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望江南·多少泪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望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注释①斜晖:偏西的阳光。

②脉脉(mòmò):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

这里形容阳光微弱;③白?(pín)洲:开满白色苹花的水中小块陆地。

古代诗词中长用以代指分别的地方。

白苹,一种水中浮草。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上册,“苹”简体:上“艹” 下“频” 读pín。

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

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赏析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

这是一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

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

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

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夫),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以“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

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之类的描写来表现思妇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

本篇用法有所不同,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独的日子似乎就要过去,或者说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来到,于是,临镜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

结果是热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现实,带来了深一层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镜不治”“首如飞蓬”的苦境中去。

这三个字,把这个女子独居的环境,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吗?接着,出现了一幅广阔、多彩的艺术画面:“独倚望江楼。

”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

这时的女子,感情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是变化的。

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这里,一个“独”字用得很传神。

[相见欢李煜]望江南李煜

[相见欢李煜]望江南李煜

[相见欢李煜]望江南李煜第一篇望江南李煜:望江南李煜原文及译文望江南·闲梦远五代: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译文闲梦悠远,南国春光正好。

船上管弦声不绝于耳,江水一片碧绿,满城柳絮纷飞,淡淡尘烟滚滚,忙坏了看花的人们。

闲梦幽远,南唐故国正值秋高气爽的清秋。

辽阔无际的江山笼罩着一片淡淡的秋色,美丽的芦花深处横着一叶孤舟,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洒满月光的高楼。

赏析这两首同调的词,描绘了两幅江南美景。

全词以“闲梦”起,以秋意收,用凄寒冷寂的秋景直抒作者孤苦怀思的悲情,缀笔不多而气氛浓郁,未见雕琢而含蕴深远,描摹生动,笔笔见情,足见才力。

第一首写春景。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概括写出广大的江南地区,正是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

春之名“芳”,使人如见百媚千娇的花容,如闻馥郁的花香。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词人从三方面具体描写了这“芳春”美景。

首先是春风拂面、水波荡漾的春江。

“船上管弦江面绿”的“江”,当是流经南京城的长江支流秦淮河。

春满金陵,石城生辉,秦淮河上绿波荡漾,画船游舫,来往穿梭,船上丝竹相和,飞扬出舷的乐声飘荡于水波之上,动人心魄。

这里,词人仅在一句之中,就把有形之物、无形之声和鲜明之色集合调配绘制成一幅水上音乐会的画图。

句末的“绿”,乃是春天的颜色,是生命力的象征,它既写水色,亦状春色。

它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一样,一下就将生机勃勃的江南春色概括无余。

其次,词人又把目光转向陆地,抓住春风杨柳、飞絮满城的典型景色,进一步写出江南春景之美。

“满城飞絮滚轻尘”,是实景的形象描写,同时还是对春风的暗写。

词人并未直接写春风,但从那一“飞”一“滚”之中,却已使人觉得扑面的春风是无所不在了。

“轻尘”翻滚,除春风吹拂的自然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

春色美好,人人皆欲观赏,游人多了,自然也就践起轻尘滚滚,故“滚轻尘”乃借物写人,说明游人之多。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译文:昨夜的梦里存有多少恨意!梦中的景象,还像以前我还是故国君主时,常在上苑游玩,车子如流水穿过,马队像长龙一样川流不息。

正是百花烂漫的春天,还吹着融融的春风。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

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1)你读出了什么?答: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

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

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

答案应包括三个方面:(1)读出了什么?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表达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念、思念,;极尽故国的繁华热闹,(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答:这是南唐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

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你读出了什么?答:从表面看,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

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对这首词作简要的赏析。

答: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

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旧日繁华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

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

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

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反而怨恨起昨夜的梦来了。

二句似直且显,其中却萦纡沉郁,有回肠荡气之致。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三句均写梦境。

