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案设计
有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案6篇
有关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案6篇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二.难点和重点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教师: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图片。
②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
学生:①学生观察生活环境,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四.教学设计1.什么是生物?观察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挂图,说出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或实地考察大自然。
(适合班额小的农村学校,班额大,需要分小组进行。
)2。
提出问题:“请举出画面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展示挂图,启发学生找出图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无条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学校可用此法)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3.生物的特征:实物对比,通过分析小鸟具有的一些生物特征后,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生物与小鸟对比,说出这些生物具有的与小鸟相同的特征,互相补充,得出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然后学生分小组,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
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
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时可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精选5篇)
初中生物教案范文(精选5篇)初中生物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生物教案范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生物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不同浓度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2、了解水蚤的分类地位、生活环境、结构特点等;3、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到酗酒对人体的危害;2、懂得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强调“STS”教育思想,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尽可能多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具体做法如下:1、遵循探究性学习的一般原则,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前进:实验方案指导着实验的进行并影响实验结果,因此,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实验方案的设计。
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将学生分组,选出小组长,分组讨论本组的实验方案,小组之间再互评,在教师的点拨下,最终设计出完善可行的实验方案。
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探究目标逐步实现。
2、重点培养学生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对多组实验数据取平均值来减小实验误差,采取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连线等方法来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验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例如设计实验方案时必须遵循的原则,解决水蚤的心率高(200次至300次/每分钟)、难计数、易产生误差等。
实验结束后,及时引导学生认识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等,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生物所有实验初中教案
生物所有实验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学中常见实验的实施步骤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教学内容:
1. 染色体观察实验
2. 叶绿素光合作用实验
3. 呼吸作用实验
4. 细胞膜透性实验
5. 酵母发酵实验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载玻片、洋红染色液、孢子豆苗、叶绿素色素提取液、氧气检
测管等。
2. 实验材料:洋红染色液、盐水、液体酵母培养基等。
3. 实验环境:教室实验室或生物实验室。
教学过程:
1. 染色体观察实验:将洋红染色液滴在玻璃载玻片上,加入盐水和干燥的洋红染色液,观
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
2. 叶绿素光合作用实验:将叶绿素色素提取液涂抹在孢子豆苗叶片上,放置在光源下观察
叶绿素的光合作用过程。
3. 呼吸作用实验:在氧气检测管中放入酵母培养基,观察酵母的呼吸作用产生的气泡情况。
4. 细胞膜透性实验:将不同浓度的盐水滴在洋葱片上,观察洋葱细胞膜的变化。
5. 酵母发酵实验:将液体酵母培养基倒入试管中,加入糖并发酵后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教学总结:
通过以上实验,学生们对生物学常见实验的步骤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进行生物实验,并撰写相关实验报告,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初中生物教案(5篇)
初中生物教案(5篇)初中生物教案通用【篇1】教学目标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重点和难点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前准备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常见的-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学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教学过程一、观察种子①菜豆种子的结构;③玉米种子的结构;③菜豆、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方案一、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法,4人小组合作实验,通过观察和讨论,说出菜豆种子、王米种子的结构。
方案二:对照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看书,同学间讨论交流知道两种.种子结构。
二、产生种子的主要意义方案一:观察课前收集的种子、果实,感受种子植物能够产生种子。
