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资助体系
浙江大学心理系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评定细则

浙江大学心理系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评定细则
为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生源质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激励博士生勤奋学习、安心科研,学校设立“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资助优秀博士研究生新生。
依据《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实施方案(试行)》,制定心理系评定细则如下:
一、奖学金评定目标及标准
1.“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面向诚实守信、热爱专业、崇尚科学研究且发展潜力突出的全日制学术型非定向直接攻博研究生新生。
2. 评定条件
(1)C9高校或心理学科A+学校的推免直博生;
(2)英语六级500分及以上(或托福90分及以上或雅思6分及以上)。
(3)有良好的科研业绩和科研潜质。
3.奖励标准为10000元/人,给予一次性发放。
4.获得“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的博士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同时享受博士生其他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资助。
二、奖学金评定原则与组织
1. 奖学金评定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2. 心理系博士生招生工作委员会负责奖学金评定细则制定。
三、奖学金评定工作程序
1.根据研究生院每年下达的奖学金名额,由博士生新生提出申
请,向研究生科提交申请表及各项证明材料。
2.由评奖评优小组根据评定标准,在已及时注册的学生中确定初选名单,在系网公示并上报研究生院审批。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由心理系负责解释。
浙江大学心理系
2018年9月14日。
浙江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浙江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 号)及国家有关科技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分管财务、科研工作的校级领导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负责,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
1、校科技处和人文社科处是学校科研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配合校计财处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2、校计财处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断完善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通知书(任务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3、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和决算,按规定使用经费,接受上级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国家审计机关和资助单位的检查与监督, 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
校科技处或社科处、计财处应积极配合并提供有关资料。
第三条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
科技处或社科处应建立课题追踪反馈制度,及时了解课题合同执行情况及经费使用情况,督促经费按核定的预算合理使用。
计财处应严格经费使用审批手续,按照财务制度规定规范核算,做到账目清楚,核算准确,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审计处应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进行不定期审计或专项审计。
第四条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经费预算核定的用途、范围和开支标准使用项目经费、自觉控制经费的各项支出。
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按照挤占专项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或其他违反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国家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二章经费到款管理第五条我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资金来源渠道,均为学校收入,必须全部纳入校计财处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并实行专款专用。
浙江大学研究生赴海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条例

浙江大学研究生赴海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条例浙大研院2009(29)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资助优秀研究生赴海外参加本学科领域权威的国际学术会议,旨在鼓励我校研究生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拓宽研究生国际视野,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二条在《浙江大学研究生公派出国管理的暂行办法》(浙大研院(2006)19号)基础上,制定本资助条例。
第二章资助对象和资助条件第三条申请资助的研究生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本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研究生(含定向生和委培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英语交流能力;以第一作者撰写并以浙江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的学术论文或摘要,被在海外举行的本学科领域权威的国际学术会议录用。
第四条原则上每一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只能获得一次该项资助。
表现突出者,可酌情给予奖励。
鼓励每一位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能够积极创造条件,获准一次该项资助。
第三章资助内容和资助额度第五条根据申请者具备的条件和论文录用情况,择优分等级资助。
对于论文(摘要)被录用为墙报形式参会者,给予单程国际旅费的资助;对于以口头宣读形式参会者,给予往返国际旅费的资助;对于论文被录用为大会(或分会场)特邀报告或主题发言者,除了给予资助往返国际旅费外,可申请资助会议注册费及参会期间的生活费。
获得会议颁发的优秀论文奖项者,回国后可申请资助往返国际旅费或会议注册费及参会期间的生活费。
第四章申请和评审程序第六条符合条件者,个人网上填写“浙江大学研究生赴海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申请表”,并由申请人指导老师、所在学院(系)进行初审、签署意见。
定向生和委培生还须同时征得所在单位的同意并签署意见。
第七条申请人须递交的材料:(1)填写完整的《浙江大学研究生赴海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申请表》;(2)由会议主办方出具的正式邀请信函及论文录用情况证明(包含录用情况、本人报告、发言或报展的日程安排等信息);(3)英语水平证明材料。
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

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助学金等等)整个文件有点长大家应该感兴趣。
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国和自主创新战略,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根据教育部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就是要进一步统筹和优化配置学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资源,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激发学校、学院、学科的内在积极性,构建起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和培养环境三者和谐发展、协同创新的制度结构,形成有利于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的培养机制和资助机制,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
在研究生培养中,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
通过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导师负主责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以创新为目标的研究生奖助体系,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的设计要遵循下列原则:一是导师主导的原则,即充分考虑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责任和权益;二是科研导向原则,即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分类指导的原则,即在遵循研究生教育的共同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各个学科发展的特殊规律;四是分层管理原则,即在学校制订总体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院的创造性,制定各个学院的实施细则;五是稳步推进的原则,即充分考虑政策的可操作性、导师的承受能力,使改革进程平稳推进。
二、研究生培养体系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落脚点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因此,改革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使之更好地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研究生学制为进一步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弹性学制。
浙江大学本科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