还似二字领起,直贯到底。

往日繁华生活内容纷繁,而记忆中最清晰、印象最深刻的是游上苑。

在无数次上苑之游中,印象最深的热闹繁华景象则是车如流水马如龙。

词帝李煜之望江南二首译文赏析

词帝李煜之望江南二首译文赏析
望江南二首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 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 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
注释:颐,指脸颊
译文:
昨夜之梦,引发了多少悲恨啊。梦境中 呈现的依旧是昔日游上苑的情景:春光融融, 和风煦煦,繁花似锦,随从前呼后拥,仪仗 车 水马龙,好不气派啊。 无尽的泪水纵横交流于脸颊,心中的痛 楚能够向谁诉说呢,和着眼泪不说也罢,凤 萧声声,如怨如诉,留泪伤情之时还是不要 吹的好,这样只能令心中的悲痛愈发加重。
这两首词,是后主入宋以后,追恋故国之作。
以昔日之荣盛反托今日之凄凉。悲恨之源来自昨夜
一梦,昔日繁华鼎盛在梦中重现,使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后的李煜格外
痛苦,乃至恨声不绝。当年游乐御苑,凤舆銮驾,香车
宝马,随从列队,宫女如云,“车如流水马如龙” 。 第二首“多少泪,断脸复横颐”。这泪流得纵横满面, 难止难歇。后主入宋后,曾给金陵旧宫人带信说:“此 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用这首词印证,可见真实。
李煜这首小词,从流泪始,到断肠终,表达了他当俘虏
后极端悲哀、痛恨的心情。

2024年望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4年望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4年望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望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1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O洲。

: 1.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人的生活内容。

2.独:独自,单一。

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3.千帆:上千只帆船;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4.皆:副词,都。

不是:不是(自家夫君归来之船)。

5.斜晖:日落前的日光;晖:阳光。

脉脉:默默含情达意的样子,这里是拟人手法。

6.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

白O;一种开白花的水草,蕨类植物。

7.洲:水边陆地。

: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

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官终国子助教。

精通音律。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其诗辞藻华丽,?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

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存词七十余首。

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O洲。

: 《望江南》是一首清新、明快的词,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

: 梳洗化妆已罢,独自倚靠在望江楼上(眺望)。

过完了上千只船儿都不是(心上人船只),只有日落前的余辉含情凝睇着悠悠江水,(让人日日)愁肠寸断于白蒴洲头。

: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频洲上。

: 词中痴情女子对爱人的思念,真挚感人。

望江楼上悄然独立,只为能找寻心上人的归踪。

温庭筠《望江南》古诗赏析

温庭筠《望江南》古诗赏析

温庭筠《望江南》古诗赏析温庭筠《望江南》古诗赏析《望江南·梳洗罢》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词作。

这是一首写闺怨的小令。

全词表现了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情真意切,语言精练含蓄而余意不尽,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风格清丽自然,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精品。

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温庭筠《望江南》古诗赏析,欢迎阅读收藏!望江南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注释】⑴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金奁集》入“南吕宫”。

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⑵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

⑶独:独自,单一。

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⑷千帆:上千只帆船。

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皆:副词,都。

⑸斜晖:日落前的日光。

晖:阳光。

脉脉:相视含情的样子,后多用以寄情思。

这里用来形容夕阳余晖使人留恋。

⑹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

白蘋(pín):水中浮草,色白。

古时男女常采蘋花赠别。

洲:水中的陆地。

【译文】清晨自愁梦中醒来,勉强梳洗后,就独自倚着楼阁,凝望碧波万顷的江流。

一片片归帆跳人眼帘,引起一阵阵内心的激动;可是,过尽了千片的帆影,都不是我所渴盼的`。

时光在等待中流逝了,到黄昏时,落日的斜晖映着悠悠的江水,真是恋恋不舍的样子。

无尽的期望似乎等于无尽的落空,怅望着长满白蘋草的沙洲,它的飘浮不定,又勾起我深深的愁伤。

【赏析】此词写思妇楼头,望人不归,只有二十七个字,为词中的小令。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

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

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

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好一首断肠恋曲──《望江南》赏析

好一首断肠恋曲──《望江南》赏析

好一首断肠恋曲──《望江南》赏析导读: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频洲。

这首词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情真意切、清丽自然的名篇佳作,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作者是号称“花间鼻祖”的唐朝诗人温庭筠,他的词多写闺情,主要风格浓艳、精巧,但这首却显得清新、明快,很有特色。

虽为唐朝诗人,但我们仍可以从这首词中感受到作者良好的写作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他是词中“花间派”的重要作家之一,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这首不足30字的小令着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那种孤独、思念、愁断肠的情感,让读者对词中的思妇而产生怜悯,一同为她思人,可谓“欲语泪先流”、“忧愁而断肠”,真是一首断肠恋曲。

一、《望江南》是一首时间跨度大的恋曲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虽然字少,但我们可从中感受到是从清晨到黄昏的,甚至是难以说清的一天又一天。

开头一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是这个女子清晨早早起来梳洗完毕,独自在楼上倚栏眺望,盼望自己的心爱人归来的心情上多么急切。

