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主管药师 相关专业知识 医院药事管理—临床用药管理
初级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药事管理)-试卷1
初级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药事管理)-试卷1(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医疗机构配制制剂批准文号由哪个部门发放(分数:2.00)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工商管理部门D.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E.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解析:解析:《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医疗机构配制制剂,必须按照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报送有关资料和样品,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制剂批准文号后,方可配制。
2.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或者变相销售,不得发布广告的药品是(分数:2.00)A.进口药品B.中成药C.生化药品D.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E.以上均不对解析:解析:《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不得在市场上销售或者变相销售,不得发布医疗机构制剂广告。
3.《医疗机构药师管理规定》规定,三级医院临床药师不少于(分数:2.00)A.1名B.2名C.3名D.4名E.5名√解析:解析:《医疗机构药师管理规定》规定,三级医院临床药师不少于5名。
所以本题答案E。
4.药品生产企业发布药品广告,应当向所在地的哪个部门报送有关材料(分数:2.00)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E.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解析:解析:《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发布药品广告,应当向药品生产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送有关材料。
5.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没有要求必须设置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专库的企业是(分数:2.00)A.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种植企业B.定点生产企业C.全国性批发企业D.区域性批发企业E.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单位√解析:解析: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单位应当设立专库或者专柜储存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设置专库或者专柜均可,没有必须要求设立专库。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
为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促进药物合理应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军队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军队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学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规定设置药事管理组织和药学部门。
依法取得相应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方可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
医疗机构不得将药品购销、使用情况作为医务人员或者部门、科室经济分配的依据。
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得在药品购销、使用中牟取不正当经济利益.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二级以上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委员由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行政管理等人员组成。
成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的医疗机构由药学、医务、护理、医院感染、临床科室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药师、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组成。
医疗机构负责人任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主任委员,药学和医务部门负责人任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副主任委员。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应当建立健全相应工作制度, 日常工作由药学部门负责。
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的职责:(一)贯彻执行医疗卫生及药事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审核制定本机构药事管理和药学工作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二)制定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三)推动药物治疗相关临床诊疗指南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制定与实施,监测、评估本机构药物使用情况,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四)分析、评估用药风险和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伤害事件,并提供咨询与指导;(五)建立药品遴选制度,审核本机构临床科室申请的新购入药品、调整药品品种或者者供应企业和申报医院制剂等事宜;(六)监督、指导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放射性药品的临床使用与规范化管理;(七)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药事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合理用药知识教育培训;向公众宣传安全用药知识.医疗机构医务部门应当指定专人,负责与医疗机构药物治疗相关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医院药事管理第一章1
有哪些法规?
二)医院药事法规制度管理:我国实行以法
