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高考题50道
历史必修一练习题(高考题)
![历史必修一练习题(高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dbc98b05581b6bd97f19ea35.png)
历史必修一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
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2、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3、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解析】D 《唐书》所载的830名进士出身于士族、寒族以及小姓,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科举制选拔的不仅仅是士族子弟;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不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人才选拔的范围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
A、B、C表述错误。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4、历史是复杂的。
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
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5、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6、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
”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7、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
必修一历史试题及答案
![必修一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42cfa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4.png)
必修一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封建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答案:A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加强了中央集权C. 削弱了地方势力D. 以上都是答案: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宣扬国威B. 寻找建文帝C. 进行贸易D. 探索新航路答案:A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哪些重要的政策?A. 废除科举B. 推行新政C. 强化中央集权D. 提倡儒家思想答案:C5.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A. 封建制度被废除B. 资本主义开始发展C. 民主思想得到传播D. 以上都是答案:D6.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提倡白话文B. 反对封建礼教C. 倡导科学民主D. 以上都是答案:D7.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A. 巴黎和会的不平等条约B. 俄国十月革命C. 国内政治腐败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A8.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0年B. 1921年C. 1922年D. 1923年答案:B9. 长征的起止时间是?A. 1934年10月-1935年10月B. 1935年10月-1936年10月C. 1936年10月-1937年10月D. 1937年10月-1938年10月答案:A10.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哪些重要的谈判?A. 重庆谈判B. 北平谈判C. 南京谈判D. 上海谈判答案:A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9年10月1日B. 1948年10月1日C. 1947年10月1日D. 1950年10月1日答案:A12. 土地改革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没收地主土地B. 实行土地私有制C. 保护地主利益D. 土地国有化答案:A13. 一五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发展重工业B. 发展轻工业C. 发展农业D. 发展服务业答案:A14. 文化大革命期间,哪些文化传统受到了破坏?A. 儒家文化B. 道家文化C. 佛教文化D. 以上都是答案:D15.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哪些变化?A.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B. 从市场经济转向计划经济C. 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D. 从工业经济转向农业经济答案:A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6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郡县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必修一历史高考题大集锦(1)
![必修一历史高考题大集锦(1)](https://img.taocdn.com/s3/m/a1c06afe4693daef5ef73d72.png)
必修一历史高考题大集锦(1)1. 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
”张謇评论的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袁世凯2. 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
……(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
”可见此时的钱庄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3. 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
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
”这反映了抗战时期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B.文化统制政策的确立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4.1898年8月,清廷颁布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
”清廷的意图不包括A.收回通商口岸 B.发展民族经济 C.维护国家主权 D.挽救国家危亡5.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B.中书省C.理藩院D.行中书省A 此题考查的是对元朝中央机关的理解。
根据材料中的提示土番,时间是元朝,而且跟佛教有关,应该理解为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宣政院,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
6. 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开始长期执政,在六七十年代出现表1所反映的变化。
表1 日本众议院席位变化表年份1958 1963 1967 1972 1976 自民党议席287 283 277 271 249在野党议席180 184 209 220 262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自民党()A.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基础受到削弱B.未能提出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政策C.长期执政违背议会民主制原则D.与美国结盟的政策遭到强烈反对【解析】A 日本二战后,特别是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崛起,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第二强国,自民党代表垄断资本的利益,却忽视了农村人民的利益与诉求,农村民众在政治上就表现为对执政党的不满,转向对在野党的支持,才出现了上述表格的变化出现,故选A。
高考真题试卷历史必修一
![高考真题试卷历史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291caed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f.png)
高考真题试卷历史必修一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以上都是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B.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C. 增强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D. 以上都是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寻找建文帝B. 扩大贸易C. 展示国威D. 传播文化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A. 推行“摊丁入亩”B. 实行“海禁”政策C. 编纂《康熙字典》D. 以上都是5.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A. 开始了近代化进程B. 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萌芽C. 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D. 以上都是6.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A. 结束了封建帝制B. 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C.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 以上都是7.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提倡科学与民主B. 反对封建礼教C. 倡导文学革命D. 以上都是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哪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A. 建立抗日根据地B. 组织游击战争C. 动员民众参与抗日D. 以上都是9.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哪个新阶段?A.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B. 封建社会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显著成就?A. 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B.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C. 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_______。
