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PPT教学课件_1

合集下载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一章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1节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分类》主要包括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两个内容。

新课标中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类。

在整个高中化学中,本节课起到很好的承先启后、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对分类法的学习能够对以往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为今后将要学习的更为庞大的化学知识体系奠定重要的基础。

同时学生学习了这种分类方法,打破了以往化学中以“族”的概念来学习化学知识,而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别的视角去研究化学,从而使得化学知识更具有生活性。

【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理解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对胶体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会科学、合理运用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推理、分析、归纳能力。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类,感受到分类法对化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性,能在以后学习生活中中进行实际应用。

【重难点】1.知道分类方法并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比较,胶体性质【课前准备】学生自主预习、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

新课讲授:一、分类的方法1、单一分类法单一分类法就是对被分类的对象只用一种标准进行分别归类的分类方法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O3的混合物、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2、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就是对被分类的对象应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3、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是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分类。

被分类的对象的整体与分出类型间的关系以树状陈列式表示。

《物质的分类》PPT教学课件

《物质的分类》PPT教学课件

分类标准 (按组成、性质)
金属单质:Fe 非(稀金有属气单体质):NOe 2 无机化合物:NaCl
有机化合物:CH4
单 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 合物。如:O2和O3。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无 机 分类标准 化合物 ( 组成)
[解析] 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类;冰水混合物中只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
3.如图A2-4-5所示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 之间的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下列关于①②③④的 说法正确的是( B)
图A2-4-5 A.①为单质,③为氧化物 B.②为化合物,④为氧化物 C.①为单质,③为化合物 D.②为含氧化合物,④为氧化物
1.物质的分类
物质
分类标准 (按物质种类)
混合物 如:空气、溶液 纯净物 如:O2 MgO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纯净物有固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定的组成, 一般有固定
的化学式
2.纯净物的分类 纯净物(按分元类素标种准类)
单 分类标准 质(按组成、性质)
化 合 物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分 类 摆 放
快 速 查 找
分 类 摆 放
快 速 查 找
分 类 投 放
绿 色 环 保
一、物质分类的方法
观察图2-32中的物质,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进行 分类。
按颜色分类 白色:氯化钠 氧化镁 紫红色:高锰酸钾 无色:硫酸 氧气 醋酸 黄色: 氯气
按状态分类 固态: 氯化钠 氧化镁 高锰酸钾 液态: 硫酸 醋酸 气态:氧气 氯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2章 第1节 课时2 分散系及其分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2章 第1节 课时2 分散系及其分类

2.下列分散系,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雾 ②豆浆 ③AlCl3溶液 ④Al(OH)3胶体 ⑤泥水 ⑥CuSO4溶液 【答案】 ①②④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
溶液、胶体、浊液的比较
[思考交流] 比较FeCl3溶液、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 请探究下列问题


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212021/11/212021/11/212021/11/21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返 首 页
2.Fe(OH)3 胶体的制备和基本性质 △
(1)反应原理: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实验操作 向_沸__水__中逐滴加入 5~6 滴__F_e_C_l_3 饱 __和__溶__液__,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红__褐___色, 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 Fe(OH)3 胶体。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直径
分散质粒子种类
外观特征

稳定性
质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溶液 <10-9 m 单个小分子 或离子 均一、透明
稳定 能

鉴定
无丁达尔效应
胶体 10-9~10-7 m 多分子集合 体或高分子 均一、透明
较稳定 能
不能
能产生 丁达尔效应
浊液 >10-7 m 巨大数目 的集合体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B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思考交流] 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Ⅰ: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 步骤Ⅱ: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 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即可制得Fe(OH)3胶体。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课件

2.Ag+HCl 3.Fe+H2SO4(稀)
4.Zn+CuSO4 5.Cu+ZnSO4 6.Zn+AgCl
7.BaCl2+H2SO4 8.Na2CO3+HCl 9.NaOH+H2SO4
10.NaCl+K2CO3 11. CaCO3+NaCl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气体、沉淀、水生成
2、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
2、物质的转化
+
+
金属

+ O2
+ H2

盐 碱性氧化物

+
H2O


属碱
盐+水
碱+盐

两种新盐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 册第一 节物质 的分类 及转化
非金属
+

O2
酸性氧化物 氢
+△
H2O


酸+盐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 册第一 节物质 的分类 及转化
强酸
H2SO4、HNO3、HCl、 HI、HBr、HClO4
弱酸
H3PO4
H2CO3。。。
从沸点高低
挥发性酸 HCl HNO3 。。。

