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土壤质量 石油烃的测定 ISO 16703-2011

合集下载

对土壤中总石油烃检测分析方法的探讨

对土壤中总石油烃检测分析方法的探讨

2020年03月对土壤中总石油烃检测分析方法的探讨梁迪思陈飞龙郭杰煌窦文渊陈健芝(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化学危害应急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510320)摘要: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随着开采和使用数量增加,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文章从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危害和检测工作现状入手,介绍了超声提取法-气相色谱法的应用,结果表明能满足土壤分析需求。

关键词:土壤;总石油烃;危害;超声提取法;气相色谱法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见党中央保护环境的决心之大,环境保护任务之重。

我国每年生产的石油烃达到60万吨,不仅污染了土水环境,还会危害生物健康,对人类生存形成潜在威胁[1]。

由此可见,检测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含量,成为污染治理的第一步。

以下结合实践,探讨了超声提取法-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1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危害和检测工作现状1.1总石油烃的危害石油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即总石油烃。

分析总石油烃的危害,一是破坏土壤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会影响土壤发生硝化作用、脱磷酸作用,土壤有机质的碳氮比、碳磷比发生变化,就会改变土壤的通透性,促使肥力下降,危害植物的生长。

二是总石油烃随着地球化学循环,会进入水体、大气,造成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范围扩大。

1.2检测工作现状石油烃是多种化合物组成的复合体。

已有研究证实,不同馏分的石油,其溶解度、烃沸点、粘滞性不相同,在环境中的迁移途径和迁移率差异较大[2]。

因此,检测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含量,能了解石油烃的迁移转化规律,为后续修复技术提供支持。

在有机污染物的处理上,传统方法有振荡提取法、超声波萃取法等,新型方法有微波萃取法、加压流体萃取法等。

结合实际应用情况,红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的在实验上也应用广泛,但考虑到土壤基质复杂,必须对现有检测方法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性。

2超声提取法-气相色谱法检测土壤中总石油烃2.1仪器试剂本次检测工作需要的仪器试剂有:①气相色谱仪,型号为Agilent7890B ,吹扫捕集仪:Teledyne Tekmar Atomx ;②超声波萃取仪生产商是浙江昆山仪器公司、氮吹仪生产商上海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纯水由本单位提供;③色谱纯级甲醇,由美国默克公司提供;④丙酮、二氯甲烷、正己烷,由美国默克公司提供;⑤优级纯无水硫酸钠;⑥石英砂;⑦浓度为2000mg/L 的C6-C9标准溶液,浓度为1000mg/L 的C10-C40标准溶液,由美国02SI 公司提供。

土壤中石油烃总量的测定 作业指导书

土壤中石油烃总量的测定 作业指导书

土壤石油烃(C10~C40)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本方法依据《土壤中石油烃(C10~C40)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ISO 16703:2011)编制。

二、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土壤中石油烃(C10~C40)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当取样量为20.0g时,土壤中可萃取石油烃的方法检出限为6.0mg/kg,测定下限为24mg/kg(干重)。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沸点在175~525℃范围内的烃类,包括C10H22~C40H82的正构烷烃以及异构烷烃、环烷烃、烷基萘和多环芳烃。

本方法不适用于定量测定C10以下的烃类(主要来源于汽油)。

基于气相色谱峰谱图和表1中不同正构烷烃的沸点信息,可获得石油烃的大致沸点范围和污染物成分的定性信息。

表1 C6至C40正构烷烃的沸点三、方法原理利用超声振荡使用丙酮/正己烷混合溶液提取土壤样品,经水洗分离有机相后,使用弗罗里硅土净化去除极性化合物,经浓缩后使用GC-FID测定,计算正癸烷和正四十烷标准溶液限定范围内的所有峰面积总和,使用石油烃标准物质外标法定量。

四、干扰非极性或弱极性(如卤代烃类)以及高含量的极性化合物可能会干扰测定。

五、试剂和材料5.1 丙酮HPLC5.2 正己烷HPLC5.3 丙酮/正己烷溶液:1+1(v/v)5.4 SPE 小柱:CNWBOND Na2SO4/Florisil(60-100目)SPE 玻璃小柱。

5.5石油烃标准溶液:市售C10~C40正构烷烃标准溶液,每种烷烃质量浓度均为1000ug/mL,溶剂为正己烷。

5.6无水硫酸钠:550℃下加热2h。

六、仪器和设备6.1 三角瓶、分液漏斗等玻璃器皿需在使用前进行高温处理。

6.2 JK-250型超声水浴振荡器。

6.3 TG16-WS 台式高速离心机。

6.4 GC-2010 Plus气相色谱仪配备FID检测器。

6.5 SH-Rxi-5Sil MS 色谱柱:30m×0.25mm×0.25um。

土壤石油烃的测定

土壤石油烃的测定

土壤石油烃的测定测定土壤中的石油烃是环境监测和土壤污染评估的重要步骤之一。

以下是常见的土壤石油烃测定方法: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原理:使用气相色谱仪(GC)分离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并将其与质谱仪(MS)联用以识别和定量化合物。

●步骤:1.土壤样品提取:使用适当的溶剂(如n-正己烷)将石油烃从土壤中提取出来。

2.浓缩:将提取的样品浓缩以增加检测灵敏度。

3.GC-MS分析:将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并分离,然后通过质谱仪进行检测和鉴定。

2. 气相色谱(GC)●原理:使用GC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化合物,可以与不同的检测器联用。

●步骤:1.土壤样品提取:提取土壤中的石油烃。

2.GC分析:将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使用色谱柱分离化合物,并使用检测器(如火焰光度检测器或质谱仪)进行检测和定量。

