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教材的优缺点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新老教材的比较

高中数学新老教材的比较蒋巷中学数学组优点:1、课本样式的创新高中数学新教材课本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新教材的课本上文字间的间距比较大,文字内容相对比较少,而且有很多的漫画和图片,使得原本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数学书显得很有童趣和生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知识布局的改动老教材的知识难度呈直线式上升,知识体系一步到位,但新教材知识难度呈螺旋式上升,层层深入。
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这一内容的完整章节是放在必修5里的,但事实上在必修1《集合》一章中必定会遇到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甚至是绝对值不等式的问题,所以在必修1中,只需要简单地介绍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要求学生只要会解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可。
在必修5中再具体的分析二次函数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和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关系。
以“滚雪球”的方式积累学生的知识量,让学生有较大的空间去理解和接受。
3、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不同新教材对比老教材虽然有很多相同的知识点,但是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新教材中对复合函数的要求是不高的,但是老教材里基本上是把复合函数讲得比较清楚的。
对《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要求是突出基本不等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也不必推广到三个变量以上的情形。
4、知识点及部分例题的增减新教材删减了老教材中很多的知识点,比如说三角函数里的一些半角公式和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都是在习题中出现。
同时也增加了函数的奇偶性等一些知识。
另外在例题的选择上也是对老教材的例题做了深刻的研究,保留了很多好的、经典的例题,也补充了一些更合适的。
缺点:1、时间安排不合理高中数学新教材要求在较短时间内(文科一年半;理科二年)便要完成所有教学任务,时间紧迫,没有过多的师生互动,否则内容无法完成。
造成普通学校的学生的解题能力的下降2、量大,难度高高一上学期就要完成必修1,4的学习,课程很紧,难度大,造成学生没有学习信心,对以后的学习很不利,另外考试题不难,但是练习册和参考书却依然以高考要求出题3、因为不按教材编排顺序,造成有些章节的知识的严重脱节。
使用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几点感想

普通高中新课程于2004年秋季在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开始实验。
我区选用的数学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A版教材。
下面是我对这套教材使用的一些体会和感想.1 教材的创新点刚参加新课标一期培训时,我就拿到了全部五本必修教材,教材封面设计、主编寄语、本册导引、章头图及正文中的“观察”“探索”及“边空”等等,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体现数学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使用一年来,发现本套教材有以下几个创新点.1.1 更加注重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教材选取了大量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例如在《数学1》中,第一章章头图运载“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在太空飞行的场景,已经置学生于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情境之中,再经过飞船在上升过程中离地面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飞船外的温度和气压随飞船与地面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的分析,充分展示函数概念产生的背景,使学生理解如何用函数来刻画现实世界中变量之间的相依赖关系,进而自然地为引出函数的概念奠定了基础,使学生感到数学是自然的,水到渠成的.又如第二章章头图的主图是海底游戈的鱼,配图是一块鱼化石,通过图中话,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置学生于“在活的生物体内,碳14的含量不变;当生物体内死亡后,体内碳14的含量将随着时间的变化按一定的规律衰减”这一情境中,为引出指数函数作了铺垫.与指数函数相关的还有细胞的分裂、人口的增长等变化规律;与对数函数相关的有地震震级的变化规律、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等;与幂函数相关的有正方体的体积与边长间的关系、理想状态下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等等,这些不仅反映在本章的引言中,还实实在在地反映在例题、习题和练习题中.整套教材自始至终都体现了突出背景和加强应用.1.2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体现“问题性”.本套教材的一个很大特点是随处可以见到“观察”“思考”“探索”以及用“问号性”图标呈现的“边空”等栏目.这些栏目提出了恰当的、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当启发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认真观察具体实例中反映的数学关系或几何特征,积极主动地开展实验与猜想、归纳与推理的活动,思考问题的本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小组合作交流的思维过程来概括数学概念,获得数学结论,理解数学本质,以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例如《数学4》中,仅“思考”栏目就设置了32处,“探究” 栏目设置了23处.1.3 积极探索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努力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知识对比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知识对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教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新旧教材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差异和优势。
首先,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更加科学合理。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更符合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科学地组织了各个知识点。
它采用了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
而旧教材在知识点的布置上相对混乱,难以形成逻辑关系,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少困惑。
其次,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新教材中,不仅包含了基本的数学知识,还增加了一些拓展性、综合性的内容。
这些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而旧教材则偏重于传授知识,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容易使学生陷入死记硬背的困境。
再次,新教材更加注重应用与实践。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学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新教材紧跟时代的步伐,增加了实际应用的案例,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比之下,旧教材则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难以引发学生对数学在实践中的兴趣。
最后,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现代社会追求的核心能力之一。
新教材在内容设置中融入了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而旧教材则缺乏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容易使学生陷入固有思维框架之中。
总的来说,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在内容安排、综合能力培养、应用与实践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新教材更加科学合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并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旧教材的差异,并结合教学实际注重新教材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高一数学新教材特点