难挥发性酸 H2SO4 、 H3PO4
物质的分类(碱)
从是否溶 于水分
可溶碱 NaOH、KOH、Ca(OH) 2、
Ba(OH)2、NH3·H2O
难溶碱 Cu(OH)2、Mg(OH)2、Fe(OH) 3。。。
Ca
CaCO3
CO2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及其变化PPT教学课件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及其变化PPT教学课件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盐 盐
当堂测试 1.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类错误的是( C )
A. 混合物:盐酸、生铁、空气 B. 化合物:烧碱,硫酸,氧化镁 C. 盐:氯化钠,生石灰,纯碱 D. 单质:铝,氧气,银
2、下列各物质的名称(或俗名)、化学式、分类都
正确的是( B )
A.氢氧化钙;Ca(OH)2 ;碱性氧化物 B.二氧化碳;CO2;酸性氧化物 C.硫酸;H2S;酸 D.烧碱;Na2CO3;盐
例:CO2 + 2NaOH = Na2CO3 + H2O
• 碱性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 (绝大多数的金属氧化物)
例:CaO+2HCl = CaCl2+H2O
特例:
① 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 ② Na2O2、H2O、CO、NO2、NO既不属于 酸性氧化物,也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分类法: 是把物质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
标准不同,分类不同。
1Hale Waihona Puke 交叉分类法特点: 同物质,多角度
2、树状分类法
定义:对同类物质,按属性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特点: 同类物质的差异性
如何用树状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呢?
二、物质分类


物质

溶液
胶体 浊液

单质


化合物
标准不同,分类不同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有机化 合物
无机化 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二、物质分类
氧化物的分类
组成元素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化 物
成盐氧化物
性质
其它氧化物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精品教学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精品教学课件
[答案] C
对同素异形体概念的理解 (1)组成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 (2)物质类别: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只能是单质。 (3)性质关系: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有差异,但化学性 质相似。 (4)相互转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5)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但 没有涉及化合价的变化。
[答案] (1)丁达尔效应 胶体 (2)空气中含有的胶体粒子的大小介于 1 nm~100 nm,能使光 产生散射 (3)鉴别胶体和溶液
知识点一 同素异形体 同一种元素可形成不同单质,这些单质互称为这种元素的同 素异形体。 (1)产生同素异形体的原因 ①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和成键方式不同,如氧气(O2)和臭氧 (O3)。 ②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胶体的性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的性质完全相同( ) (2)碳酸钾是钾盐,也是碳酸盐( ) (3)根据组成元素的差异,可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4)CuSO4·5H2O 是混合物( ) (5)蔗糖溶液、淀粉溶液属于溶液,云、雾、烟属于胶体( )
(3)分散系分类
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 _溶_液__、__胶__体__、__浊__液________。其中浊液分为___悬__浊__液__、__乳__浊__液____。
4.胶体的分类、制备和性质 (1)胶体的分类
按照分①分散剂是液体,叫做液溶胶,如FeOH3胶体 散剂的②分散剂是固体,叫做固溶胶,如有色玻璃 不同 ③分散剂是气体,叫做气溶胶,如云、雾
(6)直径介于 1~100 nm 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 (7)氢氧化铁胶体为无色透明的液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8)丁达尔效应可用来鉴定溶液与胶体(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全册精品教学课件(共1079页)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全册精品教学课件(共1079页)

3.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的定义 分 散 系 : 将 __一__种__(或__多__种__)_ 物 质 以 粒 子 形 式 分 散 到 __另__一__种__(或__多__种__)___物质里所形成的体系,称为分散系。
(2)分散系的组成 分散系中被__分__散__成__粒__子___的物质叫做___分__散__质______,另一 种物质叫做___分__散__剂______。
(6)直径介于 1~100 nm 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 (7)氢氧化铁胶体为无色透明的液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8)丁达尔效应可用来鉴定溶液与胶体(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2.清晨,阳光射入密林中的现象如图。请分析其中的道理, 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2)研究对象 ①同素异形体是指单质,不是指化合物。 ②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不同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构成 它们的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3)同素异形体的“同”“异”的含义 ①“同”——指元素相同; ②“异”——指形成单质不同,结构不同,性质有差异。 (4)同素异形体的“结构决定性质” ①同素异形体的结构不同,性质存在差异。 ②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有的相似,有的相差较大。
(3)胶体的性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的性质完全相同( ) (2)碳酸钾是钾盐,也是碳酸盐( ) (3)根据组成元素的差异,可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4)CuSO4·5H2O 是混合物( ) (5)蔗糖溶液、淀粉溶液属于溶液,云、雾、烟属于胶体( )
(2)Fe(OH)3 胶体的制备
△ 制备原理:___F_e_C__l3_+__3_H_2_O_=__=_=_=_=_F_e_(O__H_)_3_(胶__体__)_+__3_H_C__l ____ 具体操作:往烧杯中注入 25 mL 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 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___饱__和___F_e_C_l_3 溶__液_____,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红__褐__色___________,停止加热。