3. 红外光谱法(FTIR)●原理:使用红外光谱仪检测样品中特定化合物的振动和吸收特性。

●步骤:1.土壤样品制备:将土壤样品与适当的溶剂混合并制备成固体样品。

2.FTIR分析:将样品放入红外光谱仪中,通过测量其在红外光谱区域的吸收谱来识别其中的化合物。

4. 光谱荧光法●原理:使用荧光光谱仪检测样品中特定化合物的荧光特性。

●步骤:1.土壤样品制备:通过提取或预处理,制备含有石油烃的溶液样品。

2.荧光光谱分析:将样品置于荧光光谱仪中,通过测量其在特定波长下的荧光发射来检测和定量化合物。

注意事项:●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和限制,选择适合的方法需考虑样品类型、所需灵敏度、分析目的以及实验室设备和专业水平等因素。

●在进行土壤石油烃测定前,需准备合适的实验室条件和设备,并遵循标准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范。

针对特定的样品和分析要求,最佳的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因此,建议在进行石油烃测定前咨询专业的环境科学或化学分析人员,以确保选用最适合的方法。

土壤污染中可萃取石油烃的检测方法研究

土壤污染中可萃取石油烃的检测方法研究

标准(GB36600-2018),其中可萃取石油烃(C10~C40)作为较为
液过滤至浓缩瓶中,用适量的 1颐1 丙酮-正己烷混合液洗涤提取容器
重要的污染物指标被纳入该标准中。如何对土壤中的石油烃污
3 次,并冲洗漏斗,将洗液并入浓缩瓶中,用平行蒸发仪进行浓缩。
染物进行快速、高效、准确的测定分析,为后续土壤污染风险评
1 采样
本 实 验 所 选 取 的 广 州 市 某 地 块 是 依 据《土 壤 环 境 监 测 技 术 规 范》(HJ/T 166 -2004)《场 地 环 境 监 测 技 术 导 则》(HJ
色谱柱为熔融石英毛细管柱 HP-5,长 30m,内径 0.32mm, 膜厚 0.25滋m;进样口温度:320益,色谱柱流速:2.00ml/min,升温 程序:60益保持 10 分钟,以 10益/min 升至 320益恒温 10min。检 测器 FID 温度:330益。氢气流量:40mL/min;空气流量:350mL/ min;尾吹气流量:30mL/min;分流比:60.0。 2.3 样品的处理和分析 2.3.1 校准曲线的配制
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也可以通过地球化学循环进入水体和
300s,淋洗体积:60%,循环次数:1 次,收集时间:100s。
大气,造成二次污染[3]。2018 年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
2.2.3 过滤和脱水和浓缩
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在玻璃漏斗上垫一层玻璃棉,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将提取
叶资源节约与环保曳 2019 年第 5 期
土壤污染中可萃取石油烃的检测方法研究
孔彬 (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 要:石油烃是各类重点行业污染地块土壤中检出 率较高袁毒性较强的有机污染物遥 本文参照目前国内外较 为成熟的土壤中石油烃的分析方法 EN ISO16703:2011 渊E冤袁 选取广州市某地块土壤样品进行分析袁 当取样量为 10.0g 时袁 土壤中可萃取石油烃的实验室方法检出限为 2.04mg/kg袁曲线相关系数为 0.99997袁精密度为 0.78%袁空 白样品加标回收率为 83.9%袁相对标准偏差为 2.9%遥

土壤中石油类有机污染物检测方法总结

土壤中石油类有机污染物检测方法总结

l 国外土壤中石油类有机污染物检测方法:
国外非常重视对油污土壤的研究,如美国环保局(US EPA)针对土壤中石油类有机污染物建立了6种定性定量分析 方法;Marc A.Mills等研究者利用二氯甲烷抽提与重量法 进行油污土壤定量分析;Richter B E、Arthur C L及 Liang S等采用快速溶剂抽提(ASE)、固相微萃取(SPME)和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技术,使用不同的有机溶剂作为萃取 介质,对土壤及沉积物中的石油类有机污染物进行了全面 的研究工作。
(1)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主要采用仪器法和重量 法两大类方法检测土壤中的石油类有机污染物 数量,使用质谱法或色谱标样保留时间法进行 定性分析。但不同学者在研究中所应用的具体 实验方法比较杂乱。建议尽快规范土壤中石油 类有机污染物的定性定量检测分析方法。
(2)在对土壤中的石油类有机污染物检测中, 建议使用仪器分析的检测方法,尽量减少实 验室有毒溶剂用量,避免耗时长、步骤繁琐 且易造成误差的操作过程,并努力满足绿色 化学实验要求。
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分析方法
2 国内土壤中石油类有机污染物定量检测方法
我国目前一般使用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土壤石油有机污染定量检测研究。如我国传统常规测定土壤 及底质中有机质含量方法普遍采用油浴消解一重铬酸钾容量 法。
林滨等采用重铬酸钾比色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有机质; 杨冬雪、黄彩海等采用改进的消解法定量测定土壤及底质中 的有机污染物。许多学者还采用索氏抽提和各种萃取法来提 取土壤样品中的石油有机污染物,俞元春等使用“直接法”; 龚莉娟采用四氯化碳提取硅酸镁吸附一非分散红外法定量测 定土壤中石油类物质;唐松林利用四氯化碳溶剂在50℃~ 60℃水浴中以40~60r/min的转速振荡14h的相似提取方法, 萃取液经干燥、定容、过滤后通过红外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的 石油类污染物。

土壤中的总石油烃(C10-C40)的检测分析方法研究

土壤中的总石油烃(C10-C40)的检测分析方法研究

1 引言石油烃是目前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之一, 主要来源于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和沥青等,是多种烃类(正构烷烃以及异构烷烃、环烷烃、烷基苯、烷基萘和多环芳烃)的混合物。

过量的石油烃一旦进入土壤将很难予以排除,将给社会、经济和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

目前,测定[1][2]土壤中的总石油烃的方法有气相色谱法、重量法、红外分[3-4][5]光光度法等,预处理方法有索氏萃取法、加速溶剂萃取[1][6]法、超声波萃取法等。

本文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总石油烃(C -C ),该方法萃取效率高,所需溶剂较少,能满1040足大量土壤样品中总石油烃(C -C )检测的需要。