浙江大学本科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2007年7月修订)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经济困难生)顺利完成学业,促使学生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资助的原则第一条资助经济困难生顺利完成学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都要把此项工作切实抓好。
第二条学校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为主导,“奖、贷、勤、补、免”五位一体,教育与资助相结合的联动助学体系。
实行“有困难,先贷款,真困难,可减免”的导向政策。
第三条提高资助工作的透明度,各类受助名单在确定前都要予以公示,以保证资助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第二章资助对象的认定第四条资助对象应为经济困难生。
经济困难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具有浙江大学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读本科学生。
第五条经济困难生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经济困难生认定工作必须严格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1. 校学生工作处全面领导本校经济困难生的认定工作。
校学生工作处学生资助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全校的认定工作。
2. 各学院成立以分管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的院领导为组长、院学生辅导员、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等担任成员的认定工作组,负责认定的具体组织和审核工作。
3. 各学院以年级(系)为单位,成立以学生辅导员任组长,班主任、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
浙江大学博士后政策简介

浙江大学博士后政策简介浙江大学是全国首批批准设立流动站的单位之一,1985年11月我校建立了“机械工程”和“仪器仪表”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从此拉开了我校博士后工作的序幕。
经过30年的发展,我校共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4个,居全国高校第一,累计招收博士后4500多人,在站人数近1100人。
多年以来,我校博士后的招收和培养,始终围绕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一、我校博士后相关政策回顾2005年试行师资博士后制度(2009年与普通博士后并轨);2006年出台《浙江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2009修订《浙江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2010年实施择优资助海外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2012年实行博士后与专职科研人员一体化建设;2013年对博士后国际交流实行专项资助;2015年高层次人才培育支持专项计划对高水平博士后进行资助。
二、我校博士后招收类型学科博士后——人事关系进学校,学校出资发放工资并缴纳社会保险,合作导师出资发放工作津贴。
在职博士后——人事关系不进学校,在站期间工资福利由原单位承担,合作导师可从项目劳务费中发给相应酬金。
企业博士后——人事关系进企业,企业给予相应待遇,并按协议向学校支付管理费和合作导师指导费。
三、我校博士后发展现状浙江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情况四、我校学科博士后待遇类别1、每年资助30万(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含学校缴纳的各类社会保险、公积金)。
申请条件:35周岁以下,近三年获海外世界排名前100高校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取得突出成果。
2、15万应发年薪+合作导师工作津贴(学校高层次人才培育支持专项)申请条件:35周岁以下,近一年获世界排名前200高校或排前50学科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取得较突出成绩。
列入学校培育计划的教师每年可申请1位。
3、10万应发年薪+合作导师工作津贴(学校择优资助)申请条件:35周岁以下(外籍可放宽至40周岁以下),近三年获各院系列出的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
浙江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浙江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申请时间和方式:旧生在上学年的5月,新生 在当学年9月。向国家助学贷款服务中心提出申请, 具体办理贷款的申请、材料的初审、组织签约等 事项。
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国家助学贷款是学生资 助的主要渠道,它的申请时间在其他资助的前面。 首先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是比较保险的做法。
2、国家励志奖学金:
由国家出资设立的,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 庭经济困难生的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
432.229 12%
82.67 2%
411.3072 11%
21.67 1%
国家助学贷款 学校贷学金
勤工助学 外设奖助学金
困难生教育 国家政府资助
619.6123 17%
困难补助
五、资助途径
1.国家助学贷款: 金 额 和 比 例 : 20% 的 同 学 可 以 申 请 。 每 年 最 高 6000元。可以一次申请四年,也可以每年申请。 利息和还款: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全额承担, 毕业以后全额自付。贷款期限指的是到毕业的年限, 还款日期在毕业前还款确认时签订。具体从毕业后 的一到两年内开始还,在6年内全部还清。目前可以 提前还款。
4、校内无息借款和借款减免:
申请条件: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生。
金额:每年最高2000元。 校内无息借款不仅是免息的,而且毕业前一次 性还清者,可以给予20%-100%的减免。 减免的条件包括省级优秀毕业生、连续三年荣 誉称号、到西部等艰苦地方就业、家庭经济特别困 难等。
5、心平自立贷学金:
段永平校友、刘昕女士夫妇为帮助母校在读本 科生完成学业而设立的。
• 第二类是工作现场地处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 的 中央单位艰苦行业生产的第一线,主要指气象、地震
、地质、水电施工、煤炭、石油、航海、核工业等艰苦行 业生产第一线。考虑到上述行业分布广、地区跨地大及流 动作业性强等特点,工作现场可以适当放宽到中西部地区 和艰苦边远地区县政府所在地。
浙江大学专利基金管理办法(修订)