高中数学新教材特点我省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两年了,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不仅为我们数学教育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教师,特别是从事教学多年的教师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很多教师都感觉到新教材知识点多,内容广,教学进度不好把握,新增的一些知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还是按传统的方法上课,教学内容难以完成,因此只有选择适合新教材的教学模式,我们的课堂才会更有朝气和活力,我们的教学方法才能得到提高和创新,新课程的教学任务才能保值保量的完成。
经过了一学年的具体实践,针对新教材的特点,以及我的实际教学情况,我对新教材有如下的认识:高中数学新教材模块的设计与布局与旧教材有很大的不同,新教材板式新颖,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改革和创新的精神,令人耳目一新,其教材内容安排采用了螺旋式编写体系,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吻合。
对新知识的学习,大部分都通过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出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然后安排观察,探究,思考,提示等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同时插入许多辅助资料,如探究发现,阅读与思考,观察与发现,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教材中还大量出现了信息应用知识,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1、 内容的编排在教材内容的编排和体系上,打破了原来的分课安排内容(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编写体系;安排知识顺序时注意处理好与初中数学的衔接;符合逻辑上基本规则;在深浅上注意坡度的设计;工具性内容靠前安排;相关内容适当集中。
这些特点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也有利于我们展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如“必修1”与原来的老教材相比,省去了“简易逻辑”和“数列”添加了“幂函数”和“函数的应用”两块内容,以集合打头阵,以函数为主线,把集合,函数和映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和对数,幂函数,简单不等式等内容组合到一起,这样就把基础性的工具性内容放到了最前面,不仅有助于对数学语言的了解,更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2、 知识的学习新教材与旧教材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在新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探究与思考。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分析
高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和复习期末考试中重要的一门学科,也呈现着不断更新换代的进程。
随着新教材的出现,伴随着着新教材的普及,高中数学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也十分必要。
从数学的定义来看,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侧重点不太一样,旧教材偏向讲解解析,以教育学生积累数学知识;而新教材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引导学生思维的培养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科学证明和实践活动。
从条文结构看,新旧教材的对比也有很大不同。
典型的新教材带有明显的难易分级结构,课本按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分层次,引导学生以踏实认真的方式对每一个分层次掌握;而古老的旧教材则以抽象的知识源模式在文章中交织,学生以默写和复习的方式加强记忆。
最后,更值得一提的是,新教材及其相关的考试大纲本身也经常变化,以牢固扎实的基础为目标,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运用适应应对新的学科要求的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数学本领。
总而言之,强调重新思考、不断突破古老固有思维习惯,用现代思维推动数学发展,正是高中数学新旧教材对比分析需要关注的重点所在。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特点

