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 汉族民歌
汉族民歌—赏析 教案
![汉族民歌—赏析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6b003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a.png)
《汉族民歌》——赏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中的第一节《汉族民歌》,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民歌的风格及不同的民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中国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汉族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更是产生了大量旋律动听、歌词优美、情绪饱满的民歌。
与中国的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群居生活不同,汉族在我国分布地区非常广泛,各地区又有巨大的地理人文生活差异,所以汉族民歌也就有了区域性的风格特点,不同地区音乐风格也有明显的不同。
本节课选取了《澧水船夫号子》《脚夫调》《弥渡山歌》等具有地方风格的汉族民歌,通过聆听对比与感受分析,了解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探讨和总结汉族民歌的区域特点。
二、教学目标1.审美感知:学生能初步认识民歌的风格特点与当地环境、生存状态、人物性格等关系,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民歌的特点。
2.艺术表现:通过《澧水船夫号子》、《脚夫调》、《弥渡山歌》等民歌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各地区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信天游”这种民歌体裁。
3.文化理解:感受民歌的质朴美,学会欣赏中国民歌,能根据音乐特点听辨部分民歌所属的地区。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各类汉族民歌,分析各地区民歌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能简单听辨不同汉族民歌所属于哪个地区。
四、课型课时:新课(欣赏课)二课时五、教学方法:聆听感受法探究法对比欣赏法等。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七、教学过程(一)导入对比聆听《在希望的田野上》《放风筝》《上去高山望平川》,判断哪首是民歌?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是什么,进而思考什么是民歌,以及民歌的特点是什么?(二)新授1、讲解民歌的概念,民歌的特点以及民歌的体裁分类有哪些。
2、观看视频,让学生感受体验并思考问题视频表现了怎样的场面以及其中音乐属于哪种形式?教师讲解劳动号子。
3、湖南民歌(1)聆听谱例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引子部分,分析其演唱形式及旋律特点,感受劳动号子的音乐特色。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PPT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558a47f46527d3240ce0e9.png)
作用: 凝集力量 协调动作 指挥劳动 消除疲劳
2 4 领 合
XX XX
掌稳 舵呦
0
0
XX XX
站 稳 桩呦
0
0
0
0
XX XX
嘿咗 嘿咗
0
0
XX XX
嘿咗 嘿咗
XX XX
蒿子 拿 好
0
0
XX XX
不要 慌呦
0
0
体 验 《 过 滩 号 子 》
0
0
XX XX
嘿咗 嘿咗
0
0
XX XX
嘿咗 嘿咗
——
XX XX
齐心 协 力
0
0
XX XX
过 好 滩哟
0
0
0
0
XX XX
嘿咗 嘿咗
0
0
XX X
嘿咗 咗
体验与感受
【巩固提升】
我们欣赏了 我们了解了 我们收获了
体裁 曲目 歌词 旋律 节奏 其他
小调
劳动 号子
茉莉花 方言 生活化
优美 流畅
整齐
一领 众合
澧水船 夫号子
7w
汉族民歌(一) 小调 劳动号子
7w
【赏析】
欣赏 民歌《茉莉花》,尝试从音乐语言的角度分 析歌曲,概括小调的音乐特点。
小调的音乐特点:
歌词: 旋律: 节奏:
方言 生活化 优美流畅 整齐
【赏析】
【赏析】
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
歌词
与劳动有关 即兴创作
旋律
节奏 演唱形式
高亢、嘹亮
规整 一领众和
与劳动 相关、 即兴创 作
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精品教案
![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bbb57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f.png)
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民歌风》,具体内容为第四章《汉族民歌》。
详细内容包括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分类及代表作品。
重点介绍山歌、小调、号子三种类型的汉族民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2. 通过学习不同类型的汉族民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汉族民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分类。
重点:山歌、小调、号子三种类型的汉族民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钢琴。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民间艺人演唱的汉族民歌,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分类及代表作品。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仿民间艺人的演唱,体验汉族民歌的风格。
4. 例题讲解:分析《茉莉花》这首山歌的旋律、节奏、歌词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山歌的艺术魅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类型的汉族民歌,如小调、号子。
7. 课堂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其他民族的民歌,了解其特色和魅力。
六、板书设计1. 《汉族民歌》2. 内容: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分类:山歌、小调、号子代表作品:《茉莉花》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汉族民歌,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进行阐述。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分类及代表作品。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搜集其他民族的民歌,了解其艺术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活动,如民歌比赛、音乐会等,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的关键信息展示;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课件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f87c7533687e21af45a9ef.png)
《铜钱歌》
湖南民歌
小调的音乐特点: 旋律: 明丽婉转、优美流畅 节奏: 节奏规整,结构严谨 演唱形式: 独唱淌水》 云南弥渡山歌(属平腔 山歌)
通过欣赏这两首音乐作品说一说山歌的音 乐特点?
