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作业报告-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最优设计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优化设计
1 0 4 ・
陈忠 华 , 肖蕙蕙 : 于 自适应 遗传 算 法的模 糊控制 器优 化设计 基 为 ( ,) 0 1 。从 式 ( ) ( ) 以看 出 , 1 、2 可 个体 的适应 度 将 交 叉概 率和变 异概率 进行 划分 , 同时 , 于适应 度较 对
1 自适 应 遗 传 算 子 的 设计
众 所周 知 .交叉 概 率 和变 异概 率 的选择
P=L c
{眦 ’ , 厂
.
( 1 )
()
k,
厂
是影 响遗 传算 法性 能 的关 键所 在 , 接影 响算法 的 直 收敛性 。另外 , 遗传算 法应 具备两 方 面的能力 : 一是
模 糊控 制 器 的 隶 属 函数 和 控 制 规 则 , 过 Ma a / 通 t b l S l k仿真验证 了改进后 的控 制器控制效 果更好 。 i i mu n
小 是 和个体 的适应 度有联 系 的 . 另外 , 算法 在运行 过
程 中始 终要保 护适 应度 高的个 体 。 据这一 思想 , 根 交 叉 概率 和变异 概率按 公式 ( ) ( ) 行 自适 应调 整 。 1 、2 进
关 键 词 : 糊 控 制 ; 传算 法 ; 模 遗 自适 应 控 制 ; 化 设 计 优 中图 分 类 号 : P 7 T 2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 1 8 ( 0 0 0 — l 0 o 17 — 9 0 2 1 ) 10 4 一 4
由于模糊控 制器 的控制 机制是 以条 件语 句表述 的控制 规则 来 刻 画的 。 带有 明显 的人 类智 能 思维 特
收 稿 日期 :0 9 0 — 8 20 — 6 2
式 中 ; 代 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体 中最 大 的适应 度 值 如 代 表 平均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中模糊PID控制器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
模糊PID控制器是一种基
于模糊控制理论的控制器,它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和自适应性,可
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然而,由于模糊PID控制器的参
数设置比较复杂,传统的参数设置方法往往无法得到最优的控制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糊PID控
制器设计方法。
该方法首先将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设置问题转化为
一个优化问题,然后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进
行优化设置,以获得最优的控制效果。
改进的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算法,它结合了遗传算法
和粒子群算法的优点,具有较强的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
它可以有效
地搜索出最优的参数设置,从而提高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
此外,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糊PID控制器设计方法还具有计算效率高、收敛速度快等优点,可以有效地提高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模糊PID控制器设计方法具有良好的
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
为现代社会的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模糊控制器设计
1 机 器 人 模 型 及问 题描 述
考 虑 ,关 节 机 器 人 系 统 z
() 口 + C( 口 口 G ( + F ( q, ) + 口) q,口,£ 一 T, ) () 1
其 中 口 口 ER , ,O 分 别 是 位 置 矢 量 、 度 矢 量和 加 速 度 矢 量 ; ( ) 为惯 性 矩 阵 ; q 口 ER 速 口 ER C( , ) 为离 心 及 哥 氏 项 矩 阵 ; 口 ER G( ) 为 作 用 于 关 节 上 的 重 力 项 矢 量 , ( ) 口 ,C( , ) q 口 ,G( ) 已知 的 ; ∈ 口是 T R 为关 节 控 制 力 矩 输 入 矢 量 ; 口, , ) 示 系统 的 摩 擦 、 扰 及 不 确 定 性 部 分 . F( 口 £ 表 干
技 术 , 以保 证 闭 环 系 统 的 稳 定 性 且 使 跟 踪 误 差 收 敛 到 零 .但 是 由于 变 结 构 控 制 存 在 着 固有 的 抖 振 可
性 等 缺 陷 , 而 限 制 了 它 的 实际 应 用 . 从 模 糊 逻 辑 控 制 由于 具 有 不 需 要 知 道 被 控 对 象 的 精 确 数 学 模 型 、 利 用 专 家 知 识 和 操 作 人 员 的 经 可
V o. . 1 5 No 3
Au g.200 2
基 于 遗 传 算 法 的机 器 入 模 糊 控 制 器 设 计
朱 清 张 天 平 于 建 江
( 州大学 工学 院计 算机 科学与 工程 系 ,江 苏扬 州 ,2 5 0 ) 扬 2 0 9
摘 要 :提 出 了 一 种 机 器 人 轨 迹 跟 踪 的 模 糊 逻 辑 与 变 结 构 控 制 相 结 合 的 控 制 器 设 计 方 案 . 采 用 变 结 构 控 制 量 作 为 监 督 控 制 , 先 保 证 机 器 人 系 统 状 态 有 界 .应 用 模 糊 逻 辑 系 统 逼 近 过 程 的 不 确 定 部 分 , 用 改 进 首 利
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设计
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设计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的随机搜索算法。
它的优越性能使得它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就包括了模糊控制领域。
模糊控制器(Fuzzy Controller)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控制技术,它可以通过对输入变量进行模糊化,从而处理模糊信息,输出一个模糊的控制信号。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一般来说,模糊控制器的设计通常分为三步:建立模糊规则库、确定隶属度函数和合成控制规则。
其中,建立模糊规则库是通过专家经验或者试错法来完成的。
