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干道协调控制研究PPT

合集下载

(完整版)智能交通ppt

(完整版)智能交通ppt
高速公路自动驾驶
在高速公路上,通过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 ,提高行车安全和舒适度。
智能停车系统
通过智能识别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停车场内的车辆自动泊车和 取车功能,提高停车效率和便利性。
05
智能交通发展前景与挑战
技术创新与发展趋势
自动驾驶技术
自动驾驶汽车在智能交 通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 ,通过传感器、算法和 地图数据实现车辆自主 导航和行驶。
5G通信
利用5G高速、低时延的通信特性,实现车辆与云端、车辆与车辆 之间的实时信息传输。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利用无线传感器节点之间的通信,实现对交通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 和数据传输。
计算技术
01
02
03
云计算
通过虚拟化计算资源(如 服务器、存储设备、数据 库等),实现对海量交通 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完整版)智能交通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 智能交通概述 • 智能交通技术 •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运营 • 智能交通应用案例分析 • 智能交通发展前景与挑战
01
智能交通概述
பைடு நூலகம்
定义与发展
定义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是指利用先进的信 息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对传统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 交通系统的智能化、高效化和安全化。
大数据技术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交 通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交 通决策提供支持。
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等技术对交通数据进行学 习和建模,实现对交通行 为的预测和决策。
控制技术
协同控制

(完整版)智能交通ppt

(完整版)智能交通ppt

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公交调度
01
根据客流数据调整公交班次和发车时间,提高公交运营效率。
电子站牌
02
实时显示公交车到站时间、车辆位置等信息,方便乘客出行。
一卡通支付
03
实现公交、地铁等多种公共交通方式的统一支付。
03
智能交通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通过传感器、RFID等技 术实现车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交 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位置、速度、行驶轨迹的实时监测 ,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实时数据支持,优化交通流量的分配 。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数据处 理基础,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采集、存 储、分析和挖掘,提取出有价值的信 息,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大数据技术可以分析道路交通流量、 车速、事故发生率等数据,预测未来 的交通状况,为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 据。
解决方案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和政策,建立监管机构和规范运营机制等措 施,以保障智能交通系统的合法合规发展。
投资建设与商业模式
投资建设问题
智能交通系统的投资建设问题主要包括资金投入不足、建设周期长、回报率不高等方面 。
解决方案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引入社会资本、推广PPP模式、优化项目管理和运营模式等措 施,以促进智能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交通运输效 率,降低物流成本,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 发展,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到现在的综合智能交通系统,信息技术和控制 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智能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智能交通系统》ppt课件

《智能交通系统》ppt课件
道路线形设计
优化道路几何设计,提高道路视距和通行安全性。
交通标志与标线
设置合理的交通标志和标线,明确道路使用规则, 引导驾驶员安全驾驶。
安全防护设施
在道路沿线和关键节点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护 栏、标牌等,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交通事故预警与应急处理机制
交通事故预警系统
利用智能交通技术,实时监测交通状况,提前预警潜在的危险。
智能交通系统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管理、 高速公路管理、公共交通管理、物流运 输管理等领域,为交通运输的各个领域 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
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如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等。
02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
信号控制原理及方法
基于交通流量的信号控制
01
通过检测交通流量,实时调整信号灯配时方案,以缓解交通拥
堵。
基于车辆排队长度的信号控制
02
根据车辆排队长度调整信号灯配时,确保交通流畅。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信号控制
03
综合考虑交通流量、车辆延误、停车次数等多个目标,实现信
号配时的优化。
先进信号控制技术应用
车云通信技术
车辆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信,实现 远程监控、数据分析和智能服务等 功能。
04
公共交通智能化服务
实时公交信息查询系统
系统概述
介绍实时公交信息查询系统的概 念、功能及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
作用。
技术实现
阐述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如 GPS定位、无线通信、云计算等。
应用场景
展示实时公交信息查询系统在乘 客出行、公交公司调度等方面的

干道信号协调控制基本知识(课堂PPT)

