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ppt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整章课件PPT)
2、种群特征
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 征和遗传特征
数量特征主要有:种群密度、年 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 死亡率等。
2.1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全 部个体的数量,它是种群结构 最基本的参数。
怎样调查种群密度
样方法: 通过计算若干样方中某种生物
的全部个体数,然后以其平均密度估计种群 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
N=mn((重重捕捕中个标体志数数)) × 标志数
样方法:
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水杉的种群密 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hm2) 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棵。 那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植物的 种群密度(单位:棵/hm2)?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一是记名计算法 二是目测估计法
五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研究方法:
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一是记名计算法 二是目测估计法
问题:
五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研究方法:
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一是记名计算法 二是目测估计法
(一)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
1、林中垂直方向分布植物依次是什么? 乔木、灌木、草本
2、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光照强度、温度等差异
3、动物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差异原因是什么? 食物
4、还有什么群落垂直结构明显? 高山、海洋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 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 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 体浅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 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生物高考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4节
“同生共死”的同步性
变化
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 物有利。如果分开,则 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 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
蛔虫与人; 菟丝子与大 豆;噬菌体 与被侵染的 细菌
编辑ppt
11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数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相数量上呈现出“你死
互
我活”的同步性变化, 牛与羊;农
利 共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作物与杂草; 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 大草履虫与 如图b。一般生态需求 双小核草履
增加,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③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④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编辑ppt
10
2.种间关系的比较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数
互 利 共 生
寄 生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
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 加,同时减少,呈现出
地衣;大豆 与根瘤菌
编辑ppt
5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 竞 争 : 两 种 或 两 种 以 上 生 物 相 互 争 夺 ___资__源____ 和
___空__间____等;
(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 内或____体_表_____,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 ______彼__此__有_利_________。
4.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 ____分_层_____现象;
(2)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_第4章_第3、4节_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时间 第—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甲种群数量/ 乙种群数量
1.3
1.35
1.1
0.95 0.65 0.33
0
A.甲乙两种群均为“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本身密度制约 B.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甲为被捕食 者
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且 甲种群逐步被淘汰
D.甲乙两种群可分别代表草原中的兔子和牛,二者是此消 彼长的竞争关系
高考生物复习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前三年甲种群数量与乙种群数 量比值大于 1,三年后该比值小于 1,且越来越低,说明甲乙两 种群为竞争关系,前三年两个种群数量都增加,但是甲增加得 更快,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且甲种群逐步被淘汰,B 错 误、C 正确;根据表中的数据只能分析出甲种群数量先多于乙 种群数量,然后甲种群数量下降多于乙种群数量,但是判断不 出两个种群的增长模式,A 错误;草原中的兔子和牛为此消彼 长的竞争关系,不会出现被淘汰的现象,D 错误。
得更好
细菌
高考生物复习
(续表) 关系 名称
数量坐 标图
能量关 系图
特点
实例
竞争
两种生物的生存能力 牛与羊,农作
物与杂草,大
不同,如图 a;生存 能力相同,如图 b
草履虫与小
草履虫
捕食
数量上呈现出“先__增__ _加__者__先__减__少_,_后__增__加__
羊和草,狼与
_者__后__减__少_”的不同步 兔,青蛙与昆
答案:C
高考生物复习
2.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 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图乙中 b 生物对 a 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 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D.图丙中实验初期,竞争与种内互助并存,后期 X 的种内 斗争加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 (3)(共28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 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如下图中的斑马 和大象;又如培养在一起的两种草履虫。
竞争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 系,则可表示为
生物B
生
物
数
量
生物A
时间
寄生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 C)
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 有差异
判断题
一片玉米地中植株高矮参差不齐, 体现了垂直的分层现象。
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比 如湖泊和海洋的浮游动物即表现出明显的 垂直分层现象。
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藻类 真菌
光合作用
给真菌提供有机物
吸收水和无机盐
供给藻类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豆科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
根瘤菌提供现成的有机物 根瘤菌进行固氮作用,
将空气中的氮气中的N元素固 定下来为都科植物提供营养 物质
生物因素之间各种关系的图象
种 群 个 体 数
时间
共生
种 群 个 体 数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1、物种的组成 是区别不同群落 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群落之 间用物什种么组来成区是别一 样不的同吗群?落呢?