10402 仪器及试剂GC-2010Plus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快速溶剂萃取仪(美国热电);氮吹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弗罗里硅土柱:cnw florisil SPE小柱(1g/6mL);丙酮、正己烷、二氯甲烷均为农残级、硅藻土(经400℃干燥4h)。

3 样品前处理3.1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采集后密闭储存于棕色玻璃瓶中,应尽快分析。

若不能及时分析,应冷冻(≤-18℃)保存,保存期为30d。

3.2 提取准确称取20.00g(精确到0.01g)新鲜土壤样品,加入适量硅藻土脱水拌匀,装入合适的萃取池中。

以正己烷—丙酮(1:1)溶液,按以下条件进行萃取:萃取温度100℃,萃取压力1500psi,静态萃取时间5min,氮气吹扫时间60s,萃取循环次数2次,收集提取液。

3.3 水洗与浓缩将提取液转入250mL分液漏斗种,加入100mL 纯水洗涤2次,静置分层后,将正己烷相收集于收集瓶并加入无水硫酸钠脱水,无损转移至浓缩瓶,在35℃的水浴中旋转蒸发浓缩有机相,当样品浓缩至2mL左右,用巴士滴管无损转移至浓缩瓶,用正己烷淋洗3次,每次2mL左右,全部收取至浓缩瓶,设置温度38℃,压力一档,氮吹至1mL左右,待净化。

3.4 净化与浓缩将上述预处理好的溶液加入依次用10mL 正己烷/二氯甲烷溶液(4+1)、10mL正己烷活化好的弗罗里硅土柱,用3mL正己烷完全转移,在净化层刚刚露出空气之前,加10mL正己烷+二氯甲烷(4+1)淋洗液洗脱净化柱,靠重力自然流下,收集所有洗脱液于干净的50mL浓缩瓶中。

气相色谱测定固体废物中石油烃(C_(10)~C_(40))方法的研究

气相色谱测定固体废物中石油烃(C_(10)~C_(40))方法的研究

试验•研究清洗世界Cleaning World 第37卷第3期2021年3月文章编号:1671-8909 (2021 ) 3-0034-002气相色谱测定固体废物中石油烃((^。

〜(^。

丨方法的研究李璐',赵兢兢\王瑾\王慧2(1.辽宁北方环境保护有限公司;2.辽宁天益达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161)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石油已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能源之一。

因此石油烃是目 前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之一。

石油类污染物可影响人体多种器官的正常功能,在水体环境中的大量存在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

油类物质排入土壤后,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

因此建立可靠的、切实可行的 测定固体废物中石油烃的检测分析方法,对检测行业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目前检测行业急需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石油烃;固体废物中图分类号:X833 文献标识码:A〇引言石油烃是目前广泛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包括汽 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和沥青等,是多种烃类(正 构烷烃、支链烷烃、环烷烃、芳烃)和少量其他有机物,如硫化物、氮化物、环烷酸类等的混合物。

石油烃中的 芳香烃类物质对人体的毒性较大,尤其是以双环和三环 为代表的多环芳烃毒性更大。

通过呼吸,与皮肤黏膜接 触,食用含污染物的食物等途径均有将石油类污染物引 入人体的可能。

石油类污染物能通过食物链在动植物体 内逐级富集,摄入人体后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危害,可导 致急性中毒、严重腹泻,同时还能引起手脚麻痹,昏迷,神经紊乱等症状,对人的血液、免疫系统、肺、皮肤和 眼睛等也有毒害作用,特别是其中的多环芳烃,对人体 有致癌、致变、致畸作用。

石油在水体环境中的大量存 在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

石油对水的色、味和溶解氧均有较大影响,因此石油对水生生物的危害 很大。

油类物质排入土壤后,会影响土壤的通透性。

积 聚在土壤中的石油类物质绝大部分是高分子有机物,它 们粘着在植物根系上形成一层粘膜,阻碍根系的呼吸与 水分的吸收,甚至引起根系的腐烂。

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气相色谱分析测定

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气相色谱分析测定

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气相色谱分析测定摘要:有效的总石油烃检测方法的建立对于评估石油的污染程度以及避免危害的意义重大。

本文建立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TPH)的检测方法,论述了试剂材料、仪器设备、以及分析步骤等,通过分析结果可知,此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适用于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测定。

关键词:总石油烃;气相色谱法;测定引言总石油烃(TPH)是目前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之一,主要来源于是有的开采、冶炼、使用和运输过程中的污染及泄漏事故,以及含油废水排放、石油制品的挥发等石油污染过程,过量的总石油烃一旦进入土壤将很难予以排除,将会给人类与社会经济和造成严重的危害。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石油类分析方法主要有:红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等。

本研究主要选用了气相色谱法对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

1.实验部分1.1仪器与材料石油烃按含碳数的不同分为含碳数C6~C9,含碳数C10~C40的两部分。

实验中所用的C6~C9标准品由5000mg/L的正构烷烃(C6~C9),C10~C40标准品为1000mg/L的正构烷烃(C7~C40)。

C6~C9检测设备条件:安捷伦7890A;色谱柱:HP-530m×0.32mm×0.5um石英毛细管柱;仪器条件:载气:N2;进样口:220℃;检测器:300℃;柱温:35℃(1min)80℃。

C10~C40检测设备条件:岛津GC-2010Plus;色谱柱:HP-530m×0.32mm×0.5um石英毛细管柱;仪器条件:载气:N2;进样口:280℃;检测器:320℃;柱温:40℃(1min)320℃(10min)。

2.分析步骤加标空白土壤样品的制备:取部分土壤,使用前先在马弗炉400℃烘4h,除去目标化合物,GC分析确保目标化合物未检出。

密封保存作为加标用空白土样[1]。

C6~C9:称取2g上述空白土壤样品于20mL顶空瓶中,加入10mL二次水,压紧瓶盖,进行顶空进样,用带有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以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中文版土壤质量石油烃的测定ISO16703-2011