浙江大学专利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了保护学校的知识产权,鼓励原始创新,激励在科研工作中产生更多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学校决定设立专项专利基金,并特制定本条例,确保专利基金的合理使用。
第一条专利基金资助范围1.浙江大学作为第一申请人或第一专利权人的发明专利,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学校先资助每件2000元,专利授权后学校再资助1000元,以及三年的年费。
未请专利代理机构代理由自己撰写的发明专利申请费,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学校先资助每件1000元,专利授权后学校再资助2000元,以及三年的年费。
第四年起专利年费由课题组科研经费开支。
三年内已许可其他单位或个人实施的专利,其年费的支付原则上由实施方承担或根据合同约定执行。
2.浙江大学为第一申请人或第一专利权人的实用新型专利,凭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学校资助每件500元。
3.浙江大学为第一著作权人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凭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学校资助每件500元。
第二条基金来源及管理1.学校拨专款建立专利基金,基金额度暂定为200万元。
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管理,计划财务处监督使用。
2.基金项目运行后,浙江省知识产权局及政府有关部门资助的以浙江大学为专利权人的专利申请费和授权追加费为本基金收入,不足部分由学校列入预算在每年年初补足。
第三条申请与审批程序1.专利申请费希望获得本基金资助的专利,申请人须填写《浙江大学专利基金资助申请表》,经申请人所在学院签署意见后,由申请人(可委托专利代理人)携带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向学校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提出申请。
经审核符合条件者,可使用专利基金经费。
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将专利申请费,拨入发明人经费摺上或直接拨入所代理的专利事务所。
2.发明专利年费凭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通知书,向学校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登记,经核实专利权人后,由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将有关费用(专利证书费、维持费、年费)拨入发明人经费摺上。
浙大研究生奖助学金实施方案

浙大研究生奖助学金实施方案浙江大学是国内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其研究生教育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鼓励更多的优秀毕业生选择攻读研究生学位,浙江大学在研究生奖助学金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浙大研究生奖助学金实施方案。
一、奖学金种类1.全额奖学金:可免除学费及住宿费,并提供生活费等资助,共分为浙江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和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两类。
2.部分奖学金:可免除部分学费及住宿费,并提供生活费等资助,共分为浙江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和三等奖学金三个档次。
注:以上奖助学金只对在浙江大学招生并入学的研究生实行,对其他类型的研究生不适用。
二、评定标准1.浙江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按照学术成果(包括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学科竞赛、获奖情况和社会贡献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
2.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按照留学生的综合表现(包括学习成绩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评定。
3.浙江大学研究生一等奖学金:按照学生的学术成果、科研经历、学术研究能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评定。
4.浙江大学研究生二等奖学金:按照学生的学术成果、科研经历、学术研究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定。
5.浙江大学研究生三等奖学金:根据学生的学术表现和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评定。
三、评定流程1.浙江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和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评定:各学院提名,经过学院审核后提交研究生院评审。
2.浙江大学研究生一等、二等、三等奖学金的评定:由各学院按照标准进行评定,学院评定结果经过学院审核后提交研究生院备案。
四、奖学金资助1.浙江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和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资助:由国家、浙江省财政和浙江大学校内资助共同担保。
2.浙江大学研究生一等、二等、三等奖学金的资助:由浙江大学校内资助,每学年分别提前下拨。
五、奖学金管理1.奖学金管理委员会:设立奖学金管理委员会,由研究生院相关领导、学院负责人等组成,负责管理研究生奖学金。
2.奖学金管理办法:制定奖学金管理办法,明确奖学金评定标准、资助方式、管理措施等方面内容,确保奖学金评定和管理工作的公正性、透明度和有效性。
浙江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考的学费与奖助政策有哪些

