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会展业国际竞争策略研究
广州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_旅游管理
广州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_旅游管理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策略分析方法,用于评估一个组织或计划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以下是广州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优势:1. 地理位置:位于中国南部,拥有发达的交通和交通基础设施,便于旅游和贸易客户前往。
2. 会展设施:广州市拥有世界一流的展览中心和展览馆,能够承办各种规模的展览会和会议。
3. 文化和历史遗产:广州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如世界文化遗产南越王墓和陈家祠等。
4. 餐饮美食:广州是中国美食之都,有名的粤菜和点心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品尝。
劣势:1. 竞争激烈:全国各个城市都在发展旅游行业,竞争非常激烈,需要广州采取差异化策略来吸引更多的客户。
2. 城市环境:广州的空气质量和城市环境对游客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环境。
3. 交通拥堵:随着城市的扩张,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如果不能解决交通问题,可能会影响旅游客户的体验。
4. 金融支持:广州的旅游业需要大量的金融支持,包括政府资金和银行贷款等,否则可能会影响业务的扩展。
机会:1. 政策支持:广州的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对于会展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2. 国内市场:中国内地市场潜力巨大,广州的会展和旅游业可以向国内市场扩张。
3. 国际市场:广州已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和商业目的地之一,可以向国际市场扩展。
4. 旅游创新:随着旅游业和会展业的发展,有很多新的旅游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出现,可以成为广州的发展机会。
威胁:1. 经济不稳定:经济不稳定可能会导致客流量下降,从而影响广州的会展和旅游业发展。
2.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等可能会影响旅游行程,导致客户流失。
3. 恐怖袭击:恐怖袭击可能会带来安全问题,造成重大损失。
4.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可能会导致客户的流失,从而影响广州的会展和旅游业发展。
广州会展业国际化发展研究
广州会展业国际化发展研究作者:胡泓媛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年第09期该文通过对国际会展业发展的宏观观察,深入研究广州会展业的国际化状况,以及广州会展业国际化发展的环境,探析广州会展业的差距,提出促进广州会展业国际化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广州会展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化是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广州是公认的国内三大会展城市之一,会展业发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
面对全球会展业的国际化浪潮,广州会展业的发展状况如何,找准与先进城市的差距,是会展业各界和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趋势、总结广州会展业的国际化状况、及与上海、北京等国内先进城市的比较,探析广州会展业的差距,提出促进广州会展业国际化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广州会展业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一、广州会展业国际化发展现状广州会展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
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源,是广州会展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发展概况广州会展业的起步得益于广交会的落户,使广州成为新中国最早发展会展业的城市之一,举办广交会所积累的办展经验和软硬件配套,为广州会展业的壮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广州会展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广交会为首,广博会、留交会、美博会等一系列国内外知名品牌,办展实力较强的行业体系。
2012年,广州全市重点场馆展览面积为829万平方米,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品牌展览超过50个,并于2009年至2011年连续3年获评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获“中国最具活力会展城市”称号。
在展会经营方面,广州品牌蜚声海外。
目前,广州拥有约30个连续举办10年以上的展会。
广交会单展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展览规模世界第一,而汽车、照明、塑料橡胶、设计、机械装备、美容美发化妆用品、家具、建筑装饰、酒店用品、鞋类皮革等题材的品牌专业商务展会在海内外也已经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为全球最大照明展;广东国际美博会展览规模在行业中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广州国际设计周获得国际三大设计组织的联合认证;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被誉为中国海外留学人员交流“第一品牌”。
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会展业发展对策研究
会 展 、 览 、 示 、 销 的 展 览 公 司 已经 接 近 1 家 , 营 会 展 业 务 的 展 展 展 万 主 20 0 0多 家 。 近 年 广 东 会 展 业 的 收 入 稳 据 我 国大 陆 地 区 会 展 总 收 入 的 1 。省 会 城 市 广 州 20 / 3 0 8年举 办 展 览 2 8场 次 , 计 展 览 面 积达 38万 8 累 7 平方米 , 成为中国第三大会 展城市 。 在广东这一省范围之 内, 聚集了广交 会、 深圳高交会 、 珠海航空展 、 广州照明展 、 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 、 东莞 电 博会 、 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 、 德家电博览会 、 山陶瓷博览会等知名会 顺 佛 展 品牌 . 具 影 响力 。 极 二 、 东 会 展 业发 展 的 S T分 析 广 WO 1 势 分 析 (t n te) . 优 seghs 。 r () 1产业优势。一是产 品规模优势明显 , 国内市场占有率高。食品饮 料、 服装鞋帽 、 家用电器等产量优势明显 , 建材业的产值居全 国同行业之 首、 纺织业产值居全国第二 、 家电产品产量全国第一、 产值约 占全国的一 半, 市场 占有率连续多年全 国第一 。 二是产业集 聚度较高 , 产业集群模式 专业镇化 。 广东传统产业 己形成诸 多产业集群 , 包括 2 6个国家级特色产 业基地 、2 8 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 、 7 2 个专业镇 。 7 如中山古镇( 灯饰) 、 东莞
虎门( 服装) 、 佛山石湾( 陶瓷)顺德伦教、 、 龙江、 乐从三镇( 家具)湛江’铺 、 量
( 塑料鞋)云浮新城( 、 不锈钢)潮州占巷( 、 陶瓷卫浴) 等特色产业集群地 。珠 三角的 4 4个建制镇 中, 0 以产业集群为特征的专业镇 占了 1 。 / 三是产业 4 结构以轻 型、 外向为主。 广东的传统产业大都是轻工业 , 如生产的箱 、 、 包 鞋 .O 出 口到 世 界 各 地 。 8% () 2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方便。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 的最南端 , 珠江 三角洲正围绕着珠江 口, 毗邻港澳 , 交通非常便利 , 目前已建立 了四通八 达 的交通网络 。公路方面: 京珠高速公路 , 渝湛 、 粤赣高速公路 已相继建 成 ;0 1 条高速主干线连结全省各地市 ; 条高速出省通道直达毗邻省份 ; 8 全省高速公路里程接近 50 0 0公里。航空方面 :珠江三角洲拥有 白云机 场、 深圳 、 珠海三个民用机场 , 而广州市的 白云国际机场是连接国内 、 国 际航 线 的京 、 、 三 大 枢纽 机 场之 一 , 中 国 主 要 的 门 户 机 场 , 中国 沪 穗 是 在 民航机场中举足轻重。 铁路 : 京广铁路 和京九铁路连接 了香港 、 广东和 内
基于SWOT分析的广州会展业发展对策研究
