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主要故事10个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聪明、机智而闻名,善于用兵。
他的著名典故有以下几个:
1.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上山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
2. 草船借箭: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用草船借来曹军的箭。
3. 火烧赤壁:诸葛亮和周瑜联手,用火攻打败了曹操的大军。
4. 空城计:诸葛亮在城中空无一人的情况下,利用心理战术吓退了敌军。
5. 七擒孟获:诸葛亮七次抓住并放走南蛮王孟获,最终使他心服口服。
6. 六出祁山:诸葛亮为了恢复汉室,六次出兵攻打魏国。
7. 挥泪斩马谡:诸葛亮因为马谡失街亭而挥泪斩了他。
8. 木牛流马:诸葛亮发明了一种叫做“木牛流马”的运输工具,用于运送粮草。
9. 借东风: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预测到东风的到来,并借助东风发动火攻。
10. 七星灯:诸葛亮在五丈原临终前,点亮了七盏灯,以表达自己的心愿和遗志。
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出现很多的大人物,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有诸葛亮。
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散文家、军事家等等,尤其是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是非常突出的诸葛亮的故事一初出茅庐臣于草庐之中。
”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
当他们到诸葛亮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顾茅庐地图《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
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三顾茅庐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
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的宏伟蓝图,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的故事二草船借箭周瑜提出让诸葛亮在十日之内赶制十万枝箭的要求,诸葛亮却出人意外地说:“曹操大军即日将至,若候十日,必误大事。
诸葛亮的小故事

诸葛亮的小故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被誉为“卧龙先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智慧过人,谋略卓越,被后人誉为“千古良相”。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听诸葛亮的一些小故事吧。
故事一,诸葛亮借东风。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大军被周瑜、刘备联军打得节节败退。
曹操派遣大军追击刘备,刘备等人陷入绝境。
这时,诸葛亮提出借东风之计,以迷惑曹军,帮助刘备渡江。
他亲自上前,站在江边,手持一把羽扇,对着江面招风。
不久,果然刮起了东风,帮助刘备成功脱离危险。
故事二,诸葛亮三顾茅庐。
刘备初次见到诸葛亮时,深为其才华所折服,多次派人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但都被拒绝了。
后来,刘备亲自三次前往诸葛亮的家乡茅庐,不辞辛劳地拜访他。
最终,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答应出山相助。
这个故事展现了诸葛亮深沉的个性和对国家的忠诚。
故事三,诸葛亮空城计。
在对抗曹操的战争中,诸葛亮曾用过一计,就是空城计。
当时,曹操率领大军攻打汉中,诸葛亮亲自率领守军,却只在城头张灯结彩,却不见一兵一卒。
曹操怀疑其中有诈,不敢贸然进攻。
最终,曹操不敢久留,只好撤军而去。
这个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谋略和智慧。
故事四,诸葛亮草船借箭。
在对抗北方强敌的战争中,诸葛亮曾用过一计,就是草船借箭。
当时,蜀汉军队箭矢匮乏,诸葛亮便命令士兵将草人做成船形,放在江面上,假装要渡江作战。
北方敌军见状,不知情实,便将大量箭矢射向草船。
蜀汉军队趁机收集箭矢,解决了箭矢匮乏的问题。
这个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机智和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
以上是诸葛亮的一些小故事,他的智慧和谋略深受后人的赞誉。
希望我们能够从他身上学到更多的智慧和勇气,不断提升自己,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诸葛亮的四个故事

关于诸葛亮的四个故事一、三顾茅庐。
话说刘备啊,想找个超级厉害的谋士帮自己打天下。
有人就给他推荐了诸葛亮,说这人那可是有经天纬地之才。
刘备一听,立马就心动了,带着他的两个兄弟关羽和张飞就去找诸葛亮了。
第一次去的时候,到了诸葛亮住的地方,一个小童子出来说,先生出门去了,不知道啥时候回来。
刘备那个失望啊,但他不死心。
过了些日子,又去了,结果又扑了个空,张飞就有点不耐烦了,说这诸葛亮到底有啥了不起的,咋老是找不着呢。
刘备瞪了他一眼,说你懂个啥。
第三次去的时候,诸葛亮正在睡午觉呢。
刘备就恭恭敬敬地在门外等着,等诸葛亮醒了。
诸葛亮一看刘备这么有诚意,就决定出山帮他了。
这就好比你想请个游戏大神带你飞,你得有点诚意,三番五次去求人家才行呢。
二、草船借箭。
周瑜这人心眼有点小,看着诸葛亮比自己聪明,心里就不舒服。
他就想找个法子刁难一下诸葛亮。
他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
诸葛亮眼睛一眯,说十天太长了,三天就够了。
周瑜心里暗喜,心想这根本就不可能完成,到时候就有借口治你了。
诸葛亮回去之后,找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都扎满了草人。
到了第三天夜里,大雾弥漫,啥都看不见。
诸葛亮就带着这些船往曹操的水寨那边划去。
曹操一看,雾这么大,不知道来了多少敌军呢,就下令放箭。
箭就像雨点一样射向那些草船。
不一会儿,船的一边就插满了箭。
诸葛亮又让船掉头,让另一边也挨箭。
等箭射得差不多了,诸葛亮就带着满船的箭回去了。
把周瑜气得啊,又拿诸葛亮没办法。
这就像你和同学打赌考试成绩,结果人家用巧妙的办法轻松赢了你,你只能干瞪眼。
三、空城计。
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结果马谡这小子不听话,把街亭给丢了。
司马懿带着大军就朝诸葛亮所在的西城杀过来了。
这时候诸葛亮手里没多少兵啊,要是硬拼那肯定是死路一条。
诸葛亮想了个妙招。
他让人把城门大开,自己呢,坐在城楼上,悠闲地弹着琴,旁边还站着两个小童子。
司马懿带着大军来到城下,一看这情形,心里就犯嘀咕了。
他想,诸葛亮这人向来谨慎,这么大开城门,肯定有埋伏啊。
诸葛亮的6个经典故事

