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甲骨文--刻出来的字
汉字形体演变
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1、甲骨文
上古时期人们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的甲骨文 最为典型,是甲骨文的代表。甲骨文是考古发现的人们能够辨 识出的最古老的汉字。
甲骨文是古人占卜的记录,用甲骨文记录的占卜内容叫 做“卜辞”。
殷代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这里是殷都的故址, 所以人们也称甲骨文“殷墟文字”。
隶变叫是“汉隶字定发”展、史“上隶最古大定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是古文字 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使汉字的象形意味大部分丧失,变成了表意 的书写符号。
隶书对篆文字形的改造,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曲为直。将篆书圆转相连的线条变为方 折笔画,字形变得方正平直。
2、省并。对一些繁复的笔画乃至部件加以 省并、简化。
程邈 徒隶 隶人
晋代卫恒《四书体式》:“秦即 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 人佐书,曰隶字。”
隶书的特点 1、用笔:左波右磔(波势和挑法)“蚕头雁尾”
掠
波磔
东汉《史晨碑》(局部)
2.体态扁平,字形“八”字分散,呈现出一种动态美:
秦代的隶书叫“秦隶”,也称“古隶”。 汉代的隶书叫“汉隶”,也称“今 隶”。 隶变:汉字在秦汉之际由小篆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 也
同源分化的古今字:
昏
①傍晚、黄昏 ②婚姻、结婚
晁错《言守边备塞疏》:
婚 “男女有昏。”
要
①人的腰部 ②重要、关键
腰 《荀子》:“量要而
带之。”
取
①战场上取左耳
《诗·齐风·南山》:
②娶亲
娶 “取妻如之何?”
同音假借的古今字:
然
①燃烧 ②文言虚词
燃 《孟子》:“若火之
汉字的祖先甲骨文
汉字的祖先甲骨文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商)(周)(秦)(汉)(魏晋)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
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在文字出现的早期,象形文字可以工作得不错。
可是随着语言的不断丰富,有些语言不能用形象表达了。
古埃及人和苏美尔人开始创造一些仅代表发音的符号来记录这些语言。
中国人却选择了另外一种解决办法:会意字,如“日+月=明,女+子=好”;表音字,如“阿”,没有任何意义,只表示一个音节;通假字,如“说-悦”;开始出现于汉字中。
提及汉语,免不了令人联想到同样占文化课很大分量的英语。
同时,我们也想了很多。
学习一种语言的最高境界就是用这种语言思考,就想用母语思考一样。
但是,最能发挥个人思想创造性的还是母语,更何况要学好“外语”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
古罗马人并不因为羡慕希腊文明,而改用希腊语——尽管两种语言十分接近。
阿拉伯人同样要把拉丁文、希腊文翻译成阿拉伯文,而不是改用拉丁文或希腊文。
同样,文艺复兴时的欧洲人也不是自己改用阿拉伯文,而是把阿拉伯文翻译成拉丁文。
到了启蒙运动时期,更进一步地翻译成本民族的语言并加以普及。
甲骨文字的来源及其形成路线探索朱彦民(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300071)内容提要:殷墟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
在它之前,文字的发展已经有了一段相当长的历史。
郑州发现的商代早期甲骨契刻文字,就是殷墟甲骨文字的前身。
根据文献记载,商族可能最早创造并使用了契刻文字。
从山东地区发现的与早期文字有关的大量资料来看,商族人很可能是受了东夷人文字符号的影响,结合占卜文化而创造了甲骨文字系统。
关键词:甲骨文字来源形成一、甲骨文字的成熟性及其发展线索甲骨文字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甲骨文字是目前我们所有见到的最早的系统汉字。
汉字与文化之甲骨文学习
课堂讲解实例
首先将实际的甲骨片拓片展示给学生,并且通过在 黑板上演示的方法展示了这些汉字甲骨字形的书写和演 变。
贰 卜辞拓片
下上 :: 贞贞 王用 勿羌 人于 贞祖 勿乙 香正 贞 用 羌 于 祖 乙
左:癸巳卜嗀贞共人 方受有祐 中:丁卯卜嗀贞翌辛未命丙午卜嗀贞翌 丁未饮 右:丙午卜嗀贞 人三千乎
贰 甲骨文学习展开过程
壹
甲骨文的发现
学习甲骨文的发现和发 掘历史,了解甲骨文发现和 学术大家。
贰
甲骨文契刻和发展特点
介绍甲骨的契刻方法以及一些在 形式上的分类,学习甲骨文发展以及 变化特点。
甲骨文的分类
根据内容对甲骨文进行分类。 根据内容可分为卜辞的十大 类和非卜辞天干地支以及时 间的看法。
叁
具体带领认读
• 摹本又称写本。有笔墨纸砚即可书写,最常被采用。
甲骨文发现第一人——王懿荣(烟台)
壹 甲骨的占卜与契刻
占卜
占卜并非始于商代,由于牛胛骨形状不规则,难于整治,而龟腹甲 匀称悦目,易于处理,故龟腹甲渐渐成为主要的占卜材料。 商代所用的龟甲绝大多数为腹甲,只有少数是背甲。在占卜之前, 甲骨必须要经过整治,整治的过程:(1)取材 (2)锯削 (3) 刮磨 占卜的程序(1)钻凿(2了废墟,后人便以“殷墟”名之。因此,甲骨文也称“殷墟文字”。
甲
骨 文 最初它的名称并未统一,有的叫它龟版文、龟甲文、契文、甲骨刻辞、龟甲兽骨文字,有的叫它贞卜文字、甲骨卜辞、
殷墟卜辞、殷墟书契、殷墟文字等等,后来才比较统一地称为“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是殷朝王室卜辞,同时也有非卜辞以
帝
正写
倒写
友
3、异字同形
2、一字异形、繁简并存
羊 单
[整理]汉字字体演变
汉字的字体演变汉字的字体长时间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
汉字字体的演变大约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商周甲骨文、金文变为小篆,二是从小篆变为隶书,三是从隶书变为楷书。
其中小篆变为隶书是最大的一次变化,这次变化标志着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
