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 (2)
《仪器分析》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光是一种 --------,具有------- 和 ------ 的二象性,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能量。
频率越大,波长越---------,光的能量越 --------- 。
2.火焰原子化法产生基态原子的过程为金属盐水溶液的-------- 、--------- 、------------ 、-------- 的过程。
3.气相色谱仪一般由 ------- 、------- 、-------- 、 ------- 、-------- 、 ------- 六部分组成。
4.电位分析法分为 ---------- 法和 ------ 法。
直接电位电位滴定5.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可以选择的参比溶液有 ------- 、------- 、 ------- 和 ---- 。
6.可见分光光度计用 ------ 灯作光源,紫外分光光度计是以------ 灯作光源。
7.红外光谱是由于分子--------- 的跃迁而产生的。
物质能吸收的电磁辐射应满足两个条件:即(1)------------------- ------------------- ------------------- ------------------- ------------------ ;(2)------------------- ------------------- ------------------- -------------------------------------- 。
8.高效液相色谱是以 -------为流动相,一般叫做------ ,流动相的选择对分离影响很大。
9.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 ----- ,柱的分离效能指标是 ---------- 。
10.气相色谱仪常用的浓度型检测器如 ------ ,质量型检测器如---------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闭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分)涡流扩散项; B 、分子扩散项; C 、传质阻力项; D 、流速;在每个塔板中,样品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达到分配平衡需要一定的时间; 流动相进入色谱柱时,采用脉冲进样的方式,每次进样为一个板体积; 样品开始加在0号塔板上,并忽略其纵向扩散; 每块塔板上的分配系数都是常数;r 21=0.1 ; B 、r 21=0.5 ; C 、「21=0.7 ;D 、r 2i =1 ;若一个电极的 心K =10-3,则说明这一电极对Na 比对K +敏感性() 高3倍; B 、低3倍; C 、高1000倍; D 、低1000倍;试卷类型:B仪器分析试卷使用专业年级考试方式:开卷()闭卷(2 )共6页1、 速率方程中与扩散系数呈正比的一项是(2、 下列峰宽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Y=2.35 ; B 、Y=2Y /2 ;C 、Y 1/2=2D 、 Y=4 ;3、 关于塔板理论的基本假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4、 根据下列相对保留值判断分离效果最好的一组是(5、极谱分析法中,在溶液中加入大量支持电解质的作用是(消除残余电流;B 、消除迁移电流;C 消除极谱极大;D 消除氧波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常用的光源中,具有最高激发温度的是(直流电弧; B 、交流电弧; C 、高压火花;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炬;棱镜摄谱仪的分光能力弱,集光能力强;D 、光栅摄谱仪的分光能力强,集光能力弱; 10、由同种原子相互碰撞引起的谱线变宽称为( A 自然变宽;B 、多普勒变宽;C 、劳伦兹变宽;D 、赫鲁兹马克变宽;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1、气相色谱仪的一般结构是由载气系统, 和数据处理系统五个部分组成。
2、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检测器可以分为浓度型和质量型两类,常用的浓度型检测器有3、在极谱分析法中,为了能够产生浓差极化需要满足的条件有6、 7、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中实现 100%电流效率时错误的操作是( 在工作电极上接参比电极;B 、在电路中接变阻器;C 、 工作电极采用去极化电极;D 、工作电极使用极化电极;8、 9、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关于摄谱仪叙述正确的是(棱镜摄谱仪分光能力受波长影响;B 、光栅摄谱仪分光能力受波长影响;,检测器共 30 分)色谱分析中分配系数和分配比分别指什么,有什么关系?电位滴定法中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仪器分析试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仪器分析试期末考试试卷答案仪器分析试题库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C5.A6.C7.D8.D9.C 10.A 11.B 12.C 13.B 14.A 15.C 16.D 17.D 18.E 19.C 20.D21.C 22.D 23.E 24.A 25.C 26.E 27.A 28.C 29.D 30.C二、解释下列名词1.摩尔吸光系数:在吸光分析中,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和溶剂的情况下的一个特定常数,在数值上等于1mo?·L-1吸光物质在1cm 光程中的吸光度。
其单位为L·mo?-1·cm-1。
2.发色团:凡是能导致化合物在紫外及可见光区产生吸收的基团,主要是具有不饱和或未成对电子的基团。
3.非红外活性振动:分子振动不能引起偶极矩变化,分子不能吸收红外辐射,这样的振动为非红外活性振动。
4.保留时间:从进样开始到色谱峰最大值出现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用符号t R 表示,是物质定性的指标。
5.死体积:不被保留的组分通过色谱柱所消耗的流动相的体积,可由死时间确定。
6.共振线:在AAs法中,由基态电子从基态能级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线,是特征线。
7.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将原子中的一个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激发电位,通常以ev为单位。
使原子电离所需要的最小能量称为电离电位(U),也用ev为单位。
8.原子线和离子线:原子线: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时发射的谱线叫原子线。
离子线:原子最外层电子激发到无穷远处,剩下的离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时发射的谱线叫离子线。
9.半波电位:就是电流等于扩散电流一半时的电位,在一定组分和浓度的底液中,任一物质的可逆极谱波的半波电位是一个常数,不随该物质的浓度变化而变化。
10.支持电解质:在电解液中加入能消除迁移电流,并在该条件下不能起电解反应的惰性电解质称为支持电解质。
