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科技]矿井空气PPT课件

合集下载

1矿井空气

1矿井空气

1 矿井空气矿井的空气主要来自地面空气,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会发生一些物理、化学的变化,所以,矿井空气的组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和地面空气都有较大的差异。

1.1矿井空气组分1.1.1地面空气组分地面空气是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

干空气一般由以下几种主要气体混合而成。

其组分如表1-1 所示。

表1-l 地面干空气组分在混合气体中,除水蒸气外,还有尘埃和烟雾等杂质。

水蒸气的浓度随地区和季节而变化。

1.1.2矿井空气组分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因发生一些物理、化学的变化,使其组分发生较大变化。

1.1.2.1物理变化(1)气体混人:沼气、碳氧化合物、硫化氢、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气体混入井下空气中。

(2)固体混入:井下各种作业所产生的微细矿尘、岩尘和其他杂尘悬浮在井下空气中。

(3)气象变化:主要由于井下空气的温度、气压和湿度的变化引起井下空气的体积和浓度变化。

井下空气物理变化的结果,不仅使井下空气成分种类增多,而且各种成分的浓度亦发生变化。

1.1.2.2化学变化(1)井下物质的氧化:煤、坑木、硫化物矿物等的氧化产生碳氧化合物、硫化物等气体。

(2)爆破作业:矿井内实施爆破作业,爆破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等有毒、有害气体。

有毒、有害气体的种类和数量与炸药的性质、爆炸条件及介质有关。

(3)井下火区:井下火区氧化和含硫矿物缓慢地氧化,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等。

(4)充电硐室电解:井下充电硐室充电过程中,液体电解产生氢气。

化学变化的结果,不仅使井下空气的成分种类和浓度发生变化,而且各种化学变化都要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而产生二氧化碳,使井下空气中的氧含量削减,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综上所述,地面空气进入井下,由于发生一些物理、比学变化,使得空气组分发生变化,其组分种类通常包括:O2、CH4、CO2、CO、H S、S0 、N 、NO 、H 、NH 、水蒸气和浮尘等十几种。

井2 2 2 x 2 3下空气的主要成分见表1-2。

矿井通风 ppt课件

矿井通风 ppt课件

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基础。
03
通风安全标准的实施
通风安全标准的实施需要依靠科学合理的通风设计和严格的管理制度,
同时还需要加强监督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通风安全管理原则
通风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通过科学 合理的通风设计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矿井通风安全。
确保矿井内空气新鲜。
风流调节与控制
根据矿井内的环境变化,实时调 节风量、风速等参数,确保安全
生产。
风流短路与优化
通过合理布局通风设备,减少通 风阻力,降低能耗,提高通风效
率。
矿井通风监测与控制
监测系统
实时监测矿井内的空气质量、风速、风量等参数 ,确保通风效果。
控制系统
根据监测数据,自动或手动调节通风设备,确保 矿井内空气质量。
03
矿井通风设备与技术
矿井通风设备
主要设备
包括主扇、局部扇、辅 助扇等。
主扇
是矿井通风系统的核心 设备,负责将新鲜空气 引入矿井,并将污浊空
气排出。
局部扇
用于矿井内特定区域的 通风,如采掘工作面、
运输巷道等。
辅助扇
用于辅助主扇和局部扇 ,确保矿井内空气流通

矿井通风技术
风流定向与控制
通过合理的通风设计和控制技术 ,使风流按照预定的路线流动,
01
02
03
能量守恒原理
风流在流动过程中,克服 阻力会消耗能量,需通过 通风设施和设备补充能量 ,维持风流流动。
压力差原理
利用风流在不同点位所受 的压力差实现风流流动, 需控制好进风和回风巷道 的风压差。
风流控制原理
通过设置通风设施和调节 设备,控制风流的方向、 速度和流量,以满足井下 作业环境的需要。

