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教学指导大纲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02010220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时: 36 学分: 2开课学期: 3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应用经济理论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也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需要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必修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先修课程程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贸易政策与措施的含义及效应,掌握对国陁贸易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所必须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重点放在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介绍现代社会商品贸易的特点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运用。
一、课程教学目标1、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统计指标;2、理解主要国际贸易理论基本内容和主要结论;3、理解国际贸易放策的含义和类型,掌握各主要历史阶段的国际贸易政策的倾向与特点;4、了解关税措施、各种非关税探施和各种鼓励出口措施的基本内容;5、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各种组织形式及基本内容;6、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7、了解国际贸易发展战略。
二、课程重点、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贸易政策与措施的含义及效应,课程的深广度表现在融汇经济理论和对国际贸易现实的分析。
三、整体课时分配四、课程内容安排(一)总论(或绪论、概论等)主要内容:第一节国际贸易研究的内容一、国际贸易理论二、国际贸易政策三、国际贸易实务四、国际服务贸易五、国际投资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分类一、按商品流向分二、按统计标准分三、按商品形态分四、按交易关系分五、按清偿工具分第三节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概念一、反映国际贸易规模的有关指标二、贸易差额三、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四、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五、贸易条件第四节国际贸易的发展、意义和作用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认识国际贸易问题,关心中国的经济发展,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要任务,主要对象和学习方法,掌握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了解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及经营国际贸易应具备的条件。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纲《国际贸易》教学⼤纲⼀、使⽤说明(⼀)课程性质国际贸易是全国⾼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是为培养学⽣掌握、理解和应⽤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设⽴的⼀门专业基础课。
(⼆)教学⽬的使学⽣树⽴正确的指导思想,全⾯、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基本⽅法,认识国际贸易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了解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针政策以及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各种贸易做法,培养和提⾼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为学习其他课程和在毕业后做好经济管理或对外贸易⼯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时数本教学⼤纲适⽤于周三学时,总计教学时数应为54学时,其中带*的部分为学⽣⾃学部分,教师可不讲授。
(四)教学⽅法课堂教授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法,本课程的开设需要⼀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先⾏课程需开设政治经济学、西⽅经济学、⾼等数学等基础课程。
(五)⾯向专业本教学⼤纲⾯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
⼆、教学内容第⼀章导论(⼀)教学⽬的与要求通过本部分的教学,使学⽣初步了解《国际贸易》课的内容及结构,并能掌握国际贸易中⼀些重要的概念。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国际贸易课的研究对象及⽅法以及国际贸易的分类与基本概念和国际贸易的产⽣、发展、地位和作⽤,使学⽣对国际贸易有个总体的了解。
重点与难点:国际贸易的分类与基本概念。
第⼀节国际贸易课的研究对象及⽅法⼀、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课的研究对象(⼀)国际贸易理论1、⾃由贸易理论2、保护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1、关税2、⾮关税壁垒(NTB S)3、奖励出⼝(四)国际贸易实务三、学习国际贸易课的⽅法第⼆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三、贸易差额四、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五、对外贸易地理⽅向与国际贸易地理⽅向六、对外贸易依存度七、贸易条件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分类⼀、按商品(包括劳务)的流动⽅向划分1、出⼝贸易2、进⼝贸易3、过境贸易⼆、按商品形态划分1、有形商品贸易2、⽆形商品贸易三、按贸易的参加者划分1、直接贸易2、间接贸易3、多边贸易四、按统计⼝径划分1、总贸易2、专门贸易五、按贸易政策划分1、⾃由贸易2、保护贸易六、按经济发展⽔平划分1、⽔平贸易2、垂直贸易第四节国际贸易的产⽣、发展、地位和作⽤⼀、国际贸易的产⽣与发展⼆、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采⽤课堂讲授、多媒体结合的形式。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国际贸易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培养他们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
三、授课内容:1. 国际贸易概述1.1 国际贸易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2 国际贸易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1.3 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2. 国际贸易政策和制度2.1 国际贸易政策的分类和作用2.2 国际贸易制度的组织和规则2.3 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3. 国际贸易的要素和形式3.1 国际贸易的要素:货物、服务、资本和劳动力3.2 国际贸易的形式: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跨国公司4. 贸易壁垒与自由化4.1 贸易壁垒的类型和作用4.2 自由贸易的概念和原则4.3 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挑战和机遇5.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5.1 跨国公司的定义和特点5.2 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影响5.3 跨国公司的战略与管理6. 国际贸易实务和案例分析6.1 国际贸易流程和业务6.2 国际贸易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6.3 国际贸易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
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于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和能力运用。
4. 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精神、讨论质量等。
六、参考教材:1. 《国际贸易原理》作者:张三2. 《国际贸易实务》作者:李四3. 《国际贸易案例分析》作者:王五七、备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课程教学大纲应在课程开设之前向学生公布,并在课程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反馈。
《国际贸易概论》教案
《国际贸易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如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等。
3、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的政策工具,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等,以及它们对经济的影响。
4、引导学生理解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组织和协定,如世界贸易组织(WTO)。
5、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际贸易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和效果。
(3)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作用。
2、难点(1)理解复杂的国际贸易理论模型和推导过程。
(2)分析国际贸易政策对不同国家和产业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问题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国际贸易的相关数据和实例,如各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跨国公司的经营情况等,引发学生对国际贸易现象的关注,从而引出课程主题。
2、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解释国际贸易的定义,强调它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
(2)介绍国际贸易的分类,如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等。
(3)分析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和联系,让学生明白国际贸易面临的特殊问题,如汇率波动、贸易壁垒等。
3、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1)回顾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阶段,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现代的全球化贸易。