中文版土壤质量石油烃的测定ISO16703-2011

中⽂版⼟壤质量⽯油烃的测定ISO16703-2011⼟壤质量⽯油烃(C10-C40)的测定⽓相⾊谱法1范围本国际标准规定了⼀种⽓相⾊谱法定量测定野外潮湿⼟壤样品中矿物油(碳氢化合物)含量的⽅法。

本⽅法适⽤于⼟壤中矿物油含量(质量分数)在1000mg/kg-10000mg/kg之间,表⽰为⼲物质,适合于较低的检出限。

本标准适⽤于所有沸点范围在175℃到525℃的C10H22到C40H82正构烷烃的碳氢化合物的测定,包括异烷烃、环烷烃、烷基苯、烷基萘和环芳⾹族化合物,但这些化合物在净化过程中不被吸附在指定的柱⼦上。

本标准不适⽤于定量测定来源于汽油的含碳量根据所得到的⽓相⾊谱图谱和附录B所列的各个正构烷烃的沸点,可以得到矿物油的近似沸点范围和⼀些污染组分的定性信息。

2引⽤标准下列参考⽂件对本⽂件的应⽤必不可少。

对于过时的引⽤,只引⽤的版本适⽤。

对于未注明⽇期的引⽤⽂件,适⽤所引⽤⽂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

ISO8466-1:1990⽔质分析⽅法的校准和评价及性能特征的估计第1部分:线性校准函数的统计评价ISO10381-1⼟壤质量采样第1部分:采样⽅案设计指南ISO11465:1993⼟壤质量⼲物质和含⽔量的测定重量法ISO14507⼟壤质量有机污染物测定⽤样品的预处理3术语和定义对于本⽂,适⽤以下术语和定义3.1烃含量(通过⽓相⾊谱法)⽤丙酮/正庚烷(2+1)萃取且不吸附在佛罗⾥硅⼟柱上,并能够在⾮极性⽑细管柱上⾊谱分离,保留时间在正葵烷(C10H22)和正四环烷(C40H82)之间的化合物的总和。

注:符合此定义的物质主要为长链或⽀链脂肪族、脂环族、低多环或烷基代芳⾹烃。

4⼲扰⾮极性和弱极性化合物(如卤代烃)和⾼含量极性化合物可能⼲扰测定。

5原理通过机械振动或丙酮/正庚烷超声提取⼀定量的均质⼟壤样品,将有机相分离并⽤⽔冲洗2次,极性化合物吸附在佛罗⾥硅⼟上⽽被除去,采⽤⽑细管⽓相⾊谱法和⽕焰离⼦化检测器(FID)对净化后的提取液进⾏分析。

石油污染土壤检测标准

石油污染土壤检测标准

石油污染土壤检测标准石油污染土壤是指由于石油的泄漏或排放导致土壤中石油烃类物质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的土壤。

石油污染土壤的治理和修复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课题,而准确的检测标准是治理和修复工作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石油污染土壤检测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石油污染土壤的检测对象。

石油污染土壤的检测对象主要包括土壤中的石油烃类物质,如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多环芳烃等。

这些物质对土壤和周围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需要对其浓度进行准确的检测和评估。

二、石油污染土壤的检测方法。

石油污染土壤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分析检测两种。

现场快速检测主要是通过便携式仪器对土壤中的石油烃类物质进行快速检测,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初步的检测结果。

而实验室分析检测则是通过取样后将土壤送往实验室进行详细的化学分析,可以获取更加准确的检测结果。

三、石油污染土壤的检测标准。

石油污染土壤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石油烃类物质的浓度限值,二是对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

对于石油烃类物质的浓度限值,通常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设定,不同的物质在土壤中的允许浓度也有所不同。

而对于土壤的环境质量标准,则是根据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设定,主要包括土壤中各种污染物的容许量和土壤质地、pH值等指标。

四、石油污染土壤的检测流程。

石油污染土壤的检测流程主要包括现场取样、样品处理、实验室分析和数据评价等步骤。

在现场取样时,需要根据石油污染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取样点和深度,并采用合适的取样方法进行取样。

样品处理包括样品的保存、保存和运输,需要保证样品在取样后不受到二次污染。

实验室分析主要是对样品中的石油烃类物质进行化学分析,获取其浓度数据。

数据评价则是将实验室分析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比对,评价土壤的污染程度和修复难度。

五、石油污染土壤的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石油污染土壤的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随着便携式仪器的性能不断提高,现场快速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土壤 石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1051-2019)方法确认

《土壤 石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HJ 1051-2019)方法确认

《土壤石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 1051-2019)方法验证报告1 方法依据HJ 613-2011 土壤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重量法HJ/T 166-2004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051-2019 土壤石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土壤中石油类的测定。

3 方法原理土壤用四氯乙烯提取,提取液经硅酸镁吸附,除去动植物油等极性物质后,测定石油类。

石油类的含量由波数分别为2930cm-1(CH2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2960cm-1(CH3基团中C-H键的伸缩振动)和3030cm-1(芳香环中C-H键的伸缩振动)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和A3030,根据校正系数进行计算。

4 仪器和设备4.1 红外测油仪:OIL460型红外测油仪,并配有40mm带盖石英比色皿;4.2 水平振荡器:HY-5型回旋式振荡器;4.3 马弗炉:SX2-4-10A电阻炉;4.4 天平:FA2004B电子天平、JJ500电子天平,精度分别为0.0001g、0.01g;4.5 具塞锥形瓶:100ml;4.6 玻璃漏斗:直径为60mm;4.7 采样瓶:500ml,广口棕色玻璃瓶,具聚四氟乙烯衬垫;4.8 一般实验室常用器皿和设备。

5 试剂和材料5.1 四氯乙烯(C2C14):以干燥40mm空石英比色皿为参比,在波数2930cm-1、2960cm-1和3030cm-1处吸光度应分别不超过0.34、0.07、0。

