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解剖生理学-14呼吸系统(一)

合集下载

生理学呼吸系统(一)2024

生理学呼吸系统(一)2024

生理学呼吸系统(一)引言概述:生理学呼吸系统是指人体内负责呼吸的一系列器官和功能。

它包括呼吸道、肺部、呼吸肌肉等组织和器官,扮演着将氧气吸入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生理学呼吸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肺部的解剖和生理、呼吸肌肉的作用等方面。

正文:1. 呼吸道a. 鼻腔:作为空气进入体内的通道,具有过滤、加湿、预热空气的功能。

b. 喉咙:连接鼻腔和气管,包括喉头、会厌和声带等重要结构。

c. 气管:分支为左右支气管进入肺部,内壁有纤毛和黏液细胞,用于排除异物和黏液。

d. 支气管和支气管末梢:支气管进一步分支为细支气管,最终形成肺泡。

2. 肺部a. 解剖结构:由左右两个肺叶组成,外覆有胸膜,内部被分隔成许多小囊泡即肺泡。

b. 气体交换:在肺泡中,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中通过肺泡壁排出体外。

c. 肺循环:肺动脉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输送到肺部,肺静脉将含有氧气的血液返回心脏。

3. 呼吸肌肉a. 膈肌:位于胸腔底部,是呼吸的主要肌肉,收缩时向下运动,扩张胸腔。

b. 外肋间肌:位于肋骨之间,收缩时提高胸腔容积。

c. 内肋间肌:位于肋骨之间,收缩时降低胸腔容积。

d. 扁桃体和腺样体:位于咽喉和扁桃体周围,参与免疫反应和抵抗感染。

4. 呼吸功能a. 吸气和呼气:通过收缩和放松呼吸肌肉,使胸腔容积变化,从而实现气体的吸入和排出。

b. 换气:肺泡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c. 呼吸频率和容量:由神经调节和代谢要求控制。

d.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的一部分,控制呼吸节律和深度。

5. 呼吸系统的调节a. 神经调节:通过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对呼吸进行调节。

b. 血气调节:高二氧化碳和低氧气水平在体液中起到呼吸刺激作用。

c. 呼吸适应性:人体对海拔高度、氧气浓度等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总结:生理学呼吸系统是人体内负责呼吸的一系列器官和功能,包括呼吸道、肺部和呼吸肌肉。

呼吸道通过鼻腔、喉咙、气管和支气管将空气输送到肺部。

动物生理学第四章呼吸系统

动物生理学第四章呼吸系统
动物生理学第四章呼吸系统
目 录
• 呼吸系统概述 • 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 肺通气原理及过程 • 气体交换原理及过程 • 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 • 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及其生理机制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呼吸道
包括鼻腔、咽、喉、气 管和支气管,具有通气 、过滤、加温和湿润空
气的功能。
调节酸碱平衡
通过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呼吸系统可维持血液pH值的相对稳定 ,保证机体酸碱平衡。
参与免疫防御
呼吸道黏膜具有屏障作用,可阻挡病原体和有害物质进入肺部,同时 呼吸道内的免疫细胞和分泌物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呼吸系统的研究方法
形态学研究
生理学研究
通过观察和研究呼吸系统的组织结构、形 态特征和发育过程,揭示其生理功能的物 质基础。
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及其调节
01
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是影响气体交换的重 要因素之一。呼吸运动的频率 、深度和节律都会直接影响气 体交换的效果。
02
肺的通气与血流
肺的通气与血流是影响气体交 换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通气 不足或血流减少都会导致气体 交换障碍,从而影响组织细胞 的代谢和功能。
03
气体分压和溶解度 04
03
肺通气原理及过程
肺通气的动力与阻力
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所引起的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即呼吸运动,是实现肺通 气的原动力。呼吸运动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两个过程,前者引起胸廓扩大, 后者使胸廓缩小。
肺通气的阻力
肺的通气阻力有两种,一种是弹性阻力(占约70%),包括肺的弹性阻力和胸廓 的弹性阻力,其中肺的弹性阻力占主导地位;另一种是非弹性阻力(占约30%) ,包括气道阻力、惯性阻力和组织的粘滞阻力,其中又以气道阻力为主。

动物呼吸系统—呼吸器官(宠物解剖生理课件)

动物呼吸系统—呼吸器官(宠物解剖生理课件)