山歌的音乐特点: 旋律: 高亢、悠扬、爽朗、质朴 节奏: 比较自由 演唱形式: 独唱、对唱、领唱、合唱。
民歌的传承发展
课堂小检测
听赏民歌片段,判断歌曲体裁。
1、
《绣荷包》
小调
2、
《下四川》
山歌
3、
《船工号子》 劳动号子
4、
《赶集》
小调
胶州民歌《赶集》
我那天去到东庄把集赶, 遇见了情哥哥在卖锄镰, 我有心向前去说上几句话, 怕的是那些赶集的人儿背后里到闲言。
他那里朝着我使上几眼, 我提着个小竹篮转到村后边 , 在村后的柳树下将他来等, 我二人把知心话儿说了好几番, 今日想那个明日盼盼的是那一天。
欣赏过程中你听到最多、最明显的 歌词(语调)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 些声音?
哦里嗬 啰嗬 呼着号子 齐心协力过险滩
作用: 凝集力量 协调动作 指挥劳动 消除疲劳
下面请尝试和老师一起表演《过滩号子》,体会船夫与惊涛 骇浪搏斗的情景
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 节奏:律动感强 节奏固定 与劳动节奏结合 旋律: 简单、曲调粗犷有力 演唱形式: 领唱与齐唱、一领众和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用自己喜欢的 方式演绎胶州民间小调《赶集》, 下节课进行交流展示。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组成部分, 要了解中国音乐,就必须研究民 歌。
—冼星海
听辨歌曲
1、
《茉莉花》
2、 《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3、 《黄河船工号子》
汉族民歌根据体裁形式可分为:
2024年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精彩教案
![2024年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精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db489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a.png)
2024年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四单元《汉族民歌》。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汉族民歌概述》,讲解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及分类;第二章《山歌》,分析山歌的旋律、节奏及歌词特点,并以《茉莉花》为例进行详细解读;第三章《小调》,探讨小调的音乐风格、表现手法,以《康定情歌》为例进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及分类,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山歌、小调等汉族民歌的旋律、节奏、歌词特点的认识,提升音乐素养。
3.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山歌、小调的旋律、节奏及歌词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汉族民歌的分类、特点及其在音乐鉴赏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教案、PPT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茉莉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汉族民歌的魅力,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10分钟):介绍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及分类,分析山歌、小调的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汉族民歌,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茉莉花》为例,详细解读山歌的旋律、节奏、歌词特点。
5. 随堂练习(10分钟):播放《康定情歌》,让学生分析其音乐风格、表现手法,并与山歌进行对比。
7. 课堂互动(5分钟):邀请学生上台演唱自己喜欢的汉族民歌,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汉族民歌》2. 内容:(1)汉族民歌概述(2)山歌:茉莉花(3)小调:康定情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汉族民歌,写出其旋律、节奏、歌词特点。