二、 广州会展业 的 S T分析 WO 1优 势 分析 。 1 区位 优 势 。 州位 于 中国 . () 广 经济 发 展 最 快 、最 具 活 力 的珠 三 角核 心 经 济 圈 , 中 国 华 南地 区人 流 、 流 、 金 流 、 息 是 物 资 信 流 的 主 要 枢 纽 ,是 华 南 地 区 最 大 的 区 域 性 中 心城 市, “ 江三 角洲——华 南会展经 济产 是 珠 业带” 的核 心。广 州毗邻 中国香港 、 中国澳 门, 连接 东南亚, 是我 国非 常重要 的贸 易口岸 , 其 市场 辐 射 能 力 近 至 广 东省 、 南 地 区 , 及 中 华 远
维普资讯
● 区域 经 济
《 经济师》08 20 年第 1 期 O
相互促进 。广州第三产业在三 资产业 中所 占 的比重 20 06年 时 迭 5 . %, 达 的服 务 业 完 62 发 2 全 可 以满 足 会 展 业 发展 的 需 求 。 广 州是 中 国 南方 区域最 大的交通枢纽 ,拥有 亚洲一流的 航空港—— 广州新 白云 国际机场, 国内外航 在 运 港排 名 前 列 的 黄埔 港 以 及 在 建 的 南 沙 深 水 港, 拥有 由快速轨道 交通线 网、 高速公路 网组 成 的 城 市 交通 路 网体 系 。 广 州 还 是 华 南 地 区 的国际、 国内信 息交换枢纽 , 州信 息化 建设 广 为会展 业的发展提 供 了强有 力的技 术支持 。 () 5 坚实的产业基础。珠 三角经济带已成为世 界最大的生产基地之 一 , 发达 的产业 有钟 表、
玩具 、 材 、 用 电器、 油化工 、 药制 品、 建 家 石 医 纺织 服 装 、 品 制 造 、 食 电子 通 讯 、 息 产 业 和 高 信
基 S T析 广会 业展 策 究 于W 分 的 州 展 发 对 研 O
广州会展业国际竞争策略研究
广州会展业国际竞争策略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展业已形成国际性的产业规模,也是前瞻性和竞争性极强的产业。
广州会展业同样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应该采取措施来整合会展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国际竞争力。
本文对广州会展业的优势、劣势、机会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广州发展会展业的国际竞争策略。
关键词:广州;会展业;竞争策略广东是我国会展业的先发地区。
近年来,广州市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外来参展商稳定增长,接待外来专业人群大幅攀升,进一步发挥了拉动经济的内在作用。
被誉为“中国第一展”、世界第三大展览的广交会已举办了100多届,这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说,会展业已经成为广州外经贸的窗口和引擎。
一、广州会展业发展环境分析(一)优势一是区位优势。
广州作为广东省省会,位于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珠三角核心经济圈,是广东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是中国华南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主要枢纽,同时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珠江三角洲——华南会展经济产业带”的核心。
广州毗邻中国香港、中国澳门,连接东南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贸易口岸,其市场辐射能力近至广东省、华南地区,远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中国经济可以通过广州及整个珠三角地区走向全世界。
广州会展经济面向的市场空间大,广交会等许多品牌会展统领华南并辐射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明显。
二是良好的会展基础设施。
广州拥有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广州市锦汉展览中心、岭南会展览馆等多个展览馆,各类展馆设施完备,服务一流。
可满足不同规模、不同档次、不同类型展览的需求。
其中,广州国际会展中心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会展场馆。
截止2009年1月,广州国际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超过了70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国际第二大的会展中心,面积仅次于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
广州会展业发展的swot分析
广州会展业发展的swot分析广州会展业的swot分析摘要:广州会展有其独特的模式,无论是政府招商建设还是展馆周边的配套设施都在不断完善当中。
广州展览会具有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等多方面的特点,通过分析广州会展业的优势与不足,能让我们更好总结其经验并得到借鉴。
一、广州的会展经济模式广州模式的典型特点是在发展新区建设展馆,由当地政府招商建设展馆周边配套设施,商务部主导展馆的建设与运营。
广州琶洲会展中心建于2002年,位于广州市东南部的琶洲岛,紧邻珠江,分三期建设,总投资100亿元,规划总用地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
首期工程占地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二、三期工程已经启动。
广州市在琶洲展馆周边规划了89.2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用地,各类服务设施目前正在建设中。
二、广州展览会情况分析1.专业化2006年各类展览会专业化程度都较高。
以第100届广交会为例,仅琶洲展馆一期展出工业类商品,就含家用电器、电子及信息产品、灯具灯饰、工具、机械及设备、小型车辆及配件、五金制品、建材、化工及矿产、车辆及工程机械等10个专业展区,有8229个展位;二期展出日用消费品类商品,含日用品、食品及茶叶等8个专业展区,有8615个展位。
再看流花路展馆:一期展出纺织服装类及医药保健类商品,纺织服装类含服装、家用纺织品、纺织原料面料、抽纱、地毯及挂毯、裘革皮羽绒及制品、鞋帽7个专业展区,有6518个展位;医药保健类含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1个展区,452个展位。
二期展出礼品类商品,含礼品、装饰品、玩具、编织品、园艺、钟表眼镜、办公文具、体育及旅游休闲用品8个专业展区,有6954个展位。
2.品牌化第99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品牌展区备受采购商关注。
占展位总数14,的品牌展区成交额累计达到66.3亿美元,占总成交额的31.6,。
居前三位的广东美的集团成交9亿美元,广东格兰仕集团成交6.3亿美元,青岛海尔集团成交4.7亿美元。
广州会展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李晓莉
二 、 会展业发展的前提
会展是最古老的市场形式 , 其雏形可追溯到原始 集市 , 作为一种交易的场所和信息交流的手段随着生 产力的发展得到了迅速 扩张 。 自 1851 年的 第一届综 合性的伦敦世界博览会今已有 150 多年的历史 , 如每 次的世界博览会都是历史进程的一个记录 。 当今随着 经济全球化的 形成 , 会展业也 达到国 际性的产 业规 模 , 国际分工体系越深化 、 科学技术越发达会展业的 发展动力越强劲 。国际 博览会联盟 (UFI) 曾发表报 告认为 , 一个城市或地区如果基础设施相对完备 、 人 均收入在世界中等水平以 上 、 服务业在 GDP 中的比 重超过制造业且过半 、 外贸总额占 GDP 的比重接近 或超过 100 %、 行业协会的力量相对较强 , 那么会展 经济就会在该城市或该地区得以强势增长 , 并发挥积 极作用[ 8] 。 正因巨大的发展潜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 的重视 ,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青睐 , 人们期待将其作
速 300 公里的高速铁路列车及年容量达 100 万人次的 新机场等 设施 , 大大 缩短了 Seville 和 Andalusia 之 间 的距离 , 所以 1991 年到 1992 年的 空中客流从 170 万 人次增加到 280 万人次 , 正是因为巨大的会展项目的 发展 , 使得西班牙 的世博会令 人瞩目[ 10] 。 凡是会 展 业发达的城市无不具有先进的基础设施 。
表2
世博会主题
年份 1970 1992 2000 2005
地点 Osa ka Seville Hanno ver Aichi
广州展会市场调研报告
广州展会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广州是中国重要的商贸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交通网络,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消费者的目光。
展会作为商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州也有着蓬勃发展的市场。
本份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广州展会市场的概况、特点以及对经济的影响,为相关产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市场概况广州展会市场持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广州市商务委员会的数据,每年在广州举办的展会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展商和观众。
在上一年度,广州共举办了120个展会,同比增长15%。
这些展会涵盖了不同行业,如汽车、电子、食品、服装等,吸引了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参展商和观众。