干道信号协调控制基本知识(课堂PPT)
18
三、连接方式
1.无缆连接 (2)用时基协调器联结 用一个叫做时基协调器的十分精确的数字计时和控制设施,
把各控制机的配时方案连接起来,实现各机间的时间上的协调。 时基协调器可用在多时段配时的线控系统中。在配时方案有
改变时,也必须由人工到现场逐一对各控制机进行调整。 (3)用石英钟连接 在信号控制机内装有准时的石英钟和校时设施,设定在线控
三、连接方式
➢ 无缆连接 ➢ 有缆连接
17
三、连接方式
1.无缆连接 是指在线控系统中,各信号控制机配时方案间的连接,
不用电缆作信息传输的介体。 (1)靠同步电动机或电源频率连接 从第一个控制机开始,按先后次序逐一把各机的配时
方案,由人工根据各控制机间的计算时差,设置到信号控 制机中。时差关系靠控制机中的同步电动机或电源的频率 来保持。只限用于只有一种配时方案的系统。
系统各控制机的配时方案就靠各机内的石英钟联结协调。
19
三、连接方式
2.有缆连接 是指在线控系统中,各信号控制机配时方案间的连接,
用电缆作信息传输的介体。 (1)用主控制机的控制系统 在一个用定时信号控制机的线控系统中,设一台主控制机
每周期发送一个同步脉冲信号通过电缆传输给各下位机,时差 被预先设定在各下位机内,各下位机均在各自的时差上转换周期 ,所以下位机从主控机接到同步脉冲信号后会在各自的时差点上 转换周期,因此可保持各控制机间正确的时差关系。
(3)续进式干道协调控制 根据道路上的要求车速与交叉口的间距,确定合适的相位
差,用以协调干道各相邻交叉口绿灯的启亮时刻,使在上游 交叉口绿灯启亮后驶出的车辆,以适当的车速行驶,可正好 在下游交叉口绿灯期间到达。包括以下类型:
①简单续进式干道协调控制系统 ②多方案续进式干道协调控制系统

智慧交通综合管控解决方案(PPT38张)

智慧交通综合管控解决方案(PPT38张)
城市外环:城际主要出入口的卡口防 控系统建设
车辆布控缉查方案
内环或城区道路: 网格化卡口或卡警点位布设布点
指挥中心
智慧交通综合管控解决方案(PPT38页)
智慧交通综合管控解决方案(PPT38页)
缉查布控系统
智慧交通综合管控解决方案(PPT38页)
缉查布控与大数据
全球数据的数据增长:
数据每两年翻一 番,全球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到20PB 预计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44ZB
交警业务介绍
解决方案三网合一架构
智能交通综合管控系统依托三张基础网络,构建交通信息数据中心,打造一个统一平台,通过分层建设,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可 成长、可扩充,创造面向未来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框架。
交通业务介绍
交通指挥系统发展趋势
1、扁平化指挥——跨越管理单元的指挥调度 2、精细化管理——实现由人为管理向科学管理 3、科学化控制——基于感知分析的科学控制 4、人性化服务——将信息推送到唾手可及之处 精准指挥、协调管理、交通控制、交通诱导、电子执法、 预警研判、稽查布控、业务监管、科学评估、社会服务
车辆大数据:
一个县级市城市的卡口过车数据每天300万 一个地级市城市的卡口过车数据每天1500万
江苏3.20项目13个地市2年的存储容量约300亿;
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截止2014年11月,共接入卡
口14680个,日均6500万,数据量近200亿;
多样性: 视频数据、图片、结构化、文本索引;
交通事件监测 云存储 交通信息发布 交通综合管理
交警业务介绍
交通指挥系统结构和功能
公安交通综合管控平台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交通信号 控制系统
道路视频监 控系统

2024版《智能交通》PPT课件

2024版《智能交通》PPT课件

01智能交通概述Chapter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发展历程智能交通系统组成及功能组成功能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国内发展现状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国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并在多个城市开展了智能交通示范工程建设。

同时,我国还在积极推进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国外发展现状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方面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智能交通体系。

这些国家注重智能交通系统的顶层设计,强调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合作,积极推动智能交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02先进技术应用Chapter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中应用交通信号控制车辆识别和跟踪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的远程控制,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进行信号配时调整,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智能停车交通拥堵预测通过分析历史交通数据和实时交通情况,可以预测未来交通拥堵情况,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路况信息发布大数据可以实时分析路况信息,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发布,帮助驾驶员合理规划出行路线。

交通事件检测和处理大数据可以实时监测交通事件,如交通事故、道路施工等,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保障道路畅通。