(2)探讨国际贸易发展的推动因素,如技术进步、交通和通信的改善、经济全球化等。
(3)分析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贸易不平衡带来的挑战。
4、国际贸易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详细讲解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通过举例说明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如另一个国家,但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来参与国际贸易,并从中获益。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一、引言
1. 教学目的和意义
2.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1. 国际贸易的定义和特点
2. 国际贸易的原则和规则
3. 国际贸易的利益和挑战
三、国际贸易的主体
1. 主要国际贸易主体的介绍
2. 国际贸易中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
四、国际贸易的贸易方式和贸易手段
1. 各种贸易方式的介绍和比较
2. 国际贸易的贸易手段和工具
五、国际贸易的国际收支和支付方式
1. 国际收支的概念和构成
2. 国际支付方式的分类和特点
六、国际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1. 关税的概念和分类
2. 非关税壁垒的类型和影响
七、国际贸易的贸易政策和机构
1. 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和作用
2. 国际贸易机构的角色和功能
八、国际贸易的风险管理和解决争端
1. 国际贸易的风险和挑战
2. 国际贸易争端解决的机制和程序
九、国际贸易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1. 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指导大纲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国际贸易课程编码:见附件三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trade学时:18学分:2适用专业:课程类别:课程性质:通实课先修课程:教材: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宋体4号字加粗)国际贸易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涉外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经加入WTO以后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具备涉外经济理论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对于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很重要。
根据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国际贸易概论课程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学生,课程类别为通实课。
1.学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基础知识,掌握分析国际贸易和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
2.在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能提出相应的见解。
3.跟踪当前国际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变化趋势,进一步拓展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力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系统,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应用能力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具体表现在:1.在教材选用上,采用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包括一般性的知识与理论,同时,其教材编排体系和内容上,有助于教师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2.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以往教师课堂上“从头到尾,面面俱到”的传统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甚至争议的互动关系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强调概念及其应用,而不是理论上的形式主义。
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国际贸易这一动态领域中令人振奋的理论进展和有趣的热点事件;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逐步感受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4.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
以往教学中忽略课后练习或作业这一环节。
实践证明,每一章节内容的练习和作业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学习或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宋体4号字加粗):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
《国际贸易概论》实践教学大纲及实施方案
《国际贸易概论》实践教学大纲及实施方案一、课程实践目的通过《国际贸易概论》课程实践,要求学生能及时了解国际贸易和中国贸易的形势,把握国际贸易和中国贸易的最新动态;了解国际贸易政策新动态,明确企业应对措施;了解当前国际贸易热点问题,提高对国际贸易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及主要区域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及当前组织活动情况。
(1)以工商企业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为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总结《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育教学经验,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制度化,并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2)增强学生对国际贸易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的了解,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经济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实践的基本要求1.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有关要求相一致,并服从学校的中心工作,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
2.《国际贸易概论》任课教师是实践课指导者和具体组织者,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教学。
3.要求学生了解当前国际贸易的形势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动,了解企业在出口中可能会遭遇的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对这些现象进行有一定深度的分析。
4.要求在班级成员范围内,组建小组,成员8-10为宜,性别比例适中;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
5.课程实践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三、课程实践总学时:9学时四、课程实践任务实践任务1.国际贸易形势分析目标与要求:跟踪国际贸易发展,把握国际贸易方向,认清国际贸易形势,为外贸企业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提交时间:学完第一章后三周内。
题目:选择一个你比较熟悉的、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写一个1200-1500字的分析报告。
要求:在分析报告中至少包括以下内容:(1)该企业的名称和企业所从事的主要对外贸易业务。
(2)该企业近3年的进出口情况,比如商品结构、地理方向等。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素质模块(专业理论课)课程编号:N062003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先修课程:《经济学基础》后续课程:《进出口实务》、《国际结算》学分:3.5总学时:56 其中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16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国际贸易概论是国际贸易专科的一门修课。
国际贸易概论研究的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讲授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高等院校经济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使学员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现代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掌握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要求:国际贸易概论是国际贸易专科的一门修课。
主要解答的问题是:国际贸易是怎么样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会带来什么利益?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利益在各国间是如何分配的?等等。
在方法论上,注重理论研究与实际形势分析相结合,并用到初等的数学工具与经济学方法。
该课程为考试课程本课程为专业理论课程。
第一章概论基本内容: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二、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三、经济发展决定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二节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三、西方关于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化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是怎么样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战后国际贸易的变化情况。
重点:1.国际贸易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2.对外贸易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中起了什么作用?3.怎么样理解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4.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素质模块(专业理论课)课程编号:N062003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先修课程:《经济学基础》后续课程:《进出口实务》、《国际结算》学分:3.5总学时:56 其中理论学时:40, 实验学时:16教学目的与要求:课程性质、任务与目的:国际贸易概论是国际贸易专科的一门修课。