• 肺由肺胸膜和肺实质所构成。 • 1.肺胸膜 • 肺胸膜是被覆于肺表面的一层浆膜,由间皮及其深部的结
缔组织构成,内含有弹性纤维、血管、淋巴管、神经及平 滑肌纤维。结缔组织通过肺门伸入实质内,将肺实质分为 许多小叶。肺小叶间结缔组织较少,肺小叶分界不明显。 • 2.肺的实质 • 肺的实质由肺内导管部和呼吸部构成。。
• 喉软骨共有4种5块,即不成对的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 状软骨和成对的勺状软骨。
犬喉部(腹侧观)
肺的组织结构
• 肺表面覆有浆膜,浆膜深部由实质和间质组成。实质包括肺内各级支 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间质为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和神 经。支气管进入肺门后反复分支成树枝状,称支气管树,其各级分支 统称小支气管。管径在Imm以下的分支为细支气管。细支气管末端的 分支,形成终末细支气管,以上为肺的导管部。终末细支气管以下的 分支为肺的呼吸部,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 每个细支气管及其所属分支和肺泡构成肺小叶,肺小叶呈锥体形,尖 端朝向肺门,底朝向肺表面。每个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 构成肺细叶,是肺的功能单位。
气管和支气管
• 气管是由多个呈环形的透明软骨环作支架,以环韧带连接 40—50个软骨环构成的长圆筒状管道。起于喉,按部位分 为颈段和胸段。颈段位于颈椎的腹侧,从第2颈椎处沿颈 部腹侧的中线向后延伸到胸腔前口。
• 支气管是肺门与气管之间的分叉管道,由气管的分支形成 ,分为左、右2支。主支气管在进入肺前分为数支。左主 支气管分2支进入前部和后部;右主支气管分3支分别进入 前叶的前部、后部和副叶。后叶支气管是由前叶后部支气 管入肺后形成。
犬肺的位置形态与构造
• 肺位于胸腔内,在纵隔两侧,左右各一,右侧比左侧大25 %。健康犬的肺呈粉红色,质轻而柔软,富有弹性,放入 水中时浮于水而不下沉。

呼吸系统常用的解剖名解

呼吸系统常用的解剖名解

呼吸系统解剖学名词解释1.呼吸系统respiratory system:由传导部和呼吸部组成。

传导部即我们常说的呼吸道respiratory tract,包括鼻、咽、喉、气管和肺内各级支气管。

它们的壁内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以保证气流的畅通。

当空气通过这些器官时,被过滤、湿润和加温或冷却。

临床上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及其以下部分称为下呼吸道。

呼吸部包括肺内呼吸细支气管以下至肺泡,它们与毛细血管网紧密相贴,血液与空气的气体交换在此进行。

2.鼻nose:包括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不仅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嗅觉器官。

鼻腔nasal cavity是一个前后狭长的腔隙,顶部较窄,底部较宽,前经鼻孔通向体外,后经鼻后孔通向咽腔,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二腔。

每侧鼻腔又可分为前部的鼻前庭和后部的固有鼻腔。

鼻前庭nasal vestibule在鼻腔的前下部,是鼻翼和鼻中隔前部所围成的略呈球形的腔隙。

其上方有一弧形的隆起称鼻阈,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的分界。

鼻前庭壁内被以皮肤,生有粗硬的鼻毛,有滤过尘埃和净化吸入空气的作用。

固有鼻腔位于鼻阈后上方,是鼻腔的主要部分。

固有鼻腔壁由粘膜覆盖,分为嗅区和呼吸区。

嗅区粘膜内有嗅细胞,能感受气味的刺激。

呼吸区粘膜内富含血管和粘液腺,对空气有湿润、调节温度和除尘的作用;粘膜分泌的粘液中含有溶菌酶,能溶解鼻腔中的细菌;每侧鼻腔有顶、底和内、外侧壁。

鼻腔内侧壁为鼻中隔,其前下部的粘膜中有很丰富的血管丛,鼻出血多出现在此处,故称为易出血区(Little区)。

鼻腔外侧壁形态结构复杂,有三个向内下方卷曲的突起,分别称上、中、下鼻甲nasal concha。

各鼻甲和外侧面与鼻腔外侧壁之间的空隙,相应称为上、中、下鼻道nasal meatus。

鼻腔外侧壁有四对鼻旁窦的开口,经鼻气管插管时如分泌物引流不畅,可能会继发鼻窦炎。

3.咽pharynx:位于鼻腔、口腔和喉的后方,为前后略扁呈漏斗形的肌性管道。

上起颅底,下方约在第六颈椎下缘或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与食管相续,全长约12cm。

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介绍与特征

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介绍与特征
肺门、肺根、心切迹、左肺小舌、斜裂、水平裂。 左肺借斜裂分为上、下叶;右肺借斜裂和水平裂
分为上、中、下叶。
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介绍和特征
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介绍和特征
(二) 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
肺叶支气管、肺段支气管、支气管树。
支气管肺段(肺段)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 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右肺有10个肺段, 左肺有8个肺段。
3.勺状软骨:有声带突和肌突。
4.会厌软骨:
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介绍和特征
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介绍和特征
(二)喉的连结 1.环勺关节: 2.环甲关节: 3.弹性圆锥(环声膜):是张于环状软骨弓上缘、
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和勺状软骨声带突之间的膜 状结构,呈圆锥状,上缘游离增厚,称声韧带。 位于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弓上缘的部分, 称环甲正中韧带。 4.方形膜:是位于会厌软骨侧缘、甲状软骨前角 后面和勺状软骨前内侧缘之间的斜方形膜。
二. 喉 Larynx
喉是以软骨为支架,并借助软骨间的连结和喉肌, 内衬粘膜而形成的腔隙,是呼吸道,也是发音 器官。
(一)喉软骨
1.甲状软骨: 甲状软骨板、前角、喉结、甲状软 骨上切迹、上角、下角。
2.环状软骨:是呼吸道中唯一呈环状的软骨,对 维持呼吸道的畅通特别重要。分为环状软骨弓 和环状软骨板。
5.甲状舌骨膜:
6.环状软骨气管韧带:
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介绍和特征
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介绍和特征
(三)喉肌 由环甲肌、环勺后肌、 环勺侧肌、勺横肌、 甲勺肌和勺斜肌组成, 主要是运动环甲关节 和环勺关节,使声襞 紧张或松弛,声门裂 扩大或缩小。
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介绍和特征
(四)喉腔 是由喉软骨作为支架围城的筒状腔隙, 内衬粘膜, 向上 通喉咽部, 向下通气管。 喉腔侧壁上呈矢状位的粘膜皱襞为前庭襞和声襞,两 侧各自形成前庭裂和声门裂。 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分,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 2/5的软骨间部。 声带是由声襞及其覆盖的声韧带和声带肌共同构成。 喉腔借前庭裂平面和声门裂平面分为上、中、下的喉 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3部分。 喉中间腔向侧方突入前庭襞和声襞之间的梭形隐窝, 称喉室,是发音的第一音箱。