11.极谱波:极谱法是通过极谱电解过程所获得的电流一电压(i 一V)曲线来实现分析测定的,所得的这条曲线称为极谱波。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仪器是通过测量分子中化学键的振动频率来分析物质的?A. 紫外-可见光谱仪B. 红外光谱仪C. 核磁共振仪D. 质谱仪答案:B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中,固定相通常是: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等离子体答案:C3.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被测元素的原子化通常采用:A. 火焰B. 石墨炉C. 化学试剂D. 超声波答案:A4. 以下哪种检测器常用于气相色谱分析?A. 热导检测器(TCD)B. 紫外检测器(UVD)C. 荧光检测器(FLD)D. A和B答案:D5. X射线衍射分析(XRD)主要用于确定物质的:A. 化学成分B. 结构C. 热稳定性D. 反应动力学答案:B6.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通常表示为:A. [M+H]+B. [M-H]-C. [M+NH4]+D. [M-H2O]+答案:A7. 以下哪种方法是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来确定离子浓度的?A. 滴定法B. 电位法C. 电导法D. 光谱法答案:C8. 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最大吸收波长通常称为:A. 吸收峰B. 肩峰C. 等离子体共振峰D. 拉曼散射峰答案:A9. 以下哪种仪器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对活细胞的无标记成像?A. 共聚焦显微镜B. 原子力显微镜C. 核磁共振成像D. X射线成像答案:A10. 在液相色谱中,如果要提高分析物的保留时间,可以:A. 增加流动相的极性B. 减少固定相的极性C. 降低柱温D. 增加流动相的流速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固定相通常涂覆在______上,以提高分离效率。
答案:载体12.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火焰原子化器主要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
答案:喷雾器、预混合室、火焰13. 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检测器按信号来源可以分为光度型和______型。
答案:非光度14. 核磁共振波谱中,化学位移的单位是______。
大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二)
⼤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科⼤学化学(四)课程 24学时 1.5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冶⾦类等专业统考(A 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考试⽇期:2018年6⽉22⽇上午⼀、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分光光度法中,运⽤朗伯-⽐尔定律进⾏定量分析应采⽤的⼊射光为:()(A)单⾊光(B)可见光(C)紫外光(D)特征波长锐线辐射光2、对矿物中各种⾦属元素进⾏定性分析最有效的⼯具是:()(A)原⼦吸收光谱法(B)极谱法(C)原⼦发射光谱法(D)⾊谱法3、如果试样中各组分⽆法全部出峰或只要定量测定试样中某⼏个组分, 那么应采⽤下列定量分析⽅法中哪⼀种为宜?()(A)内标法(B)外标法(C)归⼀化法(D)标准⼯作曲线法4、直接电位法测定离⼦浓度当读数误差为1mV时,其+2价离⼦测量的相对误差可达:()(A)±1% (B)±4%(C)±8% (D)±12%5、库仑滴定分析与⼀般滴定分析相⽐()(A)需要标准物进⾏滴定剂的校准(B)很难使⽤不稳定的滴定剂(C)测量精度相近(D)不需要制备标准溶液,不稳定试剂可以就地产⽣6、分光光度分析读数误差最⼩的吸光度是:()(A)A=0.638 (B)A=0.434(C)A=0.368 (D)A=0.3437、空⼼阴极灯选择灯电流的原则是:()(A)确保发光稳定时越⼤越好(B)越⼤越好(C)越⼩越好(D)确保发光稳定时越⼩越好8、⽓相⾊谱的分离原理是利⽤不同组分在两相间具有不同的()(A)保留值(B)分配系数(C)柱效(D)分离度9、产⽣pH玻璃电极不对称电位的主要原因是:()(A)玻璃膜内外溶液中H+活度不同;(B)玻璃膜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C)玻璃膜内外参⽐电极不同;(D)玻璃膜内外表⾯的结构与特性差异;10、直流极谱法中将滴汞电极和饱和⽢汞电极浸⼊试液中组成电解电池,两个电极的性质应为()(A)两个电极都是极化电极(B)两个电极都是去极化电极(C)滴汞电极是极化电极,饱和⽢汞电极是去极化电极(D)滴汞电极是去极化电极,饱和⽢汞电极是极化电极⼆、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朗伯—⽐尔定律I/I o = 10-abc中, I o是⼊射光的强度, I是透射光的强度, a是吸光系数, b 是光通过透明物的距离, 即吸收池的厚度, c是被测物的浓度, 则透射⽐T =(),吸光度A与透射⽐T的关系为(),吸光系数a=(),2、发射光谱分析根据测量谱线的⽅法不同可分为()谱法、()谱法、和()光谱法。
《南京工业大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
南京工业大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1、解释下列仪器分析术语(4’×5)1. 色谱相对保留值2. 生色团二、选择题 (每一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号, 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2’×10)1.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 用于紫外波段的光源是 ( )A 钨灯B 卤钨灯C 氘灯D 能斯特光源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透光率与浓度成直线关系 B摩尔吸收系数随波长而改变C比色法测定FeSCN2+时,选用红色滤光片 D玻璃棱镜适用于紫外光区3. 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性的参数是 ( )A 保留时间B 分配比C 半峰宽D 峰面积4. 下列气体中, 不能用做气相色谱法载气的是 ( )A 氮气B 氢气C 氧气D 氦气5 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 ( )A紫外/可见光 B近红外光C微波 D无线电波三、回答下列问题(8’ ×4)1.指出下列有机化合物可能产生的电子跃迁类型:甲醛乙烯三乙胺3. 组分A,B在某气液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95,467,试问在分离时,哪个组分先流出色谱柱,说明理由。
四、计算题(共3小题28分,分值分别为8,10,10分)1、某组分在OV-17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为2.5 min,半峰宽为10 s,对该组分来说,色谱柱的理论塔板数为多少?。
2、用新亚铜灵测定试液中的Cu(Ⅱ)含量,配制50.00 mL中含25.3 μg Cu(Ⅱ)的溶液,显色后,在一定波长下用2.00 cm比色皿测得透光率为50%。
计算摩尔吸光系数(Cu原子量为63.54)。
?南京工业大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答案1、解释下列仪器分析术语(4’×5)1.色谱相对保留值:一种组分的的调整保留值与另一组分的调整保留值之比。
2.生色团:凡能在紫外-可见区产生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基团。
2、选择题 (每一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请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号, 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南京工业大学仪器分析期末试卷