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特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在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
2. 突出实际应用: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应用意识。
3. 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新课标教材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学学习,提高信息素养,同时也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工具。
4. 倡导探究式学习:教材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自主探究来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促进跨学科整合:新课标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物理、化学、生物等,通过跨学科的整合,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
6. 强调数学文化的渗透:教材在介绍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注重数学文化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发展、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7. 灵活多样的教学资源:新课标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辅助读物、多媒体课件等,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8. 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新课标教材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也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探究活动参与度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些特点,高中数学新课标教材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丰富、灵活、开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中国教育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教育方面。
由于教育管理层不断审视改革,改变和改进教材,目前高中采用了人教版数学新、旧教材,其中新教材是专为高中生设计的,旧教材则基于旧教育体系,现已经不能满足高中数学教育的要求。
本文通过比较高中数学人教版新旧教材的不同点,来评价这两种教材的优劣势。
首先,在教材结构上,旧教材以记忆为主,其内容更加偏重,比较薄弱。
而新教材更加重视理解、运用和创造,把数学概念和知识结合起来,形成了完全的知识结构体系。
其次,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写上也更加注重思维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旨在引导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虽然旧教材也有相应的教学内容,但是没有新教材的深度。
再次,新教材的课程设置也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新教材还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网络和虚拟实验,使学生在网上查找信息,增强学习兴趣;新教材还改变了教学方式,引入多种教学策略,比如对话法、案例法、游戏法等,使得教学更加有趣、丰富多彩。
总的来说,旧教材的优点是内容非常全面,细节很准确;而新教材的优点则在于将数学概念和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旧教材也有不足之处,比如知识点偏重,思维培养不足,真实性弱,形式化较多等。
最后,高中数学教育应该发挥新教材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材来指导教学,既可以利用旧教材的精华,又可以利用新教材的优点,来推动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人教版新旧教材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材,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从而推动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高中数学新老教材的比较

高中数学新老教材的比较蒋巷中学数学组优点:1、课本样式的创新高中数学新教材课本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新教材的课本上文字间的间距比较大,文字内容相对比较少,而且有很多的漫画和图片,使得原本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数学书显得很有童趣和生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知识布局的改动老教材的知识难度呈直线式上升,知识体系一步到位,但新教材知识难度呈螺旋式上升,层层深入。
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这一内容的完整章节是放在必修5里的,但事实上在必修1《集合》一章中必定会遇到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甚至是绝对值不等式的问题,所以在必修1中,只需要简单地介绍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要求学生只要会解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可。
在必修5中再具体的分析二次函数图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和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关系。
以“滚雪球”的方式积累学生的知识量,让学生有较大的空间去理解和接受。
3、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不同新教材对比老教材虽然有很多相同的知识点,但是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比如新教材中对复合函数的要求是不高的,但是老教材里基本上是把复合函数讲得比较清楚的。
对《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要求是突出基本不等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也不必推广到三个变量以上的情形。
4、知识点及部分例题的增减新教材删减了老教材中很多的知识点,比如说三角函数里的一些半角公式和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都是在习题中出现。
同时也增加了函数的奇偶性等一些知识。
另外在例题的选择上也是对老教材的例题做了深刻的研究,保留了很多好的、经典的例题,也补充了一些更合适的。
缺点:1、时间安排不合理高中数学新教材要求在较短时间内(文科一年半;理科二年)便要完成所有教学任务,时间紧迫,没有过多的师生互动,否则内容无法完成。
造成普通学校的学生的解题能力的下降2、量大,难度高高一上学期就要完成必修1,4的学习,课程很紧,难度大,造成学生没有学习信心,对以后的学习很不利,另外考试题不难,但是练习册和参考书却依然以高考要求出题3、因为不按教材编排顺序,造成有些章节的知识的严重脱节。
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教材的使用体会

