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中修辞手法
木兰诗修辞手法点评
木兰诗修辞手法点评导读: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它成功地塑造了木兰的巾帼英雄的形象。
那么大家知道其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一、句式整齐的对偶句《木兰诗》这首民歌多处运用对偶句,不但使句式整齐,读起来铿锵悦耳,朗朗上口,而且又便于记忆,便于传诵。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民歌一开始就以这一组结构整齐的对偶句塑造了停机叹息,忧思重重的米兰形象,形成悬念,引起下文。
“阿爷无大儿,米兰无长兄”。
一组对偶句点出木兰停机叹息的原因:原来是天子大规模的征兵,父亲年老体弱无力从军。
在这种情况下,米兰怎能不思绪万千呢?“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在这里诗歌运用了对偶中含对偶的修辞手法,反复咏叹:一方面写出了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另一方面描写了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以此烘托木兰离家越远、思家越切的心情。
对偶手法的运用在《木兰诗》中随处可见。
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都对塑造米兰这一栩栩如生的形象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井然有序的排比排比: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它可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此文多处运用了井然有序的排比句,不但使句子结构匀称,节奏感强,而且加强了语言的气势,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展示了木兰为出征而操办的忙碌场景。
这句也是排比和互文的套用。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这里两组排比句,第一组先绘声绘色地描绘出举家欢庆木兰归来的热闹场面;后一组连用四个动词形象地表现了木兰归家后的激动心情。
木兰诗里的修辞手法
木兰诗里的修辞手法《木兰诗》共有62句,其中54句用了修辞格,修辞手法达14种之多,还有8处用了多重修辞格,堪称使用修辞格的典范。
一、摹状诗的开篇描写木兰织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唧唧”是描摹织布机的声音,这样写,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此外,本诗还有2处用了摹状的修辞手法:“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鸣溅溅”是描摹黄河流水的声音,“鸣啾啾”是描摹战马嘶鸣的声音。
二、映衬诗中有4处用了映衬的修辞手法:“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第一处以“不闻”和“惟闻”作对比,更显得木兰思虑之深。
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不闻”和“但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木兰从军依依惜别的心情。
第四处把“作官”和“回乡”两种事物加以比较,“不用”和“愿驰”作对比,突出了木兰不爱功名利禄,只盼重返家乡的.可贵品格。
三、设问“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四、顶真诗中有3处用了顶真修辞手法:“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五、排比《木兰诗》有3处用了排比的手法:“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户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六、对偶诗中有5处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朔风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此5处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内容互相补充,音节和谐优美,富有节奏感。
木兰诗中的修辞手法
木兰诗中的修辞手法木兰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也是中国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一首讴歌女权、仁慈与勇敢的抒情诗。
木兰诗用有声气、优雅精美的语言清晰地表现出木兰勇敢、坚韧、富有魄力的性格,唱出了木兰的感人故事。
木兰诗的修辞风格多元而丰富,包括许多有趣而唯美的修辞手法。
一、比兴木兰诗融入了许多精妙的比兴修辞手法,这种技巧可以让诗歌的内容更加俊秀、动人。
木兰诗中,木兰比喻金甲像河水波澜,佩着宝杖,可以拣金莲:“拣金莲撒绣鞍,落魄如波澜沦。
”几件宝物之间,比得出木兰晶莹剔透的容貌:“金輕玉轻何比重,木兰貌更衬青紅。
”二、照应木兰诗采用了丰富的照应修辞手法,将故事中的场景和情节进行了有机的联系,木兰在洗衣乘舟时,在水中照应了自己的思绪:“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木兰发出的牵挂和心情,仿佛都藏在美丽的江湖之中,那流水、月光、鸟语等实物和心境都不约而同地表达出深情的故事。
三、夸张木兰诗也利用夸张的修辞方式,展示出木兰豪爽勇敢、坚毅不屈的气质。
木兰来到士兵帐下,勇敢面对千军万马:“下马擒虎须用牙,更须臂膊把虎挽。
”这里的木兰仿佛已经具备了武艺超群的能力,以舞剑弹棉,可以挽敌军的怒涛,这样的显然夸张的语言,可以让虚构的木兰拥有更多强大的气势。
四、象征木兰诗中充满了象征手法,表达出女子豪情壮志、冒险之风。
木兰在士兵帐下,一件件神奇之物,挡住了敌军的冲锋:“檀弓鼓瑟如能射,河水会穿石洼洞。
”这里的檀弓鼓瑟,犹如神器一般,抵御敌军,象征着木兰守护祖国的坚韧不拔。
总之,木兰诗用多元而丰富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木兰精彩的故事,在木兰诗中,无论是比兴、照应、夸张还是象征,都能够使得木兰的故事更有诗意、更加生动、更加感人。
木兰诗里的修辞手法,讲述了一位英勇而有情怀的女子面对困境,坚持信念,从而改变命运和奇迹。
木兰诗·修辞手法
木兰诗修辞手法:互文:是指古代作家在写作时为了增强某种表达效果,把本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应该合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互文修辞的运用能达到以少胜多,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复沓: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叫复沓;无更换词语叫做叠句或重复。