3. 展会特点广州展会市场具有以下特点:a. 丰富的行业覆盖范围广州的展会市场覆盖了多个行业,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均有相应的展会。
其中,以汽车展、电子展和服装展最为知名和受欢迎。
这些展会向参展商提供了展示产品和交流技术的平台,也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来参观和购买。
b. 多元化的参展商和观众广州展会市场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参展商和观众,形成了多元化的参与群体。
参展商包括制造商、经销商、批发商等,观众则包括企业代表、消费者、学生等。
这多元化的参与群体促进了业务合作和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c. 创新和科技的融合广州展会市场在创新和科技方面有着显著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创新和科技应用于产品展示和推广中。
例如,VR技术的应用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产品,提升了参观者的参与度和购买欲望。
创新和科技的融合为广州展会市场增添了更多的亮点和吸引力。
4. 经济影响广州展会市场对经济的影响非常显著。
首先,展会为广州带来了大量的商贸活动,推动了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其次,展会吸引了众多的参展商和观众,增加了旅游和饮食等相关服务业的需求,为社会就业创造了更多机会。
此外,展会的成功也提升了广州的国际知名度,增强了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带一路”倡议视角下广州会展业发展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视角下广州会展业发展研究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了中国倡导国际合作、促进互联互通的重要策略。
以广州为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其会展产业发展水平也备受瞩目。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广州会展业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整合优势资源、推进创新发展。
首先,倡议为广州会展业提供了重要的客源和市场。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扩展,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和观众将会越来越多地涌向广州。
作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城市,广州不仅有着先进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拥有密集的外交关系和扎实的经贸往来。
这种背景下,广州会展业吸引力将会进一步提升,为其展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其次,倡议为广州会展业提供了新的合作机会。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广州可以通过积极互动、深入交流,建立起更加紧密、稳定的国际合作伙伴关系。
除了开展展览和贸易活动外,广州还可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寻求合作机会,促进各方互利共赢。
但是,广州会展业也需要适应“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新情况、新需求,以应对新挑战。
首先,广州需要加强国际化、本土化的平衡发展策略,注重整合国内外市场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广州需要加强会展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会展产业带动其他产业,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此外,广州还应结合倡议的核心理念,积极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发展,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综上所述,广州会展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和利益受益者,其自身发展也是倡议实施的重要支撑。
广州会展业需要进一步深化合作、创新发展、优化服务,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压力,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贡献新力量。
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会展业发展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基于SWOT分析的广东会展业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陈书星
来源:《经济师》2010年第01期
摘要:广东会展业发展迅速,极大地拉动了经济,如何打好这张“经济发展晴雨表”的牌,对日
后广东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文章利用了SWOT分析法对广东会展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环境下广东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广东会展业 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1-074-02
会展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它正以其独特的功能、不可替代的作用及强劲的发展趋势成为我国一个崭新的产业。
广州会展业国际化发展研究
广州会展业国际化发展研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化是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广州是公认的国内三大会展城市之一,会展业发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
面对全球会展业的国际化浪潮,广州会展业的发展状况如何,找准与先进城市的差距,是会展业各界和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趋势,总结广州会展业的国际化状况及与上海、北京等国内先进城市的比较,探析广州会展业的差距,提出促进广州会展业国际化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广州会展业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一国际会展业发展概述(一)会展业的内涵和特征1.会展的概念会展是指在特定主题的指引下,人们聚集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展示、交换等信息交流的社会活动。
会展起源于欧洲,英国伦敦1851年举办的“万国工业品博览会”是近现代最具代表性的会展活动,标志着会展这一国际大规模文明交流的新的形式的出现。
[1]狭义的会展内容包括会议和展览,简称C&E(Convention and Exposition)或者M&E (Meeting and Exposition)。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下,会展的外延不断扩展,形成了广义的会展内容,是指包括各种类型的专业会议、博览会、交易会、奖励旅游以及各种事件活动的统称,简称为MICEE(M:Corporate Meeting,公司会议;I:Incentive Tour,奖励旅游;C:Conventions,协会或社团组织会议;E:Exposition,展览;E:Event,事件或节庆活动)。
MICEE的概念目前已得到国际公认,并成为国际统计标准口径和专业会展行业协会划分标准。
2.会展业的界定会展业是围绕会展活动所产生的服务业的统称。
具体而言,会展业是指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包括运营会展场馆和相关设施、设备,策划、组织各种形式的会展活动以及活动配套的服务等,从而产生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
按照一般国家标准(GNS)服务部门分类法,根据日内瓦WTO世界贸易组织统计和信息系统局(SISD)提供的数据,经WTO服务贸易理事会评审认可,会展业属于服务业的一种。
广州会展行业报告分析
广州会展行业报告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展行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活动方式,已经成为各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城市之一,广州的会展行业也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
本文将对广州会展行业进行深入分析,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
一、市场规模。
据统计数据显示,广州会展市场规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9年,广州会展市场总规模达到了500亿元,同比增长10%。