确定隶属度函数则需要具有一定的控制经验和知识,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而合成控制规则则是通过将输入变量进行模糊化,然后经过“模糊推理”得到输出控制信号的过程。
遗传算法的优化思想是“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通常情况下,遗传算法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初始化种群:将每个个体表示为一个染色体,并初始化种群中的每个个体。
2. 评价适应度:对每个个体进行适应度评估,以便于对它们进行选择。
3. 选择配对:在评估适应度的基础上,选择两个个体进行杂交。
4. 杂交和变异:用交叉和变异操作对两个个体进行操作,产生新的后代。
5. 替换:根据新生成的后代更新种群。
6. 终止条件:如果达到了预设的终止条件,则算法停止运行。
在遗传算法中,一个个体的适应度通常是通过目标函数来衡量的。
在模糊控制器中,目标函数通常是系统的性能。
例如,我们可以采用反馈误差的平方和(Sumof Squared Error, SSE)来作为优化目标函数。
因此,我们可以将遗传算法应用于模糊控制器的优化问题中。
在利用遗传算法对模糊控制器进行优化时,我们通常需要确定以下几个问题:1. 模糊规则库的个数和规则数:这往往是通过专家经验来确定的。
2. 隶属度函数的形状和个数:这往往是需要进行优化的。
3. 目标函数的选择:计算系统误差的平方和(SSE)或者最大误差(ME)都是常见的选择。
遗传算法模糊控制
智能控制实验报告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舵机伺服系统模糊控制
一、液压舵机伺服系统模型的建立
某型飞机液压舵机伺服系统可以简单的视为由两级伺服放大器、小舵机(包括小舵机作动筒、电液伺服阀)、小舵机反馈传感器、小舵机反馈传感器解调器、液压作动筒、液压作动筒反馈传感器、液压作动筒反馈传感器解调器组成的两级闭环控制系统。
将系统误差e和误差变化率ec及输出量u的变化范围定义
为模糊集上的论域E,EC={-3,-2,-1,0,1,2,3},U={-6,-5,-4,-3,-2,-1,0,1,2,3,4,5,6}。模糊子集均为{NB,NM,NS,ZO,PS,PM,PB}
。依据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列出输出变量的模糊控制规则。
设置模糊控制器
四、仿真结果分析
仿真不出文献所给结果。但是基本学会如何使用模糊工具箱和遗传算法工具箱。对simulink有了进一步的学习。
2.遗传算法优化模糊控制器
模糊集合隶属度函数的形状对控制效果影响不大,而其对模糊论域的覆盖范围对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大。合理划分模糊论域可以提高算法优化效率。由于隶属度函数形状具有对称性,只需对一侧进行编码。
在图示模糊划分条件下,隶属度函数由0、x1、x2、x3唯一确定。选取x1、x2、x3作为系统误差E的隶属度函数优化参数,进行8位二进制编码。同理EC、U的隶属度函数的参数分别为x4、x5、x6、x7、x8、x9。采用“串联二进制编码”法,将9个待优化参数连接在一起,表示一个个体的基因型。其中一个参数xi的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最优设计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最优设计摘要:模糊控制已经应用于各种工业控制过程,但是其控制规则和隶属度函数通常是通过试凑法得到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的隶属度函数和控制规则的最优设计。
遗传算法是基于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机制的搜索算法。
因此易高效的实现多变量优化问题,如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仅通过使用少量的模糊变量就可以设计出性能良好的模糊控制器。
关键词:模糊控制,遗传算法,最优设计1.前言自从1974年Mandani[1]提出第一个模糊逻辑控制器(FLC)以来,进行了许多模糊逻辑控制器应用的研究,如[2]和[3]。
FLC 的使用规则以“IF [条件] THEN [结果]”的语言形式来描述输入/输出关系。
隶属度函数可将语言值转换为精确的数字量。
人类语言建模的控制方法有许多优点,如简化计算,提高鲁棒性,不需要找到系统的传递函数,适用于非线性系统等。
人性化的控制是通过人来广泛实施的。
特别是,模糊控制在非线性、时变和系统传递函数不确定情况下,相对于经典控制或现代控制有更好的效果。
大多数的FLC设计是基于专家经验或知识。
然而,通常情况下是没有专家可利用的。
因此,通常是用试凑法来找到模糊控制规则和隶属度函数的。
为了提高效率,期望控制规则和隶属度函数得到最优设计。
第一个遗传算法(GA)是由Holland在1975年提出[4]。
许多研究扩展了遗传算法在搜索、优化和机器学习方面的应用[5],[6]。
GA是全局和广泛鲁棒性的问题。
搜索程序依赖于自然机制的遗传学。
所有的自然物种可以通过GA的潜在力量去适应生存。
GA是将达尔文的为了消除不合格部分的适者生存策略和信息随机交换结合起来,用旧的解决方案中包含的知识,以惊人的力度和速度来影响搜索机制。
遗传算法采用的多个并发搜索点称为“染色体”,其过程通过三个遗传操作,复制、交叉和变异,产生新的搜索点称之为“后代”来进行下一次的迭代。
这样的操作确保以一个适当的方式来发现问题的最优解。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设计
法, 已广 泛应 用 于 搜 索 、 化 和机 器 学 习等 方面 。对 于 单 变量 或 多 变 量 最优 化 问题 , A可 产 生 其近 似 解 。 优 G
在使 用 G A前 , 优 化 问题 应 转 化成 适 当的 函 数描 述 , 为 适 应 度 函 数 , 量 问题 性 能 的 好 坏 , 应 度越 最 称 度 适
J n.2 0 u 02
文 章编 号 :0 6 2 3 2 0 )2 0 1 4 1 0 —39 (02 0 —0 3 —0
基 于 遗 传 算 法 的模 糊 控 制 器 设 计 。
林 吉 海
( 庆 工 商 大 学 自动 化 及 电子 工 程 系 . 庆 40 3 ) 重 重 0 03
摘
统 。 卜
目前 , 大 部 分 Hc 都 是 基于 专 家的 经验 和 知识 设计 的。 然而 , 于 没 有 专 家 知识 的情 况 , 绝 对 不得 不 用 试探 法 来确 定模 糊 控制 规 则 和隶 属 函数 , 种方 法 效率 低 下 , 能 难 以满 足 要求 。在 此 , 出 了一 种基 于 这 性 提 遗 传算 法 ( A) F C的设 计 方法 。 G 的 L
1 遗 传 算 法
G A的本 质 是 一种 求 解 问题 的高 效 全 局 搜索 方 法 , 能 在搜 索 过 程 中 自动 获 取 和 积 累有 关 搜 索 空 间 它 的 知识 , 自适 应 地 控制 搜 索过 程 以求 得 最 优 解 , 于 速 度 要 求 较 高 的搜 索 问题 是 一 种 简 单 易 行 的 方 并 对
维普资讯
第 1 9卷 第 2期
Vl . 9 0 1 No. 1 2