呼吸系统生理学

呼吸系统生理学
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 呼气肌:腹壁肌、肋间内肌。
(一)吸气和呼气的发生
1、吸气过程的发生:平静呼吸时,主要的吸气 肌群收缩。
2、呼气过程的发生:平和呼吸时,呼气动作是 被动的。当动物用力呼气(主动)时,除了吸气 肌群的舒张外,还有呼气肌群的参与。
(二)胸内负压及其意义
无论在吸气还是呼气过程,胸内压始终是低于大气压, 因此,通常将胸内压称为胸内负压。
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 ①保证呼吸时肺泡张缩。
②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 回流。
脏层胸膜 壁层胸膜
负压降低中心静脉压, 促进回流; ③利于呕吐和反刍。
胸膜腔
图27
091
(三)呼吸式、呼吸频率和呼吸音
1.呼吸式:三种 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正常家畜)
2.呼吸频率: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3.呼吸音:呼吸运动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及出入 肺泡(只能)时产生的声音。
奋→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吸气中枢兴奋→吸气。 意义 • 肺张反射有利防止吸气过深过长,加速由吸气向
呼气转换。 • 肺缩反射有利阻止呼气过深,防止肺过度萎缩。
(二)体液调节
CO2浓度增高、缺氧、H+浓度增高 中枢(主)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
呼吸中枢兴奋 呼吸频率和深度增加
肺通气增加
• 好哭的小孩为达到一定目的,嚎啕大哭,哭声强度 节节攀升,突然一下子没有了声音,连呼吸也嘎然 而至,这一幕让家长好生紧张。你说为什么呢?
吸气中枢兴奋----呼气中枢抑制 → 吸气运动 呼气中枢兴奋----吸气中枢抑制 → 呼气运动
2、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调整呼吸的节律性和深度
3、大脑皮层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使呼吸变慢、加快或暂时停止。
4、反射调节Biblioteka 肺牵张反射 • 肺吸气扩张 →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中牵张感受器

家畜生理学教学课件《呼吸》

家畜生理学教学课件《呼吸》
表面张力在呼吸过程中起着维持肺泡 形态和稳定肺泡内压力的作用。
呼吸的化学基础
呼吸的化学基础主要包括氧气和二氧 化碳的运输和交换。
在肺部,氧气通过呼吸膜扩散进入肺 泡,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同时 二氧化碳从血液中释放出来,通过呼 吸膜排出体外。
在血液中,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和二 氧化碳,通过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方式 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跨膜运输。
胸腹式呼吸
家畜在呼吸时,胸壁和腹壁同时 起伏,这种呼吸方式称为胸腹式 呼吸。大多数家畜采用这种呼吸 方式。
胸式呼吸
家畜在呼吸时,胸壁起伏明显, 腹壁起伏不明显,这种呼吸方式 称为胸式呼吸。部分家畜如马采 用这种呼吸方式。
家畜的呼吸调节
自主神经调节
家畜通过自主神经调节呼 吸频率、深度等,以适应 生理和环境变化。
预防保健措施
研究家畜呼吸系统保健的预防保健措 施,如疫苗接种、药物预防等,有助 于降低家畜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
THANKS
谢谢
总结词
治疗以抗菌消炎、对症治疗为主
详细描述
治疗呼吸系统感染以抗菌消炎、 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抗生素、 解热镇痛药等,同时保持家畜的 生活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
呼吸道阻塞
总结词
呼吸道内异物导致的呼吸障碍
详细描述
呼吸道阻塞是指呼吸道内存在异物,如草料、痰液等, 导致家畜呼吸困难,严重时可能引起窒息死亡。
代谢调节
家畜通过代谢调节呼吸, 如缺氧、酸中毒等情况下, 家畜会加快呼吸以适应生 理需求。
行为调节
家畜通过行为调节呼吸, 如运动、采食等行为会影 响呼吸频率和深度。
04
CHAPTER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感染
总结词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呼吸系统炎症