本章分为甲骨文、金文、秦系文字、六国文字、隶书、草书和楷书等六节,分别讲述各种字体的特点及其演变情况,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字体的特点及演变的基本规律。
※学习要点1、秦书八体及其分类方法与各体名称的涵义2、新莽时代的六书及各书的涵义或用途3、大篆与小篆4、汉字字体演变的阶段及其特点※学习内容* 秦书八体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这八种字体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分类的:1、汉字发展不同时期的字体:大篆、小篆、隶书。
2、不同用途的特殊字体(基础均小篆):刻符、虫书、摹印、属书、殳书。
* 汉字字体演变的三个阶段1、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演变为小篆:由形体随意、接近图画的写实象形变为形体整齐、接近抽象符号。
2、小篆演变为隶书:又称为“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变化,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使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阶段,是古今文字的转折点。
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形成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象形意味更加淡薄,符号性进一步加强。
3、隶书演变为楷书:字体结构基本没变,用笔有些变化。
第一节甲骨文1、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体系。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
主要出现于河南安阳殷墟。
其内容大多为当时占卜的卜辞,又称“甲骨卜辞”。
2、甲骨文是成熟的成体系的文字:基本字形是象形字。
也有相当数量的假借字,借用象形字的字形表示一个同音词,与词的关系是借音。
有近五分之一表意又表音的形声字。
3、从形体看,甲骨文的主要特点:1)象形程度较高,接近图画文字。
2)字体不规范:有的字方位可以颠倒;一个字可以有若干不同形体;偏旁可以不同。
中国文字的发展史
中国文字的发展史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在中国的历史上,文字的发展与演变一直是一个令人惊叹的过程。
从甲骨文到汉字,再到现代的简化字,中国文字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
1. 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最早形成的文字,大约出现在商朝时期(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形式,它们是在兽骨或龟甲上刻的字,通常被用于占卜和祭祀。
甲骨文的特点是笔画粗重,画面简洁,有些字形仍与现代汉字相近。
2. 金文商朝的灭亡,标志着文化的转变和发展。
随着周朝的崛起,新的文化形态开始出现,最为明显的是秦国的统一和对书法技艺的推崇。
这种变革在金文的出现中表现出来。
金文是在青铜器上刻的字,它于商周过渡时期形成,距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
3. 篆书篆书是指战国时期至汉朝的一种书法风格。
篆书形式上主要是直线、弧线相结合,富有韵律感。
篆书在印章上得到了广泛运用,它从一种书法表现形式逐渐演化成一种印刷术。
4. 隶书汉朝是中国文字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汉朝,隶书作为一种文字风格被发明出来。
隶书是一种笔画逐渐细长的字体,与篆书简化后的变种相比,文字更加规范化和易读。
5. 行书行书是唐代的一种书法风格,它是一种融合了隶书和草书的风格。
行书字体衍生自隶书,比较流畅,而且具有艺术性。
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代表之一,它对于后世的书法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6. 楷书楷书是现代汉字中所使用的主要字体,它是以隶书、篆书和草书为基础演变而来的。
楷书的特点是造型清晰规范,笔画简练有力,便于阅读,所以被广泛使用于商业文件、印刷品、书法作品和新闻报道中。
7. 简化字简化字是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推广的,是为了加快新国家语言文字的发展而产生的。
简化字吸收了传统字体的精华,并加以简化;简化后的字体比较整齐、流畅且易于书写和识别。
虽然简化字在阅读和书写上比繁体字更为方便,但是有人认为简化字已经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完整性。
总之,中国文字的发展史就是由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和简化字组成。
第一节 商代甲骨文
3.字形未定,异体繁多
(1)构件不同
坠 沉
渔
(2)形体方向、构件位置不同
女
何 荷
羌
降
史 龟
奚
(4)笔画、构件多寡不同
犬 焚
田 甲
宾
(5)其他繁简不一的情况
子
克
獸
4异字同形
如:入字通作 ,下字常作 ,下字偶 可作 ,便与入字同形。《乙》4549片有对 贞的两辞:“乙酉卜,侑岁于下乙?”“下 乙”一作 ,另一作 ,这是下作 的有力 佐证。
癸酉卜, 贞:旬亡祸? 王二曰亡。王占曰:俞有祟、 有痡。五日丁丑,王嫔中丁, 厥坠宕阜。十月。 癸巳卜, 贞:旬亡祸? 王占曰:乃兹有祟,若称。 甲午,王往逐兕,臣车马, 御王车,子央亦坠。
癸未卜, 贞:旬亡祸? 王占曰:往,乃兹有 祟。· · · 曰戊子,子死。
癸酉卜, 贞:旬亡祸? 王二曰:亡。王占曰: 俞,有祟、有痡。五日 丁丑,王嫔中丁,厥坠 宕阜。十月。
妇好,是商王武丁3个法定的配偶之一 ,即祖 己引的母亲。死后庙号“辛”,生活于公元前12世 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有历史记录 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 据可查的女英雄。从其墓中挖掘推断她的名字应该 是叫“好”,“妇”是指嫁到商王室的异姓妇女。 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 “妇好”事迹未见于史书,却有大量“记载妇 好带兵征伐、怀孕分娩、疾病及祭祀等事”的甲骨 留存于世。當時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 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 “母辛”、“后母辛”,。