交通数据处理和分析云计算可以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支持对海量交通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交通仿真和预测云计算可以实现大规模交通仿真和预测,为交通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车联网服务云计算可以为车联网提供后台支持,包括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等,为车主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03典型案例分析Chapter北京新加坡伦敦030201城市道路拥堵治理案例德国采用自动化交通管理系统,对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进行智能引导和分流,减少交通事故和拥堵现象。

美国利用先进的交通监控技术,如摄像头、雷达和车辆识别系统,对高速公路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确保交通安全和畅通。

日本通过高精度地图、车路协同等技术手段,实现高速公路的智能化监控和预警,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课件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课件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课件
•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概述 •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实施步骤 •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关键技术
•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案例分析 •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未来展望
01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概述
定义与目标
定义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是一种针对城 市干道交通流量的管理和控制策略, 旨在提高干道交通的流畅性和安全性 ,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
目标
通过协调控制干道交通流量,优化交 通信号灯配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保障交通安全,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水 平。
方案的重要性
01
02
03
缓解交通拥堵
通过合理的交通协调控制 ,有效疏导交通流量,缓 解城市干道拥堵现象。
提高交通安全
通过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 ,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概 率,提高道路安全水平。
提升城市形象
良好的干道交通状况有助 于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投资 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和 企业入驻。
方案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阶段
发展阶段
早期的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主要依 赖于人工调度和简单的信号灯控制。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智能交通系 统,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交通信号灯 的自动控制和协调。
当前阶段
目前,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已经发 展到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各种先进的 智能交通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被广泛应 用于方案的实施和管理。未来,随着 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将更加智能 化、精细化,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更 高效、更安全的服务。
应用前景展望
城市交通
01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将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网络,提高道路
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水平。
高速公路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课件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课件
动态交通流分配
通过实时监测区域内的交通状况,调 整交通流分配,将车辆引导到拥堵较 少的道路,以均衡区域内的交通负荷 。
干线交通协调控制
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对干线上的相邻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进行协调控制,以确保车辆在干线上的连续通行,减少车辆在路口的等待时间 和延误。
干线交通流诱导
通过发布干线上的实时交通信息和交通建议,引导车辆选择合适的行驶路线,以缓解干线上的交通压力。
VS
多模式交通流诱导
通过发布多模式交通流的信息和建议,引 导出行者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和路径,以 实现多模式交通流的协调和优化。
04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 的实践与应用
实际案例一
01
交通现状分析
该城市主干道交通压力大,高峰期交通拥堵严重,影响出行效率和交通
安全。
02 03
协调控制方案
采用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技术,优化交通信号配时,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设置公交优先道和公交优先信号,提高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加强交通宣 传教育,倡导绿色出行。
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高速公路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车辆行驶速度提高,交通安全事故减少 。
实际案例三
交通现状分析
该大型交通枢纽是城市多条轨道交通线路的交汇点,高峰期客流量巨大,换乘压力大。
协调控制方案
采用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实时监测客流量变化,优化轨道交通线路的班次和停靠站;加强现场引导和指示标志的设置 ,提高旅客换乘效率;增设临时疏散通道和应急出口,确保旅客安全疏散。
交通仿真与评估方法
交通仿真技术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交通运行状况,为交通规划和管 理提供决策支持。
评估方法
通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对交通规划方案、信号灯控制方案 等进行评估和优化,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质量。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课件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课件
干线协调控制
根据实时交通情况动态调整信号灯的控制策略,以适应交通流的变化。
动态协调控制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干道交通协调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采集各种交通信息,并将其转换为可处理的数据。
传感器技术包括雷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它们被安装在道路和交通信号灯上,可以实时监测车辆流量、车速、车辆间距等信息。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案例分析
方案效果
经过实施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该城市的干道交通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道路通行效率提高了30%,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率分别下降了20%和15%。
方案背景
随着城市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某城市的干道交通状况日益严峻,经常出现交通拥堵和事故。
方案目标
通过实施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
优化交通信号灯的运行方案,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03
02
01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不断完善和成熟。
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正朝着智能化、自适应化的方向发展,未来将进一步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水平。
发展趋势
方案效果
经过实施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方案,该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得到了明显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提高了25%,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了10%。
方案目标
通过实施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方案背景:某景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游客众多,景区内的干道交通状况十分繁忙。
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未来发展
传感器技术提高了交通监控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为干道交通协调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计算机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等,它们被用于实现交通监控系统的各项功能。