“女为阅己者容”,她早早起来梳洗打扮,是坚信心爱人今天一定会回来,怎能以一副倦容去面对盼望已久的心爱人呢?在这里,我们也感到她先天晚上的辗转,独自一人又怎能入眠呢?为他憔悴呀!好一张美丽的倦容,在早起精心打扮后显得更加楚楚动人。

这样一个让人心痛的女子的愿望实现了没有?没有!“斜晖脉脉水悠悠”,夕阳西下,江水东流,她从清晨到黄昏已经等了一天,结果却是“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阳欲落未落,对失望女子也含情脉脉不忍离去,而江水也静静流淌,不忍心打断她的思绪。

太阳落下去了明天还会升上来,江水也是永不停息的,这一切的一切是不是都预示着明天、后天,她还要继续等下去呢?真是愁煞人!二、《望江南》是一首景物涉及多的恋曲这首小词容纳的景物是非常多的,有搂头、千帆、斜晖、江水、白频洲。

如此短小的词句竟然能容纳这么多的景物,我们不得不为作者的写作功底而拍案叫绝,也会随着作者的笔触更多地去关注词中的主人公,那是对爱忠诚、对心上人牵肠挂肚的一个女子!这样的人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呢?应该是一个连周围的景物都为其伤心的画面。

李煜诗词及鉴赏(精选5篇)

李煜诗词及鉴赏(精选5篇)

李煜诗词及鉴赏李煜诗词及鉴赏(精选5篇)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

李煜是南唐后主,创作了多少名篇,为后人带来巨大影响,下面是具体的诗词及鉴赏,欢迎参考!李煜诗词及鉴赏篇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

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赏析】: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

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

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

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温庭筠《望江南》翻译及注释(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词两首》)

温庭筠《望江南》翻译及注释(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词两首》)

温庭筠《望江南》翻译及注释(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词两
首》)
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译文
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

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注释
⑴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金奁集》入“南吕宫”。

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⑵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

⑶独:独自,单一。

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⑷千帆:上千只帆船。

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皆:副词,都。

⑸斜晖:日落前的日光。

晖:阳光。

脉脉:本作“眽眽”,凝视貌。

《十九首》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后多用以示含情欲吐之意。

⑹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

白蘋(pín):水中浮草,色白。

古时男女常采蘋花赠别。

洲:水边陆地。

关于李煜《望江南》诗词原文及赏析

关于李煜《望江南》诗词原文及赏析

关于李煜《望江南》诗词原文及赏析关于李煜《望江南》诗词原文及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李煜《望江南》诗词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望江南李煜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注释:①上苑:古代皇帝的花园。

②车如流水马如龙:极言车马众多。

译文:昨夜的梦里存有多少恨意!梦中的景象,还像以前我还是故国君主时,常在上苑游玩,车子如流水穿过,马队像长龙一样川流不息。

正是百花烂漫的春天,还吹着融融的春风。

【句解】: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开篇直抒胸臆,“多少恨!”下笔突兀,令人不觉一惊,“昨夜梦魂中”词人满腔悲恨都源自昨夜梦一场。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仿佛昨日还在上苑中游玩,游园盛景分明还历历在目:南唐上苑,繁花似锦,凤舆鸾架,车盖相连,前后连绵数里,好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啊。

“还似”引出梦境,“车如流水马如龙”为唐苏颐《夜宴安乐公主新宅》诗中原句,出自《后汉书·皇后记》“马后诏: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后主完全袭用,一字不改,却也妥帖自然,不着痕迹。

花月正春风。

春风和煦,月明如水,如此花好月圆之夜,大家游兴甚酣,又怎忍马上散去呢?“花月”、“春风”间着一“正”字,不仅道出时值游玩的黄金季节,而且暗示此时亦是游人兴致淋漓的时刻。

一句景语结词,无形中又将游乐推向高潮。

全词至此嘎然而止。

读者心中的期待在这个陡然收煞的结尾中突然落空。

回归开篇,原来起句中作者用力道出的恨竟隐藏于这样一片繁华景色中。

赏析:这首记梦小词,是李煜降宋被囚后的作品。

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

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游乐时环境的优美,景色的绮丽,倾注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无限深情。

古代民歌《望江南》原文及赏析

古代民歌《望江南》原文及赏析

古代民歌《望江南》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古代民歌《望江南》原文及赏析【导语】:莫攀我,攀我太心偏。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苏轼《望江南》原文翻译与赏析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苏轼《望江南》原文翻译与赏析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苏轼《望江南》原文翻译与赏析【原文】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译文】春未暮,风中的细柳依然摇摆生姿。