然后在看书自学的基础上就讨论提纲,实验小组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方案二:观察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突出放大孢子)以及种子植物(突出放大果实、种子)的CAI课件,实验小组就讨论提纲讨论、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讨论提纲如下:1.孢子和种子哪一个生命力更强?为什么?2.种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三、-子植物和被子植物1.二者异同方案一:将苹果、桃等果实切开,观察其种子的着生位置。
再观察松的种子在球果中的位置,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方案二:观察“桃的果实、种子”、“松的球果和种子”挂图,在老师启发下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1以-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共同点是“-”“被”为启发点,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答案。
出示补充的图片。
2.识别常见的-子植物、被子植物一:观察书上的图以及老师补充的图片,认识常见的-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方案二:观察CAI课件,识别常见的-子植物、被子植物。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异皮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颜色变化,了解细胞内色素的作用
实验材料:异皮细胞、显微镜、玻璃片、盖玻片、移液管、生理盐水、酒精、酚酞溶液
实验步骤:
1. 将异皮细胞放在盖玻片上,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用移液管将细胞均匀分布在盖玻片上。
2. 用显微镜放大观察异皮细胞,记录细胞的颜色和形态。
3. 将盖玻片上的异皮细胞放入酒精中处理一段时间,观察细胞的颜色变化。
4. 将盖玻片上的异皮细胞加入酚酞溶液中处理一段时间,观察细胞的颜色变化。
5. 比较不同条件下细胞的颜色变化,分析细胞内色素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
实验评价及拓展:
1. 学生应能独立操作显微镜观察细胞,并记录实验结果。
2. 学生应能通过实验结果分析细胞内色素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3. 可以对细胞进行染色实验,了解不同染色方法对细胞的影响。
4. 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细胞内色素的功能及应用。
初中生物教案【最新9篇】
初中生物教案【最新9篇】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
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要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9篇初中生物教案,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初中生物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3、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
4、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及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1、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
2、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学习难点:设计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
学习方法:观察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学习过程:一、情景质疑:1、提问:光合作用的概念、产物、条件?2、引入:生物呼吸,燃料燃烧都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为什么我们没感到缺氧呢?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不是只有有机物?二、问题探究与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阅读教材,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
画面(1)中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小白鼠为什么会死去?画面(2)中蜡烛为什么不熄灭?其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为什么也能很好地生长?画面(3)中为什么二者放在一起时,却都能正常地活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是否总能成功?此实验成功的条件是什么?师生共同归纳,通过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学生先讨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然后参考教材,小组试做并进行交流对比。
学习任务二: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1)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看到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尝试应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对自然界有什么好处?尝试应用:为保护环境,我们应怎么做?学习任务三: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自主学习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
初中生物实验设计与指导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设计与指导教案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细胞结构并能够准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实验材料:洋葱片、显微镜、盐水溶液、玻璃片、盖玻片等。
实验步骤:1.取一个洋葱,在显微镜下切取一小块叶片,并将其放入盐水溶液中浸泡10分钟,使其软化。
2.用镊子将叶片取出并放在带有两滴水的玻璃片上。
3.轻轻压住叶片,用另一块玻璃片向下刮,以释放细胞内容物。
4.将盖玻片贴在玻璃片上,并用手轻轻按压以避免空气泡现象。
5.将制好的玻璃片放入显微镜中进行观察。
6.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倍数,观察并记录细胞核、质壁、液泡等植物细胞结构。
实验二:探究光合作用实验目的: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及相关因素对其速率的影响。
实验材料:水培植物、盆土、光照仪、测光计等。
实验步骤:1.准备一两株健康的水培植物,并将其分别置于光照强度不同的环境中,如室内、阳台、日光灯等。
2.设置好实验组和对照组,确保每组都有足够数量的植物样本。
3.使用测光仪测量不同环境下的光照强度,并记录下来。
4.每天固定时间进行测量,记录下每组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片数量等指标。