12.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被驱逐,这一年被称为________。
13.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________。
14. 清朝乾隆年间,编撰了一部大型的百科全书,名为________。
高一历史高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高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02e64c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f.png)
高一历史高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B. 秦始皇推行了郡县制C. 秦始皇实行了分封制D. 秦始皇修建了万里长城答案:C2. 唐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主要选拔的是:A. 军事将领B. 农民C. 文官D. 商人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B. 传教C. 寻找宝物D. 宣扬国威答案:D4.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C. 辛亥革命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独立D. 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答案:C5.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国内经济危机C. 国内政治腐败D. 国内文化运动的兴起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其中“百家”指的是除了儒家以外的____。
答案:其他学派2.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
答案:李渊3. 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
答案:锦衣卫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平定了三藩之乱,其中“三藩”指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5.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____。
答案:民生主义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清朝雍正皇帝的“摊丁入亩”政策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答案:雍正皇帝的“摊丁入亩”政策是指将人头税(丁税)并入土地税中,即按照土地面积征收税款。
这一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对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 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案: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爱国民主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41db7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4.png)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些中央集权的措施?A. 郡县制B. 封建制C. 行省制D. 诸侯制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建立丞相制度D. 实行科举制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有哪些?A. 明经、进士B. 明法、明算C. 明史、明书D. 明礼、明乐4.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科举制B. 建立三省六部制C. 推行新法D. 实行行省制5.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建立东厂B. 推行海禁政策C. 废除丞相制度D. 实行科举制6. 清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科举制B. 建立军机处C. 推行新法D. 实行行省制7.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些地方行政制度?A. 郡县制B. 封建制C. 行省制D. 诸侯制8.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郡县制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建立丞相制度D. 实行科举制9.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科目有哪些?A. 明经、进士B. 明法、明算C. 明史、明书D. 明礼、明乐10.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科举制B. 建立三省六部制C. 推行新法D. 实行行省制二、材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废除封建制,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二: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
请根据材料,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2.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唐朝时期,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材料二:宋朝时期,推行新法,加强中央集权。
请根据材料,分析唐朝和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请论述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及其对中央集权的影响。
历史必修一的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一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681a4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6.png)
历史必修一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哪项措施促进了国家的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实行分封制C. 推行科举制D. 实行均田制答案:A2.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唐德宗答案:B3.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包括以下哪项?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印刷术E. 以上都是答案:E4. 明朝时期,实行“海禁”政策的皇帝是?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明英宗D. 明神宗答案:A5. 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平定了哪次叛乱?A. 三藩之乱B. 准噶尔叛乱C. 太平天国运动D. 义和团运动答案:A6. 辛亥革命爆发的年份是?A. 1911年B. 1912年C. 1913年D. 1914年答案:A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9年10月1日B. 1948年10月1日C. 1947年10月1日D. 1950年10月1日答案:A8.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9. 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著”指的是以下哪四部作品?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B. 《红楼梦》、《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C.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D. 《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答案:A10.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事件属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E. 文化大革命答案:ABCD12. 以下哪些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韩非子E. 墨子答案:ABCDE13. 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包括以下哪些人物?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E. 赵飞燕答案:ABCD14.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赤壁之战E. 淝水之战答案:ABCDE15. 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传播B. 推动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C. 为世界军事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条件D.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E. 以上都是答案:E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文景之治”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61844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5.png)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答案:D2.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由哪位皇帝开创的?