2. 答案示例:以《小城故事》为例,分析其旋律优美、节奏舒缓、歌词描绘生活场景等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新)人教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3节《汉族民歌》优质说课稿
![(新)人教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3节《汉族民歌》优质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6c0823b89eb172dec63b7e2.png)
(新)人教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3节《汉族民歌》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3节《汉族民歌》。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通过教学,学生掌握民歌的分类和基本特征,学会鉴赏民歌,从而形成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本节课让学生掌握汉族民歌的分类和基本特征,掌握欣赏汉族民歌的基本方法,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承担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要求:1.1聆听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养成听赏音乐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作品欣赏。
欣赏《澧水船夫号子》、《脚夫调》、《弥渡山歌》、《姑苏风光》、《孟姜女》和《幸福歌》。
《澧水船夫号子》是流行于湖南澧水一带的船夫号子,是船工们行船时演唱的歌曲。
全曲由三个段落组成。
歌曲开头为平水号子,通过由弱及强的劳动节奏衬词,展现了船工们摇船自远而近、徐徐而来的情景。
欣赏时注意体会民歌与地理环境、方言之间的关系。
《脚夫调》是一首陕西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人民最喜爱的一种山歌形式。
歌词基本以七字为一句,上下两句为一段,上句起兴,下句起题。
既可以两句独立成歌,也可把几段或十几段歌词并列,用一个曲调反复演唱。
表达了脚夫赶脚时的寂寞惆怅,凄恻无助的心情。
《弥渡山歌》采用比兴手法,前三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一句才切入主题,具有南方的含蓄色彩。
歌曲的旋律婉转、飘逸,富有云南山歌的独特风格。
《姑苏风光》是一首表现对家乡热爱的江苏小调,是由[码头调][满江红][六花六节][鲜花调][湘江浪]等几个独立的曲调连缀而成的一首较为大型的叙事性歌曲。
教材节选的是[码头调]。
此曲在旋律音调方面具有典型的江南小调特点。
《孟姜女》是在江苏民歌《孟姜女》曲调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中国汉族民歌(高一音乐鉴赏)
![中国汉族民歌(高一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90ae3ed24028915f804dc2a0.png)
★你还知道哪
些民歌? ★请说出它的 名字,并哼 唱一两句。
什么是民歌? 民歌是民间 口头流传的 歌曲,他是 劳动人民表 达自己思想 感情的一种 艺术形式。
中国汉族民歌的分类
★劳动号子
• 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过程中创 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 • 指挥劳动、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提 高劳动效率。
请欣赏劳动号子《劳 动号子扛木头》、 《船工号子》
特点:和劳动节 奏精密相关,带 有呼号,一领众 和
★山歌
指劳动人民在山野、田间、牧场等劳动生 活场合 即兴编唱而成的歌曲。 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舒缓、用来抒发思想感 情。 ★欣赏山歌《刘三姐对歌》 问题:找出歌词里面用方言演唱的字。
答案:白、荷、脚
山歌
高亢嘹亮
小调
婉转细腻 表现力强
节奏较自由
规整匀称 生活中休闲娱 乐
抒发情感
课堂作业:
《赶牲灵》 《太阳出来喜洋洋》 《龙船调》 《茉莉花》 《澧水船夫号子》
湖北民歌 江苏民歌 四川民歌 湖南民歌 陕北民歌
Hale Waihona Puke 山歌小调 号子你答对了 吗??