诸葛亮的6个经典故事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在三国时期为刘备出谋划策,被后世称为“卧薪尝胆的智者”。
以下是他的六个经典故事:1. 草船借箭:当时蜀国遭到敌人曹魏的围攻,箭矢严重不足。
诸葛亮提出了一个计策,派人每艘草船上插满草人和白色布帛,以假乱真,吓阻曹军。
曹军见状,无法确定敌军实力,最终放弃攻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者可以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效果。
2. 空城计:当时蜀国城池空虚,曹魏大军即将进攻,但诸葛亮却命令城中关门闭户。
曹魏军猜测蜀军布下埋伏,最终不敢轻举妄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逆境中,智者可以利用对手的心理,取得制胜的效果。
3. 木牛流马:当时蜀军缺少驮运粮草的牛马,但诸葛亮出奇制胜,发明了一种机械牛马,能够实现无限拉力,并用来驮运物资,解决了粮草问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者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克服困难。
4. 征南战略:诸葛亮提出了“先定南中、后取四川”的征南战略,他派出姜维、黄权等将领征战南方,为蜀国稳定边疆,确保国家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者应该具备远见卓识,制定长远发展战略。
5. 空城计救马超:在曹魏围攻下,马超陷入了危急境地。
诸葛亮设计了一个计策,让马超打开城门负责诱敌,他则派出大军迅速援助马超,并成功突破曹军包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者可以善于利用对手的优势来化解危机。
6. 绝汲深入:诸葛亮在对蜀国内部实施改革时,提出了“绝汲深入”之策,即减少对外交通与战争的开销,集中发展内部经济和军事力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者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政策和战略,培养自身实力。
这些故事反映了诸葛亮智谋卓越的一面,也让人们对他的智慧手段和才华留下了深刻印象。
关于诸 葛亮的故事20个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20个1、三顾茅庐刘备为了成就大业,一心想要招揽贤才。
听闻诸葛亮才华出众,智慧过人,便决定亲自前往拜访。
第一次去,诸葛亮不在家;第二次去,仍未见到。
刘备毫不气馁,第三次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为他分析天下局势,提出了“隆中对”的战略构想,这成为了刘备日后建立蜀汉政权的基础。
2、初出茅庐诸葛亮答应刘备出山相助后,很快就迎来了第一次考验。
曹操派大将夏侯惇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刘备。
众人都十分担忧,而诸葛亮却镇定自若,调兵遣将。
他巧用火攻,在博望坡大败曹军,让刘备一方的将士们对他刮目相看。
3、舌战群儒曹操大军南下,欲一举吞并江东。
诸葛亮为了实现孙刘联盟,共同抗曹,孤身一人前往江东。
在江东,面对众多主降的谋士,诸葛亮凭借着他的雄辩之才,一一驳斥,说得他们哑口无言,成功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
4、草船借箭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故意给他出难题,要求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诸葛亮深知这是刁难,但他胸有成竹。
他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在大雾弥漫的夜晚,用二十艘扎满草人的船只驶向曹军水寨。
曹军以为是敌军来袭,纷纷射箭,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借”到了十万多支箭,让周瑜自叹不如。
5、借东风孙刘联军与曹操在赤壁对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算准了会有东风到来的时机。
他在七星坛上做法,成功借来了东风,为火烧曹军战船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6、智算华容道赤壁之战后,曹操败走华容道。
诸葛亮深知曹操生性多疑,故意让关羽在华容道设伏。
关羽念及曹操昔日的恩情,放走了曹操。
虽然放走曹操与诸葛亮的计划有所偏差,但从长远来看,曹操的存在有助于维持三国鼎立的局面,也为刘备争取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7、三气周瑜周瑜一心想战胜诸葛亮,但每次都被诸葛亮识破计谋。
第一次,周瑜夺取南郡失败,被诸葛亮抢先;第二次,周瑜想以招亲之名扣留刘备,却被诸葛亮将计就计,弄假成真;第三次,周瑜想假借攻打西川之名,袭取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
有关诸葛亮的典故