2、群落中物种 数目的多少称之 为丰富度
苔原
群落的物种数 目多少如何表示 呢?
三、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资料分析
• 黑猫警长 的情节中:螳螂小姐嫁给了 螳螂先生,结果新婚之夜却把丈夫吃 掉了!好在此间有个黑猫警长明察秋 毫,它最终查明:原来, 螳螂吃夫 是 这个物种特有的天性,螳螂在交配过 后总要吃掉自己的丈夫,如此才能积 蓄养分生育后代 。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2节 种群ppt-58页文档资料
充裕
连续增长 环境条件
答案: 出生率
人工控制
看一看:当刚迁入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种群增长速率较快,接
近“J”型曲线;当繁殖到一定程度后,环境中的容纳量接近饱和,种
群增长减缓,呈“S”型曲线,最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
思一思: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的增长常表现“S”型增长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种群的增长率在各个阶段不相同所致
• 1.种群概念的理解
• (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 (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
群的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 种群是不存在的。
• (3)两个方面
• ①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种群是生物繁殖 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②从进化的观点来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 单位,也是基因库的最小单位。
序
↓ 计数
↓
标志重捕法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确定调查对象
↓
捕获并标记
(数量为N1) ↓
重捕、计数
.
↓
• 特别提醒:(1)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 计数原则:
• 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 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数上线不数 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如下图。
注:图甲为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圈表示统计或测量的 个体,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径。 (2)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 它们的种群密度。
•(4) 种 群 虽 然 是 由 许 多 同 种 个 体 组 成 的 , 但 它 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种内关系组成 一个有机整体。种群的特征是个体所不具有的, 个体只能具有性别、年龄、出生、死亡等特征。
•(5)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形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3节 群落的结构课件(4)
精品PPT
种间关系中的共生——互利共生
牛、羊等反刍动物与瘤胃微生物共生也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反刍动 物的瘤胃的温度恒定、pH保持在5.8—6.8之间,瘤胃中的CO2、 CH44等气体造成无氧环境,大量的草料经过口腔后与唾液混合进 入瘤胃中,为其中的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瘤胃微生物分 解纤维素,为反刍动物提供糖类、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两者相 互依赖,互惠共生。
精品PPT
种间关系中的共生——互利共生
传粉、传播种子动物与植物的互利共生 种植和饲养的互利共生:切叶蚁与真菌
精品PPT
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
概念: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它是群 落中各植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成层性
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以及地被层 ; 草本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 也具有成层性; 根系、根茎等在地下也是按深度分层分布的
乔木层 5——11.6米
3 34 264 183 75 108 111 74 10 7 —— ——
灌木层 1.3——5米
3 1 196 136 27 78 155 197 33 25 29 20
草本层 1——1.3米
—— —— 24 18 17 20 81 103 14 89 32 140
地面
—— —— 6 9 —— —— 7 2 —— 47 19 20
注:数字下划线表示某种鸟最喜好栖息的层次
精品PPT
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
成层现象(地上与地下成层)是群落中各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环境之间 相互竞争和相互选择的结果。它不仅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空间、 水分和矿质营养等的矛盾,而且由于植物在空间上的成层排列,扩大了 植物利用环境的范围,提高了同化功能的强度和效率。成层现象愈复杂, 即群落结构愈复杂,植物对环境利用愈充分,提供的有机物质也就愈多。
种间关系中的共生——互利共生
牛、羊等反刍动物与瘤胃微生物共生也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反刍动 物的瘤胃的温度恒定、pH保持在5.8—6.8之间,瘤胃中的CO2、 CH44等气体造成无氧环境,大量的草料经过口腔后与唾液混合进 入瘤胃中,为其中的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瘤胃微生物分 解纤维素,为反刍动物提供糖类、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两者相 互依赖,互惠共生。
精品PPT
种间关系中的共生——互利共生
传粉、传播种子动物与植物的互利共生 种植和饲养的互利共生:切叶蚁与真菌
精品PPT
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
概念: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它是群 落中各植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成层性
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以及地被层 ; 草本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 也具有成层性; 根系、根茎等在地下也是按深度分层分布的
乔木层 5——11.6米
3 34 264 183 75 108 111 74 10 7 —— ——
灌木层 1.3——5米
3 1 196 136 27 78 155 197 33 25 29 20
草本层 1——1.3米
—— —— 24 18 17 20 81 103 14 89 32 140
地面
—— —— 6 9 —— —— 7 2 —— 47 19 20
注:数字下划线表示某种鸟最喜好栖息的层次
精品PPT
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
成层现象(地上与地下成层)是群落中各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环境之间 相互竞争和相互选择的结果。它不仅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空间、 水分和矿质营养等的矛盾,而且由于植物在空间上的成层排列,扩大了 植物利用环境的范围,提高了同化功能的强度和效率。成层现象愈复杂, 即群落结构愈复杂,植物对环境利用愈充分,提供的有机物质也就愈多。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4节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教学ppt
8
• 2.举例说明人工顶极群落?