关于甲 骨文发现的年代,归纳起来至少有1894 年、1898年、1899年、1998- 1899年之间、1900 年等几种说法。关于甲骨文发现者,大家提到的有 王懿荣、王襄、孟定生、刘鹗、端方、胡石查等人。 在各种说法中,王懿荣发现甲骨文是大家说得 最多的。甲骨文的年代一般认为是1899年。
甲骨文基础知识
甲骨学基础知识我国古代流行过一种习俗,用龟甲或者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加以烧灼,观察所形成裂痕的形状,认为可以判断吉凶。
所用的龟甲、兽骨埋藏在遗址中,发掘出来就是考古学上说的甲骨。
根据现有考古材料,甲骨占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出现了,至商代而大盛,商亡以后延续未绝,在某些少数民族甚至保存到现代。
古书有不少记述这种卜法的,传世专书较早的有《玉灵照胆经》等,可能是唐代作品。
清人胡煦有《卜法详考》,附于他的《周易函书约存》,征引了许多材料。
商代的甲骨常刻有文字,绝大多数都与占卜有关,称为卜辞。
由于当时人笃信占卜,事无大小都求决于卜法,所以卜辞的内容非常丰富,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各方面,因而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迄今为止,有字甲骨只在两处商代遗址发现,一处是河南安阳的殷墟,另一处是郑州。
郑州只找到两片带字的骨,均为采集品,所以我们研究的商代甲骨,实际上主要是殷墟甲骨。
殷墟以洹水南岸的小屯为中心,是面积约二十四平方公里的大型遗址。
早在北宋时,这里便出土过商代带铭文的青铜器,见于记载。
有字甲骨的发现,时在一八九八年的下半年,曾有古董商拿了一些给天津的孟定生、王襄看过,他们认为是古简。
一八九九年,在北京的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对甲骨作了鉴定,这种珍贵文物才为世所知。
到一九零八年,罗振玉首先弄清楚甲骨的出土地点,随后他和王国维考定殷墟是商朝晚期的旧都。
甲骨的发现以及殷墟性质的推定,最后导致一九二八年开始的殷墟发掘,这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肇端。
因此,甲骨的发现,不仅在我国,在世界考古学史上也有很重大的意义。
从甲骨发现到现在共八十几年,殷墟陆续出土了大量甲骨,而且看来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现已出土的有字甲骨,整版的不多,大多数是残碎的。
不管是整版的还是残碎的,可以片为单位来统计。
已发现的究竟有多少片,学术界有不同的估计,我们的意见是约十万片左右。
这个数字,可以说相当庞大了。
上面说过,殷墟是商朝晚年的首都。
在这里建都的,有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康丁、武乙、文丁(卜辞称文武丁)、帝乙、帝辛十二位商王(依古本《竹书纪年》说)。
第一节 甲骨文
纂》、《甲骨文字研究》、《殷契粹编》等。
另有唐兰《殷墟文字记》、于省吾(吉林大
学)《甲骨文字释林》、徐中舒(四川大学)
《甲骨文字典》等。
4.新时期甲骨文研究:裘锡圭《文字学概要》、高
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陈炜湛(中山大学)
《甲骨文简论》、姚孝遂(陈炜湛弟子)《甲骨
文诂林》、商承祚(中山大学,罗振玉学生) 《殷墟文字类编》等。 另庆祝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三部著作: 《甲骨学一百年》、《甲骨文合集》、《百年甲 骨学论著目》。
甲骨文照片
甲骨文拓片
甲骨文摹本
2.甲骨文著录的方法
一是任意编次;
二是以内容、事类编次;
三是以收藏的先后为序或出土的编号加以编 次; 四是以时代先后为序(甲骨的时代先后), 同时分期分类编次。
3.甲骨文的研究
第一部拓本专书是1903年《铁云藏
龟》,铁云是刘鹗(1857-1909《老残 游记》的作者)的字,他将当时收集到 的甲骨文拓本编辑出版,其中收彔了王 懿荣藏龟等。在《自序》中说甲骨文是 “殷人的刀笔文字”。
3.占卜文辞的内容、结构、行款、契 刻与书写、形式
(1)占卜文辞的内容:祭祀先公先王的卜辞 占很大比重,祭祀种类繁多,且多杀牲用人。 此外有征伐、田猎、年成、天象、疾梦、妇 事、往来、使令等。
(2)占卜文辞的结构:一篇格式完整的卜辞 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前辞、命辞、占辞、 验辞。
前辞(叙辞):主要是写占卜的日期(甲骨文用干 支记日)和占卜的人名
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他是第一个运用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 点研究古文字的学者。他晚 年主编的《甲骨文合集》是 中国第一部甲骨文资料总集。
第3周甲骨文课件
•
王懿荣鉴定出甲骨上的文字是三代古 文,功不可没。从此以后,甲骨文始为世 人所知。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攻入 北京,王氏投井,壮烈殉国。王氏死后, 他生前所藏大部分甲骨为刘鹗(1857— 1909)所得。刘鹗即著名小说《老残游记》 的作者,字铁云。
•
甲骨文绝大多数是占卜时所刻之辞, 要通读卜辞,必须要先了解有关甲骨的基 础知识,知道卜法的程序等。李学勤曾著 有《关于甲骨的基础知识》(《历史教学》 1957年7期)一文,可以参看。殷代占卜所 用的材料除龟的腹甲、背甲或牛的肩胛骨 外,有时也用少量的羊、猪、鹿的肩胛骨。 占卜之前,甲骨须先经过整治。其整治过 程大致如下:
•
• • • • • • •
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到现在已超过100年 了。一百多年来,甲骨学研究共经历了它发展道 路上的 “先驱时期”(1899—1909)、 “奠基时期”(1910—1928)、 “形成时期”(1928—1937)、 “低潮时期”(1937—1949)、 “高潮时期”(1949—1966)、 “停滞时期”(1966—1976)和 “繁荣时期”等七个时期(1976—今),目前已成 为一门成熟的重要学科。
