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籍选试卷全
针灸医籍选复习题
关于月真胀,包括痞证、鼓胀等一类病证,其病机在于浊阴不降,但浊阴不降也每与清阳不升有关,
【原文】…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阴阳应象大论》
气厚者大热之品,如乌附;薄者麻桂之类。
味厚则泄,薄则通:《素问注证发微·阴阳应象大论》:唯味之厚者为纯阴,所以用之泄泻,其物于下,如大黄气大寒,味极厚,为阴中之阴,主于泄泻。……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所以用之则流通,不至于泄泻也。如木通、泽泻,为阴中之阳,主于流通。
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素问注证发微·阴阳应象大论》: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所以用之则发其汗于上,如麻黄为气之薄者,阳也升也,故能发表出汗。……气之厚者为纯阳,所以用之则发热,不止于发汗也,如用附子则大热之类。
【原文】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血气,在这里是人体的代名词,此句是说自然界阴气与阳气的关系,就好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男女一样。气属阳,血属阴,气与血都是由于阴与阳相互作用而生成的;
4名词解释:
藏象:它指人体内脏机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征象。张介宾讲:“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即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
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是《内经》理论的核心,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针灸医籍选试题
《九针十二原》一、填空题1.粗守,上守。
神乎神,_____________.2.刺之微,_________ ,粗守,上守。
3.凡用针者,虚则,满则,宛陈则,邪胜则。
4.方刺之时,必在,及与,神属勿去__________ .5.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出于,四关主治,五脏有疾,当取之。
6.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 ________ ,欲以微针,_________,__________,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7.未睹其______,恶知其______。
8.机之动,_____________。
空中之机,_____________。
9.往者为_________,来者为________,明知________,正行无间。
10.逆而______之,恶得无________。
追而_______之,恶的无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道毕矣。
11.刺之要,__________,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12.所言节者,___________也,非_________也。
13.刺诸热者___________;刺诸寒者____________.14.刺之而气不至,_________.刺之而气至_______,__________.15.针陷脉则_________,针中脉则_______,针太深则_________。
二、单选题1.“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A.进针快慢 B.出针快慢 C.用针有徐疾之意D.诊断快慢 E.留针时间的长短2.“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是指()A.进针要轻 B.经气变化 C.出针要轻D.病人针感小 E.施术手法轻3.“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 是指()A.应及时补泻 B.应及时出针 C.应及时进针D.应手法轻巧 E.应轻补轻泻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持针之道”的要求()A.正指直刺 B.坚者为宝 C.神在秋毫D.必先诊脉 E.无针左右5.“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之” 是指()A.仅根据脉的变化针刺 B.针刺先于诊脉 C.据脉判定治内还是治外D.针前一定要诊脉 E.针前要诊脉,判定气血的虚实三、多选题1.下列哪些选项属“小针之要” ()A.粗守形 B.上守神 C.上守机D.粗守关 E.不可挂以发2.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针刺要求()A.知机之道,叩之不发 B.不必知经气往来 C.不必观察穴下气血变化D.必须了解补泻时机 E.必须了解进出针时机3.“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说的()A.气盛不可补,气虚不可泻 B.气虚要补,气盛要泻C.针下之气变化迅速,需仔细体会 D.邪气来不容易察觉E.邪气去不容易察觉4.下列哪些选项属“补”法要求()A.必持内之 B.若行若按 C.如蚊虻止D.去如弦绝 E.令左属右5.下列哪些选项属“泻”法操作()A.若行若按 B.若妄之 C.按而引针 D.排阳得针 E.令左属右6.关于“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 A.徐疾指的是经气运行的快慢 B.徐疾指的是针刺速度的快慢 C.实和虚指的是补泻D.徐进针而疾出针为补 E.疾进针而徐出针为泻7.下列哪些选项属“持针之道” () A.正指直刺 B.无针左右 C.神在秋毫 D.属意病者 E.审视血脉8.“方刺之时”的要求()A.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B.神属勿去 C.知病存亡D.正指直刺 E.无针左右四、判断题1.“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指实证不可用补法,虚证不可用泻法。
中医针灸医生考试题及答案
中医针灸医生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是:A. 补虚泻实B. 调和阴阳C. 扶正祛邪D. 以上都是答案:D2. 针灸治疗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针刺手法?A. 提插法B. 捻转法C. 刮针法D. 弹针法答案:D3. 针灸治疗中,下列哪个穴位不属于足阳明胃经?A. 足三里B. 合谷C. 内关D. 太冲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针灸治疗的适应症?A. 头痛B. 腰痛C. 骨折D. 失眠答案:C5. 针灸治疗中,下列哪个穴位属于手少阴心经?A. 太渊B. 神门C. 太溪D. 太冲答案:B二、多选题6. 针灸治疗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针刺的效果?A. 针刺的角度B. 针刺的深度C. 患者的体质D. 环境因素答案:ABCD7. 针灸治疗中,下列哪些是常用的灸法?A. 艾条灸B. 艾炷灸C. 隔姜灸D. 隔盐灸答案:ABCD8. 针灸治疗中,下列哪些穴位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A. 肺俞B. 风门C. 足三里D. 太溪答案:AB9. 针灸治疗中,下列哪些是常见的针刺反应?A. 局部疼痛B. 局部出血C. 晕针D. 皮肤红肿答案:ABCD10. 针灸治疗中,下列哪些是常用的针刺辅助手法?A. 刮针B. 摇针C. 震颤D. 弹针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针灸治疗时,针刺的方向应与经脉的走向一致。
(对/错)答案:对12. 针灸治疗时,针刺的深度越深越好。
(对/错)答案:错13. 针灸治疗时,患者的情绪状态不会影响治疗效果。
(对/错)答案:错14. 针灸治疗时,所有穴位都可以使用相同的针刺手法。
(对/错)答案:错15. 针灸治疗时,针刺后患者应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6. 简述针灸治疗中常用的补泻手法。
答案:针灸治疗中的补泻手法主要包括:补法,即轻刺激手法,如缓慢进针、小幅度提插捻转等;泻法,即重刺激手法,如快速进针、大幅度提插捻转等。
补法适用于虚证,泻法适用于实证。
针灸医籍选读(专升本)
