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习题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习题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学习题魏晋南北朝⽂学习题集⼀?解释:1、⽂学的⾃觉2、⽂笔之分3、⽣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学家族⼆?填空1、魏晋南北朝⽂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帝统⼀中国为标志。

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期是;第⼆期是;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学的⾃觉时期”。

⽂学⾃觉有3个标志:第⼀,。

第⼆,。

第三,。

4、魏晋南北朝的⽂学理论和⽂学批评出现了⼀⼤批著作,⾃曹丕的《》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徐陵的《》等⽂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学理论和⽂学批评的⾼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学,⽂⼈多遭杀戮的命运,使⽂学创作形成了⼀些共同主题,它们是、、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三?简答1、简述魏晋南北朝⽂学理论和⽂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学思潮是怎样产⽣的?它的意义何在?3、简述魏晋南北朝⽂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1、动乱的社会对⽂学的主题产⽣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学创作的?3、试述佛学对⽂学的影响。

第⼀章从建安风⾻到正始之⾳⼀.背诵默写篇⽬:《蒿⾥⾏》、《短歌⾏》、《燕歌⾏》、《⽩马篇》、《美⼥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解释:1、三曹2、七⼦3、建安风⾻4、正始风⼒5、嵇阮6、《咏怀诗》三.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和⼥诗⼈,“三曹”是指、和;“七⼦”是指、、、、、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

2、建安⽂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

3、曹操的诗歌其中⼀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民遭受的苦难,如《》唱,代表作有《》。

其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的⽭盾,其代表作有对⾃⼰和朋友遭受迫害的愤懑,如表现朋友⽆辜被害⽽⾃⼰⽆能为⼒的《》,对任城王暴卒⽽表⽰悼念的《 _________________ 》。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编导艺考资料)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编导艺考资料)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1、为《毛诗》作笺的儒学大师是A 董仲舒B 郑玄C 王充D 李善()2、提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是A 刘勰B 曹丕C 曹操D 钟嵘()3、南北朝骈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A 庾信B 江淹C 陆机D 鲍照()4、《诗品》所谓"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是对何人诗作艺术风格的概括?A 曹操B 曹丕C 曹植D 王粲()5、“诗缘情而绮靡”出自A《文心雕龙》B《文赋》C《诗品》D《典论·论文》6、请将《史记》中下列人物的代号分别填入相应的作品中A 侯生B 高渐离C范增 D 田蚡()①《项羽本纪》()②《魏公子列传》()③《魏其武安侯列传》()④《刺客列传》()7、以下诗人不在所谓“元嘉三大家”之列的是A 颜延之B 鲍照C 谢灵运D 谢朓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1、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谓其《史记》“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列传,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成一家之言。

”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一诗中的名句。

3、西汉传《诗》者有四大家,其中“三家诗”是指齐人、鲁人和燕人韩婴所传之《诗》。

“三家诗”系《诗经》学派。

4、“古诗十九首”这一名称最早见于《》。

5、今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是《》。

6、魏晋志怪小说以《》成就最高。

7、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讨论五言诗的专著是《》。

8、"春秋三传"指的是《》、《》和《》。

9、左思之诗笔力矫健,情调高亢,气势充沛,被《诗品》谓为“”10、“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12、“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

”13、“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憭慄兮,若在远行;,送将归。

”14、“,海水知天寒。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问题详解)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问题详解)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文学是上古期的第二段。

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

3.秦统一后出自李斯之手的秦山等地刻石为我国最早的碑文体。

4.《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5.李斯的散文代表作是《谏逐客书》。

6.秦刻石现存七篇,它们分别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瑯邪臺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石刻。

7.西汉武帝时设置了一个职能包括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组织文人创作歌词的机关,它叫乐府。

8.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叫鸿都门学,专门学习辞赋书画。

9.《毛诗序》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情感的表现。

10.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鬱之情的一种方式,是遭受压抑以后的情怀爆发。

11.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12.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13.代表西汉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的作家是司马相如。

14.西汉后期散体大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

15.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

16.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7.《答客难》的作者是东方朔。

18.汉代产生的新的诗歌样式是五言诗。

19.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0、《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21.《新语》的作者是陆贾。

22.《新书》的作者是贾谊。

23.贾谊的政论体散文名作有:《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

24.晁错的代表作是《贤良文学对策》。

25.《淮南子》一书是汉代皇室贵族刘安招致门客编成。

26.《贤良对策》的作者是西汉大儒董仲舒。

27.《列女传》、《新序》、《说苑》等著作的作者是刘向。

28.《吊屈原赋》《服鸟赋》的作者是贾谊。

29.枚乘的赋以《七发》最为着名。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集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集

两汉文学一、填空题:1、秦代唯一的作家是。

2、两汉时期,士大夫文坛上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是散文和。

3、西汉初期,为适应总结秦王朝灭亡教训的政治需要,文坛上最先兴起的文体是。

4、西汉初期政论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5、西汉后期的政论散文比较价值的是桓宽的《》。