渝州 大学学报( 自然 科 学版 )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研究及其仿真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研究及其仿真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和精密控制的发展,PID控制器已成为控制系统中最常用的控制技术之一。
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参数设置困难、优化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控制研究方法。
遗传算法是一种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模仿自然进化和模拟计算思想,由John Holland于1960年代提出,它能够自动调节参数并为优化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它大大简化了传统PID控制中的参数设定和优化过程,使PID控制系统更加精确和可靠。
方法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控制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首先,根据模糊控制的原理,为模糊PID控制器设定优化目标。
(2)确定遗传算法的迭代次数和基因池的大小。
(3)根据模糊逻辑和技术,使用遗传算法的特性建立一个模糊系统,利用遗传算法计算模糊系统参数。
(4)将计算出的参数应用到PID控制器中,进行系统仿真。
(5)根据仿真结果,对模糊系统参数进行调整,使系统性能更加稳定可靠。
结果和讨论通过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控制研究,可以得到较佳的控制系统参数,使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在系统参数设置和稳定性方面有着良好的优势。
结论是,在工业生产自动化和精密控制中,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策略,它能够有效改善系统性能,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论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控制策略,能够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有效改善系统性能。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研究主要集中在参数设计和优化上,而对系统动态和实时应用方面尚未有深入研究,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完善。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模型参数优化的研究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模型参数优化的研究摘要: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能够应对系统模型复杂、动态变化的特点,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然而,模糊控制模型参数的选择对其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模型参数优化方法。
通过优化模糊规则集和隶属函数的参数,提高模糊控制的性能,从而实现对控制系统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模糊控制;遗传算法;参数优化1.引言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经验知识的控制方法,能够在模糊和概率信息不全、模型不确定的情况下实现有效控制。
模糊控制系统由模糊化、规则库、推理和解模糊化组成,其中模糊化和解模糊化过程是将模糊的输入和输出转化为具体的控制命令的关键步骤。
模糊控制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模糊规则集和隶属函数的选择。
模糊控制的模型参数优化问题主要包括模糊规则集和隶属函数的参数优化。
模糊规则集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模糊控制系统的性能。
隶属函数的参数选择则关乎到如何将模糊变量与实际物理量进行有效映射。
2.遗传算法原理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的优化算法。
它根据模拟进化理论,通过模拟交叉、变异和选择等遗传操作,对解空间进行,以找到最优解。
具体来说,遗传算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初始化种群: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初始种群;(2)适应度评价:根据适应度函数评价每个个体的适应度;(3)选择操作:根据适应度选择一部分优秀个体作为父代;(4)交叉操作:通过交换父代个体的染色体片段生成新的个体;(5)变异操作:对新个体进行变异操作,引入新的基因信息;(6)更新种群:根据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更新种群;(7)终止条件:达到预定的终止条件时结束算法,输出最优解。
3.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模型参数优化方法(1)确定适应度函数:根据控制系统需求,确定适应度函数,用以评价模糊控制器的性能;(2)确定染色体编码方式:将模糊控制器的参数表示为染色体编码,选择合适的编码方式;(3)初始化种群: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初始种群;(4)适应度评价:根据适应度函数评价每个个体的适应度;(5)选择操作:根据适应度选择一部分优秀个体作为父代;(6)交叉操作:通过交换父代个体的染色体片段生成新的个体;(7)变异操作:对新个体进行变异操作,引入新的基因信息;(8)更新种群:根据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更新种群;(9)终止条件:达到预定的终止条件时结束算法,输出最优解。
智能控制大作业-遗传算法
智能控制大作业-遗传算法(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智能控制与应用实验报告遗传算法控制器设计一、 实验内容考虑一个单连杆机器人控制系统,其可以描述为:0.5sin()Mq mgl q y qτ+==其中20.5M kgm =为杆的转动惯量,1m kg =为杆的质量,1l m =为杆长,29.8/g m s =,q 为杆的角位置,q 为杆的角速度,q 为杆的角加速度, τ为系统的控制输入。
具体要求:1.设计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神经网络控制器或PID 控制器(任选一)。
2.分析采用遗传算法前后的控制效果。
3.分析初始条件对寻优及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4.分析系统在遗传算法作用下的抗干扰能力(加噪声干扰、加参数不确定)、抗非线性能力(加死区和饱和特性)、抗时滞的能力。