矿井空气

矿井空气

第 一 讲 矿 井 空 气
六 井下气候条件 (一)井下气候条件——是井下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 三者的综合作用。 (1) 地球的温度 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而上升。在地壳的上部遵循地温率 的规则,地幔、地核处则不遵循此规则。 根据最近的估计,在100公里深度处温度为1300 ℃ ,300 公里处为2000℃,在地幔圈与外核液态圈边界处,约为 4000 ℃ ,地心处温度为 5500 ~ 6000 ℃ 。
矿 井 通 风
第 一 讲 矿 井 空 气
三 井下有害气体
7 氢气 (H2) (1)性质。无色、无味、无毒,相对密度0.07,有可燃和 爆炸性,爆炸范围4%~74.2%,点燃温度低 (300℃)。 (2)来源。井下蓄电池充电时放出,用水灭火时产生,也 可由矿层、石油地层以及钾盐矿中放出。
矿 井 通 风
矿 井 通 风
第 一 讲 矿 井 空 气
三 井下有害气体
1 甲烷 (CH4)。 (1)性质。无色、 无味、无毒,相 对密度0.554,容 易扩散,渗透性 强,不溶解于水, 能燃烧爆炸,爆 炸范围5%~I6%。 (2)来源。有机物 的氧化、分解、 腐烂;从煤岩层裂 隙及矿井水中泄 出。
联络巷 风帘 皮 带 下 山 轨 道 下 山
矿 井 通 风
第 一 讲 矿 井 空 气
四 (一)检测方法 1 人工检测 2 自动检测 (二)人工检测 1检测仪器 检定管和吸气装置
有害气体检测
矿 井 通 风
第 一 讲 矿 井 空 气
五 1 加强通风 2 坚持检查 3 喷雾洒水 4 禁入险区 5 及时抢救 6 抽放瓦斯
防止有害气体危害的措施
矿 井 通 风
第 一 讲 矿 井 空 气
三 井下有害气体

第1章矿内空气PPT课件

第1章矿内空气PPT课件
t=t0+G ( Z-Z0) 式中 t0-恒温带处岩层的温度,℃; G-地温梯度,即岩层温度随深度变化 率,℃/m,常用百米地温梯度,即 ℃/100m; Z-岩层的深度; Z0-恒温带的深度。
29
• •
• •
• 2) 空气的压缩与膨胀 空气向下流动时,由于空
气柱的增加,空气受到压缩而产生热量,一般垂 深每增加100米,其温度升高1℃;相反,空气向 上流动时,则又因膨胀而降温,平均每升高100 米,温度下降0.8~0.9℃。 • 3) 氧化生热 矿井内的有机矿物、坑木、充填材 料、油垢、布料等都能氧化发热。例如,经氧化 生成2克二氧化碳时,可使1 3米空气升温14.5℃。 在煤层中的采准巷道,暴露煤面氧化产生的热量 较大,故回采工作面是通风系统中温度最高的区 段。
15
10~12 6~9
矿内空气中氧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 • • • •
人员呼吸 煤岩和其他有机物的缓慢氧化 煤炭自然 瓦斯、煤尘爆炸 煤岩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 在井下通风不良的地点,如果不经检查 而贸然进入,就可能引起人员的缺氧窒息。 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内空气中氧 含量不得低于20%。
75.55 23.13 0.05 1.25
5
矿内空气
•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以后,由于受到污染,
其成分和性质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氧 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混入各种 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空气的状态参数 (温度、湿度、压力等)发生改变等。一 般来说,将井巷中经过用风地点以前、受 污染程度较轻的进风巷道内的空气称为新 鲜空气(新风);经过用风地点以后、受 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称为 污浊空气(乏风)。
气温过高或过低,对人体都有不良的影响。最适 宜的矿内空气温度是15~20℃。 • 1.影响矿内空气温度的主要因素 • 1) 岩石温度 • 岩层温度的三带