5.根据数据变化判断不同环境与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及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实验三:观察动物细胞结构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结构,并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操作。
实验材料:新鲜洗净的卵清液(鸡蛋)、玻璃片、盖玻片等。
实验步骤:1.取一个新鲜的鸡蛋并打开,将其中的卵清液倒入玻璃杯中。
2.用一滴卵清液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盖玻片轻轻压在上面。
3.将制作好的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使用调节装置和镜头来调整焦距和倍数。
4.观察并记录卵清液中可见的动物细胞结构,如细胞核、细胞膜等。
以上是三个简单的初中生物实验设计与指导教案,通过这些实验,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观察技巧和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
每个实验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扩展和探究,以增强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全套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全套
实验目的:探究叶绿素在光照条件下的作用,了解叶绿素的光合作用过程。
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其中叶绿素是光合作用中的关键物质,能够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
实验材料:
1. 鲜生菜叶片
2. 酒精
3. 碘酒
4. 烧杯
5. 玻璃棒
6. 高锰酸钾溶液
7. 手电筒
实验步骤:
1. 将酒精滴在鲜生菜叶片上,使其变白。
2. 将碘酒滴在鲜生菜叶片上,使其变成紫黑色。
3. 将鲜生菜叶片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变化。
4. 将鲜生菜叶片置于阳光下,用手电筒照射,观察变化。
实验结果分析:酒精的处理使叶绿素脱色,碘酒的处理能检测叶绿素的存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叶绿素释放氧气,阳光照射使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结论:叶绿素在光照条件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拓展实验:
1. 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催化剂的作用实验。
2. 观察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叶片的生长情况。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造成伤害。
2.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处理废弃物品,保护环境。
初中七年级生物简单教案5篇
初中七年级生物简单教案5篇初中七年级生物简单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通过观察模型和演示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以及科学实验能力。
3.通过分析资料等活动,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4.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由于学生未学到物理课中的扩散作用,且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比较抽象)教学重点1.外界气体如何进入肺2.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被排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1.导人新课方案一: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看能维持多久,体验气体交换的意义。
组织活动,引导学生说出气体交换的重要性。
方案二:联系自己的身体结构,对照模型或挂图,观察肺在人体中的位置,描述肺的功能。
出示模型或挂图,进行直观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肺的位置和功能方案三:观看录像,小组交流讨论。
播放录像,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了解肺的功能。
方案四: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
复习旧知识,提出问题: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肺有什么功能?2.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2.1测量胸围差方案一:阅读有关的课文后,一组同学上讲台给全班同学进行科学的操作,其他同学观察操作过程。
课后每位同学测量自己的胸围差。
提供软尺,引导学生阅读和观察组织交流,并做出评价。
方案二:上讲台演示的同学故意进行错误的操作,让其他同学找出错误并纠正。
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强调要仔细观察,引导学生纠错。
方案三:学生课前测量自己的胸围差,上课时小组成员将测量结果展示出来,并果进行交流讨论。
(课前布置,上课时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分组讨论分析提纲中的问题,得出正确结论。
2.2在测量结束后,尝试提出问题,并进行交流讨论。
测重出示讨论提纲,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讨论提纲如下:你和其他同学的胸围差有区别吗?你认为你们的胸围差的差别和什么有关?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廓容积的变化吗? 胸围差的大小说明了什么?外界气体如何进入肺?呼吸肌运动引起胸廓容积的变化活动:将手置于肋骨处,感受呼吸时胸廓的变化,交流讨论,归纳出由于肋间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的增大和缩小的结沦。
初中生物实验室教学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室教学教案
实验目的:
1. 观察细胞在显微镜下的结构;
2. 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实验材料:
1. 显微镜;
2. 盖玻片;
3. 几种已染色的细胞标本;
4. 实验记录表。
实验步骤:
1. 将一张盖玻片放在显微镜准备好的载玻片上;
2. 取出一个已染色的细胞标本,将其放在盖玻片上;
3. 用显微镜调整好倍数,观察细胞结构;
4. 用实验记录表记录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器等;
5. 打开显微镜放大镜头,取出细胞标本,清洁显微镜。
实验注意事项:
1. 使用显微镜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摔碎;
2. 调整倍数时要轻点微动,避免损坏;
3. 观察时要注意调整光亮度和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像;
4. 实验结束后要注意清洁工作台和显微镜。
实验后讨论:
1.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哪些特性?
2. 细胞结构的不同部分各有何功能?
3. 为什么要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实验延伸:
1. 自己制作染色的细胞标本,观察不同的细胞结构;
2. 观察原生动物的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有何不同之处?