智能交通系统PPT幻灯片

智能交通系统PPT幻灯片
探讨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 应用,如自动驾驶、智能导航、智 能交通信号控制等。
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 未来发展趋势,如更加智能化的交 通管理、更加高效的车路协同等。
03
道路交通管理优化方案
信号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
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调整信号灯配时,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车载娱乐系统
音频/视频播放器、互联网接入、语音识别技术
3
整合方案
统一用户界面、跨平台兼容性、无缝切换体验
自动驾驶辅助技术原理剖析
传感器技术
雷达、激光雷达(LiDAR)、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
控制与执行系统
电子稳定程序(ESP)、线控技术、执行器
决策与规划算法
深度学习、强化学习、路径规划、行为预测
车载安全监控及应急响应机制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讨
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分析当前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提出加强智能交通系统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包括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知识产权管理 制度、加强知识产权培训等。
知识产权与标准体系协同发展
探讨知识产权与标准体系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中的协同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安全监控系统
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盲点监测
应急响应机制
自动紧急制动(AEB)、紧急呼叫(eCall)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加密传输、匿名化处理、访问控制
新能源汽车在ITS中角色定位
01
新能源汽车类型
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燃料电池汽车
(FCEV)
02
充电设施与智能电网
快速充电站、无线充电技术、V2G(车辆到电网)技术

智能交通在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应用课程(PPT 50张)

智能交通在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的应用课程(PPT 50张)


a.
b.
三.案例分析及相关建议
对驾驶人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在未安装可变限速警示系统的公路上,93.5%的驾驶员 承认有超速行为 在安装可变限速警示系统的山区公路上,91%的驾驶员 愿意按照可变限速警示系统的限速行驶 在安装可变限速警示系统的平原公路上,83%的驾驶员 愿意按照可变限速警示系统的限速行驶 62%的驾驶员认为可变限速警示系统可以增强道路交通 安全

定义:智能交通是对通信、控制和信息处理技术 在运输系统中集成应用的通称,这种集成应用产 生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挽救生命,时间和金钱 的节省,能耗的降低以及改善环境
改善道路运输系统的安全已被列为智能交通发展 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主要内容
一.应用背景与智能交通
二.交通安全现状与智能交通手段
三.案例分析及相关建议

二.交通安全现状与智能交通手段
在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国家中,道 路交通安全管理理念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 主要阶段: 阶段 1 - 关注驾驶员
阶段 2 - 关注系统 - 广泛的干预 阶段 3 - 关注具体的目标与领导机制 阶段 4 - 系统安全与长期消除因道路交通事故引 起的死亡及严重伤害(智能交通应用阶段)
二.交通安全现状与智能交通手段
③ ④
2009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近2亿。
《道路交通安全法》 于2004年发布实施, 并先后于2007年和 2011年进行了
两次修改
二.交通安全现状与智能交通手段

中国道路交通事故呈现先升后降的总体趋势
二.交通安全现状与智能交通手段

道路交通事故主要致因
二.交通安全现状与智能交通手段

① ② ③ ④

智能交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与交通数据分析培训ppt

智能交通: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与交通数据分析培训ppt

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自动驾驶汽车技术不断发展,未 来将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化和智
能化。
自动驾驶汽车面临技术、法律和 伦理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解决
安全、隐私和道德等问题。
自动驾驶汽车将改变人们的出行 方式和城市交通结构,对城市规 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能交通系统优化
提高出行便利性
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 出行体验,如实时路况查询、
智能导航等。
智能交通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到现在的智能交通系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将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未来 将实现更加全面的交通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提高道路交通的整体效率和服务水平。同时,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 逐步成熟,智能交通系统将与自动驾驶技术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交通行业的变革和发展。
节能减排实践案例
总结词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能够降低车辆能耗和排放。
详细描述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优化车辆行驶路线和速度、减少无 效停车和行驶等措施,降低车辆能耗和排放,从而达到节 能减排的效果。同时,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还能够为政府和 企业提供准确的碳排放数据和监测报告。
总结词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能够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公共交通运行效率。
详细描述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公共交通车辆位置、到站 时间等信息,为乘客提供准确的出行信息,优化公共交通 线路和班次安排,提高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减少乘客等待 时间。
总结词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城市物流效率。