有关诸葛亮的典故诸葛亮的十个经典故事:1、三顾茅庐;2、火烧博望;3、火烧新野;4、舌战群儒;5、智激周瑜;6、草船借箭;7、祭七星坛借东风;8、空城计;9、七擒孟获;10、六出祁山。
1、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
刘备在中原吃了败仗,逃往荆州依附刘表。
徐庶和司马徽见他一心爱才,就向他举荐一个人,此人就是人称“卧龙”的诸葛亮。
诸葛亮不仅很有学识,又有才能,于是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2、火烧博望曹操一心想平定江南,这一日聚集文武,商议南征。
徐庶说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刘备得之便如虎生双翼;夏侯惇不以为然,向曹操请命,要生擒刘备,活捉孔明。
曹操大喜,命夏侯敦为都督,于禁、李典、韩浩为副将,统兵十万,进军新野。
诸葛亮被刘备拜为军师调兵遣将,命赵云为前部将,诱敌入博望坡;派关平、刘封备足引火之物,在博望坡等候,初更兵到即可引火;请刘备引军为后援,敌军一到即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再回军掩杀;亮本人与糜竺、糜芳引军镇守新野县城。
关羽、张飞和众将初次见孔明用计,均疑惑不定。
夏侯惇与副将于禁、李典率军来到博望。
赵云出战,诈败而走。
刘备引兵接应,也弃营而逃。
关于诸葛亮的十个典故

关于诸葛亮的十个典故
1.草船借箭:诸葛亮在战争中用计谋,借来了大量箭矢,成为了战争的胜利保障。
2. 空城计:诸葛亮在战争中用计谋,用空城计欺敌,最终获得了胜利。
3. 三顾茅庐:诸葛亮三次拜访刘备,最终说服他接受自己为军师,成为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三顾茅庐”故事。
4. 七星灯:诸葛亮制造了七盏灯,用于预测天气,成为了古代气象学的代表之一。
5. 草庐三顾:诸葛亮在草庐中接待了周瑜,让他下定决心与曹操联手,最终获得了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6. 木牛流马:诸葛亮制造了木牛流马,可以在无风无波的情况下移动,成为了古代机械工程的代表之一。
7. 赤壁鏖兵: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以火攻欺敌,最终获得了胜利。
8. 竖犬伏兔:诸葛亮在战争中用计谋,利用敌军的虚张声势,最终获得了胜利。
9. 凤雏岗:诸葛亮在凤雏岗与曹操发生战争,用计谋战胜了曹操,成为了古代军事策略的代表之一。
10. 立木为誓:诸葛亮在三分天下的战争中,与曹操以立木为誓,最终获得了胜利。
- 1 -。
诸葛亮小故事

诸葛亮小故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也是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智谋过人,深受后世人们的敬仰和崇拜。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听诸葛亮的一些小故事。
故事一,借箭。
在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大军攻打蜀汉,诸葛亮为了抵御曹操的进攻,决定采取计策。
他派出关羽、张飞等将领,率军前往敌军后方借箭。
当时曹操大军守备森严,诸葛亮派出的使者很难接近。
于是,诸葛亮想出了一个妙计,他让使者打扮成商人,带着一车破箭前去曹营,声称箭矢用尽,需要购买箭矢。
曹操见破箭,大喜过望,派人将箭矢送给使者。
诸葛亮的使者趁机将箭矢带回蜀汉,成功地为蜀军解决了箭矢不足的难题。
故事二,空城计。
曹操攻打蜀汉,诸葛亮率领蜀军在街亭一带设下防线,曹操大军来袭,蜀军士气低落。
诸葛亮决定采取空城计,他下令全军藏匿,城中空无一人,只留下城门大开。
曹操见状大惑不解,心生疑虑,不敢贸然进攻。
诸葛亮趁机派出军队埋伏在城外,等待曹操军队深入后再出其不意地袭击,最终成功击退了曹操的进攻。
故事三,草船借箭。
曹操大军再次进攻蜀汉,诸葛亮为了解决箭矢不足的问题,他派出黄忠和魏延率领一支小军,乘船前往江边曹营。
在曹操大军的注视下,他们故意放弃了大船,只乘小船来到曹营。
面对曹操的质疑,黄忠和魏延称他们是来投降的。
曹操大喜,让他们上船,不料黄忠和魏延趁机向曹操借箭。
曹操派人将箭矢送给他们,却不料黄忠和魏延一箭射穿了曹操送来的箭囊,讥讽曹操的箭矢不足。
这一计谋令曹操大怒,但也为蜀军解决了箭矢不足的难题。
以上便是诸葛亮的一些小故事,他的智谋和计谋为蜀汉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他的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记载,更是智慧的传承,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不断进取,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有关诸葛亮的十个故事