6、东汉前期的政论散文比较价值的是王充的《》。

7、东汉的政论散文除王充的《论衡》外,比较尖锐地批判现实的作品还有王符的《》和崔寔的《政论》、仲长统的《昌言》。

8、东汉晚期,最值得注意的是散文中出现了抒情散文这种新题材类型,有代表性的是的《与妻徐淑书》、《重报妻书》。

9、西汉初期贾谊的赋《》和《鵩鸟赋》可以视作从楚辞到汉赋形成的过渡之作。

10.枚乘的《______________》是标志汉大赋正式形成的作品。

11.西汉前期最著名的汉大赋作家是,他的代表作是《子虚赋》、《上林赋》。

12、东汉晚期的赋以抒情小赋为主,代表作家是和赵壹。

13、张衡的《》描写了退隐田园的乐趣,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写田园题材的作品。

14、《史记》原名《》,东汉末期始被称为“史记”。

15.司马迁的《史记》由本纪、表、书、、列传五个部分构成。

16、东汉前期的《》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17、“汉乐府民歌”是汉王朝音乐机构“”所采集的民间歌词的统称。

18、“汉乐府民歌”的叙事诗中,以《》和《陌上桑》艺术成就最高。

19.有姓名可考的文人五言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宋子侯的《董桥娆》和辛延年的《_________________》20、“古诗十九首”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的《》。

二、单项选择题:1、.贾谊的《过秦论》和《》是西汉政论散文的代表作。

(1)、论贵粟疏(2)、陈政事疏(3)、潜夫论2、鼌错的政论散文代表作是《》。

(1)、论贵粟疏(2)、陈政事疏(3)、潜夫论3、汉武帝时期的《》是一部以黄老道学为理论基础的资政著作,它构建了一个将自然、社会和人类精神包容在一起的庞大理论体系。

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魏晋南北朝文学)

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魏晋南北朝文学)

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一、填空题:1、“三曹”是指▁▁▁▁▁、▁▁▁▁▁、▁▁▁▁▁,曹操的使馆,用的全是▁▁▁▁▁旧题。

曹丕的▁▁▁▁▁▁▁是一篇文学批评专论。

《桃花园记》的作者是▁▁▁▁▁。

(曹操,曹丕,曹植;乐府;《典论·论文》;陶渊明)2、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院瑀、应暘和刘桢,称之为▁▁▁▁▁。

(“建安七子”)3、被钟嵘誉为“譬人伦之有周孔,磷羽之有龙凤”的诗人是▁▁▁▁▁。

(曹植)4、▁▁▁是一个集南北文学之大成的诗人,被誉为南北朝民歌之“双璧”的是▁▁▁和▁▁▁,魏晋南北朝的小说可分为▁▁▁▁▁和▁▁▁。

(庾信,《西洲曲》,《木兰辞》,志人小说,志怪小说)5、依据南朝乐府民歌产生地狱,可以分为▁▁▁▁▁和▁▁▁▁▁两类。

(吴声歌,西曲歌)二、名词解释:1、建安风骨:以三曹、七子、以及蔡琰所构成的建安文学,直面淋漓的鲜血,深刻反映了汉末动荡的社会现实以及人民的深重苦难,同时又表现了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作家的社会良心,慷慨悲凉,风格遒劲,被成为“建安风骨”,成为后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武库和精神资源。

2、永明体:南朝齐永明年间由沈约等创立的声律与对偶互相配合不具有格律的新体诗叫永明体。

3、“竹林七贤”:魏正始年间,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之“竹林七贤”。

4、“梁鼓角横吹曲”:所谓“横吹曲”是北朝北方民族一种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其乐器有“鼓”和“乐”,所有叫“梁鼓角横吹曲”。

5、三曹:6、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是指围绕在曹氏父子周围的七位著名作家,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暘和刘桢。

7、山水诗:东晋末年由谢灵运所创造的以自然山水风景和各种风物为描写对象的诗歌类型。

8、田园诗:东晋末年由陶渊明开创的以农村田园风景和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歌类型。

9、咏史诗:东汉时期,由班固开创的以历史事件为吟咏对象的诗歌类型。

(完整版)(精品)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精品文档)

(完整版)(精品)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精品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一)一、选择题1、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有〔1〕谢灵运;〔2〕谢脁;〔3〕沈约;〔4〕阴铿;〔5〕鲍照。

2、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有〔1〕多用谐音双关;〔2〕语言自然质朴;〔3〕多用五言四句形式;〔4〕感情强烈,直抒胸臆。