•
因此,如果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就需 要把甲骨文进行分期断代,这是一切研究的 基础。也就是说,对于一片具体刻有文字的 甲骨片来说,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知道这是三 千多年前商代的东西,还应该进一步辨明, 它究竟是晚商二百多年中哪一个时期的。 • 这种判断具体年代的工作,就叫做断 代。用董作宾的话来说,就是要“把每一块 甲骨上所记的史实,还它个原有的时代”。 断代问题不解决,则十万片甲骨依然是一堆 “断烂朝报”,缺少应有的科学价值。
•
刻写卜辞有一定规律。一般说来是 “迎兆刻辞”。龟腹甲右侧(左右是以人为 基准)卜兆向左,文字右行;左侧卜兆向右, 文字左行;甲首及甲尾部分,或近甲桥边 缘部分,卜辞由外向内行。背甲与之相同。 商人占卜往往从正反两个方面问疑,反映 在龟甲上则有位置相应的左右“对贞”。
甲骨文古今书法
甲骨文古今书法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
这种古老的文字通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留存下来,成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文化和思想的重要途径。
甲骨文是一种高度简化的象形文字,它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汉字有着很大的差异。
其中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字形的不规则性和字形的多样性。
甲骨文的字形往往是由多种图形组合而成的,这使得对它进行解读和理解变得更为困难。
在甲骨文的发展历程中,古人对它的书写方式进行了不断的改良和创新,逐渐形成了楚系、魏晋系、隶书系等多种不同的甲骨文字体系。
其中,楚系甲骨文以其雄浑有力、简练明快的线条而著称;魏晋系则具有笔画细腻、变化多端的特点;隶书系则更加规范化,字形更加稳定,是汉字书法的源头之一。
甲骨文的书法有两种基本形式:篆刻和隶书。
篆刻是将甲骨文的字形加以整理、简化和规范化,用篆刻刀在印章上刻出的字,被称为篆书;而隶书则是后来汉字书法中的一种书体,是在篆书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隶书除了取得了篆书中线条简练、清晰明了的优点外,其字形更加规范、笔画更加稳定,已经有了明显的规范性。
时至今日,甲骨文虽已经不再是当代的实用文字,但是它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形式仍然被广泛地研究和传承。
借助现代的技术手段,人们可以利用电脑和数字化研究技术,将甲骨文字形进行还原和整理,并将其使用在艺术创作、文化交流和教育研究等领域。
总之,甲骨文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深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通过研究和传承甲骨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明、发掘文化遗产,同时也可以为我们的文化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甲骨文的书法除了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外,它还对后来的汉字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是基于甲骨文、篆书和隶书的深刻理解和笔触磨练,汉字书法才得以在后来的漫长发展中逐步成熟并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艺术风貌。
与其它书法不同的是,甲骨文并没有特别规范的字形和横平竖直的笔画,它的字形线条独特、奇异,给人一种神秘而不可捉摸的感觉。
古代汉语之文字
二、异体字
1、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字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 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
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教 “我”茴香豆的“茴”有四种 写法。 又如:霸---覇 翱---翺
2、产生原因:
不同时间、空间人们构思角度不同, 造字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反映了汉字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种不统一状况。
《说文解字》中有1163个重文。在文字混 乱阶段,异体字大量存在,如战国古文。 异体字的存在成了阅读古书的障碍。 如《晋书·王雅传》:“遇雨,请以繖入。” (傘) 1955年我国公布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宣 布淘汰1053个异体字;1988年《现代汉语 通用字表》淘汰异体字减少为1027个,回 拢了一些字。
产生的意义范围有大小分别的一对或一组
字,我们把先起的那个字称为“古”字, 把后起的称为“今字”。
▪ 如姜氏欲之,焉辟害。《左传·隐公元年》
▪
辟与避(见书171)
2、产生原因
古代的字较少,所以常常一字多 义。引申和假借是多义产生的途 径。一个字意义太多会影响交际, 所以需要“兼职”太多的汉字进 行分化,从而产生古今分化字。
▪ “以义会意”例字: ▪ 耷:从大耳,本义是大耳朵。 ▪ 岩:从山石,本义是山上的石崖。 ▪ 嵩:从山高,本义是高山。后借以表中岳
山名。
▪ 昶:从日永,永有长义,本义是日长。 ▪ 又如:尖 恕 劣 甦(苏) 意 嬲 歪
4.形声
“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 江、河是也。”
可以看出形声字的特点:
▪ “娶,取妇也,从女从取,取亦声。” (“亦声”指出取又是这个字的声符)
▪ 嫁:女适人也,从女家,家亦声。 ▪ 汲:引水也,从水及,及亦声。 ▪ 忘:不识也,从心从亡,亡亦声。 ▪ 萍:苹也,水草也,从水苹,苹亦声。
甲骨文你也能看懂,带你认识三个字