()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玄宗D. 唐高宗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 宣扬国威B. 寻求贸易C.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D. 以上都是答案:A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进行了哪些改革?()A. 推行科举制度B. 改革税制C. 推行新政D. 以上都是答案:D5.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哪些内容?()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6.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规模胜利是?()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答案:B7.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A. 1921年B. 1927年C. 1945年D. 1949年答案:A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是在哪一年?()A. 1949年B. 1950年C. 1952年D. 1956年答案:B9. 文化大革命期间,哪一项运动是毛泽东发动的?()A. 大跃进B. 人民公社化运动C. 文化大革命D. 反右运动答案:C10.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 建立经济特区B. 引进外资C. 扩大对外贸易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____个郡。
答案:362. 唐朝时期,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其规模是____平方公里。
答案:84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的____。
答案:东海岸4.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主张建立____。
答案:民主共和国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实现____。
高1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1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ee447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4.png)
高1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郡县制B. 宗法制C. 世袭制D. 分封制答案:A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德宗答案:A3. 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哪些措施?A. 废除丞相制度B. 创立东厂C. 建立锦衣卫D. 以上都是答案:D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哪些政策来加强国家的统一?A. 推行“摊丁入亩”B. 颁布“圣谕广训”C. 进行“改土归流”D. 以上都是答案:D5.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E. 丝绸答案:E6.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哪些措施?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推行均田制C. 建立太学D. 以上都是答案:D7. 唐朝时期,玄奘法师西行求法,他所去的国家是:A. 印度B. 波斯C. 阿拉伯D. 罗马答案:A8.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里?A. 非洲东海岸B. 印度洋C. 太平洋D. 大西洋答案:A9. 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哪一项重要的财政改革?A. 摊丁入亩B. 一条鞭法C. 改土归流D. 废除科举答案:B10. 以下哪一项不是唐朝的盛世?A. 贞观之治B. 开元盛世C. 永徽之治D. 元和中兴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制度。
答案:郡县制2. 唐朝的科举制度中,进士科是选拔____的考试。
答案:官员3. 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____制度。
答案:丞相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为了加强国家的统一,进行了____。
答案:改土归流5. 唐朝时期,玄奘法师西行求法,他所去的国家是____。
答案:印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及其影响。
历史必修一考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一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b6e70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c.png)
历史必修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以下哪项政策?A. 焚书坑儒B. 推行科举制C. 废除郡县制D. 实行分封制答案:A2. 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的盛世?A. 开元盛世B. 贞观之治C. 永徽之治D. 康乾盛世答案:D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开展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藏D. 进行文化交流答案:B4. 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与哪一位大臣共同制定了《康熙字典》?A. 纪晓岚B. 张廷玉C. 李光地D. 刘墉答案:C5.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以下哪三项?A.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B. 民主主义、科学主义、民生主义C. 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科学主义D.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科学主义答案:A6. 下列哪一项不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外争国权B. 内惩国贼C. 打倒封建D. 反对帝国主义答案:C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以下哪个战役中取得了胜利?A. 平型关大捷B. 台儿庄战役C. 淞沪会战D. 百团大战答案:B8. 下列哪一位不是新中国开国元勋?A. 毛泽东B. 周恩来C. 邓小平D. 蒋介石答案:D9.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A. 土地改革B. 经济体制改革C. 文化大革命D. 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B10.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李渊2.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朱元璋3. 清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
答案:皇太极4. 辛亥革命爆发于______年。
答案:19115. 抗日战争胜利是在______年。
答案:1945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主要政策及其影响。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以加强思想控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decc00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a.png)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分封制。
B.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C. 明朝设立东厂,主要用于监督官员。
D.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其特有的军事组织形式。
2. 以下哪项不是孔子的主要思想?A. 仁B. 义C. 礼D. 法3.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4.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战国四公子”?A. 春申君B. 孟尝君C. 信陵君D. 范蠡5. 唐朝时期的“开元盛世”主要得益于哪位皇帝的治理?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肃宗D. 唐宣宗6. 以下哪项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特点?A. 世袭B. 推荐C. 考试D. 抽签7.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贸易B. 外交C. 军事征服D. 寻找宝物8. 清朝灭亡的直接导火线是哪次事件?A. 甲午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C. 辛亥革命D. 百日维新9.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三国鼎立”时期蜀汉的建立者?A. 曹操B. 孙权C. 刘备D. 袁绍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指南针B. 火药C. 印刷术D. 望远镜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我国最早的一部史书是《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时期的历史学家________所著。
12. 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文景之治”的时期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两位皇帝在位的时期。
13. 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是在________皇帝的治理下出现的。
14.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控制,修建了著名的________。
15. 清朝末年,提出“变法”主张,试图挽救清朝危局的思想家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采取的主要中央集权措施。
历史试题及答案必修1