浙江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考的学费与奖助政策有哪些近日,2020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正在有序的进行中,报名一直持续到10月31日,大家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报名。
但小编之前也有过提醒,报考点的选择很重要,早点报名就大概率的可以选到心仪的报考点。
小编今天整理了浙江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考的学费与奖助政策!浙江大学2020年研究生招考的学费与奖助政策有哪些(一)学费:根据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所有纳入招生计划的硕士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我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详见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二)奖助学金:1.有关浙江大学奖助学金具体规定及注意事项请见研究生院网站。
2.学校按照国家和学校规定评选国家奖学金及各类专项奖学金。
3.学校设置学业奖学金,硕士生8000元/学年,奖励对象为全日制非在职研究生,但不包括以下类型的研究生: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税务硕士、社会工作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工商管理硕士、软件学院各专业。
“强军计划”、“少民骨干计划”、“对口支援计划”等国家其它政策扶持的在职研究生,可向学校申请另设的专项学业奖学金。
4.学校设置岗位助学金(含国家助学金等),全日制非在职硕士生学校资助部分为700元/月,导师资助部分按照学校及院系制定的标准发放。
每学年发放12个月。
5.学校和导师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根据岗位工作发放津贴。
6.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工程学院和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纳入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实行专业学院和工程师学院双重管理模式。
7. 2020年部分学院(系)实施硕博贯通培养试点,其中基础医学系、物理学系仅招收硕博贯通培养研究生。
8.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学校设立了绿色通道,可申请助学贷款等。
奖助学金的详情参见学校文件:《浙江大学研究生学费管理办法(试行)》,《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浙江大学研究生资助管理办法(试行)》, 《浙江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奖学金实施办法(试行) 》。
浙大研究生奖学金

浙大研究生奖学金浙江大学是中国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其研究生教育一直以来颇为出色并备受赞誉。
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大学研究生奖学金是对优秀研究生的一种资助和奖励,也是对浙大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体现。
首先,浙大研究生奖学金的设立有助于激励优秀的研究生。
在浙大选拔录取的研究生中,有着大量出色的学生,他们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很高的潜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和留住这些优秀的学生,浙大设立了研究生奖学金,通过资助的方式向他们传递对他们学术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这种奖学金的设立不仅帮助这些研究生更好地专注于学业,也能够激发他们对学术的热情和动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
其次,浙大研究生奖学金的设立推动了学术科研的发展。
研究生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在科研项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科研工作需要经费的支持,奖学金的出现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
通过资助研究生开展科研项目,浙大鼓励和促进研究生积极投入科研工作,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可以说,浙大研究生奖学金的设立将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为学术科研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另外,浙大研究生奖学金的设立有利于展示浙大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作为一所名校,浙大的教育品质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而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浙大研究生奖学金的设立,其实也是对浙大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肯定和认可。
只有有着扎实的教学和培养工作基础,才能够为研究生提供如此可观的奖学金。
因此,浙大研究生奖学金的设立对于加强浙大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浙江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的设立对于激励优秀研究生、推动学术科研发展以及展示浙大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随着浙大研究生奖学金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将会有更多优秀的人才选择来到浙大攻读研究生,共同推动学术发展,为社会进步和人类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浙江大学生补贴有哪些

浙江大学生补贴有哪些浙江大学生补贴有哪些据了解,目前浙江省已经建立健全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普通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政策上能够确保实现应助尽助。
具体说明如下:1、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
2、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浙江省政府奖学金用于奖励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3、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本专科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学生中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奖励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
4、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并贴息,金融机构向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贷款,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贷款金额原则上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我省生源的经济困难学生也可向户口所在地农村信用社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5、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不含退役士兵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用开支。
资助标准分为两档,一档为每生每年4500元,二档为每生每年2700元。
6、服兵役高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的高校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含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高校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实行学费减免;对退役后,自主就业,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或高职分类招考方式考入高等学校并到校报到的入学新生,实行学费减免。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的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代偿或减免。
7、退役士兵国家助学金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
浙江大学求是学院 紫云碧峰学园