甲骨文你也能看懂,带你认识三个字1. 甲骨文的起源甲骨文是中国古代商代时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使用的一种文字,是用龟甲和兽骨上刻划出的文字记录。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书写形式之一,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洲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2. 甲骨文的特点甲骨文刻画的内容主要是祭祀、占卜、征战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事物,其文字特点是朴素、质朴、生动,它们形象、鲜活、有力,文字像画,画像文字。
甲骨文中的文字形状、姿态多种多样,有的字形独特奇妙,有的形状简洁明了。
甲骨文中的许多词语今日在现代汉语中均有相应的使用,如“日”、“月”、“土”、“木”等。
甲骨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形音字义并存”,即一个字的形状、音韵和义义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字中。
这意味着在甲骨文中,相同或类似的字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意思,并且有相同或相近的读音。
这也使得甲骨文的解读比较困难,需要有专门的学者去研究。
3. 三个甲骨文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甲骨文的特点和魅力,下面将介绍三个常见的甲骨文,这些字形的创新与演变是甲骨文和汉字史演化的缩影。
1. 日“日”字像太阳的形状,由上、中、下三条直线组成,表示一天中阳光照射的时间或者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在甲骨文中,日常出现在时间词语和纪念碑铭文中。
这个字在汉字书写中依然被广泛使用。
2. 月“月”字的甲骨文写法与其现代书写形式相似,都是一个长形的左弯结合一个圆形。
在甲骨文中,月代表时间,通常与“日”一起使用,表示一月中的天数。
此外,“月”还可以表示月亮的形象,在祭祀仪式和占卜中也有使用。
3. 土“土”字表示土地或者土,与我们现在的书写形式类似。
甲骨文中的土字主要出现在土地的记载和契约中。
它的史入及今日使用最为频繁的是它的简化字形式:土字旁加三点(日字的简化形式)变成了“土”字。
4. 甲骨文的价值甲骨文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是研究古代语言和文化的重要工具。
通过研究甲骨文能够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文化、宗教、风俗、制度等方面。
专业-MY WORK-《字体设计》笔记
上篇汉字部分第一章汉字的起源与发展简史第一节汉字的起源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公元189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商代故都)发现的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今天能看到的最早的商代甲骨文,到现在已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
第二节汉字的发展简史1)甲金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两者合称甲金文。
2)大篆: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石鼓文、籀(音“昼”)文均称为大篆。
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从以前象形图画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出线条笔划,早期粗细不均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刻划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逐渐脱离了图画的原形,字体结构趋向整齐,打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3)小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了异形字,产生了统一的文字,就是秦篆,后人称为小篆。
它是汉字史上统一文字的运动,也是古文字时代文字简化的总结。
它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协调整齐、十分美观,基本是长方形的方块文字。
4)隶书:1.古隶:古隶是由小篆走向今隶的过渡字体。
其特点是将小篆的圆字体改为方字体。
字体趋向简单化,出现了字体的偏旁部首,用笔书写起来也很方便了。
2.今隶:古隶发展到汉代在其笔划的基础上形成了笔划工整,有波动挑法,更易写易认的今隶。
今隶有“蚕头燕尾”之称。
又称为“八分书”。
5)楷书:楷书也称真书,其历史大约有一千七百多年。
在西汉宣帝时开始萌芽,东汉末成熟,魏以后兴盛起来(其产生和发展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等人的突出贡献);隋唐后不断得到美化和完善(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修等等书法名家)。
楷书运笔有力而平稳(隶书的笔划是具有波动的波势挑法),字体结构是向里集中的“永”字形方块字(隶书是“八分书”的字势)。
6)宋体字:公元十一世纪中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
印刷术发明后,对汉字的形体影响很大,由于雕刻刀在刻字时对汉字的形体产生了影响,出现了一种横轻直重、易于阅读的印刷字体。
北宋时雕版印刷的印刷体,后人称为宋体字。
《中国古代文学史》04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二章 殷商西周的书面散文
三、《尚书》的记言与叙事
▪ 古人于《尚书》之文有“六体”之说。 ▪ 《尚书大序》: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 ▪ 《尚书》之文因此而可分为偏于记言和偏于叙事两类,其中记言类占于现场感
▪ 《商书·汤誓》记商汤誓师数夏之罪 称:“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 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 必往!”