![历史试题及答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e514a28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3.png)
历史试题及答案必修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的创立是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汉朝C. 隋朝D. 宋朝答案:C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皇帝?A. 李世民B. 李隆基C. 李渊D. 李治答案:D3. 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的“三藩之乱”是由哪三位藩王发起的?A. 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B. 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C. 吴三桂、耿精忠、郑成功D. 吴三桂、耿精忠、郑经答案:B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个地方?A. 非洲东海岸B. 印度洋C. 太平洋D. 大西洋答案:A5.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6.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项重要的中央集权制度?A. 郡县制B. 封建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答案:A7. 唐朝时期,玄奘法师西行取经,他所取得的经书是?A. 佛经B. 道经C. 儒家经典D. 法家经典答案:A8.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的年号是什么?A. 洪武B. 永乐C. 建文D. 崇祯答案:A9. 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白莲教起义”发生在哪个省份?A. 陕西B. 四川C. 湖南D. 湖北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________制度。
答案:郡县制2. 唐朝的盛世时期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开元盛世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的________。
答案:东海岸4. 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的“三藩之乱”中,吴三桂是________的藩王。
答案:云南5.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________。
答案:秦朝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历史意义。
必修一历史试题及答案
![必修一历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6bd63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0.png)
必修一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答案:D2. 汉武帝时期,实行了以下哪项政策以加强中央集权?A. 郡县制B. 推恩令C. 科举制D. 行省制答案:B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中进士科的考试主要考察:A. 武艺B. 诗词C. 经史D. 法律答案:C4. 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不包括:A. 强化了中央集权B. 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C. 削弱了地方势力D. 导致地方割据答案:D5.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丞相制度,这一举措发生在:A. 朱元璋时期B. 朱棣时期C. 朱高炽时期D. 朱瞻基时期答案:A6. 清朝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主要表现在:A. 限制对外贸易B. 禁止传教士进入C. 限制文化交流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清朝雍正皇帝的改革措施?A. 改土归流B. 摊丁入亩C. 废除科举D. 建立军机处答案:C8. 以下哪项不是明朝时期对外交往的成就?A. 郑和下西洋B. 建立朝贡体系C. 与欧洲国家建立贸易关系D. 建立海上丝绸之路答案:C9. 以下哪项不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功绩?A. 编纂《四库全书》B. 统一新疆C. 建立清朝的科举制度D. 治理黄河答案:C10. 清朝末年,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进行了以下哪项改革?A. 戊戌变法B. 洋务运动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A. 鸦片战争B. 甲午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D. 辛亥革命答案:A, B, C2. 以下哪些是明朝时期对外交往的成就?A. 郑和下西洋B. 建立朝贡体系C. 与欧洲国家建立贸易关系D. 建立海上丝绸之路答案:A, B, D3. 以下哪些是清朝雍正皇帝的改革措施?A. 改土归流B. 摊丁入亩C. 废除科举D. 建立军机处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意义。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75abe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5.png)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实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推行法家思想D. 以上都是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增强了中央集权C. 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D. 以上都是3. 明朝时期,实行的“海禁”政策主要目的是什么?A. 防止外敌入侵B.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C. 限制海外贸易D. 以上都是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边疆?A. 修建长城B. 与蒙古建立联盟C. 发展边疆经济D. 以上都是5.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A. 封建制度的废除B. 民主思想的传播C. 民族工商业的兴起D. 以上都是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主要采取了哪些战术?A. 游击战B. 阵地战C. 城市战D. 以上都是7.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A. 解放农民B. 促进农业生产C. 巩固新政权D. 以上都是8.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遭受了哪些损失?A. 文化遗产的破坏B. 经济发展的停滞C. 社会秩序的混乱D. 以上都是9. 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A. 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B. 对外开放的扩大C. 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D. 以上都是10.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21世纪提出的哪些方面的重要战略?A. 经济合作B. 政治互信C. 文化交流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展示了中国________的航海技术和________的开放态度。
3.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________运动,它标志着中国________的开始。
高考试卷高一历史
![高考试卷高一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17ee5a9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2.png)
高考试卷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根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修建长城D. 统一度量衡2. 以下哪一项不是唐朝时期的盛世?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永徽之治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开展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新大陆D. 探索未知世界4. 清朝末期,哪一次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甲午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第一次鸦片战争D. 第二次鸦片战争5. 以下哪一位不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改革家?A. 商鞅B. 王安石C. 张居正D. 司马迁6. 以下哪个事件不是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A. 黄巾起义B. 太平天国运动C. 五四运动D. 陈胜吴广起义7.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哪个地区的问题?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以上都是8.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火药D. 蒸汽机9. 以下哪一位不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女皇?A. 武则天B. 慈禧太后C. 吕后D. 萧太后10.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的特点?A. 公平竞争B. 考试选拔C. 世袭制度D. 知识选拔11. 以下哪一位不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诗人?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莫言12.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农业政策?A. 重农抑商B. 均田制C. 屯田制D. 土地私有制13. 以下哪一位不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画家?A. 吴道子B. 张大千C. 徐悲鸿D. 齐白石14.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教信仰?A. 道教B. 佛教C. 儒教D. 基督教15.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特点?A. 重视教育B. 崇尚武力C. 重视礼仪D. 重视家族16. 以下哪一位不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牛顿17.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策?A. 盐铁官营B. 均输法C. 重农抑商D. 土地私有制18. 以下哪一位不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A. 孙武B. 诸葛亮C. 岳飞D. 拿破仑19.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A. 律法B. 礼法C. 刑法D. 民法20.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筑特点?A. 重檐B. 斗拱C. 飞檐D. 哥特式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2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________”的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ee80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8.png)