国际贸易概论研究的是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讲授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是高等院校经济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使学员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现代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掌握对外贸易政策和措施,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要求:国际贸易概论是国际贸易专科的一门修课。
主要解答的问题是:国际贸易是怎么样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会带来什么利益?国际贸易所产生的利益在各国间是如何分配的?等等。
在方法论上,注重理论研究与实际形势分析相结合,并用到初等的数学工具与经济学方法。
该课程为考试课程本课程为专业理论课程。
第一章概论基本内容: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二、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三、经济发展决定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二节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二、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三、西方关于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化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是怎么样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国家为什么要进行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和一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战后国际贸易的变化情况。
重点:1.国际贸易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2.对外贸易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中起了什么作用?3.怎么样理解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4.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贸易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使用)
《国际贸易学》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使用)Ⅰ前言《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国际间商品与劳务交换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及有关上层建筑发展规律的科学。
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担负着让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了解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实践的任务。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商务英语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6学时,均为理论学习。
四教材:《国际贸易学》,南京大学出版社,张二震,马野青,5版,2015年。
Ⅱ正文第一章导论一教学目的在理解国际贸易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与特点,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差异,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要求(一) 熟悉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二) 熟悉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有何特点?(三) 掌握国际贸易的各种基本概念。
(四) 了解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内容(一)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二) 国际贸易的分类与特点。
(三)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一教学目的在理解国际分工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学习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征、水平型分工的概念,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国际分工的静态利益与动态利益。
二教学要求(一) 掌握国际分工的概念、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征、水平型分工的概念。
(二) 熟悉国际分工的发展历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
(三) 了解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静态利益、国际贸易利益怎么实现。
《国际贸易学》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分数:3 学时数(理论、实验分别表示):48周学时:3课内学时/课外学时:1∶1授课学期:第一学期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务等本科专业前修课程: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等考核方式:闭卷笔试一、教学目的要求。
较为系统地了解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理解国际贸易的一般理论、政策措施,将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解,掌握国际贸易问题的理论分析模型和方法,巩固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包括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贸易条件和贸易规则、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等;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世界经济和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现实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国际贸易理论打下基础。
二、课程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标“*”者为重点内容;标“△”者为难点)第一章国际贸易学的研究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一、国际贸易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二、国际贸易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三、国际贸易的有关基本概念四、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五、当代国际贸易新发展第二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一、世界贸易发展历程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含义、本课程教学任务、研究对象、学习方法、有关国际贸易的专业术语。
【教学重点、难点】本学科研究的对象;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利益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的含义二、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三、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征四、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五、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利益一、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分析二、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国际分工的发展历史及当代国际分工的新特征,掌握国际产业转移新特点。
理解并掌握国际贸易静态利益的一般均衡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
了解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国际贸易概论教案
国际贸易概论教案第一章:国际贸易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分类和基本术语。
1.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的定义与意义国际贸易的基本分类(进口、出口、转口贸易)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FOB、CIF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国际贸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国际贸易的分类和术语。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讨论国际贸易的分类和术语。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国际贸易案例分析作业,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概念的理解。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
2.2 教学内容绝对优势理论:介绍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及其含义。
比较优势理论:介绍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含义。
要素禀赋理论:介绍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及其含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各个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讨论各个国际贸易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的作业,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
第三章:国际贸易政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工具和措施。