云峰学园临时困难补助申请制度
根据学校相关文件及规定,云峰学园临时困难补助工作采取学生申请制度, 具体内容如下:
一、申请对象 申请临时困难补助的学生必须是经学校认定的云峰学园经济困难生。 二、申请流程 1. 学生填写《云峰学园临时困难补助申请表》,叙述申请理由; 2. 学生将填好的表格送至各辅导员处提出申请; 3. 辅导员将表格报学园分管领导审阅,分管领导签字后生效; 4. 辅导员将申请学生汇总表发至学园负责资助的老师,由其统一上报和录 入学工管理系统。 三、补助金发放时间 1. 学生在每周二之前提交申请表格的,将在本周上报至学生资助办公室, 并于下周由计财处统一打卡发放; 2. 学生在每周二以后提交申请表格的,将在下一周上报至学生资助办公室, 补助金隔周发放。
需要设置岗位的报主管领导同意→学生向用人单 位(各办公室)提出申请→面试、公示、培训→学 园统一备案→上岗
已认定经济困难生,或因突发事件造成经济特殊困 难的学生→学生向其辅导员或负责资助老师提出 书面申请→辅导员初审报至资助老师审核→报主 管领导审批→审核上报 公布通知→孤儿、残疾学生、烈士子女,优抚家庭 子女或家庭特别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符合其中一 项即可),或国家明文规定减免学费者→学生向其 辅导员提出申请→辅导员初审→学园初审→公示 名单(仅学号)→审核上报 公布通知→已认定经济困难生的向其辅导员提出 申请→辅导员汇总初审→学园复审→公示名单(仅 学号)→审核上报 公布通知→浙江大学全日制在校生→直接到小剧 场 206 办理(紫金港校区)→反馈学园备案 公布通知→已认定经济困难生,或因突发事件造成 经济特殊困难的学生→学生向其辅导员提出申请 →辅导员初审→学园复审→公示名单(仅学号)→ 审核上报
注意:各辅导员联系方式见学园主页教师黄页。学生资助分管领导:赵颂平 88206872;学 生资助分管辅导员:任思丹 88206505 rensidan@。
浙江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制度

浙江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制度浙江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制度引言:作为中国一流的高等教育机构,浙江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
为了激励和奖励研究生们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杰出表现,浙江大学建立了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制度的评定方式、奖励标准以及评委组成,同时也会对其价值与意义进行探讨。
一、评定方式1. 自主申请:研究生可以主动选择申请参评研究生优秀奖学金,需要提供个人学术成果、科研项目、获奖情况等相关材料,并受到学院评委的审查与评定。
2. 推优:学院可以根据研究生的学习情况、科研成果和综合素质,推荐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参评研究生优秀奖学金。
推优过程需要经过学院评审委员会的讨论和决策。
3. 综合评定:学校设立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专门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和专家组成,对推优和自主申请的研究生进行综合评定,确定获奖名单。
二、奖励标准研究生优秀奖学金的评定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1. 学术表现:研究生在学术方面的表现是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包括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参与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的情况、科研项目的情况等。
2. 个人素质:研究生在社会实践、科研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也是评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研究生是否参与过社会公益活动、是否担任学生组织的职务、是否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等。
3. 奖励情况:研究生过去获得其他奖学金或者荣誉称号也会被作为评定的参考依据。
三、评委组成浙江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委员会由学校领导和专家组成。
其中,学校领导担任主任,专家则来自学校各个学科领域,具备丰富的学术经验和权威性。
评委们将根据研究生的申请材料、推优材料以及学院评审委员会的初评意见,进行综合评定,并依据评定结果确定获奖名单。
评委们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能够保证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四、价值与意义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定制度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该制度能够激励和激发研究生的学术热情和科研创新能力。
浙江大学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资助条例

浙江大学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资助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浙江大学研究生公派出国的规定》,制定本资助条例。
第二条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交流,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三条根据申请者所应具备的条件,按规定的评审程序,择优分等级资助。
第二章申请第四条申请资助的研究生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本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脱产研究生,具有良好的政治觉悟,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
2.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导师)撰写的学术论文被国外举行的权威的国际会议正式录用为宣读论文,须提交会议正式书面通知。
第三章申报和评审第五条符合条件者,个人填写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资助申请表,由申请者所在学院进行初审,签署意见。
第六条申请者于会议前两个月将申请表(一式4份)报送研究生培养办公室。
第七条评审工作由研究生培养办公室负责组织。
1.培养办公室将收到的申请表及附件,分请2—3位专家提出评审意见。
2.培养办公室根据专家评审结果,确立获得资助金的人选及资助金额,并予以公布。
第四章资助金额第八条资助金共分两个等级。
一等:双程机票费用;二等:单程机票费用。
第九条资助经费由研究生教育基金支出。
第五章资助金的使用和管理第十条获资助者于会议结束后,向研究生培养办公室提交参加国际会议的总结报告一份,审核合格后,凭机票和发票领取资助金。
第六章附则第十一条本条例解释权归研究生院。
第十二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资助申请表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资助申请表附件:1、作为会议宣读论文的正式书面通知;2、论文全文;3、能证明会议权威性和作者论文重要性的其他材料。
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探索与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高校教育面临着日益复杂多变的挑战,如学生数量增长、高校资源不足、贫困生入学困难等问题。
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研究迫在眉睫。
资助育人是指通过多种形式的资助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促进其全面发展。
这不仅是高校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研究表明,现阶段高校资助育人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
一方面,资助政策较为分散,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学生获得资助的途径单一,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有必要对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以完善资助政策,提高资助效益,推动高校育人工作的全面发展。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资助政策,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助力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本研究将深入分析现行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现状,探讨新时代下的资助育人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高校资助育人模式是当前高校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时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改革完善将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研究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可以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高校资助育人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需要不断创新和进步,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
加强对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提高高校教职工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 正文2.1 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现状分析高校资助育人模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浙大飞鹰计划补助标准