仪器分析复习题解一、选择题1.在原子吸收分析中,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及干扰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空心阴极灯B.火焰C.原子化系统D.分光系统2.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B.在广泛的光谱区域内发射连续光谱C.发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的特征共振辐射D.产生紫外线3、下列类型的电子能级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是()A.σ→σ* B.n→σ*C.π→π* D.π→σ*4.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A.波长变长 B.波长变短C.波长不变 D.谱带蓝移5.某种化合物,其红外光谱上3000~2800cm-1,1450crn-1,1375cm-1和720cm-1等处有主要吸收带,该化合物可能是()A.烷烃B.烯烃C.炔烃D.芳烃6.下列气体中,不能吸收红外光的是()A.H2O B.CO2C.HCl D.N27.π→π*跃迁的特点是()A.摩尔吸光系数大B.属禁阻跃迁C.谱带强度弱D.是生色团的孤对电子向反键轨道跃迁产生的8.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常采用内标法,其目的是()A.提高灵敏度 B.提高准确度C.减少化学干扰 D.减小背景9.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测量时,需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溶液,这是为了()A.减小浓差极化B.加快响应速度C.使电极表面保持干净D.降低电极内阻10.下列化合物中,有n→π* σ→σ* π→π*的化合物是()A.一氯甲烷 B.丁二烯C.丙酮 D.二甲苯12.用玻璃电极测量溶液的PH值时,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为()A.校正曲线法 B.直接比较法C.一次加入标准法 D.增量法15.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A.保留时间B.相对保留值C.半峰宽D.峰面积16.下列化合物中,羟基作为助色团的化合物是( ) (A) -CH 2OH (B) -OH (C) -OH(D) CH 2-CH-CH 2 (E)CH 3-CH-CH=CH 2 | | | | OH OH OH OH18.在气相色谱图中,相邻两组分完全分离时,其分离度R 应大于或等于( )(A) 0 (B) 0.5 (C) 1.5 (D) 1.0 (E) 2.020、两种物质的溶液,在紫外区均有吸收,如测定时使用的样品池相同、入射光波长相同、样品的浓度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溶液吸光度相同 (B )两溶液的透射率相同 (C )摩尔吸光系数相同(B) (D )比吸收系数相同 (E )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1.在紫外吸收光谱中,由于取代基或溶剂的影响,使吸收带波长变长的称为___________,使吸收带波长变短的称为________________。
仪器分析试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仪器分析试题库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C5.A6.C7.D8.D9.C 10.A 11.B 12.C 13.B 14.A 15.C 16.D 17.D 18.E 19.C 20.D 21.C 22.D 23.E 24.A 25.C 26.E 27.A 28.C 29.D 30.C二、解释下列名词1.摩尔吸光系数:在吸光分析中,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和溶剂的情况下的一个特定常数,在数值上等于1moℓ·L-1吸光物质在1cm光程中的吸光度。
其单位为L·moℓ-1·cm-1。
2.发色团:凡是能导致化合物在紫外及可见光区产生吸收的基团,主要是具有不饱和或未成对电子的基团。
3.非红外活性振动:分子振动不能引起偶极矩变化,分子不能吸收红外辐射,这样的振动为非红外活性振动。
4.保留时间:从进样开始到色谱峰最大值出现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用符号t R 表示,是物质定性的指标。
5.死体积:不被保留的组分通过色谱柱所消耗的流动相的体积,可由死时间确定。
6.共振线:在AAs法中,由基态电子从基态能级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线,是特征线。
7.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将原子中的一个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激发电位,通常以ev为单位。
使原子电离所需要的最小能量称为电离电位(U),也用ev为单位。
8.原子线和离子线:原子线: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时发射的谱线叫原子线。
离子线:原子最外层电子激发到无穷远处,剩下的离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时发射的谱线叫离子线。
9.半波电位:就是电流等于扩散电流一半时的电位,在一定组分和浓度的底液中,任一物质的可逆极谱波的半波电位是一个常数,不随该物质的浓度变化而变化。
10.支持电解质:在电解液中加入能消除迁移电流,并在该条件下不能起电解反应的惰性电解质称为支持电解质。
11.极谱波:极谱法是通过极谱电解过程所获得的电流一电压(i一V)曲线来实现分析测定的,所得的这条曲线称为极谱波。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闭卷).doc
试卷类型:B仪器分析试卷使用专业年级考试方式:开卷()闭卷(J )共6—页&极谱分析法中,在溶液中加入大量支持电解质的作用是(4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定性分析的基础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是。
5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了能够实现峰值吸收,使用的光源是o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色谱分析中分配系数和分配比分别指什么,有什么关系?么电位滴定法中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有哪儿种,各有什么特点。
&库仑分析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要保证io(M流效率?4原子光谱分析中的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分别指什么,有何联系? 5原子吸收光谱中背景吸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消除的方法?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某一气相色谱柱,速率方程中A, B, C的值分别为0.16 cm, 0.35 cm2/s和4.3X10-2S,计算最佳流速和最小塔板高度。
2、在库仑滴定中,2mA/s的电流相当于产生了下列物质多少克?(1)OH,⑵Sb (III 到V价),⑶Cu(II到0价),⑷As2O3(in到V价,II到0价)。
(已知原子量,H=l, 0=16, Cu=64, As=75, Sb=121,法拉第常数取96487 C/mol)3、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锐,用铅作内标。
取5.00 mL未知锐溶液,加入2.00 mL浓度为4.13mg/mL的铅溶液并稀释至10.0 mL,测得A Sb/A Pb=0.808o另取相同浓度的锐和铅溶液混合后测得Asb/Apb=1.31,计算未知液中锐的质量浓度。
《试卷模版》使用说明注:本模版适用于卷面考试1、第一页的填写要求:(1)第一行填写试卷类型,如:A、B、C等;(2)第二行空格部分为课程名称,请务必按照执行计划填写标准课程名称全称;如:高等数学A (―)(4)第三行“使用专业年级”应填写准确,如:环工04(范围广的公共课程可简写);“考试方式”应在相应的“开卷、闭卷”括号中打“V ”,不要使用其它符号;“共—页”填写总页码;(5)第四行为记分登记栏,在题号后面的格子中依次填写大题题号,如:“一、二……”2、每页设置了固定的版面大小,当本页内容已满请换至下一页输入,以免版面变形或有文字打印不出。