其中,国际会展占比逐年提升,成为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同时,国内会展市场也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吸引了大量的参展商和观众。
二、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广州会展行业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是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展行业也在不断迭代升级,数字化、智能化的展览方式成为了新的趋势。
其次是多元化、专业化的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会展行业也在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如汽车展、科技展、文化展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再次是国际化、专业化的发展。
广州会展市场正在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吸引更多的国际参展商和观众,提升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三、竞争格局。
广州会展市场竞争格局日益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市场参与主体不断增加。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纷纷进入会展市场,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格局。
其次是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一些知名的会展品牌在市场中占据着较大的份额,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再次是服务水平成为竞争的关键。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服务水平成为了企业竞争的关键点,提升服务质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策略。
四、发展前景。
展望未来,广州会展市场仍然充满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是政策的支持。
广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会展行业发展的政策,如优惠税收、场馆建设等,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是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科技、商业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会展市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国际会展市场的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国际会展市场的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概述:国际会展市场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行业。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和资金来举办和参与国际会展,竞争激烈。
本文将对国际会展市场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国际会展市场竞争力分析:1. 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国际会展市场规模庞大,需求稳定增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对国际会展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2. 产业链完善程度:国际会展市场的竞争与会展服务供应链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
具有完善的产业链,包括场馆、酒店、交通、通信等,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 品牌声誉和影响力:国际会展市场存在一些优秀的品牌,具备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吸引更多的展商和观众参与。
竞争力较强的品牌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优势。
4. 创意和创新能力:国际会展市场需要不断创新的展览主题、展位设计和服务模式。
拥有创意和创新能力的企业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和展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5. 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国际会展市场竞争不仅仅是硬实力的比拼,还包括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并实现高效运作,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二、国际会展市场竞争力提升对策:1. 拓展目标市场:积极拓展目标市场,将目光放在经济发达、会展需求旺盛的国家和地区。
通过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和需求特点,针对性地制定市场推广策略,增加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2. 加强品牌塑造:通过加强品牌形象和声誉的建设,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识别度。
通过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举办优秀的展览活动,树立良好的行业口碑,提升竞争力。
3. 创新展览主题和展位设计: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和趋势,不断创新展览主题和展位设计,提供独特的展览体验。
运用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为参与者带来全新的展览感受,增加吸引力和竞争力。
4. 加强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参与国际会展行业的组织和协会,加强与国际会展从业者的联系和合作。
广州会展业国际竞争策略研究
劣势、 机会进行分析 , 并提 出了广州发展会展 业的国际竞争策略。 关键词 : 广州; 会展业; 竞争策略 作者简介 : 张河清(9 7 )男, 16 一 , 湖南新宁人 , 广东商学院旅游学院院长、 教授 、 博士, 究方 向: 研 旅游资源开发 与规划。
中图 分类 号 :79 F 1 文献 标 识 码 : di0 9 /s .7—3 ( . 11. A o136js 1 230 x2 0 19 :. 9. n6 i 9 )0 . 0 文章 编 号 :6 2 30 {0 0 1- 2 0 17 — 3 92 1 )1 2 — 3
广州会展业国际竞争策略研究
蒋露娟 张 河清
( 东商 学院旅 游学院 , 广 广东 广州 5 0 2 1 化 的发 展 , 会展 业 已形 成 国际性 的产 业规模 , 也是 前 瞻 性和 竞 争性 极 强 的产 业 。 州 会 展 业 同样 面 广 临激 烈 的 国 际竞 争 , 应该 呆 取措 施 未 整合 会展 资 源 , 实现 信 息 共享 , 高 国 际竞 争力 。 文对 广 州 会展 业 的优 势 、 提 本
、
广 州 会 展 业 发 展 环 境 分 析
交会 , 中 国 目前历 史 最长 、 次最 高 、 模最 大 、 是 层 规 商
品种类 最全 、 到会 客商 最多 、 交 效果 最好 的综合 性 成 国际贸易盛 会 。其 具有 “ 国第一 展 ” 中 的品牌 优势 . 并
( ) 一 优势
一
是 区位优势 。广 州作为广 东省省 会 . 于中 国 位
( ) 势 二 劣
一
是展会 质量不高 。 管近年来 广州不 断出现各 尽
口岸 , 市场 辐射能力 近至 广东省 、 南地 区 , 其 华 远及 中 种 新 的展销会 、 览会 、 博 洽谈 会 、 峰论 坛等 , 除 了 高 但 美博 会 、 州车 展 等展 会拥 有一 定 的品牌 和 广 国香港 、中国澳 门和 中国台湾地 区和东南 亚各 国 , 素 广 交会 、
广州会展业国际化发展研究
