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方位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队别:研究生75队
姓名:***
学号:
时间: 2011年1月3日
内容摘要
如今,如何高效率地战备成了各国军队之间竞相研讨的问题。身处于和平年代,过多地发展军工企业易耗散国家的精力,然而,一旦战争爆发,没有足够的军工后勤保障容易导致战争的失败。在信息时代及与其相适应的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建设思路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战争的新特点,作战周期短、战争突发性强和战时消耗量大,客观上要求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走向融合。
关键词:军备力量军民融合
全方位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古今中外,富国无不是各国一致追求的目标。但是,要想富国,必须强军。富国是目的,强军是手段,二者相依而存、结伴而行。秦国商鞅提出:“兵不强,不可以摧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盛世”以及世界历史上强国的兴起,无一不是通过富国强军来实现的。
在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上,尽管各国根据本国的安全环境和国情采取不同的政策和做法,但是,建立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国防现代化的军民融合建设体系,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一致的政策取向。
1.世界各国军民融合情况说明
1.1美国:军民融合典型
美国是积极推进军民一体化建设的典型国家。冷战结束后,其《重组美国国防工业》,就是力图实现军民科技工业一体化的总计划。它通过建立跨部门的军政联合协同机构,构建军民结合型企业,制定军民一体化的政策法规,实施各种军民一体化建设的专项计划,逐步形成了“军民融合”的国防建设体系,从而提高了整个国家科技工业基础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增强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
1.2俄罗斯:“军民分离”到“军民融合”
俄罗斯曾今承继了前苏联“军民分离”的国防经济管理体制,军用与民用划分过于详细,导致军事力量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但普京上台后对军事工业实行全面改革,强调在首先满足国防需求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军民结合和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建立军民融合的工业体系,尽管目前俄罗斯尚未摆脱长期军民分离的格局,但军民融合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
1.3日本:寓军于民
日本作为战败国,因受国际公约的约束,长期以来走的是一条“寓
军于民”的道路,不设立专门的国有军工企业,主要依靠民间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发展武器装备,这实际上就是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如今,由于信息化战争的来临和发展,日本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4其他国家:军民融合
印度被认为是实施“国防优先”模式的代表,其实,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印度已经不再强调军民分离,而是确立了“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并重、优先考虑国防需求”的方针,开始建立和健全军民结合型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国防工业体系,目前印度已经形成了包括50个科研机构、48个国营军工企业和200多个私营企业在内的国防工业体系。以色列的“以军带民”模式,很大程度上也是军民融合建设模式。政府重视军民结合,鼓励国有军品公司和私营军品公司平等参与国防装备的项目竞争,建立军用技术转民用的机制,用军用技术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我国全方位军民融合建设道路
借鉴古今中外的经验,我们也提出富国强军战略。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战略?从现在的情况看,最好的选择就是走全方位军民融合建设道路。
2.1借鉴历史经验
总结美国军事建设经验,不难看出,美国人向来有军转民的传统,因此其军事高科技能够较为快速的向民用转移。这样的例子几乎不胜枚举,如全球所使用的因特网,起初只是美国国防部在1960年为进行相关国防研究所建立的一个试验网,20多年后便逐渐走向商业化。诸如此类的还有塑料、喷气发动机、雷达及核电站等,都是从军事应用起家后转到民用的。但到了伊拉克战争后,美国技术转移的方向似乎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很多军用技术看起来原先是来自民用部门开发的成果。在尖端领域,美国军事工业已经完成了军民一体化的转
轨,美国很多著名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承担了美国军方大量的武器研发任务。
2.2我国军民融合建设道路构想
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阶段,社会资源的可塑与可调控的空间很大。很多新兴产业不断兴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趋于完善,易于国防军工业的嵌入及发展。因而,军队必须抓住这个机遇期,从以下几点对军工产业进行改革。
2.2.1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鼓励军民用技术互转,建立军民一体化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
冷战结束后,各主要国家都经历了一个军费减少时期。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分别维持相互独立的国防和民用科技工业基础,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资源重复浪费和工作效率低下。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对军事至关重要的高技术已主要由民用市场所推动。因此,主要军工大国都在加强军民结合,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积极开展军用与民用领域技术的双向转移,以加快科技进步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降低获得前沿技术的成本,缩短武器装备的研制周期,促进军用和民用工业基础的一体化的实现。美国首先提出把“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同比它更大的“民用科技工业基础”结合起来,以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实现“军民一体化”的目标。在美国,“更好的选择就是朝着军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使得多数企业通过竞争为国防服务,少数企业依赖国防合同。”为实现这个目标,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美国国防部有专门的国防技术转移办公室,以负责拟定技术转移和两用技术政策,并全面指导和监督两用技术计划的实施。美国政府公布的《国家安全科学技术战略》,明确提出了美国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既满足军事需求又满足商业需求的先进的国家技术与工业基础,力求在有限国防预算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军事技术优势。美国还出台了一系列的计划来推动两用技术政策的实施。俄罗斯重视前苏联时期军民技术发展分离带来的教训,也非常重视优先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在所制定的国家高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中,包括了航空航天、核动力等多项与国防密切相关的领域。《俄罗斯联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