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第二章 运输管理(课用)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一、课程简介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是一门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物流管理的全面认知和实践能力。
该课程将涉及到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供应链规划、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采购管理等。
二、课程内容1. 供应链规划供应链规划是现代物流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该部分内容将介绍如何制定有效的供应链战略,包括供应商选择、库存控制、订单处理等方面。
2. 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该部分内容将涵盖运输方式选择、运费计算、运输路线优化等方面。
3. 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该部分内容将介绍如何进行仓库布局设计、货物存储和配送等方面。
4. 采购管理采购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该部分内容将涵盖采购计划制定、采购合同签订和交付等方面。
三、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同时,还将邀请业界专家进行讲座和实地考察。
2. 评估方式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论文写作等。
其中平时成绩占总评分的30%,期中考试占总评分的30%,期末考试占总评分的30%,论文写作占总评分的10%。
四、课程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掌握物流管理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现代物流管理》(第三版),作者:张三。
2. 参考书籍:《供应链管理》,作者:李四;《运输管理》,作者:王五;《仓储管理》,作者:赵六;《采购管理》,作者:钱七。
3. 软件资源:SAP、Oracle等供应链软件。
六、结语现代物流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课程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评估方式,帮助学生全面认知物流管理,并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运输管理教学大纲

实践
其他课内教学环节的要求及安排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习
1
第一章认知运输
4
4
2
第二章选择物流运输方式
4
4
3
第三章确定物流运输企业、签订运输合同
4
4
4
第四章货物托运、承运
4
4
5
第五章货物运输组织
4
4
6
第六章货物交付结算与运输商务管理
6
6
7
第七章特殊货物运输
4
4
8
第八章国际货物运输
2
2
9
任务一:集卡运输管理
[实践(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实训课程标准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国际商务企业实际操作规程为准则。根据运输业务需要,通过计算机和专业软件模拟仿真环境。使学生在高仿真环境中,了解和掌握业务环节的综合技能。
三、货物的交付
第四节航空货物托运、承运
一、我国航空运输的现状;
二、航空货物运输受理的环节。
第五章货物运输组织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使学生选择合适的车辆,完成零担、整车货物运输组织;能够进行四种运输方式的货物运输组织,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开展运输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需要重点包括四种运输方式的货物运输组织的业务流程,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的主要技术参数。本章的难点在于四种运输方式运输组织的业务流程。
具有业务管理能力,能够处理管理工作产生的资料和信息,并进行相应的统计与整理,为下一步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任务
以运输任务为载体,通过任务驱动,按照业务流程进行知识重构,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所必需的运输作业的基本知识与职业技能,同时通过运输任务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健康的情感和工作态度,使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各类知识与技术产生兴趣。
现代物流管理PPT课件

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和处理 体系,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05
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
01
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技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的协议,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02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场景
物联网技术可应用于物流领域的多个环节,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
送管理等,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物流管理。
03
物联网技术对物流行业的影响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物流行业的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了物流
成本,同时也为物流行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增值服务。
大数据在物流行业应用分析
大数据技术概述
大数据技术是指通过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等手段,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 知识,为决策提供支持。
创新驱动下的物流发展路径
物流技术创新
应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如物联网、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物流运作的 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降低成本并提 高效率。
物流模式创新
绿色物流创新
积极推动绿色物流发展,通过优化运 输方式、减少包装浪费、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等措施,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 的影响。
探索新的物流模式,如共享经济下的 物流众包、基于平台的供应链协同等,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02
供应链与采购管理
供应链概念及构成要素
供应链定义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 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 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现代物流管理(全套课件)

现代物流管理(全套课件)一、物流管理概述1.1 物流的概念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
1.2 物流管理的目标物流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确保物流服务质量,实现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1.3 物流管理的内容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物流战略规划、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作业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质量管理等。
二、物流战略规划2.1 物流战略规划的意义物流战略规划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物流系统的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导。
2.2 物流战略规划的方法物流战略规划的方法包括SWOT分析、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等。
2.3 物流战略规划的实施物流战略规划的实施需要明确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计划、分配战略资源、监控战略执行等步骤。
三、物流系统设计3.1 物流系统设计的原则物流系统设计应遵循系统性、经济性、适应性、安全性等原则。
3.2 物流系统设计的方法物流系统设计的方法包括系统分析法、价值工程法、仿真法等。
3.3 物流系统设计的实施物流系统设计的实施需要明确设计目标、确定设计参数、选择设计方案、评估设计效果等步骤。
四、物流作业管理4.1 物流作业管理的内容物流作业管理包括运输管理、储存管理、装卸搬运管理、包装管理、配送管理、流通加工管理、信息处理管理等。
4.2 物流作业管理的目标物流作业管理的目标是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确保作业质量。
4.3 物流作业管理的实施物流作业管理的实施需要明确作业流程、制定作业标准、分配作业任务、监控作业执行等步骤。
现代物流管理(全套课件)五、物流信息管理5.1 物流信息管理的重要性物流信息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具有关键影响。
5.2 物流信息管理的内容物流信息管理包括物流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和利用等。
5.3 物流信息管理的实施物流信息管理的实施需要建立物流信息系统,明确信息管理流程,制定信息管理制度,培训信息管理人员。
《现代物流管理》

.