管药,20余年来,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针对医院 管药,20余年来,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针对医院 药事工作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来规范 医院药事管理工作和药学人员的行为。如医院的 处方管理,调剂、制剂管理,药品质量的管理, 合理用药管理,医院药事管理等
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药品的质量管理 二是对药学工作质量实施的管理。 两者的区别是 什么?
五)医院药品经济管理:医院药品经济管理是医 五)医院药品经济管理:医院药品经济管理是医 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药品经济 涉及到预算,药品采购、供应、库存控制、价格, 用药的经济分析评价,医院制剂室的生产管理, 药品作价,调剂室的配方发药,药品的分级管理 等工作。
临床药师举例1 临床药师举例1
李中东解释:“地高辛” 李中东解释:“地高辛”的常规用药量在不同病 人身上有不同反映,血液中药物浓度正好会改善 症状,过之则会引发心律失常这样的毒性症状, 不足则得不到相应的治疗效果。经监测,汪老先 生的血液中药物浓度低于理想指标,因此要“ 生的血液中药物浓度低于理想指标,因此要“加 量”。李中东表示:汪老先生的例子已经很好地 说明了一个“临床药师”的职责,“ 说明了一个“临床药师”的职责,“我们的主要 工作之一就是进行临床查房,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用我们药学方面的专业知识配合临床医生的工作, 使病人用药更合理、更安全,得到更好的疗效。” 使病人用药更合理、更安全,得到更好的疗效。”
临床药师举例2 临床药师举例2
临床药师要以己之长补医生之短: 小周是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的一名临床药师。去年 5月的一个早上,小周在与医生一起查房时,遇到一位自 诉全身无力、小腿肌肉酸痛的病人。年轻的医生在反复查 阅教科书,确认自己用药没有问题后,陷入了疑惑,问题 究竟出在哪儿? 与此同时,小周也在仔细复习病例并查阅资料。她发现, 病人同时服用了治疗高血脂的阿托伐他汀和抗感染的夫西 地酸,这两者会相互抑制代谢,使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引 起磷酸激酶浓度上升,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肌无力和疼痛等 症状。在与医生沟通后,他们及时调整了处方,2 症状。在与医生沟通后,他们及时调整了处方,2天后病 人小腿酸痛的症状就消失了。 人小腿酸痛的症状就消失了。
主管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药事管理模拟4
[模拟] 主管药师相关专业知识药事管理模拟4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医院药事的具体表现,不包括A.医院药学部门与外部的沟通联系、信息交流等事项B.医院药学部门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设施设备与规章制度C.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安全隐患的调查,药品生产企业予以协助D.医院药品的质量管理、临床应用、临床药学、药学教学、科研和监督管理E.医院药品的采购、储存、保管、调剂、制剂参考答案:C医院药事是药事在医院的具体表现,包括:①医院药品的采购、储存、保管、调剂,药品的质量管理、药品的临床应用、经济核算、临床药学、药学教学、科研和监督管理;②医院药学部门内部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设施设备和规章制度;③医院药学部门与外部的沟通联系、信息交流等事项。
所以药品生产企业协助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安全隐患的调查不属于医院药事。
第2题:关于医院药事管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指医疗机构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与管理B.是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C.是对医院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D.具有医疗性、专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的特点E.是应用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对医院药学事业各部门的活动进行研究,总结其管理活动的规律,并用以指导医院药事健康发展的实践活动参考答案:D医院药事管理是对医院药学事业的综合管理,是应用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对医院药学事业各部门的活动进行研究,总结其管理活动的规律,并用以指导医院药事健康发展的实践活动。
工作内容:医院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
特点: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
第3题:医院药事工作的发展阶段中,对于“患者服务阶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职责是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医疗问题和与药物相关的问题、解决实际存在的医疗问题、用药问题和防止潜在的医疗问题与用药问题的发生B.药学服务作为一种新的医院药学工作模式而出现C.药学服务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实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既定结果D.药学服务是一个过程,药师与患者及其他医护人员合作,设计、实施和监测将会对患者产生特定治疗结果的治疗计划E.提供药学服务的结果包括治愈疾病、消除和减轻患者的症状、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和防治疾病或症状的发生参考答案:A药师在药学服务中的职责是发现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与药物相关的问题、解决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和防止潜在的用药问题的发生。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201907(2)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规定1.目的为加强我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临床应用行为,提高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84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的要求,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2.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全院临床医师、药剂科、检验科等各科室人员。
3.职责本办法由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办公室制订、监督、考核;医务部、各临床医师、药剂科、检验科执行。