第一套202201针灸医籍选读(专升本)交卷时间2023-04-28 15:46:48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0道小题,总分值60分)1.《七十难》应浅刺的情况为().(1.5分)A秋冬B春夏C寒冷D实证E里证纠错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灵枢•九针十二原》“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是指().(1.5分)A应及时补泻B应及时出针C应及时进针D应手法轻巧E应轻微补泻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一病人肠中切痛,肠鸣,感寒即泻,当脐而痛,据“合治内腑”原则,宜取().(1.5分)A巨虚上廉B巨虚下廉足三里C曲池D委阳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认为“非熨焫不能以达”的病位在()(1.5分)A肠胃B血脉C皮肤D腠理E脏腑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5.《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1.5分)A补泻B无形C导气D迎随E同精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6.“泻则益虚”之义是( )(1.5分)A泻法益于虚证B用泻法使实证转为虚证C用泻法虚之D用泻法则更虚E用泻法则渐虚衰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7.《千金要方•灸例》中认为施灸的最佳时间是().(1.5分)A清晨B上午C中午D中午以后E春天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8.刺六变之脉缓,宜()(1.5分)A深内而久留针B深内而不留针C浅内而久留针D浅内而不留针E疾发针而深内之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9.以下的井穴是()(1.5分)A行间B然谷C足三里D中封E大敦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0.《标幽赋》中“胁疼肋痛针飞虎”飞虎指().(1.5分)A至阴B足三里C内关D公孙E支沟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1.《素问·八正神明论》: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生应().(1.5分)A无刺B无疑C无补D无泻E无治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2.《千金要方•灸例》灸之尤宜大熟的部位是().(1.5分)A四肢B脊背C腹部D头部E胸部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3.“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深浅是指()(1.5分)A进针深浅B得气的部位深浅C病位的深浅D经气的深浅E针的长短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4.“三阳之络”指()(1.5分)A阳陵泉B百会C飞扬D大椎E肩井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5.腑独有六者,指()(1.5分)A六腑B五输加原穴C六个原穴D三十个腧穴E三十六个腧穴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6.“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四关是( )(1.5分)A四肢关节B四肢末端C合谷穴D太冲穴E合谷穴和太冲穴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7.下列什么情况可以导致“脏虚”()(1.5分)A月满而补B月生而泻C月郭空而治D天温而刺E天寒而刺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8.出现神动而气先针行的针刺反应见于( )(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9.“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1.5分)A进针的快慢B出针的快慢C用针有徐疾之意D诊断的快慢E针刺时间的长短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0.《黄帝内经》中“热病五十九刺”是依据( )对腧穴进行分类.(1.5分)A腧穴的功能B腧穴的分布特点C腧穴的定位方法D腧穴的名称E腧穴的含义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1.《灵枢•五乱》气乱于心的治疗取穴应是() .(1.5分)A手少阴、心主之输B只取手少阴之输C只取手心主之输D手少阴、太阳之输E手太阳之输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2.《素问▪缪刺论》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1.5分)A皮毛B孙脉C络脉D经脉E巨虚上下廉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3.“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此处阴阳指()(1.5分)A刚柔之别B弱强之别C短长之别D身形结构的内外E形气偏盛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4.下列哪项适合真邪已合与未合时的要求()(1.5分)A三部九候诊法B适当补泻C攻邪D刺出血E推阖其门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5.《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灸之疗疾也,有数有法.“奇者”是().(1.5分)A针灸所立之规B针灸所定之方C针灸的经穴D针灸的奇穴E针刺的手法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6.“迎夺右而泻凉”包括几种补泻手法( )(1.5分)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E五种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7.“胁肋疼痛而针飞虎”是指( )(1.5分)A阳陵泉B阴陵泉C外关D合谷E支沟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8.《灵枢•逆顺肥瘦》:刺肥人的针刺要求是().(1.5分)A深而留之B浅而疾之C浅而留之D深而疾之E不宜针刺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9.“午前卯后”是指( )(1.5分)A上午7~10点B上午8~10点C9~10点D上午7~11点E上午8~11点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0.《素问•八正神明论》: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满应().(1.5分)A无刺B无疑C无补D无泻E无治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1.《灵枢•行针》出现气与针相逢的针刺反应见于().(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2.根据《素问▪针解篇》“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1.5分)A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B意念不正C持针要端正D病人体位端正E垂直进针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3.《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刺六变之脉急者,宜().(1.5分)A深内而久留针B深内而不留针C浅内而久留针D浅内而不留针E疾发针而浅内之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4.下列各选项中哪一项不是针对真邪未合时的论述()(1.5分)A行无常处B其来不可逢C其往不可追D呼尽内针E刺出其血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5.《灵枢•行针》出现神动而气先针行的针刺反应见于() . (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6.《千金要方•灸例》吴蜀地多灸是为了().(1.5分)A强身健体B治疗温病C预防蛇伤D预防瘴疬温疟毒气E治疗湿病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7.关于“知素药为真”,下列何者是正确的()(1.5分)A知道药物的真假B了解药物的性能和作用C针对不同医生习惯D针对病人要求E医者不明针刺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8.针入而气逆现象见于()(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多阴而少阳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9.“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1.5分)A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B意念不正C持针要端正D病人体位端正E垂直进针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0.关于“知养身”,下列何者是不正确的()(1.5分)A懂得养生的道理B针刺取效的因素之一C与针刺作用相辅相成D养生而不必针刺E养生与针刺配合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20分)1.《素问▪刺志论》中以下哪些情况属于“反”?()(2分)A气虚身热B气盛身寒C谷入多气少D谷不入气多E脉大血少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 根据《灵枢•终始》“气至而有效”在脉象上的表现是()(2分)A针刺后脉象有变化B用针刺补法后脉象转为坚实C针刺后脉象无变化D用针刺泻法后脉象转为和软E针刺后脉象为“徐而和”正确答案 A,B,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下列哪些属于“持针之道”()(2分)A正指直刺B无针左右C神在秋毫D属意病者E审视血脉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下列腧穴中,以输为原的穴是()(2分)A太冲B后溪C关冲D太渊E太溪正确答案 A,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5.