(完整版)南京大学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
仪器分析试卷一、选择题 ( 共15题 22分 )1. 1 分 (1228)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1)200~400nm (2)400~800nm (3)1000nm (4)10~200nm2. 2 分 (1764)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VIS吸收波长的位置(λmax )( )(1) a>b>c (2) c>b>a (3)b>a>c (4)c>a>b3. 1 分 (1014)可见光的能量应为( )(1) 1.24×104~ 1.24×106eV (2) 1.43×102~ 71 eV(3) 6.2 ~ 3.1 eV (4) 3.1 ~ 1.65 eV4. 1 分 (1225)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1)能量越大 (2)波长越长 (3)波数越大 (4)频率越高5. 1 分 (1309)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 )(1) 高 (2) 低 (3) 相当 (4) 不一定谁高谁低6. 1 分 (1734)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为( )(1)精密度高,检出限低 (2)用于测定无机元素(3)线性范围宽 (4)多元素同时测定7. 1 分 (1801)当弹簧的力常数增加一倍时,其振动频率( )(1) 增加倍 (2) 减少倍 (3) 增加0.41倍 (4) 增加1倍8. 2 分 (1104)请回答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吸收峰的频率最高?( )9. 2 分 (1657)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 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1) CH3-OOC-CH2CH3(2) (CH3)2CH-O-CH(CH3)2(3) CH3-OOC-CH2-COO-CH3(4)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10. 2 分 (1678)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 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1) C4H8O (2) C3H4O2(3) C3H6NO (4) (1)或(2)11. 1 分 (1367)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1) 分子的振动 (2) 分子的转动(3)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 (4)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12. 2 分 (1822)磁各向异性效应是通过下列哪一个因素起作用的?( )(1) 空间感应磁场 (2) 成键电子的传递 (3) 自旋偶合 (4) 氢键13. 1 分 (1805)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1) 变大 (2) 变小 (3) 逐渐变小 (4) 不变化14. 2 分 (1626)某化合物在一个具有固定狭峰位置和恒定磁场强度B的质谱仪中分析, 当加速电压V慢慢地增加时, 则首先通过狭峰的是: ( )(1) 质量最小的正离子 (2) 质量最大的负离子(3) 质荷比最低的正离子 (4) 质荷比最高的正离子15. 2 分 (1675)某化合物Cl-CH2-CH2-CH2-Cl的1HNMR谱图上为( )(1) 1个单峰 (2) 3个单峰(3) 2组峰: 1个为单峰, 1个为二重峰 (4) 2组峰: 1个为三重峰, 1个为五重峰二、填空题 ( 共15题 33分 )1. 2 分 (2011)当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分子时,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能产生分子的红外吸收峰。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第一套一、选择题1.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 )(1)200~400nm (2)400~800nm (3)1000nm (4)10~200nm2.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VIS吸收波长的位置(λmax )( )(1) a>b>c (2) c>b>a (3)b>a>c (4)c>a>b 3.可见光的能量应( )(1) 1.24×104~ 1.24×106eV (2) 1.43×102~ 71 eV(3) 6.2 ~ 3.1 eV (4) 3.1 ~ 1.65 eV4.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 )(1)能量越大 (2)波长越长 (3)波数越大 (4)频率越高5.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 ( )(1) 高 (2) 低 (3) 相当 (4) 不一定谁高谁低6. 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 ) (1)精密度高,检出限低 (2)用于测定无机元素(3)线性范围宽 (4)多元素同时测定7.当弹簧的力常数增加一倍时,其振动频率 ( )(1) 增加倍 (2) 减少倍 (3) 增加0.41倍 (4) 增加1倍8. 请回答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吸收峰的频率最高? ( )9.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 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1) CH3-OOC-CH2CH3 (2) (CH3)2CH-O-CH(CH3)2(3) CH3-OOC-CH2-COO-CH3 (4)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10. 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 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1) C4H8O (2) C3H4O2 (3) C3H6NO (4) (1)或(2)11.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1) 分子的振动 (2) 分子的转动(3)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 (4)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12. 磁各向异性效应是通过下列哪一个因素起作用的( )(1) 空间感应磁场 (2) 成键电子的传递 (3) 自旋偶合 (4) 氢键13.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 )(1) 变大 (2) 变小 (3) 逐渐变小 (4) 不变化14. 某化合物在一个具有固定狭峰位置和恒定磁场强度B的质谱仪中分析, 当加速电压V慢慢地增加时, 则首先通过狭峰的是: ( )(1) 质量最小的正离子 (2) 质量最大的负离子(3) 质荷比最低的正离子(4) 质荷比最高的正离子15.某化合物Cl-CH2-CH2-CH2-Cl的1HNMR谱图上为 ( )(1) 1个单峰 (2) 3个单峰(3) 2组峰: 1个为单峰, 1个为二重峰 (4) 2组峰: 1个为三重峰, 1个为五重峰二、填空题1. 核磁共振的化学位移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造成的,化学位移值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相对标准制定出来的。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闭卷)汇编