★信天游
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 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 , 在山 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 调”。
兰花花,陕 北传统民歌, 以纯朴生动, 犀利有力的 语言热情歌 颂了一位封 建时代的叛 逆女性。这 是一首具有 强烈反抗精 神的优秀传 统民歌。
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 大城乡的一种民间歌曲。它主要 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与风俗活动 中,故又被称为“里巷之曲”
• 江苏《茉莉花》
同学们觉得 刚才的音乐 感觉是怎样 的? 优美、流 畅、细腻 音乐充满 了诗情画 意。
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教案
![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14730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2.png)
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民歌风韵》中的第五节《汉族民歌》。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我国汉族民歌的起源、发展、种类以及艺术特色等。
重点介绍山歌、小调、号子等汉族民歌的代表作品,通过分析这些作品,使学生深入了解汉族民歌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汉族民歌的起源、发展、种类及其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对汉族民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汉族民歌的种类及其艺术特色。
难点:对汉族民歌的鉴赏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钢琴。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汉族民歌《茉莉花》,引导学生感受民歌的优美旋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知识讲解:(1)介绍汉族民歌的起源、发展及种类。
(2)分析山歌、小调、号子等汉族民歌的艺术特色。
3. 实践情景引入:(1)播放山歌《青藏高原》,让学生感受山歌的高亢激昂。
(2)播放小调《康定情歌》,让学生体验小调的优美抒情。
(3)播放号子《黄河大合唱》,让学生领略号子的雄壮激昂。
4. 例题讲解:以山歌《青藏高原》为例,分析其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歌词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调《康定情歌》和号子《黄河大合唱》的音乐特点。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汉族民歌的艺术价值。
六、板书设计1. 汉族民歌的种类及其艺术特色。
2. 山歌、小调、号子代表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汉族民歌的起源、发展及种类。
(2)分析山歌、小调、号子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2. 答案:(1)汉族民歌起源于远古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形成了山歌、小调、号子等多种类型。
(2)山歌:旋律高亢激昂,节奏自由,歌词具有地方特色;小调: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规整,歌词内容丰富;号子:旋律雄壮激昂,节奏强烈,歌词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音乐鉴赏 汉族民歌
![音乐鉴赏 汉族民歌](https://img.taocdn.com/s3/m/a0ec0d0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9e.png)
音乐鉴赏汉族民歌《汉族民歌》教学目标l、能仔细听赏所选教学内容,感觉别同体裁形式、别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别同风格特点。
2、能与老师和同学合作演唱《过滩号子》,体验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3、在观赏体验的基础上,能对汉族民歌的要紧体裁(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举行探讨,与同学一起共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我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这绚烂多彩的文化百花园中,有一支特殊明艳的花朵,那算是我们今天将要了解的“汉族民歌”。
2、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二、新课教学:(一)劳动号子1、播放电影《锦上添花》片段,导出劳动号子的教学内容。
咨询:这种音乐体裁的名称是啥?在劳动中所起的作用是啥?2、播放《澧水船夫号子》提咨询: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啥特点?湖南有湘、资、沅、澧四大江河,澧水位于西北部。
这首号子生动的表现了船夫们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终战胜艰险、接着平水航行的完整劳动过程,反映了船夫们紧张激烈的劳动日子和乐观自豪、坚强勇敢的性格。
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
普通具有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励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
号子的律动感非常强,节奏比较固定,与劳动的节奏密切配合,既适合于边唱边劳动,又能够鼓励劳动热情。
号子的音调粗犷有力,多采纳领唱与齐唱,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3、师生合作表演《过滩号子》,亲躯体验号子的风格特点。
(二)山歌1、播放《刘三姐》片段,看看“对山歌”的喧闹场面和歌手即兴对答的机智表现,导出山歌的教学内容。
山歌是广阔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歇息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是劳动人民表达心里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
山歌的延长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等。
我国的山歌很丰富,各地山歌的名称也各别相同,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的“花儿”、四川的“晨曲”等。