课件矿井通风PPT课件

课件矿井通风PPT课件

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 撤人/处理
甲烷 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5%时 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 必须停工/撤人/
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
采取措施/处理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 必须停止用电
瓦斯浓度达到1.0%时,
钻打眼
第一节 煤矿井下空气成分
四 井下空气成分容许浓度及超限处理
名称
浓度%
超限处理
停工区内瓦斯浓度达到3.0%, 必须在24h内封
不能立即处理
闭完毕。
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 瓦斯浓度达到1.0%时
严禁爆破
甲烷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 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 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
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 中瓦斯浓度超过0.75%时
附近20m内必须 停工,撤人,断
第一节 煤矿井下空气成分
二 井下各种空气成分的来源
名称
来源
一氧化碳 爆破作业/火灾/沼气、煤尘爆炸/煤炭自燃
二氧化氮
爆破时产生的一种气体
二氧化硫 含硫煤层或岩层在空气中氧化自燃/在含 硫煤层中爆破时生成/煤岩体中放出
硫化氢 有机物的腐烂/含硫矿物的水解/爆破工作/ 从老空区和旧巷积水中放出等
第一节 煤矿井下空气成分
电,处理
必须立即查明原 因,进行处理
第一节 煤矿井下空气成分
五 矿井空气成分的检测 检测方法:人工检测和仪器自动检测; 1人工检测方法有取样化验分析法(即用气相色
谱仪或气体分析仪)和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仪
第一节 煤矿井下空气成分
五 矿井空气成分的检测 a气相色谱仪检测原理 气相色谱仪器以气体为流动相。当某一种被分析的多 组份混合样品被注入注样器且瞬间汽化以后,样品 由流动相气体载气所携带,经过装有固定相的色谱 柱时,由于组份分子与色谱柱内部固定相分子间要 发生吸附、脱附溶解等过程,那些性能结构相近的 组份,因各自的分子在两相间反复多次分配,发生 很大的分离效果,且由于每种样品组份吸附、脱附 的作用力不同,所反应的时间也不同,最终结果使 混合样品中的组份得到完全地分离。被分离的组份 顺序进入检测器系统,由检测器转换为电信号送至 记录仪或积分仪绘出色谱图。

第一章矿井空气ch1

第一章矿井空气ch1
几分钟内出现昏迷和死亡。
第二节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2、硫化氢(H2S) 性质:硫化氢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当空气中浓
度达到0.0001%即可嗅到,但当浓度较高时,因嗅觉神经中毒 麻痹,反而嗅不到。相对密度为1.19,易溶于水。硫化氢能燃 烧,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4.3~45.5%时有爆炸危险。
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但其含量的变化会引起湿空 气的物理性质和状态变化。
第一 节 矿井空气成份
二、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基本性质
新鲜空气:井巷中用风地点以前、受污染程度较轻的进 风巷道内的空气,
污浊空气:通过用风地点以后、受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 巷道内的空气,
1.氧气(O2) 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需要的气体,人体维持 正常生命过程所需的氧气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 和劳动强度等。
第一 节 矿井 重劳动 极重劳动
人体输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
呼吸空气量(L/min) 氧气消耗量(L/min)
6-15
0.2-0.4
20-25
0.6-1.0
30-40
1.2-2.6
40-60
1.8-2.4
40-80
2.5-3.1
第一 节 矿井空气成份
当空气中的氧浓度降低时,人体就可能产生不良的生理 反应,出现种种不舒适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缺氧死亡。
氧浓度(体积)/% 17 15
10~12 6~9
主要症状
静止时无影响,工作时能引起喘息和呼吸困难
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和判断能力 降低,失去劳动能力
失去理智,时间稍长有生命危险
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如有及时抢救几分钟内 可能导致死亡
第一 节 矿井空气成份
矿井空气中氧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第八章矿井空气调节概论PPT课件

第八章矿井空气调节概论PPT课件

D型: 15.2VW1.96 Z、X型: 15.2VW1.96
注: vρ─空气质量流速,Kg/m2.s;VW ─水流速,m/s。 第10页/共52页
(3)计算所需的空气加热器面积和加热器台数
空气加热器所需的加热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S1
(8-1-9)
K
Q1 t p
,
m
2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计算出所需加热面积后,可根据每台加热器的实际加热 面积确定所需加热器的排数和台数。 (4)检查空气加热器的富余系数,一般取1.15~1.25。 (5)计算空气加热器的空气阻力△H,计算公式见表8-1-4。 (6)计算空气加热器管内水阻力△h,计算公式也见表8-
广西合山 浙江长广 湖北黄石
25~30 40 25 25 25 27 20 31 31
恒温带温度tr0(℃) 地温率 gr(m/℃)
10.5
30
17.0
45
17.2
31~21
18.9
59~25
16.8
33.7
10.6
40~37
23.1
40
18.9
44
18.8
43.3~39.8
表8-2-1•列出的我国部分矿区恒温带参数和地温率数值,仅供参考。
• Qr=KτUL(trm-t), KW
(8-2-5)
Qr─井巷围岩传热量,KW;
K τ ─ 围 岩 与 风 流 间 的 不 稳 定 换 热 系 数 , K W / ( m 2 ·℃ ) ;
U─井巷周长,m; L─井巷长度,m;
第15页/共52页
围岩与风流间的不稳定传热系数Kτ是指井巷围岩深部 未被冷却的岩体与空气间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内从 每 m 2 •巷 道 壁 面 上 向 空 气 放 出 ( 或 吸 收 ) 的 热 量 。 它 是 围 岩的热物理性质、井巷形状尺寸、通风强度及通风时间 等的函数。由于不稳定传热系数的解析解相当复杂,在 矿井空调设计中大多采用简化公式或统计公式计算。