人教A版高中数学新教材的使用体会怀着激动的心情,终于赶上了四川省也开始使用新教材的这趟末班车,使用一年有余,感受颇多。
有使用新教材的喜悦,有难以把握的烦恼,有教育理念的冲击,也有教材内容及教学手段更新太快的感触......总之心里茫然的时候多。
下面就我感受较深的几点与同行作个交流。
一、新教材的几个特点1、高中数学新教材在编排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课本文字间距比较大,而且有很多图片和史料,使得原本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数学书显得很有生气,这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审美意识,从而可以唤起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
2、新教材重视数学知识的背景、来源,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材编排上:章前图的设计是为了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章前引言也从实际问题导出;阅读材料很多是介绍数学模型及应用方法;例题涉及到与生活相关的很多问题,如:桶装水问题、计程车问题、地震震级的测定、储蓄问题、坡度测量、太阳高度角问题,尤其是概率统计部分,学生要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全过程,习题也适当地增加了联系实际的题目,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创设联系实际问题的氛围,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内容是身边的最实际、最“有用”的数学。
3、新教材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新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再仅仅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积累,而是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及活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体验数学结论发现和构建的历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结论的本质,体会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4、知识布局更合理。
教材以模块的形式来呈现知识,打破了原来分为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分科安排内容的编写体系,安排知识顺序时把工具性内容靠前安排;在深浅上注意坡度的设计。
知识难度呈螺旋式上升,层层深入。
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这一内容的完整章节是放在必修5里的,但事实上在必修1《集合》一章中必定会遇到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甚至是绝对值不等式的问题,所以在必修1中,只需要简单地介绍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要求学生只要会解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可。
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特点与应用

7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特点与应用泗水教师进修学校 田建茹现行高中数学教材充分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不仅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更注意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让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现将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新教材的认识和体会:一.现在的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特点:1、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新教材内容安排采用螺旋式编写体系,安排知识顺序注意处理好与初中数学的衔接,在深浅上注意坡度的设计,工具性内容靠前安排,相关内容适当集中,注意知识间的纵向逻辑结构,加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螺旋上升地呈现重要的概念和思想。
这些特点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材打破了原来分科安排内容(分为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编写体系;安排知识顺序时注意处理好与初中数学的衔接;符合逻辑上基本规则;在深浅上注意坡度的设计;工具性内容靠前安排;相关内容适当集中。
这些特点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也有利于我们展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2、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培养思维能力.7数学教学不应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在讲知识内容的同时注意对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提炼总结,使之能逐步被学生掌握并对他们发挥指导作用。
因此,新教材在各章的内容安排上,十分注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新教材每章由引言、正文、思考与讨论、练习、习题、实习作业、本章小结、阅读与思考等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体现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每一章的开头都有章头图和前言,前言中告知了本章知识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和目标,增加了学生学好本章内容的欲望。
在每一章章末小结中,不但都有一幅该章节的知识结构图,而且还有回顾与思考的内容,指导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又向学生渗透了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法。
谈谈高中数学新教改的利与弊

谈谈高中数学新教改的利与弊谈谈高中数学新教改的利与弊:高中数学新教材模块的设计与布局与旧教材不同,新教材版式新颖,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改革与创新的精神,令人耳目一新。
其内容安排采用了螺旋式编写体系,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吻合。
对新知识的学习,大部分都通过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出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安排观察、探究、思考、提示等,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同时又插进了许多辅助资料,为学生学习提供选学素材,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自由的发挥,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明显显示出了的优势。
但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对一些问题也出现了困惑,下面就个人对新教改的利与弊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困惑。
:高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课程改革,教师作为高中一线数学教师,我2019年参加工作,第一轮教学用的是老教材,而我省2019年实施新教改,“最后告别老教材,最先接触新教改”的我很是幸运。
曾有很多老师与资料都谈到新教改的优势,但通过自己的实践教学和与身边同事交流、与同学们探讨,也感到了一些困惑。
在此特谈谈自己在新课改的课程体系下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新教材内容的编排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虽然新课标删减了一些内容,但同时也增加了算法与框图等内容,总体还是有所增加;并且高一高二两学年要学八本书,像理科学习《必修1》至《必修5》还有《选修2-1》到《选修2-3》等。
时间紧,任务重,跨度大,给教学效果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许多学校不得不增加课时,根据有关学者的高中调研,在广州,星期六上课的学校超过了一半,每天的课时由以往的7节调整为八节,数学课时由每周的4节变为7节,这样势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内容多,教学速度快,也使学生学得浅,记忆不深刻,学生成就感低,“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
3.教与学脱节一是很难做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学生不能使用计算机作函数的图像;大多数学生没有计算器,函数应用的教学中学生不能体会算法的思想,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对高中数学新教材的解析