• 【提示】 人类可以模仿自然,建立人工顶 极群落,如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在发展橡胶的 同时,按自然顶极群落的分层现象,中部配 置金鸡纳、大叶茶,下部种植草本植物砂仁、 黄花菜等,形成了乔灌草结构的人工混交林, 这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也有效地防止 了水土流失,改善了自然环境,获得顶极群 落的效果。
•(3)④ 与 ② 相 比 , 结 果 不 同 是 因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曲 线是________。
•(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种间关系有关知识
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情况。根据图形分析,一
教学ppt
17
• 2.下图①~④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 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 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 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
(1)判断A~D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造成②中出现的现象是由于教学_p_p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教学ppt
20
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不同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包括垂直
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
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
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
候,演替就不再进行
了。
教学ppt
6
•在这个平衡点上,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 只要没有外力干扰,它将永远保持原状。演替
所达到的这个最终平衡状态就叫顶极群落
(climax)。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2节 种群ppt
•种群分布型(浙江科技版) •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包 括集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三种类型。 在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种群可以有不同的分布 型。小空间尺度上种群的随机分布、均匀分布 和集群分布如图所示:
•(1)小空间尺度上生物种群的分布受到种群内 和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受到物理环境的结 构影响,或者同时受上述两个方面的影响。 •(2)在大的空间尺度上,种群内的个体都是成 聚集分布的,如北美洲大陆上的越冬和繁殖鸟, 都集中分布在几个被称为“热点”的地区。种 群在热点地区有比非热点地区高得多的种群密 度。又如中国的大熊猫种群,就成群分布而集 中生活在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秦岭等山 脉。
• 4. “S”型曲线在实践中的应用 • 5. 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 关系探究 • 6. 群落中的分层现象及影响因 素 • 7. 群落演替的类型及过程 • 8.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 探究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及其数量的变化
答案:
同种
数量
制订计划
标志重捕法
想一想:种群必须具备“三同”,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物
• 解析:8个池塘里有6个池塘养鲫鱼,2个池塘 养地中海鳎鱼,生活在同一个池塘中的全部 鲫鱼为一个种群,生活大同一个池塘中的地 中海鳎鱼为一个种群。鲫鱼和地中海鳎鱼不 属于同一个物种,因此8个池塘中的鱼可看作 两个物种,八个种群,不能构成一个群落。 • 答案:D
•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 的是( • • )
• 1. 种群的分布型哪种类型常见? • 【提示】 集群分布是常见的分布型,如 橡树和雪松的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蛾类因趋光性、蚯蚓因趋湿性和藤壶附着在 同一块岩石上而形成集群。人类在地球表面 也呈集群分布。 • 2.种群均匀分布的原因是什么? • 【提示】 均匀分布是种内斗争的结果, 如动物的领域行为、树木争夺树冠空间和根 部空间所进行的斗争,以及沙漠植物争夺水 分所进行的斗争,都能导致均匀分布。
届生物高考一轮复习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4节PPT课件
群落
概 念
在一定自然区域 内,同种生物个 体的总和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 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区 别概
念 外 延
种内关系的研究 范围,个体之间 既有种内互助, 也有种内斗争, 两者对立统一, 共同维持种群的 相对稳定
种间关系的研究范围,由不 同种群构成,其关系有互利 共生、捕食、竞争、寄生, 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分别占有 一定的生态位
二、群落的特征
1.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的 物种组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群落的性质。 (2)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 少称为丰富度。 特点: ①生物群落的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的丰富 度增加,反之则减少; ②丰富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从热带到两极,随纬度 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③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④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①植物的分层分布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中的光照 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光照强弱关 系如下: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藓地衣层。 但在热带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 垂直分布主要是受温度制约的(如下图所示)。
②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等有关。可以说, 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③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比如湖泊、 海洋中的浮游动物即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浮 游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决定于阳光、温度、食物和含 氧量等。多数浮游动物是趋向弱光的,因此,它们白 天多分布在较深水层,而夜间则上升到表层活动。此 外,在不同季节也会因光照条件的不同而引起垂直分 布的变化。同时,海洋中的不同水层的藻类植物也存 在分层现象,上层为主要吸收红光的绿藻,中层为褐 藻,下层为主要吸收蓝紫光的红藻。
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课件种群和生物群落新人教版必修3
+- -- +-
地衣、根瘤 彼此有利 相互依存 一方有利 蛔虫和人 一方受害 彼此抑制 水稻和稗草 羊与草 种群A得利 狼与羊 种群B有害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互利共生
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同生死,共患难”
生 物 数 量
切叶蚁与真菌
生物A
A
B
生物B
时间
寄生: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
空间结构