第十讲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课件

第十讲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课件

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未来展望
06
智能化发展
01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时感知交通流量和路况变化,自动调整信号配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通信技术进步
02
5G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将为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数据传输,实现各路口信号的实时联动和控制。
02
信号配时的周期时长是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参数,它决定了信号变化的频率。
周期时长
绿信比
相位差
绿信比是信号绿灯时间与信号周期时长的比值,反映了交通信号对车辆通行的控制力度。
相位差是指不同方向或车道的信号灯运行时序,合理的相位差设置可以提高交通效率。
03
02
01
通过最大化系统熵来优化交通流分配,减少拥堵和提高通行效率。
第十讲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概述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原理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策略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案例分析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优化建议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未来展望
contents
目录
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概述
01
定义
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是指在干线交叉口中,通过调整交通信号的配时方案,实现各交叉口之间的协调运作,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
最大熵原理
利用动态规划算法对交通流进行优化控制,实现信号配时的动态调整。
动态规划
利用强化学习算法训练交通信号控制器,使其能够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进行自我调整。
强化学习
通过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交通流的动态演化过程,用于评估信号控制策略的效果。

智能交通解决方案讲义(ppt40张PPT)

智能交通解决方案讲义(ppt40张PPT)

设计原则
• 先进性 工程应用应该以成熟可靠为首选原则,同时系 统设 计和设备选型应与技术发展方向相适应,以 保证其技术使用寿命和后期投资的可延续性。 • 实用性 系统应力求实用,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操作简 单、结构清晰,维护方便。 • 经济性 按实际的需要,合理选取价格性能比最优的设 备,符合低投入高产出的原则。
闯红灯纯视频抓拍系统图
雷达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工作原理为雷达所发射的高频信号从处于在其作用范围内 的移动目标反射时改变频率值(多普勒效应)。这种多普勒频 移正比于移动目标的速度。(在过低的速度下,雷达无法侦测)
线圈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车辆通过线圈上方时,会引起线圈电感量的细微变化, 通过检测该变化可以判断出有无车辆经过,如果在车道前后 间隔固定距离埋设两个线圈,则可通过车辆经过线圈的逻辑 状态方便地得到车辆的行驶速度,系统还可以判别车辆行驶 的方向,从而避免逆向车辆或相邻方向左转车辆影响系统的 判断,降低误拍率。
高 清 视 频 车 牌 识 别 仪
谢谢大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国内外研究状况
美国 盐湖城 可同时控制6个交叉 口的手动控制系统。 1917年 李英等构建了分布式交通信号控 制的概念模型,并对由两个路口 组成的简单交通系统进行了仿真 实验,证明分布式控制方法优于 传统的控制方式 2004年 2005年 承向军等人通过建 立交通信号控制智 能体BDI模型,提 出了一种基于多智 能体的分布式交通 信号协调控制方法。
开题答辩
智能交通干道绿波协调控制技术研究
主 讲 人 :连浩程 指导老师:赵广磊 完成时间:2016.3.23
目 录
01 02 03 04 05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研究工作进度 主要参考文献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智能交通系统
以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优化控制技术 为核心的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的研究和应用己经成为人们寻求解决城市 交通问题的必然选择。 交通信号控制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通 过对城市道路交叉口时间和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使道路资 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达到最大程度的交通畅通。 研究干道绿波协调控制将干道上的多个交叉口以一定的方 式联结起来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对各个交叉口进行配时方案 设计以保证互相协调,使干道上的行驶车辆获得不停顿的通 行权。
1981年 Little等首次提出了 最大带宽MAXBAND控 制,对于包括n个路 口S1,S2,,,Sn的 城市交通干线,给出 了一组优化的相位差, 使尽可能多的车辆在 设定的速度范围内能 够一次不停的通过交 通干道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的基本内容
1、VISSIM仿真平台配置与应用 2、单交叉口信号灯自适应控制 3、多交叉口协调控制及绿波控制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第一步:根据每个交叉口的平面布局和历史流量信息,按照单交叉 口优化配时的方法,确定每一交叉口所需的周期时长和相位放行方案 。以所需周期时长最大的交叉口为关键交叉口,该周期时长为干线周 期时长。 第二步:调整各交叉口间相位差,尽可能使得进入干线的车队经过 每个交叉口时,都在绿相位内。 第三步:根据主次道路上的流量比,计算每个交叉口各相位的绿信 比。 本设计根据某一城市交通干道为研究背景,通过vissim软件进行仿 真,得出该干道的交通数据,之后搭建干道绿波协调控制系统,设计 数据处理的控制算法进行信号灯的控制,测试验证绿波协调控制效果 。 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前人对于智能交通干道绿波协调控制技术研究 成果,在此基础上找到几种比较合适的控制算法,进行试验仿真观察 各自的控制效果,通过比较得出最佳的控制算法。