实验评估:
1. 实验记录表是否填写完整;
2. 是否能正确观察和识别细胞结构;
3. 对细胞结构的理解是否清晰。
备注: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细胞结构,加深对细胞基本概念的理解。
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并能独立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篇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案例】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教学案例课题:第四章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摘要】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为实验课题,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教学,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新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以期使得生物实验教学更为科学和有效。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案例教材分析:光合作用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之一,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因此,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奥秘就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题。
学生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之后,继续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重要的生理现象。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设计、操作、探究和讨论,使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原理、技巧,有更深层次的感悟。
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光合作用的原理比较抽象。
学生相应的知识铺垫不够,动手能力较弱,而且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来源之本,通过光合作用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所以本节知识要用具体的,形象的实验进行教学。
让学生体验到由现象到理论的过程,即通过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知识。
学法、教法分析: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家们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激励他们努力获得与科学家结论相似的结果,在这节课中,我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模拟探究实验,以培养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不断深入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尝试做“小科学家”的愿望。
《探究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是初一学生刚接触不多的一种探究实验,而且操作的准确性强,由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
对此,在教学中我有放有收,既有老师的指导,又还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独立进行探究;而且这个实验也是初一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么多种类的实验用具,第一次点燃酒精灯并隔水加热。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苏教版模板(6篇)
初中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苏教版模板(6篇)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血液循环途径》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中的第三节的第二课时内容,课时安排为一课时,在学习了血管,血液,心脏等知识的前提下,讲述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废物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
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在全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中用整页篇幅特意安排了一幅人体血液循环模式图,形象地表现了血液在封闭式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学生能否读懂这幅图,标志着是否掌握了本节知识。
教材中还设计了两个讨论和两道课堂练习,都从不同的层面体现了本节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地变化。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2、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3、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确定依据】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法和学法】【确定依据】1、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但抽象思维略显不足,在课堂上,他们好表现,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拒绝老师将思想强加给他们。
2、生物新课程标准。
(一)说教法1)导课: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突破重点与难点:1、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详细设计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详细设计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种子在适宜条件下的发芽情况,比较它们的发芽速度和发芽率,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实验材料:玻璃烧杯、棉花、水、吸水纸、透明塑料袋、四种不同的种子(例如小麦、玉米、豌豆、花生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材料,将四种种子分别放在四个玻璃烧杯中,每个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棉花和适量的水;
2. 将棉花浸泡在水中,让其吸水后挤干,放入玻璃烧杯中;
3. 将相同数量的每种种子均匀分布在棉花上,确保每种种子数量相同;
4. 在每个烧杯外面贴上标有种子名称的吸水纸,以便识别;
5. 将四个玻璃烧杯放入透明塑料袋中,用绳子或胶带封口,确保环境温度湿度适宜;
6. 每天定时观察四种种子的发芽情况,记录下每种种子的发芽速度和发芽率;
7. 持续观察并记录一周,比较四种种子的发芽情况,分析其原因。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种子在适宜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初中生物教案(精选17篇)
初中生物教案(精选17篇)初中生物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1、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描述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3、关注严峻的环境问题。
(二)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描述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2、关注严峻的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绘制人口增长的曲线,预测人口数量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请同学们谈谈我们身边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现象,为什么会有如此严重的污染问题呢?(二)新课学习:1、人口增长过快(第一课时)师:请同学们分析教科书上的图13—1,从图中你能找到什么信息?请同学们根据表13—1中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生:讨论,交流从图中发现的问题,绘制曲线图师:巡回指导师:请同学们将所绘制的曲线图中的曲线延伸,推测中国在21世纪中叶即20xx年的人口数量生:讨论,计算,交流师生交流:讨论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和我国人口状况的有关问题师:人口压力很大,请同学们讨论如何有效得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过人口增长过快问题有无作用?生:分组热烈讨论,发表看法2、环境问题严峻(第二课时)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中国和世界人口的增长及人们的活动给生物圈带来了很多跗面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
