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初二物理上第三章知识结构图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由发声体自身结构、材料等决定。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八年级上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 思维导图
第三章 物态变化
思维导图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的过程叫做凝华,条件直接变为凝华:物质从是的过程叫做升华,条件直接变为升华:物质从升华和凝华、、液化的两种方法是的过程叫做液化,条件变为物质由液化同时发生沸腾,在液体发生蒸发,在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条件是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汽化和液化固定熔化温度,如:非晶体:固定熔化温度,如:晶体:固体,条件是的过程叫做变为凝固:物质从,条件是的过程叫做变为熔化:物质从、、物质的三种常见状态是熔化和凝固而制成的体的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测量温度的工具是叫做温度物体的温度 化变
态
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梳理(共11张PPT)
②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 浸没在 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 器 底 或容器 壁 ; ③待温度计示数 稳定 后再读数; ④读数时 温度计玻璃泡 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 温度计中 液柱 的上表面相平. 6.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35 ℃至 42 ℃,分度值是
,从
2.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就变小甚至消失方秋、冬两季早晨出现霜,窗玻璃上出现冰花等现象, 这些是 凝华 现象.
4.升华是一个 吸 热过程,有 制冷 作用,而凝华是一个 放 热过程. 五、物态变化相互关系
六、三个制冷作用: 1.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例如:夏天室内洒水可以降温. 2.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例如:用干冰人工降雨. 3.熔化吸热制冷.例如:超市中用冰熔化吸热保鲜荔枝和海 虾等.
持不变,这个温度叫 沸点 . 4.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 表面积的大小 ;(2) 液体温度的高低 ;(3)液面空气流动的 快慢. 5.液化:物质从 气态 变成 液态 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
放 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压缩体积 和 降温 .
四、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 升华 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的现象叫凝华.
社区主任述职工作汇报(4) 尊敬的各位居民代表: 大家好!
x年即将过去,盘点自己在社区主任岗 位的这 一年,有 工作的 经验、 有学习 的收获 、 实践的感慨,也有反思的遗憾。籍此机 会,我也 将从自 己学习 、思想 和履职 情况等 方
面向代表们汇报: 一、重视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面对社区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要求, 只有加 强学习 才能不 断适应 社区工 作的建 设 步伐。为此,我带头投入到科学发展观 的学习 中,学理 论、悟 精神, 活学活 用,力求 实 效,社区也顺利完成作为试点社区的科 学发展 观学习, 个人的 理论水 平、统 筹工作 能 力都得到提高;今年下半年,我有幸得以 参加柳 南区的 行动学 习法学 习和促 进师培 训 的机会,成为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课题 组的学 员,也是 区里唯 一一名 社区学 员,我 非 常珍惜区领导给我的这次机会,在学习 中行动, 在行动 中学习 ,反思 不足,总 结经验, 并 把自己的学习心得用于团队建设、社 区工作 中,让个 人的成 长融入 到集体 的荣誉 和 进步中;为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我还利 用业余 时间不 断自学 社会工 作方面 的 知识,顺利地通过了全国社会工作中级 资格考 试,成为 目前河 西街道 办事处 唯一取 得
初二物理(上)1-6单元知识点汇总,配上动图好理解
GUIDE 导读
初二物理(上) 1-6单元知识点汇总,配上动图好理解
平均速度的计算 【知识链接】 测量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反映的是某段路程中物体 运动的平均快慢.用表示平均速度,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则平均速度的公式是v=s/t。 6.运动的相对性
运动的相对性 【知识链接】 (1)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定的 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静止;也就是说一个物体相对于其它一个物体 可以是静止的,但一定会出现相对于其它一些物体是运动的情况,而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 体是运动的,它可能相对于其它物体都是运动的,一个物体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及一个以上的物 体与之有相对运动,但不一定可以找到一个与之静止的物体。 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事先不选定参照物,就无法 对物体的运动状态做出判断。
读温度计的数 【知识链接】 (1)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 ①观察它的量程--能测量的温度范围,(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中生家长 获取更多初中学习资 料)如果估计待测的温度超出它能测的最高温度,或低于它能测的最低温度,就要换用一只量 程合适的温度计,否则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或者测不出温度值。 ②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以便用它测量时可以迅速读出温度值。 (2)温度计使用时,应该: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升华和凝华
初中物理___压强知识结构图
空心砖 履带 压土机 图钉尖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 体 特点 的
(2)在液体内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大小相等。 (3)液体内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压 强
(4)液体内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成正比。
计算公式 P=ρɡh→F=PS→P=ρɡhS(未必等于液体的重力)
强
检测仪器 压强计(U型管)
定义
大气产生的压强
产生原因 大气层受重力作用而产生的
大
马德保半球实验(德:奥托、格里克):验证大气压存在
著名实验
气
托里诉利实验(意):最早测量大气压的实验
大小
1atm(标准大气压)=760㎜Hg=1.013×10³×10²Pa
压 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两种
强 变化
①大气压随高度而变化,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无液气压计改装成高度计。
②大气压随天气变化--夏天、晴天气压高。
变化 流体压强
应用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飞机升力的产生,弧线球自动转变,高速并车的危险