取其原,能治疗的疾病是()(2分)A五脏之病B六腑之病C三焦之病D五脏六腑之病E奇恒之腑之病正确答案 A,B,C,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6.以下指“飞扬”穴的是()(2分)A阴股之络B三阳于下C三阳之络D足太阳膀胱经络穴E足少阳胆经络穴正确答案 B,C,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7.《针灸大成》认为“头不可多灸”的机理是( )(2分)A肌肉单薄B气血易于滞絶C头目旋眩D还视不明E百脉皆归于头正确答案 A,B,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8.根据《素问•离合真邪论》下列哪些操作属于泻的操作()(2分)A吸则内针B吸则转针C静以久留D候呼引针E呼尽乃去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9.根据《灵枢•寒热病》:下列属于天牖五部的穴位是()(2分)A人迎B扶突C大迎D天府E天枢正确答案 A,B,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0.“四根三结”的含义为( )(2分)A经络根于四肢B结于头C结于胸D结于腹E结于颡大正确答案 A,B,C,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三、判断(每题2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20分)1.《标幽赋》中“治喉中之闭塞”指照海穴.(2分)正确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者”是指九针的名称不同.(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宝命全形的五项基本原则是指针刺过程而言.(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的“中筋”指无伤筋.(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5. 《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中,“非熨焫不能以达”是指不用艾灸就不能通达经络.(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6.“要交正而识本经”,是指原络配穴法.(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7.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缪刺之.(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8.正穴之外,又益之以奇穴的原因是人的体质所决定的.(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9.奇病,指病只在一侧之经脉,或在左,或在右.(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0.根据《灵枢∙邪客》持针纵舍即迎随.(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第二套202201针灸医籍选读(专升本)交卷时间2023-04-28 15:49:57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0道小题,总分值60分)1.关于“知养身”,下列何者是不正确的()(1.5分)A懂得养生的道理B针刺取效的因素之一C与针刺作用相辅相成D养生而不必针刺E养生与针刺配合纠错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1.5分)A进针的快慢B出针的快慢C用针有徐疾之意D诊断的快慢E针刺时间的长短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筋挛骨痛而补魂门”的原理是( )(1.5分)A魂门是背部穴B魂门平肾俞C魂门平肝俞穴D魂门是筋会E魂门是背俞穴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刺六变之脉缓,宜()(1.5分)A深内而久留针B深内而不留针C浅内而久留针D浅内而不留针E疾发针而深内之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5.“迎夺右而泻凉”包括几种补泻手法( )(1.5分)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E五种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6.阴交阳别而定血晕是指( )(1.5分)B子宫出血C便血D胃出血E吐血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7.《灵枢•五乱》气乱于心的治疗取穴应是() .(1.5分)A手少阴、心主之输B只取手少阴之输C只取手心主之输D手少阴、太阳之输E手太阳之输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8.下列各选项中哪一项不是针对真邪未合时的论述()(1.5分)A行无常处B其来不可逢C其往不可追D呼尽内针E刺出其血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9.《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刺六变之脉急者,宜().(1.5分)A深内而久留针B深内而不留针C浅内而久留针D浅内而不留针E疾发针而浅内之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0.“午前卯后”是指( )(1.5分)A上午7~10点B上午8~10点C9~10点D上午7~11点E上午8~11点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1.《灵枢•九针十二原》“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是指().(1.5分)A应及时补泻B应及时出针C应及时进针D应手法轻巧E应轻微补泻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2.《千金要方•灸例》灸之尤宜大熟的部位是().(1.5分)A四肢B脊背D头部E胸部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3.《素问·八正神明论》: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生应().(1.5分)A无刺B无疑C无补D无泻E无治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4.“取照海治喉中之闭塞”主要是指( )(1.5分)A急性咽喉肿痛B实火的咽喉肿痛C虚火上炎的咽喉肿痛D治疗梅核气E治疗急性声哑.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5.关于“知素药为真”,下列何者是正确的()(1.5分)A知道药物的真假B了解药物的性能和作用C针对不同医生习惯D针对病人要求E医者不明针刺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6.“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此处阴阳指()(1.5分)A刚柔之别B弱强之别C短长之别D身形结构的内外E形气偏盛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7.《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灸之疗疾也,有数有法.“奇者”是().(1.5分)A针灸所立之规B针灸所定之方C针灸的经穴D针灸的奇穴E针刺的手法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8.出现神动而气先针行的针刺反应见于( )(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9.“泻则益虚”之义是( )(1.5分)A泻法益于虚证B用泻法使实证转为虚证C用泻法虚之D用泻法则更虚E用泻法则渐虚衰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0.《灵枢•逆顺肥瘦》:刺肥人的针刺要求是().(1.5分)A深而留之B浅而疾之C浅而留之D深而疾之E不宜针刺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1.《标幽赋》中“胁疼肋痛针飞虎”飞虎指().(1.5分)A至阴B足三里C内关D公孙E支沟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2.夫邪之客于形者,必先舍于()(1.5分)A皮毛B孙脉C络脉D经脉E巨虚上下廉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3.“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四关是( )(1.5分)A四肢关节B四肢末端C合谷穴D太冲穴E合谷穴和太冲穴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4.以下的荥穴是()(1.5分)A太冲B合谷C二间D三间E阳辅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5.