3、齐梁时创作流传至今的文学批评专著是:〔1〕《典论》;〔2〕《文章流别论》;〔3〕《文心雕龙》;〔4〕《诗品》。

4、“鲁公二十四友”的首领是〔1〕贾谧;〔2〕石崇;〔3〕陆机;〔4〕潘岳。

5、三国后期的士人群体主要有〔1〕建安七子;〔2〕正始名士;〔3〕竹林七贤;〔4〕竟陵八友。

6、提出“文章经国之大业”的观点的是〔1〕葛洪;〔2〕曹丕;〔3〕陆机;〔4〕挚虞。

7、下面哪些属于“四声八病”〔1〕猪肚;〔2〕正纽;〔3〕蜂腰;〔4〕凤尾。

8、下列作家属于建安七子的是:〔1〕阮籍;〔2〕陈琳;〔3〕阮瑀;〔4〕曹植。

二、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你认为不正确的理由〔每题8分,共16分〕1.与南方迥然不同的北方风物使庾信的诗风发生了巨大变化。

2.由于永明体作家提倡四声八病,因而他们的诗歌创作无犯其病者。

三、默写〔每题6分,共12分〕1、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2、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鲁迅说陶渊明的《咏荆轲》是“金刚怒目式”的作品,有何道理?2、曹植的诗歌创作前后期有何变化?3、简述南北朝民歌的不同。

五、论述题〔1题8分;2、3每题15分,共38分〕1.归纳王聚《登楼赋》各段大意和全篇中心思想,谈谈其写作特色。

2.说说“辞”的定义与“赋”的区别以及辞演变为赋的过程。

归纳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中心思想。

3、简述谢灵运的山水诗风格。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有〔2〕〔3〕。

2、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有〔1〕〔3〕。

3、齐梁时创作流传至今的文学批评专著是〔3〕〔4〕。

4、“鲁公二十四友”的首领是〔2〕〔4〕。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doc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doc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一、填充:1,《诗经》现存诗--------篇,大抵是--------至----------------约----百年的作品。

2,写出《诗经》古代和现代著名的注本或选注本各1部(包括作者和书名):--------------------------、--------------------------。

3,写出2部《楚辞》著名的注本或者选注本(包括作者和书名):----------------------------、--------------------------------。

4,写出《论语》古今著名注本各1部(包括作者和书名):-------------------、--------------------。

5,写出《孟子》古今著名注本各1部(包括作者和书名):-------------------、-------------- --------。

6,写出3种先秦诸子散文代表性的著作:-------------、-------------、------------。

7,写出3篇神话作品的名称:------------------、------------------、-----------------。

8,写出4篇屈原作品的名称:----------------、----------------、----------------、----------------。

9,汉代所传《尚书》有二种,一为﹍﹍﹍﹍﹍﹍﹍,有﹍﹍﹍篇;一为﹍﹍﹍﹍﹍﹍﹍,有﹍﹍﹍篇。

10,所谓“《春秋》三传”是指------------------、------------------、-----------------。

11,《左传》记叙了自鲁---------------年起到---------------止共-------年的史实。

12,《左传》是一部以----------------的记事为纲的编年体历史散文著作。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答案)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答案)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文学是上古期的第二段。

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李斯。

3.秦统一后出自李斯之手的秦山等地刻石为我国最早的碑文体。

4.《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5.李斯的散文代表作是《谏逐客书》。

6.秦刻石现存七篇,它们分别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瑯邪臺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石刻。

7.西汉武帝时设置了一个职能包括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组织文人创作歌词的机关,它叫乐府。

8.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叫鸿都门学,专门学习辞赋书画。

9.《毛诗序》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情感的表现。

10.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鬱之情的一种方式,是遭受压抑以后的情怀爆发。

11.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12.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13.代表西汉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的作家是司马相如。

14.西汉后期散体大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

15.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

16.张衡的《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7.《答客难》的作者是东方朔。

18.汉代产生的新的诗歌样式是五言诗。

19.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0、《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21.《新语》的作者是陆贾。

22.《新书》的作者是贾谊。

23.贾谊的政论体散文名作有:《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

24.晁错的代表作是《贤良文学对策》。

25.《淮南子》一书是汉代皇室贵族刘安招致门客编成。

26.《贤良对策》的作者是西汉大儒董仲舒。

27.《列女传》、《新序》、《说苑》等著作的作者是刘向。

28.《吊屈原赋》《服鸟赋》的作者是贾谊。

29.枚乘的赋以《七发》最为着名。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三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三魏晋南北朝文学本次形成性考核任务占总成绩的20%。

以下是题目及答案:一、填空题1.曹丕所作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钟嵘在《骨气奇高》中评价曹植的诗为“体被文质,词采华茂”。

3.魏晋南北朝诗歌以建安时期的创作最为辉煌,其中代表作家是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

4.王粲的代表作是《七哀诗》三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其中有“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诗句。

5.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五言古诗抒情组诗的先河。

6.太康诗风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其中陆机被钟嵘奉为“太康之英”,但在艺术上却缺乏独创性。