有关诸葛亮的十个故事一、三顾茅庐。
刘备想找个厉害的军师,就听说有个诸葛亮,老厉害了。
于是带着关羽和张飞,跑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第一次去,诸葛亮不在家,小童子说先生出去溜达了。
第二次又扑了个空,张飞就不耐烦了,说这啥人啊,这么难见。
刘备可不管,第三次终于见到了。
诸葛亮在屋里睡觉,刘备就恭恭敬敬地站着等,等诸葛亮醒了,一看这人这么有诚意,就出山跟着刘备干了。
二、草船借箭。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刁难他,就让他十天造十万支箭。
诸葛亮眼睛一眯,说三天就够。
他找鲁肃借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扎满了草人。
到了第三天夜里,大雾弥漫,他带着船靠近曹操的水寨。
曹操看不清啊,以为是敌军来偷袭,就下令射箭。
箭像雨点一样射在草人上,不一会儿就插满了,诸葛亮就这么轻轻松松弄来了十万支箭,可把周瑜给惊到了。
三、舌战群儒。
刘备被曹操打得跑到了东吴那边。
东吴那些谋士,像张昭啊、虞翻啊,一个个都想为难诸葛亮,觉得他一个外来户能有啥本事。
结果诸葛亮往那一站,口才那叫一个厉害。
他把那些谋士说得哑口无言,一个一个地反驳,什么道理都被他占尽了。
最后把东吴那些人说得心服口服,觉得跟刘备联合起来对抗曹操才是正事儿。
四、智激周瑜。
诸葛亮要促成孙刘联盟,可周瑜这时候还在犹豫呢。
诸葛亮就想了个招儿,他见到周瑜就说,曹操的大军南下,其实就是为了小乔啊。
周瑜一听就火了,小乔可是他的老婆啊。
这一下周瑜下定决心要跟曹操干,一定要把曹操打得屁滚尿流,诸葛亮就这么巧妙地用激将法搞定了周瑜。
五、借东风。
孙刘联军要和曹操大战了,可这时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正愁呢,诸葛亮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他在南屏山搭了个七星坛,然后在坛上做法。
还真就借来了东风。
其实啊,诸葛亮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早就算出这时候会有东风,就装神弄鬼了一把,把周瑜他们都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六、空城计。
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结果马谡这小子不听话,把街亭给丢了。
司马懿带着大军就朝着诸葛亮所在的西城杀过来了。
诸葛亮的十个经典故事

诸葛亮的十个经典故事一、三顾茅庐想当年刘备想请诸葛亮出山,那可费了老鼻子劲了。
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就像追星族追大明星似的,三次跑到诸葛亮住的茅草屋去。
第一次去,诸葛亮不在家,小弟诸葛均在,刘备那叫一个失落啊。
第二次又扑了个空,张飞都不耐烦了,就想把诸葛亮家给拆了,还好刘备拦住了。
第三次去的时候,诸葛亮在睡大觉呢,刘备就恭恭敬敬地在外面等着,等诸葛亮醒了,一看这人这么有诚意,就答应出山辅佐他啦。
这刘备啊,可算是把诸葛亮这个超级智囊给请到手了。
二、草船借箭周瑜这小子,心里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就想给他使绊子。
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这明摆着是刁难人嘛。
诸葛亮倒好,他不慌不忙地说三天就行。
他算准了江上的大雾天气,弄了些草靶子绑在船上,然后让士兵在船上敲锣打鼓。
曹操那时候看不清啊,以为敌军来犯,就拼命射箭。
这箭就跟下雨似的,全射在草靶子上了。
等雾散了,诸葛亮就带着插满箭的船回去交差了,把周瑜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三、舌战群儒刘备被曹操打得像个丧家犬似的,跑到东吴想联合孙权一起抗曹。
诸葛亮就跟着去了。
东吴那些谋士啊,一个个都想给诸葛亮难堪,七嘴八舌地来质问他。
诸葛亮呢,那口才就像机关枪似的,把那些人怼得哑口无言。
这个说刘备不行,诸葛亮就说刘备是汉室宗亲,仁义满天下;那个说曹操强大,诸葛亮就分析曹操的弱点,什么名不正言不顺啦,后方不稳定啦。
最后说得东吴的谋士们都心服口服,也为孙刘联盟打下了基础。
四、智激周瑜诸葛亮到了东吴,想让周瑜下定决心和曹操干一架。
他就跟周瑜说啊,曹操这老色鬼,修了个铜雀台,还说要把江东的两大美女大乔和小乔弄去放在铜雀台里呢。
周瑜一听就火冒三丈啊,因为大乔是孙策的老婆,小乔就是他周瑜的老婆。
周瑜那暴脾气,哪能忍得了这个,当场就拍桌子说要和曹操决一死战,诸葛亮这一招可真是绝了。
五、借东风孙刘联军要和曹操在赤壁大战了,可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
这时候诸葛亮就闪亮登场了。
他说自己能借来东风。
他在南屏山搭了个七星坛,然后在上面装神弄鬼地做法。
关于诸葛亮的五个著名历史故事