5.2 无水硫酸钠(Na2SO4):置于马弗炉内450℃加热4h,稍冷后置于磨口玻璃瓶中,置于干燥器内贮存。

5.3 硅酸镁(MgSiO3):150μm~250μm(100目~60目)取硅酸镁于瓷蒸发皿中,置于马弗炉内450℃加热4h,稍冷后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置于磨口玻璃瓶中保存。

使用时,称取适量的硅酸镁于磨口玻璃瓶中,根据硅酸镁的质量,按6%(m/m)比例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密塞并充分振荡,放置12h后使用。

ISO 16703土壤质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烃(C10~C40)

ISO 16703土壤质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烃(C10~C40)

ISO 16703-2004土壤质量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烃(C10~C40)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烃(C10~C40)、1 范围本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潮湿土壤的矿物油(碳氢化合物)含量。

本法适用于矿物油含量(质量分数)在100mg/kg-10000mg/kg(干重)之间的土壤。

本法适用于沸点范围在175℃~525℃内C10H22-C40H82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烷基苯类、烷基奈类和多环芳烃中所有的碳氢化合物,且在净化过程中不被吸附。

本法不适合C10以下的汽油类碳氢化合物气相色谱所得色谱峰及依沸点区分正构烷烃列表于附录B,也可得到污染物的定性信息和矿物油大致的沸点范围,见表1。

2 参考标准ISO 84661-1:1990 part1ISO 10381-1 part1ISO 11465:1993ISO 145073术语和定义(略)4干扰非极性和弱极性的化合物(如:卤代烃)和高含量的极性化合物干扰测定5原理利用机械震荡或超声震荡用丙酮/正庚烷混合液提取土壤样品。

分离有机相,水洗后,弗罗里硅土净化去除极性化合物,GC/FID测定,计算正癸烷和正四十烷标准溶液限定范围内的所有峰面积总和,使用石油烃标准物质外标定量。

除了庚烷,也可以使用其他非极性溶剂(如石油醚、环己烷、正己烷),但是需检验该溶剂对于土壤中烃类的提取效率。

注:如需更低的检出限,可使用石油醚作为萃取溶剂并配合大体积进样。

6试剂和材料6.1 丙酮,(CH3)2CO6.2 正庚烷,C7H166.3 弗罗里硅土柱:粒径在150μm~250μm(60~100目)之间,140℃下加热至少16小时后在分子筛干燥器中保存。

可直购市售6.4 无水硫酸钠,550℃下加热至少2小时。

6.5硬脂酸硬脂酰测试溶液(C36H72O2),100mg硬脂酸十八烷基酯溶于100ml正庚烷溶液。

6.6 保留时间窗口(RTW)标准溶液,包含有正癸烷和正四十烷。

称取30±1mg的正四十烷放入1L容量瓶,加入适量正庚烷(5.2)完全溶解,再加入30μL正癸烷(大约21 mg),混合均匀后用正庚烷定容摇匀。

一种检测土壤和沉积物中总石油烃C~C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检测土壤和沉积物中总石油烃C~C的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检测土壤和沉积物中总石油烃C~C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石银俊,龚祖星,吴述超,曹攽
申请号:CN202010522965.2
申请日:20200610
公开号:CN111521715A
公开日:
202008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土壤和沉积物中总石油烃C~C的方法,土壤和沉积物中的总石油烃C~C经提取、在线净化、浓缩、定容后,经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检测,根据保留时间窗定性,外标法定量。

本发明所述的填充在萃取池内的吸附材料为弗罗里硅土,能够被正己烷或者正己烷‑丙酮提取且不被硅酸镁吸附,采用样品、吸附剂混匀‑在线净化的加速溶剂萃取法,净化过程都在萃取池的封闭体系中完成,样品和吸附剂直接混合均匀,与其它净化方法相比,无需分层填入吸附剂和样品,避免额外加入纤维滤膜,减少操作步骤,避免了提取液净化过程多次转移产生的损耗,减少有机溶剂使用量,提高样品回收率。

申请人: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地址:31000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体育场路50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土壤石油烃的测定标准

土壤石油烃的测定标准

土壤石油烃的测定标准嘿,朋友!今天咱来唠唠土壤石油烃的测定标准这事儿。

这可不像咱平常唠家常那么简单,但也别怕,听我慢慢说。

我有个朋友叫大刘,在实验室里整天和这些土壤样本打交道。

有一回我去找他,一进门就看见他愁眉苦脸的。

我就问:“大刘,咋啦?这脸皱得像那苦瓜似的。

”大刘指着一堆土壤样本说:“你看看,这些土壤里的石油烃含量到底咋测才准呢?这标准要是搞不清楚,这活儿就干不明白了。

”我一听,这事儿得好好研究。

咱先说这采样,这就像咱去菜市场买菜得挑新鲜的一样。

采样得有代表性,不能光挑看着脏的地方采,那可不行。

得在一片区域里,这儿采点儿,那儿采点儿,就像撒网捕鱼,各个角落都得照顾到。

大刘他们有次去野外采样,有个新来的小伙子,图方便,就在路边随便挖了点儿土。

大刘看见了,气得直跺脚:“你这是干啥呢?这路边的土能代表啥?说不定都是汽车尾气落下来的灰,能和地里的一样吗?”小伙子被说得脸通红,赶紧重新去采。

采完了样,就得准备测啦。

这测定的方法啊,就像做菜有菜谱一样,得按标准来。

有的方法就像炖排骨,得小火慢炖,慢慢来;有的呢,就像炒个小菜,快快当当的。

比如说有个萃取的步骤,就像把土里的石油烃像从沙子里挑珍珠一样弄出来。

得选对萃取剂,不能瞎搞。

大刘他们试过好几种萃取剂,有次用错了,结果测出来的数据那叫一个离谱,就像你本来要量身高,结果量成了体重一样,完全不对。

还有啊,这仪器也得选对。

这仪器就像战士的枪,得好使。

有个高精度的仪器,就像神枪手的狙击枪,准得很。

但要是仪器没校准,那就像枪歪了靶子,打不准。

大刘他们每次用仪器之前,都得好好检查,就像战士出征前检查装备一样,一点儿都不能马虎。

在实验室里,大家经常为了一个数据争得面红耳赤。

有一回,两个人算出来的石油烃含量差了不少。

一个说:“我这步骤没错啊,肯定是你算错了。

”另一个也不示弱:“我都算了好几遍了,肯定是你采样或者处理的时候出问题了。

”这时候就得像老中医看病一样,一步一步排查,从采样到处理到测定,每个环节都不能放过。

ISO16703土壤质量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烃(C10~C40)

