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精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设计3篇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
2.引导学生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并能辨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文清晰、严密的论证思路。
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共同讨论。
2.课文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现象分析中体会作者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能准确理解作者观点。
2.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价,并能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分析。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思考在生活中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精神”。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用小组探究、讨论和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在激烈的讨论中梳理自己的想法,明确自己的观点。
1.学生通过广泛的讨论理解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认识。
2.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很多人在评价中国的学生时,常常会用到“高分低能”这个词。
你们知道“高分低能”是什么意思吗?在你的身边或者通过其他的信息渠道,你知道哪些“高分低能”的例子?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社会中,这些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常常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会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呢?让我们听听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是怎么说的。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发学生对此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阅读和讨论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介绍作者丁肇中。
丁肇中,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省日照市。
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名誉教授。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的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视实验。
202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202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课一等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培养其探究事物本质的精神。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勇于实践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格物致知”的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对“格物致知”的理解。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格物致知”的来源及意义。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格物致知”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环节: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格物致知’?”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第四环节: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格物致知”精神。
第五环节:实践活动1.教师布置实践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践任务。
第六环节:成果展示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分享实践经验。
2.教师点评各小组的成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实践“格物致知”。
四、课后作业2.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格物致知”实践活动。
五、教学反思2.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格物致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生活中实践“格物致知”的精神。
2.教师评价: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参与度高,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七、教学建议1.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3.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理解“格物致知”的内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7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为了让您对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7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起码要有一杯水。
近日翻看丁肇中博士《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参考,发现只有“课文说明”“有关练习”“有关资料”几项,而“有关资料”里,也只有《“j粒子”的发现者丁肇中》一则。
我想,如果教师只掌握这么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恐怕还达不到“一杯”的要求。
所以,不顾自己的鄙陋,冒昧补上几滴,再发表一点商榷意见,较后谈谈我怎样教这一课。
一,几则参考资料1.“格物致知”及其出处“格物致知”出自《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原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
“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2.关于王阳明格竹这个故事许多书里都提到过,许多哲学著作都把它当做一个典型事例,用来阐述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这个故事较早见于王阳明《传习录》第318(钱德洪序):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
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挌看。
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
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箬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的观点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学习过程一、语文基础二、整体感知1.朗读全文,圈划文章的中心论点。
2.利用作者的观点说说为什么有的同学高分低能。
三、深入探究1、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四、当堂检测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1)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格物:致知:(2)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袖手旁观:(3)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不知所措:2、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五、布置作业《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的】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教学重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和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教学时数】总计1课时。
【教学步骤】一、预习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
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导入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精选6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精选6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质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4、感受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做具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的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1、学习探究学习方法。
2、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远远超过一个美国初中生,而一个中国大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却往往抵不过一个美国初中生。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让我们从丁肇中的文章中寻求一下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1、作者介绍(学生交流事先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或展示人物图片)2、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观一帆风顺3、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目标一。
并标注有疑问的语句或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谈作者的见解以及自己的看法。
二、深入阅读1、精读课文,分小组讨论解疑。
(分小组讨论解疑时,学生可以利用收集的资料,查询答案)2、汇总、概括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在全班讨论。
突出重要问题: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围绕议论文文体特点来进行学习,自学点拨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外,还要点拨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事例论证的好处等,教师可指导学生用表格梳理填写本文所举事例和阐述的道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_初中语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_初中语文篇一:《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篇二:《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案课型:自读课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把握内容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语句,引导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教学关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教学手段: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还不得不尴尬地面对这样的事实:当代十大科技发明中没有一项是属于中国人的;诺贝尔奖设立一百多年以来,中国大陆的科学家还没有一人获此殊荣;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那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教师补充:(ppt.1)2、重点词语(ppt.2)(1)生字:肇(zhào)埋没(mò)彷徨(pánghuáng)(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
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
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三、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ppt.3)。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的意义是什么?
(2)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3)本文主要运用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检查反馈:
点 (1)a《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
体而得到知识。(第 2 节)
拨
b“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
疑 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有开拓精 神的人。
目标 1、3
【自学目标】(9 分钟)
(1)再次认真朗读课文独立思考: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本文的中 心论点是什么?