学习----- 系 专业 班 学号 姓名
┉┉┉┉┉┉┉┉┉┉┉密┉┉┉┉┉┉┉┉┉┉封┉┉┉┉┉┉┉┉┉┉线┉┉┉┉┉┉┉┉┉┉
┉┉┉┉┉┉┉┉┉┉┉密┉┉┉┉┉┉┉┉┉┉封┉┉┉┉┉┉┉┉┉┉线┉┉┉┉┉┉┉┉┉┉
┉┉┉┉┉┉┉┉┉┉┉密┉┉┉┉┉┉┉┉┉┉封┉┉┉┉┉┉┉┉┉┉线┉┉┉┉┉┉┉┉┉┉
《试卷模版》使用说明
注:本模版适用于卷面考试
1、第一页的填写要求:
(1)第一行填写试卷类型,如:A、B、C等;
(2)第二行空格部分为课程名称,请务必按照执行计划填写标准课程名称全称;
如:高等数学A(二)
(4)第三行
“使用专业年级”应填写准确,如:环工04(范围广的公共课程可简写);
“考试方式”应在相应的“开卷、闭卷”括号中打“√”,不要使用其它符号;
“共页”填写总页码;
(5)第四行为记分登记栏,在题号后面的格子中依次填写大题题号,如:“一、二……”2、每页设置了固定的版面大小,当本页内容已满请换至下一页输入,以免版面变形或有文字打印不出。
3、本模版仅设置了14页,如试题页数超过14页请自行复制添加,奇数页带有“密封线”,偶数页为带边框的空白页。
4、打印时按试卷的实际页数设置打印页码范围。
试卷类型: B 年月日
更多精品文档
面
考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更多精品文档。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分/题)1、测定溶液pH时,先用pH=6.84的标准缓冲溶液对仪器“定位”,然后调节“斜率”。
2、Ag-AgCl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取决于电极内部溶液中的Cl-浓度。
3、摩尔吸光系数与吸光物质的性质、入射光波长、溶液的温度和溶剂等因素有关,而与溶液浓度及液层厚度无关。
4、分光光度分析中,当吸光度A= 0.434 时,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
5、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标准加入法方法消除。
6、产生1%吸收时对应的待测元素的浓度称为特征浓度。
7、气相色谱常用检测器中,属于质量敏感型检测器的有 FID和FPD 。
8、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最主要因素是桥电流。
9、每次新安装了色谱柱后,为了使固定液牢固及除去固定液中易挥发的成分应对色谱柱进行老化处理。
10、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常用的流动相主体是水。
11、梯度洗脱可分为高压梯度和低压梯度。
12、正相分配色谱可用于分析极性化合物样品,被分离组分分子极性越强,在柱中停留的时间越长。
13、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核心部件是迈克尔逊干涉仪。
14、中红外区可大致分为特征谱带区和指纹区。
二、单选题(共20分,2分/题)1、下列方法中可用于确定电位滴定法滴定终点的方法是(A)A.二阶微商法B.外标法C.内标法D.二点校正法2、pH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在蒸馏水中浸泡(B)A. 12小时B. 24小时C.数分钟D.数秒种3、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说明(C)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强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低4、校准曲线的斜率常因温度、试剂、仪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在测定样品的同时绘制校准曲线的最佳方法是(C)A.先绘制工作曲线后测定样品B.先测定样品后绘制工作曲线C.工作曲线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D.根据需要灵活运用5、空心阴极灯灯电流选择的原则是在保证放电稳定和有适当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量选择(C)的工作电流。
(完整版)仪器分析期末试卷2及答案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教育专业《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E卷)班级:学号:考试日期: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一定柱长条件下, 某一组分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B)A: 保留值B: 扩散速度C: 分配系数D: 容量因子2. 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C )A: 理论塔板数B: 容量因子C: 相对保留值D: 分配系数3. 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在极性吸附剂上的保留顺序是( A )A: 饱和烃、烯烃、芳烃、醚B: 醚、烯烃、芳烃、饱和烃C: 烯烃、醚、饱和烃、芳烃D: 醚、芳烃、烯烃、饱和烃4.在正相色谱中,若适当增大流动相极性, 则:( A )A:样品的k降低,t R降低B: 样品的k增加,t R增加C: 相邻组分的α增加D: 对α基本无影响5.在发射光谱中进行谱线检查时,通常采取与标准光谱比较的方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A )A: 铁谱B: 铜谱C: 碳谱D: 氢谱6.不能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物质是( C )A: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B: 稀土金属C: 有机物和大部分的非金属元素D: 过渡金属7. 严重影响经典极谱分析检测下限的因素是(D )A: 电解电流B: 扩散电流C: 极限电流D: 充电电流8. 氢化物原子化法和冷原子原子化法可分别测定( D )A: 碱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B: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C: Hg和As D: As和Hg9. 铜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含Cu2+、Cu(NH3)22+、Cu(NH3)42+的溶液,测得的活度为( A )的活度。
A: Cu2+B: Cu(NH3)22+C: Cu(NH3)42+D: 三种离子之和10. 若在溶液中含有下列浓度的离子,以Pt为电极进行电解,首先在阴极上析出的是( B )A: 2.000mol.L-1Cu2+ (E0=0.337V) B: 1.000×10-2mol.L-1Ag+ (E0=0.799V)C: 1.000mol.L-1Pb2+ (E0=-0.18V) D: 0.100mol.L-1Zn2+ (E0=-0.763V)11. 下列因素( D )不是引起库仑滴定法误差的原因。
仪器分析试期末考试练习(单、多选、填空)附答案
仪器分析试期末考试练习-单选、多选与填空一、单项选择题(按题中给出的字母A、B、C、D,您认为哪一个是正确的,请写在指定位置内)1、不符合作为一个参比电极的条件的是 :A. 电位稳定;B. 固体电极;C. 重现性好;D. 可逆性好答( B )2、银-氯化银电极的电极电位决定于溶液中 :A. A g+浓度;B. A gCl 浓度;C. A g+和 AgCl 浓度总和;D. Cl-活度答(D)3、下列不是玻璃电极的组成部分的是 :A. Hg, Hg2Cl2电极;B. 一定浓度的 HCl 溶液;C. 玻璃膜;D. 玻璃管答(A )4、离子选择性电极中常用的的内参比电极是 :A. A g 电极;B. A g-AgCl 电极;C. 饱和甘汞电极;D. A gCl 电极答(B)5、测定饮用水中 F-含量时,加入总离子强度缓冲液,其中柠檬酸的作用是 :A. 控制溶液的 pH 值;B. 使溶液离子强度维持一定值;C. 避免迟滞效应; D . 与 Al, Fe 等离子生成配合物,避免干扰答(D)6、用 0.10mol⋅L-1 NaOH 标准溶液,电位滴定某有机酸溶液数据如下。