ISO16703土壤质量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烃(C10~C40)

ISO 16703-2004土壤质量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烃( C10~C40 )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烃(C10~C40 )、1 范围本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潮湿土壤的矿物油(碳氢化合物)含量。

本法适用于矿物油含量(质量分数)在100mg/kg-10000mg/kg(干重)之间的土壤。

本法适用于沸点范围在175℃~525℃内C10H22-C40H82 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烷基苯类、烷基奈类和多环芳烃中所有的碳氢化合物,且在净化过程中不被吸附。

本法不适合C10以下的汽油类碳氢化合物气相色谱所得色谱峰及依沸点区分正构烷烃列表于附录B,也可得到污染物的定性信息和矿物油大致的沸点范围,见表1。

表 1 C6 至C44 正构烷烃的沸点2 参考标准ISO 84661-1:1990 part1ISO 10381-1 part1ISO 11465:1993ISO 145073 术语和定义(略)4 干扰非极性和弱极性的化合物(如:卤代烃)和高含量的极性化合物干扰测定5原理利用机械震荡或超声震荡用丙酮/正庚烷混合液提取土壤样品。

分离有机相,水洗后,弗罗里硅土净化去除极性化合物,GC/FID 测定,计算正癸烷和正四十烷标准溶液限定范围内的所有峰面积总和,使用石油烃标准物质外标定量。

除了庚烷,也可以使用其他非极性溶剂(如石油醚、环己烷、正己烷),但是需检验该溶剂对于土壤中烃类的提取效率。

注:如需更低的检出限,可使用石油醚作为萃取溶剂并配合大体积进样。

6试剂和材料6.1丙酮,(CH3)2CO6.2正庚烷,C7H166.3弗罗里硅土柱:粒径在150μm~250μm(60~10目0 )之间,140℃下加热至少16 小时后在分子筛干燥器中保存。

可直购市售6.4无水硫酸钠,550℃下加热至少2 小时。

6.5硬脂酸硬脂酰测试溶液(C36H72O2),100mg硬脂酸十八烷基酯溶于100ml 正庚烷溶液。

6.6保留时间窗口(RTW)标准溶液,包含有正癸烷和正四十烷。

关于土壤中总石油烃检测分析方法论述

关于土壤中总石油烃检测分析方法论述

关于土壤中总石油烃检测分析方法论述摘要:本文先是分析了总石油烃对土壤以及大气的危害;然后阐述了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检测方法,以及这些检测方法的缺陷;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关键词:土壤;总石油烃;检测方法1、总石油烃的危害有着“黑色金子”美称的石油是一国工业的血脉,现阶段,石油的发挥的做仍无可替代。

但是石油的开发、加工、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污染物,其中对土壤污染最严重的就是总石油烃。

总石油烃又称为矿物油,它可以通过自身含有的反应基团来限制土壤系统中脱磷酸的作用,致使土壤有机质中的碳、氮、磷之间的比例发生变化,从而大幅度降低土壤的肥力,甚至会导致在该土壤生长的植物含有毒素。

此外,总石油烃还可以通过土壤参与到地球的大气循环之中,从而对地球的大气和水体造成污染。

因此,对土壤中总石油烃进行检测,提取、分离各污染物对治理土壤的污染有着重要的作用。

迄今为止,在对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的检测中,我国还没有监理统一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

评估改善土壤质量的前提工作就是准确的测定出总石油烃的含量,而准确检测土壤中总石油烃含量的关键在于采用的检测方法和使用的萃取溶剂,所以在没有统一标准的前提下,先进的检测方法关乎着数据的准确性。

目前主要使用的方法有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和非色散红外吸收光度法。

每种检测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其中非色散红外吸收光度法只能检测总石油烃中的环烷烃和直链烷烃,对其他化合物还不能够检测或者检测的结果很不准确,不具有代表性;气相色谱法灵敏性高,但是只能检测具有高度挥发性的物质,对不具有挥发性的物质无法检测,也无法满足检测的要求。

所以,要继续研究操作简便、检测结果准确性高的测定土壤中石油烃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满足国家测定土壤质量的要求。

2、实验分析2.1样品的处理首先取已经被污染的土壤10g,去除土壤中的杂质,加入硫酸钠溶液形成混合溶液;其次,加入90mL丙酮正己烷(1:1)混合溶液,把样品在索氏提取器进行提取;最后,把提取液进行过滤,留过滤后的溶液留作检测。