26
第三节 国际物流
一、国际物流的含义
国际物流是指货物(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及物 品 (包括邮品、展品、捐赠物资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 的流动和转移。
.
27
二、国际物流的发展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这是国际物流发展的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国际间大规模物流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集装箱及国际集装箱船、集装箱
.
29
四、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1.运输子系统 2.仓储子系统 3.商品检验子系统 4.报关子系统 5.商品包装子系统 6.装卸子系统
.
30
五、国际物流合理化措施
(1)合理选择和布局国内、外物流网点 (2)采用先进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 (3)缩短进出口商品的在途积压 (4)改进运输路线、减少相向、迂回运输 (5)改进包装,增加技术装载量,多装载货物,减少损耗
(4)物流理论、实践的纵深化发展阶段(1985年迄今) POS系统、条形码、EDI、RFID
.
10
第四节 物流合理化目标
一、距离短 二、时间少 三、整合好 四、质量高 五、费用省 六、安全、准确、环保
.
11
第二章 物流系统
第一节 系统的概念
一、系统的定义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 功能的有机整体为系统。
.
32
第四章 包装
第一节 包装的意义与分类
一、按照系统的性质分类
(一)包装的地位
1.包装要考虑运输的方式 2.包装要考虑搬运 3.包装要考虑保管
(二)包装的作用
l.保护产品 2.方便储运 3.促进销售 4.便于使用
.
U623-现代物流管理教材中习题参考答案

现代物流管理教材中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物流发展与物流职场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物流产生哪个国家()?A.美国B.日本C.德国D.英国答案:A2.以下哪一项不是现代物流特征()。
A.系统化B.成本最小化C.一体化D.网络化答案:C3.目前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为()。
A.600mm×400mm。
B.300mm×200mmC.500mm×400mmD.600mm×600mm答案:A4.客户企业进行物流战略规划和物流体系构建,要求提供()。
A.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和解决方案 B.稳定性的物流服务和解决方案C.最低成本的物流服务和解决方案 D.高效率的物流服务和解决方案答案:A5.现代物流业需要的人才是()。
A.通用性物流人才B.专业性物流人才C.效率性物流人才D.专业性物流人才和通用性物流人才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物流管理的职能包括()。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E.安全答案:ABCD2.物流标准化管理包括()。
A.技术标准化B.工作标准化C.服务标准化D.管理标准化E.领导标准化答案:ABD3.物流服务归纳起来包含了三个要素()。
A.品质保证B.技术保证C.输送保证D.信息保证E.备货保证答案:ACE4.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有()。
A.物流师B.高级物流师C.物流员D.助理物流员E.助理物流师答案:ABCE5.提升物流职业能力路径有()。
A.课程学习B.仿真训练C.社会实践D.顶岗实习E.毕业实习答案:ABCDE三、判断题1.商流与物流合一效率更高。
(X)2.降低成本是物流的主要作用。
(√ )3.现代物流管理核心是不计成本改善客户服务。
(X )4.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
(√)5.物流职业生涯就是指一个人终生的物流领域工作经历。
(√)第二章物流功能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物流运输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运输对象、运输手段和()。
《现代物流管理》ppt课件完整版

02
前景展望一
智能调度系统能够实时优化运输 路线和车辆配置,提高运输效率
。
04
前景展望三
智能配送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 智能技术预测配送需求,提高配
送准确性和时效性。
行业法规政策对物流产业影响分析
行业法规政策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对物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影响分析一
环保政策推动绿色物流发展,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物流活动。
协同计划制定与执行
制定协同计划,明确各环节的任务和责任, 确保协同工作的顺利进行。
信息共享平台搭建
搭建供应链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环节之间 的信息实时共享和交互。
协同效果评估与改进
对协同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不断提高协同效率和效果。
2023
PART 07
国际物流管理
REPORTING
国际物流概述及发展趋势
式保障运输安全。同时介绍应对运输风险的策略和措施,如购买保险、
建立应急预案等。
2023
PART 04
仓储管理
REPORTING
仓库选址与布局规划
仓库选址原则
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市场需求、交通运输条件、土地成本等因素 ,综合分析确定仓库选址。
布局规划方法
采用SLP(系统布置设计)等方法,对仓库内部设施进行合理布局 ,提高空间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运用无人机技术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突破交通 限制,提高配送速度和准确性。
2023
PART 06
供应链管理
REPORTING
供应链战略制定与实施