《千金要方•灸例》吴蜀地多灸是为了().(1.5分)A强身健体B治疗温病C预防蛇伤D预防瘴疬温疟毒气E治疗湿病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6.腑独有六者,指()(1.5分)A六腑B五输加原穴C六个原穴D三十个腧穴E三十六个腧穴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7.《七十难》应浅刺的情况为().(1.5分)A秋冬B春夏C寒冷D实证E里证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8.以下的井穴是()(1.5分)A行间B然谷C足三里D中封E大敦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9.《素问•八正神明论》: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满应().(1.5分)A无刺B无疑C无补D无泻E无治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0.《灵枢·逆顺肥瘦》:刺瘦人的针刺要求是().(1.5分)A深而留之B浅而疾之C浅而留之D深而疾之E不宜针刺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1.《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认为“非熨焫不能以达”的病位在()(1.5分)A肠胃B血脉C皮肤D腠理E脏腑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2.《素问▪缪刺论》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1.5分)A皮毛B孙脉C络脉D经脉E巨虚上下廉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3.《黄帝内经》中“热病五十九刺”是依据( )对腧穴进行分类.(1.5分)A腧穴的功能B腧穴的分布特点C腧穴的定位方法D腧穴的名称E腧穴的含义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4.下列哪项适合真邪已合与未合时的要求()(1.5分)A三部九候诊法B适当补泻C攻邪D刺出血E推阖其门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5.《灵枢•五乱》:徐入徐出,谓之().(1.5分)A补泻B无形C导气D迎随E同精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6.《七十八难》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中的“信”的含义是()(1.5分)A信息B确信C诚实D表明E善用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7.《灵枢•行针》出现神动而气先针行的针刺反应见于() . (1.5分)A重阳之人B重阳之人有阴者C阴阳和调D阴气多而阳气少E粗之所败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8.“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1.5分)A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B意念不正C持针要端正D病人体位端正E垂直进针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9.《灵枢•终始》“补则益实”之义是() .(1.5分)A补法益于实证B用补法使虚证转为实证C用补法实之D用补法则更实E用补法则渐盛实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0.《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邪中于阴则溜于().(1.5分)A皮部B络脉C经脉D腑E脏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20分)1.“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该句文意是说()(2分)A已得气B慎守候C使经气易行D不要轻易改变手法E不要被周围事物分散注意力正确答案 A,B,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关于候气,正确的论述是()(2分)A针对真邪未合时B针对真邪已合时C为的是适时补泻D为的是适时泻邪E其往不可追正确答案 A,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以下是组合穴的有( )(2分)A骨空B四关C八风D八邪E四缝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 根据《灵枢•终始》“气至而有效”在脉象上的表现是()(2分)A针刺后脉象有变化B用针刺补法后脉象转为坚实C针刺后脉象无变化D用针刺泻法后脉象转为和软E针刺后脉象为“徐而和”正确答案 A,B,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5.以下指“飞扬”穴的是()(2分)A阴股之络B三阳于下C三阳之络D足太阳膀胱经络穴E足少阳胆经络穴正确答案 B,C,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6.周痹中的诊断以什么方法为主( )(2分)A切B循C视D问E闻正确答案 A,B,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7.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下列哪些属于“持针之道”()(2分)A正指直刺B无针左右C神在秋毫D属意病者E审视血脉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8.《素问▪刺志论》中以下哪些情况属于“反”?()(2分)A气虚身热B气盛身寒C谷入多气少D谷不入气多E脉大血少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9.据《灵枢•邪客》“持针纵舍”要求了解().(2分)A十二经脉之本末B皮肤之寒温C脉之盛衰滑涩D疾病之虚实E脉行之疾徐正确答案 A,B,C,D,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0.《灵枢•九针十二原》“方刺之时”的要求有哪些().(2分)A必在悬阳,及与两卫B神属勿去C知病存亡D正指直刺E无针左右正确答案 A,B,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三、判断(每题2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20分)1. 《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中,“非熨焫不能以达”是指不用艾灸就不能通达经络.(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如临深渊,手如握虎”强调的是针刺补泻时要用力.(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卒然逢之,早遏其路”指的是及时补泻.(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是论述十四经流注.(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5.“要交正而识本经”,是指原络配穴法.(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6.《灵枢•寿夭刚柔》中“刺有三变”即针刺手法有三种.(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7.《标幽赋》中“治喉中之闭塞”指照海穴.(2分)正确答案正确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8.灸法的壮数多少,应根据穴位所在部位的肌肤厚薄深浅而定.(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9.根据《灵枢∙邪客》持针纵舍即迎随.(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0.正穴之外,又益之以奇穴的原因是人的体质所决定的.(2分)正确答案错误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第三套202201针灸医籍选读(专升本)交卷时间2023-04-28 16:06:33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0道小题,总分值60分)1.“寒热痹痛,开四关而已之”,四关是( )(1.5分)A四肢关节B四肢末端C合谷穴D太冲穴E合谷穴和太冲穴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2.《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一病人肠中切痛,肠鸣,感寒即泻,当脐而痛,据“合治内腑”原则,宜取().(1.5分)A巨虚上廉B巨虚下廉足三里C曲池D委阳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3.《七十八难》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中的“信”的含义是()(1.5分)A信息B确信C诚实D表明E善用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4.“迎夺右而泻凉”包括几种补泻手法( )(1.5分)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E五种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5.