呼吸系统解剖学

呼吸系统解剖学
肺炎
肺组织由肺泡、肺泡管、呼吸性细支气管等组成,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感染时可能引发肺炎,出现发热、咳嗽、 呼吸困难等症状。
肺部疾病及其解剖学基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 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 率很高。
呼吸中枢
位于脑干,负责调节呼吸节律和深度。它接收来自外周化学 感受器和肺部牵张感受器的信号,并根据需要调整呼吸运动 。
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的关系
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共同协作,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和血液之间的交换。 呼吸系统提供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而循环系统则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部位并带 回废物。
酸碱平衡
肺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量,维持血液的酸碱平 衡。
防御功能
呼吸道黏膜具有屏障作用,可阻止病原体和有害物 质进入体内。同时,呼吸道内的免疫细胞和分泌物 也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呼吸系统的解剖学分区
上呼吸道
包括鼻、咽、喉部,是 气体进入肺部的通道。
下呼吸道
包括气管、支气管和细 支气管,是气体在肺部
支气管位置与形态
支气管是气管分出的左右两个 分支,分别进入左右两肺。
支气管粘膜
支气管粘膜与气管粘膜相似, 但杯状细胞和腺体更多,具有 分泌粘液的功能。
支气管功能
支气管是气体进入肺部的通道 ,具有通气、清洁、湿润和防 御等功能。
肺的结构与功能
肺的位置与形态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呈圆锥形 ,可分为肺尖、肺底、肋面和纵隔面 等部分。
肺癌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肺癌发病率目前居全球所有恶性肿瘤的 首位,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较低。

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学

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学
的起伏,这种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 称为腹式呼吸。 ② 胸式呼吸:由肋间肌舒缩使肋骨和胸骨运动所产生的呼吸 运动称为胸式呼吸。 ③关 系: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常同时存在,其中某种型式 可占优势,只有在胸部或腹部活动受到限制时, 才能单独出现某一种型式的呼吸。
.
26
2.呼气运动 平静呼气时,呼气运动不是由呼气肌收缩所引起, 而是因为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肺依靠本身的回缩力 量而回位,并牵引胸廓缩小,恢复其吸气开始之前的 位置,这样产生呼气,所以平静呼吸时呼气是被动的。 用力呼吸时呼气肌才参与收缩使胸廓进一步缩小, 呼气也成为主动的。
特点
异物易落入
.
13
气管及各级支气管的结构特点
➢随支气管分支,软骨环减少,平滑肌增多,胸内压 对支气管内径影响增加,尤其肺气肿患者,当胸内压 大于50cmH2O时支气管可被压闭。 ➢一个细支气管分成18个一级终末细支气管,总截面 积大增,气管截面积5cm2,至呼吸道末端达1000cm2, 面积增加200倍之多。 ➢小气道为内径小于或等于2mm的支气管,仅占呼吸 道阻力的1/10,横截面积大,使气流流速变慢,均匀 进入肺泡;管腔窄、壁薄、无软骨支撑,易发生黏液 阻塞、炎症。DPB和支气管扩张易影响此部分而导致 低氧血症。

.
17
1、肺的导管部
.
18
2、肺的呼吸部
包括: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
19
.
20
呼吸膜
正常呼吸膜非常薄,通
透性与面积极大。
肺泡和血液间的气体交 换,至少要经过液体层、 O2
肺泡上皮及基膜、组织间
隙、毛细血管基底膜、毛
细血管内皮细胞等6层结
CO2
构 , 其 厚 度 6 层 < 1μm 。

动物的呼吸系统

动物的呼吸系统

动物的呼吸系统动物的呼吸系统是其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通过呼吸系统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作。

本文将探讨动物的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哺乳哺乳动物的呼吸系统主要由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当哺乳动物呼吸时,空气经过鼻腔进入喉咙,然后通过气管进入支气管和肺。

气管内有许多细小的支气管,它们进一步分支成肺泡,这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交换场所。

肺泡中的氧气通过薄膜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释放到肺泡中,最终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二、鸟类的呼吸系统鸟类的呼吸系统与哺乳动物有些不同。

鸟类具有一对空气囊,它们位于鸟类体内并与鸟的骨骼相连。

当鸟呼吸时,空气先通过喉咙进入鸟的气囊,然后进入后肺和腹气囊。

这种独特的呼吸系统使得鸟类能够在飞行时保持氧气的持续供应。

鸟类呼吸系统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也发生在肺泡中。

三、爬行爬行动物(如蛇和蜥蜴)的呼吸系统与哺乳动物和鸟类有所不同。

它们的呼吸主要依赖于肌肉的收缩和膨胀。

当爬行动物向外呼气时,肌肉收缩,压缩内部器官,推动气流从肺部排出。

而吸气时,肌肉膨胀,使肺部扩张,空气通过鼻腔进入肺。

爬行动物的呼吸系统更加适应干燥的环境,能够减少水分的丢失。

四、两栖两栖动物(如青蛙和蟾蜍)具有特殊的呼吸系统。

它们有肺和皮肤两种呼吸方式。

在水中,两栖动物通过皮肤吸收氧气,同时还可以通过口腔和肺吸入氧气。

在陆地上,两栖动物主要靠肺进行呼吸。

它们能够通过调节皮肤的湿润程度来控制氧气的吸收量。

五、无脊椎无脊椎动物的呼吸系统因种类不同而各异。

下面以昆虫为例,介绍其呼吸系统。

昆虫的呼吸系统由气管组成,它们通过一系列细小的管道将空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昆虫呼吸系统的气管与外界相连的孔称为气门,昆虫通过调节气孔的开合来控制氧气的吸入量。