历史必修1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哪项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A. 焚书坑儒B. 郡县制C. 科举制D. 九品中正制答案:B2.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武则天答案:B3. 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时期实行的对外政策?A. 海禁B. 闭关锁国C. 朝贡贸易D. 丝绸之路答案:D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西藏地区采取了哪些措施?A. 册封达赖喇嘛B. 建立东厂C. 建立西厂D. 建立锦衣卫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A. 君主专制B. 土地私有C. 世袭制度D. 科举取士答案:B6.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A7. 唐朝时期,实行了哪种制度来选拔官员?A. 九品中正制B. 科举制C. 世袭制D. 推举制答案:B8.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贸易往来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藏D. 传播文化答案:B9. 清朝时期,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A. 土地兼并B. 人口过多C. 赋税不均D. 粮食短缺答案:C10. 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A. 长平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滑铁卢之战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水利工程?A. 都江堰B. 灵渠C. 大运河D. 长城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学作品?A. 《诗经》B. 《史记》C. 《红楼梦》D. 《三国演义》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医学家?A. 华佗B. 张仲景C. 李时珍D. 孙思邈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建长城,以及推行焚书坑儒等。
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83691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d.png)
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三百首》答案:A2. 下列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顺序,正确的是:A. 韩、赵、魏、楚、燕、齐B. 韩、魏、赵、楚、燕、齐C. 韩、赵、魏、燕、齐、楚D. 韩、赵、楚、魏、燕、齐答案:A3. 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主要目的是:A. 强化中央集权B. 促进经济发展C. 统一思想文化D. 增强军事实力答案:C4.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主要体现在:A. 考试科目的增加B. 考试形式的多样化C. 考试内容的丰富D. 考试制度的规范化答案:D5. 宋朝时期,商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 货币经济的兴起B. 手工业的繁荣C. 农业生产的提高D. 交通运输的便利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指的是西汉时期文帝和_________的统治时期。
答案:景帝7. 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___。
答案:指南针8. 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___。
答案: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9. 清朝康熙年间,实行了“_________”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答案:更名田10.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首任临时大总统是_________。
答案:孙中山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唐朝时期“贞观之治”的主要特点。
答案:贞观之治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政治局面,主要特点包括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发展。
唐太宗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减轻赋税,促进农业生产,同时注重文化教育,提倡儒学,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12. 描述一下清朝康乾盛世的概况。
答案:康乾盛世是指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社会安定。
高考历史必修专题50道
![高考历史必修专题50道](https://img.taocdn.com/s3/m/486f8222647d27284b7351f4.png)
高考历史必修专题50道选择题:本大题共210小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
”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A.周王的亲族B。
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C.周王的姻亲D。
商朝的王族和贵族2.读右图,它反映的是A、宗法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3.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4.秦朝确立的丞相制度在唐朝进行了重大的调整。
这主要是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B.设立三省,分散相权C.设枢密院,分割相权D.设立内阁,强化君权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 《天津条约》D. 《马关条约》6.《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等电影故事主要取材于A.北伐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十年内战时期7.日本发动全面侵华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8.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标志是A.金田起义B.天京事变C.定都天京D.天京陷落9.下列不属于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贡献的是A.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颁布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D.领导北伐战争10.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1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的社会性质B、中国革命性质C、苏联的革命经验D、农民是主力军1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基本政治制度有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一国两制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③④13.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事件是A.新中国的成立B.各地人民代表大会选举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4.在我国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最晚建立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D.西藏自治区15.“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受重大挫折的表现有①建立革命委员会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③民主党派、各级政协停止一切活动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取消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从“文革”当中得出的经验教训不包括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民主法制建设C.必须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制D.阶级斗争必须常抓不懈17.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其中的“两制”是A.两种管理制度B.两种军事制度C.两种社会制度D.两种法律制度18.我国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A.新中国的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香港回归祖国D.澳门回归祖国19.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50道)1.(2015年高考江苏卷1题)《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2.(2015年高考浙江卷14题)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3.(2015年高考全国Ⅱ卷25题)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4.(2015年高考广东卷13题)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5.(2015年高考安徽卷15题)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