请同学们谈谈我们周围环境污染的例子生:积极讨论,交流,发言(1)实验探究:酸雨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2)对照实验过程(3)汇报交流结果(4)学生补充,教师总结师:除了酸雨,大家还知道哪些环境污染现象吗?生:讨论,交流,发表看法,互相补充(三)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四)自我评价:1、2思维拓展板书设计: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一、环境恶化:人口增长过快二、环境问题严峻1、酸雨。
初中生物教案模板5篇
初中生物教案模板5篇初中生物教案(篇1)第一节生物的特性教学目标: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巩固练习1.我们留意了这么多生命现象,相信你们一定会利用这些生物的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
我们来练习一下。
教师打出图片,让学生指出图中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哪个是生物,为什么?2.今天我们接触到这么多的小生命,看到它们的生命现象,你还认为路旁的一棵树,道边的一朵花,都是那么微不足道吗?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那些具有生命的物体呢?教学反思: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学目标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
②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③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④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难点:①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②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方法:调查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新授课第一节生物圈教学目标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③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详细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详细年级:八年级学科:生物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1. 种子萌发的条件2. 实验操作步骤3. 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生长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种子在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2. 提问:种子是如何萌发的?萌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
2. 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包括种子准备、实验装置搭建、实验观察等。
四、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实验材料。
2.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种子萌发过程。
五、课堂小结1. 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2. 教师点评实验结果,总结种子萌发的条件。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种子萌发需要满足哪些条件?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探究种子萌发条件?二、课堂讲解1. 讲解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2. 讲解如何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撰写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2. 教师点评实验报告,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种子萌发条件。
2. 提问: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2. 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水平,以及对种子萌发条件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探究种子萌发条件,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认真观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在实验报告撰写环节,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提高了数据分析能力。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种子萌发条件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大全
初中生物实验教案大全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条件下种子的发芽情况,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
实验材料:花盆、土壤、水、玉米种子、豆子种子、温水、冰水。
实验步骤:
1. 将花盆分成四个等份,分别标记为A、B、C、D。
2. 将A、B、C、D四个花盆填满土壤。
3. 在A花盆中放置玉米种子,B花盆中放置豆子种子。
4. 在C花盆中加入适量温水,将玉米种子放入。
5. 在D花盆中加入适量冰水,将豆子种子放入。
6. 每天观察并记录不同花盆中种子的发芽情况,记录发芽的时间和发芽率。
实验内容: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可以了解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找出最适宜种子生长的条件。
思考问题:
1. 为什么玉米种子在温水中发芽比在冰水中发芽更快?
2. 种子的发芽与周围环境有什么关系?
3.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为种子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实验总结:种子的发芽过程是种子生长的开始,我们需要为种子提供适宜的土壤、水分和温度,才能保证植物健康生长。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和需要的条件。
初中生物优秀教案50篇人教版
初中生物优秀教案50篇人教版课时:1教学内容: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目标: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细胞内部的各种器官教学重点:掌握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教学难点:理解细胞内部各种器官的功能和作用教学准备:幻灯片、图片、实验器材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观察细胞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细胞是生物体中最基本的单位。
2.讲解:通过幻灯片展示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实验: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让学生亲自感受细胞的微观世界。
4.讨论:让学生讨论细胞内部各种器官的功能和作用。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6.作业: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案二:人体的呼吸系统课时:1教学内容: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结构教学目标:学习人体的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了解呼吸过程教学重点: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理解气体交换过程教学准备:幻灯片、模型、实验器材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的模型,让学生感受呼吸的重要性。