压强的知识结构图
压 定义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方向
垂直指向受力物体表面
力 作用点 在受力物体的表面
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意义
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压 公式
P=F/S
Hale Waihona Puke 单位牛/平方 米、专门强 应用
减小压强的办法 增大压强的办法
减小压力 增大受力面积 增大压力 减小受力面积
压 产生原因 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三章 物态变化
2. 汽化的两种方式:
表面 缓慢 液体的温度表面积 空气流速
汽化
内部 表面 剧烈
不变 吸
【点拨】
(1)蒸发能使它周围环境的温度下降,所以它具 有 制冷 作用.
(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 温度达到沸点 ;② .
继续吸热 两者缺一不可.
(3)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 与 气压 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海波的熔点是 48 ℃;海 波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如图4所示 BC 段表示熔化 过程,海波熔化共用了 3 分钟; 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内能增大;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 40℃时海波处 固 态,50℃时海 波处于 液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 并存”).
3.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降低温度 和压缩体积. (1)家里的煤气罐中的石油气是通过 压缩体积 的
方式液化的. (2)雾和露的形成是通过 降温 的方式液化的. (3)气体液化,使其体积变 小 ,便于储存和运输.
四、 升华和凝华(10年1考,2010年考)
固体 气体
气体
吸
固体
放
【点拨】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如用于干冰人 工降雨.
变式拓展2:(2019·衡阳)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 要吸热的是( D )
三、 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条件
例3 如图10所示,一个烧杯中盛有碎冰,把装有 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中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接 触烧杯底),对烧杯缓缓加热,当烧杯中有一半 冰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将( A ) A. 不会熔化 B. 熔化一半 C. 全部熔化 D. 有可能熔化一小半或更少一些
续吸热,但她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
初中物理电学思维导图及经典例题分享
初中物理电学思维导图及经典例题分享串并联电路当中电流和电压关系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于任何⼀个分电阻,相当于增加电阻的长度,R=R1+R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于任何⼀个分电阻,相当于增加横截⾯积,1/R=1/R1+1/R2;电流电阻电压之间的关系电功率的导图1.在如图1所⽰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
当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A1的⽰数为I,电流表A2的⽰数为I2。
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A1的⽰数为Iˊ,电流表A2的⽰数为I2ˊ。
I2:I = 2:3,I2ˊ: Iˊ= 4:7,则电阻R1:R2:R3等于()A. 2:1:4B. 4:2:1C. 2:3:4D.3:4:72.把标有“6V 3W”的⼩灯泡与最⼤阻值为50Ω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电源两端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电路的连接如图5所⽰,电压表使⽤的量程为0~3V,电流表使⽤的量程为0~0.6A。
要求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设灯丝电阻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接⼊电路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0Ω~50ΩB.⼩灯泡的电功率最⼩值为0.25WC.电路总功率的最⼤值为3.6WD.滑动变阻器滑⽚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数变化量的最⼤值为0.25A3.⼩敏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按照如图3所⽰的电路将电学器材连接,她使⽤的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的阻值为10Ω,允许消耗的最⼤电功率为0.9W。
滑动变阻器R0的最⼤阻值为20Ω,允许通过的最⼤电流为0.5A。
将开关S闭合后,要保证电路中各个元件正常⼯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3.⼩敏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按照如图3所⽰的电路将电学器材连接,她使⽤的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源两端的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的阻值为10Ω,允许消耗的最⼤电功率为0.9W。
滑动变阻器R0的最⼤阻值为20Ω,允许通过的最⼤电流为0.5A。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三章)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三章)(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三章)物理知识点的整理是非常关键的,它有助于巩固和发现自己的不足。
初二物理结构图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硬币直径。
化曲为直:测乒乓球直径。
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测量误差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 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时间的单位和测量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常用的时间测量仪器:秒表。
汽化和液化
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种类: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汽化 蒸发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条件:吸热(任何温度下都可能发生)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 2.液体表面的气体流速 3.液体表面积大小等。
沸腾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沸腾现象:声音由大变小,气泡由少变多,沸腾前温度不断上升,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条件:1.达到一定的温度(沸点)2.继续吸热。
望远镜与显微镜
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
望远镜
伽利略望远镜:目镜为凹透镜,物镜为凸透镜。