部编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1)

部编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1)

部编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分类与用途2. 动物与植物动物的特征与分类植物的特征与分类3. 地球与宇宙地球的结构与运动宇宙的组成与探索4. 能量能量的来源与转化能量的利用与节约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性质、分类、用途以及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认识动植物的特征、分类,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3. 掌握地球与宇宙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4. 理解能量的来源、转化、利用与节约,培养学生的节能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物质的变化过程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动植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地球与宇宙的运行规律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2.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分类与变化动植物的特征、分类与生态关系地球的结构、运动与宇宙组成能量的来源、转化与利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各种物质、动植物标本、地球仪、能量转换器等多媒体课件:教学PPT、视频、图片等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材料:试管、酒精灯、显微镜等学生个人学习材料:笔记本、彩色笔、尺子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新知学习:通过讲解、演示、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各章节的基本知识。

设置例题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教学主题:部编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2. 板书结构:知识点框架:各章节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用不同颜色标注,突出显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题:针对各章节的知识点,设计选择题。

判断题:判断各章节相关说法的正确性。

简答题:回答各章节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2. 答案:针对作业题目,提供详细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物质的分类》(共28张PPT)

《物质的分类》(共28张PPT)
•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胶体的性质及应用、分散系的本 质区别
• 【教学方法】讨论、讲授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其 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Cu(OH)2 、 NaOH 、Mg(OH)2、H2SO4 H2SO4
空气 、 N2 、 HCl气体、CuSO4·5H2O
空气
Na2CO3 、 ZnSO4、 CaCO3 、MgCO3
*5.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D)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看到光亮的通 路 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6.你认为树状分类法的优点是什么?
7.韶钢一中要举行田径运动会,有高一、高二、高三共三个 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参加。请你画出以高一男子组、高一女子 组······的方法分组的树状分类图。
一.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交叉分类法:
对事物进行多种分类方法

金属 Cu、Fe等
化 学 物
纯 净

非金属 O2、H2等
物化
酸 HCl、等
合 物
碱 NaOH、等

盐 NaCl、等
质合

氧 化
CuO、H2O等

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交叉分类法
• Na2SO4 • KHSO4 • NaCl • BaSO4 • NaHCO3
C.能否透过滤纸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4)、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请从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一种与其它物质不同的物质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HCl + NaOH = NaCl +H2O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课件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课件