滴定终点的电位( 单位 : mL ) 是A. 316 ;B. 289 ;C. 267;D. 233 ;答( C )7、用 1cm 吸收池在 508nm 下测定邻二氮菲亚铁 ( ε = 1.1⨯104L⋅mol-1⋅cm-1 ) 的吸光度。
今有含铁 ( M=55.85g⋅mol-1 ) 0.20% 的试样 100mL。
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按A = 0.2 ~ 0.7 范围,测定浓度应控制在 4.8⨯10-5 ~ 8.4⨯10-5mol⋅L-1 ;B. 上述 A项中应为 1.8⨯10-5 ~ 6.4⨯10-5mol⋅L-1 ;C. 称取含铁试样的质量范围应为 0.05~ 0.18 g ;D. 为使测定误差最小 ( A = 0.434 ), 应称取试样为 0.11g 左中答(A)8、下列有关偶氮类显色剂的叙述中,不对的是 :A. 偶氮类显色剂分子中都含有−N== N−基团;B. 偶氮类显色剂一般具有选择性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C. 这类试剂中常含有−OH ,−COOH 等基团,故反应的酸度条件应严格控制;D. 这类显色剂适用于波长在 400nm 以下光波进行测定答(D)9、在分光光度法中,为了把吸光度读数控制在适当范围,下列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A. 控制试样的称取量;B. 改变比色皿的厚度;C. 改变入射光的波长;D. 选择适当的参比溶液答(C )10、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 :A. 入射光的强度;B. 溶液的颜色是吸收光的颜色 ;C. 透过溶液后的吸收光强度;D. 透过溶液后的光强度;答(D )11、示差分光光度法与普通分光光度法的不同之处是 :A. 选择的测定波长不同;B. 使用的光程不同;C. 参比溶液不同;D. 标准溶液不同答(C)12、在比色分光测定时,下述操作中正确的的是 :A. 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 手捏比色皿的毛面;C. 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D. 用普通白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答(B)13、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作出重大贡献,解决了测量原子吸收的困难,建立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科学家是 :A. Bunren R ( 本生) ;B. Wollarten WH ( 伍朗斯顿) ;C. Walsh A ( 沃尔什) ;D. Kirchhoff G ( 克希荷夫)答(C )14、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吸收线的半宽度是指 :A. 峰值吸收系数的一半;B. 吸收线轮廓与峰值吸收系数之交点所对应的频率的一半;C.中心频率所对应的吸收系数的一半;D. 在K02处,吸收线轮廓上两点间的频率差答( D)15、空心随极灯的构造是 :A. 待测元素作阴极,铂丝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B. 待测元素作阳极,钨棒作阴极,内充氧气;C.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灯内抽真空;D.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答(D )16、由于对气相色谱法作出杰出贡献而在 1952 的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是 :A. 茨维特;B. 瓦尔西;C. 马丁;D. 海洛夫斯基答( C )17、气相色谱分析中,理论塔板高度与载气线速u间的关系为 :A. 随u增加而增大;B. 随u的增加而减小;C. 随u的增加而出现一个最大值;D. 随u的增加而出现一个最小值答(D )18、固定液的极性强弱表示 :A. 固定液分子中极性基团的多少和强弱;B. 固定液在担体表面附着力的大小;C. 固定液分子和被分离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D. 固定液分子中极性键的多少和强弱答(C)19、气相色谱法使用的热导池检测器,产生信号的原理,是利用组分与流动相之间的 :A. 热稳定性不同;B. 挥发性不同;C. 热导系数不同;D. 极性不同答(C )20、下列不是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组成部分的是 :A. 热敏元件;B. 火焰喷嘴;C. 极化极 ( 即发射极 ) ;D. 收集极答( A)21、H2气钢瓶的颜色是 :A. 天蓝;B. 深绿;C. 黑色;D. 白色答(B)22、甘汞电极的电位是恒定不变的,意即 :A. 一定温度下,与外玻管中 KCl 溶液浓度无关;B. 一定温度下,外玻管中 KCl 溶液浓度一定,电位一定;C. 温度一定时,待测液浓度一定,电位一定;D. 只要待测液酸度一定,电位一定答(B )23、有机显色剂中的某些基团虽然无色,但它们的存在却能影响反应产物的颜色,有助色团之称。
(完整word版)南京大学仪器分析》试卷及答案
仪器分析试卷一、选择题 (共15题22分)1. 1分(1228)所谓真空紫外区 , 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1)200~400nm(2)400~800nm(3)1000nm (4)10~200nm2. 2分(1764)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VIS 吸收波长的位置(λmax)( )(1) a>b>c (2) c>b>a (3)b>a>c(4)c>a>b3. 1分(1014)可见光的能量应为()(1) 1.24 ×104~ 1.24 × 106eV (2) 1.43 ×102~ 71 eV(3) 6.2 ~ 3.1 eV (4) 3.1 ~ 1.65 eV4. 1分(1225)电子能级间隔越小 , 跃迁时吸收光子的()(1) 能量越大(2)波长越长(3)波数越大(4)频率越高5. 1分(1309)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1)高(2)低(3)相当(4)不一定谁高谁低6. 1分(1734)三种原子光谱 ( 发射、吸收与荧光 ) 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为()(1) 精密度高 , 检出限低(2)用于测定无机元素(3) 线性范围宽(4)多元素同时测定7. 1分(1801)当弹簧的力常数增加一倍时, 其振动频率()(1)增加倍(2)减少倍(3)增加0.41倍(4) 增加 1倍8. 2分(1104)请回答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吸收峰的频率最高?()9. 2 分 (1657)下列化合物的 1HNMR 谱, 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1) CH-OOC-CHCH(2) (CH 3) 2 CH-O-CH(CH)23233(3) CH3-OOC-CH 2-COO-CH 3(4) CH3CH 2-OOC-CH 2CH 2-COO-CH 2CH 310. 2 分 (1678)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M r =72, 红外光谱指出 , 该化合物含羰基 , 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1) C 4H 8 O (2) C 3H 4 O(3) C3HNO (4) (1)或(2)2611. 1 分 (1367)物质的紫外 - 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1) 分子的振动(2)分子的转动(3)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4)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12. 2分(1822)磁各向异性效应是通过下列哪一个因素起作用的?