确定供应链战略目标和愿景
分析供应链环境和竞争态势
明确企业在供应链领域的长期发展方向和 目标。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案

现代物流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现代物流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物流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
掌握现代物流学的目标、功能和重要性。
理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1.2 教学内容物流与物流学的概念物流学的发展历程现代物流学的基本原理物流的功能和目标物流的重要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流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
案例分析法:分析物流案例,理解物流学的应用。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物流学的理解。
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物流案例分析报告。
第二章:物流系统与物流网络2.1 教学目标了解物流系统的组成和物流网络的结构。
掌握物流节点和物流线路的设计。
理解物流系统优化和物流网络的构建。
2.2 教学内容物流系统的组成物流网络的结构物流节点的设计物流线路的优化物流网络的构建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流系统的组成和物流网络的结构。
案例分析法:分析物流案例,理解物流网络的设计和优化。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物流系统和物流网络的理解。
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物流网络设计报告。
第三章:物流运输管理3.1 教学目标了解物流运输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物流运输的方式和选择。
理解物流运输计划和调度。
3.2 教学内容物流运输的定义和作用物流运输的方式(陆运、海运、空运、多式联运)物流运输的选择物流运输计划和调度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流运输的定义、作用和方式。
案例分析法:分析物流运输案例,理解物流运输计划和调度。
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对物流运输管理的理解。
小组报告:学生分组进行物流运输计划和调度报告。
第四章:库存管理与仓储物流4.1 教学目标了解库存管理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库存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理解仓储物流的流程和管理。
4.2 教学内容库存管理的定义和作用库存控制的方法(定量库存管理、定期库存管理、ABC分析法)仓储物流的流程仓储物流的管理(仓库布局、库存盘点、仓库安全管理)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库存管理的定义、作用和方法。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物流管理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物流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组织、有效的流程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物流活动的高效率、低成本和高质量。
本文将介绍现代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包括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
一、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现代物流管理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强调了物流活动与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以及与外部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协同合作。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优化供应链的每个环节,实现物品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高效流动。
供应链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供应商选择与管理: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并与合适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供应商的选择标准包括价格、质量、交货时间等。
同时,还需要与供应商进行长期的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
2. 库存管理:合理的库存管理可以降低库存成本,并确保及时供应。
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能力进行库存规划,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如Just-in-Time(即时生产)和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等。
3. 订单处理:订单处理包括接收、处理和交付订单。
企业应建立高效的订单处理系统,确保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并准确记录订单信息,以便后续跟踪和管理。
4. 信息流管理:现代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通过信息系统,企业可以实时了解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情况,准确掌握库存水平、物流进程等信息,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涉及到仓库的设计、组织和操作,旨在实现物品的安全存储、快速出入库和高效管理。