关于诸葛亮的五个著名历史故事诸葛亮,字孔明,被誉为“卧龙先生”,是中国历史上蜀汉时期的外交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他忠诚、智慧、才华出众,一生为蜀汉江山社稷呕心沥血。
以下是关于诸葛亮的五个著名历史故事。
一、三顾茅庐刘备为寻求诸葛亮的帮助,三次亲自上山拜访。
当时,诸葛亮隐居在隆中的茅庐之中,过着清贫的生活。
前两次因为诸葛亮外出,刘备都未能与他见面。
但刘备并未放弃,第三次他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在茅庐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
刘备深受感动,恳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从此,诸葛亮成为了刘备的得力助手,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前夕,周瑜为陷害诸葛亮,设下了一个圈套,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诸葛亮却淡定地接受了挑战,并承诺在三天内完成。
到了约定的第三天,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带领草船靠近曹军营地。
他命令士兵擂鼓呐喊,制造声势,使曹军误以为有敌军进攻。
曹军于是放箭射击,诸葛亮的草船上扎满了草人,曹军的箭矢都射在了草人上。
就这样,诸葛亮凭借智慧成功借到了曹军的箭,令周瑜对他刮目相看。
三、七擒孟获南蛮王孟获在蜀汉边境屡次挑衅,诸葛亮为平定南方,亲自率军出征。
他采用了攻心为上的策略,对孟获七擒七放,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蜀汉。
七擒孟获的故事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更体现了他的人性光辉和宽广胸怀。
通过这一战役,诸葛亮成功平定了南方边境的战乱,为蜀汉赢得了宝贵的战略资源和稳定的发展环境。
四、空城计一次,魏国将领司马懿率领大军进攻蜀汉的街亭。
当时街亭守将马谡失误导致街亭失守,司马懿乘胜追击,直逼西城。
而西城内的蜀汉军队力量薄弱,无法与魏军抗衡。
面对这一危机,诸葛亮却镇定自若地摆下了空城计。
他打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奏曲。
司马懿见状,怀疑城中有埋伏,于是下令撤军。
空城计成功地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使蜀汉得以转危为安。
这一故事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胆识和智慧。
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三国时期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从中了解诸葛亮的人物生平吧!10个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1.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故事反映诸葛亮的性格:小心谨慎旷世济民诸葛亮的故事2、火烧博望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
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
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 ……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
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
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诸葛亮的故事3、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大火迅速烧起来。
诸葛亮的八个经典故事

诸葛亮的八个经典故事诸葛亮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故事。
以下是诸葛亮的八个经典故事:1、空城计据说在诸葛亮攻打涪城时,华佗医治病情危急的魏延被孟获绑架,孟获把魏延带到了他的老家。
诸葛亮得知此事后,便带着部下亲临老家,要求交还魏延。
孟获准备抵抗,但诸葛亮却只派出了一支小队,结果孟获吓得主动交还了魏延。
这便是著名的空城计。
2、擒孟获孟获是南蛮部族的首领之一,长期侵扰汉疆。
为了震慑南蛮,诸葛亮设计了捉拿孟获的计策。
他没有通过武力攻打南蛮,而是冒充诈降,成功使孟获上钩,最终将其擒获。
3、三顾茅庐曹操称霸华北后,欲图攻打南方。
当时刘备正在江东流亡,听说诸葛亮才华出众,遂派人前去招募。
诸葛亮多次婉拒后,终于被刘备三次拜访说服,决定投奔刘备。
4、草船借箭刘备攻打荆州时,需要箭支,却无从调配。
诸葛亮瞪了三年一直看不出东西,却能使草船借箭,最终成功打败敌人。
5、铁索连环计当时孟获为逃避诸葛亮的追击,抱着自己的女儿逃跑,诸葛亮却只用一张画像便轻松地阻止了他的逃亡,这便是铁索连环计。
6、卧薪尝胆在抗击北方国家匈奴的战争中,汉武帝派遣了大将韩信,但无功而返。
当时诸葛亮明确表示不同意韩信此前的行动,建议彻底打败匈奴的办法是守住边疆,不断加强军事力量。
最终,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意见,获得了胜利。
7、病躯投江诸葛亮忧心忡忡地为自己鞠躬尽瘁,劳心劳力,疲惫不堪。
临终前,他将自己的忠诚和虔诚展现地淋漓尽致。
8、龙舟竞渡据说,诸葛亮曾经组织了一个以竞渡为主题的活动,两艘大船上各有八名徒弟划船比赛。
在其中一场比赛中,四名弟子借着强风扑腾的力量,使得船行得非常快,最终赢得比赛。
这便是著名的龙舟竞渡。
经典的诸葛亮故事大全五篇_三国诸葛亮小故事