对高中数学新教材的解析1.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新的高中数学教材被广泛应用于各地的中学教育中。
本文将对这些材进行解析,探讨其对学生研究数学的影响。
2. 内容与结构材在内容和结构上都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进。
首先,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增加了许多实际问题和案例,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其次,教材的结构变得更加系统化和层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逻辑和思维方式。
3. 方法与策略材在方法和策略上也有所创新。
教材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研究、案例分析和团队合作等,提高了学生的研究主动性和兴趣。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一些解题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4. 数据与实证根据一些教学实践和评估数据,材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和数学素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们通过研究新的教材,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5. 对学生研究的影响材的应用对学生研究数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其次,学生们的研究兴趣也得到了激发,更多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6. 教师角色的变化材的应用也对教师角色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传统的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研究引导者",从单纯的教学变为辅导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7. 挑战与改进虽然材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例如,材有些部分内容紧凑,需要适当的扩展和重点强化。
8. 结论新的高中数学教材在内容、结构、方法和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改进,对学生研究数学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教师需将材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其优势,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研究兴趣。
以上是对高中数学材的解析,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特点探究论文

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特点探究论文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特点探究论文高中数学新教材的特点探究现在的高中数学新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计划和新教学大纲,在两省一市试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有助于更好实施数学教学、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并全面的落实高中数学课程目标,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具有许多适合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打破了原来分科安排内容(分为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编写体系;安排知识顺序时注意处理好与初中数学的衔接;符合逻辑上基本规则;在深浅上注意坡度的设计;工具性内容靠前安排;相关内容适当集中。
这些特点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也有利于我们展开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突出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不应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应在讲知识内容的同时注意对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提炼总结,使之能逐步被学生掌握并对他们发挥指导作用。
因此,新教材在各章的内容安排上,十分注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采用实际问题引入,强调数学应用意识新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意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在教材编排上:章前图的设计为了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章前引言从实际问题导出;阅读材料很多是介绍数学模型及应用方法;习题也适当地增加了联系实际的题目,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创设联系实际问题的氛围,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增加“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又一大特色,它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数学学习从教室走向了社会,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实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完善。
2021年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与旧教材对比

高中数学新教材改版之后的详细对比(彭凤海2018.08.18)2019年5月9日,新教材正式发布!新版教材将于2019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正式使用,具体消息等待各地官方通知为准。
1.必修第一册的教学内容其实与改革前的内容与顺序基本一致,必修第一册将原版人教A版教材中的必修一、必修四的三角函数与三角恒等变换以及必修五不等式部分合在一起,还将命题、常用逻辑用语原先出自选修的内容合并成第一册的内容。
2.必修第二册的内容也融合了原先人教A版中必修四的向量部分、必修二的立体几何初步以及必修三的统计与概率部分,同时还加入了原先在选修出现的复数部分,从新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原先三视图以及程序框图部分已经彻底删掉,现在只是给大家介绍直观图的概念。
3.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可以明显感受到,新教材的编写者将有关坐标系以及解析几何相关内容融合在一起,而且这一册的难点和重点为计算,难度相对必修内容,难度有所上升。
4.必修第二册内容相对少一些,只有两章,所对应的内容是数列与导数的相关知识,这一改革还是很重大的,将原本必修五的数列部分直接划入选修模块,并且和导数合并为一册。
原先选修中的数学归纳法证明也合并到数列模块中。
5.选修最后一册主要内容是计数原理与概率,还有一小部分是线性回归方程,其实总体的要求是想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数据处理,在之前一直宣传的数学建模,也在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中出现,说明改革之后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方面的能力。
总结通过对新教材每一本书的介绍,可以发现改革之后的教材与现阶段的教材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整合知识点相较于原版教材,新版教材的知识点与体系更加集中,模块之间分类清晰,这可以方便学生理解和练习。
2.难度区分明显改革之后的教材,将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定义为基础练习,让学生在必修阶段完成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练习,并且帮助学生从高一开始,完成初中和高中之间的衔接与转化,但是同时,学生的压力逐渐平移到选修部分。
人教高中数学新版与旧版的区别