关于“知素药为真”,下列何者是正确的()(1.5分)A知道药物的真假B了解药物的性能和作用C针对不同医生习惯D针对病人要求E医者不明针刺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6.根据《素问▪针解篇》“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1.5分)A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B意念不正C持针要端正D病人体位端正E垂直进针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7.《灵枢•终始》“补则益实”之义是() .(1.5分)A补法益于实证B用补法使虚证转为实证C用补法实之D用补法则更实E用补法则渐盛实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8.“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1.5分)A进针的快慢B出针的快慢C用针有徐疾之意D诊断的快慢E针刺时间的长短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9.“泻则益虚”之义是( )(1.5分)A泻法益于虚证B用泻法使实证转为虚证C用泻法虚之D用泻法则更虚E用泻法则渐虚衰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0.《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灸之疗疾也,有数有法.“奇者”是().(1.5分)A针灸所立之规B针灸所定之方C针灸的经穴D针灸的奇穴E针刺的手法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未作答回答错误展开11.下列什么情况可以导致“脏虚”()(1.5分)A月满而补B月生而泻C月郭空而治D天温而刺E天寒而刺。
智慧树知到 《针灸医籍选读》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针灸医籍选读》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2、“男陰女陽,良工所禁”中“男”理解正确的是:A:男子B:阳性体质C:阴性体质D:阳性病症E:阴性病症正确答案:男子,阳性体质,阳性病症3、月生之时,脏腑气血开始旺盛,可以使用泻法.A:对B:错正确答案:错4、针刺后需要候气,使实由实转虚.A:对B:错正确答案:对5、治疗环境安静可以使医患集中精神,体察针刺反应,引导针刺感应.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第二章1、节之交指的是:A:腧穴B:络脉渗灌之处C:有形的皮肉筋骨D:人体精神气血输注之处,内外沟通之所正确答案:腧穴,络脉渗灌之处,人体精神气血输注之处,内外沟通之所2、《内经》中谈到腧穴所使用的名称有:A:孔B:络C:会D:谷正确答案:孔,络,会,谷3、泻井穴的时候可以用荥穴泻之.A:对B:错正确答案:对4、十二经筋病候即经筋本身的病变,表现为运动系统疾病,以疼痛和运动障碍为主. A:对B:错正确答案:错5、六经皮部:A:太阳为开,少阳为合,阳明为枢B:太阳为关,少阳为合,阳明为枢C:太阳为关,少阳为枢,阳明为阖D:太阳为开,少阳为枢,阳明为合E:太阳为枢,少阳为合,阳明为关正确答案:太阳为关,少阳为枢,阳明为阖第三章1、“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的脉象是:A:脉急B:脉缓C:脉大D:脉小正确答案:D2、邪气中于阳经的一般规律有:A:始于头面B:湿邪致病C:风邪致病D:经病正确答案:ACD3、脉缓者多热.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 A:对B:错正确答案:A4、治咳取穴原则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分经论治B:五输穴C:背俞穴D:下合穴正确答案:ABC5、愁忧恐惧则伤:A:肾B:肺C:脾D:心。
针灸试题及其答案
针灸试题及其答案(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针灸考核笔试试题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多选题每题2分,漏选扣1分,多选不给分,共10题。
)单选题:1、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包含了以下哪些内容:(C)A.阴阳、五行、脏腑 B.五行、手足、阴阳 C.手足、脏腑、阴阳D.脏腑、手足、五行E. 以上都不是2、1.5寸毫针针身的长度是:(D)A.25mmB.30mmC.35mmD.40mmE.50mm3、膝中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C)A.12寸B.13寸C.16寸D.18寸E.19寸4、足阳明胃经在下肢的分布是:(B)A.内侧前廉B.外侧前廉C.内侧中行D.外侧后廉E.内侧后廉5、曲泽穴位于:(E)A.肱二头肌腱桡侧缘B.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C. 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向外0.5寸D. 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肘横纹中E.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肘横纹中6、下列哪项不是灸法的治疗作用( C )A.温经散寒B. 扶阳固脱C. 开窍泻热D.消瘀散结E.防病保健7、针刺浅薄部位腧穴,应用(D)A.指切进针法B.夹持进针法C.舒张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E.套管进针法8、隔姜灸可用于治疗(A)A.寒性呕吐腹痛B.哮喘C.瘰疬D.疮疡E.小儿脐风9、非化脓灸属于(A)A.直接灸B.间接灸C.温和灸D.回旋灸E.实按灸10、十二经之海是指:(C)A.督脉B.任脉C.冲脉D.带脉E.奇经八脉11、腧穴可分为以下那三类(D)A.十二经穴、经穴、阿是穴B.经穴、奇穴、特定穴C.经穴、络穴、奇穴D.经穴、阿是穴、经外奇穴E.十四经穴、阿是穴、特定穴12、下列阴阳大小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C)A.阳明、太阳、少阳B.少阴、厥阴、太阴C.少阳、太阳、阳明D.少阴、太阴、厥阴E.太阳、少阳、阳明13下列哪个不是火罐法的方法(C)A. 投火法B.闪火法C.闪罐法D.贴棉法E.架火法14、与太溪相对的穴位是(D)A.阳白B.阳溪C.照海D.昆仑E.申脉15、施灸的正确顺序为( A )A.先上后下、先阳后阴B.先上后下、先阴后阳C.先下后上、先阳后阴D.先下后上、先阴后阳E.没有具体的顺序16、“一夫法”是指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四横指的间距为3寸,其量取标准应按:(B)A.食指远端指节横纹B.中指中节指节横纹C.无名指远端指节横纹D、小指近端指节横纹E、以上都不是17、按照今时骨度分寸规定,肘腕横纹之间的距离为(A)A.12寸B.13寸C.9寸D.8寸E.11寸18、足三阴循行方向为(C)A.从手走头B.从头走足C.从足走腹D.从胸走手E.以上均不是19、手足阴阳经在四肢部的分布由前到后的规律一般是(C)A.少阴、太阴、厥阴B.阳明、太阳、少阳C.太阴、厥阴、少阴D.太阳、阳明、少阳E.厥阴、少阴、太阴20、关于丰隆穴,下列正确的是(C)A.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B.属于足太阳膀胱经C.特殊治疗作用:痰症D.阴经上的穴位E.以上均不正确21、指力练习最好选择(B)练针。
针灸医籍选试卷二
《针灸医籍选读》模拟考试试卷(2)一、单项选择题1.五乱证的针刺宜(徐入徐出)2.《黄帝内经》称腧穴有“365”,就是指(与一年365天相应)3.“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就是指(用针有徐疾之意)4.“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就是指(经气变化)5.刺六变之脉缓,宜(浅内而不留针)6.一病人善太息,口苦,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据“合治内腑”原则.宜取(阳陵泉)7.“泻则益虚”之义就是(用泻法则渐虚衰)8.气乱于肺的治疗取穴应就是(手太阴荥、足少阴输)9.婴儿的针刺要求就是(浅而疾之)10.手少阴之脉独无腧就是指(心经无治疗心脏病的腧穴)11.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满应(无补)12.真邪未合时的治疗宜(刺出其血)13.“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深浅就是指(进针深浅)14.有痛而经不病者,如何刺之(缪刺)15.经脉属土,五行属水的腧穴就是(阴陵泉)16.根据“虚者补其母”的原则,胃经虚应补的经就是(小肠)17.“胁肋疼痛针飞虎”就是指(支沟)18.“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迳”就是取(多经相交之穴)19.《百证赋》载:面上虫行有验,可取(迎香)20.暴挛痫眩,足不任身,治疗取穴为(天柱)二、多项选择题1.振埃法的取穴有(天容,廉泉)2.下列哪些就是泻的操作(按而引针,排阳得针)3.浅剌而不留针适合六变的哪些情况(缓,滑)4.“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就是指(针剌时不分男女均要专心致志,针刺不分远近均要专心致志,持针调气要专心致志,针刺时不分上下均要专心致志,针刺不分补泻均要专心致志)5.“气至而有效”在脉象上的表现就是(针刺后脉象有变化,用针刺补法后脉象转为坚实,用针刺泻法后脉象转为与软)6.转筋的治疗,下列不正确的就是(转筋于阳治其阴,转筋于阴治其阳,治不分阴阳)7.下列属于天牖五部的穴位就是(人迎,扶突,天府)8.真心痛临床表现为(手足厥冷,旦发夕死,夕发旦死)9.符合气乱于肠胃治疗的就是(先取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10.“持针纵舍”要求了解(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温,脉之盛衰滑涩,疾病之虚实,脉行之疾徐)11.经气已至后应注意下列哪些要求(慎守勿失,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深浅在志,手如握虎)12.正穴之外,又益之以奇穴的原因就是(民之受疾不同,所施之术或异,势之所趋)13.妇人经事改常,可选取(地机,血海)14.下列哪些操作属于补的操作(静以久留,呼尽内针,推阖其门,候吸引针)15.关于“气至而有效”,下列哪些论述就是正确的(泻后脉大如其故而不坚,补后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三、填空题1.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与)2.徐人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针灸医籍选读试卷培训资料