浙大飞鹰计划补助标准英文回答:The Zhejiang University Feiying Plan is a scholarship program that provides financial support to outstand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t Zhejiang University. The program aims to encourage and reward academic excellence,leadership skill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mong students.The scholarship standards for the Feiying Plan arequite competitive. To be eligible for the scholarship, students need to have a cumulative GPA of 3.5 or above, demonstrate strong leadership potential,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dditionally, students should have a good moral character and be committed to serving the community.The scholarship amount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level of achievement and financial need of the student. Generally,the Feiying Plan provides a range of financial support,including tuition fee waivers, living allowances, research grants, and opportunities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 programs. For example, a student with outstand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leadership skills may receive a fulltuition fee waiver, a monthly living allowance, and a research grant to support their academic pursuits.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Feiying Plan is not limited to financial support alone. The program also provides mentorship and guidance to scholarship recipients, helping them develop their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potential. Through various workshops, seminars, and networking events, student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connect with industry professionals and gain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ir future career paths.中文回答:浙江大学飞鹰计划是一项奖学金计划,旨在为浙江大学优秀的本科生提供经济支持。
浙江大学文科后期资助培育项目

浙江大学文科后期资助培育项目
申请书
成果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2017年1月制
一、数据表
二、申报成果介绍
四、审核意见
承诺书
一、本人承诺严格遵照执行财政部、教育部和浙江大学有关规定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按照要求,认真执行自主科研项目。
二、本人承诺项目研究成果标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Universities)。
三、本人承诺申报当年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四、本人承诺按照规定,每年提交一份《项目年度进展报告》或《项目结题报告》。
五、按照教育部财政厅要求,对于当年拨款经费,截止当年6月30日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为50%,截止当年9月30日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为75%,截止当年11月30日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为95%,截止当年12月20日项目支出预算执行率为100%。
本人承诺按以上进度科学合理安排用款,若在相应时间节点未能达到约定的经费执行进度,同意学校将差额部分收回统筹,并视情况减少或停拨下一年度经费。
项目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实施方案(试行)