昆虫的气管是一种高效的呼吸系统,可以满足它们高代谢率的需求。

总结:动物的呼吸系统因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都是为了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呼吸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呼吸系统的解剖与生理

呼吸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它负责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本文将从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解剖结构呼吸系统由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组成,具体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器官。

1.鼻腔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位于面部中部。

它通过鼻孔与外界相通,内部被细微的毛发和粘液覆盖,起到过滤、加湿和加热空气的作用。

2.喉咙喉咙位于颈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交叉点。

它包括会厌、声带和声门等结构,具有阻止食物进入气管的作用。

3.气管气管是连接喉咙和支气管的管道,位于胸腔中。

它由多个环状软骨组成,内壁有纤毛和粘液,可以将空气输送到支气管。

4.支气管和肺部支气管是气管的分支,分为左、右两根主支气管,进一步分为小支气管。

它们将空气输送到肺部,最后到达肺泡。

二、生理功能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呼吸和气体交换两个方面。

1.呼吸呼吸是指人体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通常分为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阶段。

外呼吸是指气体在呼吸道中的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

内呼吸是指气体在组织器官之间的交换过程。

2.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中。

通过肺泡壁的毛细血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氧气通过血液进入体内,供给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而二氧化碳则从组织细胞释放出来,经血液运输到肺泡,最后通过呼吸过程排出体外。

三、呼吸控制中枢呼吸系统的工作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

呼吸中枢位于延髓和脑干之间的呼吸中枢髓状核,它接受来自化学和神经输入的信息,调节呼吸节律和深度。

1.化学输入呼吸中枢对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敏感。

当血液中氧气浓度下降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呼吸中枢会通过神经信号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使气体交换得以恢复平衡。

2.神经输入呼吸中枢还受到来自大脑皮质、呼吸肌肉和感觉器官的神经输入的影响。

情绪、疼痛和运动等因素,都可能通过神经调节呼吸节律和深度。

动物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生理(动物解剖生理课件)

动物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生理(动物解剖生理课件)
B: 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
动物解剖生理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 氢离子浓度升高通过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 两条路径影响呼吸,使呼吸加深加快,脑脊液中 氢离子是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有效因子。
动物解剖生理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低氧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完全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
现的。低氧对中枢是压抑作用,但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
2、在高氧分压情况下氧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中
血红素的亚铁离子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叫氧合作 用。这种结合受氧分压的影响,是可逆的。
动物解剖生理
气体的运输
二氧化碳的运输 1、有2.7%的二氧化碳直接溶解于血液中,随血液运输 2、20%的二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这种结合也是可逆的,受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在组织毛细 血管处,二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在肺毛细血管处,二氧 化碳与血红蛋白分离。
✓ 组织换气指在组织器官, 血 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
动物解剖生理
气体的交换
气体扩散以物理扩散的方式进行,各种气体的扩散主 要取决于各种气体分压差,气体分压差是气体交换 的动力。和交换膜的通透性及交换面积有关。
动物解剖生理
气体的运输
氧的运输 1、少数氧直接溶解于血液中,随血液运输到组织利 用,此种方式仅占运输氧的0.8~1.5%左右。大部 分与血红蛋白结合后运输到组织被利用。
动物解剖生理
神经调节
由呼吸道粘膜受刺激引起的以清除刺激物为目 的的反射性呼吸变化,称为防御性呼吸反射。它的 感受器位于喉、气管和支气管的粘膜。冲动经舌咽 神经、迷走神经传入延髓
动物解剖生理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 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可以加强对呼吸的
刺激作用, 二氧化碳的刺激作用是通过两条途径 实现的。 A :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

呼吸系统生理解剖

呼吸系统生理解剖
呼吸系统生理解剖
$number {01}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呼吸系统概述 • 呼吸道生理解剖 • 肺组织生理解剖 • 胸膜腔及纵隔生理解剖 • 呼吸运动调节机制 • 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与病理改

01
呼吸系统概述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呼吸道
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具有通 气、清洁、湿润、温暖空气的作用症
急性鼻炎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黏膜急性 炎症,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
嚏等症状。
急性咽炎
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 ,常累及咽部淋巴组织,表现为咽 部干燥、灼热、疼痛等症状。
急性喉炎
以声门区为主的喉黏膜急性炎症, 表现为声音嘶哑、咳嗽、喉痛等症 状。
呼吸中枢及神经传导通路
呼吸中枢
位于延髓和桥脑,是控制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可以感知体内外环境变化并作出适应性调整。
神经传导通路
包括肺牵张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等,它们将外周感受器的信息传递给呼吸中枢,实现对呼吸运动的精细 调节。
化学感受器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外周化学感受器
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对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敏感,可以通过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来 增加呼吸运动。
02
呼吸道生理解剖
鼻腔与鼻咽部结构
鼻腔
内部有鼻毛和黏液,可过滤、加温和 湿润吸入的空气。
鼻咽部
位于鼻腔后方,与口腔和喉部相连, 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喉部与气管结构
喉部
包含声带,是发声器官,同时可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气管
位于喉部下方,由环状软骨构成,保持气道开放,允许空气进入肺部。
支气管与细支气管结构
04
胸膜腔及纵隔生理解剖