仓储管理的关键要点包括:1. 仓库选址与设计:企业应根据物流活动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仓库位置,并进行合理的仓库设计。
合适的仓库位置可以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提高物流效率。
2. 仓库布局与设备:仓库内部的布局和设备安排应满足物品存储和操作的要求。
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货物的流线性,减少物品之间的交叉和阻碍。
同时,合适的设备,如叉车、堆高机等,也能提高操作效率。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教案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教案第一章:物流管理概述1.1 物流的定义与功能1.2 物流管理的目标与原则1.3 物流管理的基本环节1.4 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二章:企业物流系统设计2.1 物流系统的构成与要素2.2 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与步骤2.3 物流系统的优化方法2.4 企业物流系统案例分析第三章:供应链管理3.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3.2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要素3.3 供应链合作关系建立与维护3.4 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第四章:物流运输管理4.1 运输与运输管理的重要性4.2 运输方式的选择与评价4.3 运输规划与调度4.4 运输管理案例分析第五章: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5.1 仓储管理的重要性与目标5.2 仓库设计与布局5.3 库存管理与控制方法5.4 仓储管理案例分析第六章:物流包装与配送管理6.1 物流包装的作用与要求6.2 包装材料与包装技术6.3 配送中心的设计与管理6.4 配送流程与配送策略第七章:物流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估7.1 物流成本的构成与分类7.2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与方法7.3 物流绩效评估指标与体系7.4 物流绩效改进与优化第八章: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8.1 物流信息技术的分类与发展8.2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8.3 物联网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8.4 大数据与云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第九章:第三方物流与物流联盟9.1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与运作模式9.2 物流联盟的构建与管理9.3 物流联盟的合作机制与风险管理9.4 第三方物流与物流联盟案例分析第十章: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10.1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与流程10.2 国际物流运输方式与选择10.3 海关法规与贸易壁垒10.4 供应链全球化与协同管理第十一章: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11.1 绿色物流的定义与重要性11.2 绿色物流的主要实践与策略11.3 可持续发展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11.4 绿色物流案例分析第十二章:应急物流管理12.1 应急物流的概念与特征12.2 应急物流的策划与组织12.3 应急物流资源管理与调度12.4 应急物流案例分析第十三章:物流安全管理13.1 物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3.2 物流安全管理的任务与内容13.3 物流安全技术与管理策略13.4 物流安全案例分析第十四章:电子商务与物流14.1 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14.2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与服务14.3 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与案例14.4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趋势第十五章:未来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15.1 工业4.0与智能物流15.2 自动化与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15.3 物流管理创新与变革15.4 未来物流管理的发展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覆盖了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各个方面,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到实际操作,再到未来发展趋势,内容丰富且具有深度。
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管理》课程标准1.前言1.1 课程性质课程地位:《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
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教育课程模块。
主要功能: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严谨、认真、踏实和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能够适应物流行业工作操作时间;熟悉当地运输线路和运输市场供求信息;熟悉货物特性,具有货物配载和加固规划和设计能力;具有独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和较好的团队精神,能够服从上级的安排,能够协助上级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