带不同电荷的胶体微粒相互吸引发生电性中和,从而在胶粒 碰撞时发生凝聚,形成沉淀或凝胶。
明矾
加热
温度升高,胶粒的吸附能力减弱,减少了胶粒所吸引的阴离子 或阳离子数量,胶粒所带的电荷数减少,胶粒间的斥力作用减 弱,使得胶粒在碰撞时容易结合成大颗粒,形成沉淀或凝胶。
实例: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蛋清加热后凝聚成了白 色胶状物(同时发生变性)。
食盐水 _____食__盐__(固__)____ 有色玻璃 __金__属__氧__化__物__(_固__)
分散剂 ___空__气__(气__)__ __空__气__(气__)___ ___酒__精__(液__)__ ___水__(_液__)___ ___玻__璃__(_固__)_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节分散系 及其分 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节分散系 及其分 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节分散系 及其分 类
山东烟台
山东蓬莱
乌鲁木齐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节分散系 及其分 类
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春夏、 夏秋之间,万里无云,海水水面的气 层与空中的气层密度便发生较大差异, 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气层便会发生折 射或全反射,就形成了海市蜃楼。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节分散系 及其分 类
(2)分散剂是液体时
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可分为3种 :
A、溶液(d<1nm)
B、胶体(1nm<d<100nm)
C、浊液(d>100nm) 注:1nm=10-9m d为粒子直径
【思考与交流】 1、回忆物质的分类方法,然后画出分散系的树状分类图? 2、它们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性质有何区别?
分散质分散在分散剂里形成分散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一节分散系 及其分 类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专题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学课件第1课时(49张).ppt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专题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学课件第1课时(49张).ppt
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 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 号的转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 不得重复)。
①C+O2==点=燃==CO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物质的导电性分类:可将物质分成导体 和绝缘体。如空气、乙醇、氧气、碘、碘酒、 硫酸铵是绝缘体;
水、石墨、铜、食盐水是导体。注:硫酸铵 的晶体不导电,硫酸铵的水溶液导电。 (3)从 物质的状态分类:空气、氧气是气态物质; 乙醇、水、碘酒、食盐水是液态物质;硫酸 铵、铜、碘和石墨是固态物质。
(4)从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类:可将物质 分为可溶、微溶和难溶等。另外,还可以从 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来源等角度对以上物质 进行分类。
3.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将物质分为 _可__溶__性____ 物 质 、 __微__溶__性___ 物 质 和 _难__溶__性___ 物质。
4.根据物质的性质
(1)酸性氧化物
①概念:能和_碱__反__应__生__成__盐__和__水__的__氧__化__物__。
② 举 例 : __C__O_2__ 、 __S_O_2___ 、 _S_O__3_ 、 ___P_2_O_5__等。
(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 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H4)2SO4 、 NH4HCO3 、 NH4NO3 、 NH4Cl
土壤胶粒一般带负电荷,容易再吸附阳离子如 NH4+、K+、H+,而难以吸附阴离子如NO3-、 H2PO4 -、PO43-,据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有关施 用化肥与土壤胶体关系的常识: ①铵态氮肥、钾肥容易被土壤吸收,此类化肥可以 直接进行表面施用。
二、胶体
1. 定义: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10-910-7m )之间的分散系叫做胶体
2. 胶体的分类:
Fe(OH)3 AgI胶体
淀粉 胶体
雾、 云、 烟
有 色 玻 璃
Fe(OH)3 AgI胶体
注:胶体不是一类物质,而是几乎任何物质都可
能形成的一种分散状态。如:NaCl溶于水形成溶 液,如果分散在酒精中则可形成胶体。
四、胶体的制备
原理:使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 ~ 100nm之间
胶体制备的两种方法:
物理分散(凝聚)法
悬浮颗粒
胶体中 分散法 分散质
分子、原子和离子 凝聚法
将悬浊液或乳浊液中的分散质分散;如:磨墨 常见的胶体有:墨汁、碳素墨水、淀粉溶液等
化学结合法 ——溶质分子聚合成胶粒
①水解法 FeCl3 + 3H2O △ Fe(OH)3(胶体)+3HCl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化学物质
化学反应
纯净物
单化 质合