2024版动物生理学呼吸图文

2024版动物生理学呼吸图文

来调节呼吸运动。
14
动物在不同环境下呼吸适应性变化
2024/1/26
水生动物
如鱼类,通过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其 呼吸器官结构和功能与水环境相适应。
陆生动物
如哺乳动物,通过肺呼吸适应陆地生活, 其呼吸器官结构和功能与空气环境相适 应。
高原动物
如牦牛,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提 高血红蛋白含量等方式适应高原低氧环 境。
11
03
动物呼吸调控与适应性
2024/1/26
12
神经调节在动物呼吸中作用
呼吸中枢
感受器反馈
位于脑干,对呼吸运动进行调节,包 括吸气中枢和呼气中枢。
位于呼吸道、肺等部位的感受器,能 感受呼吸运动的变化,并将信息反馈 给呼吸中枢,进一步调节呼吸运动。
神经传导通路
通过一系列神经传导通路,将呼吸中 枢的指令传达到呼吸肌,引起呼吸运 动。
呼吸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
利用动物模型研究呼吸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医学提供 实验依据和治疗策略。
呼吸生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研究
探讨动物的呼吸生理学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揭示动物 如何通过调整呼吸来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பைடு நூலகம்境压力。
26
THANKS
2024/1/26
27

内有声带,可发出声音,同时也是呼吸通道的一部分。
支气管
气管分支进入肺部的管道,将空气分配到各个肺叶。
2024/1/26

作为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具有调节空气流量的作用。
气管
将空气从喉部引导至肺部,具有支撑和保持通畅的作用。

主要呼吸器官,负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4
呼吸过程及机制

呼吸系统生理学

呼吸系统生理学

呼吸系统生理学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气体的交换和维持身体的恒定内环境。

呼吸系统的功能包括气体的进出、气体的清洁、气体交换和声音的产生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鼻腔是空气进入呼吸道的主要通道,它具有细长的形状,内壁有纤毛和黏液,能够在空气通过时清洁并加湿。

咽喉是鼻腔和口腔的交接处,同时也是食物和空气的交叉通道。

喉连接咽腔和气管,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气管是连接喉与支气管的管道,其内壁有纤毛和黏液,可以帮助清除吸入的粉尘和微生物。

支气管分为主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它们进一步分布到两侧的肺组织中。

肺是呼吸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有左右两个,分别位于胸腔的两侧。

肺内有呼吸道细支气管,最终分支到肺泡。

二、呼吸过程呼吸过程分为内呼吸和外呼吸两个阶段。

外呼吸指的是空气从外部进入呼吸系统,进而到达肺泡,氧气会经过气体交换的过程进入血液循环。

内呼吸则是指在细胞水平上的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1. 外呼吸外呼吸的过程主要包括通气、气体交换和呼吸循环。

通气是指空气通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进入肺部的过程。

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之间,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排出到肺泡中。

呼吸循环则是指氧气通过心脏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细胞,同时将二氧化碳带回肺部进行排出。

2. 内呼吸内呼吸发生在细胞水平上,氧气进入细胞并与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

细胞内的二氧化碳通过血液运输到肺部,再通过外呼吸的过程排出体外。

三、呼吸系统的调节呼吸系统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系统和化学调节来实现。

神经调节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反射。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延髓和脊髓中的呼吸中枢控制呼吸肌肉的收缩。

周围神经系统则在感知到呼吸系统有异常情况时进行反射作用。

化学调节是指体内化学物质的变化对呼吸的调节作用。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

【病理生理学】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节 肺炎
• 概念: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 • 分类:按解剖特点分为3种: • 一、大叶性肺炎 • 二、小叶性肺炎 • 三、间质性肺炎
走入现场
• 现场:张小伙平素身强体壮,3天前不慎受凉后出 现头痛、畏寒,继而高热、咳嗽、咳铁锈色痰,后 因左侧胸痛、气急不能平卧而去就诊。查体:体温 39.5℃,呼吸27次/分,咽充血,左胸呼吸活动度 降低,触诊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闻及支气 管呼吸音。X线检查:左肺可见大片阴影。
四、支气管哮喘
• 2、镜下
• 黏膜下充血水肿
• 杯状细胞和黏液腺 增生
• 管壁各层可有嗜酸 性粒细胞、单核细 胞、淋巴细胞浸润。
可见大量含有粉红色嗜酸性颗粒的 嗜酸性粒细胞。
四、支气管哮喘
• (三)病理临床联系 • 1、呼气性呼吸困难伴
有哮鸣音、咳嗽、胸 闷 • 2、并发自发性气胸、 肺源性心脏病、肺泡 性肺气肿
• 2、肺脓肿及脓胸
• 3、败血症
• 4、感染性休克
肺肉质变:肺泡腔内的炎性渗出物 被纤维结缔组织取代
二、小叶性肺炎
• 概念:以肺小叶为病 变范围的急性化脓性 炎症,又称支气管肺 炎。
• 好发人群:小儿、年 老体弱者和长期卧床 的人
二、小叶性肺炎
•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 细菌混合感染( 肺炎球
• 分类: • (一)病毒性肺炎 • (二)支原体性肺炎
三、间质性肺炎
• (一)病毒性肺炎
• 1、病因和发病机制
• 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 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 感病毒、麻疹病毒、单纯 疱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
• 感染方式:飞沫吸入和直 接接触感染
喷嚏传播
三、间质性肺炎