7.长篇叙事诗《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并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8.讲究声律和对偶的新体诗最初形成于南朝齐的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

9.与谢眺并称为“大小谢”的晋宋之交的诗人谢灵运,其山水诗《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被历代诗人所赞赏。

10.有“元嘉三大家”之称的是谢灵运、颜延之和鲍照。

11.北朝文学,在散文领域出现了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和颜之推《颜氏家训》的名作。

1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可分为以《搜神记》为代表的志怪小说和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轶事小说两类。

13.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以魏晋知识分子为主要记载对象,尤偏重隽言逸行,以为当时文人之谈资,并供当时文人仿效,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称之为“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

14.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代表作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

15.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它丰富的文学创作实践和文学理论的积累,为后世文学的更大发展做了必不可少的准备。

二、默写和填句题1.默写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其二“种豆南山下”。

最新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答案)

最新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答案)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二百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1在中国文学史上,秦汉文学是上古期的_第二段_。

2•秦代唯一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文人是_李斯一。

3 •秦统一后出自—李斯—之手的秦山等地刻石为我国最早的碑文体。

4.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

5 •李斯的散文代表作是《谏逐客书》。

6. 秦刻石现存七篇,它们分别是_峄山刻石_、泰山刻石、瑯邪臺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会'稽石刻。

7•西汉武帝时设置了一个职能包括搜集各地的歌谣乐曲,组织文人创作歌词的机关,它叫乐府。

8•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在洛阳设立的皇家学校叫—鸿都门学专门学习辞赋书画。

9•《毛诗序》主张诗歌要“发乎情,止乎礼义”,用儒家的伦理道德来规范情感的表现。

10・司马迁的“ _发愤著书_”说把文学创作视为抒发抑鬱之情的一种方式,是遭受压抑以后的情怀爆发。

11 _赋_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可以说是诗的散文化、散文的诗化。

12•枚乘的_《七发》_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

13•代表西汉散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的作家是—司马相如_。

14•西汉后期散体大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_。

15•班固的_《两都赋》_、张衡的_《二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

16•张衡的_《归田赋》—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17•《答客难》的作者是—东方朔_。

18.汉代产生的新的诗歌样式是 _五言诗—。

19・东汉的五言诗已经成熟,—《古诗十九首》—则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0、《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_。

21 •《新语》的作者是_陆贾_。

22 •《新书》的作者是—贾谊—。

23•贾谊的政论体散文名作有:_《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_。

24•晁错的代表作是—《贤良文学对策》 _。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答案版本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答案版本

魏晋南北朝文学测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文学自觉: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称魏晋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随着社会思想的演变,文学日益改变了为宣扬儒家政教而强寓训勉的面貌,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表现作家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美的追求。

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其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

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和认识。

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比如说四声的发现并运用,诗歌中讲究用事、对偶等等,证明人们对语言的形式美有了更自觉的追求。

2. 文学家族:魏晋时期政治上采取官位世袭和“九品中正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家族观念不断加强。

加之两汉时期,当权者重视经学,世族为迎合政治需要,逐渐垄断了以经学为中心的文化活动。

经学的传播由师传变成了家传,平民基本接触到这些,也没有门路。

长此以往,世家大族在文化上形成了极高的声望,文化素养成为门第高低的评判标准,世族顺应时代潮流,迎合社会价值取向,大力提高族中子弟素养,形成良好家风,维持家族声誉和影响,经过不断积累就形成了一个个文学家族。

如:“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东晋谢氏家族。

3、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是指建安诗人继承《诗经》、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方面在诗篇中真实地描写汉末的大动乱、大分裂,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又在诗歌中抒发统一天下、建立伟业的雄心壮志。

诗歌的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明白十分流畅,成为后世诗歌创作推崇的榜样。

4、志怪小说:兴起和繁荣于魏晋。

所谓“志怪”,就是记录鬼神怪异,其积极意义是,借助神异题材,反映广大劳动群众的善良愿望。

如干宝《搜神记》等。

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独立的艺术门类。

第二,对文学的体裁有了细致的区分。

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2、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典论·论文》始,有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萧统的《文选》、徐陵的《玉台新咏》等。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练习题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练习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练习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而独立成科,成为个人抒发怀抱的行为,发射出夺目的光彩,成为“文学的自觉”时代。

建安时期战乱的现实,人命危浅,经学束缚的解除,使个性得以张扬,于是,叹生命之短促,人生之多艰,悲凉慷慨,刚健清新,便成为建安文学的主要风貌。

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全国的局面,但维持时间极短。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重在哲理思索的玄言诗,之后是东晋的山水田园诗,均在探讨人生的价值。