( )(1)空间感应磁场(2)成键电子的传递(3)自旋偶合(4)氢键13. 1分(1805)外磁场强度增大时 , 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1)变大(2)变小(3)逐渐变小(4)不变化14. 2分(1626)某化合物在一个具有固定狭峰位置和恒定磁场强度 B 的质谱仪中分析 ,当加速电压 V 慢慢地增加时 ,则首先通过狭峰的是:( )(1) 质量最小的正离子(2) 质量最大的负离子(3) 质荷比最低的正离子(4) 质荷比最高的正离子15. 2 分 (1675)某化合物 Cl-CH -CH-CH -Cl 的 1HNMR谱图上为2 2 2( )(1) 1 个单峰(2) 3 个单峰(3) 2 组峰: 1 个为单峰 , 1 个为二重峰 (4) 2 组峰: 1 个为三重峰 , 1个为五重峰二、填空题 (共15题33分)1. 2分(2011)当一定频率的红外光照射分子时,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产生分子的红外吸收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工业大学仪器分析重点第2章气相色谱分析一.选择题1.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性分析的参数是( )A 保留值B 峰面积C 分离度D 半峰宽2.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 用于定量分析的参数是( )A 保留时间B 保留体积C 半峰宽D 峰面积3. 使用热导池检测器时, 应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 其效果最好?( )A H2B HeC ArD N24. 热导池检测器是一种( )A 浓度型检测器B 质量型检测器C 只对含碳、氢的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D 只对含硫、磷化合物有响应的检测器5. 使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选用下列哪种气体作载气最合适?( )A H2B HeC ArD N26、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
A. 沸点差,B. 温度差,C. 吸光度,D. 分配系数。
7、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原则。
A. 沸点高低,B. 熔点高低,C. 相似相溶,D. 化学稳定性。
8、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
A. 调整保留值之比,B. 死时间之比,C. 保留时间之比,D. 保留体积之比。
9、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时()要求进样量特别准确。
A.内标法;B.外标法;C.面积归一法。
10、理论塔板数反映了()。
A.分离度;B. 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11、下列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中,属于质量型检测器的是()A.热导池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和氢焰离子化检测器;C.热导池和电子捕获检测器;D.火焰光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
12、在气-液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主要可进行如下哪种(些)操作?()A.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B. 改变载气的种类和流速C. 改变色谱柱的柱温D. (A)、(B)和(C)13、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A. 没有变化,B. 变宽,C. 变窄,D. 不成线性14、在气液色谱中,色谱柱的使用上限温度取决于()A.样品中沸点最高组分的沸点,B.样品中各组分沸点的平均值。
C.固定液的沸点。
D.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15、分配系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与温度有关;B.与柱压有关;C.与气、液相体积有关;D.与组分、固定液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二、填空题1.在一定温度下, 采用非极性固定液,用气-液色谱分离同系物有机化合物, ____________先流出色谱柱, _________后流出色谱柱。
2.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对归一化法要求的最主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气相色谱分析中, 分离非极性物质, 一般选用_________________固定液, 试样中各组分按________________分离, _____________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______________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
4.在一定的测量温度下,采用非极性固定液的气相色谱法分离有机化合物, _______________先流出色谱柱, _______________后流出色谱柱。
5.气相色谱分析中, 分离极性物质, 一般选用______________固定液, 试样中各组分按__________________分离, __________________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____________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
6、在气相色谱中,常以和来评价色谱柱效能,有时也用、表示柱效能。
7、在线速度较低时,_____________项是引起色谱峰扩展的主要因素,此时宜采用相对分子量_______的气体作载气,以提高柱效。
8、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达到的平衡,随柱温柱压变化,而与固定相及流动相体积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既随柱温、柱压变化、又随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而变化,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___________,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是__________。
10、气相色谱的浓度型检测器有,;质量型检测器有,;其中TCD使用气体时灵敏度较高;FID对_________ 的测定灵敏度较高;ECD只对有响应。
第3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一、选择题1.液相色谱适宜的分析对象是()。
A 低沸点小分子有机化合物B 高沸点大分子有机化合物C 所有有机化合物D 所有化合物2.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
A 异构体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C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D 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3吸附作用在下面哪种色谱方法中起主要作用()。
A 液一液色谱法B 液一固色谱法C 键合相色谱法D 离子交换法4.在液相色谱中,提高色谱柱柱效的最有效途径是()。
A 减小填料粒度B 适当升高柱温C 降低流动相的流速D 增大流动相的流速5.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A 紫外吸收检测器B 示差折光检测器C 热导池检测器D 荧光检测器6.高压、高效、高速是现代液相色谱的特点,采用高压主要是由于()。