作用:它可以起到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等效果。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顶真: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作用: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排比:作用:1、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2.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达到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3.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4.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喻: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一般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作用:⑴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⑵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⑶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明喻甲象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犹)】如、好比、出现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导读:《木兰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对比、对偶、排比、反复、互文、顶针)等修辞手法延伸:《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历代传诵,这除了得益于它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外,也与它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巧妙的运用大量的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比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里以双兔为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既幽默风趣,又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从而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妥贴活泼,且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通过对战斗生活的`夸张,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是对数量、程度的夸张,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既成功地烘托了木兰的英雄形象,又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加官进爵。
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思想,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在文章结构上,也为后文木兰不图功名利禄坚决辞官还乡作了铺垫。
对比——“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通过对比渲染,更集中、更加鲜明的突出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
对偶——“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对偶,描写边塞夜景,通过艰苦环境的烘托,表现出木兰木兰守卫边塞的艰辛。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对偶句的大量使用,使得这些句子整齐对称,节奏感强,有力的突出、表现了木兰的人物形象。
排比——“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里运用排比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木兰诗修辞手法赏析
木兰诗修辞手法赏析《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
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木兰诗修辞手法赏析《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诗歌,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浓郁的北方民歌特色。
作者运用摹状、映衬、设问、顶真、排比、对偶、夸张、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热情地歌颂木兰勤劳、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赞扬了木兰不慕名利、热爱和平、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木兰诗》共有62句,其中54句用了修辞格,修辞手法达14种之多,还有8处用了多重修辞格,堪称使用修辞格的典范。
一、摹状诗的开篇描写木兰织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是描摹织布机的声音,这样写,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此外,本诗还有2处用了摹状的修辞手法:“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鸣溅溅”是描摹黄河流水的声音,“鸣啾啾”是描摹战马嘶鸣的声音。
二、映衬诗中有4处用了映衬的修辞手法:“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第一处以“不闻”和“惟闻”作对比,更显得木兰思虑之深。
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不闻”和“但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木兰从军依依惜别的心情。
第四处把“作官”和“回乡”两种事物加以比较,“不用”和“愿驰”作对比,突出了木兰不爱功名利禄,只盼重返家乡的可贵品格。
三、设问“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此处是两问两答,都是明知故问,自己作答,突出了木兰忧虑之深,同时有助于唤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顶真诗中有3处用了顶真修辞手法:“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以上3处,下一句的开端和上一句的结尾词语相同,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语句显得明快,富有节奏。
木兰诗互文的修辞手法_木兰诗互文修辞手法
木兰诗互文的修辞手法_木兰诗互文修辞手法《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木兰诗互文修辞手法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诗句不能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如按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就错了,这里用的正是互文的手法,四旬都各自省略了一部分内容,而只写出其中的一部分。