环 球 ,大力扶持会展业发展。广州市委、市政府一 上 海展 会 的整体 实 力领 跑 三 地 ,北 京 、广 州 不相 上 下 。2 0 1 2 贯高度重视会展业发展 ,早在 2 0 0 3年 即已提 出将广州建成 “ 华 年, 北 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共举 办展览会 1 6 1 3场 , 其 中上海 8 0 6 南会展 之都” :加快会展业发展 、建设国际商务会展 中心等 内容 场 ,北京 4 3 0场 ,广州 3 7 7场。2 0 1 2年上海办展面积 1 1 0 9万平 已 经列入 《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和 《 广州市建设现 方米 ,广 州 8 2 9万 平 方米 ,北 京 5 6 2万 平 方米 。上 海 无论 是 从展 代产业体 系规划纲要 ( 2 0 0 9 -2 0 1 5年) 》等重要文件当中。会展 会数量还是办展 面积 的比较都明显优于北京和广州。北京、广州 业 营业税税 目做 出调整 ,从租赁业改为代理业、从全额 征收改为 两地水平不相上 下,北京展会数量 略多于广州 ,广 州的办展面积 差额征 收 ,使该行业营业税税负 由 5 . 7 %大幅降低到 1 . 5 %等。 则高于北京 。 2 0 1 0年 , 广州又出台了 《 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 的若干意见 ( 穗府 在 国际会展市场 中,上海 的实力亦优势显著 ,广州较 弱。国 办 [ 2 0 1 0 】5号 ) 》 ,提出了 6大方面 2 2条加快我市会展业发展 的 际展览 方面 , 2 0 1 1 年 广州举办 国际展会 7 0个 , 不到上海 的 1 / 3 。 工作意见 ,并决定在财政支 出中单独列 一项 1 0 o 0万元 的专项资 2 0 1 3年公布 的世界 商展 1 0 0大排行榜 中,上 海有 1 0个展会入 金用于补贴广州会展业。 同年 ,广州市取淌 了工商屙 “ 商 品展销 围 ,北京 4个 ,广州仅有 2个。截至 2 0 1 4年 2月 2 4日,中国 会登记项 目”的行政审批 ,简化办展程序。一系列措施 有效扶持 共有 8 8个展 会成 为 UF I认证展会 ,其中上海以 3 6个位居 内地 了会展企业 的市场开拓 ,减轻 了会展企业负担 ,释放 了更多的企 首位 。北 京有 2 8个入 围。广 州则为 1 3个 ,数量仅约 为上海 的 业 活 力 。 1 / 3 。虽 然 2 0 1 2年 , 海 内外 会 展 机 构 在 广 交 会 展馆 举办 展 览 会及 珠江三 角洲经济带 对广州会展业 形成 有效支撑 。珠 江三角 活动共 1 1 0场 次 , 总展 览面 积 达 6 3 9万 平 方 米 , 使 广 交 会展 馆 展 洲经济 带是世界最 大的生产基地之一 ,改革开放 以来逐 步形成 览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 但是广州会展整体 国际化的道路 仍然任重 了纺织 、服装、玩具、 电子信 息、 电气机械 及器材 、化学原料 、 道远。 交通运输 设备、石油开 采与加工等一 批优 势特色产业 。广州位 广州展会的上升 潜力较大。按照展览面积 大小 ,( 2 0 1 2 年中 于珠三 角的腹地 ,是 中国南方地 区人流 、物流 、资金流 的最大 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 》公布了中国 T O P 1 0 0 展览榜单 ,上海、广 集散地 ,相应地承接 了珠三角地 区产业 的会展服务。2 0 1 2年的 州和北京毫无悬念地上榜展 览所在城市 的前三名, 上海拥有 2 3个 项抽样调查显示 ,广州举办的专业展会主要集中在建筑/ 装潢/ 上榜展览 , 位居榜首 ; 广州 1 6个位居第二 北京 1 2个排名第三。 五金类 , 工业/ 机械/ 力 口 工类 , 食 品/ 饮料/ 酒类, 生物/ 医药/ 保健类 , 值 得注 意的是 ,广州虽然上榜 总数较少 ,但是在该榜单中排名前 通信/ 通讯/ 电子类 ,化工/ 能源/ 环保 类,家居/ 家 电/ 日用品类 ,服 十位的展览 ,广 州占据 6席 ,其余 武汉 、佛 山、青岛、东莞各 1 饰/ 皮革/ 纺织类 ,以及 印刷/ 包装/ 纸业类 ,与珠三角 主要产业类 席 ,上海和北京展会均无缘 前十 。若剔除位列一 、二的两届 广交 别 相 吻 合 。 会 ,排名前十位的展览 ,广州仍 占据 5席 ,武汉 、佛 山、青岛、 会展业集 中度高 ,琶洲会展商务 区发展迅猛。琶洲会展商务 东莞、 北京各 1 席。 在世界商展 1 0 0大排行榜中排名第 3 7 位 的中 区是广州着力打造 的会展业集聚 区,广州举办 的展览会主要集中 国 ( 广 州 )国际汽车展览会 ,在 中国 T O P 1 0 0展览榜单 中仅 为第 于此, 且集中度逐年攀升。 2 0 1 1 年琶洲会展商务区共举办展会 1 3 8 3 0名。另外,在细分行业的 T OP 3展览榜单 中,分布在广州的共 个 ,展览面积 6 7 3 . 6万平方米 ,其 中,单项展览面积在 2万平方 有2 8个展会 ,多于上海的 2 6个和北京 的 1 5个。可以看 出, 广州 米以上 的展览 3 0多个 ,占广州展览总面积的 8 0 %。2 0 1 2年在中 已经有较 多展会规模达 到世界水平 ,只要在品牌建设、服务配套 国会展 网登记展览信息的广州 3 4 0场展会中 ,除广州 白云国际会 等软件措施上加大力度 , 开拓国际市场 , 吸引更多的国际客源, 其 议中心的 5场以外 ,其余全部位于琶洲商务会展商务区。琶洲会 国 际化 水 平 上 升 的潜 力 将 非 常可 观 。 展商务 区已经成 为华南地区会展商务活动最集 中最 活跃 的区域之 小结。从上述 比较中可以得 出,在三地 中广州的会展业 的硬 会展业的高度集 中, 是资源利用和信 息交流更为便捷高效 , 有 件 基础 较 有 优 势 。 但 是 随着 各地 加 大 对 会展 设 施 的更 新投 入 ,这 利 于广 州 会展 业 的进 一步 集 约化 发 展 。 项优势地位正在逐步弱化。琶洲 国际会展 中心建成之初 ,规模位 区 域会 展 资 源 整合 和 会 展企 业 加 速 结盟 释 放 行 业 巨大 动 能 。 居世界第二 ,仅次于德国汉诺威 国际展览中心,而 目前其位次 已 改 革开 放 以来 , 北 京 、上 海 、广 州 曾一度 独 揽 全 国会展 资 源 ,形 成 经 下滑 到 第 四位 。 三分天下的态势。但是 , 进入 2 1 世纪 , 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下, 广州会展业 的行业规模在三地中较小 ,缺 乏一批国际竞争力 三大城市独揽会展资源的格局开始瓦解 , 并且以三地为核心, 分别 较 强的会展企业和国际吸引力较大的商业会展 ,整体 国际竞争力 形成 了特征明显、竞合并存的三大会展城市群。其 中, 珠三角会展 仍 然较 弱。2 0 1 0年 广州 吸引境外参展商比例仅为 1 1 . 4 5 %,吸引 经济圈则由广州、香港、深圳、东莞等城市领衔 。C E P A 的实施进 境 外 观 众 参 观 的 比例 仅 为 4 . 2 1 % ,而 全 球 会 展 顶 级 水 平 分 别 为 步加速了这种区域资源整合 的进程。 “ 穗港澳琶洲会展合作试验 5 0 %和 2 0 % ,相 去 甚远 。 目前 广 州 大 型 品牌 展 览 会 基 本上 还 是 由 区”的建 设 , 吸 引港 澳 台会展 企 业来 穗 办展 或 合作 办 展 , 联 合开 展 政府主办 ,缺乏市场化运作机制 ,也是广州品牌展会缺席世界榜 会展业国际推广活动 , 形成穗港澳 台多层次、多领域、 相互补充的 单 的一 个 重 要原 因。 会 展 市场 结 构 。此 外,由于 会 展行 业 是 C E P A 的受 惠行 业 之一 , 许 在三地 中,广州会展业 的国际化上升后劲较足。多项展会的 多国际展览业的巨头们也纷纷向国内展览部门抛 出绣球, 在 中国积 展 览面 积 规 模 都 达 到 或超 过 了 国际 先 进展 会 的水 平 。 这就 要 求 展 极寻求合作伙伴,意欲通过结盟的方式抢滩中国展览市场。 会主办 方以更为长远的思维 、国际化的视野来经营展会 ,树立展 不利条件 会 国际品牌 ,在 国际市场上抢 占一席之地。 政府扶持水平较境 内外同类城市仍处低位 ,竞争力不强。近 年来 ,广 州 在 不 断提 高 对 会展 业 的扶 持 力度 ,但 是 与 同类 城 市相 广州会展业国际化发展环境 扶持水平仍逊一筹。例如 ,广州的 1 0 0 0万元会展业专项补贴 广 州 会 展 业 的国 际 化 进 程 ,需 要 受 到 制 度 环 境 、政 策 环 境 、 比, 香港投入 8 0 0 0万港元资助发展中国 市场环境、 区位条件等 多种外部 因素的共 同作用 ,产生积极或消 即不及境内外多个同类城市。 0 0 0万港元补助参展商宣传 : 澳 极 的影 响。认清形势 ,利用有�
(完整版)广东省国际会展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毕业设计
广东省国际会展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摘要国际会展业因其迅猛发展并且具较很强的地区关联带动作用,受到全球各国的普遍关注。
当前, 国际会展业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 但发展势头极为强劲。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会展国际化是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时,广州市是国内三大会展城市之一,会展业历史悠久、实力雄厚。
面对会展业逐渐国际化的浪潮,广东省会展业如何发展?找准与国际先进城市的差距并逐步缩小差距,是参与会展的各界和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
广东省会展业要想快速健康的发展,就需要借鉴国际会展市场发展的成熟、先进的经验,,同时对国内与国际会展业的趋势、发展特点等问题进行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广东省会展业的实际情况,对广东省国际会展业的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对问题的方法对策。