2.讲解:通过幻灯片展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等。
3.实验:进行呼吸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呼吸过程。
4.讨论:让学生讨论气体交换的过程,理解肺部的作用。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6.作业: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呼吸系统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人体呼吸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生物知识水平。
生物所有实验初中教案
生物所有实验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2. 植物生长的条件。
3. 实验操作步骤。
4. 实验结果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分析。
2.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步骤的掌握,实验结果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过程和条件。
2. 采用实验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采用总结讲解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它们需要哪些条件?”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过程和条件。
2. 讲解:介绍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如种子萌发、根的生长、茎的延伸等。
3.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植物生长实验,分组进行,每组选取一种植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4. 实验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实验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变化。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植物生长的条件和过程。
6. 结果分析:讲解实验结果,分析植物生长的条件和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促进植物生长。
7. 总结讲解: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强调植物生长的条件和过程,提醒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2. 学生实验观察的细致程度。
3. 学生小组讨论的积极参与程度。
4.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植物生长实验,让学生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和条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但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植物受到损伤。
同时,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实验目的观察人体基本组织的切片,认识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材料用具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永久切片,显微镜。
方法步骤用显微镜分别观察四种基本组织的切片。
观察时,可对照课本上的插图,辨认四种基本组织。
讨论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分别具有什么功能?答: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能够使机体产生运动。
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在体内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实验目的在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下,测定种子发芽率。
实验材料绿豆50粒,培养皿1个、吸水纸若干实验步骤1.在培养皿内垫上4—5层吸水纸,洒上水让纸充分浸湿。
在培养皿中均匀的放入50粒种子,再盖上两层吸水纸,放在通风阳光处。
2.每天要检查培养皿内纸的湿度,经常保持湿润,不能有干燥或水淹现象。
3.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内将观察到萌发的种子数记录在表中,连续观察七天左右。
实验结果发芽率计算:50÷50×100%=100%实验结论本组实验结果发芽率为100%。
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实验目的观察根尖,认识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
材料用具已经长出根毛的幼苗,根尖的永久切片,放大镜,显微镜,镊子。
方法步骤1、先用肉眼直接观察幼根,找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根毛。
通过放大镜仔细观察根毛。
2、通过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看看构成根尖的不同部位的细胞有什么特点。
讨论比较根尖不同部位的细胞,说说幼根的伸长主要由哪些部位的细胞起作用。
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状况实验目的证明土壤中有植株生长所需要的多种无机盐材料用具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蒸馏水、土壤浸出液、两个相同的玻璃器皿方法步骤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玻璃器皿中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
(注:1号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土壤浸出液,2号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蒸馏水。
)实验结果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玉米幼苗要比蒸馏水中培养的玉米幼苗生长得好。
实验结论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多种无机盐。
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目的1、练习徒手切片。
2、认识叶片的结构。
3、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和气孔。
材料用具新鲜叶片(如菠菜、蚕豆叶片),显微镜,双面刀片(两片,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
方法步骤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图中虚线的方向,迅速切割。
3、刀片的夹缝中存有切下的薄片。
要多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要蘸一下水),把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
4、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1、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横切面的永久切片。
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讨论保卫细胞和它周围的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保卫细胞的这种结构特点对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保卫细胞成对存在,内含有叶绿体.因为细胞壁面对孔隙的一侧(腹侧)比较厚,而外侧(背侧)比较薄,所以随着细胞内压的变化,可进行开闭运动。
气孔是蒸腾作用过程中,水分子的主要散失途径,也是二氧化碳和氧气进出植物体内的通道。
当蒸腾作用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闭合。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目的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材料用具盆栽的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方法步骤1、把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2、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色;5、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6、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叶片的黑纸片遮盖部分遇到碘液没有变蓝,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