人教高中数学新版与旧版的区别摘要:1.新版人教高中数学教材的概述2.新版与旧版的具体区别a.结构变化b.内容更新c.教学方法改进d.实践与应用加强3.新版教材的优势与特点4.如何适应新版教材的学习5.结语:展望未来人教高中数学教材的发展正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版人教高中数学教材已经在我国各地逐步投入使用。
相较于旧版教材,新版教材在多个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和优化,旨在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新版与人教高中数学旧版的区别,以及如何适应新版教材的学习。
首先,新版人教高中数学教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保持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新版教材对章节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得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函数部分,新版教材将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函数观念。
其次,新版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更新。
为了使教材与时俱进,新版教材对许多过时的内容进行了删除,引入了大量新颖、实用的例题和习题。
这些改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此外,新版教材还加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新版教材也进行了改进。
新版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倡导启发式教学。
通过设置丰富的探究性问题和讨论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新版教材还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学习资源。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版教材,教师和家长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新版教材。
学生本身也应树立信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新版教材所提供的资源。
总之,新版人教高中数学教材在结构、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改进,对于提高我国高中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总结-【对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几点认识】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个人总结-【对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几点认识】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高中数学教材已经使用一轮多,我们清晰地感到新老教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新教材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不适应、质疑到适应,直至喜欢.下面谈谈自己对新教材的几点认识.�一、新教材的优点�1.定位准确�必修课程的5个模块定位为:使所有学生掌握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各种能力,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其中模块1是基础中的基础,它包括了集合、基本初等函数及其应用,我们采取了1的顺序开展教学.�2.理念创新�新教材在总体上为学生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又兼顾个性发展的选择,强调师生互动,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着眼学生的发展与未来,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突出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3.设计新颖�5个必修模块的设计与布局与旧教材不同,对新知识的学习,大部分都通过适当的问题情景,引出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然后安排观察、探究、思考、提示等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同时又插进了许多辅助资料,如:探究与发现、阅读与思考、观察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等到拓展性栏目,为学生学习提供选学素材,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教材留有许多空白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由发挥,充满个性.课本习题的�A(B)类型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对发展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提供了舞台.特别是B中�的某些问题,既是课本知识的补充,又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课本中不乏精彩习题出现,非常值得钻研.�4.注重情景引入�教材在很多地方都有情景引入,如垂直关系的判定引入中,教材先举例一:学校的操场上树立的国旗杆与地面是垂直的.例二:将书打开直立在桌面上,书脊和书的各页面都与桌面垂直.例三:拿一块教学用的三角板放在墙角,将三角板转动.大量的情景设置,使学生获得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形象认识,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提出作了很好的铺垫.�5.课题学习的设置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在教材中精心设计了课题学习《正方体截面的形状》,提出了问题及研究的建议.要求写一份学习报告,所涉及的问题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以内,具有可行性.同时也很好地联系了生活,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制作能力.�6.注重联系生活�教材中大量的情景和实例多数来自生活,在每个小节开始前都会给出一些形象的图片,如介绍球时展示了地球和足球两张图片,三视图的介绍中展示了飞机与汽车模型.习题也有很多来源于生活.�二、新教材中值得商榷的几点认识�1.应用题目一般很长�有些学生没有相关的生活经历,特别是农村学生,无法理解题意,如税收问题、贷款问题,等等.数学知识的应用固然重要,但不能要求过高,不能为了“应用”而应用,教材中牵强的、要求过高的地方出现的比较多,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距离.如:《必修1》76页例6,《必修4》第六节《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中的例3、例4等题目,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题目失去了设置的意义.应用问题应基础、基本,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自己有能力解决许多问题,以免造成看见应用问题就害怕的局面.�2.不重视对概念下定义�造成学生学完后没有形成概念知识,缺乏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结果是教师到了高三仍要补充相关的概念定义.有时教材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简化概念的定义,如:三角函数的定义不具有普遍性,学生在练习“已知角的终边过点P(3,4),求角的三角函数值”时结果出现错误.建议采纳旧教材的三角函数定义.�3.例、习题设计需进一步斟酌�新课程实施中,发现课本例题与习题不够配套,如《数学》必修2所提到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安排了难度不低的例题2,但没有一题相应的练习题、习题,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些题目设计不够严谨;有些知识点衔接不好,如学习直线的斜率时由于没有学三角函数,很勉强地加了公式;教材很多都以物理为背景引入数学知识,但两个学科在时间上有时差,如由“简谐运动”引出三角函数的曲线,由物体做功引出向量的数量积等,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没有什么帮助.�4.淡化了定理的证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材中大量的定理没有给出证明,只给出了形象认识,这是不够的,也不利于培养数学的严谨性.如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只给出了一些线面平行的实例,没有严格的证明,学生会在运用过程中印象不深.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没有进行推导,直接给出,不利于学生的记忆与运用.而这两个公式的推导用到了很重要的数学思想,高中阶段又学习了导数与微分,给出这个推导可以体现数形结合,可以在阅读材料中给出.�总之,通过新教材的使用使我们在体会其好的同时,更感受到时不我待,落后就要挨打,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紧跟时代潮流,要多读书,读好书,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能不落伍.。
谈谈高中数学新教改的利与弊-word文档