一种快速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方法

一种快速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方法

一种快速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方法许龙;王佳;柳玲;杨峰;高晓庆;文永;李超翔【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18(037)006【摘要】以土壤中总石油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Agilent Intuvo 9000气相色谱仪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分析方法.实验条件下通过标准曲线线性,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及实际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评价本方法的分析效果.结果表明:使用Agilent Intuvo 9000气相色谱仪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时,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2.70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1.4%~3.1%、标准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合格、实际样品加标回收效果良好,加标回收率为71%~138%.与传统气相色谱仪相比,利用Agilent Intuvo 9000气相色谱仪测定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方法是一种效率高、稳定性好、抗污染能力强的新选择.【总页数】4页(P108-111)【作者】许龙;王佳;柳玲;杨峰;高晓庆;文永;李超翔【作者单位】陕西智达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西安710061;陕西智达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西安710061;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西安710061;陕西智达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西安710061;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西安710061;陕西智达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西安710061;陕西智达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3【相关文献】1.快速溶剂萃取-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低含量油污染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含量 [J], 马晓利;苏丽娜;庞林;王林林;陈平2.土壤中总石油烃柴油段所含脂肪烃及芳香烃的分离净化及测定 [J], 胥红研3.低含量油污染土壤中总石油烃测定萃取方法研究 [J], 苏丽娜;马晓利;陈平4.土壤中总石油烃测定——3种前处理方法的对比 [J], 段旭;李慧慧;杨柳晨;田凯5.土壤中总石油烃(C10-C40)的测定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法的方法研究 [J], 蔡言;贾长城;郭艳梅;林佳琦;刁雪松;杜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4 气相色谱法测定 9.4.1 气相色谱系统性能测试
使用含有一种规定的固定相(7.5)的毛细管柱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调节气 相色谱仪(7.4)使其提供最佳的分离效果。系统性能标准溶液(6.9)中的正构 烷烃应能在基线分离。正四十烷的相对响应值应至少是二十烷的 0.8 倍。 气相色谱条件的例子见附录 A。
8 采样、样品保存及预处理 应按照 ISO 1038-1 进行采样,并与分析实验室协调。样品应密封保存在约 4℃
的暗处,并于一周内完成萃取;如果不能,样品应储存在-18℃或更低条件下, 分析前样品应均匀化。
9 步骤 9.1 净化柱的制备
将预先清洗好的玻璃棉或聚四氟乙烯熔块塞进柱内(7.10),然后依次加入 2g 佛罗里硅土和 2g 硫酸钠,使用前制备。
将约 100mg 正十八酸十八脂溶解于 100mL 正庚烷中(6.2); 6.6 保留时间窗(RTW)标准溶液,包含正四十烷和正葵烷。
保留时间窗(RTW)标准溶液就是界定范围的标准溶液,称取 30±1mg 的正 四十烷于 1L 容量瓶中,完全溶解于适当体积的正庚烷(6.2),加入 30µL 正葵 烷(约 21mg),摇匀,用正庚烷定容并摇匀,此溶液用于碳氢化合物的稀释步 骤使用(6.7)。 6.7 校准用碳氢化合物标准溶液
9.4.2 重复性测试 通过注入适当体积的正庚烷来记录气相色谱的柱流失,然后将适当浓度的控
制溶液(6.8)等体积注入 3 次,并记录每次进样的色谱图。根据 9.4.5 对色谱图 进行积分,计算出测得的峰面积均值及相应的标准差,相对标准偏差不得大于 5%。
9.4.3 校准 当方法首次使用和/或仪器或操作员发生变化时,根据 ISO 8466-1 要进行一
可以用另一种非极性溶剂(如石油醚、环己烷、正己烷)代替正庚烷,但必 须证明其对从土壤中提取碳氢化合物的适宜性。
注:如果要求更低的检出限,也可以以石油醚作为萃取剂,采用大体积进样或者 浓缩最终的萃取液。
6 试剂 一般来说,所有试剂均为试剂纯级,并适合其特定用途。
6.1 丙酮,(CH3 )2CO; 6.2 正庚烷,C7H16 ; 6.3 用于制备净化柱的佛罗里硅土,粒径 150 µm 到 250 µm(60-100 目),在 140℃加热至少 16h,并保存在覆盖有 a 型分子筛的干燥器中; 注:含有 2g 弗罗里硅土和 2g 硫酸钠的可用商品也适用; 6.4 无水硫酸钠,Na2SO4 ,在 550℃加热至少 2h; 6.5 硬脂酸十八醇脂试剂溶液,C36H72O2;
ISO 16703:2011
土壤质量 石油烃(C10-C40)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1 范围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一种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野外潮湿土壤样品中矿物油(碳
氢化合物)含量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土壤中矿物油含量(质量分数)在 1000mg/kg-10000mg/kg 之 间,表示为干物质,适合于较低的检出限。
9.4.7 计算 利用式(1)计算土壤样品中矿物油的含量:
ISO 16703:2011
wh