4.规定细则4.1. 组织架构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决定,拟调整开元骨科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及临床特殊使用级别抗菌药物会诊专家组(见附件1)。
4.2. 考核授权4.2.1.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二级以上医院按年度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按专业技术职称授予医师相应处方权和药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HIS系统中严格设置不同级别处方医师权限。
4.2.2.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副主任医师)任职资格的医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权。
4.3. 使用原则4.3.1.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
4.3.2. 病原学结果中有对非限制性或限制性抗菌药物敏感的药物,不建议选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或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级或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
4.3.3.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本《指导原则》,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综合考虑,参照“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主管药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四(精选题)
[单选题]1.片剂辅料中的崩解剂是A.乙基纤维素B(江南博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C.滑石粉D.羧甲基淀粉钠E.糊精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羧甲基淀粉钠(Carboxymethylstarchsodium,CMS-Na)是一种白色无定形的粉末,吸水膨胀作用非常显著,吸水后可膨胀至原体积的300倍(有时出现轻微的胶粘作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崩解剂,价格亦较低,其用量一般为1%~6%(国外产品的商品名为"Primojel")。
[单选题]2.下列不是气雾剂的组成的是A.药物与附加剂B.抛射剂C.耐压容器D.阀门系统E.胶塞参考答案:E[单选题]3.影响易于水解药物的稳定性,与药物氧化反应也有密切关系的是A.pHB.广义的酸碱催化C.溶剂D.离子强度E.表面活性剂参考答案:A[单选题]4.可用作缓释作用的包合材料是A.γ-环糊精B.α-环糊精C.β-环糊精D.葡糖基-β-环糊精E.乙基化-β-环糊精参考答案:E[单选题]5.随剪切应力增加黏度下降,应力消除后黏度又缓慢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现象称为A.塑性B.胀性C.触变性D.黏弹性E.假塑性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触变性:触变性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非牛顿流体在恒定剪切力(振动、搅拌、摇动)的作用下,黏性减小,流动性增大,当外界剪切力停止或减小时,体系黏度随时间延长而恢复原状的一种性质。
[单选题]6.关于液体制剂的溶剂叙述错误的是A.水性制剂易霉变,不宜长期贮存B.20%以上的稀乙醇即有防腐作用C.一定浓度的丙二醇尚可作为药物经皮肤或黏膜吸收的渗透促进剂D.液体制剂中常用的为聚乙二醇1000~4000E.聚乙二醇对一些易水解药物有一定的稳定作用参考答案:D[单选题]7.静脉脂肪乳注射液中含有甘油2.5%(g/ml),它的作用是A.等张调节剂B.乳化剂C.溶剂D.保湿剂E.增稠剂参考答案:A[单选题]8.低温间歇灭菌法消灭芽胞效果A.不明显B.明显C.根据药品而定D.根据pH而定E.根据环境而定参考答案:A[单选题]9.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超常处方包括A.用法、用量不适宜B.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C.重复给药D.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E.无适应证用药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超常处方包括以下情况:无适应证用药;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的;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3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临床合理用药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制度临床合理用药制度是指医院或医疗机构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的用药管理制度,旨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用药效果,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临床合理用药制度的建立对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用药管理1. 开展药师服务药师是医院用药管理的重要力量,在开展合理用药制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药师可以协助医生进行用药指导和监测,提供患者用药咨询服务,对医嘱进行审核,防范用药错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2. 制定用药标准医院应根据国家规定和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用药标准,明确各种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用法等信息,规范临床用药行为。
二、药物采购和配送1. 采购药物医院应建立药品采购管理制度,确保药品来源可靠、质量合格。
采购药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性。
2. 药物配送医院应建立药物配送管理制度,规范药品的存储、配送和使用。
避免药品错发、漏发等情况,保证患者用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用药监测1. 设立用药监测系统医院应建立健全的用药监测系统,对患者用药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用药中存在的问题,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2. 定期评估用药效果医院应定期对患者的用药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四、信息共享1. 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医院应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方便医生之间、科室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
2. 加强跨学科合作医院应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推动临床合理用药制度的落实。