初具记事散文的雏形
▪ 癸巳卜,殼,贞:旬亡祸?王占曰: “有祟!其有来艰。”乞(迄)至五 日,丁酉,允有来艰,自西。沚■告 曰:“土方正(征)我东鄙,灾二邑。 ■方亦牧我西鄙田。”
——罗振玉《殷墟书契菁华》
三、西周铜器铭文
▪ 周人在“享孝大宗”的同时也重视铭 功记德,以告慰先人,诫劝后辈。铭 文字数及内容含量空前增大,上至天 子祭享、先王功业、今王战事以及册 命分封,下至诸侯卿大夫的受赏获贝、 诉讼官司,所涉历史事件及上层贵族 的生活已经相当广泛。
散氏盘出土于清乾隆年间,因铭文中有“散 氏”字样而得名,其铭文是一篇转让土地的 契约,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现藏 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三、西周铜器铭文
▪ 惟十有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作 宝盘,丕显子白壮武于戎功,经维四方, 搏伐玁狁,于洛之阳,斩首五百,执讯 五十,是以先行。桓桓子白,献聝于王。 王孔嘉子白义。王格周庙宣榭,爰饗。 王曰:“白父显有光。”王锡乘马,是 用佐王;锡用弓彤矢,其央;锡用戉, 用征蛮方。子子孙孙万年无彊。
呈现某个事件或故事
▪ 《旅》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 ▪ 《归妹》九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 《睽》上九:睽孤见豕负(伏)涂(塗),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脱)之弧。
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卦爻辞多以短句为主,且天然形成整齐、对仗、押韵的句式 ▪ 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古文字学专著
第一节古文字专著唐兰《古文字学导论》、《中国文字学》、裘锡圭《文字学概要》、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林沄《古文字研究简论》、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陈梦家《中国文字学》、杨树达《中国文字学概要》、(台)林尹《文字学概说》、刘钊《古文字构型学》、汤余惠《古文字学概要》、陈炜湛《古文字学纲要》等。
第二节古文字辞书(含文字编)华东师大《古文字诂林》、《古文字释要》,刘志基《古文字考释提要总览》、黄德宽《古文字谱系疏证》、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罗文宗《古文字通典》、徐在国《传抄古文字编》、沈康年《古文字谱》、高明《古文字类编》等。
第三节古文字集刊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古文字研究》、华东师大《中国文字》、(台)中国文字编辑委员会《中国文字》、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出土文献》、武汉大学《简帛》、中国文字学会《中国文字学报》、出土文物研究所《出土文献研究》、张玉金《出土文献语言研究》、(台)许锬辉《中国语言文字研究辑刊》等。
第三章古汉语专题篇第一节古汉语通假类张儒、刘毓庆《汉字通用声素研究》、高亨《古字通假会典》、王辉《古文字通假字典》、王海根《古代汉语通假字大字典》、胡望安《通假字汇》、许伟健《上古汉语通假字字典》等。
第二节古汉语音韵类唐作藩《上古音手册》、陈复华、何九盈《古韵通晓》、董同和《上古音韵表稿》、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周法高《新编上古音韵表稿》、《汉字古今音汇》等。
第三节古汉语辞典类宗福邦《故训汇纂》、王力等《王力古汉语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辞典》、《辞源》、《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等。
第一节甲骨文字编岛邦男《殷墟卜辞综类》、高岛谦一《甲骨文字字释综览》、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吉林大学《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孙海波《甲骨文编》、刘钊《新甲骨文编》,川大《甲骨文献集成》等。
第二节金文字编容庚《金文编》、董莲池《金文编订补》、《新金文编》、白川静《金文通释》、周法高《金文诂林》、张世超《金文形义通解》、刘雨《近出殷周金文集录》、社科院《殷周金文集成》、陈昭容等《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张懋容《青铜器论文索引》、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严一萍《金文总集》、汤余惠《战国铭文选》等。
汉字字体演变
汉字的字体演变汉字的字体长时间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
汉字字体的演变大约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商周甲骨文、金文变为小篆,二是从小篆变为隶书,三是从隶书变为楷书。
其中小篆变为隶书是最大的一次变化,这次变化标志着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
本章分为甲骨文、金文、秦系文字、六国文字、隶书、草书和楷书等六节,分别讲述各种字体的特点及其演变情况,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字体的特点及演变的基本规律。
※学习要点1、秦书八体及其分类方法与各体名称的涵义2、新莽时代的六书及各书的涵义或用途3、大篆与小篆4、汉字字体演变的阶段及其特点※学习内容* 秦书八体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这八种字体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分类的:1、汉字发展不同时期的字体:大篆、小篆、隶书。
2、不同用途的特殊字体(基础均小篆):刻符、虫书、摹印、属书、殳书。