四声的发现和永明体的产生,为我国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百余年,诗歌艺术无论是题材,还是形式和艺术手法的探讨上,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魏晋南北朝,散文的各种文体发展得相当完备,而且还出现了我国独有的文学样式:骈体文。

这一时期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也得到很大发展,产生了如《文心雕龙》、《诗品》等文学理论巨著。

基本知识1.建安诗坛,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196),下迄魏明帝太和六年(233),即汉末魏初时期。

2.建安时期,为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

3.建安时期,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创作高潮,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4.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蠫、应NB75B、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5.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人。

6.曹操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

7.曹操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实事。

8.杜甫“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白居易的“新乐府”等,都是沿着曹操直面现实人生的写实方向发展的。

9.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三十四岁代汉自立。

10.曹丕对七言诗发展有重大贡献。

他的《燕歌行》为中国诗学开一新纪元。

11.曹植(192—232),字子建。

12.以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为界,曹植的诗歌创作明显分为前后两期。

13.曹植前期诗歌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抱负,如《白马篇》,就是通过写一个青年英雄的机智勇敢英勇卫国的精神,来表现自己对壮烈事业和战斗生活的憧憬。

魏晋南北朝文学习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习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习题中国古代文学习题库第二部分魏晋至隋唐五代部分习题一、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异常繁荣,出现了魏曹丕《典论·论文》、晋陆机《_____________》、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锺嵘《_____________》等论著以及萧统的《文选》、陈徐陵的《_______________》等文学总集。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名篇《_______________》。

曹操《蒿里行》中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3.刘勰《文心雕龙·才略》比较曹丕与曹植说:“文帝以__________________,思王以________________。

”4.女诗人蔡琰的《_______________》与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并称为长篇叙事诗的“双璧”。

5.曹操的《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之句引自《___________》。

6.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_____________,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

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7.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王粲,其代表作为《____________》三首。

8.___________,谥魏文帝,有《魏文帝集》,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____________《燕歌行》。

9.在中国诗歌史上,向来有魏代三祖之说,指的是魏武帝__________、魏文帝______和明帝。

10.建安时期创造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___________。

11.“华亭鹤唳”的典故是关于____________的。

1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_____________》。

13.南朝出现的新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

14.我国的第一篇论文学是文章是《______________》。

3魏晋南北朝文学

3魏晋南北朝文学

3、魏晋南北朝文学一、填空1.曹操的《____步出夏门行.观沧海____》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2.曹丕所作的《___燕歌行_____》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钟嵘在《诗品》中评价曹植的诗为“________,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4.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________。

5.曹丕在《___典论.论文_____》中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为“七子”。

6.魏晋南北朝诗歌以建安时期的创作最为辉煌,其中代表作家是三曹、七子和女诗人________。

7.蔡琰的《________》重点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惨绝人寰的遭遇,从中可以看出汉末战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不幸命运。

8.王粲的代表诗作是《________》三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其中有“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诗句。

9.王粲的诗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称许他为“________”10.阮籍的代表作是《________》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11.嵇康散文的代表作《________》中,记载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

12.嵇康的诗歌以四言成就较高,其中《________》自述平生的遭遇和理想抱负,对自己无辜受冤表示极大愤慨。

13.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其中________被钟嵘奉为“太康之英”。

14.西晋太康时期涌现了大批作家,著名的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其中“一左”即________。

15.左思的《________》八首,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成为后代诗人效法的范例,这是他对中国诗歌的独特贡献。

16.陆机的《________》十二首,基本上都是拟《古诗十九首》的,在内容上皆沿袭原题,格调上变朴素为文雅,显示出诗歌文人化的倾向。

17.由西晋末到晋室南渡之际兴起了_________诗,这种诗几乎统治了整个东晋时期的诗坛。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一、填空1、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是曹操,其最负盛名的作品是《短歌行》。

2、中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

3、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是曹植,[南朝梁]钟嵘《诗品》称之为“建安之英”。

4、曹植的生活与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其前期的代表诗作是《白马篇》,后期的代表诗作是《赠白马王彪》。

5、被[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称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王粲。

他的代表诗作是《七哀诗》。

6、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是蔡琰,其代表作是五言体的《悲愤诗》。

7、继建安之后的正始诗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阮籍和嵇康。

8、阮籍,字嗣宗。

曾为步兵校尉,故世称阮部兵。

他的代表作是《咏怀诗》。

9、西晋太康、元康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些诗人,“二陆”即陆机和陆云,“两潘”即潘岳和潘尼,“一左”即左思。

10、陆机的《拟古诗》12首,是模仿《古诗十九首》写成的。

11、后人写哀念亡妻的诗以“悼亡”为题,是受了潘岳的《悼言诗》影响。

12、西晋诗坛以写游仙诗而闻名的诗人是郭璞。

他的游仙诗是借游仙以抒怀。

13、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孙绰和许询。

14、现存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情歌。

15、最为杰出的北朝民歌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

16、北朝民歌中有一首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描绘北国草原的辽阔壮美的诗篇是《敕勒歌》。