呼吸系统——肺课件(共14张PPT)《畜禽解剖生理学》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呼吸系统——肺课件(共14张PPT)《畜禽解剖生理学》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后叶(膈叶)
一、肺的形态
马肺的分叶不明显:
前叶(尖叶) 左 肺 后叶(心膈叶)
前叶(尖叶)
右 肺
后叶(心膈叶)
副叶
一、肺的形态
根据肺叶相贴的部位,肺有壁面和脏面之分。
猪肺壁面
牛肺脏面
马肺脏面
一、肺的形态
根据肺叶所处的位置及接触的脏器,左右肺均有三面三缘。
肋面
三面 膈面 纵隔面
背侧缘 腹侧缘
三缘
肺根:在入肺门前,主支气管、 肺动脉、肺静脉和神经等被结缔 组织包在一起形成的结构,称为 肺根。
四、肺的组织结构
肺是一个表面覆盖浆膜的实质器官。肺表面的浆膜称为肺胸 膜或肺间质,其深层伸入肺实质,将肺分成许多肺小叶。
肺的结构单位:肺小叶,是以细支气管为轴 心,由更细的细支气管及所属肺泡管、肺泡 囊、肺泡构成。
肺换气是肺泡与肺泡表面毛细血管之 间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的过程。
氧气进入毛细血管随体循环血管运输到全身各 组织器官,再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肺通气
肺换气
小结
本节重点掌握: 1、肺的位置、形态 2、肺的结构与组织形态 3、肺的血管 4、肺的呼吸
底缘
纵隔面:与纵隔相对,有心、食管和大血管等纵隔器官的压迹
背侧缘钝而圆,腹侧缘和底缘薄而锐。底缘一般在第5肋骨~第 11肋骨之间。 腹侧缘有心切迹,心和心包在此处与胸壁直接相接触。 左肺心切迹的上界约在肩关节水平线稍下方,前后位于3-6肋骨 之间,是心脏听诊的适宜部位。
左肺心切迹
三、肺门与肺根
肺门:在每个肺内侧面靠近前端 的部位有支气管、血管和神经出 入肺,此部分称为肺门。
肺泡
一、肺的形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牛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固有鼻腔 固有鼻腔表面衬以粘膜,每个鼻腔均被上、下鼻甲 分为上、中、下 3 个鼻道。上鼻道较窄,中鼻道通鼻旁 窦。下鼻道直接经鼻后孔通咽。上、下鼻道与鼻中隔之 间的间隙称为总鼻道。 呼吸区位于鼻腔中部,黏膜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腺体, 可净化、湿润和温暖吸入的空气。嗅区位于鼻腔后的上 部,内有大量的嗅觉细胞,具有嗅觉功能。
肺内支气管
2.细支气管
内径1mm,逐渐变为单 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腺 体、软骨片减少或消失。平 滑肌相对增多呈环形排列。 可见纵行黏膜皱襞。
细支气管
3.终末细支气管 内径0.5mm,单层柱状上皮。有完 整的环形平滑肌,无杯状细胞、软骨 片及腺体。纵形黏膜皱襞明显。 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的上皮主 要是纤毛细胞和无纤毛的分泌细胞。 另有少量的内分泌细胞。
1. 鼻孔 鼻孔为鼻腔的入口,由内、外侧鼻 翼围成。鼻翼由软骨、肌肉和皮肤组 成,有一定的弹性和活动性。 马的鼻孔大,鼻翼灵活。牛的鼻孔小, 鼻翼厚实,不灵活,鼻孔与上唇间形 成鼻唇镜,羊的两鼻翼间形成鼻镜。
2. 鼻前庭 鼻前庭为鼻腔前部被覆皮肤 的部分。马鼻前庭背侧皮下有一 盲囊,向后达鼻颌切迹,称为鼻 憩室或鼻盲囊。在鼻前庭的外侧, 靠近鼻粘膜的皮肤上有鼻泪管口。 牛、羊、猪和犬无鼻憩室。
气管位于颈椎腹侧,入胸前口以后, 分成左、右两个支气管,分别进入同 侧肺内。牛、羊和猪,在气管分支为 两个支气管之前,还在气管的右侧壁 上分出一个右上支气管,到右肺尖叶。 支气管入肺后再行多次分支形成 支气管树。
气管、主支气管的组织结构
由内向外依次
①黏膜:上皮为假复层柱状纤毛上 皮,无黏膜肌层。 ②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有 大量气管腺。
上呼吸道:鼻、咽、喉和胸腔外的气管 下呼吸道:气管、各级支气管 意义: 1、气体进出的通道
2、调节进去空气以及清洁空气的功能,维持 机体的内环境O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 3、防御性的反射: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鼻包括鼻腔和鼻旁窦。 (一)鼻腔 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气体 出入的通道,嗅觉器官,前端有 鼻孔,后端有鼻后孔通咽,鼻腔 正中有鼻中隔将其分为左、右两 个腔。每个鼻腔均包括鼻孔、鼻 前庭和固有鼻腔3部分。
③外膜:由U形透明软骨环与纤维
连接成气管支架。
(一)肺的位置、外形和分叶
五、肺
肺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右肺大于左肺。 健康家畜的肺为粉红色,柔软而富有弹性。 肺有 3 个面和 3 个缘。肺的三个面:肋面、纵隔面和膈面。
肋面在外侧,略凸,与胸腔侧壁接触,有肋压迹 ; 纵隔面在
内侧,与纵隔接触,前部有心压迹,后上方有肺门,是支气
4、 鼻旁窦 鼻旁窦为鼻腔周围骨所围成的空腔,腔的内 表面衬以粘膜,与鼻粘膜相延续。鼻旁窦直接或 间接与鼻腔相通。鼻粘膜发炎时,可波及鼻旁窦, 引起炎症。家畜的鼻旁窦包括上颌窦、额窦、等。 窦具有减轻头骨重量、温暖和湿润吸入的空 气及对发声起共鸣作用。
呼吸系统
(二) 咽: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
管、肺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肺的门户;膈面在后下方,
较凹,与膈肌接触。
2、肺的三个缘:背缘、后缘和腹缘。
背缘钝而圆,位于肋椎沟中。
腹缘较薄锐,位于外侧壁和纵隔间的沟中。腹
缘位于心包外侧,具有心切迹和其他叶间切迹, 使肺出现分叶。 后缘位于胸外侧壁与膈之间的沟中;
肺的分叶
牛、羊的肺分叶明显(七叶),左肺分前叶(尖
甲杓肌
环杓有一声韧带,为勺状软骨至 甲状软骨间的韧带,外被覆粘膜 形成声带褶,两声带褶间形成的 裂隙称声门裂,声门褶和声门裂 共同构成声门。
(四)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由50~60个借助结缔组 织联接起来的“U”形气管 软骨环构成。每个环的背侧 不完全闭合,由结缔组织和 平滑肌联接。
叶)、中叶 (又称心叶)和后叶(又称膈叶)。右肺前叶又
分为前部和后部,有副叶。猪肺分叶明显,左、右肺均
分为前、中、后叶,右肺有副叶。
马肺分叶不明显(五叶),在心切迹以前的部分叫前
叶 (又称尖叶),以后的部分叫后叶(又称心膈叶)。右
肺有一副叶,位于后叶的内侧,纵隔和后腔静脉之间。
2、肺的组织结构
(一)一般结构 1. 被膜:肺胸膜。 2. 实质:为锥形肺小叶。 (二)组织学结构
导气部 实质
支气管
细支气管 终末支气管 呼吸部
呼吸性细支气管
支气管树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3.间质:肺胸膜和叶间、小叶间结缔组织及血管神经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与 肺泡
肺小叶模式图
一、肺的导气部 1.叶支气管至小支气管 与支气管相比管径变小;管壁 为假复层毛柱状纤上皮,逐渐变 薄;杯状细胞、腺体和软骨片逐 渐减少;平滑肌相对增多。
鼻咽
口咽