重 点
目标 3 难 点
教 Ppt 课件 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明 标 首先视频导入引出新课。然后出示学习目标并检查 自 预习情况。 学 1、了解作者。
初中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教案
执 杨朗 教 人
使 用 日 期
课 题
课型 新 授
教案 类型
自 主 杨 集体备课 主 备 朗 日期
人
主管人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研
讨
意
见
学 1.掌握格物致知的含义并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
习 目
神。
标 2.抓住论点,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并学习文章的论
2、 读一读,写一写。
cuò
三、课堂小结。(2 分钟) 结合对这一篇课文的学 习,完成填空。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 知”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 想之门。我们要有 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 于实践、大胆创新 的合格人才。 四拓展延伸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优质8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优质8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学习议论文的阅读方法,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
3、学习“格物致知”精神,结合自身学习实际,努力做一个具有实践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1、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
教学难点: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课文并释题。
二、作者简介。
重点谈其成就和身份,引发阅读兴趣。
三、思路探究。
1、学生默读,进入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并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理清文章思路,同时进行学法指导。
3、教师归纳文章的思路,点拨明确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四、重点探究——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1、从课文结尾处的结论入手,引导学生探究。
2、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找出文中和结尾两方面意义相联系的语句或段落。
3、交流探究结果,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指导和概括能力的训练。
五、发表创见。
讨论:作为一个中国学生,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2)一、学习目标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二、学习方法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三、重点难点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难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四、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了解作者。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1【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文章主旨,以获得思想上的启迪。
2、学会区分观点和材料,并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3、批判质疑,评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透彻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2、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学习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批判质疑,评读文章,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
【教学设想】本文是对人类科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所写,写作对象明确,意图清晰,针对性强。
实为启迪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的绝好教材。
因此,充分读懂原文,挖掘文章蕴涵的深刻的思想意义当为学习之重。
同时,文章论述问题深刻,理论性强,运用批判阅读的方法和质疑、评判的态度对文章进行分析,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论点突出,论述严密,事理充分,因此学习其写作手法,也能为学生阅读和写作同类文章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媒体】PPT【教学方法】发问与质疑式阅读。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美国《中学科学活动设计与示范》的作者乔治.C洛比尔曾在该书序言里说:科学上的失败只属于不愿再试一试的学生;又说:对于学生来说,科学应该是一种从无知到已知的再发现。
学生不像海绵──他们不会自动吸收知识。
他们是人,他们应该通过第一手的、自己动手操作的经验来学习。
你认为这段话与科学家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所倡导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找学生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并引例证明,从而归结引申到科学探索活动中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导入课文的学习)二、整体感知和把握课文内容(研读课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问题:作者谈论的话题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用什么方法加以证明的?(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论证:1、提出论题: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第一自然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优秀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目标: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阐述实验精神的重要。
2、结合文本分析摆事实讲道理以及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学会圈点批注关键词句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准确的理解课文中大量的名言警句,了解其中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学习制作卡片。
难点: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
【教学方法】这是一篇大科学家的小讲演,却反思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弊端──即重哲理玄谈轻科学实验。
作者古今中外打通,将学理分析和现身说法结合,学识宏博,思辨深刻,体验剀切,话出肺腑,切中时弊。
学习本文,宜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研读说理文的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
【教学辅助】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的时候,你是否知道当代十大科技发明中没一项是咱中国人的?著名的李约瑟命题就是探讨近代中国的科技为什么落后了的。
从五四时起很多有识之士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可直到现在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仍是不争的事实。
原因何在啊?让我们和丁肇中教授一起探寻这个极有价值问题。
二、整体探究1、速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以备交流。
中心论点的特征:表判断的陈述句;凝练概括,统领全文的观点。
明确:中国人缺乏格物致知精神/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或标题。
2、用勾画评点的方法,跳读文章,说说作者怎样分析格物致知这个概念的?明确:开头点出格物致知就是科学实验,然后由《大学》里格物致知传统儒学的格物致知到真正的格物致知等,析本意举反例再到探真义,正──反──正的螺旋上升或层层递进,直达真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省级优质课一等奖
明朝大理论家王 阳明“格“竹子 的,头痛失败
对比论证
作用 论述角度 反面
阐述道理
使论证更具体形 象生动,更具说 论证传统教育不是 真正的“格物致知” 服力。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 使论证更具体形 通过实验了解 象生动,更具说 的观察,而是积极的、 竹子性质 服力。 有计划的探测。 使论证更具体形 中国学生功课成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 绩好,面临研究 轻视实验,偏向于抽 象生动,更具说 服力。 工作束手无策 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 伽利略
—— 狄德罗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一、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二、论证结构: 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引论(1-2) 首先,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分析问题
1.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 者的观点是什么?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引 出
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整体感知
梳理结构
通过掌握的议论文知识, 初步阅读本文,整理出 文章脉络思考:
你知道吗
论点 、____ 论据 论证 。 • 1、议论文的三要素____ 、_____ 事实论据 • 2、论据可分为 _____ 、道理论据 _____。 分析问题 提出问题、______ • 3、议论文按结构可分为______ 解决问题 、_________ 。 道理论证 • 4、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 _____ 、 ______ 比喻论证 、____ 、对比论证 _____ 。
3、作者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 几个问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优秀9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优秀9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建议“格物致知”注释补充格:推究。
致:获得。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