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实施方案(试行)(2003年12月)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由香港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捐资设立,主要用于浙江大学文、史、哲等学科的研究、讲座、奖励。
从2003年起,香港东方海外有限公司每年出资2.5万美元,由浙江大学竺可桢基金会、人文社科部负责执行。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资助与奖励对象:1.本基金资助浙江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国际文化系、古籍研究所、外语学院教师从事文史哲学科的研究活动,包括研究项目、出版研究著作。
2.本基金与学校人文社科部合作设立浙江大学“东方论坛”,邀请校内外著名学者作学术演讲,并将讲演内容汇集成书。
3.奖励浙江大学教师、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文史哲类学术研究成果。
二、基金使用范围及其比例:1.项目资助15%(30000)2.出版资助30%(60000)3.成果奖励30%(60000)4.“东方论坛”15%(30000)5.管理、办公费用10%(20000)三、各类资助、奖励的说明:1.项目资助(1)每年资助教师重要研究项目6项左右,年龄在45岁以下的教师优先;(2)课题主持人须立约保证按时保质完成申报内容,办公室定期检查,视情况分期拨款。
2.出版资助(1)资助已经完成全部书稿、因经费不足而未能出版之优秀学术著作出版,其中45岁以下教师与学生的著作优先;(2)获资助之著作正式出版时,须在封面、扉页或后记中写上“本书出版承蒙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资助”之类文字。
3.成果奖励(1)奖励教师在本评选年度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1项,每项奖金8000元(人民币,下同)二等奖4-5项,每项奖金4000元三等奖6-8项,每项奖金2000元(2)教师优秀论文奖8-10项,每项奖金1000元(3)学生(含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正式发表的优秀科研成果(含论文、著作),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1项,每项奖金4000元二等奖4-6项,每项奖金1500元三等奖8-10项,每项奖金800元4.浙江大学“东方”论坛(1)这是一个常设论坛,每年邀请6-8位国内外文史哲学科的知名学者作为论坛嘉宾,面向全校师生发表体现学科前沿的演讲;在论坛图标上注明由浙江大学于香港东方海外公司合办;(2)每位嘉宾的报酬为1000元,招待费及其他费用1000元;(3)演讲文稿汇编成书,正式出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印发《浙江大学本科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2005年7月修订)》的通知文件编号:浙大发学(2005)38号发文日期:2005-07-28浙大发学〔2005〕38号关于印发《浙江大学本科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2005年7月修订)》的通知各学院,各部门,各校区管委会,直属各单位:经学校研究决定,现将《浙江大学本科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2005年7月修订)》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浙江大学本科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2.浙江大学本科学生贷学金实施细则3.浙江大学本科学生困难补助实施细则浙江大学二○○五年七月二十八日主题词:学生资助办法通知抄送:党委有关部门,团委。
(打印:陆小琴校对:许翾)2005年8月12日印发浙江大学本科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办法(2005年7月修订)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经济困难生)顺利完成学业,促使学生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5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4]68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资助的原则第一条资助经济困难生顺利完成学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都要把此项工作切实抓好。
第二条学校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为主导,“奖、贷、勤、补、免”五位一体,教育与资助相结合的联动助学体系。
实行“有困难,先贷款,真困难且表现好,再减免”的导向政策。
第三条提高资助工作的透明度,各类受助名单在确定前都要予以公示,以保证资助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第二章资助对象的确认第四条资助对象应为经济困难生。
经济困难生是指因家庭收入低或无固定经济收入,本人在校的基本学习、生活得不到基本经济保障的,具有浙江大学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读本科学生。
第五条学校通过如下程序确认经济困难生:1.从新生报到起,班主任要通过与学生接触,查阅学生档案和乡、镇、街道及以上民政部门对其家庭经济状况的证明,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等,掌握和分析本班学生的经济状况,在开学1个月内与班委讨论后提出经济困难生的初步名单。
2.在考察学生的经济状况时,要特别关注军烈属和城市低保户、农村特困户等家庭的子女以及老少边山穷地区贫困家庭学生。
3.学院对各班级提出的名单进行审核,原则上按不超过学院学生数的20%确定经济困难生名单。
4.经济困难生需填写“浙江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登记表”,交学院留存。
学院根据要求将经济困难生有关信息输入文档管理,并报学生工作处备案。
第六条各学院要关心学生的经济状况,如有家境好转不再需要资助,或家庭经济状况变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调整。
经济困难生名单一般1年调整两次,分别在每年3月和9月初进行。
如因突发事件而导致生活困难的,要及时提出调整并做好资助工作。
第三章对经济困难生的资助办法第七条经学校确认的经济困难生可以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学校贷学金、勤工助学、奖学金、各类困难补助、贷款本息减免等渠道获得资助。
具体依据《浙江大学本科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见附件1)、《浙江大学本科学生贷学金实施细则》(见附件2)、《浙江大学本科学生困难补助实施细则》(见附件3)、《浙江大学本科学生勤工助学事务管理办法》(浙大发学[2005]39号)实施。
第八条学校对每个学生获得的资助实行总量控制。
学生在校期间无偿资助(包括由政府、学校、基金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捐资主体所提供的资助金)总额一般不得超过2万元人民币(五年制学生为2.5万元),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学校贷学金在内的全部资助总额一般不得超过4万元(五年制学生为5万元)。
第四章对经济困难生的教育途径第九条学校要把资助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对经济困难生的教育工作。
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组织开展以自强自立、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和心理健康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十条通过外设奖助学金项目化自我管理团队等形式,拓展学生自我教育途径,开展回报社会、关爱他人等公益活动,促进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第十一条学校设立经济困难生思想教育专项经费,用于经济困难生的教育。