2、比较听赏《赶牲灵》《小河淌水》提咨询:你能听出它们分不是哪个地点的民歌吗?旋律各有啥特点?《赶牲灵》陕北(陕北、山西河套)高亢风趣《小河淌水》云南清新优美《赶牲灵》:把女孩指望赶牲灵的情人归来的心理活动描述得惟妙惟肖《小河淌水》:描绘了一具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悠远意境:银群的月光下,四周一片宁静,惟独山下的小河别时发出潺潺的流水声。
2024年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教案
![2024年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5503d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3.png)
2024年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四单元《民歌风韵》中的第二章《汉族民歌》。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汉族民歌的起源、发展、分类及艺术特点,同时结合具体曲目分析其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族民歌的起源、发展、分类及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对具体曲目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汉族民歌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3.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汉族民歌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汉族民歌的分类及艺术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教学PPT等。
学具:笔记本、笔、音乐课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茉莉花》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汉族民歌的魅力,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汉族民歌的起源、发展、分类及艺术特点,结合PPT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茉莉花》为例,分析其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汉族民歌的旋律、节奏、歌词等特点,并派代表进行分享。
6. 课堂拓展(10分钟):介绍汉族民歌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如流行歌曲、电影音乐等。
7. 课堂反馈(10分钟):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感受,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学习民族音乐。
六、板书设计1. 《汉族民歌》2. 内容:汉族民歌的起源与发展汉族民歌的分类汉族民歌的艺术特点《茉莉花》旋律、节奏、歌词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汉族民歌,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进行描述。
2. 答案示例:歌曲:《小河淌水》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汉族民歌的起源、发展、分类及艺术特点。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高中湘版教材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之汉族民歌ppt课件
![高中湘版教材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之汉族民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5a8059bb4cf7ec4bfed003.png)
一般情况,我们可以根据歌曲的旋律 特点、音域、伴奏乐器、演唱语言、特 定的节奏型等来判断民歌所属的地区。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2、判断下面的歌曲分别是属于那个地区的?
并交流判断方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南北民歌着手,(初 中已学过《无锡景》)利用他们直接审美的经验和 已有的知识水平,让他们感受南北民歌的不同,从 简单的选项中选择出答案。并让学生简单交流判断 的方法,这样以便后面对南北民歌风格不同的详细 分析。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谢谢
09、04
• 引导启发学生从熟悉的音乐作品入手,在教学中采 用比较欣赏法,让学生学会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 利用其直接审美的经验去探究音乐作品中的风格特 点主要是在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自然环境 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从而总结出汉族南北民歌 的风格特点。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这首曲子的曲名是什么?这段音乐具 有怎样的风格特点?你知道是什么地方 的民歌吗?
曲名:紫竹调。
抒情、悠扬、委婉。极富江南乡土 气息。
江苏民歌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 1、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音乐,江苏民歌《紫竹调》。
(设计意图)营造课堂气氛,选择乐器演奏的 江苏民歌,可以缩短学生与民歌的距离,能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课件背景图片 《江南水乡》的选择应用,从视觉听觉上给 同学们一个统一的效果。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反思
• 在高中再进行汉族民歌的教学,如果从民 歌的三种体裁切入教学,我觉得没有完全 体现高中音乐学习的特点,同时也不可能 再有新意,有种老调重弹之感。而如果将 汉族民歌的教学上升一个层次,重点讲其 色彩区及其音乐不同的风格,似能体现高 中音乐学习的特点。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说课稿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8fa946c79563c1ec5da71a2.png)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说课稿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汉族民歌》,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本课安排一课时。