《针灸医籍选读》模拟考试试卷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
时间9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功20题,计20分)1.三焦行诸阳,估置一兪曰()A.原B.兪C.输D.合E.经2.“上守机”是指()A.守刺法B.守补泻C.守气D守腧穴E守弩机3.关于十二原穴的论述,下列哪一个选项是错误的()A十二原穴属于五脏六腑B十二原穴出于四关C只有六腑有十二原穴D十二原穴可治五脏病E十二原穴可治六腑病4.“气至而去之者”是指()A.气至后邪气去B.邪气至而去针C.谷气至而去针D.补泻气调而去针E.阳气至而去针5邪中于面则()A.下太阳B.下少阳C.下阳明D.下厥阴E.下任脉6.“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
“欲端以正”是指()A.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B.意念不正C.持针要端正D.病人体位端正E.垂直进针7.一病人肠中切痛,肠鸣,感寒即泻,当脐而痛,不能久立,据“合治内腑”原则,当取()A.巨虚上廉B.巨虚下廉C.足三里D.曲池E.小海8.病在阴中之阴者,当刺()A.阴之荥输B.阳之合C.阴之经D.络脉E.阴之合9.根据实者泻其子的原则,肺经实应泻的经是()A.胃B.肾C.心D.肝E.脾10.胆瘅应取胆之()A.原、络穴B经、合穴 C.募、俞穴 D.经、俞穴11.“刺骨无伤筋”是指()A.针至筋而去B.针至骨而去C.针刺时宜避开筋D.针刺时应浅.E.针刺时宜深12.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可泻()A.四肢之热B.胃中之火C.脏之热D.胸中之热E.腹中之热13.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生应()A.无刺B.无治C.无补D.无泻E.无灸14.一病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A.风门B.肺俞C.风府 C.大椎D.风池15.据《素问•针解》,“刺虚则实之者”需()A.针下热B.针下凉C.浅刺之D.深刺之E.脉实16.据《标幽赋》,眼痒眼痛泻()A.申脉、金门B.大椎。
针灸医籍选试题
《九针十二原》一、填空题1.粗守,上守。
神乎神,_____________.2.刺之微,_________ ,粗守,上守。
3.凡用针者,虚则,满则,宛陈则,邪胜则。
4.方刺之时,必在,及与,神属勿去__________ .5.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出于,四关主治,五脏有疾,当取之。
6.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 ________ ,欲以微针,_________,__________,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7.未睹其______,恶知其______。
8.机之动,_____________。
空中之机,_____________。
9.往者为_________,来者为________,明知________,正行无间。
10.逆而______之,恶得无________。
追而_______之,恶的无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道毕矣。
11.刺之要,__________,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12.所言节者,___________也,非_________也。
13.刺诸热者___________;刺诸寒者____________.14.刺之而气不至,_________.刺之而气至_______,__________.15.针陷脉则_________,针中脉则_______,针太深则_________。
二、单选题1.“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A.进针快慢 B.出针快慢 C.用针有徐疾之意D.诊断快慢 E.留针时间的长短2.“空中之机,清静而微” 是指()A.进针要轻 B.经气变化 C.出针要轻D.病人针感小 E.施术手法轻3.“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 是指()A.应及时补泻 B.应及时出针 C.应及时进针D.应手法轻巧 E.应轻补轻泻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持针之道”的要求()A.正指直刺 B.坚者为宝 C.神在秋毫D.必先诊脉 E.无针左右5.“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之” 是指()A.仅根据脉的变化针刺 B.针刺先于诊脉 C.据脉判定治内还是治外D.针前一定要诊脉 E.针前要诊脉,判定气血的虚实三、多选题1.下列哪些选项属“小针之要” ()A.粗守形 B.上守神 C.上守机D.粗守关 E.不可挂以发2.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针刺要求()A.知机之道,叩之不发 B.不必知经气往来 C.不必观察穴下气血变化D.必须了解补泻时机 E.必须了解进出针时机3.“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说的()A.气盛不可补,气虚不可泻 B.气虚要补,气盛要泻C.针下之气变化迅速,需仔细体会 D.邪气来不容易察觉E.邪气去不容易察觉4.下列哪些选项属“补”法要求()A.必持内之 B.若行若按 C.如蚊虻止D.去如弦绝 E.令左属右5.下列哪些选项属“泻”法操作()A.若行若按 B.若妄之 C.按而引针 D.排阳得针 E.令左属右6.关于“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 A.徐疾指的是经气运行的快慢 B.徐疾指的是针刺速度的快慢 C.实和虚指的是补泻D.徐进针而疾出针为补 E.疾进针而徐出针为泻7.下列哪些选项属“持针之道” () A.正指直刺 B.无针左右 C.神在秋毫 D.属意病者 E.审视血脉8.“方刺之时”的要求()A.必在悬阳,及与两卫 B.神属勿去 C.知病存亡D.正指直刺 E.无针左右四、判断题1.“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指实证不可用补法,虚证不可用泻法。
针灸试题及其答案
针灸试题及其答案针灸考核笔试试题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多选题每题2分,漏选扣1分,多选不给分,共10题。
)单选题:1、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包含了以下哪些内容:(C)A.阴阳、五行、脏腑 B.五行、手足、阴阳 C.手足、脏腑、阴阳D.脏腑、手足、五行E. 以上都不是2、1.5寸毫针针身的长度是:(D)A.25mmB.30mmC.35mmD.40mmE.50mm3、膝中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C)A.12寸B.13寸C.16寸D.18寸E.19寸4、足阳明胃经在下肢的分布是:(B)A.内侧前廉B.外侧前廉C.内侧中行D.外侧后廉E.内侧后廉5、曲泽穴位于:(E)A.肱二头肌腱桡侧缘B.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C. 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向外0.5寸D. 肱二头肌腱桡侧缘的肘横纹中E. 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肘横纹中6、下列哪项不是灸法的治疗作用( C)A.温经散寒B. 扶阳固脱C. 开窍泻热D.消瘀散结E.防病保健7、针刺浅薄部位腧穴,应用(D)A.指切进针法B.夹持进针法C.舒张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E.套管进针法8、隔姜灸可用于治疗(A)A.寒性呕吐腹痛B.哮喘C.瘰疬D.疮疡E.小儿脐风9、非化脓灸属于(A)A.直接灸B.间接灸C.温和灸D.回旋灸E.实按灸10、十二经之海是指:(C)A.督脉B.任脉C.冲脉D.带脉E.奇经八脉11、腧穴可分为以下那三类(D)A.十二经穴、经穴、阿是穴B.经穴、奇穴、特定穴C.经穴、络穴、奇穴D.经穴、阿是穴、经外奇穴E.十四经穴、阿是穴、特定穴12、下列阴阳大小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C)A.阳明、太阳、少阳B.少阴、厥阴、太阴C.少阳、太阳、阳明D.少阴、太阴、厥阴E.太阳、少阳、阳明13下列哪个不是火罐法的方法(C)A. 投火法B.闪火法C.闪罐法D.贴棉法E.架火法14、与太溪相对的穴位是(D)A.阳白B.阳溪C.照海D.昆仑E.申脉15、施灸的正确顺序为( A)A.先上后下、先阳后阴B.先上后下、先阴后阳C.先下后上、先阳后阴D.先下后上、先阴后阳E.没有具体的顺序16、“一夫法”是指将食、中、无名小指相并,四横指的间距为3寸,其量取标准应按:(B)A.食指远端指节横纹B.中指中节指节横纹C.无名指远端指节横纹D、小指近端指节横纹E、以上都不是17、按照今时骨度分寸规定,肘腕横纹之间的距离为(A)A.12寸B.13寸C.9寸D.8寸E.11寸18、足三阴循行方向为(C)A.从手走头B.从头走足C.从足走腹D.从胸走手E.以上均不是19、手足阴阳经在四肢部的分布由前到后的规律一般是(C)A.少阴、太阴、厥阴B.阳明、太阳、少阳C.太阴、厥阴、少阴D.太阳、阳明、少阳E.厥阴、少阴、太阴20、关于丰隆穴,下列正确的是(C)A.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B.属于足太阳膀胱经C.特殊治疗作用:痰症D.阴经上的穴位E.以上均不正确21、指力练习最好选择(B)练针。