把四句合起来理解,那么就是“东市西市南市北市买骏马买鞍鞯买辔头买长鞭”;而“东西南北市”正是“各处的市场”,“买骏马买鞍鞯买辔头买长鞭”就可省略为“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
这四个句子可以合起来理解为在“各处的市场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这就准确地表达出木兰出征前到处购置必需品的忙乱场面,而如果只按字面意思来理解,就很机械,同时也不符合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旬中的“开门”、“坐床”都是动作行为,但是木兰回家后不大可能只开东阁的门,只坐西阁的床,而是在这里形容木兰回到家后的兴奋的心情,把自己的房间都要打开看看,自己的所有的床都要坐坐,这样理解这两旬诗才合理,那么这两旬就应该这样整合;开我东阁西阁的门,坐我东阁西阁的床。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同样,此句不能按字面来理解,需要重新组合后才符合旬义,即改成“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为什么呢?因为“当窗理云鬓”本身是说不通的,实际是镜子本来是放在靠近窗户的位置,那么照镜子的时候正是面对窗户,为了诗句不重复,所以成了这样的句子。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互文的的特点就是把本来用一句话就可表达明白的内容分成两旬或几旬来表达,看似罗嗦,但是这种修辞手法主要运用在诗歌当中,诗歌的语言比较特殊,要求句子整齐对称,避免重复,所以可能一首诗中会出现较多的互文手法,而互文的修辞效果也正体现在这里,那就是使得句子整齐对称,不会出现重复,同时也令人耐人寻味。
修辞手法1.比兴手法北朝民歌《折杨柳》中有一首,前面六句是“敕敕何力力,女子当窗织。
木兰诗中所有的比喻
木兰诗中所有的比喻木兰诗中所有的比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诗的最后一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里,以雌雄双兔为比喻,说代父从军的木兰的装束、行为都令人难辨男女;甚至同他在一起的伙伴也“不知木兰是女郎”。
同时,在比喻中兼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加重了语气,增添了感情色彩。
相关阅读:《木兰诗》中的修辞《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诗歌,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浓郁的北方民歌特色。
作者运用摹状、映衬、设问、顶真、排比、对偶、夸张、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热情地歌颂木兰勤劳、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赞扬了木兰不慕名利、热爱和平、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木兰诗》共有62句,其中54句用了修辞格,修辞手法达14种之多,还有8处用了多重修辞格,堪称使用修辞格的典范。
一、摹状诗的开篇描写木兰织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是描摹织布机的声音,这样写,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此外,本诗还有2处用了摹状的修辞手法:“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鸣溅溅”是描摹黄河流水的声音,“鸣啾啾”是描摹战马嘶鸣的声音。
二、映衬诗中有4处用了映衬的修辞手法:“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第一处以“不闻”和“惟闻”作对比,更显得木兰思虑之深。
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不闻”和“但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木兰从军依依惜别的心情。
第四处把“作官”和“回乡”两种事物加以比较,“不用”和“愿驰”作对比,突出了木兰不爱功名利禄,只盼重返家乡的可贵品格。
三、设问“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此处是两问两答,都是明知故问,自己作答,突出了木兰忧虑之深,同时有助于唤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夸张,就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技巧,借助于想象,将所描绘对象的某些特点作“言过其实”的扩大或缩小,以便鲜明地突出地反映事物的某些特征,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例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运用夸张,表明军情紧急,渲染出紧张的战争气氛。
例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的矫健雄姿。
例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出了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的准备工作。
例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向猪羊”表现了亲人相聚时的热烈气氛。
例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表现了木兰胜利还乡后见到旧物、恢复女妆时的喜悦心情。
例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场,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七)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例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巧妙地解答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讴歌木兰的谨慎机敏,使文章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无穷。
例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层层递进,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也点明了宿营的条件艰苦。
(三)顶真:
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指上句结尾的词语做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连续两次都用上,使相邻的语句、片断、章节首尾顶接,蝉联而下的修辞方法。主要用于整齐句子结构,贯通语气,突出事物之间的环环相扣。
《木兰诗》原文写作手法
《木兰诗》原文写作手法《木兰诗》原文写作手法引导语:《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全文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写作手法分析,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写作手法此诗在写法上运用了较多的修辞手法,主要是对偶、排比及互文。