* 汉字字体演变的三个阶段1、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演变为小篆:由形体随意、接近图画的写实象形变为形体整齐、接近抽象符号。
2、小篆演变为隶书:又称为“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变化,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使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阶段,是古今文字的转折点。
隶书打破了以象形为基础的构造方式,形成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象形意味更加淡薄,符号性进一步加强。
3、隶书演变为楷书:字体结构基本没变,用笔有些变化。
第一节甲骨文1、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汉字体系。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偶然发现。
主要出现于河南安阳殷墟。
其内容大多为当时占卜的卜辞,又称“甲骨卜辞”。
2、甲骨文是成熟的成体系的文字:基本字形是象形字。
也有相当数量的假借字,借用象形字的字形表示一个同音词,与词的关系是借音。
有近五分之一表意又表音的形声字。
3、从形体看,甲骨文的主要特点:1)象形程度较高,接近图画文字。
2)字体不规范:有的字方位可以颠倒;一个字可以有若干不同形体;偏旁可以不同。
七年级历史甲骨文的字
七年级历史甲骨文的字一、甲骨文的发现。
1. 发现地点与人物。
- 1899年,清朝官员王懿荣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了甲骨文。
当时他生病,从中药的龙骨(龟甲和兽骨)上发现了刻痕,经过研究,确定这些刻痕是古老的文字。
二、甲骨文的特点。
1. 载体。
- 甲骨文主要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
龟甲多为腹甲,也有背甲;兽骨以牛的肩胛骨为主,也有少量的鹿骨、猪骨等。
2. 造字方法。
-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造字方法都能在甲骨文中体现。
- 象形:如“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加一点,很像太阳的形状;“月”字像一弯月牙。
- 会意:如“明”字,由“日”和“月”组合而成,表示明亮的意思。
- 指事:像“上”“下”字,在一条长横线上加一短横表示上或者下的位置概念。
- 形声:一部分表示形旁,一部分表示声旁。
不过甲骨文中形声字的比例相对后来的汉字要低一些。
3. 书写特点。
- 甲骨文是用刀刻写在坚硬的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笔画线条比较纤细,而且多为直线,曲线较少。
字体大小不一,有的字结构比较简单,有的则比较复杂。
由于刻写的工具和材料的限制,甲骨文的书写风格具有古朴、刚劲的特点。
三、甲骨文的内容。
1. 祭祀。
- 这是甲骨文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当时的人们非常重视祭祀活动,会在甲骨上刻写祭祀的对象(如祖先、神灵等)、祭祀的时间、祭祀的方式以及祭品等内容。
例如,会记录用多少头牛、羊等牲畜来祭祀某位祖先。
2. 战争。
- 关于战争的记录包括战争的双方、战争的地点、战争的胜负等情况。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部落或者国家之间的军事关系和势力范围。
可能会记载商王率领军队与某个方国作战,取得了胜利并俘获了多少敌人等信息。
3. 农业。
- 反映当时农业生产的情况,如农作物的种类(有粟、黍等)、农业生产的季节、是否有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等。
例如,会有关于什么时候播种、收获的记录,或者是遇到旱灾、水灾对庄稼的影响等刻辞。
4. 天文历法。
- 甲骨文中有很多关于天文现象的记载,如日食、月食等。
汉字的构造与起源:甲骨文与金文
目录
• 引言 • 汉字的构造 • 汉字的起源:甲骨文 • 汉字的发展:金文
01
引言
汉字的历史与重要性
古老而丰富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承载着丰 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重要性体现
汉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基石,也 是东亚文化圈共同的书写系统, 对于研究历史、文学、哲学等领 域具有重要意义。
金文在汉字史上的贡献
01 02
推动了汉字的发展演变
金文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 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有 古朴之风格。
丰富了汉字的字库和内涵
金文的出现丰富了汉字的字库,增加了汉字的表现力和内涵。同时,金 文中的一些字形和字义被后世沿用,成为了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
甲骨文在汉字发展中的地位
祖先地位:甲骨文是汉字的前身和源头,为后世 的汉字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价值:甲骨文是研究古代社会、文化、语言 等方面的重要材料,对理解汉字起源和发展具有 不可替代的作用。
演化见证: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到汉字结构和笔画的逐步 规范和简化。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甲骨文在汉字的构造与起源 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为汉字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还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 贵的材料。
• 例子:通过更换“河”字的声旁,可以得到“波”、 “泪”等不同读音但意义与“水”相关的字。
03
汉字的起源: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与挖掘