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企业管理基础》、《物流认知实习》、《经济法基础》、《经济地理》;后续课程有:《集装箱运输管理》、《配送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物流》等。
1.2 设计思路课程设置依据:本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有: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物流管理专业调研报告等。
课程目标定位:《运输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
培养既有运输理论基础又懂运输操作流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本门课程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本课程在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同时,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使学生掌握货物运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合作、敬业等良好品质,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素质。
课程内容选择标准:为使学生掌握运输管理的基本原理与相关技能,本课程以运输业务流程为主线,依据不同货物的运输业务流程进行教学模块和任务设计。
全课程共设置8个教学项目。
30个模块。
8个教学项目分别是物流运输市场调研、选择物流运输方式、确定物流运输企业与签订运输合同、货物托运和承运、货物运输组织、货物交付结算与运输商务管理、特殊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30个教学模块,其中项目一物流运输市场调研有:物流运输系统调研、物流运输市场调研、运输合理性调研;项目二选择物流运输方式有:熟悉各种运输方式经技术经济特征、熟悉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各种因素、掌握运输方式的选择方法;项目三确定物流运输企业有:签订运输合同、确定物流运输企业、运输合同内容认知与运输合同的拟定、运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与合同管理、项目四货物托运与承有:公路货物托运与承运、铁路货物托运与承运、水路货物托运与承运、航空货物托运与承运、;项目五货物运输组织有:公路货物运输组织、铁路货物运输组织、水路货物运输组织、航空货物运输组织;项目六货物交付结算与运输商务管理有:货物交付与结算、运输商务管理、货物的装卸;项目七特殊货物运输有:危险货物运输、超限货物运输、鲜活易腐货物运输;项目八国际货物运输有:落实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与确定委托内容、货物交接缮制票据洽谈签订运输合同、运输方式和航线确定、到达交付等到模块。
教学课件 现代物流管理(第二版)钱廷仙

二、物流企业岗位设置
(一)从物流业务所涉及的环节来看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二、物流企业岗位设置
(二)从物流业务所涉及的功能模块来看
计划管 理、供 应商管 理等
入库准备、验收、装卸 搬运、归档等
入库管理
盘点、养护、安全 等
在库管理
采购管理
仓储管理
出库管理
备货、 交接、 装运、 清理等
现代物流管理
第一章 物流发展与物流职场分析 第二章 物流功能管理 第三章 企业物流管理 第四章 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 第五章 国际物流管理 第六章 物流信息管理 第七章 供应链管理 第八章 物流成本管理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一章 物流发展与物流职场分析
《
《
现 代
1.1 物流发展认知
现 代
物
物
流
流
管 理
• 物流系统化 • 物流总成本最小化 • 物流信息化 • 物流手段现代化 • 物流服务社会化 • 物流管理专门化 • 物流电子化
物流快速反应化 物流网络化 物流柔性化 物流自动化 物流智能化 物流标准化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二、物流管理
(一)物流管理的定义
所谓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 中,根据货物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 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 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使各项物流 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从而降低物 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过程。
分拣、 补货、 流通加 工、配 装等
作业管理 配送管理
物流业
航空运输管 理
货运代 理、送 货管理 等
订单管 理、合 同管理 等
信息管理
公路运输管 理 货运代理、车 辆管理、调度、 配载管理等
《现代物流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模块一物流概述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2√3×4√5√二、单选题1B 2A 3D 4A三、多选题1ABC 2ABCDEF 3ABCDE 4ABCD四、简答题1.实物分销(PD)与后勤保障系统(LOGISTICS)的比较PD 与 LOGISTICS 比较见下表2.商流与物流的区别与联系两者的联系:(1)都属于流通领域,是商品流通的两种不同形式,在功能上互相补充。
通常是先发生商流后发生物流,在商流完成以后再进行物流;(2)都是从供应者到需求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物流与商流的区别:(1)流动的实体不同:物流是物资的物质实体的流动,商流是物资的社会实体的流动;(2)功能不同:物流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而商流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3)物流和商流又是相互独立的,发生的先后和路径都可能互不相同。