”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
”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写作特点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
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
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
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说理方法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
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
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
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等奖创新教案《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2.梳理演讲者的思路,把握演讲词层层推进的结构。
3.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演讲者的观点,领悟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演讲中事例对于观点的印证作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导入一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究事物,科学地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
这其中就体现了“格物致知”的精神。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导入二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四大发明名扬世界,可近代中国科技为什么落后了?从五四时期起,很多有识之士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直到现在,中国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不足,仍是不争的事实。
原因何在?让我们来看看丁肇中教授的分析。
(板书课题)导入二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四大发明名扬世界,可近代中国科技为什么落后了?从五四时期起,很多有识之士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然而直到现在,中国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不足,仍是不争的事实。
原因何在?让我们来看看丁肇中教授的分析。
(板书课题)(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各组,参与学生讨论。
)1.默读课文,讨论和编写阅读提纲。
【明确】可以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分析问题——具体论述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一层(2):格物致知的出处和含义。
第二层(3—5):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
第三层(6—12):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希望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课文题目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什么是“格物致知”?【明确】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精选9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精选9篇初三语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格物致知、彷徨、袖手旁观、修身、齐家、诚意、正心”等词语。
2.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能力目标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1.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
2.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突破方法: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课文,努力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初步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标出论证方法,体验论证效果。
勾画不懂的地方提出质疑,先小组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再共同探讨交流解决。
难点1.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做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突破方法:设计语文活动:格物致知离你并不遥远。
重读《绿色蝈蝈》,回忆《昆虫记》的内容,并结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两篇文章,亮出你的观点。
不要让学生觉得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很遥远,法布尔观察绿色蝈蝈那么亲切,离我们那么近。
让学生在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的同时,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
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也能成为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实地考察、动手实验的重要性,和作者倡导的格物致知精神吻合。
2.对话讨论。
通过对话理清思路,明确论证方法。
质疑交流难理解的问题。
3.语文活动。
设计语文活动突破难点,让学生一方面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
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也能成为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锻炼学生搜索论据资料的能力、写小议论文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省级优质课一等奖
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给全文划 分层次并归纳意思。
整体感知
提出论题
(1-2)
梳理结构
分析问题
(3-12)
得出结论
(13)
• 第一部分(1—2)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 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 第二部分(3---12) •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 知的社会根源。 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 重要性。 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 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 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 出希望。
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 裔物理学家。1976年因 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金。目前,丁肇中教授 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任职。
字词积累
一、读一读,写一写
丁肇中( ) cuò 不知所( 措 ) 华裔 ( yì ) 儒家 ( rú )
彷徨
论语
( pánɡ) ( lún )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 墨子 —— 陆游 ——《后汉书》 —— 鲁迅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 伽利略
—— 狄德罗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王阳明的事例 一种竹子的实验 作者本人的经历 • 彼此联系,互相对比
举例论证
所举例子
明朝大理论家王 反面
阐述道理
使论证更具体形 象生动,更具说 论证传统教育不是 真正的“格物致知” 服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针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目标进行设计,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独立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格物致知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掌握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巧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能够解释科学实验的结果并提出相应的结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和科学思维的习惯;-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利用教学引入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你一直以来是如何获取知识的?- 你有没有思考过知识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你有没有对某些现象和问题提出疑问和质疑?2. 概念解释- 格物致知的概念解释: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践研究来寻找真理,探索事物本质。
- 科学方法的概念解释:科学方法是一种为了解决问题、验证想法和获取新知识而设计的步骤和程序。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或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 问题提出: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或现象,比如“为什么铁会生锈?”。
- 假设假设:学生提出可能的解释和假设,比如“铁生锈可能是因为氧气和水的作用”。
- 实验设计:学生设计相关实验来验证假设。
- 数据记录和分析: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结果,然后进行数据分析。
- 结论提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结论。
4. 实践体验学生在小组中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或现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进行研究。
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 结果分享学生将实验结果和结论分享给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和反思。