经典的诸葛亮故事大全五篇_三国诸葛亮小故事诸葛亮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经典的诸葛亮故事大全五篇,供大家参考。
诸葛亮故事大全1诸葛亮喂鸡的故事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
时间就不好掌握了。
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
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
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
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
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
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
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
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
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
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
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
”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
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诸葛亮故事大全2诸葛亮小时候的故事诸葛亮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
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
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每天上学的时候就抓几把小米放在口袋里。
当晌午快到时,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通用14篇)

诸葛亮的故事关于诸葛亮的故事(通用14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诸葛亮的故事篇1诸葛亮一生智慧不凡,凡事谨慎,慎行稳重,远扬盛名,名传古今。
而他毅然决然地娶了一个丑媳妇――黄硕,而且一生忠贞于她。
这个丑媳妇成为他在生活和事业发展上一个强有力的支柱,不但使他一生出师必捷,无后顾之忧,更重要的是他一生一世都得到黄硕温柔的照顾。
诸葛亮和黄硕夫妻情感的亲密,世上恐怕无人可比。
诸葛亮父母早亡,由叔父抚养成人,在天下大乱的时候,他的兄弟姊妹随叔父一起来到襄阳。
当时关中混乱,中原鼎沸之际,襄阳是各地达官贵人、商贾士子避难的地方。
诸葛亮一家来到襄阳城外20里的隆中,以耕种为生。
诸葛亮25岁时,叔父故去。
他的大哥诸葛瑾远赴东吴做官,姐姐诸葛惠远嫁到南漳,家中只剩下诸葛亮和他的弟弟诸葛均。
诸葛亮当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在古代,尤其是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一般十五六岁,甚至十三四岁就结婚,小丈夫和小媳妇成双成对。
像诸葛亮这样25岁还未成家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以诸葛亮的条件,必然是名门世家选择乘龙快婿的理想对象,谁也没有料到他找了个丑女结婚。
黄硕身体壮硕,人如其名,黄头发,黑皮肤,皮肤上起了一些鸡皮疙瘩,让人瞧见身上就发凉发冷,但她的善良远近闻名。
黄硕是河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一段情节:蜀国与东吴亭大战,陆逊大败刘备,蜀国将领死的死、亡的亡,刘备也在此战役中病死在白帝城。
当时,留守成都的诸葛亮听到消息,匆匆赶来。
为挽救危局,设下八卦连环阵,就用一些石头困住陆逊的几十万大军。
在千钧一发之时,就是这个黄承彦突然出现在八卦阵内,把东吴大将陆逊及几十万大军领出阵外。
他破了诸葛亮的连环阵,救了几十万条性命。
这里有一段笑话,是调侃诸葛亮与黄硕的。
笑话说诸葛亮与黄硕成亲是黄承彦做的大媒。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三篇】

【导语】诸葛亮,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散⽂家、发明家。
207年,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随刘备转战四⽅,建⽴蜀汉政权,官封丞相。
下⾯是⽆忧考整理的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
【诸葛亮故事1:诸葛亮三⽓周瑜的故事】 孙刘联合破曹,周瑜⽓量狭⼩,多次设计害诸葛亮不得。
⼀⽓,周瑜在孙刘破曹战中受伤,被诸葛亮调赵云先夺城池,周瑜怒⽕攻⼼; ⼆⽓,周瑜孙权⽤美⼈计,⽢露寺招亲,骗刘备⾄吴,企图谋害,被孔明识破,周瑜赔了夫⼈⼜折兵; 三⽓,周瑜⼜⽣⼀计,明取西川,暗夺荆州,⼜被诸葛亮识破,差点被活捉。
周瑜⽓急⼜加之旧伤复发,不治⾝亡,被⽓死前⼤呼:"既⽣瑜,何⽣亮!"【诸葛亮故事2: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很妒忌。
有⼀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上交战,⽤什么兵器?”诸葛亮说:“⽤⼸箭。
”周瑜说:“对,先⽣跟我想的⼀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负责赶造⼗万⽀。
这是公事,希望先⽣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知道这⼗万⽀箭什么时候⽤?”周瑜问:“⼗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天造好,必然误了⼤事。
”周瑜问:“先⽣预计⼏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受惩罚。
”周瑜很⾼兴,叫诸葛亮当⾯⽴下军令状,⼜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到江边来般箭。
”诸葛亮喝了⼏杯酒就⾛了。
鲁肃对周瑜说:“⼗万⽀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的故事【8篇】