3.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和目的:介绍保护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含义和目标。
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工具和措施:介绍关税、配额、补贴等贸易政策的工具和措施。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模拟演示法:通过模拟国际贸易政策的实施,让学生了解其主要工具和措施的效果。
3.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讨论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和措施的优缺点。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国际贸易政策分析的作业,加深学生对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解。
第四章:国际贸易组织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组织的概念和作用。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国际贸易》是一门研究国际间商品和服务交换活动规律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政策和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将涵盖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理论基础、贸易政策、贸易方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
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制定和影响。
熟悉国际贸易的各种方式和流程。
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和作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实际贸易现象和问题。
具备制定和评估国际贸易政策的初步能力。
能够进行简单的国际贸易业务操作和风险防范。
能够分析和预测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
三、课程内容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国际贸易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2、国际贸易理论古典贸易理论(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现代贸易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3、国际贸易政策贸易政策的类型(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关税措施(关税的种类、作用和影响)非关税措施(进口配额、自动出口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鼓励出口和管制出口的政策措施4、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5、国际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租赁贸易等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6、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原则和职能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7、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完全经济一体化)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8、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国际贸易术语(FOB、CIF、CFR 等)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贸易结算(汇款、托收、信用证等)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知识体系。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教学大纲第1章导论(3课时)1.1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1.2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1.3 国际贸易的基本类型本章内容主要有:1.从历史上看,虽然对外贸易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但是它的迅速发展,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后。
自18世纪以来,除少数特殊时期以外,国际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均大大快于世界生产的平均增长速度。
2.国际贸易对于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方面表现为贸易的静态或直接的利益,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贸易的动态或间接的利益。
3.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开展的重要基础,它不仅影响国际贸易的市场结构和商品结构,而且还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而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则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
4.国际贸易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有不同的贸易分类。
其中主要的贸易类型有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专门贸易与总贸易、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海路贸易与陆路贸易以及现汇贸易与易货贸易。
第2章比较优势理论(3课时)2.1 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初表述2.2 比较优势引论2.3 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2.4 比较优势理论的补充本章内容主要有:1.重商主义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早发端者,与当时的时代相适应,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拥有的金银越多,就会越富有、越强大,所以主X通过开展贸易并保持贸易顺差来达到使本国财富增加的目的。
2.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否定了重商主义通过流通领域来增加财富的思想,认为一国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那么两国都可以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中获益。
3. 李嘉图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可以生产并出口其比较优势产品,同时进口比较劣势产品,则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分工和交换中获益。
比较优势理论后来成为各国开展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石。
4.穆勒从需求角度补充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交换价格即贸易条件取决于两国各自的生产能力及其对于另一国产品的“需求强度”,并最终取决于两国“相互需求”的均衡。
2024年《国际贸易概论》教案
《国际贸易概论》教案一、课程简介《国际贸易概论》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政策和实践,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课程涵盖了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贸易理论、贸易政策、贸易措施、贸易组织、贸易实务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和统计指标。
2.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等。
3.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工具和实施方式,掌握关税、配额、补贴等贸易措施的作用和影响。
4.熟悉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贸易组织的基本职能、运行机制和主要协议。
5.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流程,包括合同签订、支付方式、运输和保险等。
6.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分析能力、谈判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学时)(1)国际贸易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和统计指标2.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4学时)(1)绝对优势理论(2)比较优势理论(3)要素禀赋理论(4)规模经济理论3.国际贸易政策(4学时)(1)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和工具(2)关税的作用、种类和征收方式(3)非关税壁垒的作用、种类和影响(4)贸易政策的实施和评估4.国际贸易组织(4学时)(1)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本职能和运行机制(2)WTO的主要协议和规则(3)区域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区5.国际贸易实务(4学时)(1)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2)国际贸易的支付方式(3)国际贸易的运输和保险(4)国际贸易纠纷的处理6.国际贸易案例分析与实践(2学时)(1)国际贸易案例分析(2)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理论、政策和实务。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国际贸易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指导大
纲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国际贸易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国际贸易课程编码:见附件三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trade
学时:18学分:2
适用专业: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通实课先修课程:
教材:国际贸易(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宋体4号字加粗)
国际贸易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涉外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已经加入WTO以后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具备涉外经济理论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对于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很重要。