说教材:《汉族民歌》是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三单元的第二节,本节以感受和鉴赏为主,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民族民间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文化习俗的密切关系。
这正是新课标对这一章节的学习要求。
依据新课标“知、情、过”三个纬度,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一了解汉族民歌的概念,体裁分类。
二欣赏音乐作品,同学分组讨论,演唱,表演来探究各种体裁的音乐特点。
三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正确的引导学生多听赏中民族音乐,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汉族民歌概念,体裁分类。
教学难点:能听辨音乐体裁,会唱此类歌曲。
说教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讲授法,情境设置法,点拨法,合作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
说学法:根据高中生理解力鉴赏力比较高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引导学生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课前学生预习好本课所涉及的歌曲。
教学过程::1.导入:邀请几名男生上台进行互动,要求自行创编口号节奏来移动重物。
(感受劳动与音乐的结合)运用体验与合作的方式引入讲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随之进入我们的课程2.汉族民歌概念:我播放音乐资料,让学生分组思考讨论哪些是民歌及为什么,之后我进行总结归纳。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概括能力)3民歌体裁分类:首先播放课件分别听赏《黄河船工号子》《赶牲灵》等片段。
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号子,山歌和小调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演唱方式,我归纳总结。
期间分组学唱《军民大生产》,派一位男生代表领唱,其他同学合唱表演劳动情景。
(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意识)然后由我演唱小调《无锡景》并播放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秦淮景的音乐片段。
学生思考两首歌曲有何关联,并学唱一小段。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汉族民歌》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汉族民歌》](https://img.taocdn.com/s3/m/a1881c43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0.png)
《民歌》教案(1)教学目标:一、能以原有知识为基础,通过聆听与体验,进一步了解汉族民歌概念。
二、能在体验、交流、探究的基础上,大胆地表述自己对所听汉族民歌的感受和见解,积极参与讨论汉族民歌各色彩区风格特点形成的原因。
三、能根据汉族民歌的语言、音乐特点等听辨部分民歌所属色彩区。
教学重点:欣赏各地区的汉族民歌,分析其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听辨判断汉族民歌所属色彩区。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对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汉族民歌的起源2.民歌的体裁二、聆听赏析民歌1.聆听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感受劳动号子的音乐特色。
音调高亢激昂、气势磅礴、节奏明快、雄浑粗犷,衬词多于唱词,一般由一人领唱,众人以衬词帮腔合唱。
2.听赏歌曲《无锡景》学生说感受、找歌曲特点。
教师小结:旋律细腻婉转、软糯柔情。
节奏明确、段落工整。
吴侬软语的方言特征明显。
3.听赏歌曲《赶牲灵》学生说感受、找歌曲特点。
教师小结:这是一种高亢的西北腔,以“信天游”为代表,音调高亢悠长,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
4.民歌体裁的特点三、民歌的色彩区1.导语:同是山歌,陕北的信天游和云南的弥渡山歌音乐特点一样吗?为什么呢?2.听赏歌曲《小河淌水》学生说感受、找歌曲特点。
教师小结:旋律高亢悠扬,节奏自由。
歌词用语中的“亮汪汪”“清悠悠”“你听咯”“我尼”都是云南弥渡方言。
3.探究民歌风格形成原因民歌的风格特点受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4.介绍各色彩区过渡语:我国各地的音乐文化千姿百态。
为了使人更好地了解汉族不同地区民歌音调的特色,民歌与社会、与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专家将我国丰富多彩的汉族民歌划分为八个区域,他们有各自不同的色彩,称为汉族民歌的色彩区。
5.汉族民歌的色彩区。
学生:八个色彩区。
(见课件: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等八个民歌色彩区。
)(1)西北色彩区《走西口》(信天游、西北色彩区)旋律有什么特点?(生答)老师小结:这是一种高亢的西北腔,以“信天游”为代表。
汉族民歌+课件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汉族民歌+课件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5c330af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7.png)
是广泛流传 在各城镇, 集市的一种 民歌体裁。
号 子 搬运号子,
工程号子, 农事号子, 船渔号子。
思考: 你能联想到一副什么画面?
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四部分
《澧水船夫号子》
引号: 平水号子: 过滩号子: 平板:
学唱
动机
通过欣赏《澧水船夫号子》 我们有什么发现
透过《澧水船夫号子》,我们可以看 出这些平凡的劳动者其实同时是艺术家, 他们在自己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独特的、 艺术化的劳动方式,也就使得自己超出了 原本单调贫乏的生活。而将自己的生活提 升至艺术和美的境界。
汉 族 民 歌
学习目标:
1.了解号子,山歌,小调三种不同体裁的汉族民歌 风格特征,进而达到审美体验目标。
2.通过对作品音乐情绪的感受体验,对主题的演唱 对方言腔调的模仿在参与实践表现的过程中,学 会中国汉族传统民歌的部分片段。
3.理解民歌地域风格的形成原因,认识民歌的价值 和魅力,从而对我国民歌产生喜爱之情。
聆听并思考这是什么类型的歌?