偶然发现
甲骨文的首次发现源于中药“龙骨” 的研究,后经商周之际的学者研究, 确认为商代文字。
系统挖掘
自19世纪末以来,河南安阳殷墟等地 进行了大量的系统挖掘,出土了大量 甲骨文资料。
李圃 《甲骨文文字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甲骨文与甲骨文字甲骨文的名称与其它出土文献文字的名称保持了一致,凡出土文献文字,多义质料称名。
第二节甲骨文文字学的性质范畴殷商甲骨文字是公元前十三世纪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灭国的十世十二王这二百七十三年间所使用的文字。
甲骨文文字学主要是以殷墟甲骨文为研究对象,也涉及到少量殷商时期帝乙、帝辛时期周方伯的周原甲骨文。
殷墟甲骨文字是殷商时期宫廷占卜语言的记录。
这类占卜文辞,就文章样式来说,它属于宫廷档案文体,就文体语言来说,它属于记叙性语言。
也就是说,殷商甲骨文字是记录这种宫廷档案文体语言的文字。
第三节甲骨文文字学研究的目的意义甲骨文文字学着重对甲骨文进行如下的描写:甲骨文的结构要素——字素、甲骨文字的造字方法、甲骨文字的结构类型和结构层次、甲骨文字的表词方式、甲骨文文辞的用字特点、甲骨文字的性质特点。
第二章甲骨文字字素从造字结构成分的性质方面来看,造字的结构成分可以分为两种:字素和字缀。
字素的特点为:有相对独立存在的块体,表意体系中与汉语语素的关系,亦即形与义、音相统一的关系。
从字素的造字功能来考察,字素可以分为两类,即具有独立造字功能的和具有依附造字功能的字素。
从字素进入造字过程的结构层次和组合关系方面来看,又可以把字素划分为稳性字素和活性字素。
第一节字素的性质汉字的字素是构成汉字的结构要素,是汉字中形与音、义相统一的最小的造字单位。
汉字与字素都是形和音、义的结合体,但是汉字与字素却不属于同一个层面,汉字是作为书面语言的使用单位即表词(或语素)的层面而存在的,字素则是作为构造汉字的成分的层面而存在的。
第二节字素的分类根据造字功能分为独立的字素和依附字素,两类都是“基本字素”。
(1)具有独立造字功能的字素这类字素具有单独构成甲骨文字的功能,也可以按照一定的造字方法同其他字素共同构成甲骨文字。
甲骨文中具有独立造字功能的字素共有324个,其中,不带字缀的字素238个,带字缀的字素86个。
(2)具有依附造字功能的字素这类字素也是造字的最小结构单位,但是在甲骨文中它们并不具备独立造字的功能,不能单独创造甲骨文,而往往要依附与其他字素共同创造甲骨文复素字。
甲骨文课件
左 一个人的左手高
高抬起,以表示“ 左”的方向
14
从
由一前一后的两个 “人“组成,正是两
人前后相随的形象
莫,即“暮”的初文
莫
,以太阳落入草丛 或树丛中表示傍晚
时分的意义
15
一个人在前面跑
及
,一只手(又) 从后面抓过来,
正好表达赶上的
意义
斗
两个人各伸出手 攻击对方,实足
两人相斗的样子
16
即“拯”的初文,以
3
甲骨卜辞
叙辞(前辞)——记录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某人 占卜; 命辞——问占卜何事; 占辞——商王或巫师根据卜兆,判断吉凶; 验辞——记录占卜的结果是否灵验。
4
5
你想商朝人如何造字的 吗?下面让我们来了解
甲骨文的几种
造字方法吧
6
“就是将字形画成它所代表 的物体的模样,让字的笔画随着 物的形状而折屈,描绘实物形状 。
7
长长的鼻子,粗壮
象 的身躯,小刷字般
的尾巴,一看就知 道是头大象
大口,卷尾,张牙 舞爪,好一幅凶恶
虎 相,老虎的特征就
生动得反映出来
8
大
张腿伸臂,安立 不动,自然是成
熟的大人的形象
目
仅仅数画,但眼 眶、眼珠子和瞳
孔均已明白如画
9
大大的头,上下摆动
子 不定的小手,裹在襁
褓中的下肢,是一个 十足的婴孩形象
18
19
❖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画出模样 像不像 特定符号 有没有 图画组合 找一找 发音部分 在哪里
20
你能写出下列 甲骨文字对应的文字吗 ?并体会其造字方法
齿
鹿
启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步:制作占卜龟甲
以殷墟龟甲为例 ,大致为:杀 龟取腹甲部分 (也有用背甲 部分)进行前 期整治,削锯 、修整、打磨 。
字形演示1
字形演示2
它正是“龟”字甲骨文的两 种写法: 乌龟的俯视图和侧面图。
“壴”(zhÙ)
1、陈列乐器的意思 2、它的形体表现一只 鼓立在那里
商代兽面纹鼓,怎 么样?很像吧?
一个人拿着鼓槌在敲打着鼓
上面是个壴, 下面的“口”表示咧开口笑
甲骨文
金文
后来又在“彭”的左边加了个“口” 来专门表示这个声音,就是“嘭”。
粤教2003课标版 高一年级
趣说甲骨文
淮安市钦工中学 王成刚
趣说甲骨文
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 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保存着古 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是中国的一种古 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 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甲骨文
甲骨文别称
契文:这种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 殷墟文字:商代后期的都城,史称为“殷”。
甲骨文中最萌的字
鼎
字形演示3
最有画面感的字
吴
像这样,嘴巴 都笑出身体了
虞
甲骨文作品
结束
虽说甲骨文是古文字,的但却是充 满生命力的,让我们能够更好的认 识,了解甲骨文,了解中国的传统 文化
钻、凿示意图
第四步:契刻记录
当时的人认为占卜仪式上龟甲正面这些烧 灼出的卜形裂纹直接预示着吉凶。
最后便是根据裂纹所呈现的种种形态来对 所占事物是吉是凶做出判断,并在龟甲上 刻辞记录。若用兽骨占卜,一般是取牛等 动物的肩胛骨进行整治、钻凿、施灼、刻 辞。
这些占卜用龟甲兽骨上的刻辞即后世所称 的“甲骨文”。
第二步:钻、凿
在整治过的龟腹甲背 面进行若干处钻凿。 凿是用工具形成略椭 圆形、枣核形的凹槽 ,钻是在旁用工具形 成的圆形凹槽。
单组的钻凿(钻右凿 左)示意:
第三步:火烧
占卜时在龟腹甲背面 钻凿处凹槽以火(烧 炽的硬木)烧灼,即 “灼兆”、“灼龟” 。由于钻凿处的甲已 很薄,一经高温烧灼 致使正面对应处出现 “卜”形的裂纹,即 “兆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