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的选择敷料?
• 根据渗出量选择敷料的吸收能力 • 根据创面大小选择敷料尺寸 • 根据创面深度选择辅助敷料种类 • 根据局部创面决定是否减压引流或加压包
扎 • 根据创面位置选择敷料的形状、薄厚 • 根据皮肤耐受性选择敷料的粘性强度
选择敷料需要考虑
• 清创能力:水凝胶、水胶体敷料、其他 • 吸收能力:海绵类敷料、藻酸盐敷料、水
• 清除刺激原 • 清除坏死组织 • 预防和控制感染 • 保护伤口以及周围组织 • 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润
湿的环境 • 控制流出的液体和气体 • 使病人感到舒适
伤口护理
干性坏疽 有腐肉的伤口
肉芽形成 上皮生长
水合变软
清除腐肉,促进肉芽生长
提供适宜环境--促进肉芽 生长,渗液管理
提供湿性源自文库境/保护新生组织
• 1958年,Odland首先发现:水疱完整的伤 口比水疱破溃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加快
• 1962年,Dr.Geoge Winter在“幼猪皮肤表 浅性上皮形成速度和瘢痕形成”的研究中 发现,用聚乙烯膜覆盖猪的伤口,其上皮 化率增快了1倍。首次证实:湿润且具通透 性的伤口敷料加速愈合过程.
• 1963年,Hinman和Maibach报道了同样的发 现
• 红汞、紫汞保持伤口干燥 • 暴露伤口保持干燥 • 使用民间偏方 • 局部使用抗生素 • 全身使用抗生素
伤口处理的现在
湿性疗法
• 伤口湿润环境愈合理论的提出为湿性疗法 提供了理论依据,临床所运用的药膏、药 液、各种自制或合成的封闭敷料其目的是 营造一种湿润的伤口环境,以促进伤口愈 合。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诞生
伤口湿性环境愈合理论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前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伤口敷 料其设计理念均是吸收渗液和创面隔离的作用。 对敷料材质的研究也主要是从生物惰性、无毒性 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来考虑的。但这种传统敷料 的吸收性有限,容易造成伤口干燥的环境,使创 面细胞脱水,导致结痂,痂的作用一方面起屏障 保护,但另一方面是明显阻碍伤口的上皮化形成, 且易导致痂下积脓。
临床实践记事
➢ 90年初开始自制封闭敷料,胰岛 素湿敷治疗褥疮
➢ 95年-99年使用“多爱肤”(美 国),“溃疡贴”(丹麦),治 疗褥疮、糖尿病足溃疡、药物性 溃疡、烫伤
➢ 2000年使用安普贴(法国) ➢ 2001年开始使用德湿威(德国)
传统敷料的缺点
• 伤口表面严重脱水 • 吸收能力有限 • 黏着伤口,更换时导致机械性再损伤,换药出血
疼痛 • 细菌容易穿透 • 易残留碎屑 • 更换频繁,换药工作量大 • 伤口愈合时间长
封闭敷料的共同点
• 隔离创面,人工屏障 • 自溶清创,清理伤口
床 • 吸收过多渗液,防止
二度污染 • 创造无氧、微酸环境,
刺激毛细血管生长 • 保护新生肉芽,无痛
现代伤口处理理念
• 以湿性愈合理论为依据采取湿性疗法 • 微创少痛 • 缩短疗程 •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 追求性价比最优化 • 以人为中心-人性化服务
伤口处理的基本步骤
• 伤口评估(看、闻、触、量、培养) • 判断伤口的严重性及影响愈合的因素 • 制定伤口处理计划(清洗方法、渗液处理、伤口
调理、敷料选择、间隔时间) • 制定个体化营养处方 • 制定个体化心理干预处方 • 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 • 评价伤口处理结果,作动态调整直至愈合
现代伤口处理要求
• 19世纪中期,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使用纱 布和绷带包扎伤口,一直延用至今
• 对纱布的材质和吸收性做了研究
• 纱布由有波纹的改为无波纹的(无纺布)
• 1962年英国动物学家Jorge Winter博士提 出“湿性愈合环境理论”
临床伤口处理中的误区
• 消毒液清洗伤口(碘伏、洗必泰、双氧 水、新洁而灭)
伤口的定义
• 1.伤口:是指物理、机械或热力等外界因素 造成人体活组织的缺损或破坏,有时由于 医疗意外或生理异常也可导致上述现象。
• 2.复合伤口:皮肤完整性受损,并累及肌肉、 骨骼及内部器官的深伤口称为复合伤口。
伤口处理的过去
• 西波克拉底时代,认为让伤口“变脏”引 起炎症反应,才能愈合
• 用棉布或亚麻布包扎伤口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应用
伤口及伤口愈合的基本概念
• 皮肤是人体最大器官,覆盖了人体的整个 体表,其面积约2平方米,重量约4.5~5kg。 伤口或称皮肤组织损伤是临床护士最常遇 到的问题,伤口护理(包括压疮护理)始终是 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预防和 处理伤口的结果常常作为衡量护理质量的 一个重要指标。
红期(肉芽生长期)
水胶体敷料 脂质水胶敷料
加速坏死组织 的分解与吸收, 吸收渗液
促进各种生长因 子的释放,刺激 毛细血管的生成
粉期(上皮形成期)
超薄水胶体敷料 脂质水胶敷料
上皮细胞在湿性 环境里,移行的 速度更快
传统伤口干性愈合疗法存在的缺陷
1、创面局部脱水
形成结痂,阻碍上皮细胞的爬行
2、频繁更换敷料