混合物
离氧
化分置复 子 化
合解换分 反 还
反反反解 应 原
应应应反



一、元素与物质分类 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是_______,单质 是指由_____组成的物质,而化合物是由_ ___组成的物质。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两种形态 形式存在:一种是____,一种是____。
• 资料3:在我国历史上,干旱连年出现是经常 的,例如北京地区在1471~1949年间发生干 旱170次,其中有115次是连年发生的。l637~ 1643年和l939~1945年干旱竟连续7年之久。 l949年以后,干旱仍有连年发生的现象,如长 江中下游地区1958~1961年连续4年干旱,农 业减产;1966~1968年连续3年干旱;l951~ 1980年我国华北地区出现春夏连旱和伏秋连旱 的年份有14次。
练习:下列事实: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水
泥的硬化 ③用明矾净水 ④河海交汇处可
沉积沙洲 ⑤制肥皂时在高级脂肪酸钠、
甘油和水形成的混合物中加入食盐,析出
肥皂 ⑥钢笔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蓝墨水,
易出现堵塞 ⑦血液透析。其中与胶体知
识有关的是 ( )D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⑤⑥⑦
D、全部都是
第二章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2.2 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
实例:淀粉溶液加热后凝聚成了浆糊凝胶,蛋清 加热后凝聚成了白色胶状物(同时发生变性)。 练习: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
质是 ( C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D、呈红褐色
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 什么叫分散系?_____________溶液、悬浊液、 乳浊液三种分散系中的分 散质分别是什么?______其本质区别是什么?____ ____________。 分散系的分类:_____________。 2、胶体 (1)概念:______________。 (2)胶体的制备:胶体制备的一般思路:_______。 Fe(OH)3胶体的制备:______________
实验:将Fe(OH)3胶体溶液与硅酸胶体溶液 现象:形成大量的沉淀. 结论:Fe(OH)3胶粒与H2SiO3胶粒带相反电荷.
实例:①用明矾、氯化铁等净水;②不同种类的 墨水混合使用时有沉淀产生,使墨水失效。
(3)加热
温度升高,胶粒的吸附能力减弱,减少了胶粒所 吸引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数量,胶粒所带的电荷数 减少,胶粒间的斥力作用减弱,使得胶粒在碰撞 时容易结合成大颗粒,形成沉淀或凝胶。
Q:可否用电泳现
生定向运动,因此,电泳不能用作
象净化或检验胶体? 净化或检验胶体的方法。
{[AgI]m·nAg+ ·(n-x) NO3-} x+ ·x NO3-
胶核
吸附层
扩散层
胶粒
胶团
胶粒带电,但整个胶体分散系是呈电中性的。在 进行电泳实验时,由于电场的作用,胶团在吸附 层和扩散层的界面之间发生分离,带正电的胶粒 向阴极移动,带负电的离子向阳极移动。因此, 胶团在电场作用下的行为跟电解质相似。
胶体微粒作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练习:胶体粒子能作布朗运动的原因是 ( c )
①水分子对胶体粒子的撞击 ②胶体粒子有 吸附能力 ③胶体粒子带电 ④胶体粒子质 量很小,所受重力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 电泳现象(电学性质)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 向电极 (阴极或阳极) 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叫做电泳
应用:鉴别溶胶和溶液。
练习: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分散系是(A B )
A、碘酒
B、无水酒精
C、蛋白质溶液
D、钴玻璃
2、 布朗运动(动力学性质) 在超显微镜下观察胶体溶液可以看到胶体颗粒 不断地作无规则的运动。
普遍存在 的现象
原因:溶剂分子不均匀地撞击胶体粒子,使其 发生不断改变方向、改变速率的布朗运动。
二、物质的分类 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可 将化合物分为_____和_____。 3、根据在某些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 __________。
一、分散系
1、定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 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的混合物
一、我国的干旱灾害
【阅读分析】阅读下列三则资料,总结我国干旱
灾害的基本特征、地区分布和形成原因。
资料l:1981--2001年全国农业受灾面积波动情况图。
• 资料2:干旱发生的次数多于洪涝发生的次数。
在1951年至l990年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干旱
300次,洪涝236次,干旱次数占干旱和洪涝
总次数的56%。
红褐色
注意:不能过度加热,以免出现Fe(OH)3胶体凝聚。
FeCl3溶液中存在微弱的水解,生成极少量的Fe(OH)3 , 加热, 加大水解程度, 使Fe(OH)3聚集成较大颗粒 ——胶体
条件:饱和FeCl3溶液、沸水
②复分解法
AgNO3+KI=AgI(胶体)+KNO3 浅黄色
注意:浓度控制,浓度过大会生成沉淀,逐滴滴加, 同时要不断振荡。
-
+
Fe(OH)3胶体向阴极 阴极
阳极
移动——带正电荷
原因:粒子胶体微粒带同种电荷,当胶粒带正 电荷时向阴极运动,当胶粒带负电荷时 向阳极运动。
胶体的胶粒有的带电,有电泳现象;有的不带 电,没有电泳现象。
应用:①静电除尘;②电泳电镀,利用电泳将油漆、 乳胶、橡胶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上。
答:电解质离子在电场作用下也发
练习:(2000·上海)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 纳米级(1nm~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 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 的粒子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c 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3、渗析
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 里分离的操作,叫做渗析。
许多分子 集合体

不能 较稳定
浊液 >100 nm
大量分子 集合体
不能
不能 不稳定
三、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光学性质)
实验:光束分别通过AgI胶体和CuSO4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一束光通过胶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胶体里 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
(溶液)
(胶体)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胶粒对 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 小,不发生散射。
胶体较为稳定,但是长时间放置之后也会出现沉淀。 所以胶体通常现配现用。
五、胶体的凝聚
使胶体微粒凝聚成更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 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胶体的凝聚。
Q1:胶体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
胶粒带电、布朗运动
Q2: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
要使胶体凝聚成沉淀,就要减少或消除胶 体微粒表面吸附的电荷,使之减弱或失去 电性排斥力作用,从而使胶粒在运动中碰 撞结合成更大的颗粒。
重要胶粒带电的一般规律:
带正电荷胶粒
带负电荷胶粒
金属氢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AgI
金属硫化物(如Sb2S3) 非金属硫化物(如As2S3) 非金属氧化物(如SiO2泥沙)
硅酸盐(土壤和水泥)
AgI
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作用, 不易结合成更大的沉淀微粒,这是胶体具有稳 定性的主要因素。
例题
在陶瓷工业上常遇到因陶土里混有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其中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分散剂:能分散分散质的物质
(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溶液、悬(乳)浊液、胶体
2、分散系的分类 本质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分散系
分散质 微粒直

溶液
<10-9m
(< 1nm)
胶体
浊液
10-9m-10-7m >10-7m
(1 ~100 nm)(>100 nm)
Fe2O3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解决方法 之一是把这些陶土和水放在一起搅拌,使
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然后插入
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