在特殊情况下,没有物流的商流和没有商流的物流都是可能存在的。
商物的分离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3.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与联系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比较表4.现代物流的特点1)信息电子化和网络化;2)技术自动化和现代化;3)功能集成化;4)操作标准化;5)资源整合化;6)经营社会化和专业化;7)理念现代化和服务柔性化;8)物流的绿色环保化,物流系统化5.现代物流的流行的学说1)商物合一和商物分离学说;2)黑大陆学说;3)物流冰山说;4)利润中心说(也称第三利润源学说);5)成本中心说;6)服务中心说;7)效益背反说(也称二律背反说);8)战略说6.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及发展趋势现代物流管理理念(1)现代化理念(2)全球化理念;(3)精益化理念;(4)一体化理念;(5)系统化理念;(6)社会化理念;(7)可持续发展理念;(8)服务至上理念。
发展趋势:参考答案:1)物流(运输)活动 7 个流动要素分别是(1)流体是电暖器;(2)流向是顺德→北京;(3)流速是 3 天到达,平均时速 33 公里;(4)流程是 2400 公里;(5)流量是500 台,每台 0.8 立方米、25 公斤,共计 40 立方米、12.5 吨;(6)载体是卡车运输,卡车一部,额定载重量 20 吨;(7)流效是安全、准时、满意,按合同结算运费。
《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学院课程教学标准课程编号: 20641 课程名称: 物流管理开课系: 商务系制订人:审核人:批准人:2019年 8月21日制(修)订学院《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物流管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进入21世纪以来,物流在我们呈现高歌猛进之势,现代物流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利润源和竞争资源,其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正在得到政府、企业和学术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重视,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最具特点的行业。
学生应掌握本领域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
适用专业:经管类及其他专业(本科)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开课系:经管系总学时:48周学时:3学分:3二、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本节课共14章,主要有物流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物流类型、包装、装卸搬运、运输、仓储保管、流通加工、配送与配送中心、企业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客户服务、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物流基本概念教学内容:1、现代的概念与理论基础2、现代物流的特点3、物流职能的内容与实现方式教学重点:现代物流的含义,现代物流的职能教学要求:1、掌握物流的定义及内涵2、了解现代物流的形式及其发展3、了解现代物流的职能4、掌握现代物流合理化的目标第二章物流系统教学内容:1、物流系统的定义2、物流系统性要求教学重点:系统物流系统物流系统评价教学要求:1、了解物流系统的定义和系统的特征2、了解物流系统的定义和物流系统的构成3、阐述物流系统性要求的理由第三章物流类型教学内容:1、物流不同类型2、第三方物流3、国际物流教学重点:社会物流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教学要求:1、了解现代物流的不同类型2、懂得第三方物流的概念3、懂得第三方物流是如何创造价值的4、了解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第四章包装教学内容:1、包装概念2、包装材料容器机械3、包装技术、包装合理化4、绿色包装和集成包装教学重点:包装包装机械设备包装技术包装合理化绿色包装集成包装教学要求:1、掌握包装的概念2、掌握包装材料、包装容器、包装机械知识3、包装技术、包装合理化4、了解绿色包装和集成包装第五章装卸搬运教学内容:1、装卸搬运的特点概念2、装卸搬运合理化3、装卸搬运机械教学重点:装卸搬运教学要求:1、明确装卸搬运的概念和特点2、熟悉装卸搬运的分类和方法3、掌握装卸搬运的原则和合理化4、熟悉装卸搬运合理化5、了解装卸搬运机械及选择第六章运输教学内容:1、运输的概念作用2、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教学重点:运输方式运输工具运输技术运输管理教学要求:1、掌握有关约运输的概念、各种运输方式的分类和作用2、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技术3、了解字物流运输中所使用的技术和决策方法第七章仓储保管教学内容:1、仓库保管概念2、仓库保管3、仓库温度管理4、仓库库存合理化教学重点:仓储仓库货物养护零库存教学要求:1、掌握仓储保管的概念,了解仓储在现代物流中的作用2、仓库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3、掌握仓库管理的基本制度4、掌握仓库温度的控制和调节方法5、掌握仓储货物保养和维护的基本知识6、掌握库存合理化和库存管理的基本方法第八章物流加工教学内容:1、流通加工概念2、流通加工地位作用3、流通加工类型方式教学重点:流通加工流通加工合理化教学要求:1、明确流通加工的概念和其与一般生产加工的区别2、明确流通加工在物流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3、熟悉流通加工的类型和方式4、掌握流通加工的合理化要求了解流通加工的管理和可行性分析第九章配送和配送中心教学重点:配送配送中心分拣作业自动分拣机自动化立体仓库教学要求:1、掌握配送和配送中心的有关概念2、掌握配送计划的制定3、掌握分拣作业和车辆装配的操作4、掌握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和订单的管理5、了解配送中心的种类和配送中心的种类第十章企业物流管理教学内容:1、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