谢谢观看
四、研究工作进度
1-4周 5-8周
9-11 周
• 查找资料,熟悉智能交通及信号灯控制的相关研究成果
• 在已有的研究结果上,初步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 • 逐步完善设计方案,深入分析其性能
12-15 • 仿真试验,结果分析,方法改进 周 16-17 • 撰写论文准备答辩。 周
五、参考文献
[1] JDC Little,MD Kelson , NM Gartner. MAXBAND:A program for setting signals on arteries and triangular networks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Record, 1981,795:40-46。 [2] NH Gartner,SF Assmann,F Lasaga. MULTIBAND : A variable-ba ndwidth arterial progression scheme[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1990, 1287:212-222 [3] 李英.多Agent系统及其在预测与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M].上海:华东 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41-186 [4] 马楠, 邵春福,赵熠. 基于双向绿波带宽最大化的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优 化. 吉林大学学报,2009,39(2):20-24 [5] 李伟.基于线性规划的干线模糊补偿控制.公路交通科技,2007,24(8):110114 [6] 万绪军,陆化普.线控系统中相位差优化模型的研究.中国公路学报, 2001,14(2):99-102 [7] 高云峰.线控制相位差概率模型研究.公路交通科技,2006,23(8):106109
时 间 差 距离
相 位 差
O :相位 S :路口相灯时间与周期长度之比称为绿 信比 绿信比的大小对于疏散交通流和减小交叉路口总等待时间有着举足轻重 的作用。通过合理地分配各车流方向的绿灯时间,可以便各方向停车次 数、等待延误时间减至最小。若设tG,为第i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c为 周期长度,则该相位信号的绿信比A为A=tG/c 设计绿波协调控制的常用方法有数解法、图解法、Maxband法以及 Multiband法等。数解法是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寻求最小偏移绿信比, 求解协调控制配时参数; 图解法是通过作图的方法,确定协调控制系统 的公共信号周期与相位差; Maxband法和Multiband法均是通过建立绿波 带宽度的线性规划模型,利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实现信号配时参数 的优化求解
[8] 常云涛.基于遗传算法的城市干道协调控制.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 3(2):106-112 [9] R Li , H Lu.Research of arterial traffic coordinated Fuzzy control model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WCICA ,2006,2:8597-8601 [10] X Li, G Tan,C Chen. Urban arterial road green-wave control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WCICA,2008:3087-3092 [11] 沈国江,孙优贤.城市交通干线递阶模糊控制及其神经网络实现[J].系统 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 ,4(4):100-105 [12] JH Lee,KM Lee,K Seong.Traffic control of intersection group base d on fuzzy logic[A].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Fuzzy Systems Association World Congress,1999:465-468 [13 ] 承向军,杜鹏,杨肇复,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方 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25 (8):130-135 [14] LU Kai , XU Jian-Min.Offset model for arterial road coordinate control and its optimization method .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2008,21(1):15-20
国内外研究状况
1、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交通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交 通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日益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与社会 经济的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交通问题主要表现为交通供给的缓慢增长和交通需求的 快速增长的矛盾。 传统的解决方法
(2)智能交通干道绿波协调控制方法设计
主要确定的关键参数:周期时长、相位差、绿信比。
相位差:
各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中点相对于某一个标准绿灯或红灯的 起始或中点的时间差。 线控系统,相位差优化通常采用的两种设计思路是:(1)最大绿波 带法;(2)最小延误法。其中以最大绿波带为目标的相位差优化方法 主要有图解法和数解法。
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所提出的绿波协调控制方法在VISSIM环境下的仿真验证
VISSIM 是由德国 PTV 公司开发的离散的、 随机的、以0.1 s 为时 间步长的交通流仿真系统软件。用以建模和分析各种交通条件下(车道 设置、交通构成、交通信号、公交站点等),城市交通和公共交通的运 行状况,是评价交通工程设计和城市规划方案的有效工具 。
[15] Lu , J Huang , J Xu. An new offset model for arterial road coordinate control and its optimization method . Proceedings of the 26th Chinese control conference , Zhang jiajie,Hunan ,China,July 26-31,2007.College of Traffic and Communication ,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2007:15-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