二、 对象模型建立根据公式(1),令状态量121=,x q x x =得到系统状态方程为:121210.5**sin()x x mgl x x My x τ=-== (1)由此建立单连杆机器人的模型如下:function dy = robot(t, y, u) M = 0.5; m=1.0; l=1.0; g=9.8;dy = zeros(2,1);dy(1) = (u - 0.5*m*g*l*sin(y(2)))/M;dy(2) = y(1);三、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器设计仿真的采样时间为0.01s,输入指令为阶跃信号。
采用实数编码方式,算法中使用的样本为20个,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分别为P c=0.8,P m=0.2,选择遗传进化代数为30代。
PID控制参数取值范围分别为:Kp为[0,25],Ki为[0,20] ,Kd为[0,20]。
为获得满意的过渡过程动态特性,采用误差绝对值时间积分性能指标作为参数选择的最小目标函数。
同时,为了防止控制能量过大,在目标函数中加入控制输入的平方项,得到最优指标为:21230=(()())u J e t u t dt t ωωω∞++⎰,式中,()e t 为系统误差,()u t 为控制器输出,u t 为上升时间,123,,ωωω为权值。
控制系统中的模糊控制与遗传算法优化比较
控制系统中的模糊控制与遗传算法优化比较在控制系统中,模糊控制和遗传算法优化是两种常用的控制方法。
它们分别基于模糊逻辑和遗传算法的原理和算法进行系统的建模和优化,用于处理复杂的、模糊的和非线性的控制问题。
本文将就这两种方法展开比较,并探讨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势和不足。
一、模糊控制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能够处理对系统的控制要求不明确或者具有模糊性的问题。
在模糊控制中,通过建立模糊规则库,将模糊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数学化表示。
模糊控制系统通过对输入和输出进行模糊化和去模糊化的过程,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模糊控制的优点是能够处理非线性和模糊的系统模型,并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它能够适应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并在这种情况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控制效果。
此外,模糊控制方法的设计和调试相对较为简便,不需要准确的系统模型,只需要通过经验和专家知识进行系统参数的调整和优化。
然而,模糊控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模糊控制需要依赖人工建立的模糊规则库,这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并且规则库的建立过程较为繁琐。
其次,模糊控制在处理高维系统和大规模系统时存在困难,由于规则库的复杂度和计算复杂度的增加,可能导致计算量过大和实时性下降。
最后,模糊控制的性能高度依赖规则库和模糊化方法的选择,对于不同的问题,需要进行不同的定制和参数调整。
二、遗传算法优化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遗传、突变、选择等过程,使用一组个体的编码表示问题解,并通过优胜劣汰的原则寻找最优解。
在应用于控制系统中,遗传算法主要用于参数优化和系统优化。
遗传算法优化的优势在于能够全局搜索和适应系统非线性和复杂性,具有较好的寻优能力和鲁棒性。
通过引入随机性和多样性的原则,遗传算法能够在问题的解空间中进行有效的搜索和探索,从而找到问题的最优解或更优解。
此外,遗传算法的并行计算能力强,适用于高维和大规模问题的求解。
然而,遗传算法优化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的优化设计——采用模糊数据挖掘技术
设 计 模糊 控 制 器 的 核 心 问 题 是 模 糊 控 制 规则 的 获 取 和 隶 属 度 函数 参数 的确 定 , 计过 程 往 往 依 赖 于 系 统专 家 的 经 验 和 设 知 识 , 是 这种 先 验 知识 往 往 是 不 够 全 面 的 , 了解 决 这 一 问 但 为 题. 人们 一 直 在 研究 自动 生成 以及 优化 隶属 度 函 数 和 控 制 规 则 的方 法 与技 术 _ 近 年 来 . l _ 。 由数 据 设 计 一 个 模糊 控 制 系 统 来 拟 合
rc l r m o a h r d i p t o tu aaT e p o o e meh d c n p c p fz y r l mo e s a d d tr n h a e t fo s me g t e e n u - u p td t. h r p s d y to a ik u u z u e d l n ee mi e t e p — r mee s f a tr o me e s i f n t n o a h n u a a l a t mai al f m d q ae d t m、 d i c n p i z it — mb rh p u c i s f e c i p t v r b e u o t l r o i c y o a e u t au An t a o t mie n e g ae h a a t r f me e s i u cin u i g e l c d d r td t e p r me e s o mb rh p fn t s sn a r a o e Ge ei A g r h . i al a y i a f n t n o o — o nt c lo t msF n l i y, tpc l u ci f n n o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T—S型模糊控制器优化设计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T—S型模糊控制器优化设计针对传统T-S(Takagi—Sugno)模糊控制器的后件参数太多而难以确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化的T-S型模糊推理方法,大大减少了控制规则待确定的后件参数。
同时为了实现T-S型模糊控制器性能的优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后件参数的快速寻优,从而实现了控制规则的自动词整、修改和完善。
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T-S型模糊控制器能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