2、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施教学重点:企业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的趋势教学要求:(1)掌握企业物流管理的概念2、了解企业物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3)掌握企业物流管理的内容4、了解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和改进措施第十一章物流成本管理1、活动推广的定义2、活动推广的作用3、活动推广的要点和形式教学重点:物流成本管理第三利润源作业成本法物流成本预测物流成本控制教学要求:1、理解物流成本与物流成本管理的概念2、了解物流成本的构成和分类3、了解物流成本管理的内容与方法4、掌握物流成本的计算第十二章物流客户服务教学重点:物流客户服务客户关系管理教学要求:1、明确物流客户服务的概念2、掌握物流客户服务重要性3、说明物流客户服务的内容4、掌握物流客户关系管理与客户满意度第十三章物流信息管理教学内容:物流信息教学重点:物流信息物流信息技术教学要求:1、掌握物流信息和物流信息管理的概念特征2、了解物流信息的分类,熟悉工作原理及应用3、掌握物流电子商务的概念和功能4、第十四章供应链管理教学内容:1、供应链概述2、供应链管理的步骤教学重点:供应链供应链管理教学要求:1、掌握供应链的概念、特征和类型2、供应链管理的原则、实施步骤3、物流与供应链的关系四、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总学时:48五、成绩考核方法本课程考试由日常考核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和价值)《现代物流管理》是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学生在掌握物料流、人员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各种现代物流管理的理论、发展水平与趋势,通过学习,学生具有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经营管理模式,为提高我国物流配送服务水平、为行业输送现代型人才服务.(二)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高职性,体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
高职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
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注重发挥五年一贯制的优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是,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
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课程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物流管理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物流管理岗位任务为基础选定学习项目、组织学习内容,以具体的管理岗位为单元模块,把物流与物流管理进行整合,实现整体观念性地呈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航空运输的特点
37
一、运输方式
(五)管道运输
利用管道输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的一种运输方式。其 运输形式是靠物体在管道内顺着压力方向循序移动实现的, 和其它运输方式重要区别在于,管道设备是静止不动的。 管道运输的主要优点是,由于采用密封设备,在运输过程 中可避免散失、丢失等损失,也不存在其它运输设备本身在 运输过程中消耗动力所形成的无效运输问题。另外,运输量 大,适合于大且连续不断运送的物资。
托盘(Pallet)
(一)规模经济 运输规模经济的特点是随着运输规模的增长,单位货物的运输成本 下降,如整车装运(即车辆满载装运)的每单位成本低于零担装运(即 利用每车辆部分能力进行装运)。 (二)距离经济 运输的距离经济亦称递减原理,其特点是每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随 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速度经济:完成特定的运输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其效用价值越高。
23
一、运输方式
(二)铁路运输
2、铁路运输作业分类 (1)整车货物 (2)零担货物 (3)集装箱货物 3、铁路运输的特点
24
一、运输方式
(三)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是指使用船舶运送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水运主要承担大 数量、长距离的运输,是在干线运输中起主力作用的运输形式。在内 河及沿海,水运也常作为小型运输工具使用,担任补充及衔接大批量 干线运输的任务。
39
航空
1.运输速度快; 2.适合于运费负担能力大的少量货物的长距离运 输。 1.运输效率高; 2.适合于气体、液体货物; 3.占用土地少; 4.运输效率高,适合于自动化管理。
管道
二、各种运输方式的服务特性
(一)公路运输的服务特性 相比其他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二)铁路运输的服务特性 铁路运输提供“站点到站点”的运输服务,铁路运输的成本比航空运 输和公路运输低 。 (三)航空运输的服务特性 由于航空运输的成本高昂,大多数人仍把航空运输视为紧急情况下所 采用的运输模式。 (四)水路运输的服务特性 在运输大体积、低价值产品时,水路运费可能是最为廉价的方式。
15
一、运输方式
(二)铁路运输 1、铁路运输设备
固定设备:线路、车站、附属设备
移动设备:机车、车辆
16
一、运输方式
(二)铁路运输 1、铁路运输设备
(1)线路 铁路等级:I级 II级 III级
铁路限界及超限货物 (2)机车 蒸汽机车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17
一、运输方式
(二)铁路运输 1、铁路运输设备
简言之,多式联运就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 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接管 货物的地点运至指定交付货物的地点。
45