(一)物种结构 1、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 要特征。 2、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不同群落其优势种不同。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采集方法: 取样器取样 丰富度统计方法: 1.记名计算法 2.目测估计法
3、种间关系
关系类型
物种
A B
关系一般特征
实例
互利共生 ++
寄生
竞争 捕食
(三)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1.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例、鱼类的捕捞 2.害虫的防治
例、蝗虫
练一练
(08上海生物).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 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 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 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 D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练一练: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
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 群的最大值K=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曲线上的点 种群大小 (K—N)/K 种群的增长量
Sl S2 S3 S4 S5
20 50 100 150 180
0.90 0.75 0.50 0.25 0.10
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 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 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 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 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 进行的演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路点拨:蚂蚁以蚜虫分泌的蜜露为食,同时 又保护蚜虫,把蚜虫的天敌赶走或把蚜虫搬到 有食物的地方,所以蚂蚁和蚜虫的关系为互利 共生。菜粉蝶幼虫与蜜蜂虽然同在一株油菜上 觅食,但菜粉蝶幼虫主要吃叶片,而蜜蜂主要 采食花蜜,所以不能构成种间竞争。噬菌体与 细菌之间属于寄生。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两种 绿藻,因争夺阳光、养料而使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数量减少,则两种绿藻属于竞争关系。 •答案:D
• 群落演替的过程可人为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 (1)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 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 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 (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斗争或种间竞 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
• 3.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 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一般超过其他自然 因素的影响。使群落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 向和速度进行。 • (1)利于群落演替的人类活动:退耕还林、 还草、还湖,封山育林等。 • (2)不利于群落正常演替的活动:砍伐森林、 填湖造地、捕杀动物等。
另一个群落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繁殖体
议一议: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物种定居后,原来的物种是否还能
存在?
答案:能。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
代而不是“取而代之”。
•顶极群落(浙江科技版) •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 程。但演替也不是一 个永恒延续的过程 。 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 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 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 候,演替就不再进行 了。
•解析:次生演替时虽然原有的植被已不存在, 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因此演替所需的时 间短。在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而 不是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也存在 竞争现象,但不明显。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容 易形成森林。 •答案:C
• 【例1】 (2009·全国Ⅰ卷)下列属于种间竞争 实例的是( ) •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 株油菜上采食 •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 中的氨基酸 •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 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 2.下图①~④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 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 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 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
(1)判断A~D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造成②中出现的现象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 • (1)原因:生物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 环境中生态因素有关,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 的对环境的适应。 • (2)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 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 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 3.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 •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 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 现象密切相关 •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 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 向上无分层现象
• 4.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 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 替,冰川泥、弃耕的农 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 生演替 •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 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 竞争明显 • 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 需时间较短 •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 形成森林
• 4.群落演替的特征 • (1)方向:一定的方向性。 • (2)能量: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 • (3)结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物种多样 性增加,稳定性增强。
5.群落演替类型比较