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合理用药制度是医疗机构用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
医院应加强用药管理、药物采购和配送、用药监测等方面的工作,推动临床合理用药制度的不断完善,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权益。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1、医师和药师在药物临床应用时须遵行安全、有效、经济的指导原则。
2、在药事管理委呐喊会领导下,药事管理办公室、医务处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负责对本院临床合理用药进行监督、管理、培训。
3、临床用药须根据医疗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以及疾病治疗指南合理施治,原则上在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处方集范围内用药。
4、建立抗菌药物、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高价位药品使用管理规定。
5、建立临床用药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管理机制,临床药师和医务部门应定期评估临床用药的俣理性并与医疗质量评估、绩效考核挂钩。
6、医院应建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不合格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7、医院监察部门、药事管理办公室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耐药监测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督。
1。
医院相关药事管理制度
医院药事管理制度条目—、工作制度1、医院药事管理制度2、药剂科工作制度3、临床药学工作制度4、药库工作制度5、药房工作制度二、药事管理制度1、药事管理委员会工作条例2、药品采购供应制度3、药品质量验收制度4、药品储存养护制度5、临床用药管理制度6、拆零药品分装制度7、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8、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制度9、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10、药品效期管理制度1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制度1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1 3、突发事件药事应急管理制度三、处方管理制度1、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办法2、处方权管理制度3、处方点评制度4、处方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二、药学人员岗位职责(1) 药剂科主任职责(2) 主管药师(中、西药)职责(3) 药剂师(中、西药)职责(4) 药剂士(中、西药)职责(5) 临床药师职责(6) 调剂岗位职责(7) 药品采购岗位职责(8 )药品验收岗位职责(9) 药品保管岗位职责(10) 药学信息咨询服务岗位职责医院药事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其人员组成应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日常工作由药学部门负责。
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指导本机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药品。
纠正药品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合理用药教育。
1. 建立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基本原则药事管理委员会要以有多学科专家的合作,透明的方式运行,该委员会的专家应经医院确认,有一定的专业能力。
2 .药事管理委员会的目标和职能(1 )监督、检查木机构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药事工作的规定;(2)负责制定本机构药物临床指导原则、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并督导实施;(3)负责制定与定期修订本机构基本用药目录和处方集,并督导实施;(4)定期调查分析木机构药品使用情况,指导药物利用研究,优化药物治疗方案。
监督检查木机构临床各科室用药情况,组织相关专家评价药物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药事管理应知应会知识(医疗)
药事管理应知应会知识(医疗)1、国家发布的药事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指导原则主要有哪些?答:依发布时间顺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
2、抗菌药物的定义?答:抗菌药物主要包括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主要的控制目标有哪些?答:全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原则上不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的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50%;住院患者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的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80%。
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为哪三级?分级用药指征有哪些?答:(1)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①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②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③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④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主管药师《相关专业知识》精选试题(网友回忆版)
主管药师《相关专业知识》精选试题(网友回忆版)[单选题]1.应遮光保存的注射液是()。
A.氯(江南博哥)化钠注射液B.地西泮注射液C.硝普钠注射液D.葡萄糖酸钙注射液E.呋塞米注射液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硝普钠为强、快、短效的动静脉扩管药。
临床主要用于静脉点滴抢救高血压危象及难治性心衰。
其水溶液不稳定,光照会加速其分解,需要遮光保存。
光化反应可伴随氧化。
使用时注意新鲜配制,避光使用。
[单选题]2.滴眼剂中最常用作等渗调节剂的是()。
A.普鲁卡因B.硼砂C.氯化钠D.玻璃酸钠E.明胶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等渗溶液系指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如0.9%NaCl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