《针灸医籍选》重点.docx
节《针灸医籍选》重点艿蒅单项选择题螅1.三焦行诸阳,故置一俞曰(原)聿2.“上守机”是指(守气)莈3.关于十二原穴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只有六腑有十二原穴)羄4 .“气至而去之者”是指(补泻气调而去针)薆5.邪中于面则(下阳明)肁6.“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 ,“欲端以正”是指(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螀7 .一病人肠中切痛.肠鸣,感寒即泻,当脐而痛,不能久立,据“合治内腑”原则.当取(巨虚上廉)薈8.病在阴之阴者,当刺(阴之荥输)肂9.根据实者泻其子的原则,肺经实应泻的经是(肾)膂10.胆瘅应取胆之(募、俞穴)衿11.“刺骨无伤筋”是指(针至筋而去)肇12.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可泻(胃中之热)螂13.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生应(无泻)罿14 .一病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治在(风府)羇15.据《索问?针解》,“刺虚则实之者”需(针下热)蒇16.据《标幽赋》,眼痒眼疼泻(光明、地五会)蒃17.《难经》春刺井是说(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肝病)肁18.泻南方补北方是针对(肝实肺虚)荿19.据“辨证求经”原则,下列何穴可治喉中闭塞(照海)袆20.“沉涩紧而已至”是指(针下气至情况)芃1.五乱证的针刺宜(徐入徐出)肂2.《黄帝内经》称腧穴有“ 365”,是指(与一年365 天相应)蒈3.“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用针有徐疾之意)莅4.“空中之机,清静而微”是指(经气变化)羃5.刺六变之脉缓,宜(浅内而不留针)袀6.一病人善太息,口苦,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据“合治内腑”原则.宜取(阳陵泉)袀7.“泻则益虚”之义是(用泻法则渐虚衰)螅8.气乱于肺的治疗取穴应是(手太阴荥、足少阴输)螄9.婴儿的针刺要求是(浅而疾之)羁10.手少阴之脉独无腧是指(心经无治疗心脏病的腧穴)羈11.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满应(无补)蒈12.真邪未合时的治疗宜(刺出其血)蒄13.“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 ,深浅是指(进针深浅)羂14.有痛而经不病者,如何刺之(缪刺)肇15.经脉属土,五行属水的腧穴是(阴陵泉)袈16.根据“虚者补其母”的原则,胃经虚应补的经是(小肠)芅17.“胁肋疼痛针飞虎”是指(支沟)螀18.“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迳”是取(多经相交之穴)葿19.《百证赋》载:面上虫行有验,可取(迎香)羅芇20.暴挛痫眩,足不任身,治疗取穴为(天柱)袁多项选择题薈1.关于《灵枢? 终始》篇:“所谓气至而有效” ,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痛不必随针)螆2 .下列哪几项不属补法的操作要领(吸则内针,吸则转针,候呼引针,呼尽去针)螅3.下列哪几项不属虚实之常(气实形虚,气盛身寒)袂4.《千金要方》所述施灸顺序,下列哪几项是错误的(先阴后阳,先下后上,无上下先后)羀5.下列哪些情况不宜针刺(大醉,大怒,大劳,大渴,新饱)膆1.振埃法的取穴有(天容,廉泉)蒆2.下列哪些是泻的操作(按而引针,排阳得针)蚀3 .浅剌而不留针适合六变的哪些情况(缓,滑)肈4.“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 是指(针剌时不分男女均要专心致志,针刺不分远近均要专心致志,持针调气要专心致志,针刺时不分上下均要专心致志,针刺不分补泻均要专心致志)薅5.“气至而有效” 在脉象上的表现是(针刺后脉象有变化,用针刺补法后脉象转为坚实,用针刺泻法后脉象转为和软)羂6.转筋的治疗,下列不正确的是(转筋于阳治其阴,转筋于阴治其阳,治不分阴阳)螁7.下列属于天牖五部的穴位是(人迎,扶突,天府)膇8.真心痛临床表现为(手足厥冷,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羄9.符合气乱于肠胃治疗的是(先取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蚂10.“持针纵舍”要求了解(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温,脉之盛衰滑涩,疾病之虚实,脉行之疾徐)袃11.经气已至后应注意下列哪些要求(慎守勿失,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深浅在志,手如握虎)蕿12.正穴之外,又益之以奇穴的原因是(民之受疾不同,所施之术或异,势之所趋)蚈13.妇人经事改常,可选取(地机,血海)蒃14.下列哪些操作属于补的操作(静以久留,呼尽内针,推阖其门,候吸引针)蚀15 .关于“气至而有效” ,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泻后脉大如其故而不坚,补后脉大如其故而益坚)蚇膇填空题膃1 .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蚁2.徐人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医籍选读》模拟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三焦行诸阳,故置一俞曰(原)2.“上守机”是指(守气)3.关于十二原穴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只有六腑有十二原穴)4.“气至而去之者”是指(补泻气调而去针)5.邪中于面则(下阳明)6.“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欲端以正”是指(医生要心地坦荡,行为端正)7.一病人肠中切痛.肠鸣,感寒即泻,当脐而痛,不能久立,据“合治内腑”原则.当取(巨虚上廉 )8.病在阴之阴者,当刺(阴之荥输)9.根据实者泻其子的原则,肺经实应泻的经是(肾)10.胆瘅应取胆之(募、俞穴)11.“刺骨无伤筋”是指(针至筋而去)12.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可泻(胃中之热)13.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生应(无泻)14.一病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
治在(风府)15.据《索问?针解》,“刺虚则实之者”需(针下热)16.据《标幽赋》,眼痒眼疼泻(光明、地五会)17.《难经》春刺井是说(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肝病)18.泻南方补北方是针对(肝实肺虚)19.据“辨证求经”原则,下列何穴可治喉中闭塞(照海)20.“沉涩紧而已至”是指(针下气至情况)二、多项选择题1.关于《灵枢?终始》篇:“所谓气至而有效”,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痛不必随针)2.下列哪几项不属补法的操作要领(吸则内针,吸则转针,候呼引针,呼尽去针) 3.下列哪几项不属虚实之常(气实形虚,气盛身寒)4.《千金要方》所述施灸顺序,下列哪几项是错误的( 先阴后阳,先下后上,无上下先后)5.下列哪些情况不宜针刺(大醉,大怒,大劳,大渴,新饱)三、填空题1.(肩井)乳痈而极效,(商丘)痔瘤而最良。
2.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
3.补必用员,员者(行也),刺必(中其荣)。
4.知为引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5.春夏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引持(之阴)也。
6.不实不虚,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也。
7.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8.胁痛肋痛针(飞虎)。
9.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10.脾冷胃痛,泻(公孙)而立愈。
四、判断及改错题1.灸寒热之法,宜先灸(项大椎)。