民
歌
民歌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
曲,是人民群众表达自己感情的
口头创作,反映的是最底层,最
普通的人民的心声。汉族民歌是
我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号
山
小
子
歌
调
流传于全国各省区 主要功能为统一大 家伙的劳动节奏, 协调劳动动作,调
节劳动情绪。
是人们在山间野 外放牧,砍柴, 挑担,除草,行 路等个体劳动生 活中随意咏唱的 一种短小民歌。
仔细聆听 这是哪里的方言?
苏州方言
特点: 把普通话中的翘舌音都唱成了平舌音
练 上(sang)有(yu)天(ti)堂(dang); 习 下(sia)有(yu)苏(sou)杭
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教案
![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8c9e7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6.png)
最新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民歌风韵》中的第三节《汉族民歌》。
详细内容包括对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音乐特点等进行深入剖析,通过赏析《茉莉花》、《康定情歌》等经典汉族民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汉族民歌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及音乐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对经典汉族民歌的赏析,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及其地域特色。
2. 教学重点:对经典汉族民歌的赏析,使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音响设备。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茉莉花》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汉族民歌的魅力,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介绍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
(2)分析《茉莉花》、《康定情歌》等经典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3. 实践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所学歌曲的音乐特点,并派代表进行分享。
(2)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茉莉花》、《康定情歌》等歌曲,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他汉族民歌进行鉴赏分析。
六、板书设计1. 《汉族民歌》2. 内容:(1)汉族民歌的历史背景、地域特色(2)音乐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结构简洁(3)经典汉族民歌:《茉莉花》、《康定情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汉族民歌,写一篇鉴赏文章。
2. 答案示例:(1)歌曲名称:《小河淌水》(2)歌曲背景:源于云南,流传广泛(3)音乐特点:旋律优美,节奏自由,富有民族特色(4)个人感悟:歌曲展现了云南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124890ad02de80d5d8401d.png)
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教案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第三单元一、教学理念我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汉族民歌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让学生了解、喜爱汉族民歌,是每个音乐教师应该担负的责任。
要改变现在学生只关注流行歌曲的现状,需要教师动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感受、体验汉族民歌的魅力。
首先,利用现在的高中生具有一定的信息采集能力的优点,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搜集汉族民歌的材料,并进行表演展示,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拔河比赛的形式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为后面的教学活动作好铺垫;再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制作精美的课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创造活动,在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使他们逐步感受汉族民歌的美。
在愉悦——乐趣——兴趣——情感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和愉悦。
二、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赏本课的七首歌曲,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汉族民歌的不同特点,能简述中国民歌的发展概况。
2、能与同学合作,共同表演《过滩号子》,体验船夫与惊涛骇浪的情景。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归纳和总结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三、教学难点师生合作环节的引导、把握和组织。
四、教学准备钢琴、拔河绳、展示台、多媒体课件等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1. 我国的汉族民歌丰富多彩,是我们中华民族音乐让学生课前收集汉族民教文化宝库中瑰力的珍歌及有关资料,在课堂学宝…… 民歌展示、演唱会。
上展示交流,使之对汉导 2. 请学生展示、介绍或演族民歌有个初步的感性入唱自主收集的汉族民歌及认识。
相关资料。
体体验号子在拔河中的作学生分成两组表演拔河。
验用比观赏劳动场面及其电视片帮助理解号子来源于劳较断动生活深劳入动播放《澧水船夫号子》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探展号听赏、体验,交流,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鉴赏汉族民歌
作者:XYY01891 所属学段:音乐所属学科:高中一年
级教案版本:国家统编教程上传时间:2011-12-29 21:28:50
《汉族民歌》
教学目标
l、能认真听赏所选教学内容,感受不同体裁形式、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2、能与老师和同学合作演唱《过滩号子》,体验船夫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
3、在欣赏体验的基础上,能对汉族民歌的主要体裁(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进行探讨,与同学一起共同归纳、总结。
教学重点:感受不同体裁形式、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能对汉族民歌的主要体裁(号子、山歌、小调)的音乐特点进行探讨
教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我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可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这绚烂多彩的文化百花园中,有一支特别鲜艳的花朵,那就是我们今天将要了解的“汉族民歌”。
2、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二、新课教学:
(一)劳动号子
1、播放电影《锦上添花》片段,导出劳动号子的教学内容。
问:这种音乐体裁的名称是什么?在劳动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2、播放《澧水船夫号子》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点?