关键字:国际会展;广东;现状和问题;对策Guangdong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Industry Situation ,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AbstractAbstract: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because its rapid development and area stimulating effect is very strong, leading role, common concern of all the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initial stage, but the development momentum is very stro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exhibi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exhibition industry.At the same time, Guangzhoui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domestic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city has a long history and very strong. In face of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gradually the tidal wave of globalization, how to develop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in Guangdong province?Finding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city gap and gradually narrow the gap,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in exhibition of all walks of life and government.The develop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for exhibition industry to the rapid and healthy, it needs to learn from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market development of mature, advanced experi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of domestic and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problems.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and consider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current situ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the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are summarized,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methods on the problem.Keyword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Guangdong; Status and Problems; Countermeasure目录一、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二、国际会展业相关概述 .................................................................................................................(一)会展及国际会展业的概念 ...............................................................................................(二)国际会展业的特点 ...........................................................................................................1. 高投入 ..............................................................................................................................2. 高收入 ..............................................................................................................................3. 服务是竞争的主要内容 ..................................................................................................4. 政府和协会的重要作用 ..................................................................................................(三)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趋势.......................................................................................................1. 国际合作趋势明显 ..........................................................................................................2. 虚拟会展迅速崛起 ..........................................................................................................3. 专业会展趋向大型 .........................................................................................................三、广东省国际会展业发展的现状 ...................................................................................................(一)会展发展规模逐步扩大 ...................................................................................................(二)会展品牌培育成效显著 ...................................................................................................(三)会展场馆建设趋向完善 ...................................................................................................(四)会展空间布局趋向合理 ...................................................................................................(五)会展人才培养力度加强 ...................................................................................................四、广东省国际会展业国际化发展的局限性 ...................................................................................(一)办展市场主体达不到国际化运作规模 ...........................................................................(二)会展专业人才不足 ...........................................................................................................(三)会展科技含量较低 ...........................................................................................................(四)国际会展场馆利用率低 ...................................................................................................(五)会展市场环境混乱 ...........................................................................................................五、加快广东省国际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一)组建会展企业集团,壮大国际化的主体 .......................................................................(二)加强会展人才培养与引进 ...............................................................................................(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四)培育本土品牌会展,拓展国际化的路径 .......................................................................(五)优化会展市场环境,提供国际化的保证 .......................................................................六、结论 ...............................................................................................................................................参考文献: ...................................................................................................................................一、导论(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会展业是会议与展览的结合产物,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销展览,带来直接或间接地带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也是一种新型产业,具有明显的市场前景。