登临超然台远眺,看见满池春水,满城鲜花,千家万户被蒙蒙烟雨笼罩。

寒食已过,想起家乡,酒后心情忧郁。

为了摆脱这浓浓的思乡之情,且生火煮茶。

品尝着春天新采的茶叶,作诗自娱,不要辜负了这春天的好时光。

【赏析一】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

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

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

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

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

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

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

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

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温庭筠《望江南》

温庭筠《望江南》

温庭筠《望江南》温庭筠《望江南》情真意切,语言精练含蓄而余意不尽,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风格清丽自然,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精品。

下面是全词与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望江南⑴梳洗罢⑵,独倚望江楼⑶。

过尽千帆皆不是⑷,斜晖脉脉水悠悠⑸。

肠断白蘋洲⑹。

【注释】⑴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金奁集》入“南吕宫”。

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⑵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

⑶独:独自,单一。

望江楼:楼名,因临江而得名。

⑷千帆:上千只帆船。

帆:船上使用风力的布蓬,又作船的代名词。

皆:副词,都。

⑸斜晖:日落前的日光。

晖:阳光。

脉脉:本作“眽眽”,凝视貌。

《古诗十九首》有“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后多用以示含情欲吐之意。

⑹肠断:形容极度悲伤愁苦。

白蘋(pín):水中浮草,色白。

古时男女常采蘋花赠别。

洲:水边陆地。

【白话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

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思妇楼头,望人不归。

只有二十七个字,为词中的小令。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

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

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

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以“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

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之类的描写来表现思妇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

此篇用法有所不同,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独的日子似乎就要过去,或者说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来到,于是,临镜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

李煜简介_李煜的诗词全集_古诗大全

李煜简介_李煜的诗词全集_古诗大全

李煜简介_李煜的诗词全集_古诗大全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为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词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煜的诗词全集:《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

其全文古诗如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翻译】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

其全文古诗如下: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翻译】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

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浪淘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

其全文古诗如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翻译】五更时分一阵凄风从帘外吹进来,把我从梦中惊醒过来。

《望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望江南》原文翻译及赏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注释①斜晖:偏西的阳光。

②脉脉(mòmò):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

这里形容阳光微弱;③白?(pín)洲:开满白色苹花的水中小块陆地。

古代诗词中长用以代指分别的地方。

白苹,一种水中浮草。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九年级上册,“苹”简体:上“艹” 下“频” 读pín。

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

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赏析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

这是一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

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

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

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夫),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以“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

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之类的描写来表现思妇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

本篇用法有所不同,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独的日子似乎就要过去,或者说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来到,于是,临镜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

结果是热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现实,带来了深一层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镜不治”“首如飞蓬”的苦境中去。

这三个字,把这个女子独居的环境,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是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吗?接着,出现了一幅广阔、多彩的艺术画面:“独倚望江楼。

”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

这时的女子,感情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是变化的。

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这里,一个“独”字用得很传神。

李煜《望江南·多少泪》原文译文赏析

李煜《望江南·多少泪》原文译文赏析

李煜《望江南·多少泪》原文|译文|赏析《望江南·多少泪》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摹细致,语言直朴,有直入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望江南·多少泪》原文五代:李煜多少泪,沾袖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有多少的泪水,纵横交错地流在脸上。

我的心事不用拿来边哭边诉说,那笙箫不要在我流泪时吹起呀,我现在无疑已是极度伤悲了。

注释⑴望江南:词牌名。

《全唐诗》作“忆江南”,题注:一名“梦江南”,一名“江南好”,一名“梦江口”,一名“望江梅”,一名“归塞北”,一名“谢秋娘”,一名“春去也”。

《花草粹编》中注云:“一名‘梦游仙’、‘梦江南’、‘江南好’。

”⑵沾袖:(泪水)沾湿衣袖。

颐(yí):下巴。

全句是说,泪水流在脸上擦断了,但又横挂在下巴上,形容眼泪纵横交流的状态。

⑶心事:心中所思念或期望的事。

唐刘皂《长门怨》诗之三:“旁人未必知心事,一面残妆空泪痕。

”将:拿。

和:《花草粹编》、吴讷本《尊前集》中均作“如”。

说:《全唐诗》、《花草粹编》中均作“滴”。

和泪说:一面流眼泪,一面述说。

⑷凤笙:相传秦穆公时,萧史善吹箫,穆公女弄玉爱慕他,穆公便将弄玉许配给他。

后弄玉学吹箫,其声清脆悦耳,引动了凤,夫妇遂驾凤飞去。

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笙》:“《世本》:‘随作笙。

’长四寸、十二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

”后因称笙为“凤笙”。

唐韩愈《淮氏子》诗:“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休:不要。

向:朝着,在。

泪时:伤心落泪之时。

吹:吹奏。

⑸肠断:形容极度悲伤痛苦。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之句。

更:愈发。

⑹月明: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赏析李煜另一首《望江南》(多少恨)用的是以反写正的艺术手法,以乐来反衬苦,笔意有曲婉之感。