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但是目镜的焦距较小(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
短)。
显微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较小(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 (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 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 (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 (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一、力学1. 质点和物体质点的概念质点的特点物体的概念物体的特点2.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分类3.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4. 重力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重力的大小重力的计算5. 弹力弹力的概念弹力的方向弹力的大小弹力的计算6. 摩擦力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的计算7.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8.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9.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10. 动能动能的概念动能的计算动能的影响因素11. 势能势能的概念势能的计算势能的影响因素12. 机械能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的计算机械能的守恒二、热学1. 温度温度的概念温度的单位温度的测量2. 热量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热量的传递方式3. 比热容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的计算比热容的影响因素4.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5.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6. 热机热机的概念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的效率7. 热传导热传导的概念热传导的方式热传导的影响因素8. 热辐射热辐射的概念热辐射的方式热辐射的影响因素9. 热对流热对流的概念热对流的方式热对流的影响因素10. 热膨胀热膨胀的概念热膨胀的方式热膨胀的影响因素三、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凸面镜成像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4.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原因光的色散应用5.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条件光的干涉应用6.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条件光的衍射应用7.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条件光的偏振应用光的散射现象光的散射原因光的散射应用9. 光的吸收光的吸收现象光的吸收原因光的吸收应用10. 光的发射光的发射现象光的发射原因光的发射应用四、电磁学1. 电荷电荷的概念电荷的单位电荷的分类2. 电流电流的概念电流的单位电流的计算3. 电压电压的概念电压的单位电压的计算4. 电阻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电阻的计算5.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的应用6. 电路电路的概念电路的分类电路的计算7. 电功电功的概念电功的单位电功的计算8. 电能电能的概念电能的单位电能的计算9. 电热电热的概念电热的单位电热的计算10.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概念电磁感应的条件电磁感应的应用五、现代物理1. 相对论相对论的概念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相对论的应用2.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力学的基本应用3. 原子物理原子的概念原子的结构原子的性质4. 核物理核物理的概念核物理的基本原理核物理的基本应用5. 粒子物理粒子物理的概念粒子物理的基本原理粒子物理的基本应用6. 天体物理天体物理的概念天体物理的基本原理天体物理的基本应用7. 地球物理地球物理的概念地球物理的基本原理地球物理的基本应用8. 生物物理生物物理的概念生物物理的基本原理生物物理的基本应用9. 化学物理化学物理的概念化学物理的基本原理化学物理的基本应用10. 环境物理环境物理的概念环境物理的基本原理环境物理的基本应用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二、热学(续)11.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应用12. 热平衡热平衡的概念热平衡的条件热平衡的应用13. 热容热容的概念热容的单位热容的计算14. 热导率热导率的概念热导率的单位热导率的计算15. 热辐射定律热辐射定律的内容热辐射定律的应用16.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的概念热力学循环的分类热力学循环的应用三、光学(续)17.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条件光的偏振应用18. 光的散射光的散射现象光的散射原因光的散射应用19. 光的吸收光的吸收现象光的吸收原因光的吸收应用20. 光的发射光的发射现象光的发射原因光的发射应用21.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条件光的干涉应用22.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条件光的衍射应用23.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原因光的色散应用四、电磁学(续)24. 电容电容的概念电容的单位电容的计算25. 电感电感的概念电感的单位电感的计算26. 电感与电容的关系电感与电容的相互作用电感与电容的应用27. 电感与电阻的关系电感与电阻的相互作用电感与电阻的应用28. 电容与电阻的关系电容与电阻的相互作用电容与电阻的应用29. 电磁波电磁波的概念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的应用30. 电磁场电磁场的概念电磁场的性质电磁场的应用31. 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32. 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现象的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的解释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五、现代物理(续)33. 相对论(续)相对论的时间观念相对论的空间观念相对论的质量观念34. 量子力学(续)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量子力学的纠缠现象35. 原子物理(续)原子的能级结构原子的光谱原子的辐射与吸收核裂变与核聚变核能的应用核物理的实验方法37. 粒子物理(续)粒子的分类粒子的性质粒子的相互作用38. 天体物理(续)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星系的结构与演化黑洞与暗物质39. 地球物理(续)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外部环境地球物理的观测方法40. 生物物理(续)生物分子的结构生物系统的功能生物物理的实验方法41. 化学物理(续)化学反应的原理化学键的形成化学物理的实验方法环境污染的物理机制环境保护的物理方法环境物理的研究热点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六、波动学1. 