诸葛亮的故事【8篇】诸葛亮(181—234),中国百姓心目中能掐会算、聪明绝顶的人。
他生当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世,受刘备三顾茅庐知遇情,辅佐刘备干得一番大事业,成为三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诸葛亮幼丧双亲,跟随叔父诸葛玄移家豫章,后至荆州(今湖北襄阳城西),在隆中躬耕读书,隐居十余年。
207年后,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功勋卓著,官拜丞相。
诸葛亮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善于治国治军。
他也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家庭教育,为人师表。
诸葛亮不仅足智多谋,善于治国治军,而且严于律己,注重家教。
诸葛亮择妻不重外貌,而重德才;他虽权倾朝野,却从不贪财。
他在成都郊区的田产,是刘备得了益州后赐赏给他的金银购买的,后来未增置田产。
诸葛亮上表于后主说,臣家在成都,有桑树800株,薄田15顷,一家可以温饱。
臣随身衣食都是官府供给,决不别作经营,增长私产一寸。
臣死以后,如查出有多余的财物,那就是对不起国家。
诸葛亮一直以俭朴治家,临终前家里家外没有多余的财产,也给后辈树立了清正廉洁的好榜样。
诸葛亮经常告诫家人要注意修身、善德、明志、致远、勤学、励精、冶性,不能依靠父辈的权势搞特殊化,并要孩子们到艰苦的地方去接受锻炼、考验。
诸葛亮早年无子,便把哥哥诸葛瑾之次子诸葛乔过继为嗣子。
诸葛乔入蜀以后,诸葛亮注意对他从多方面教育培养,要求孩子从小要立下志向,刻苦读书,沉稳安静,勤俭朴素,并且把这些要求都一一写下来经常对照检查。
后来,诸葛乔做了“驸马都尉”,这本来是京城里既坐享清福又地位显赫的官位,但诸葛亮却不允许他在成都过这种优越的生活。
那时候,诸葛亮常领兵屯驻汉中,部队给养需要从蜀地输送,诸葛亮便令诸葛乔参加押运粮草的工作。
此间,诸葛乔常年奔走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千里运输线上,其艰苦是可想而知的。
诸葛亮在给兄长的信中解释说:诸葛乔按理本来是可以回到成都去的,但是诸将弟子都在押送军需物资,大家理应同甘苦,共荣厚,所以我命令他带五六百兵士,同诸将子弟一直在山谷中运送粮草物资。
关于诸葛亮的简短故事(精选17篇)