谈谈高中数学新教改的利与弊:高中数学新教材模块的设计与布局与旧教材不同,新教材版式新颖,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体现着改革与创新的精神,令人耳目一新。
其内容安排采用了螺旋式编写体系,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吻合。
对新知识的学习,大部分都通过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出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安排观察、探究、思考、提示等,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同时又插进了许多辅助资料,为学生学习提供选学素材,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自由的发挥,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明显显示出了的优势。
但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对一些问题也出现了困惑,下面就个人对新教改的利与弊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困惑。
:高中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课程改革,教师作为高中一线数学教师,我2019年参加工作,第一轮教学用的是老教材,而我省2019年实施新教改,“最后告别老教材,最先接触新教改”的我很是幸运。
曾有很多老师与资料都谈到新教改的优势,但通过自己的实践教学和与身边同事交流、与同学们探讨,也感到了一些困惑。
在此特谈谈自己在新课改的课程体系下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一、新教材内容的编排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新教材精简、更新了教材内容,与传统教材相比增加了一些为了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有着广泛应用的,而且又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新知识,如二分法求近似解、幂函数、空间直角坐标系、几何概型、茎叶图等。
另外新增的数学建模、数学探究活动和数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中课程的主要内容。
同时在保证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传统的初等数学中次要的、用处不大的而且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如反三角函数等。
这样在内容结构上构成了新的体系,使学生在知识体系上更加完善。
二、数学新教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推行到今天也遭遇到了种种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编排问题一是知识的顺序编排不合理。
近年来,中学数学教材作了一些删减并调整了一些内容的顺序,但有些调整仍需完善,例如未学解不等式,就学指数函数、对数函数,造成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集合的运算等等问题难以解决。
中学数学教材版本对比高中数学教材不同版本的优缺点分析