A 可加快流速,缩短分析时间B 高压可使分离效率显著提高C 采用了细粒度固定相所致D 采用了填充毛细管柱7.在液相色谱中,下列检测器可在获得色谱流出曲线的基础上,同时获得被分离组分的三维彩色图形的是()。
A 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B 示差折光检测器C 荧光检测器D 电化学检测器8.液相色谱中不影响色谱峰扩展的因素是()。
A 涡流扩散项B 分子扩散项C 传质扩散项D 柱压效应9.在液相色谱中,常用作固定相又可用作键合相基体的物质是()。
A 分子筛B 硅胶C 氧化铝D 活性炭10.样品中各组分的出柱顺序与流动相的性质无关的色谱是()。
A 离子交换色谱B 环糊精色谱C 亲和色谱D 凝胶色谱11.在液相色谱中,固体吸附剂适用于分离()。
A 异构体B 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颗粒C 沸点相差大的试样D 极性变换范围12水在下述色谱中,洗脱能力最弱(作为底剂)的是()。
A 正相色谱法B 反相色谱法C 吸附色谱法D 空间排斥色谱法13.在下列方法中,组分的纵向扩散可忽略不计的是()。
A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超临界色谱法14. 下列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检测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脱。
A、紫外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D、示差折光检测器15.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A、恒温箱B、进样装置C、程序升温D、梯度淋洗装置三、填空题1.高效液相色谱中的技术类似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不过前者连续改变的是流动相的,而不是温度。
2.在液-液分配色谱中,对于亲水固定液采用流动相,即流动相的极性_______________固定相的极性称为正相分配色谱。
3.正相分配色谱适用于分离化合物、极性的先流出、极性的后流出。
4.高压输液泵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关键部件之一,按其工作原理分为和两大类。
5.离子对色谱法是把加人流动相中,被分析样品离子与生成中性离子对,从而增加了样品离子在非极性固定相中的,使增加,从而改善分离效果。
6.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趋势是减小和以提高柱效。
7.通过化学反应,将键合到表面,此固定相称为化学键合固定相。
8.在液相色谱中,色谱特别适合于分离异构体,洗脱方式适用于分离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9.用凝胶为固定相,利用凝胶的与被分离组分分子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而分离、分析的色谱法,称为空间排阻(凝胶)色谱法。
凝胶色谱的选择性只能通过选择合适的来实现。
10.在正相色谱中,极性的组分先出峰,极性的组分后出峰。
第9章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一、选择题1. 在紫外-可见光度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吸收峰( )A 消失B 精细结构更明显C 位移D 分裂2. 紫外光度分析中所用的比色杯是用()材料制成的。
A 玻璃B 盐片C 石英D 有机玻璃3.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跃迁的化合物是( )A 一氯甲烷B 丙酮C 1,3-丁烯D 甲醇4. 许多化合物的吸收曲线表明,它们的最大吸收常常位于200─400nm 之间,对这一光谱区应选用的光源为( )A 氘灯或氢灯B 能斯特灯C 钨灯D 空心阴极灯灯5.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 )A 波长变长B 波长变短C 波长不变D 谱带蓝移6.对化合物CH3COCH=C(CH3)2的跃迁,当在下列溶剂中测定,谱带波长最短的是( )A 环己烷B 氯仿C 甲醇D 水7.指出下列哪种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 )A 热电偶B 光电倍增管C 光电池D 光电管8.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 )A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B 分子的电子结构C 原子的电子结构D 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间跃迁二、填空题1. 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材料的容器,现有下面三种材料的容器,各适用的光区为:(1) 石英比色皿用于___________(2) 玻璃比色皿用于___________2. 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光源,下面三种光源,各适用的光区为:(1) 钨灯用于___________(2) 氢灯用于___________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的合理吸光范围应为_______________ 。
这是因为在该区间_______ 。
4.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所用的光源是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两种.5. 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 一般电子能级跃迁类型为:(1)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2)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3)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4)______________跃迁, 对应________________光谱区6.共轭二烯烃在己烷溶剂中=219nm,改用乙醇作溶剂时λmax 比219nm______, 原因是该吸收是由_________跃迁引起,在乙醇中,该跃迁类型的激发态比基态的稳定性_______。
南京工业大学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第2章气相色谱分析1.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答:借在两相间分配原理而使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
气相色谱就是根据组分与固定相与流动相的亲和力不同而实现分离。
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不断进行溶解、挥发(气液色谱),或吸附、解吸过程而相互分离,然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设备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答: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控系统以及检测和记录系统.气相色谱仪具有一个让载气连续运行的管路密闭的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包括进样装置和气化室.其作用是将液体或固体试样,在进入色谱柱前瞬间气化,然后快速定量地转入到色谱柱中.8.为什么可用分离度R作为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答:分离度同时体现了选择性与柱效能,即热力学因素和动力学因素,将实现分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