17、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是谢灵运。

他的代表作是《登池上楼》。

18、在南朝诗坛上,并称“颜谢”的诗人是颜延年和谢灵运,并称“大小谢”的诗人是和谢灵运、谢眺。

19、谢灵运诗歌创作的结构多半用“记游写景说理”这种章法。

20、鲍照的代表作是《拟行路难》。

21、庾信的生活与文学创作以羁留北方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22、庾信的代表作是《拟咏怀》。

23、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是陶渊明。

24、受散文骈体化的影响而产生的辞赋叫骈赋。

25、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山巨源”即山涛。

魏晋南北朝文学题库

魏晋南北朝文学题库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 2、文笔之分 3、生死主题 4、游仙主题 5、隐逸主题 6、文学家族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

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第二期是;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徐陵的《》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6、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论形态就是魏晋。

三、简答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 2、七子 3、建安风骨 4、正始风力 5、嵇阮 6、《咏怀诗》三、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写“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试题含答案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试题含答案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试题含答案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试题单项选择题61. “建安文学”主要指的是()。

A. 汉献帝建安年代的文学B. 汉代末年的文学C. 汉末到魏初的文学D . 魏晋时期的文学62. 《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

A. 曹操B. 曹植C. 鲍照D. 李白63.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 曹植B. 王粲C. 孔融D. 徐干64. 在“建安”时代,文学成就最高,有“建安之杰”之誉的诗人是()。

A. 曹操B. 曹丕C. 曹植D. 王粲65. 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较为完整的七言诗是()。

A. 曹操的《观沧海》B. 王粲的《七哀诗》C. 张衡的《四愁诗》D. 曹丕的《燕歌行》66. 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的建安诗人是()。

A. 曹植B. 曹操C. 曹丕D. 蔡琰67. 建安着名诗人曹丕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

A. 《短歌行》B. 《燕歌行》C. 《白马篇》D. 《将进酒》68. 建安着名诗人曹植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

A. 《短歌行》B. 《燕歌行》C. 《白马篇》D. 《将进酒》69. 《登楼赋》的作者是()。

A王粲 B. 曹植 C. 鲍照 D. 左思70. 《洛神赋》的作者是()。

A. 王粲B. 曹丕C. 曹植D. 曹操71. 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典型代表作是()。

A.《赠白马王彪》B.《赠丁仪王粲》C.《白马篇》D.《美女篇》72. 被评为“嵇志清峻,阮旨遥深”的诗风是指()。

A. 建安诗风B. 正始诗风C. 西晋诗风D. 东晋诗风73. 阮籍的诗歌代表作是()。

A.《咏史》B.《拟咏怀》C.《咏怀》82首D.《咏怀》8首74. 嵇康文学成就主要在于()。

A. 小说B. 赋C. 散文D. 诗歌75. 西晋时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一、填空题1、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

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王粲,其代表作为(《》)二首。

2、(),谥魏文帝,有《魏文帝集》,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燕歌行》。

3、在汉魏六朝文学中,有两对文学兄妹的创作很有名,他(她)们分别是()、()与鲍照、鲍令晖。

4、曹丕,谥魏文帝,有(《》),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七言诗(《》)。

5、西晋文学家为一傅、一张、三张、两陆、两潘、一左。

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潘岳、()和()。

6、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分别为()、()与秦嘉、徐淑。

7、王羲之和谢安,两人的散文创作,应该说是各有其特点,前者世称王右军,有(《》),后者有书信体散文(《》)。

8、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他(她)们分别为司马相如、卓文君与()、()。

7、建安七子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

”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有《王粲集》,其代表作为《七哀诗》二首。

8、在中国诗歌史上,向来有魏代三祖之说,指的是魏武帝()、魏文帝()和明帝。

9、()和(),两人的散文,各有其特点,前者世称王右军,有《兰亭集序》,后者有书信体散文《与支遁书》。

10、()的《自悼赋》是一篇由女子所写的伤悼自己命运的赋。

其赋的前半部分叙进宫遭弃的过程,后半部抒写藏于自己内心的痛苦。

在文学史上开了自悼的先例,其后有左芬的《离思赋》,还有江采蘋的(《》)。

1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前者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后者代表作是散文名篇(《》)。

12、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仅()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13、南北朝时的北方文人,()创作了《水经注》,()创作了《洛阳伽蓝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文学练习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1.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逐渐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其理论形态是玄学。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期是魏和西晋(又可分为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太康文学三段),第二期是东晋和南北朝。

3.东晋南北朝文学仍以诗歌为主,经历了玄言——山水——宫体的变化过程。

4.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许多优秀诗人,一方面学习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后人称只为“建安风骨”。

5.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人,山水诗的出现扩大了诗歌题材,丰富了诗的表现技巧。