注射剂一般要求等渗,常用的等渗调节剂有氯化钠、葡萄糖和丙三醇。
[单选题]3.使用透皮吸收贴膜剂时的误区是()。
A.透皮贴可使药物恒速连续释放B.使用方便,患者可自行操作C.各种剂型中起效最为迅速D.用贴膜剂一定要避开伤口E.使用贴膜剂时可洗澡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静脉注射制剂起效最快。
皮肤给药制剂通常有一定的缓、控释作用,起效通常较慢,但可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
[单选题]4.下列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商品名为吐温的是()。
A.脂肪酸山梨坦B.聚氧乙烯脂肪醇醚C.聚山梨酯D.聚氧乙烯脂肪酸酯E.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聚山梨酯的商品名为吐温。
A项,脂肪酸山梨坦的商品名为司盘。
B项,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的商品名为苄泽。
D项,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的商品名为卖泽。
E项,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的商品名为普朗尼克。
[单选题]5.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A.乙酸乙酯B.乙醚C.丙酮D.氯仿E.苯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常用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为:水>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氯仿>乙醚>苯>己烷(石油醚)。
[单选题]6.采用特制干粉吸入装置,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的制剂是()。
A.溶液型气雾剂B.乳剂型气雾剂C.喷雾剂D.混悬型气雾剂E.吸入粉雾剂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吸入粉雾剂系指微粉化药物与载体以胶囊、泡囊或多剂量贮库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由患者主动吸入雾化药物至肺部的制剂,又称干粉末吸入剂。
2019主管药师 相关专业知识 药剂学—第八节 制剂新技术
药剂学——第八节制剂新技术要点1.缓释、控释制剂2.迟释制剂3.固体分散体4.包合物5.聚合物胶束、纳米乳与亚微乳6.纳米粒与亚微粒7.靶向制剂8.透皮给药制剂一、缓释、控释制剂1.特点缓释:缓慢非恒速控释:缓慢恒速或接近恒速①减少给药次数,避免夜间给药,增加患者用药的顺应性②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避免某些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③增加药物治疗的稳定性④减少用药总剂量,小剂量大药效2.不适合制备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制剂设计——药物选择)①剂量很大:>1.0g②半衰期很短或很长:t0.5<1h或>24h③药效激烈④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则或吸收差⑤不能在小肠下端有效吸收⑥有特定吸收部位3.缓控释制剂载体材料1)阻滞剂:脂肪类、蜡类(疏水性强)2)骨架材料①亲水凝胶:天然胶(藻琼)、纤维素衍生物(CMC-Na、MC、HPMC、HEC)、非纤维素多糖类(甲壳素、卡波姆)、高分子聚合物(PVP、PVA)——形成凝胶屏障②生物溶蚀:动物脂肪、蜂蜡、巴西棕榈蜡、氢化植物油、硬脂醇、单甘油酯③不溶性:EC、无毒聚氯乙烯、硅橡胶3)包衣材料不溶性:醋酸纤维素(CA)、EC肠溶性:纤维醋法酯(CA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丙烯酸树脂(Eudragit L/R)4)增稠剂延长口服液体制剂疗效——明胶、聚维酮(PVP)、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乙烯醇(PVA)4.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溶出:溶解度↓,溶出速度↓扩散:包衣膜微囊骨架植入乳溶蚀与溶出、扩散相结合渗透泵:渗透压为动力,零级释放离子交换作用:药树脂QIAN:溶散是胜利5.缓控释制剂给药时间的设计①吸收部位主要在小肠:12h 1次②小肠、大肠都有吸收:24h 1次③ t1/短,治疗指数小的药物:12h 1次④ t1/长,治疗指数大的药物:24h 1次缓控释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一般应在普通制剂的80%~120%范围内6.体外释放度试验缓控释制剂、水溶性药物制剂:转篮法难溶性药物制剂:桨法小剂量药物:小杯法小丸剂:转瓶法微丸剂:流室法二、迟释制剂在规定释放介质中不立即释放药物1.口服定时释药系统(择时释药系统)渗透泵定时释药系统、包衣脉冲系统、柱塞型定时释药胶囊2.口服定位释药系统胃定位,小肠定位、结肠定位3.结肠定位释药系统(OCDDS)的优点①提高结肠局部药物浓度,提高药效,有利于治疗结肠局部病变;②避免首过效应;③有利于多肽、蛋白质类大分子药物的吸收,如激素类药物、疫苗、生物技术类药物等;④固体制剂在结肠中的转运时间很长,可达20~30小时。
医院药事的组织管理及试题
医院药事的组织管理及试题一、医院药事的组织管理模式《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原卫生部(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全国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是A.原卫生部B.国家中医药管理局C.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D.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E.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行政部门『正确答案』C二、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组成及其任务1.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组成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成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
二级以上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委员由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行政管理等人员组成。
成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的医疗机构由药学、医务、护理、医院感染、临床科室等部门负责人和具有药师、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组成。
医疗机构负责人任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主任委员,药学和医务部门负责人任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副主任委员。