波动的基本概念波动的定义波动的分类(横波、纵波)波动的传播方式(机械波、电磁波)2. 波动的基本性质波长、频率、波速的关系波动的能量与动量波动的干涉与衍射3. 机械波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机械波的反射、折射与衍射机械波的应用(声波、水波)4.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电磁波的性质(电场、磁场)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波、光波)七、量子物理1.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量子态量子态的叠加量子态的坍缩2. 量子力学的实验验证双缝实验量子纠缠量子隧穿效应3. 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量子比特量子算法量子密钥分发4. 量子物理的应用量子传感器量子成像量子材料八、宇宙学1. 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宇宙的膨胀宇宙的年龄2. 宇宙的结构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黑洞暗物质与暗能量3. 宇宙的演化宇宙的早期阶段宇宙的中期阶段宇宙的晚期阶段4. 宇宙学的观测方法光学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九、环境物理1. 环境污染的物理机制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2. 环境保护的物理方法净化技术治理技术预防技术3. 环境物理的研究热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的保护环境质量的监测十、物理与技术1. 物理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量子计算光纤通信激光技术2. 物理与能源技术的结合太阳能风能核能3. 物理与材料科学的结合新型材料纳米技术磁性材料4. 物理与生物技术的结合生物传感器生物成像生物材料。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是10m/sC.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2.2dm D.我国国歌演奏的时间是4分06秒2.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用地膜覆盖农田3.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做菜时这些小孔饱含汤和佐料因而味道鲜美这些小孔的成因是()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B.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C.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D.豆腐自身膨胀而成4.夏天妈妈从冰箱冷冻室取出一块牛排,刚取出时牛排表面①冒着“白气”,放在空气中解冻一会儿,塑料包装表面出现②密密的小水珠,等到牛排③变软之后,妈妈就知道牛排解冻好了。
上面描述的三个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5.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纯度极高的碳化硅晶体,该晶体制成的半导体将大大提高电子设备的效率。
下图是该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四点中,表示该晶体正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的是()A.a B.b C.c D.d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低于标准大气压B.第一次实验和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之比是4:5C.实验中烧杯上的盖子留个小孔是为了使烧杯内外气压平衡D.两次实验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7.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减慢的是()A.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周围散开B.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C.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D.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吹风8.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由于疫情的影响,寒假期间出行的人们优先选择自驾出行,小明发现车载空调温度设置过高,前挡风玻璃容易出现水雾,打开除雾开关对着前挡风玻璃不断吹热风,不一会儿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雾出现在前挡风玻璃的内侧B.水雾消失了是发生了液化现象C.对玻璃吹热风,只用了升高液体的温度方法来加快蒸发D.空调制冷时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使制冷剂汽化10.如图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1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初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知识结构图
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声音的产生(2)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1)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的传播(2)传播形式: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1)声速就是指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速度(2)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同种介质中温度不同其速度也不一样。
一般在气体中最慢,在固体中最快;15ºC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所发生的反射现象。
能听到回声的最小时间差:0.1s)人耳的构造:人耳由外耳、中耳及内耳组成。
主要有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和听觉神经等。
2)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1)过程:发声体振动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振动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2)传导方式①空气传导②骨传导(3)常见耳聋①传导性耳聋②神经性耳聋(4)双耳效应:能准确的判断发声体的位置(1)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超声波和次声波(2)人们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3)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4)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1)声音的高低叫音调(2)影响因素:频率)音调(3)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1)声音的大小叫响度(也叫音量))响度(2)影响因素:振幅和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3)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音色(1)声音的品质特色叫音色(2)影响因素: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1)物理学角度: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