第2章 矿井空气流动基本理论ppt课件

第2章 矿井空气流动基本理论ppt课件

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学院
整理版课件
3/60
3
目录
基本理论
第二章
物理参数
能量压力
能量方程
矿井应用
矿井空气流动的基本理论
本章的重点: 1、空气的物理参数----T、P、Φ、μ、ρ; 2、风流的能量与点压力----静压,静压能;动压、动能;位能;全压;
抽出式和压入式相对静压、相对全压与动压的关系 3、能量方程
体具有的这一性质,称作流体的粘性。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温度。
y
V
F
S
dv dy
根粘据性牛取顿决内于摩分擦子定间律的有吸:引力和热运动动量交换。
温度升高,则分子间的吸引力降低,动量会增加。 式对中于:液μ体-,-分比子例间系的数吸,引代力表为空主气要粘影性响,因称素为;动力粘性或绝对粘度。
运其对动国于粘际气度单体为位,::分帕子.间秒热,运写动作产:生P动a.量S。交换是决定性因素。
温度下降,其相对湿度增大,冷却到φ=1时的温度称为露点
例如:甲地:t = 18 ℃, V =0.0107 Kg/m3, 乙地:t = 30 ℃, V =0.0154 Kg/m3
解:查附表 当t为18 ℃, s =0.0154 Kg/m3, , 当t为 30 ℃, s =0.03037 Kg/m3,
∴ 甲地: φ= V/ S=0.7 =70 % 乙地: φ= V/ S=0.51=51 % 乙地的绝对湿度大于甲地,但甲地的相对湿度大于乙地,故乙地的
河南理工大学 安全学院
整理版课件
10/60
10
目录
基本理论
物理参数
能量压力
能量方程
矿井应用
矿井常用压强单位:Pa Mpa mmHg mmH20 bar mmbar atm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空气
(3)CO2的来源: 矿井空气中CO2的主要来源是:煤和有机物的氧
化;人员呼吸;碳酸性岩石分解;炸药爆炸;煤 炭自然;瓦斯、煤尘爆炸等。此外,有的煤层与 岩层中也能长期持续地放出CO2,有的甚至与煤 岩粉一起突然大量喷出,给矿井带来极大的危险。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 CO2的浓度不得超过0.5%,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 回风巷中CO2浓度超过0.75%时,必须查明原因进 行处理。
的臭鸡蛋味,当空气中浓度达到0.0001%即 可嗅到,但当浓度较高时,因嗅觉神经中 毒麻痹,反而嗅不到,硫化氢相对密度为 1.19,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一个体积 的水可溶解2.5个体积的硫化氢,所以它可 能积存于旧巷的积水中,H2S可燃,空气中 硫化氢浓度为4.3%~45.7%时有爆炸的危险。
2、二氧化碳(CO2) (1)性质: CO2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略带酸臭味。CO2比空
气重(与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52),在风速较小的巷边中 底板附近CO2浓度较大,在风速较大的巷道中,CO2一般 能与空气均匀的混合。
(2)对人体的影响: 在新鲜空气中含有微量的CO2对人体无害。CO2对人体的
.
11
矿井空气
(2)对人体的危害: CO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空气中CO浓度只
要达到0.15%~0.2%就非常危险。因为人体血液中的红血 球与CO的结合能力是与O2结合能力的250~300倍,CO不 但阻止红血球吸氧,而且还能挤掉氧,造成人体细胞组织 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坏。而解离力又比O2小300~ 350倍,使红细胞享和CO后长时间失去携氧能力,故CO中 毒后恢复慢,但CO对不含红细胞的昆虫等动物无毒害作 用,有时在CO大的区域昆虫能生存,而人却全中毒,应 引起注意。
空气中的CO浓度达到0.016%时,轻微头疼;达到0.128%时; 肌肉酸痛;无力;呕吐,感觉迟钝,达到0.4%时,人会丧 失知觉,痉挛,呼吸停顿,死亡。CO中毒有明显特点: 嘴唇呈桃红色,两颊有斑点。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内空气中CO的最高允许浓 度为0.0024%。
.
12
矿井空气
2、硫化氢(H2S) (1)性质:硫化氢是无色、微甜,有浓烈
矿井空气
一、地面空气的组成: 地面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
通常称为湿空气。 地面大气的组成成分: 氧气(O2):按体积20.9 % 按质量23.14 % 氮气(N2):按体积 78.13% 按质量75.53 % 二氧化碳(CO2):按体积0.03 % 按质量0.05 % 氩气和稀有气体:按体积0.94 % 按质量1.28%