根据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国际贸易概论课程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学生,课程类别为通实课。
1.学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基础知识,掌握分析国际贸易和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
2.在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国际经济中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能提出相应的见解。
3.跟踪当前国际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变化趋势,进一步拓展学生所学
的知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力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系统,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应用能力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具体表现在:
1.在教材选用上,采用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包括一般性的知识与理论,同时,其教材编排体系和内容上,有助于教师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2.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以往教师课堂上“从头到尾,面面俱到”的传统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甚至争议的互动关系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强调概念及其应用,而不是理论上的形式主义。
一方面,向学生传授国际贸易这一动态领域中令人振奋的理论进展和有趣的热点事件;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逐步感受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4.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相结合。
以往教学中忽略课后练习或作业这一环节。
实践证明,每一章节内容的练习和作业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学习或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宋体4号字加粗):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概念,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原因及其发展变化。
了解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熟悉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
二、国际货物贸易
三、国际服务贸易
四、对外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与国际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量(#)
五、对外贸易地理分布与国际贸易地理分布(#)
六、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与国际贸易货物结构(#)
七、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
八、对外贸易依存度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
二、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三、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四、地理大发现与国际贸易(*)
五、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与国际贸易(*)
(一)工业革命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二)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的特点
六、二次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一)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变化
第三节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熟悉重商主义的观点,掌握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斯密之前的贸易理论
一、早期的分工交换思想
二、重商主义
第二节斯密的绝对优势论(*)
一、斯密其人
二、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
三、绝对优势论的理论模型
四、对绝对优势论的评价
第三节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历史背景与代表人物
二、基本假设和模型
三、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
1、总体均衡分析
2、局部均衡分析
四、评价
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资源禀赋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赫克歇尔-俄林贸易模型。
了解里昂剔夫之谜,熟悉对里昂剔夫之谜的各种解释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产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一、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
二、产品成本的绝对差异
三、要素价格比例不同
四、要素供给比例不同
五、贸易影响与贸易所得
1.总体均衡分析
2.局部均衡分析
第二节里昂剔夫之谜
一、里昂剔夫之谜的产生
二、里昂剔夫之谜的解释
第四章关税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关税的基本概念和种类。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关税的基本概念
一、关税的概念、产生、发展和性质
二、关税的种类(*)
第二节关税的总体均衡分析
一、小国征收关税的影响
二、大国征收关税的影响
第五章非关税壁垒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非关税壁垒的特点,掌握非关税壁垒中的配额、技术壁垒、反倾销、反补贴、紧急保障措施和进口配额的概念及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
教学内容:
第一节非关税壁垒的特点与种类
一、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二、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第二节倾销与反倾销
一、倾销与反倾销的基本要点
二、国外对我国产品反倾销特点
三、我国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
四、减少外国对我国农产品反倾销的策略
第三节鼓励出口的贸易和产业政策
一、出口补贴(*)(#)
二、对出口产业的生产补贴
三、鼓励出口的其他政策
第四节出口限制或进口鼓励
一、出口限制
二、进口鼓励
第六章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合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APEC的产生发展,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二、关税同盟理论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
第二节区域性自由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发展
一、欧洲经济的一体化
1、欧洲共同体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欧洲一体化对经济贸易的可能影响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产生过程
2、北美自由贸易的影响
三、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2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目标、原则
第七章国际服务贸易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内容及特点。
第一节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内容与分类
第二节GATS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国际技术贸易的相关内容
第八章国际贸易常用价格术语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常用价格术语。
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常用价格术语
四、课程学时分配(宋体4号字加粗)1
五、课程习题要求(宋体4号字加粗)
学生完成每节课后书后的复习题,认真阅读相关案例并展开分析,了解关于贸易、经济方面的时事。
六、课程的实验内容与要求(宋体4号字加粗)1
方式(宋体
七、考核
4号字加粗
)
1.开卷
2.
3. 4等等
八、课程的主要参考书(宋体4号字加粗)
(1) StevenHusted,MichaelMelvin,InternationalEconomics[M],(thefifthedition),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2,影印版
(2) 海文、P.林德特、王新奎着<<国际贸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保罗.克鲁格曼.黄胜强译.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迈克尔.波特.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5)陶明,吴申元等.服务贸易学[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6)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81
(7)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1
(8)B俄林.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M].商务印书馆,1986
(9)朱彤.发展中国家在WTO中的地位和利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0)温思美.农产品国际贸易[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11)陈同仇、薛荣久.国际贸易(1997年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第一章
、
九、格式要求(宋体4号字加粗)
要求纸张A4、页边距3.17*2.5厘米、行距1.5倍、宋体、正文内容5号字
备注:1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其实验部分按附件二中“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学时分配表”编写。
制定人:于丽艳
审定:
批准:
2006年XX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