其中互文是此诗极有特色的修辞手法,在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二句,单从字面上看是不合逻辑的,上下文互文互补而增义:“开我东阁门,坐我东阁床;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
”由于互文手法的运用,省略了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表现了木兰一别十年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到这里坐坐,到那里看看,看到曾经熟悉的一切,心中既充满亲切之感,又有说不清的滋味。
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通过动作细节的描写,刻画人物心理。
又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二句,如果把“当窗”和“对镜”分开理解,显然不合女子梳妆的实情。
“当窗理云鬓”应“对镜”,“对镜贴花黄”也要“当窗”。
这里的互文手法如同“蒙太奇”一样变换镜头,表现了木兰脱下戎装的动作之迅速、麻利,渲染了她经过十年的军旅生涯,急切地想找回女儿家感觉的兴奋之情。
再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二句,对偶兼用互文,高度概括了十年征战的旷日持久和激烈悲壮,突出了木兰出生入死,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
又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二句,“脚扑朔”是雄兔的特征,“眼迷离”是雌兔的特征,分辨雌雄本是一目了然的事,但二兔上述的特征兼而有之,就很难区别了。
这里暗示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和男人一样驰骋疆场,巾帼不让须眉,表现了木兰的机智勇敢,照应了上文“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使这个传奇式的女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含蓄而富于浪漫色彩。
又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几句,排比兼用互文,表现出一种急促跳荡的节奏,一种跃跃欲试的意态,表现“可汗大点兵”的军情紧急,渲染了出征前的紧张气氛和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而有序。
木兰诗的修辞手法排比
木兰诗的修辞手法排比“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铺陈地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渲染了木兰归来的喜悦,强调回家的兴奋。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写出她的聪明灵慧。
古诗词中的常见修辞手法诗词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下面具体说说。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另一事物,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倒喻、较喻等。
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特征,使表达更加生动鲜明,化深奥抽象为浅显具体。
如“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二、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可以使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生动。
如“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写出了诗人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赵善庆《[中吕]山坡羊?燕子》,诗人把燕子趋热避寒想象成搬运寒热,让燕子带上了更多的人情味。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怕花睡去,所以点燃蜡烛来照,以花比人,极富雅趣。
三、夸张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
《木兰诗》中的互文修辞手法浅析
《木兰诗》中的互文修辞手法浅析《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全诗风格明朗生动,质朴刚健,这与该诗的用句艺术、尤其是互文手法的运用是分不开的。
现将《木兰诗》中互文手法的运用例析如下: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鞘,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这四句,东、西、南、北构成排比,按字面意思理解应是:“从东市买来骏马,从西市买来鞍具,从南市买来缰绳,从北市买来长鞭。
”但仔细一想,令人费解,为什么买东西的地点如此固定原来这几句用了互文手法。
实际上这四句话是说为木兰从军购买东西,并不是一定在哪方购买什么。
“东”、“西”、“南”、“北”是互文,统指买东西的地方场所。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两句按字面意思理解是:“将军经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这就会使人产生疑惑,为什么战死的都是“将军”,而归来的却都是“壮士”呢其实,“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在这里互相渗透、互相说明,意义上是合指的、兼顾的。
只要理解了这是互文手法的运用,意思就显而易见了,原来是:“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这两句按字面意思理解是:“打开我东阁的房门,坐在我西阁的床上。
”“开门”、“坐床”本是前后相承的连贯动作,地点却不同,此类做法,非人之常情。
细细品味,会发现其中运用了互文手法,正确的理解应是:“打开东阁、西阁的房门,坐坐东阁、西阁的床。
”以此来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的激情。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这两句按字面意思理解是:“对着窗户整理像云那样的鬓发,照着镜子往脸上贴饰物。
”人们也仅把它作为对偶句来把握。
但仔细想来,“对镜帖花黄”尚可理解,“当窗理云鬓”就令人迷惑不解了。
深究细研,会发现“当窗”和“对镜”是互文,“理云鬓”和“帖花黄”同是当窗对镜来做的。
互文这种修辞手法在《木兰诗》中的运用,正体现了文言文言简意赅的特点,它以有限的字数,包孕了丰富的内容,使《木兰诗》风趣横生,兴味淋漓,收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木兰诗采用顶真的句子
木兰诗采用顶真的句子顶真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
那么木兰诗采用顶真的句子又有哪些呢?木兰诗采用顶真的句子诗中有3处用了顶真修辞手法:“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以上3处,下一句的开端和上一句的结尾词语相同,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语句显得明快,富有节奏。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1)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无地位的。