温庭筠《望江南》原文、翻译及鉴赏

温庭筠《望江南》原文、翻译及鉴赏

温庭筠《望江南》原文、翻译及鉴赏全词表现了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情真意切,语言精练含蓄而余意不尽,没有矫饰之态和违心之语,风格清丽自然,是温词中别具一格的精品。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望江南·梳洗罢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望江南·梳洗罢》原文唐代: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望江南·梳洗罢》译文及注释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

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蘋洲上。

注释⑴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

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金奁集》入“南吕宫”。

小令,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⑵梳洗:梳头、洗脸、化妆等妇女的生活内容。

《望江南·梳洗罢》赏析此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后的“肠断”的感情。

这是一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

“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一句一字闲不得”(《白香词谱笺》)。

起句“梳洗罢”,看似平平,“语不惊人”。

但这三个字内容丰富,给读者留了许多想像的余地。

这不是一般人早晨起来的洗脸梳头,而是特定的人物(思妇),在特定条件(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下,一种特定情绪(喜悦和激动)的反映。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以“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

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之类的描写来表现思妇孤寂痛苦的生活和心情。

本篇用法有所不同,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孤独的日子似乎就要过去,或者说她希望中的美好日子似乎就要来到,于是,临镜梳妆,顾影自怜,着意修饰一番。

结果是热烈的希望之火遇到冰冷的现实,带来了深一层的失望和更大的精神痛苦,重新又要回到“明镜不治”“首如飞蓬”的苦境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望江南·多少泪翻译赏析
《望江南·多少泪》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李煜。

其古诗全文如下: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前言】
《望江南词二首》是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组词作品。

第一首词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第二首词正面写悲,思国流泪OrG的情形。

两首词表达对故国追恋,抒发亡国之痛。

【注释】
⑹断脸复横颐:指眼泪纵横交流的状态。

断脸,一作“沾袖”。

颐,脸颊。

⑺和泪说:一面流眼泪,一面述说。

和,一作“如”。

⑻凤笙:相传秦穆公时,萧史善吹箫,穆公女弄玉爱慕他,穆公便将弄玉许配给他。

后弄玉学吹箫,其声清脆悦耳,引动了凤,夫妇遂驾凤飞去。

后人便以“凤”字形容笙箫。

笙,长四寸,十二簧,笙、箫同为细乐乐器,唐韩愈《谁氏子》诗:“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
妃媲萧史。


⑼肠断:即断肠,极度悲痛的具体形容。

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翻译】
我有多少的泪,纵横交流在脸上,我的心事不用将边哭边诉说,那笙萧不要在我流泪时吹起呀,我现在无疑已是极度伤悲了。

【赏析】
第二首词用的是以反写正的艺术手法,以乐来反衬苦,笔意有曲婉之感。

但这首词则不同,是直笔明写、正见正写直抒胸臆、坦吐愁恨的艺术手法,因而有愈见沉痛之感。

二词可同读,对作者的忧思愁恨则体会更深。

“多少泪”即“多少恨”之续写,“一晌贪欢”后,悲情更苦,离恨更深,作者再也无法自制,只能任凭“多少泪,断脸复横颐”了。

眼泪纵横当不是抽泣哽咽,而是激情难收,也许有号啕之举,但是,泪可流,“心事”却不可说,一是满腔悔恨无法说,二是故国情怀不能说,自伤之情、囚居之苦,片言俱现,作者心中愁苦跃然纸上。

不但“心事”不可说,连往日可以寄托情思的凤笙也不能吹起,这种痛苦和不自由是非常地残酷。

古人悲思不可解,常有“只将心思付瑶琴”之想,而这情此景,作者却连这一点奢望都不敢有。

况且,凤笙向来为欢歌之用,于此时吹奏,对李煜来讲,只是徒增感慨、更添思忆而已,所以一句“休向”,使作者的幽居无奈中又多添了几分不堪回首的痛苦。

于是乎,“肠断更无疑”但是惟一的结局了。

这首词正是李煜入宋后“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真实写照。

全词与“多少恨”同调,取笔不同但取意同。

这首词直接写作者深沉痛苦,描摹细致,语言直朴,较“多少恨”有更直入人心的感染
力。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