第五章资助工作的管理体制第十二条经济困难生的资助工作实行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
学院负责经济困难生的确认及各类资助名单的初审。
学生工作处负责制订年度资助计划,资助经费的统筹安排和分配,以及各类资助名单的最后审定。
计划财务处负责资助经费的核算、发放等工作。
学校有关部门和学院都负有加强经济困难生教育的职责。
第十三条建立稳定的资助工作教师队伍。
各学院要指定专人负责经济困难生的资助和教育工作,学生工作处要加强资助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
第十四条各学院要根据学校总体资助政策和办法,认真研究本学院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合本学院的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实施细则,对经济困难生确认、资助名额的分配和评定等事项进行明确规定并公告。
第六章其他第十五条本管理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由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浙江大学本、专科学生资助工作条例(试行)》(浙大发学[2001]8号)同时废止。
附件1:浙江大学本科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0]6号)、《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教育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部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发展的通知》(银发[2001]245号)、《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切实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2]38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51号)等有关文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如下:一、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为了密切银校合作,做好浙江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浙江大学与合作银行共同成立国家助学贷款联合领导小组,协调、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学校协助经办银行做好以下工作:1.学校指定学生工作处负责全校本科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按期向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申报年度贷款额度,负责组织本科生的贷款申请,并向经办银行提出借款学生名单和学生申请贷款的有关材料,对申请借款学生的资格及申请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审查。
2.学生工作处负责向经办银行提供贷款学生的变动情况(包括出国、转学、休学、退学、开除、伤亡、失踪等);负责召集借款学生统一办理填写、签署借款人申请书、扣款授权书、借款凭证、借款合同等贷款手续;协助经办银行管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使用与归还;在学生毕业、转学、升学等变动情况发生前协助经办银行办理学生借款的重新确认或变更合同。
3.借款学生所在的学院要积极配合学生工作处,做好借款学生资格初审,对借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学业情况、违纪处分情况、贷款金额是否合理等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及时通报借款学生的变动情况并协助办理借款确认和变更合同;负责把“国家助学贷款确认书”放入毕业学生档案。
4.学生工作处成立本科生国家助学贷款服务中心,在各校区设立服务点,招聘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生协助办理本科生国家助学贷款的具体事务。
二、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一)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浙江大学全日制在读本科学生;2.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未成年人须由其法律监护人出具书面同意书);3.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4.学习刻苦,能够正常完成学业;5.经学校认定的经济困难生。
(二)学生在校期间,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请国家助学贷款1.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处分;2.休学期间;3.退学试读期间;4.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努力,造成学习成绩低劣者;5.有抽烟、酗酒等挥霍浪费行为者;6.已获资助总额达4万元者(五年制学生为5万元)。
(三)如在申请过程中或获得贷款后,发现有瞒报家庭成员及经济收入,弄虚作假的,取消其申请资格或停止贷款,并根据情节给予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三、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时间和经费额度1.新生在每年9月份,老生在每年5月份提出申请,集中时间办理。
每个学生一学年只可申请1次。
2.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分为学、宿费贷款和生活费贷款。
生活费贷款每学年不超过2500元,总贷款额最高不得超过6000元。
其中学、宿费贷款由银行直接划入学校财务帐户,生活费贷款按月发放(一年按10个月计)。
四、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和发放的程序1.学生可以通过学院资助工作教师、学生资助网、所在校区国家助学贷款服务中心服务点等途径了解有关政策;2.学生通过“浙江大学国家助学贷款服务系统”(网址)在线申请;3.网上初审通过后,学生自行打印申请表;4.学生向所在校区国家助学贷款服务中心递交申请表和相关材料;5.学院签署审核意见;6.学生工作处审核后公示贷款学生名单;7.学生工作处将借款学生名单和材料报送经办银行;8 .学生工作处在接到经办银行通知后,组织学生签订借款合同,填写借款凭证;9.经办银行将学、宿费贷款直接划入学校帐户,交学、宿费,将生活费贷款按月划入学生个人帐户。
五、国家助学贷款的贴息和回收1.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国家财政补贴,毕业后开始自付利息。
学生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必须在毕业当年4月份向经办银行提供继续攻读学位的书面证明,财政部门继续按在校学生实施贴息。
2.国家助学贷款可在毕业或中止学业2年内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
国家助学贷款本息提前归还的,提前归还的部分按合同约定利率和实际使用时间计收利息;贷款本息不能按期归还的,由经办银行按人民银行有关规定计收罚息。
3.学生在毕业或中止学业时必须与经办银行签署“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确认书”,方可给予办理离校派遣手续。
学生在签署还款确认书时,应当与经办银行确认还款计划,协商确定还款期限。
学生在毕业或终止学业后一年内,可以向银行提出一次调整还款计划的申请。
4.学生要认真履行与银行签订的还款协议,直接向银行还款,承担偿还贷款的全部责任。
在未还清贷款前,要积极与贷款行保持联系,及时沟通本人工作变动情况。
若贷款逾期一年不还,又未提出展期,贷款银行在就学的高等学校或相关媒体上公布其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予以查询。
5.学生如有发生转学、退学、开除学籍等学籍变动情况的,必须还清全部国家助学贷款或与银行签订还款确认书后,学校方可给予办理相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