6. 总结与拓展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答以下问题: - 你通过本节课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如何?- 你觉得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对你有何启示?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评价:-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 学生合作与分享的能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省优质课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省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重难点)2.自读课文,抓住过渡段、关键句、关键词等,理解作者观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重点)4.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及乐于动手实验的科学品质。
(难点)【教学辅助】多媒体 1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考试都得近百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举步维艰。
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启示。
二.解题、作者、写作背景解题:这是一篇著名科学家对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的议论文。
“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
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文题既是标题,又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写作背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有点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高分低能。
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
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三.交流预习内容生字词的读音和词语意义。
朱熹(xī)肇(zhào)怡(yí)情华裔(yì)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瞭liào望:登高远望。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庭整顿好。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
缅miǎn怀:指远怀;追念;怀念。
激变:急剧变化。
探察:探听查看。
探讨:探究讨论。
彷徨páng huáng: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等奖教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格物致知”的意义和内涵。
2. 掌握“格物致知”的方法和实践。
3. 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4. 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掌握“格物致知”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将“格物致知”应用到实践中。
2. 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
教学方法:1. 导入法:以一则故事或引用名人名言来导入课题。
2. 课件展示法: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媒体展示“格物致知”相关内容。
3. 讨论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教学内容:一、“格物致知”的意义和内涵1.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种核心理念,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等方式,为了获得真正的知识而必须不断探究和追求。
2.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重要催化剂,也是许多科学家、学者和思想家的追求。
二、“格物致知”的方法和实践1. 实地考察法:通过实地考察、实验和观察,获取真实的知识和理解。
2. 归纳法:通过总结和归纳,从具体事物中提炼普遍原理。
3. 分析法:通过分析和比较,揭示事物之间的规律和联系。
4. 比喻法:通过比喻或类比,帮助我们理解和认识事物。
5. 探究法:通过不断探究和实践,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世界。
三、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1.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
2. 引导学生进行实地探究和实践。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1. 通过“格物致知”,理解和体验人文精神的深度和广度。
2. 通过“格物致知”,加深对科学认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实施:1. 导入:在课程开始前,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或故事,如“百无一用,是书不可少”、“三年冬病七分治,八分治,九分养”等,让学生感受到“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视频导入引出新课。然后出示学习目标并检查预习情况。 1、了解作者。
【知识链接】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于 1976 年与里克 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释 有疑难的地方同位或小组局部交流。
检查反馈:(1)a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疑
b 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三、课堂小结。(2 分钟) 结合对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完成填空。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
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自学目标】(9 分钟)
(1)再次认真朗读课文独立思考: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本文的中 心论点是什么? (2)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哪三个问题?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目标 3 难点
教具
明 标 自 学
Ppt 课件 教学过程
板
主要探讨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学习自然科学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书
设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论点)
计
论据: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据、对比论据
堂堂 清天 天清
1、完成学案上全部内容。 2、整理并处理本课练习《补充习题》《同步练习》。 3、把错的字词整理在错题集上。
清的 对象
1/3
的意义是什么? (2)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3)本文主要运用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检查反馈:
(1)a《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点 (第 2 节)
b“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
拨
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
(2)a 什么是格物致知、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1-2) 提出问题
b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3-12)
分析问题
c 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13)
解决问题
【合作交流】(15 分钟)
自由读课文,先自主思考,有疑难的地方然后小组交流,完成下面问题: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
的合格人才。 四拓展延伸
“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你能再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 联系实际,体验反思: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
word.
【检测环节】当堂检测。(5 分钟)
达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标
(1)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获得知识。
消极地袖手旁观。(第 13 节) 拓
(2)原因有以下三点:
展
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
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
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第 13 段)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
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
word.
初中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教案
执 杨朗 教人 使用 日期 课题
课型 新 教案 授 类型
自 主 杨 集体备课日期
主备 朗
人
主管人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 目标
1.掌握格物致知的含义并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抓住论点,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并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 神的人。
教后 感
2/3
word.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 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3/3
训
(2)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练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 Nhomakorabea急。2.儒家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 四书是指《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五经是指《诗》《书》
《礼》《易》《春秋》。
3.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目标 1、3 重点
研讨 意见
合 作
2、 读一读,写一写。
cuò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huáng)不知所(措)
华裔(yì)论语(lún)儒家(rú)
3、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