A.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B.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组C.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主任委员D.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副主任委员E.制定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1.二级以上医院应当设立『正确答案』A2.药学和医务部门负责人任『正确答案』D3.医疗机构负责人任『正确答案』C4.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正确答案』E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成员的组成不包括A.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人员B.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临床医学人员C.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D.具有药师、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E.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疗行政管理人员『正确答案』D2.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工作职责具体有7个方面:①贯彻执行医疗卫生及药事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药事管理——临床用药管理一、合理用药1.合理用药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药物治疗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rational drug use)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和经济地使用药物。
从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凭借个人经验的用药,导致了众多人为的医源性和药源性危害,人们开始意识到应该以科学的方法指导药物治疗;到60年代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发展使药物治疗成为可监测的过程,药物经济学的概念被提出,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目标得到普遍认可;1987年,WHO提出了相对完整的合理用药基本要素:①处方的药应为适宜的药物;②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物供应;③正确地调剂处方;④以准确的剂量,正确的用法和用药时间服用药物;⑤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对具体的药物治疗活动,评价用药是否合理的指标包括:①人均用药品种;②注射药物次数;③基本药物使用率;④通用名使用率;⑤医师与患者接触的次数;⑥临床药师与患者接触的次数等。
2.合理用药基本原则“安全、有效、经济、适当”成为国际药学专家对合理用药原则达成的共识。
药品的安全性(safety):是指按规定的适应证和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反应的程度。
药物作用的双重属性,决定了药物在发挥其治疗作用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毒副作用。
因此,医生在选择某种药物时,不能单纯考虑它可能给患者带来的治疗效果,应结合患者的健康状况全面认识药品。
当然药品的安全性是相对的,临床药师进行药物治疗管理的目的就在于让患者在承受最小治疗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化的治疗效果。
药品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是指在规定的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的要求。
有效性是药品的固有特性,若对防治疾病没有效,则不能成为药品。
但必须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即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用法用量。
药品的经济性(economics):是指获得单位用药效果所投入的成本尽可能低,即支付尽可能少的药品费用而取得尽可能大的治疗收益。
临床中常使用药物经济学评价药物治疗的经济性,具体分析技术有: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成本效果分析(cost effectiveness analysis)、成本效用分析(cost utility analysis、最小成本分析(cost minimization analysis、决策分析(decision analysis)和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等。
药品的适当性是指将适当的药品,以适当的剂量,在适当的时间,经适当的途径,给适当的患者,使用适当的疗程,最终达到合理的治疗目标。
适当的药物:在明确诊断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选择适当的药物以其药效学与药动学特点实现治疗学目标。
适当的剂量:因人而异的个体化给药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及肝肾功能状况,设计初始剂量和维持剂量、有些药物必要时可通过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用药剂量。
适当的时间:依据时辰药理学理论,把握最佳给药时机实现疗效最大化和对机体不良作用影响的最小化。
适当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须根据病情缓急、用药目的及药物本身的性质等因素决定,如对危重病例宜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治疗肠道感染、胃部疾病等宜用口服制剂,治疗气管炎、哮喘可于口服同时气雾吸入给药效果更好。
根据人体生物节律合理选择用药时间,将有助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反应。
适当的患者:对于妊娠哺乳妇女、老年人、新生儿、肝功能不全及肾功能不全这五类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人群应注意用药禁忌。
适当的疗程:因增加治疗保险系数而延长药物治疗周期或为节省医疗费用缩短药物治疗的两种行为都是违背治疗学原则的,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细菌耐药性、疾病反复发作等药物不良治疗结果的出现。
适当的信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给患者提供与其疾病和其处方的药物相关的、准确、重要和清楚的信息。
3.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1)药物方面的因素1)药物的剂型和剂量:药物可以制成不同的剂型,以满足临床实际的需要。
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吸收速率和分布的范围可以不同,影响药物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维持时间等。
如水溶液注射剂较油剂和混悬剂快,但作用维持时间短;口服给药时溶液剂吸收最快,片剂和胶囊等需先崩解,故吸收较慢,但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