广州会展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_刘松萍
广州会展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刘松萍目前,中国会展业已发展成为一个自成体系、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推动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广州是国内会展业发展最早、会展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广州政府将发展会展经济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会展业成为广州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造船、汽车、会展、物流),加快广州会展业的发展,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城市,这是广州会展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广州市政府确立广州会展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遵循!立足珠三角、面向海内外、服务全中国!的宗旨,按照!品牌国际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市场化、服务智能化!的方针,借助地处泛珠三角核心经济圈的区位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规划引导,发展多门类、高档次、强辐射的会展业,加快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全力打造国际会展之都。
这一思路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和前瞻性。
同时,广州会展具有"大优势:雄厚的经济优势和产业依托;开放程度高,会展经济的丰富经验;优越的地理位置;会展环境优良,配套条件成熟。
尽管如此,同北京、上海相比,广州会展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
只有分析现存问题,寻找改进思路,才能落实广州市政府确立的会展发展思路。
一、广州会展的现存问题#$政府管理不到位,自办会展现象严重广州市政府从宏观上对会展业重视,但管理不到位,一是管理机构不到位。
目前各级政府对会展业的管理尚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二是统计不到位。
目前会展业对会展业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三是规划不到位。
突出表现在对会展场馆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四是立法不到位,还没有出台一个比较明确的法规来对会展业进行管理。
会展国际化发展趋势是政府淡出会展市场,只是在宏观上加以指导,但广州市政府自办会展现象日益严重,据海关统计,今年由政府部门主办的大型展览会明显增多,上半年由市政府及下属部门举办的展览会共#%场,其中较大型的有“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广州国际旅游展览会”、“广州国际服装博览会”等,政府办展易造成不公平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制约了广州会展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会展业国际竞争策略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展业已形成国际性的产业规模,也是前瞻性和竞争性极强的产业。
广州会展业同样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应该采取措施来整合会展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国际竞争力。
本文对广州会展业的优势、劣势、机会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广州发展会展业的国际竞争策略。
关键词:广州;会展业;竞争策略广东是我国会展业的先发地区。
近年来,广州市会展业规模不断扩大,外来参展商稳定增长,接待外来专业人群大幅攀升,进一步发挥了拉动经济的内在作用。
被誉为“中国第一展”、世界第三大展览的广交会已举办了100多届,这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说,会展业已经成为广州外经贸的窗口和引擎。
一、广州会展业发展环境分析(一)优势一是区位优势。
广州作为广东省省会,位于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珠三角核心经济圈,是广东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是中国华南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主要枢纽,同时也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珠江三角洲——华南会展经济产业带”的核心。
广州毗邻中国香港、中国澳门,连接东南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贸易口岸,其市场辐射能力近至广东省、华南地区,远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各国,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中国经济可以通过广州及整个珠三角地区走向全世界。
广州会展经济面向的市场空间大,广交会等许多品牌会展统领华南并辐射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明显。
二是良好的会展基础设施。
广州拥有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广州市锦汉展览中心、岭南会展览馆等多个展览馆,各类展馆设施完备,服务一流。
可满足不同规模、不同档次、不同类型展览的需求。
其中,广州国际会展中心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会展场馆。
截止2009年1月,广州国际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超过了70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国际第二大的会展中心,面积仅次于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
三是成熟的会展品牌。
创办于1957年春季的广交会,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其具有“中国第一展”的品牌优势,并从2008年起由原来的1年2期改为现在的1年3期,因此被称作“永不落幕的广交会”。
此外,广州会展品牌还有雄踞亚洲的广州国际照明展、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广州美容美发博览会等会展品牌,(二)劣势一是展会质量不高。
尽管近年来广州不断出现各种新的展销会、博览会、洽谈会、高峰论坛等,但除了广交会、美博会、广州车展等展会拥有一定的品牌和质量外,其他多数只是“星星闪闪”而已,低水平重复办展现象严重。
并呈现出新品牌成“名牌”的少,老品牌影响力扩张不力的局面。
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原因是在广州市展览接待人群中,有相当部分是非专业买家及专业人士,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展的功能。
广州虽然展馆面积大,设施好,但品牌不强,会展运作存在“四重四轻”现象,即重数量,轻质量;重综合展,轻专业展;重产品交易,轻品牌打造;重招商引资,轻配套服务。
二是市场竞争无序。
1998年广州就颁布实施了《广州市举办展销会管理条例》,在当时该条例对广州举办会展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作用,但随着会展业的不断发展,该条例已落后于发展形势。
此后,在2008年广州又出台了《广州市会展业管理条例》,但这一条例对一些同期举办的相同题材的展会仍旧缺乏约束力,在当前会展业市场运作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规模小的展览公司,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盲目办展,“克隆展览”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是会展专业人才缺乏。
成功的展会需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进行策划、组织和管理。