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
”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2015年高考重庆卷7题)“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
只要国民党停止进攻苏区行动,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红军不仅立刻对之停止对敌行为,而且愿意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
”中国共产党表达这一宣言促进了A.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B.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C.联合政府的早日成立D.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7.(2015年高考天津卷11题)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
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
这些行为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8.(2015年高考全国Ⅱ卷30题)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
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9.(2015年高考重庆卷6题)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
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
”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仍B.社会治安混乱C.土地兼并严重D.官吏贪暴腐败10.(2015年高考江苏卷6题)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11.(2015年高考北京卷16题)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
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蓠,必先去满清之形状”。
提倡“剪辫易服”。
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12.(2015年高考浙江卷19题)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的主要矛盾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世界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13.(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29题)《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
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
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4.(2015年高考江苏卷9题)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
它们的历史作用是A.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15.(2015年高考广东卷15题)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
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这些“事实”都发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6.(2015年高考山东卷18题)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
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7.(2015年高考天津卷6题)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
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
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18.(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30题)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19.(2015年高考安徽卷16题)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共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
……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B.推动国民大革命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20.(2015年高考北京卷18题)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Array A.五四大潮的洗礼B.长征C.上井冈山D.重庆谈判21.(2015年高考山东卷19题)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
表2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
表中“丁”指的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22.(2015年高考安徽卷17题)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
”据此判断,“它”是指A .《双十协定》B .《论联合政府》C .《共同纲领》D .《论十大关系》23.(2015年高考广东卷17题)表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 .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 .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 .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 .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24.(2015年高考江苏卷12题)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
材料表明A .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C .中国已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D .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25.(2015年高考山东卷22题)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 .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B .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C .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D .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26.(2015年高考安徽卷18题)联合国大会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议案表决通过后,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布什感叹:“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绝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
”由此可见A .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B .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C .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D .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27.(2015年高考福建卷19题)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xún )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
材料反映的是A .古希腊文明B .古罗马文明C .不列颠文明D .阿拉伯文明28.(2015年高考安徽卷19题)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
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陶片放逐的政策。
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
”这表明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29.(2015年高考全国Ⅰ卷32题)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
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30.(2015年高考广东卷18题)《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奴隶参与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31.(2015年高考四川卷9题)《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