• 营造一个利于组织生长的微环境(微酸、 无氧或低氧、适度湿润)
• 不损害生长环境(消毒剂慎用、禁用抗 菌素)
• 不干扰过多生长环境(不过度清洗、不 频繁刺激、延长更换间期)
• 预防皮肤功能衰竭 • 循证医疗、循证护理
伤口处理中的七种误区
• 不管病人是否需要,每日洗浴,导致皮肤干燥, 伤口愈合缓慢
使创面局部温度下降 → 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减慢
3、敷料与伤口新生肉芽组织粘连 → 更换敷料 时再次性损伤
4、创面与外界无阻隔性屏障,交叉感染的机会 多
5、易残留碎屑 6、伤口愈合时间长
传统敷料的不足
吸收能力有限 粘连 伤口 频繁更换增加工作 降低创面温度 延长愈合时间
湿性疗法的临床运用
• 1991年,Van报道使用水胶或聚氨酯类封闭 伤口,起到了湿性治疗的效果。
重要 • 营养在伤口愈合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 每个伤口包括无菌切口都有细菌,存在极少量细
菌称为“污染” • 当细菌穿入伤口并繁殖,发生感染,绿脓杆菌达
到104/mm3 或金葡菌达到105/mm3 ,可引起感染 • 任何影响伤口愈合的操作都不能被接受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选择敷料时要了解敷料的特性、估计伤口 的情况、考虑病人的价值观和需求
创造低氧环境,促进毛细 血管生成,促进多种生长 因子释放并发挥活性
减少更换次数, 缓解创面疼痛 减少瘢痕形成
结束语
没有哪一种敷料具备所有理想敷料的特点;没有 哪一种敷料适用于一个创面的各个阶段;应根据 具体的伤口状况选择合适的敷料。伤口就像人一 样,没有两个是完全一样的,随着伤口护理的发展, 所涉及的内容和领域更加丰富、广阔,对护士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不断探索,具备了渊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为伤 口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 1990年开始,南京军总在治疗以压疮为主 的伤口中应用自制封闭敷料,同样也起到 了湿性治疗作用。
左胫前入院时创面25×13cm
左胫前清创换药后10天创面18×13cm
左胫前2月后创面14×10cm
左胫前3月后创面2×1cm
左胫前愈合创面
湿性环境加速伤口愈合
防止痂皮形成 不粘连新生成的 肉芽组织,更换无痛 有利于纤维蛋白及 坏死组织的溶解
胶体敷料 •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能力:水胶体敷料、藻
酸盐敷料、海绵类敷料 • 保护新生上皮组织应注意敷料的更换时间
与粘性程度 • 抗菌能力:现有的敷料均不具抗菌跟抑菌
能力
湿润伤口敷料 – 标准
• 能够管理不同程度的渗液量 • 保持适当的湿润环境 • 不粘连伤口 • 防菌 • 防水 • 允许氧气及水蒸气通透 • 减少更换频率
伤口愈合五个阶段
如何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敷料 ?
绿期(高风险部位皮
肤,红斑期褥疮,慢 性伤口周边皮肤及创 面愈合后)
皮肤营养保护剂, 超薄水胶体敷料
改善皮肤微循环和营 养,增强皮肤屏障和 抵抗力,减轻压力
黑期(干性坏死期) 机械清创 水凝胶
加速坏死组织 的分解与吸收
黄期(炎症反应期)
藻酸盐类敷料 脂质水胶敷料
伤口湿性环境愈合的基本原理
湿润环境可加快伤口表皮细胞的迁移速度,无结痂形成,避 免表皮细胞绕经痂皮下迁移而延长愈合时间,从而加快伤口愈 合湿润和低氧环境能维持创缘到创面中央正常的电压梯度,可 刺激毛细血管的生成,促进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生长,促 进角质细胞的增殖,还促使更多的生长因子受体与生长因子结 合,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密闭环境能有效的预防伤口渗液粘连 创面,可避免新生肉芽组织再次受到机械行损伤,从而减轻患 者疼痛,促进创面的愈合;保留在创面中的渗液可释放并激活 多种酶和酶活化因子,以促进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的溶解;渗 液能有效的维持细胞的存活,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刺激 细胞增殖,并且可能参与生长因子的传递和旁细胞分泌过程; 密闭状态下的微酸环境,能直接抑制细菌生长,有利于白细胞 繁殖及发挥功能,同时也可防止和控制感染。
• 用刺激性肥皂:改变皮肤pH导致皮脂破坏,皮肤 损伤
• 重复使用脏浴盆,造成伤口污染 • 伤口保持干燥:暴露、灯烤 • 消毒未感染的伤口,破坏愈合环境 • 伤口内使用抗生素 • 感染或污染伤口无须无菌操作
树立几种新理念
• 伤口是局部的,影响是身心整体的 • 预防伤口和皮肤衰竭像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一样
• 敷料的大小不能超过伤口边缘2厘米 • 没有一种敷料适合任何伤口 • 伤口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敷料 • 敷料只能在局部提供一种有利于愈合的环
境,应与全身治疗同步进行 • 注意二度污染问题
伤口护理的总原则
伤口护理的总原则
伤口的良好修复依赖于合理 的伤口处理,目的是尽可能 在短时间内闭合伤口,完成 再上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