音(2)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1)单位:分贝,符号:dB①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②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2)噪音的等级和要求③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④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质量⑤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音环境中,会影响听力(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噪声的控制(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人耳处减弱(隔声)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回声定位、B超、声呐、监测地震、海哨、台风等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牙齿、清洗钟表、除人体内结石等第二章光现象(2)人造光源(1)条件:同种透明介质,介质分布均匀(2)现象: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等(3)应用:开凿隧道、排队、针孔相机等。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二)知识点精讲及练习
课前小练1.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熔化。
2.物质从变成的过程叫做凝固。
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
4.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有以下说法:(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最小刻度值;(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3)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要留在被测液体中。
其中正确的是()A.(1)(2)(3)(4)B.(1)(3)C.(2)(4)D.(1)(2)(3)知识点精析精讲一、汽化1.物质从变为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要吸热。
2.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二、沸腾1.定义: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3.现象: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4.影响因素:液体的种类不同,其沸点就不同。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5.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实验步骤a.按如图所示安装实验器材,水量约为200mL。
b.点燃酒精灯对水加热,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体积的变化。
c.注意听水沸腾前和沸腾时声音的大小。
d.观察并记录从加热到沸腾过程以及沸腾后水的温度变化情况。
当水温升高到90℃左右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5min左右停止加热。
e.移开酒精灯并将其熄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2)实验现象a.沸腾前,在水中出现小的气泡(水蒸气),随水温升高而变大,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体积収缩变小,未到液面就消失(水蒸气液化),同时,水温持续上升。
b.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c.沸腾后,水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3)实验图象(4)实验结论水在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
(5)实验补充a.实验中尽可能取较少的温水进行实验,且最好在烧杯上加一个盖,这样可以缩短加热时间。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
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一、力学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 速度的计算3. 加速度的概念4. 力的概念5. 牛顿三大定律6. 惯性的概念7. 力的平衡8. 摩擦力9. 弹力10. 重力二、热学1. 温度的概念2. 热量的概念3. 比热容的概念4. 热传导5. 热辐射6. 热对流7. 热机的工作原理8. 热力学第一定律9. 热力学第二定律三、光学1. 光的传播2. 光的反射3. 光的折射4. 光的干涉5. 光的衍射6. 光的偏振7. 光的色散8. 光的波长和频率9. 光的速度10. 光的强度四、电学1. 静电学2. 电流的概念3. 电阻的概念4. 欧姆定律5. 电路的串并联6. 电容的概念7.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8. 电感的概念9. 电感器的自感和互感10. 电磁感应五、现代物理1. 相对论2. 量子力学3. 原子结构4. 原子核5. 核反应6. 核能7. 宇宙大爆炸理论8. 黑洞9. 引力波10. 量子计算机六、实验探究1. 力学实验2. 热学实验3. 光学实验4. 电学实验5. 现代物理实验八年级上物理思维导图完整版一、力学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是否运动取决于参照物的选择。
2. 速度的计算: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公式为 v = s/t。
3. 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计算公式为 a = Δv/Δt。
4.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量度,具有大小和方向。
5. 牛顿三大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F=ma)、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6. 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
7. 力的平衡:物体受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8. 摩擦力:物体接触面之间的阻力。
9. 弹力: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
10.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二、热学1. 温度的概念: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热量的概念:物体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3. 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物质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的热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节知识结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总结→__ ____________→分析和论证→_______________→交流与合作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②测量时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4、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物理知识点及公式总结(史上最全)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