类 型 内容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
时 速
在虽失去了原有植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 被,但仍保留了原 的地面或曾经有过 点 有土壤条件及植物 植被但被彻底消灭 的种子或其他繁殖 了的地方 体的地方 间 经历的时间长 经历的时间短 度 缓 慢 较 快
• 5.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 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 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 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 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 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 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 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 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 仅剩下丙种群 •解析:从图像分析可知,甲乙是捕食关系,由于甲 的种群密度先增后减,则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 食者;丙专食浮游动物,则乙丙也为捕食关系,甲、 乙、丙三者建立的食物链应该是:藻类(甲)
• 1.群落演替的原因 • (1)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 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 不利影响。 • (2)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 • (3)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 变。 • (4)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 (5)人类活动的干扰。
• 2.群落演替的过程
•特别提醒:①两种生物之间可能有多种种间 关系。 •②上述种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③关于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 判定:a.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 食者数量多;b.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为 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 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
•④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竞争(不同种生物争 夺同种食物或生活空间的现象)为种间关系,种 间斗争包含竞争,而生存斗争是达尔文自然选 择学说的中心论点之一。很明显,生存斗争内 容更丰富,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又 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图示如下: A代表生存斗争、B代表种内斗争、C代表种间 斗争、D代表竞争。
•(3)④ 与 ② 相 比 , 结 果 不 同 是 因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曲 线是________。 •(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种间关系有关知识 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情况。根据图形分析,一 般来说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 捕食是两种生物一种增多(减少),另一种亦随 着增多(减少);竞争是两种生物一种数量增多, 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或死亡;寄生可能使宿主 数量减少但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
•在这个平衡点上,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 只要没有外力干扰,它将永远保持原状。演替 所达到的这个最终平衡状态就叫顶极群落 (climax)。 •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都处于顶极状态。顶极 群落主要是由年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所决定的, 如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热带 雨林;在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顶极群落是 北方针叶林;在中温中湿的条件下,顶级群落 是温带草原;在低温低湿条件下,顶极群落是 苔原;在极端缺水的条件下,顶极群落是沙漠 (上图)。
在一定的区域的同 种群 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分布在一定的自然 区域内,具有一定 形态、结构和生理
具有出生、生长、 发育、衰老、死 亡等个体特征 具有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出生 率和死亡率、性 别比例等特征
物种是由许多分 布在不同区域的
• 1.下列实例中,不能构成群落的是( • A.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 B.青藏高原上的高山苔原 • C.海南岛清澜港保护区的红树林 • D.大兴安岭的全部红松
• 1. 什么叫优势种?(中国地图版) • 【提示】 群落中少数物种能够凭借自己 的大小、数量和生命力对群落外貌和结构起 着决定性作用,这样的物种就是群落的优势 种。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大、数量多、生活 能力强的物种,如蒙古草原上的大针茅。
• 2.举例说明人工顶极群落? • 【提示】 人类可以模仿自然,建立人工顶 极群落,如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在发展橡胶的 同时,按自然顶极群落的分层现象,中部配 置金鸡纳、大叶茶,下部种植草本植物砂仁、 黄花菜等,形成了乔灌草结构的人工混交林, 这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也有效地防止 了水土流失,改善了自然环境,获得顶极群 落的效果。
•乔木层——接受全光照 •灌木层——利用全光照的10% •草本层——仅利用1%~5%的光照 •苔藓地衣层——仅利用微弱的光照
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主要是受温 度制约(如图所示)。
•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等有关。可 以说,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 层现象。
• 猫头鹰——森林上层 • 大山雀——灌木层 • 鹿、野猪——地面活动 • 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 • 2.群落的水平结构 •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土 壤湿度和盐碱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 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答案:
种群Leabharlann 物种丰富度 ②优势种 ③生长
思一思:群落的基本特征有:①物种的丰富度 型(即外貌:如乔木、灌木等) ④营养结构。
•看一看:种间斗争与竞争的关系如何? •答案:种间斗争包括捕食、竞争和寄生,竞争是 种间斗争的一种形式。
答案:
体表
彼此有利
分层
镶嵌
答案:
•由于投放了大量的丙,所以短时间内它的食 物乙(浮游动物)会急剧减少,继而由于食物缺 乏,丙(鱼)的数量也大量减少,所以一段时间 后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甲种群(藻类)。由 于强调了丙(鱼)专食浮游动物,所以甲丙不可 能为捕食关系,A项是不合理的。丙和乙的竞 争关系不一定体现在食物上,也可能体现在生 存空间(水池)和氧气等方面。 •答案:C
• 1.种群与群落的关系 • 生物群落以种群为单位,是各种生物种群 的集合体,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依靠这种 关系使各种生物在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中形 成了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整体,其关系可 表示为: • 各种种群之和=群落,或种群 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