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还有齐代的谢眺。

6.齐梁时代是我国诗体重大变革的时期。

周颙发现了汉语的四声,沈约将四声的知识运用于诗歌的声律,提出“八病”之说,和其他诗人共同创造了“永明体”(又叫“新体诗”),为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国“近体诗”发展的时代。

7.梁代,宫廷贵族不再满足于山水清音,而寻求声色刺激,于是产生了宫体诗。

代表作家是梁简文帝萧纲及徐、徐陵、庾肩吾、庾信,故人又称“徐庾体”。

8.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是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

9.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

10.建安时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

1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嵇康和阮籍。

12.太康时期最著名的作家是陆机,与之齐名的作家是潘岳,此外还有张华、张协等。

13.西晋最有成就的诗人是左思,其代表作有《咏史》八首。

14.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谥号“靖节征士”。

15.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

16.据《乐府诗集》、郢(今湖北宜昌)、樊(今湖北襄樊)、邓(今河南邓县)之间。

由此可知,西曲产生的地点,是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的城市,而以江陵为中心。

17.南朝民歌的形式特点主要是五言四句,从而为绝句奠定了基础。

大量运用双关语,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

18.《横吹曲》是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因为乐器中有鼓有角,故称“鼓角横吹曲”。

19.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是《木兰诗》,其作不会晚于陈代,大概是北魏的作品。

20.晋宋之际代替玄言诗的是由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

21.文学史上把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和谢眺分别称为“大谢”和“小谢”。

22.集南朝诗歌之大成并融合了南北诗风的诗人是庾信。

23.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

它有三个特点:1讲究对仗。

又多用四六句。

2语音方面讲究平仄。

3多用典故和华丽的辞藻。

24. 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现在能见到的,只有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和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

25.我国现存第一篇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论是曹丕的《典论·论文》。

26.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系统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27.成书于梁代的专门评论五言诗的著作是钟嵘的《诗品》,它品评了汉代至梁代的122位诗人,及古诗十九首,分为上中下三品。

28.“建安七子”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杨、刘桢。

29.“竹林七贤”是指阮籍、嵇康、向秀、阮咸、山涛、王戎、刘伶。

30.“元嘉三大家”是指谢灵运、颜延之、鲍照。

二、名词解释1.建安风骨:即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

“风”主要指建安诗歌反映社会动乱、抒写理想壮志的现实内容,“骨”主要是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特色。

这种风格特色人们也称之为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指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的文学,作家主要是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阮咸、刘伶等“竹林七贤”,其中阮籍、嵇康成就最高,所谓“嵇志清俊,阮旨遥深”,即是他们创作的主要特色。

3.魏晋风度:是指魏晋时期名士们表现出来的风度。

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一般流俗、甚至不同于其他任何时期的言谈举止。

又叫魏晋风流。

4.玄言诗:以老庄玄理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诗歌,西晋永嘉年间至东晋盛极一时,代表作家有孙绰、徐询,,他们的作品的特点是“理过其词,淡乎寡味”,被认为成就不高。

5.永明体:这是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形成的、讲究声韵格律和对偶用典的新体诗,也称新体诗。

代表作家是沈约、谢眺、王融、萧琛、范云、任肪、萧衍、陆垂等“竟陵八友”。

新体诗促进了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转变,为唐代近体诗繁荣奠定了基础。

6.宫体诗:这是南朝梁代宫廷中以梁简文帝萧纲为首形成的一种诗体。

内容主要是宫廷生活特别是宫廷女性生活的反映,形式则追求绮艳。

代表作家是梁简文帝及徐摛、徐陵、庾肩吾、庾信,故又称“徐庾体”。

7.田园诗:指以描写田园景色、反映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田园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开创的。

陶渊明的田园诗内容丰富,诗风平淡淳美,打破了玄言诗一统的局面,对后代有极大影响。

8.骈文:文体名称。

这种诗体起源于汉魏,盛行于南北朝。

其特点是:一、讲究对偶,多用四六句式;二、语音上讲究平仄;三、多用典故和华丽的辞藻。

9.建安七子:据曹丕《典论·论文》,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杨、刘桢七人。

他们的诗歌主要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抒写个人的抱负和遭遇。

10.志人小说:魏锦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小说,内容主要记述人物的逸闻琐事、言谈举止,从中可见当时社会清谈玄理、品藻人物标榜名士的社会风气和面貌。

代表作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11.志怪小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小说。

内容主要记述神鬼怪异、远方异物,宗教迷信色.彩浓重,但也有不少有意义的作品。

代表作是晋干宝的《搜神记》。

12.竹林七贤:西晋时期阮籍、嵇康、向秀、阮咸、山涛、王戎、刘伶等文人。

他们不满司马氏的高压政治和门阀制度,反对礼教,崇尚老庄,常在竹林下喝酒清谈,他们的政治态度和人生观并不一致。

13.元嘉三大家: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统治时期的年号,从公元424-453,共30年。