不同药物制剂所含的药量虽然相等,即药剂等值(pharmaceutical equi-valance),但药物效应强度不一定相等,因此,需要用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ance),即药物不同制剂能达到相同血药浓度的剂量比值,作为比较标准。
药物不同剂量产生的药物作用也是不同的。
通常在一定范围内药物剂量越大,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愈高,作用效果也愈强。
同一药物不同剂量可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如阿司匹林小剂量可预防血栓性疾病,中剂量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大剂量可用于关节炎的治疗。
2)给药途径:给药途径不同,可因其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不同而使药物的效应强弱不同,甚至可改变效应质的变化,如硫酸镁,肌内注射可产生中枢抑制,而口服则导泻。
临床上主要依据病情和药物的特点决定给药途径。
各种给药途径的特点如下。
口服:口服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
其主要优点是方便、经济、安全、适用于大多数药物和患者。
其主要缺点是吸收较慢而不规则,且易受胃肠内容物的影响,也不适用于昏迷、抽搐等的患者。
直肠给药:直肠给药主要适用于易被胃肠液破坏或口服易致恶心、呕吐及厌食等的少数药物,如水合氯醛等。
此种给药方法不常用,因应用不便,吸收又受限制。
舌下给药:舌下给药可避免胃肠道的消化酶和酸碱的破坏以及首过效应。
有些药物由舌下口腔黏膜吸收很快,因此是快速生效的给药途径,但只适用于少数用量较小的药物,如硝酸甘油片剂舌下给药,治疗心绞痛。
注射给药:注射给药的优点是剂量准确、吸收迅速、完全、疗效确实可靠。
凡治疗上需要快速生效时,或由胃肠给予易被破坏或不易吸收的药物,或患者呕吐不止,或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均可采用注射给药。
常用的注射给药方法,有皮下、肌内和静脉注射等。
吸入给药:挥发性或气体药物常用此方法给药。
如吸入性全身麻醉药,通过肺泡扩散进入血液,迅速发挥作用。
可分散在空气中的液体(气雾剂)或固体药物也可用吸入法给药。
局部给药:局部给药时药物在局部发挥治疗作用。
如滴眼、滴鼻、喷喉、敷伤口和搽皮肤等。
椎管内给药: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以产生局部作用。
根据需要也可将药液注入关节腔、胸膜与腹膜腔等处,利用其局部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3)反复用药的影响:在长期用药的过程中,体内受体发生调节,影响药效。
长期使用激动剂,可使受体向下调节,疗效逐渐下降,表现为机体对药物的耐受;长期使用拮抗剂,可出现受体向上调节,而引起反跳现象,表现为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增加;长期反复使用化疗药,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疗药物敏感性降低,称为耐药性(drug resistance),也称抗药性。
4)给药间隔时间、疗程及用药时间:给药间隔时间对于维持稳定的有效血浓度甚为重要,如不按规定的间隔时间用药,可使血药浓度发生很大的波动,过高时可发生毒性反应,过低时则无效。
疗程应根据疾病及病情而定。
一般情况下,在症状消失后即可停止用药,但在应用抗菌药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时,为了巩固疗效和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在症状消失后尚需再应用一段时间。
某些慢性疾病则需长期用药。
用药时间需从药物的性质、对胃的刺激、患者的耐受能力和需要药物发生作用的时间等方面考虑,如易受胃酸影响的药物可于饭前服用;而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则宜饭后服用。
5)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是指某一种药物由于其他药物的存在而改变了药物原有的理化性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或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等,从而改变了药物的药理效应或毒性效应。
使原有的药效增强,称为协同作用(synergism),它包括相加作用、增强作用和增敏作用三种。
而使原有的药效减弱,称为拮抗作用(antagonism),它包括药理性拮抗、生理性拮抗、生化性拮抗和化学性拮抗四种。
(2)机体方面的因素:同样剂量的某一药物在不同患者不一定都能达到相等的血药浓度,相等的血药浓度也不一定都能达到等同的药效。
差异可能很大,甚至出现质的差异,即一般患者不会出现的异常危害性反应。
这种因人而异的药物反应称为个体差异(individual variation)。
产生个体差异的原因可以存在于药物产生效应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不了解这些因素,不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不考虑如何加以调整,就难以达到最大疗效和最小不良反应的治疗目的。
1)年龄儿童:特别是新生儿与早产儿,各种生理功能,包括自身调节功能尚未充分发育,与成年人有巨大差别,对药物的反应一般比较敏感。
例如新生儿肝脏葡萄糖醛酸结合能力尚未发育,因不能形成葡萄糖醛酸酯而排泄,易产生灰婴综合征;婴儿的血脑屏障较差,对吗啡特别敏感,而易致呼吸抑制;四环素可影响钙代谢,使牙齿黄染或骨骼发育停滞;新生儿肾功能只有成人的20%,庆大霉素的血浆半衰期长达18小时,为成人(2小时)的9倍;中枢兴奋药安非他明在儿科用于治疗学龄儿童多动症,作用性质也有所改变;儿童服用同化激素影响长骨发育。
老年人:老人血浆蛋白量较低,体水较少、脂肪较多,故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偏低,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较小而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较大。
肝肾功能随年龄增长而自然衰退,故药物清除率逐年下降。
例如在肝灭活的地西泮的半衰期正常成人为20~24小时,而老年人可延长4倍,又如自肾排泄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延长2倍以上。
在药效学方面,老人对许多药物反应特别敏感,例如中枢神经药物易致精神错乱,心血管药易致血压下降及心律失常,非甾体抗炎药易致胃肠出血,抗M胆碱药易致尿潴留、大便秘结及青光眼发作等。
2)性别:药物反应和药物代谢酶活性有性别差异。
例如,酒精在女性体内代谢较男性慢,因此女性更易发生酒精中毒反应;女性对特非那定(terfenadine)的心脏毒性较男性更敏感;雌、孕激素能抑制药物代谢,使得女性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多比男性弱,如女性服用氯氮(艹卓)的t1/2 为男性的2倍。
3)精神因素: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影响药物的疗效。
4)疾病:肾脏疾病,往往会影响到药物的排泄;肝脏疾病,很容易影响到药物的代谢,肝实质损伤会降低肝药酶活性,肝组织结构紊乱会引起血流量改变,从而影响经肝脏代谢药物的药效。
如口服普萘洛尔,相同时间内正常人普萘洛尔血浆浓度低于肝硬化患者。
5)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s)源于医患关系、治疗手段和医师对患者的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