诸葛亮的简短故事关于诸葛亮的简短故事(精选17篇)诸葛亮的一生中有过许多著名的故事。
大家知道诸葛亮的哪些著名的故事呢?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的简短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诸葛亮的简短故事篇1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
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
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
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故事反映诸葛亮性格:智勇双全;沉着冷静;知己知彼;胆识过人。
诸葛亮的简短故事篇2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
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
他想寻找个好助手。
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
”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
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
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
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
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
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一):初出茅庐新官上任三把火诸葛亮随刘备到新野后不久,曹操就派了夏侯敦领兵十万,到达博望城,逼近新野.刘备叫来关张二人商议迎敌,张飞原本对刘备说的「得了孔明如鱼得水」很不服气,便赌气地说:「哥哥何不就派『水』去迎敌」刘备说:「智谋靠孔明,勇武须二弟,怎麽能够推诿呢」刘备叫孔明指挥作战,孔明怕关张等人不听从号令,便要了刘备的宝剑和印章,显示他正掌握兵权,违令者斩.孔明派兵遣将,在博望坡火攻曹兵,大败夏侯敦.这场漂亮的胜仗,使关张开始佩服诸葛亮,从此诚心诚意地听从他的调遣.《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有首评议诗赞扬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成语「初出茅庐」原说诸葛亮出山后初掌兵权就打胜仗,之后则用以比喻刚刚进人社会工作,缺乏实际经验.例如:别看他「初出茅庐」,却有一股冲劲,又肯虚心学习,很快就熟悉了业务,作出了成绩.诸葛亮的故事(二):三顾茅庐徐庶向刘备热诚地推荐诸葛亮(也叫诸葛孔明),刘备很高兴,便决定去访聘.当时诸葛亮正在襄阳城外隆中隐居.刘备携同关羽,张飞到隆中,不巧诸葛亮出了门,没见到.过了几天,刘备再冒着风雪去拜访,诸葛亮又跟朋友闲游去了.两次见不到孔明,刘备有些失望,但是为了成就大业,他求才心切,不顾张飞关羽的埋怨,又安排第三次的拜访.这回诸葛亮并没外出,但是还在草堂上睡午觉没醒,刘备便谦恭地拱手站在石阶上等候,直等到孔明睡醒,才得以晤面.诸葛亮为刘备的其诚所感动,答应出山辅佐刘备,终於干出了一番事业.「三顾茅庐」之后便用以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人家,有时也表示多次拜访才见到对方.诸葛亮的故事(三):一时瑜亮周瑜一向要置刘备与诸葛亮於死地,但是他的计谋却一个一个地被诸葛亮破坏,《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至五十六回描述了「孔明三气周公瑾」的故事,周瑜心胸狭窄,身上本来带有箭疮还末痊愈,气怒之下,终於死去,他临终时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既然出了个周瑜,为甚麽又还要再有个诸葛亮呢!」由这个故事引出「一时瑜亮」这个成语,指同时存在的才干潜力相当而又相抗衡对峙的两个人.诸葛亮的故事(四):锦囊妙计孙权为了控制挟持刘备,理解了周瑜提出的「美人计」,假意要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刚刚死了妻子的刘备,骗刘备到南徐招亲,然后打算将他软禁,作为人质,再派人去夺回荆州.刘备接见了孙权的使者,心存疑虑,诸葛亮却叫他放心大胆前往,满有把握地表示会「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吴侯之妹,又属主公;荆州万无一失.」并叫赵子龙护送刘备.临行,诸葛亮把赵子龙叫到跟前,交给他三个锦囊,跟他耳语道:「你保主公入吴,就应领受这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你能够依照顺序施行.」赵子龙依计而行,迫使孙权嫁妹弄假成真,之后又护卫刘备和孙夫人安全地离开吴地,逃出虎口.「锦囊妙计」此刻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妥善办法.诸葛亮的故事(五):隆中对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
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
他想寻找个好助手。
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能够平定天下了。
”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
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
像这样的人,必须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明白诸葛亮必须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齐到隆中去找诸葛亮。
三顾茅庐后,诸葛亮最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
他说:“此刻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
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
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
江东地势险要,此刻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
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之后,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但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
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但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能够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
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
能够这样,功业就能够成就,汉室也能够恢复了。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
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忙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
之后,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
(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诸葛亮的故事(六):如鱼得水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孔明)出山之后,「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大事,把孔明当作老师,关羽,张飞看在眼,很不痛快,便对刘备说:「孔明年纪轻轻,有甚麽才学大哥你对待他实在是好过头了,又没见到他显示出甚麽本事!」刘备劝解他们说:「我得到孔明,如鱼得水,两位弟弟不用再多说了.」「如鱼得水」用以比喻得到跟自己相投合的人或找到适合自己事业发展的环境.例如:李教授请到张明作助手,简直「如鱼得水」,研究项目的进度加快了,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诸葛亮的故事(七):五丈原五丈原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境内,东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宝鸡56公里,北距岐山县城25公里。
高20余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盘山,北临渭河,东西两面为河流冲的深沟,形势险要。
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
是三国时诸葛亮最后一个战场。
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兵由汉中出发,穿过秦岭,进驻五丈原。
初来乍到,粮草不济,先屯田练兵,待机伐魏。
魏将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神机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贸然出兵。
双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战,诸葛亮不得不引诱魏兵入葫芦沟作战,并放火烧断谷口,欲大败魏将司马懿未料一场大雨,魏军死里逃生。
同年秋天,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军败退。
当司马懿进兵诸葛亮指挥作战的地方时,看到蜀军阵地之险要,惊叹道:“天下奇才也。
”后人为了纪念诸葛亮,在那里修建了寺庙。
据当地民间传说,诸葛亮去世时,一颗明星从天而降,所以才起这个名字。
当年诸葛亮屯田的地方,人称“诸葛田”。
当年诸葛亮设军帐指挥作战的地方还留有半米高的城墙残迹,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近100米。
当地群众给这个小城堡起名“豁落城”。
在豁落城南边的秦岭山坡,有一块平展的石头,上面似有棋盘线条。
据说当年诸葛亮在那里下过棋,所以这座山得名“棋盘山”。
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诸葛锅”,铁锅上铸有汉代隶书文字。
五大原如今是一片农田,游客来那里总想找一找古战场的遗迹和传闻。
在农田的中间有一道河湾,当地叫落星湾,湾中的村子叫落星堡。
五丈原北端有诸葛亮祠,建立于元初年,明清曾重修。
祠内献殿内两侧墙壁上有一幅幅三国故事画,如古城会、空城计、三战吕布等。
壁画下镶嵌着40块青石,石刻岳飞手书《出师表》,字迹苍劲有力。
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赞颂岳飞的石刻:“纯正不曲,文如其人”。
(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诸葛亮的故事(八):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此刻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期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不明白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能够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说:“怎样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诸葛亮说:“这天来不及了。
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鲁肃对周瑜说:“十万支箭,三天怎样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
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样打算,回来报告我。
”鲁肃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样帮得了你的忙?”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
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
我自有妙用。
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
但是不能让都督明白。
他要是明白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答应了。
他不明白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样办!”鲁肃私自拨了二十条快船,每条船上配三十名军士,照诸葛亮说的,布置好青布幔子和草把子,等诸葛亮调度。
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齐去取箭。
”鲁肃问:“哪里去取?”诸葛亮说:“不用问,去了就明白。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应对面都看不清。
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把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样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必须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
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
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之后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