维普资讯控制理论与应用CotoheyadAplatnnrlTornpiico‘自动化技术与应用060年第2卷第65期●摘要:针对传统TSTkgSgo型模糊控制器的后件参数太多而难以确定的问题,-(aaiun)—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化的TS型模糊推理方法,_大大减少了控制规则待确定的后件参数。
同时为了实现T_型模糊控制器性能的优化,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后提件参数的快速寻优,而实现了控制规则的自动凋整、从修改和完善。
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TS-型模糊控制器能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
关键词:一un;模糊控制;遗传算法Sgo型OpiagnoSFzyConretmlDeifT—uztolrBaedonampoentcAIihnIrvdGeeigrmtDGLn-a,ⅡD-,ZOY-igONigjoa}alHAuqniu(colfltcadEetn,nhuVctnlnehiloeeWezo205Ci)Shoo erncriWezooaoaadTnclg,nhu353,hnEcilocicaClaAbtatTippritdcale-zyraoigmehdtaleuetecneunepr.eeoefzycnr]ueral.rc:aenrueiidTSfznnt o.IcrrdchoqecaatrftuzotrlgethompfiuemhoyArvdgntloimrpd.hiltnrtoa eirvdgntgrhcrfdteot]aannioeeeiagrhiaopooeTemuaieuhwtthmpeeeiaotmalnpimpctlolhtocliihmapri—eeqikyadteotzdTSfzycnrlrha某elnot]prrnc.trclnpie-uzotlaecltnrefmaeuhmioenecooKerTkg—unde;fzycno;gnt]rhywod:aaiSgomoluzot|eeigimc.ot1引言近年来,模糊控制器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模糊控制数的在线寻优,以实现模糊控制规则自动调整、可修改和完善,从而实现T_型模糊控制器性能的优化。
一种遗传算法优化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一种遗传算法优化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通过模拟生物的自然选择和遗传交叉等过程,不断优化目标函数,达到寻找最优解的目的。
PID控制器是最常用的控制器之一,但是其参数的调节通常需要依靠经验或者试错法。
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可以大大减少这种调参的耗时,并且可以获得更优的控制效果。
首先,在设计模糊PID控制器前,我们需要明确控制对象的模型和控制目标。
控制对象可以是任何具有反馈机制的系统,如机械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
控制目标可以是任何我们希望达到的状态,比如保持温度稳定、保持速度恒定等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需要优化的PID控制器的参数范围。
PID控制器有三个参数:比例增益Kp、积分增益Ki和微分增益Kd。
我们需要确定这三个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
一般情况下,Kp和Ki的范围可以在0到10之间,而Kd的范围也可以在0到10之间。
然后,我们需要定义适应度函数。
适应度函数用于衡量每个个体的优劣程度。
在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中,适应度函数可以是控制器的误差指标,比如稳态误差、超调量等等。
我们希望优化的结果是最小化这些指标,因此适应度函数应该是一个相反的函数。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遗传算法的参数。
遗传算法的参数包括种群大小、交叉率、变异率等等。
种群大小决定了算法的空间大小,一般情况下设为几十到几百个个体。
交叉率和变异率决定了交叉和变异的概率,一般情况下设为0.8和0.1然后,我们需要编写遗传算法的代码。
遗传算法的代码可以使用任何编程语言来实现,如Python、Matlab等等。
在编写代码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实现种群的初始化,可以使用随机数生成初始种群;其次,需要实现适应度函数的计算,根据控制目标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最后,需要实现选择、交叉和变异的操作,并根据适应度函数进行优化。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仿真实验。
在仿真中,我们可以使用Matlab或者其他仿真软件来搭建控制对象的模型和控制系统,并将优化后的PID控制器与传统PID控制器进行比较。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参数优化研究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参数优化研究在现代工业领域,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模糊控制器是其中的一种非线性控制系统。
模糊控制器的优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它的控制能力直接影响到工业应用的性能和效果。
而遗传算法可以通过模拟基因的变化来优化模糊控制器的参数,从而提升其控制性能。
本文将探讨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参数优化的研究。
一、模糊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模糊控制器是一种非线性控制系统,通过模糊逻辑模型的建立,将输入量映射到输出量上,在不知道系统的确切参数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控制。
其基本原理是将输入量和输出量映射到一个模糊集合中,通过模糊集合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最终得出控制命令。
二、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遗传算法是模拟生物进化原理的一种计算机算法,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来模拟进化过程,从而寻找最优的参数组合。
遗传算法将问题看作一组参数的空间,通过不断的优化这些参数,来求解问题的最优解。
三、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参数优化在优化模糊控制器参数时,遗传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首先,需要确定参数的优化目标,例如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稳定性等等。