呼吸
吞咽
(三 ) 喉 是保证气体通过的重要器官, 又是发声器。位于下颌间隙后 部。以软骨为支架,有肌肉和 韧带将软骨连接起来,组成喉 腔。喉腔内表面衬以喉粘膜。 喉软骨包括环状软骨、甲状软 骨、会厌软骨、两枚勺状软骨。
喉肌为横纹肌,附着于喉软 骨的外侧,收缩时可改变喉 的形状,引起吞咽、呼吸及 发音等活动。环甲肌作用 环甲关节使声带紧张或松 弛;环杓后肌作用环杓关 节使声门裂开大或缩小。
肺表面覆盖光滑、湿润的浆膜称为肺胸膜,膜下的结缔组
织伸入肺内,将肺实质分隔成许多肉眼可见的肺小叶,肺小
叶是以细支气管为轴心,由更细的逐级支气管和所属肺泡管、 肺泡囊、肺泡构成的相对独立的肺结构体,一般呈锥体形, 锥底朝向肺表面,锥尖朝肺门。家畜小叶性肺炎即是肺以肺 小叶为单位发生了病变。 肺实质包括肺内各级支气管和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动物解剖生理
主讲:裴占阳
科室:动物解剖生理教研室
任务六
呼吸系统的认知(一)
Q1: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 Q2:掌握各组织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Q3:掌握肺组织的结构及识别。
一、呼吸系统的构造
呼吸系统是动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 换的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 管和肺。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鼻、咽、 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称为呼吸道。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 过程叫呼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