其间文学成就较高者有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三人,被称为“元嘉三大家”。

14.《搜神记》:志怪小说集。

共二十卷,晋干宝撰。

其中一些优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比较有艺术价值,艺术上初具小说格局,对后代系小说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15.吴歌、西曲:吴歌产生的地点在长江下游,以当时的首都建业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东晋和宋居多。

西曲产生在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的城市,以江陵为中心。

西曲产生的时代比吴歌较晚,以齐梁居多。

16.《桃花源记》:陶渊明归隐后,用诗文创造的一个没有战乱剥削的和乐平等的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愿望,但在当时条件下只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空想。

17.《世说新语》:笔迹小说集,宋刘义庆撰,今本三卷,分36篇。

内容为汉末至东晋名士们的奇闻逸事,、清谈玄理、疏放举动的记录。

在刻画人物和语言使用上有很高的成就,对后代小说和小品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18.《昭明文选》:梁昭明太子萧统召集文人主持编撰的文学作品集《文选》30卷,世称《昭明文选》。

选录先秦至梁的诗文700多篇,分37类。

其中主要是赋、诗、应用文、论说文。

20.游仙诗:是指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

或以富贵者而游仙,或以坎坷者而游仙。

梁朝萧统所编《文选》列“游仙”为文学体裁之一。

三、问答题1.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特点及其特点产生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特点主要有:(1)文学回归于非功利性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被视为是抒发情感的工具,追求艺术之完美。

(2)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鲜明的异端色彩。

(3)这个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被视为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黄金时代。

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1)由于社会动荡,导致人的思想的束缚减弱,个体得以发现,人得以解放,从而产生了个性意识和审美意识等。

(2)这一时期包括玄学、道教、佛教在内的各种思想比较活跃。

2.谈谈魏晋风度及其产生的原因。

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

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构成魏晋风流的条件尚玄心、洞见、妙赏、深情,表现于个体的特点则是颖悟、旷达、真率,是个人本性的自然流露。

在正始时期的血腥杀戮和政治高压之下,文人朝不保夕,动辄罹祸。

加上当时玄学的兴起,士人们就选择通过饮酒服药,放浪形骸,来寄托他们的愤懑、从而达到逃避祸端、保全性命目的,于是,魏晋风流由是而起。

3.试论建安风骨内涵及其成因。

(1)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但建安文学则跨度要大一些,指从建安元年(196)至魏初(241)大约四十五年间文学,其代表人物为三曹和建安七子。

(2)建安诗人用他们的诗篇真实地反映大动乱、大分裂的时代所造成的残酷现实,表现他们同情民生疾苦的情怀,抒发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情调大多慷慨悲凉,激越深沉,语言昭晰明白,风格刚健清新,即后人称誉的“建安风骨”。

(3)汉末的动乱现实一方面给建功立业提供了可能,激发起士人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给士人带来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因此形成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的风尚。

4.结合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论述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先概述佛教及佛教引入中国的情况,然后结合一个作家或作品,分析其中的佛教因素。

最后概括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5.结合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论述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先概述道教及其产生的情况,然后结合一个作家或作品,分析其中的道教因素。

最后概括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6.从文学文化学的角度解读阮籍或嵇康的诗歌。

(1)阮籍和嵇是正始文学的两个代表人物,也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诗歌创作都具有玄远之气。

(2)他们两个人的诗风的形成是受当时的时代影响而产生的。

由于受曹魏与司马氏两大集团残酷而血腥斗争的影响,迫使他们的诗歌创作没有了建安风骨,形成清远诗风。

(3)他们两个人的诗风之形成也受到当时儒家思想影响减弱、玄学兴起,道教思想流行等因素的影响。

7.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文人的影响。

(1)陶渊明的诗歌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

境界高远,平和淡泊、心与自然融合为一的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诗。

诗歌平淡,然淡而有味,其味隽永,令人心驰神越,这就是韵味。

(2)语言平易质朴。

陶诗中多写田家生活中日常之景之物,令人觉得亲切平和,所以形成质朴无华,不加雕饰的纯净之美,陶诗语言不露斧凿却高度艺术化。

(3)陶渊明的诗歌创作风格,他所开创的田园诗派,以及他开创的隐逸之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精神,对后世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世许多文人在创作上模仿他,在精神上视他为精神象征。

8. 骈文在魏晋南北朝的发展。

(1) 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是广义散文的一部分。

萌芽于秦汉,形成了魏晋,齐梁时是南朝骈文成熟期,到南朝后期,骈文在对偶、用事、辞采、声韵四个方面已臻极致。

(2) 刘宋时期可视为南朝骈文正式形成时。

此时骈文对偶、用事、辞藻、声律四特征均已具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