(一)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的种类主要有:
1.按联运对象划分,可分为货物联运和旅客联运。
2.按参与联运全程中的各种运输方式相互组合状况,可分为铁水 联运、公水联运、公铁联运、铁公水联运、铁公航联运等。
第二章
运输管理
1
学习目标
理解运输的功能与原理 掌握现代运输方式选择 掌握运输方式的优化与组合
2
本章目录
第一节 运输的功能与原理
第二节 现代运输方式选择
第三节 运输方式优化组合
3
第一节 运输的功能与原理
一、运输的功能 二、运输与其他功能交互作用 三、运输的原理
4
一、运输的功能
运输主要有两大功能:产品转移和产品短期(临时)储存
41
成本
服务
三、运输方式的选择
(二)选择运输路线 运输路线,包括起点、途经站点以及终点,要受到商 品产销关系的影响。选择正确的运输路线,其实质是消除 商品迂滞、重复装运等现象,使各种运输工具安全、迅速 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商品运输里程,缩短商品在途时间, 降低运输费用,尽快地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满足 市场需要。
38
运输方式 汽车
优 点
缺 点 1.运输单位小,不适合大量运输; 2.长距离运输运费较高。
1.可以进行门到门的连续运输; 2.适合于近距离运输,较经济; 3.使用上灵活,可满足多种需求。
1.可以满足大量货物一次性高效率运输; 2.运输运费负担较小的货物的时候,单位运费低 ,比较经济; 3.由于采用轨道运输,事故较少,安全性高; 4.铁路运输网完善,可以将货物运往各地; 5.运输上受天气影响小。 1.适合于运费负担能力较小的大量货物的运输; 2.适合于宽大、重量大的货物运输。
1、公路
(1)根据公路的作用和使用性质:国家干线公路、省级干线公路、县 级干线公路、乡级干线公路、专用公路。 (2)根据交通量和使用任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 公路、四级公路。
10
一、运输方式
(一)公路运输 2、公路运输设备
汽车列车
半挂厢货车
推拉门厢式货车
11
保温运输车
自卸车
双侧自流半挂自卸车
(五)承运人/托运人之间的关系
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入厂和出厂运输、运输方式/承 运人的选择、合同、运输外包、自营车辆/租赁以及战略伙伴与联盟;从承运 人角度所关心的问题,则有定价谈判、线路制定与计划、服务类型、竞争以及 营销活动等。
7
三、运输的原理
运输有两条基本原理:
即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和距离经济(Economy of Distance)。
42
三、运输方式的选择
(三)选择运输方式的一般方法
1、货物品种
2、运输期限
3、运输成本
4、运输距离
5、运输批量
43
四、运输方式的发展
(一)多式联运
(二)托盘运输 (三)集装箱运输
44
(一)多式联运
什么是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输企业,根据同一 运输计划,遵守共同的联运规章或签订的协议,使用共 同的运输票据或通过代办业务,组织两种以上运输工具 或两种以上的运输衔接以及产供运销的运输协作,联合 实现货物或旅客从起运点到目的地的全程运输。
(一)产品转移
运输首先是实现了产品在空间上位移的职能。运输的主要职 能就是将产品从原来所处的地点转移到规定的地点,其主要目的 就是要以最少的费用和合理的时间完成产品的运输任务。
(二)产品短期储存
运输还可以实现对产品进行临时储存的职能。如果运输中的 产品需要储运,而在短时间内又将再次运输,并且卸货和装货的 费用可能会超过储存在运输工具(如汽车)中的费用时,就可考 虑将运输工具作为产品暂时的储存地点。
5
二、运输与其他功能交互作用
(一)与包装的关系
货物包装的材料、规格、方法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运输。
(二)运输与装卸的关系
运输活动必然伴随着装卸作业。一般来说,运输发生一次,往 往伴有两次装卸活动,即运输前后的装卸作业。
(三)运输与储存的关系
储存保管是货物暂时停滞的状态,是货物投入消费前的准备。 货物的储存量虽直接决定于需要量,但货物的运输对储存也会带来 重大影响。
枢纽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
根据机场所有城市的性质分为:I—IV类
35
一、运输方式
(四)航空运输 2、航空货物运输飞行组织
(1)航空货物运输的当事人 发货人、收货人、承运人、代理人、 地面运输公司
36
一、运输方式
(四)航空运输 2、航空货物运输飞行组织
(2)航空货物运输方式 班机运输 包机运输 集中托运
33
一、运输方式
(四)航空运输 1、航空运输设备设施
(1)飞机(民用) 根据起飞重量分为:小型、中型、大型 根据航程分为:近程、中程、远程 根据用途分为:客机、货机
34
一、运输方式
(四)航空运输 1、航空运输设备设施
(2)机场
根据航班性质分为:国际航线机场、国内航线机场
根据航程机场在民航运输中起的作用分为:
6
二、运输与其他功能交互作用
(四)运输与配送的关系
在企业的物流活动中,将货物大批量、长距离地从生产企业直接送达客户或 配送中心称为运输;货物再从配送中心就近发送到地区内各客户手中称为配送。
编号 1 2 3 4 运输 长距离、大量货物的移动 结点间的移动 地区间货物的移动 一地向一地单独运送 配送 短距离少量货物的移动 企业送交客户 地区内部货物的移动 一地多处运送,每处只获得少量货物
铁路
1.近距离运输费用较高; 2.不适合紧急运输的要求; 3.长距离运输的情况下,由于需要进 行货车配车,中途停留时间较长。
水运
1.运输速度较慢; 2.港口的装卸费用较高; 3.航行受天气影响较大; 4.运输正确性和安全性较差。
1.运费高,不适合低价值货物和大量 货物的运输; 2.重量受限制; 3.机场所在地以外的城市在利用上受 限制。 运输对象受限制。
(五)管道运输的服务特性
管道运输的可靠性非常好,运作成本极低。
40
三、运输方式的选择
(一)影响运输方式的选择因素
项目 相关因素 1、运费成本; 2、在途库存的库存持有成本; 3、接收地点的周期库存的库存持有成本; 4、接收地点的安全库存的库存持有成本; 5、在途库存的投资成本。 1、感知的客户服务质量(如:服务一致性、准时装载和交付、运输时 间、索赔处理、运输跟踪); 2、运输跟踪能力; 3、单据和发票的准确性; 4、电子数据交换能力(EDI); 5、发展长期互惠合作关系的潜力; 6、货运量限制; 7、提供运输中不损坏商品的服务能力; 8、国际货运海关的清关能力; 9、托运人的谈判地位/对其他运输活动的杠杆影响。
3.按区域概念分,可分为国内联运和国际联运。 4.按联运线路在整个运输线路网内地位的不同,可分为干线联运, 干、支联运,支线联运等。
46
(二)托盘运输
托盘运输(Pallet Trans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