实验结论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这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进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同时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实验目的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实验材料盆载天竺葵,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碘酒,大玻璃罐,氢氧化钠溶液,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剪刀等。
实验步骤1暗处理:24小时。
2剪下二枝天竺葵分别插入有水的小烧杯中,小烧杯又分别置入盛水和盛氢氧化钠的中烧杯中,最后罩上大玻璃罐,正午置阳光下3小时。
3分别实验枝中剪下一片天竺葵叶。
4酒精脱色:叶片放入小烧杯的酒精中,置大烧杯中隔水加热。
5清水冲洗,滴加碘酒:6清水冲洗,观察结果:实验结果盛氢氧化钠的烧杯中取出的叶片遇碘液不变蓝,盛水的烧杯中取出的叶片遇碘液变蓝。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实验目的证明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实验材料铁架台,带橡皮塞的试管,金鱼藻,NaHCO₃粉末,橡皮管,水槽,水,集气瓶,带火心的木条和玻片。
实验步骤1、在阴暗的条件下,在试管中放入适量的金鱼藻和 NaHCO₃粉末,装好实验仪器。
2、给试管中的金鱼藻合适且足量的光照,用向下排水法收集一瓶气体;然后撤去光照(目的是让实验中的化学反应不在继续,防止危险发生)。
3、在做下面一个实验的时候,告诉学生:化学上,我们通常是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是氧气在。
如果气体能让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为氧气;反之,则不是氧气。
验证实验操作如下:让带火星的木条去接近打开玻片集气瓶瓶内实验结果观察到木条复燃,实验结论证明该气体为氧气,进而证明光合作用会产生氧气。
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了能量的变化实验目的证明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了能量的变化实验材料两个暖水瓶、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温度计两支实验步骤在上课的前一天,用两个暖水瓶装种子,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
往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
现在请你观察两支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有什么不同?实验结果甲瓶的温度计显示温度上升到较高值,乙瓶的温度计显示温度不变。
实验结论种子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放出什么气体?实验目的验证萌发种子中的有机物转变成了二氧化碳实验材料广口瓶、清水、漏斗、试管、导管、阀门、澄清的石灰水实验步骤瓶中是萌发的种子。
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
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子里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的气体进入试管。
观察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结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上述实验结果证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
种子萌发消耗氧气实验目的证明种子萌发需要消耗氧气实验材料两个玻璃瓶、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蜡烛、火柴实验步骤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
24小时以后,观察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燃烧情况。
实验结果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中,火焰立刻熄灭了,放入乙瓶中仍然可以燃烧。
实验结论甲瓶里缺少氧气,氧被萌发的种子吸收了。
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实验目的模拟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实验材料模拟胸廓、气管、支气管和肺的装置实验步骤取一模拟装置,玻璃罩模拟胸廓,玻璃管模拟气管、支气管,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
一手拿着模型,另一只手向上推橡皮膜,再放松橡皮膜,观察里面气球体积的变化和橡皮膜位置变化的关系。
实验结果手向上推橡皮膜时,气球回缩;放松橡皮膜时,气球胀大。
实验结论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
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呼出。
这就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目的认识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材料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培养皿中培养好的青霉,吸管,镊子,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放大镜,稀释的碘液,吸水纸。
方法步骤一、观察酵母菌1、取一滴酵母菌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就能看到一个个椭圆形的细胞,细胞中有明显的液泡,这就是酵母菌。
2、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有的细胞上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
二、观察青霉1、从培养皿中取出一块长有青霉的橘子皮,垫上白纸,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一条条直立生长的白色绒毛,这就是青霉的直立菌丝,菌丝的顶端长有成串的青绿色的孢子。
2、用解剖针挑取少许长有孢子的菌丝,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注意观察菌丝有没有颜色,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没有扫帚状的结构,以及孢子的着生状态和颜色。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知道,酵母菌细胞有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等。
青霉孢子的颜色呈青绿色,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发酵现象实验目的证明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实验材料温开水、糖、酵母粉、透明的玻璃瓶、气球实验步骤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
将这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透明的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内,再往瓶内加一些温开水。
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
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窗台上,观察瓶中的情况,看看瓶中的液体会不会冒出气泡,气球会不会胀大。
实验结果瓶中的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
实验结论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制作米酒实验目的学会利用真菌制作米酒材料用具酒曲一块,糯米1500克,凉开水一杯,清洁的容器,蒸锅,筷子,洁净的蒸布。
方法步骤1、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把米淘洗干净。
2、在蒸锅的笼屉上放上蒸布,将糯米倒入,铺平,盖好锅盖。
置于旺火上蒸熟。
将蒸熟的米饭用凉开水冲淋一次。
放置到用手触摸微热的时候,装入清洁的容器中。
3、将酒曲碾碎成粉末,撒在糯米饭上,并迅速将酒曲与微热的糯米饭均匀的搅拌在一起,然后将糯米饭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最后淋上一些凉开水。
4、把容器盖好,并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如用毛巾将容器包裹起来。
5、将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冬天可以放在暖气旁,以提高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