广州市作为我国一大会展城市。
在物流、贸易、旅游、翻译等与会展业相关的行业人才方面明显不足,目前从事会展业的这些“人才”和会展企业大多是半途出家进入到会展行业的。
他们虽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专业底子薄,大都停留在商品展销、成就展览的水平上,缺乏会展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国际展会运作模式也了解不够,这也就影响到了会展的服务质量。
广州会展业缺乏国际化专业人才,严重制约了国际推广和合作交流。
因此,在会展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应加以重视。
(三)机会一是产业机会。
2008年广州市决定调整经济航向,建设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2009年发布的《广州市建设现代服务业中心实施方案》中,提出广州的西部、东部和中心城区,应分别承担商贸文化、科技创新、生产服务和中央商务等职能。
该方案还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广州的第三产业要以超过GDP和第二产业的速度提速增长,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到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65%,广州成为促进珠三角产业升级最重要的服务输出基地、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枢纽和全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
而到2020年,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要占GDP比重达70%,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是国内外先进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共性所在,广州服务业的发展将会带动整个大都市的产业,产生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
二是举办亚运会。
2010年亚运会在广州举办。
这将给广州带来巨大的商机。
首先。
亚运会的举办将改善广州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广州会展业软硬件水平的发展,完善会展业的支持系统,从而进一步完善会展产业链,提高广州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
在亚运会举办的前期和举办过程中,会有许多与亚运会相关的国际国内会议召开以及相关活动的举办。
这将直接引发广州会展的大量需求,推动广州会展业发展。
最后,亚运会的举办将使广州成为国际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会对广州的城市建设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宣传起到无可估量的价值,迅速提升广州的国际形象,加快广州会展业的国际发展步伐。
三是广泛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泛珠区域合作发展(9+2)、CEPA、珠海和中国澳门跨境工业区的实施为粤与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经贸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广州可以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同时抓住《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抓住机遇,加强与国际著名展览公司的合作,同时引入国际会展经验和品牌。
培育大型会展企业。
大力提高广州市会展业在策划、设计、招商和展览服务业等方面的水平。
二、广州会展业国际竞争策略第一。
加强宏观管理,完善市场环境。
加强会展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秩序。
这是促进会展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西方发达国家的会展城市,其展览业都设立一个唯一的、独立的、权威性的展览管理机构。
目前广州就是缺乏这种管理展览的规范主体,多头审批,重复办展的现象十分严重,没有形成有效的协调和数量控制,导致较为严重的市场秩序混乱。
为了规范市场秩序,广州应当设立一个权威的主管机构。
对整个行业进行宏观调控,统一协调,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展览业发展。
第二,加强广州会展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世界展览业巨头纷纷把目光投入中国市场,在中国合作经营会展,并在香港、北京、上海等城市设立分支机构。
应将国际大型品牌专业展移植到广州,按照市场运行规则和国际惯例,积极与国际会展协会组织开展会议设施、人员培训、信息咨询、秘书服务等方面的合作。
鼓励外商投资广州会展业,吸引国际大型会展公司、著名会展服务公司以及国外政府组织到广州举办各种类型的会展。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引进国际会展业的运作规范、先进经验,从整体上提高广州会展业的层次和水平。
并通过这些大型展览刺激、带动广州的旅馆、饮食、旅游、交通、购物、保险、银行、通讯等行业的发展,增加政府税收,扩大就业,大大增强广州的国际大都市形象。
广州也要加强与国内会展中心城市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加强与港澳的合作)。
更好地整合资源,通过优势互补,促进会展业跨地区、跨部门的区域合作,形成在协作中竞争、在竞争中有序发展的格局。
抓紧建立泛珠三角会展业协作网络,营造以香港、澳门、广州为龙头城市的大珠三角展览带,形成影响华南、辐射东南亚的区域会展经济圈,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第三,积极打造广州会展品牌。
品牌化是会展发展的方向。
广州虽然不乏一些品牌展会。
但是品牌展会的基础比较薄弱,面对国外会展的冲击和国内会展市场逐步成熟的局面,打造广州会展品牌已成为广州发展会展经济和提高会展市场竞争力的战略任务。
首先。
加强研究,用先进的会展理论提升广州的会展品牌。
进一步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办展理念和经验。
不断增强对会展发展规律、趋势以及重大战略问题、历史机遇等问题的认识。
其次,积极扶持大型品牌展,用良好的环境浇灌广州会展品牌。
充分发挥广交会作为“中国第一展”的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
做强做大广博会,充分发挥广博会“两个平台、一个基地”的功能,让更多的专业会展通过广博会平台脱颖而出。
最后,立足长远,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广州会展品牌。
按照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坚持精品化运作模式,不断推动品牌展会体制机制创新,创建与国际惯例接轨、符合中国国情的运作模式,在坚持品牌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的活动形式。
第四,完善会展业服务体系。
展览业作为一个投资慢、回报快的特殊产业,主办单位的服务水准影响了展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谁拥有良好的服务理念,就会赢得展商和参加观众的数量和质量,广州会展业应该改变以往“重招商、轻服务”的思想,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逐步从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简单服务向多元服务、无序服务向规范服务发展,形成集法制建设、政策支持、环境改善、市场培育于一体的会展业。
在法制建设方面,应通过广州地方性会展行业立法,为经营者创造一个法治、透明、公平的发展环境:在政策支持方面,要制定促进广州会展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从资金、活动申办、项目宣传、品牌会展培育政策性补贴、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在环境改善方面。
应采取软硬兼施策略,既要在创造良好的会展场馆硬件设施、城市配套服务上发挥政府作用,又要高度重视会展业软环境建设,在交通、海关、商检、通信等方面提供高效、高质的服务。
第五,培养和引进会展专业人才,打造一支适应国际化发展的会展人才队伍。
人才是会展业发展的根本,也是会展城市建设的根本。
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培养一支熟悉会展业务,富有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建设会展城市的根本举措。
由于历史和体制等原因,广州市现有会展从业人员很少是会展相关专业出身,理论水平不高,发展潜力有限,但他们中很多人已经具有多年的会展从业经验,提高这部分人的理论水平是会展人才的基础保证。
当然,会展人才的培养必须与会展教育相关的教学资源实现有效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
这方面可以在广东的高校中开设会展专业或会展专业培训班。
培育本土会展人才,建设长期稳定的会展人才培养基地,为立志从事会展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展会的策划与运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