中学数学教材版本对比高中数学教材不同版本的优缺点分析近年来,中国中学数学教育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
教育部门不断对中学数学教材进行修订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时代的发展。
然而,对于高中数学教材不同版本的优缺点分析,不同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评判标准。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对中学数学教材的版本进行对比,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一、内容选取不同版本的中学数学教材在内容选取上存在一些差异。
有些版本更加注重基础概念的讲解和扎实的运算能力培养,内容相对较全面。
而另一些版本则更加注重拓展和延伸,将数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问题。
这样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但也可能增加学习的难度和复杂性。
二、难度设置中学数学教材编写者在设置题目的难度上也有所不同。
一些版本的教材在题目设计上更加注重思维拓展和创新,涉及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也有一些版本的教材题目过于简单,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一定的限制。
三、形式多样性不同版本的教材在教学形式上也有所创新。
一些版本采用了数学建模和实际问题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强了学习的实践性和动手能力。
而另一些版本的教材则着重于理论推导和计算题的训练,强调数学知识的理论性和严谨性。
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本原理的同时,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建议中学数学教材版本对比中,教学方法和建议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某些版本的教材在每个知识点后都会列出一些相关的教学建议和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而另一些版本则相对较少给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建议,更多地依赖教师的经验和能力。
这样的设计可能会给部分教师带来一定的困扰,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不便。
五、适应性和综合能力培养不同版本的中学数学教材在适应性和综合能力培养上也有所不同。
一些版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数学的应用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数学新课标的优点

高中数学新课标的优点高中数学新课标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核心素养的培养: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记忆和模仿。
2. 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新课标引入了更多与现代科技、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内容,如统计学、概率论、算法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鼓励通过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 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标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笔试,还包括过程性评价、项目评价等,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5. 课程结构的优化:新课标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得课程内容更加系统化,逻辑性更强,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6. 信息技术的应用:新课标鼓励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中,利用计算机软件、在线资源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7. 跨学科的整合:新课标鼓励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如物理、化学、生物等,通过跨学科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8.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新课标更加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差异,提倡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路径和资源。
9. 终身学习的意识:新课标强调数学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在未来能够自主地更新和扩展数学知识。
10.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通过数学学习,新课标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理解数学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激发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愿望。
这些优点使得高中数学新课标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需求,有助于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的优劣
数学组朱国民
我们市十五中通过对数学新教材的教学,详细地分析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内容,对其优点和课程上的不足分析如下:
高中数学教材历来在编排上重视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但也存在内容跨度大,结构不合理,应用重视不够等方面的不足。
一、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如下优点:
1、教学新思想
新教材提高了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启发性,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思想
与旧教材相比较:旧教材对学生学习规律研究得不够,缺少启发性和趣味性,有些学生把教材当成查找公式的工具书。
而新教材则加入了一些插图和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文字叙述通俗易懂,知识的剖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习题的设计层次分明,灵活多样,同时删减了部分复杂公式的推导和记忆,如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只给出了最基本的三个公式,柱体、台体、锥体的体积公式只给出了结果,而对蕴含了“微积分,极限”等数学思想的球面积及体积公式给出了详细推导过程, 这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新意识
新教材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新教材的正文一般都注意概念从实际引入,问题从实际提出。
例题,习题多增加联系实际的背景。
如数列中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储蓄,函数中联系增长率的变化,直线和圆的方程中增加线性规划初步知识,圆锥曲线联系行星卫星运行轨道等。
二、新教材相比有如下不足:
1、内容跨度加大
新教材中,数学的应用比以前重视了许多,但跨度似乎大了一些,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距离,比如高一(下)按知识体系就要上必修4、5、2共3本书,而且还要调整在上必修5线性规划前先讲必修2的直线的方程;高一(上)讲必修1集合的运算前要进行初高中衔接,补充讲解一次、二次不等式,这部分内容又在必修5。
另外,应用题或者数学建模题很大部分需要用到计算机或者计算器才能完成.在实施过程中不好操作。
2、教学进度难以把握
在新课程的实验中,很多教师都感觉到新教材知识点多、内容广,教学进度不好把握,新增的一些知识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体会到新教材教学进度太快,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不牢,新教材的知识体系不强,不如原来的老教材的知识体系。
总之,我们认为如果将新教材的理念溶入到老教材知识体系中编写出来的导学案就能结合二者的优点,扬长避短,更有利教学,我们现在就是按照这种思路编写十五中导学案进行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