湖南有湘、资、沅、澧四大江河,澧水位于西北部。
这首号子生动的表现了船夫们从风平浪静的航行到遇风暴、过险滩,最后战胜艰险、继续平水航行的完整劳动过程,反映了船夫们紧张激烈的劳动生活和乐观自豪、坚毅勇敢的性格。
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
一般具有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
号子的律动感很强,节奏比较固定,与劳动的节奏紧密配合,既适合于边唱边劳动,又可以鼓舞劳动热情。
号子的音调粗犷有力,多采用领唱与齐唱,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3、师生合作表演《过滩号子》,亲身体验号子的风格特点。
(二)山歌
1、播放《刘三姐》片段,看看“对山歌”的热闹场面和歌手即兴对答的机智表现,导出山歌的教学内容。
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休息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
山歌的延长形式有独唱、对唱、领唱、合唱等。
我国的山歌非常丰富,各地山歌的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的“花儿”、四川的“晨曲”等。
2、比较听赏《赶牲灵》《小河淌水》
提问:你能听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地方的民歌吗?旋律各有什么特点?
《赶牲灵》陕北(陕北、山西河套)高亢风趣
《小河淌水》云南清新优美
《赶牲灵》:把少女盼望赶牲灵的情人归来的心理活动描述得惟妙惟肖
《小河淌水》:描绘了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悠远意境:银色的月光下,四周一片宁静,只有山下的小河不时发出潺潺的流水声。
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怀,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
教师小结:
山歌的旋律高亢、悠扬、爽朗、质朴,节奏比较自由。
有时为了使歌声传得更远,感情抒发得更充分,常常在歌曲开始时加一个吆喝性的喊
句。
3、欣赏视频《小河淌水》,体验山歌的风格特点
(示范学唱《小河淌水》的第一句吆喝性的喊句“哎——月亮出来……”)
(三)小调
1、欣赏《黄杨扁担》
思考题:你能听出这是哪个地方的民歌吗?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
这是一首重庆小调,具有民间小调诙谐、轻快的特点。
知识: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大城乡的一种民间歌曲。
它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与风俗活动,故被称为“里巷之曲。
由于各地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不同,所以有的地方称之为“时调”、“俗曲”、“小令”等。
它往往经过艺术加工,歌词比较固定,一般不是即兴创作的。
小调的词曲比较明丽婉转、优美流畅、节奏规整,结构也较为严谨,感情表达细腻委婉。
2、播放《洗菜心》
提问:这是哪个地方的民歌?运用了哪种戏曲形式的元素?
这是一首湖南的花鼓小调,生动活泼,明朗轻快,歌曲生动的表现了湘妹子灵秀与娇俏的形象
三、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不同体裁、不同形式、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汉族民歌。
希望今后大家在欣赏其它艺术作品的同时,别忘了给我们的民族音乐也留下一席之地。
因为越是民族的才真正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