然后,需要将参数映射到一个编码中,这可以使用二进制编码、格雷编码等方式进行。
接着,在遗传算法的迭代过程中,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对基因进行修改,生成新的一代个体,并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
最终,通过精英选择等策略,挑选出适应度最高的个体,即为最优参数组合。
四、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参数优化实例为了更好地说明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参数优化过程,下面给出一个实例如下:假设有一个二极管温度控制系统,需要优化模糊控制器的两个参数Kp和Ki。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优化目标是使得控制系统的温度响应时间尽可能短。
其次,将Kp和Ki分别映射到二进制编码中,假设Kp编码为10100101,Ki编码为01011010。
接着,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产生下一代基因,例如选择操作选择了前两个适应度最高的个体,交叉操作以Kp的第5位和Ki的第4位为界点,交叉而得到新的两个个体,变异操作将Kp的第7位和Ki的第2位进行取反。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近年来,遗传算法和模糊控制理论被广泛用于自动控制系统中,利用这两种技术设计出的模糊控制器在真实环境中的控制效果也越来越好,成为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热点。
本文基于遗传算法设计模糊控制系统,介绍了模糊控制原理、遗传算法原理,以及他们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一、模糊控制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法,与传统的精确控制相比,模糊控制在控制精度、效率和适用性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其基本思想是将模糊语言量化成数学变量,建立模糊规则库,通过模糊推理实现控制。
模糊控制器由输入量、输出量和一组模糊规则构成,输入量通过模糊化处理转换为隶属度函数,输出量通过去模糊化处理转换为实际控制量,模糊规则库定义了基于输入量和输出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组规则。
对于模糊化,通常使用三角形或梯形隶属度函数,其中三角形隶属度函数通常表示有界语言,梯形隶属度函数通常表示无界语言。
对于去模糊化,通常使用常见的几何平均法或重心法等方法。
二、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模拟自然进化的优化算法,通过逐代迭代,模拟自然选择和基因交叉等现象,实现优良个体的筛选和优化。
遗传算法的具体过程包括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其中选择操作保留精英个体,交叉操作模拟基因交换,变异操作模拟基因突变。
在遗传算法中,每个解都通过一个适应度函数来评价其好坏,适应度越高,该解在进化过程中被选择的概率越大。
通过迭代优化过程中的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最终找到全局最优解。
三、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系统设计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系统设计流程如下:1. 确定目标量和控制量首先需要确定需要控制的目标量和控制量,即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量,例如温度和加热功率之间的关系。
2. 设计模糊控制器根据目标量和控制量的数学模型设计模糊控制器,建立隶属度函数和模糊规则库,通过模糊推理实现控制。
3. 设计适应度函数由于遗传算法是基于适应度函数进行搜索的,在设计模糊控制系统时,需要根据控制目标制定适应度函数,以便算法能够自适应地搜索最优解。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研究及其仿真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研究及其仿真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的研究技术和其仿真,主要研究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控制在系统建模和控制中应用的可行性。
首先,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模糊PID控制器及其优点。
模糊PID控制是一种基于传统PID控制的模糊控制形式,具有传统PID控制器的结构简单、参数容易调整等优点,而且模糊PID控制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
其次,我们进一步介绍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PID控制方法,用于优化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
遗传算法(GA)是一种自适应优化算法,可以用于在未知条件下优化模糊PID控制器的参数,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
接下来,为了证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的有效性,我们利用MATLAB仿真程序对一种典型的热水器系统进行了仿真。
借助MATLAB仿真平台,我们验证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的性能,并与传统PID控制器进行了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可以有效改善热水器系统的性能,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在系统模型和控制上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最后,本文介绍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证明其有效性,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及其比较。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具有简单的结构、容易调整的参数和较好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和控制性能,为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的提高提供了可行的手段。
