCC′中,
C′D= C′C2+CD2=2 2, 即 PC+PD 的最小值为 2 2, ∵OA,AB 的中点分别为 C,D,
第5题答图
数学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CD 是△ OBA 的中位线, ∴ OP ∥ CD, CD=12OB = 2, ∵C′O=OC,∴OP 是△C′CD 的中位线, ∴OP=12CD=1,∴点 P 的坐标为 (0,1).
(3)探究:当 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三角形 OPA 的面积为 287? 并说明理由.
数学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图3
解:(1)∵点 E(-8,0)在直线 y=kx+6 上, ∴0=- 8k+6,∴k=34; (2)∵k=34, ∴直线的解析式为: y=34x+6,
数学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P
点在
y= 34x+ 6
首页
末页
(3)设点 P(m,n),则△OPA 的面积为 62|n|=287,
解得|n|=98,则 n=98或 n=-98.

n= 98时, 98=34m+ 6,则
m=-123,故
P??-
?
123,98???;
当 n=-98时,-98=34m+6,
则 m=-129,故 P(-129,-98).
数学
课件目录
∴直线 BD 的解析式为 y=-32x+6.
数学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5.如图 5,一次函数 y=kx +b的图象与 x轴,y轴分别交于点 A(2, 0),B (0 ,4). (1)求该函数的解析式; (2)O为坐标原点,设 OA,AB 的中点分别为 C,D,P为OB 上一 动点,求 PC+PD的最小值,并求取得最小值时 P点的坐标.
数学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则 PM∥OD,PN∥OB, ∴ OM= BM , ON= DN, ∴ OD=2PM , OB=2PN ,∵ P(2, 3), ∴ PM = 3, PN= 2,∴ OD= 6, OB= 4, 即 D(0,6),B(4,0), 设直线 BD 的解析式是 y=kx +b, 则????06==4bk,+b, 解得: k=-32,b=6,
第1题答图
数学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解析】 连接 AB,∵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 (1,0),(0,1),
∴设 AB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y=kx+b,
∴???
k

b=0, 解得
?? k
?
=-
1,
?b= 1,
? b=1,
∴AB 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 y=- x+1,
∵点 P 是第一象限内直线 y=-x+3 上的一个动点,

图2

数学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3.如图3,直线y=kx +6与x轴,y轴分别交于 E,F,点E坐标为 (-8, 0),点A的坐标为 (-6,0),P(x,y)是直线 y=kx +6上的一个动点. (1)求k的值; (2)当点P在第二象限内运动时,试写出三角形 OPA 的面积S与x的函 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 x的取值范围;
∴两直线平行,
∴P 到直线 AB 的距离是定值,
∵S△AOB 是定值, AB 是定值, P 到直线 AB 的距离是定值, ∴当点 P 的横坐标逐渐增大时,四边形 OAPB 的面积不变.
数学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2.[2014·徐州]如图2①,在正方形 ABCD 中,点P沿边DA从点D开始向 点A以1cm/s 的速度移动;同时,点 Q沿边AB ,BC从点A开始向点 C 以2cm/s 的速度移动.当点 P移动到点 A时,P,Q同时停止移动.设 点P出发xs时,△PAQ 的面积为 ycm 2,y与x的函数图象如图 2②所 示,则线段 EF 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 ___y=___1_8_-__3_x_ .
∴直线 PA 的解析式为 y=12x+2;
第4题答图
数学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3)∵点 P(2,m)在直线 PA 上,
∴m=12×2+2, ∴m=3; (4)∵S△BOP=S△ DOP,△BOP 的边 BP 上的高和 △DOP 的边 DP 上的 高相同, ∴ PD= PB , 即 P 为 BD 中点, 过 P 作 PM⊥OB 于 M,作 PN⊥OD 于 N,如答图,
点 A,B 的坐标代入 y=kx +b 得
??2k+b=
?
?b= 4,
0, 解得
??k=-
?
? b= 4.
2,
∴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y=-2x+4;
(2)设点 C 关于点 O 的对称点为 C′,连接 C′D 交
OB 于 P,则 PC=PC′, ∴PC+PD=PC′+PD=C′D,即 PC+PD 的最小
数学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6.如图 6,已知直线 y=- 33x+1 与 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 A,B, 以线段 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 Rt△ABC ,∠BAC = 90°.且点 P(1,a)为坐标系中的一个动点.
上,设
?
P?x
?
,43x+
6??,
?
∴△ OPA

OA
为底的边上的高是
???43x+
?
6?,
?
当点 P 在第二象限时, ???34x+6???=34x+6,
∵点 A 的坐标为 (-6,0),
∴ OA= 6.

S=6???34x2+
?
6? ?=
94x+
18.
∵P 点在第二象限,
∴- 8<x<0;
数学
课件目录
数学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数学
图4
课件目录
首页
末页
解:(1)∵点 C(0,2),S△AOC=4,
而 S△AOC=12· AO· OC, ∴ AO=4, ∴点 A 的坐标为 (-4,0); (2)设直线 PA 的解析式为 y=kx+b,
则有???
?
0=- 4k +b,
2=b,
解得
?? ? ??
k=12, b=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