Vh m
f100 ws源自(1)其中 As b a其中:
(2)
wh— 为土壤样品中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分数,mg/kg 干物质; ρ — 为从校准曲线查得的萃取液中碳氢化合物的质量浓度,mg/L;
如果适合,可以使用 5-30g 的测试部分(如果样品吸附了加入的萃取溶剂的 主要部分,应使用较小的测试部分;如果需要提高灵敏度,应增加样品的注入量)。
这点特别重要,净化柱必须是新制备的和有效的,萃取液中不含丙酮(体积 分数小于 0.1%),尤其是样品中除矿物油碳氢化合物外还含有多环芳烃(PAH) 时。确保多环芳烃被吸附在净化柱上。如果在 GC-FID 色谱中观测到 PAHs 的明 显峰值(见附录 A),应在检测报告中提及。 注:为了提高和加快相分离,考虑到必要的安全预防措施,特别是考虑到易燃溶 剂时,应采用离心分离法。
次基本的校准,包括检出限和检测限的测定。 分析至少 5 种稀释的碳氢化合物标准溶液(6.7),此标准溶液应覆盖工作
第 4 页 共 14 页
ISO 16703:2011
范围。通过校正后的峰面积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校正函数。利用正庚烷的色 谱图来校正柱流失的碳氢化合物图谱峰面积。从计算的回归线,确定该方法的实 际灵敏度。
处理过的土壤样品于玻璃浸提器中,加入 40±1mL 丙酮(6.1)。短暂摇晃后, 加入 20±0.1mLRTW 标准溶液(6.6),关闭容器,用机械振荡或超声器(7.2) 提取样品 1 小时,待固体物质沉淀后,将上清液尽可能多的转移到分液漏斗(7.9) 中,为去除丙酮,用 100mL 水通过充分振荡(5min)清洗有机相 2 次,将有机 层收集于玻璃试管(7.8)中。加入足够的硫酸钠,以使不会形成块状。将 10mL 萃取液转入填充有佛罗里硅土的净化柱(9.1)中,不要用有机溶剂预洗柱子, 收集全部洗脱液,将净化后的萃取液转入气相色谱瓶中,用气相色谱进行分析。
此标准溶液可以使用不同体积的 RTW 标准溶液稀释可以整除的此类标准溶 液(6.8)来制备。 6.8 控制溶液
按照(6.7)相同的方法,使用一个碳氢化合物浓度大约在系统性能标准溶液 (6.9)工作范围中间的浓度制备一个独立的校准溶液。
第 2 页 共 14 页
ISO 16703:2011
6.9 系统性能标准溶液 以质量为基础,制备等量混合的正构烷烃混合物,其从 C10 到 C40 含有偶数碳原 子数,溶于正庚烷(6.2)中,使每个正烷烃的质量浓度约为 50mg/L,室温保存。 注 1:此溶液用于验证气相色谱系统对正构烷烃的分离和检测器响应的适用性; 注 2:此溶液用于提供正构烷烃保留时间的信息,以表征样品中的碳氢化合物。
9.4.4 校准函数的有效性检验 每批样品通过分析一个独立的控制溶液(6.8)来检查校准函数的有效性。在实 际样品运行之前,用效性检查来识别校准的问题,检查结果是否在校控制溶液参 考值±10%以内,如果是,则认为现行的校准函数是有效的,如果不是,在根据 9.4.3 进行新的校准。
注:在对一批样品进行分析时,使用随机放置独立的控制溶液进行校准检查和分 析质量控制是一种良好的分析操作,这个独立的溶液可以完成这两个作用。
将 2 种不同类型的矿物油大约等量混合。准确称量混合物的重量,并将其溶 解在 RTW 标准溶液(6.6)中,使得到的碳氢化合物质量浓度约为 8g/L。
第一类油在气相色谱图中应该显示出不连续的峰(如柴油),如图 A.1 所示 (色谱的左侧)。第二种类型的沸点范围应该比第一种高,且在气相色谱中应该 有一个峰,如图 A.1 所示(色谱的右侧)。符合这种类型的油像不含任何添加剂 的润滑油。
注 1:样品中正构烷烃的碳数范围是通过比较样品萃取液和系统性能标准溶液 (6.9)的气相图谱来确定的,相应的沸点范围可以从附录 B 中得到。 注 2:正四十烷的峰形和信号强度对进样口表面特性的变化和/或被样品成分污染 的前置柱很敏感,因此它们可以很好的表征需要更换前置柱或者衬垫了。
第 5 页 共 14 页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沸点范围在 175℃到 525℃的 C10H22 到 C40H82 正构烷烃的 碳氢化合物的测定,包括异烷烃、环烷烃、烷基苯、烷基萘和环芳香族化合物, 但这些化合物在净化过程中不被吸附在指定的柱子上。
本标准不适用于定量测定来源于汽油的含碳量<C10 的碳氢化合物。
根据所得到的气相色谱图谱和附录 B 所列的各个正构烷烃的沸点,可以得 到矿物油的近似沸点范围和一些污染组分的定性信息。
7 设备 7.1 标准的实验室玻璃器皿,使用前应高温处理货用丙酮(6.1)冲洗干燥; 7.2 混合装置,机械振荡至少可以水平振荡 120 次/min,也可以使用超声波清洗; 7.3 实验室离心机,可产生至少 1500g 的加速度; 7.4 气相色谱仪,配备无差别进样系统(最好是柱上或可编程温度汽化进样口 (PTV))、毛细管柱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注:采用大体积进样系统,可大大提高检出限。 7.5 石英毛细管柱,其性能如下: 非极性固定相:如固定化 100%二甲基聚硅氧烷、95% -二甲基- 5% -二苯聚硅氧烷 或改性硅氧烷聚合物; 长度:10m 到 25m; 内径:0.1mm 到 0.32mm; 膜厚度:0.1 µm 到 1.0 µm; 该柱应能给出系统性能标准溶液(6.9)中正构烷烃的基线分离; 热稳定低流失柱作为首选; 推荐使用前置柱,如宽孔径(0.53mm 内径)至少 2 米长的去活化石英玻璃柱, 它能够适用于分析柱,并用零体积连接器连接到分析柱上。 7.6 数据系统,能够对色谱图的总面积进行积分,补偿柱流失,界定新的基线后 重新积分。 7.7 玻璃萃取容器,容积至少 100mL,内嵌聚四氟乙烯螺旋盖; 7.8 玻璃试管,体积 25mL,有磨砂玻璃塞或内嵌聚四氟乙烯螺旋盖; 7.9 分液漏斗,容量至少 500mL,有磨砂玻璃塞; 7.10 玻璃柱,内径约 10mm 可使用,柱上部应加宽用作溶剂容器,下部应变窄, 形成尖端。
2 引用标准 下列参考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必不可少。对于过时的引用,只引用的版本适
用。对于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适用所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
ISO 8466-1:1990 水质 分析方法的校准和评价及性能特征的估计 第 1 部分:线 性校准函数的统计评价 ISO 10381-1 土壤质量 采样 第 1 部分:采样方案设计指南 ISO 11465:1993 土壤质量 干物质和含水量的测定 重量法 ISO 14507 土壤质量 有机污染物测定用样品的预处理
非极性和弱极性化合物(如卤代烃)和高含量极性化合物可能干扰测定。
第 1 页 共 14 页
ISO 16703:2011
5 原理 通过机械振动或丙酮/正庚烷超声提取一定量的均质土壤样品,将有机相分
离并用水冲洗 2 次,极性化合物吸附在佛罗里硅土上而被除去,采用毛细管气相 色谱法和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对净化后的提取液进行分析。测定标准正葵 烷和正四十烷限定范围内的总峰面积,通过外标法测定包含有 2 种等量的不同类 型矿物油来对样品中碳氢化合物进行定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