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本文的研究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是一种可行的模糊控制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和控制性能,为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的提高提供了可行的手段。
综上所述,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是一种具有较好系统模型和控制能力,可以有效改善系统控制性能和稳定性的有效技术。
遗传算法在模糊控制规则优化中的实现
遗传算法在模糊控制规则优化中的实现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简称GA)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理论的启发式优化算法。
它模拟自然选择和遗传机制,通过对候选解进行适应度评价、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逐步优化搜索空间中的解。
在模糊控制规则优化中,遗传算法可以用于搜索最优的规则集合,以提高模糊控制系统的性能。
下面将介绍遗传算法在模糊控制规则优化中的具体实现步骤。
1.定义模糊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参数。
首先需要确定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模糊集的划分方法和模糊规则的格式等。
同时还需要确定遗传算法的相关参数,如种群大小、交叉率、变异率等。
2.初始化种群。
根据模糊控制器的规则格式,随机生成一定数量的规则集合。
每个规则集合即为种群中的一个个体,规则集合中每个规则的形式为IF-THEN规则,包括模糊集在输入变量上的隶属度函数和模糊集对输出变量的贡献程度(权重)。
3.适应度评价。
通过将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应用于模糊控制系统,根据系统的性能指标对每个个体进行评价。
例如,可以使用误差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作为评价指标,以衡量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效果。
4.选择操作。
根据适应度评价结果,根据一定的选择策略选择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下一代的父代。
选择策略常用的有轮盘赌选择、竞争选择等。
5.交叉操作。
从父代中选择两个个体,根据交叉率决定是否进行交叉操作。
交叉操作可以采用单点交叉、多点交叉等方式,将两个个体的部分基因片段进行交换,生成两个子代。
6.变异操作。
对于进行了交叉操作的个体,根据变异率决定是否进行变异操作。
变异操作可以随机改变个体中某些基因的值,以增加搜索空间的多样性。
7.更新种群。
将选择、交叉和变异等操作得到的子代个体合并到种群中,形成新一代的种群。
8.终止条件判断。
设置适当的终止条件,如达到指定的迭代次数、满足一定收敛要求等,判断是否终止优化过程。
9.反复迭代。
重复进行2-8步骤,直到满足终止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研究报告课程名称:智能控制任课教师:论文/研究报告题目: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器最优设计完成日期:2016 年8 月27 日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号:姓名:1.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控制MATLAB程序:clear allclose allclcT=0.1; %控制系统采样时间TM=200; %控制系统运行次数time=zeros(1,TM);kp=0.2;ki=0.002;kd=20;tr=0;%定义初始种群参数N=10; %初始种群数目M=3; %遗传代数varb=3; %语言值个数yout1=zeros(N,TM);yout=zeros(M,TM);fitness=zeros(1,N);%产生初始种群n=varb^2;n1=varb^2+varb*2; %每条染色体的长度mfpara1=randint(N,n,[1,varb]); %控制规则表mfpara2=-1*rand(N,varb); %mfpara2(1),mfpara2(2),mfpara2(3)分别为an,bn,cnmfpara3=rand(N,varb); %mfpara3(1),mfpara3(2),mfpara3(3)分别为ap,bp,cpinit=[mfpara1,mfpara2,mfpara3];%离散化被控对象num=[1];den=conv(conv([1,0.1],[1,0.2]),[1,0.7]);g=tf(num,den);yn=c2d(g,T,'zoh');[tt,ff]=tfdata(yn,'v');%开始循环p=1while p<=M %循环代数从1到3q=1while q<=N %染色体数从1到10y=zeros(1,TM);u=zeros(1,TM);er=zeros(1,TM);yr=zeros(1,TM);e1=0;e2=0;E1=0;y1=0;y2=0;y3=0;u1=0;u2=0;u3=0;e=zeros(1,TM);E=zeros(1,TM);for k=1:TM %运行系统yr(k)=1;y(k)=-ff(2)*y1-ff(3)*y2-ff(4)*y3+tt(2)*u1+tt(3)*u2+tt(4)*u3;y3=y2;y2=y1;y1=y(k);u3=u2;u2=u1;e(k)=yr(k)-y(k);er(k)=(e(k)-e1)/T;detae=fu_zzy(init(q,:),e(k),er(k),varb); %调用模糊控制规则程序E(k)=e(k)+detae;u(k)=kp*E(k)+ki*sum(E)+kd*(E(k)-E1);E1=E(k);u1=u(k);e2=e1;e1=e(k);endfor k=1:TMif abs(y(k)-1)<=0.1tr=k*T; %上升时间trbreakendendymax=0;for k=1:TMif ymax<y(k)ymax=y(k); %最大输出ymaxendendfor k=1:TMera(k)=abs(e(k)); %计算误差绝对值eraendaccer=sum(era); %累积误差accerovershoot=(ymax-1)/1; %超调量overshoottrovershootaccer%计算适配值,归一化0—100if (tr>2)|(overshoot>1)|(accer>50)fitness2=0;else tr1=tr*50;overshoot1=overshoot*100;accer1=accer*2;index=[tr1,abs(overshoot1),accer1];fitness1=(0.6*index(1)+1.2*index(2)+1.2*index(3))/3;fitness2=100-fitness1;endfitness(q)=fitness2;y;yout1(q,:)=y;q=q+1end%一代种群运行完毕fitness[maxfit1,h]=max(fitness);maxfit(p)=maxfit1 %每代的最大适配值存入maxfityout(p,:)=yout1(h,:); %每一代当适配值最大时,系统的阶跃响应输出init=gene_tic(init,fitness,p,N,varb,n,n1); %调用遗传算法优化,得到新的种群p=p+1end%运行3代后结束for k=1:TMtime(k)=k*T;endplot(time,yout(1,:),'r-',time,yout(2,:),'g-',time,yout(3,:),'b-') legend('遗传第1代','遗传第2代','遗传第3代')grid onbest=max(maxfit)e1=1;y=[];e=[];e1=0;y1=0;y2=0;y3=0;u1=0;u2=0;u3=0;for k=1:TM %运行系统yr(k)=1;y(k)=-ff(2)*y1-ff(3)*y2-ff(4)*y3+tt(2)*u1+tt(3)*u2+tt(4)*u3;y3=y2;y2=y1;y1=y(k);u3=u2;u2=u1;e(k)=yr(k)-y(k);er(k)=(e(k)-e1)/T;u(k)=kp*e(k)+ki*sum(e)+kd*(e(k)-e1);u1=u(k);e1=e(k);endfigure(2)opt=find(maxfit==best);plot(time,y,'--',time,yout(opt(1),':'))legend('PID控制器','GA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grid on各子函数MATLAB程序:1)模糊控制子程序fu_zzy.mfunction detae=fu_zzy(init,F,L,varb)if F<=-1 %将系统误差e设定在【-1,1】之间F=-1;elseif F>=1F=1;endif L<=-1 %将系统误差变化er设定在【-1,1】之间L=-1;elseif L>=1L=1;end%模糊控制规则an=init(10);bn=init(11);cn=init(12);ap=init(13);bp=init(14);cp=init(1 5);a=newfis('fuzzf'); %建立隶属度函数a=addvar(a,'input','F',[-1,1]);a=addmf(a,'input',1,'NL','zmf',[-1,an]);a=addmf(a,'input',1,'ZR','trimf',[an,0,ap]);a=addmf(a,'input',1,'PL','smf',[ap,1]);a=addvar(a,'input','L',[-1,1]);a=addmf(a,'input',2,'NL','zmf',[-1,bn]);a=addmf(a,'input',2,'ZR','trimf',[bn,0,bp]);a=addmf(a,'input',2,'PL','smf',[bp,1]);a=addvar(a,'output','detae',[-1,1]);a=addmf(a,'output',1,'NL','zmf',[-1,cn]);a=addmf(a,'output',1,'ZR','trimf',[cn,0,cp]);a=addmf(a,'output',1,'PL','smf',[cp,1]);%建立控制规则表rulelist=[1 1 init(1) 1 1;1 2 init(2) 1 1;1 3 init(3) 1 1;2 1 init(4) 1 1;2 2 init(5) 1 1;23 init(6) 1 1;3 1 init(7) 1 1;3 2 init(8) 1 1;3 3 init(9) 1 1];a=addrule(a,rulelist);a1=setfis(a,'DefuzzMethod','mom');writefis(a1,'fuzzf');a2=readfis('fuzzf');%模糊控制器输出detae=evalfis([F,L],a2);2)遗传算法子程序gene_tic.mfunction init=gene_tic(init,fitness,k,N,varb,n,n1)fitness=fitness;N=N;varb=varb;init=init;%复制sumfit=sum(fitness); %sumfit为每一代总的适应值zongfit(k)=sumfit; %保存每一代总的适应值到zongfitsumfit1(1)=fitness(1);for i=2:Nsumfit1(i)=sumfit1(i-1)+fitness(i);endlunpan=round(sumfit*rand(1,N));A=zeros(N,n1);for i=1:Nfor j=1:(N-1)if (lunpan(i)>=0)&(lunpan(i)<=sumfit1(1))A(i,:)=init(1,:);elseif (lunpan(i)>sumfit1(j))&(lunpan(i)<=sumfit1(j+1)) A(i,:)=init(j+1,:);endendendinit=A;%交叉pc=0.6; %交叉概率选为0.7Q=rand(1);place=round((n1-1)*rand(1)+1); %产生交叉位match=randperm(N); %产生匹配对的随机序列B=zeros(N,n1);if Q<pcfor i=1:placeB(:,i)=init(:,i);for i=place:n1for j=1:(N/2)B(match((j-1)*2+1),i)=init(match(j*2),i);B(match(j*2),i)=init(match((j-1)*2+1),i);endendendinit=B;%变异pm=0.01; %变异概率选为0.01d=round(N*n1*pm); %计算变异位个数if d==0init=init;elseif d==1i=round(N*rand(1)+1);j=round(n1*rand(1)+1);if j<=ninit(i,j)=round((varb-1)*rand(1)+1); %如果是前n位数,则变异为1至VN中的一个elseif j<=n+varbinit(i,j)=-1*randint(1,1,[1,16])*1/16; %如果是n+1至n+3位数,则变异为-1至0之间中的一个elseif j<=n1init(i,j)=randint(1,1,[1,16])*1/16; %如果是n+3至n2位数,则变异为0至1之间中的一个endelseif d>1C=zeros(1,N*n1);x=randint(1,d,[1,N*n1]); %随机产生d个变异位置,存入x中C=reshape(init,[1,N*n1]); %将N行n1列的矩阵init转换为1行N*n1列的矩阵Cfor i=1:dif C(x(i))<0C(x(i))=-1*rand(1); %若变异位为负数,则随机选取(-1,0)之间的小数赋值elseif (C(x(i))>=0)&(C(x(i))<1)C(x(i))=rand(1); %若变异位为小于1的正数,则随机选取(0,1)之间的小数赋值elseif C(x(i))>=1C(x(i))=randint(1,1,[1,varb]); %若变异位大于等于1,则随机选取(1,varb)之间的整数赋值endinit=reshape(C,[N,n1]); %将变异后的1行N*n1列的矩阵C,转换为N行n1列的矩阵initendinit=init;2.程序运行结果程序运行过程中遗传各代的每条染色体的阶跃响应性能指标如下表1,2,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