呼吸中枢神经有刺激作用,如果空气中完全不含CO2,则 人体的正常呼吸功能就不能维持,所以在抢救遇难者进行 人工输氧时,往往要在氧气中加入5%的CO2,以刺激遇难 者的呼吸功能。但当空气中CO2的浓度过高时,也将使空 气中的氧浓度相对降低,轻则使人呼吸加快,呼吸量增加, 严重时也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
1
矿井空气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由于受到污染,其成分和 性质要发生一系列变化,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 碳含量增加,混入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空 气的状态参数(温度、湿度、压力)发生变化, 一般的将井巷中设经过用风地点,受到污染程度 较轻的进风巷道的空气,称为新鲜空气,经过用 风地点后受到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 称为污浊空气。
休息:呼吸空气量6~15 (L/min)氧气消耗量0.2~0.4 (L/min)
轻体力劳动:呼吸空气量20~25 (L/min)氧气消耗量0.6~ 1.0(L/min)
中度体力劳动:呼吸空气量30~40 (L/min)氧气消耗量 1.2~1.6(L/min)
重体力劳动:呼吸空气量40~60 (L/min)氧气消耗量1.8~ 2.4(L/min)
.
9
矿井空气
二、矿井空气中的主要有害气体: 矿井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有:CO、H2S、
NO2、SO2、NH3、H2等。
.
10
矿井空气
1、一氧化碳(CO) (1)性质:CO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
体,相对密度0.97,微溶于水,能与空气均 匀地混合,CO能燃烧,当空气中CO浓度在 13%~75%时有爆炸的危险。
在新鲜空气中其主要成分仍然是:O2、N2、CO2
.
2
矿井空气
1、氧气(O2) (1)性质: 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
化学性质和活泼的气体,易使其它物质氧 化,几乎可以与所有气体相结合,与空气 的相对密度为1.11,是人与动物呼吸和物质 燃烧不可缺少的气体。
.
3
矿井空气
(2)对人体的影响: 人体需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
.
7
矿井空气
CO2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 CO2浓度(体积%). 1 %:呼吸加深,但工作效率无明显影响. 3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痛,人体很快疲劳. 5 %: 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耳鸣. 6 %:严重喘息,极度虚弱无力. 7~9 %:动作不协调,约10min后可发生昏迷. 9~11 %:几分钟内可导致死亡.
极重体力劳动:呼吸空气量40~80 (L/min)氧气消耗量 2.5~3.0(L/min)
.
4
矿井空气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浓度的关系 氧浓度(体积%)主要症状 氧浓度17 % (体积%)主要症状:静止时无影响,
工作时会造成喘息和呼吸困难 氧浓度15 % (体积%)主要症状: 呼吸及心跳急促,
耳鸣目眩,感觉和判断力降低,丧失劳动力 氧浓度10~12 % (体积%)主要症状: 失去理智,
时间长有生命危险 氧浓度6~9 % (体积%)主要症状: 失去知觉,呼
吸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几分钟可导致死亡
.
5
矿井空气
(3)矿井空气中氧浓度降低的原因: 主要原因:人员呼吸;煤岩和其它有机物的缓慢
氧化;煤炭自然;瓦斯、煤尘爆炸。此外,煤岩 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气体,也使空气中 氧浓度相对降低。所以,在井下通风不良的地点, 空气中的氧浓度可能很低。如果不经检查而贸然 进入人,就可能引起人员的缺氧窒息。
所以,《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的 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
.
6
矿井空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