2.《灵枢-九针十二原》“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指引下之气变化十分迅速,需细心体会。
3.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
4.《难经》首次提出(“奇经八脉”)名称。
5.“上守机”是指(守气)。
6.先寒后热者宜施以阳中隐阴之法。
7.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
8.“泻必用方”、“补必用员”的“方”与“员”指的(不是)针形。
9.《邪客》篇中的“持针之道,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之疫徐是指针刺的(脉行徐疾)。
10.荥主身热是指(心经荥穴)可治疗热病。
五、简答题1.何谓“从卫取气”?答:从卫取气是指针刺时先浅刺得气,然后推针深入而补虚。
2.如何做到“刺荣无伤卫”答:“刺阴者.先以左手摄按所针荥俞之处.气散乃内针。
”即先摄按皮肤,使浅表之气离散而深刺,则不伤浅部之气。
3.如何“扶营置气”?答:直针刺至深部。
再浅出而泻其邪气。
六、问答题1.巨刺与缪刺有何异同?答:相同点:巨刺与缪刺均为左右交叉刺。
不同点:(1)邪客部位:巨刺是邪客经脉,其特点是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及移易,即左侧邪盛而其病证表现于右,同样右侧亦然:或左病未已而右脉又病,右病未已而左脉又病。
而缪刺则为邪客干络,其特点是病邪从左注右,从右注左.与邪客于经之左侧邪盛而症显于右不同。
(2)针刺部位:巨刺必中其经;缪刺必中其络。
2.关于“徐而疾则实”和“疾而徐则虚”,《索问》与《灵枢》的论述有何不同?答:《灵枢·小针解》:“徐而疾则实者,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疾内而徐出也。
”察问·针解》“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
”3.“春夏刺浅”与“春夏各致一阴”是否矛盾,为什么?答:(1)不矛盾。
(2)表面上看,二者似乎矛盾,但实际并不矛盾。
主要是因为二者所指的侧重点不同:春夏刺浅,指人气在浅部,故针刺要浅刺。
而“春夏各致一阴”则是从阴阳的相互依存来说明春夏如何刺浅,即针刺时先刺至深部取阴气,然后提针至浅处以养浅表之阳,而不是春夏刺阴后针不上提。
七、论述题根据《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合主逆气而泄”及《七十四难》“春刺井,夏刺荥.……冬刺合”的论述.请说明春夏秋冬主治的病证,其理论依据是什么?答:根据《难经》这两篇文章所述,春刺井是指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心下满;夏刺荣是指夏天刺心经荥穴治疗身热;长夏刺输是指长夏刺脾经输穴治疗体重节痛;秋刺经是指秋天刺肺经经穴治疗咳喘寒热;冬刺合是指冬天刺肾经合穴治疗逆气而泻。
其理论依据主要是《难经》中五输穴、五脏、五季等与五行的搭配。
如春属木,阴经井穴也属木,肝也属木,而心下满乃肝乘脾所致,故春天刺肝经井穴可治疗心下满。
其余四脏类此。
但是,由于这一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灵活,切不可拘泥。
《针灸医籍选读》模拟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五乱证的针刺宜(徐入徐出)2.《黄帝内经》称腧穴有“365”,是指(与一年365天相应)3.“刺之微,在速迟”的“速迟”是指(用针有徐疾之意)4.“空中之机,清静而微”是指(经气变化)5.刺六变之脉缓,宜(浅内而不留针)6.一病人善太息,口苦,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据“合治内腑”原则.宜取(阳陵泉)7.“泻则益虚”之义是(用泻法则渐虚衰)8.气乱于肺的治疗取穴应是(手太阴荥、足少阴输)9.婴儿的针刺要求是(浅而疾之)10.手少阴之脉独无腧是指(心经无治疗心脏病的腧穴)11.据“得时而调之”原则,月满应(无补)12.真邪未合时的治疗宜(刺出其血)13.“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深浅是指(进针深浅)14.有痛而经不病者,如何刺之(缪刺)15.经脉属土,五行属水的腧穴是(阴陵泉)16.根据“虚者补其母”的原则,胃经虚应补的经是(小肠)17.“胁肋疼痛针飞虎”是指(支沟)18.“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迳”是取(多经相交之穴)19.《百证赋》载:面上虫行有验,可取(迎香)20.暴挛痫眩,足不任身,治疗取穴为(天柱)二、多项选择题1.振埃法的取穴有(天容,廉泉)2.下列哪些是泻的操作(按而引针,排阳得针)3.浅剌而不留针适合六变的哪些情况(缓,滑)4.“调气在于终始一者.持心也”是指(针剌时不分男女均要专心致志,针刺不分远近均要专心致志,持针调气要专心致志,针刺时不分上下均要专心致志,针刺不分补泻均要专心致志)5.“气至而有效”在脉象上的表现是(针刺后脉象有变化,用针刺补法后脉象转为坚实,用针刺泻法后脉象转为和软)6.转筋的治疗,下列不正确的是(转筋于阳治其阴,转筋于阴治其阳,治不分阴阳) 7.下列属于天牖五部的穴位是(人迎,扶突,天府)8.真心痛临床表现为(手足厥冷,旦发夕死,夕发旦死)9.符合气乱于肠胃治疗的是(先取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10.“持针纵舍”要求了解(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温,脉之盛衰滑涩,疾病之虚实,脉行之疾徐)11.经气已至后应注意下列哪些要求(慎守勿失,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深浅在志,手如握虎)12.正穴之外,又益之以奇穴的原因是(民之受疾不同,所施之术或异,势之所趋) 13.妇人经事改常,可选取(地机,血海)14.下列哪些操作属于补的操作(静以久留,呼尽内针,推阖其门,候吸引针)15.关于“气至而有效”,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泻后脉大如其故而不坚,补后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三、填空题1.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2.徐人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
3.中于面则下(阳明)。
中于颊则下(少阳),中于项则下(太阳)。
4.病在阳之阳者,刺(络脉)。
5.刺实则虚之者,针下(寒也)。
6.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7.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下)后(上)。
8.先寒后热,宜施以(阳中隐阴之法),先热后寒,宜施以(阴中隐阳之法)。
9.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营置气)。
10.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衡)。
四、判断及改错1.刺卫无伤营要(浅)刺。
2.“谷气来也徐而和”是描述得气。
3.对于转筋的治疗,转筋于阳治其(阳)。
4.持针纵舍(不是指)迎随。
5“针耀而匀”强调的是针(动时要均匀而不乱)。
6.“泻必用方”、“补必用员”的“方”与“员”指的(不是)针形。
7.“所谓刺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肉也。
”此指正确的方法。
8.补泻方法(非必)呼吸出内针的操作。
9.春刺井是说春天刺肝经井穴治疗肝病。
10.从卫取气是指要先浅刺,再深入而补虚。
五、问答题1.如何理解“治法因乎人,不因乎数,变通随乎症,不随乎法,定穴主乎心,不主乎奇正之陈迹”?答:此句出自《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
本句大意为:治法随人而定,并不受数的限制,治法的变化要根据症状,而不是症状根据治法来变.确定治疗用穴要根据具体疾病,而不应受已有的奇穴及正穴的限制。
杨继洲的这一句话,对今天的针灸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上的疾病千变万化。
常因人、因时、因地而宜,治疗时不能拘泥于成法.不知变通,否则不但会贻误病情,甚至会伤人性命。
2.《灵枢·小针解》与《紊问·离合真邪论》关于“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是如何论述的,有何异同?答:《灵枢·小针解》:“其来不可逢者,气盛不可补也;其往不可追者,气虚不可泻也。
”而《素问·离合真邪论》“方其(邪)来也,必按而止之.止而取之,无逢其冲而泻之,真气者,经气也,故曰无逢其冲而泻之。
……候邪不审.大气已过,泻之则真气脱.脱则不复,邪气复至,而病益蓄,故其往不可追也。
”从二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
前者主要是强调气盛不可补,气虚不可泻,而后者则主要强调的是泻邪时机,“其来不可逢”指不能在邪气正盛时泻邪,此时邪盛正虚,泻易伤正;“其往不可追”指不能在邪气已去时泻邪,此时只会泻正气。
正确的泻邪时机应在邪气刚来而未盛时。
很明显.二者的论述所指不同。
六、论述题假令一病人患肝病,据《难经》“补母泻子”理论,若系实证当取何穴,为什么?若系虚证当取何穴,为什么?答:若病人患肝虚证.根据“补母泻子”理论,可取足少阴肾经的阴谷穴及足厥阴肝经的曲泉穴。
因为足少阴肾经属水,肝属木,水生木,虚则补其母,则可补足少阴肾经。
取足少阴肾经的合穴是因为阴谷在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中属水,故可取阴谷。
而取足厥阴肝经合穴曲泉也是根据五输穴的五行属性进行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