木兰是一个“当户织”的劳动妇女,代父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男人能做到的,木兰能做到;男人不能做到的,木兰也能做到。
木兰这一英雄形象的本身,就是对封建社会中歧视妇女的传统观念的无情嘲弄。
(2)在封建社会中,追求功名利禄是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思想,多少人梦寐以求。
而木兰经过十年的紧张战斗之后,凯旋而归,却拒封辞赏,愿意解甲归田,重过劳动人民的耕织生活,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谦逊的品质。
木兰的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热衷功名利禄的封建士大夫的有力讽刺。
(窦忠文《〈木兰诗〉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山西师院《语文教学通讯》1978年第4、5期)(3)《木兰诗》的主题思想,其实在诗歌里面就已直接点明。
便是:妇女并不亚于男子,她们的才能智慧,胆略见识,是决不在男子之下的。
这就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则是: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
(刘彬荣、华雪《须知木兰是女郎》,《河南师大学报》1979年第6期)(4)《木兰诗》的主题,不是歌颂尚武精神,而是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不过,《木兰诗》并不像上述北朝民歌那样用愁苦的情调、悲剧的形式来表达,而是别开生面地用女子代父从军的喜剧的形式来表达。
当然,故事情节本身使诗在客观上有可能起到歌颂女子英雄精神的作用,但是歌颂英雄这个问题在诗中比之主题所反映的问题毕竟是居于次要的,它只能算是诗所包含的一个思想内容,不能说就是主题。
[木兰诗采用顶真的句子]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木兰诗修辞手法赏析
木兰诗修辞手法赏析导读:《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
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木兰诗修辞手法赏析《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诗歌,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浓郁的北方民歌特色。
作者运用摹状、映衬、设问、顶真、排比、对偶、夸张、借代等多种修辞手法,热情地歌颂木兰勤劳、勇敢、善良的优秀品质,赞扬了木兰不慕名利、热爱和平、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木兰诗》共有62句,其中54句用了修辞格,修辞手法达14种之多,还有8处用了多重修辞格,堪称使用修辞格的典范。
一、摹状诗的开篇描写木兰织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是描摹织布机的声音,这样写,给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
此外,本诗还有2处用了摹状的修辞手法:“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鸣溅溅”是描摹黄河流水的声音,“鸣啾啾”是描摹战马嘶鸣的声音。
二、映衬诗中有4处用了映衬的修辞手法:“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第一处以“不闻”和“惟闻”作对比,更显得木兰思虑之深。
第二处和第三处的“不闻”和“但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木兰从军依依惜别的心情。
第四处把“作官”和“回乡”两种事物加以比较,“不用”和“愿驰”作对比,突出了木兰不爱功名利禄,只盼重返家乡的可贵品格。
三、设问“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此处是两问两答,都是明知故问,自己作答,突出了木兰忧虑之深,同时有助于唤起下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顶真诗中有3处用了顶真修辞手法:“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以上3处,下一句的开端和上一句的结尾词语相同,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语句显得明快,富有节奏。
互文的修辞手法木兰诗
互文的修辞手法木兰诗
互文的修辞手法木兰诗
互文是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互文的修辞手法木兰诗吧!
互文的修辞手法木兰诗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赏析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这是互文与排比的'套用。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既是互文,同时也是与对偶的互相渗透,写出了战争的激烈,伤亡的惨重,表现了木兰和壮士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英勇善战,胜利归来。
这样上下句的意义互相渗透说明兼顾合指,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文章表达的思想更加深刻。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中 互文修辞手法的运用
3.多句互文。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1.课下搜集运用互文修辞 手法的诗句。 2.课下小练笔:我心目中的 木兰。
温馨提示
谢谢指导! 谢谢指导!
《木兰诗》中 互文修辞的运用
柘城县洪恩乡第一初级 中学 李作芝
故而知新
1.背诵《木兰诗》 2.你知道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你能翻译下面诗句吗?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意思应理解为:木兰到各处的集市购齐了出 征所需之物。(而不是每到一个集市买一个 东西)
是一种上下文义互相交错, 互相渗透,互相补充,表达完整句意的修辞 手法。
意思应理解为:木兰回到昔日的闺房,坐在窗户边,对着镜子梳理像云 一样的头发,喜不自禁的贴上心爱的花黄。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意思应理解为:每一间房子都开了门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屋的门而不 进去,然后到西屋的床上坐着。
互文的分类
1.单句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2.偶句互文。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互
文
互文的作用:能收到笔墨经济的效
果(文字简洁精炼)。在有限的字数 内表达完备的意义。
从文中 找出互文的句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意思应理解为:将军和壮士们,在漫长的卫国戍边生涯里,经历了无数 次激烈的战斗,他们有的血染沙场,为国捐躯了,有的立下战功,凯旋 而归。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58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初中语文课文中运用修辞手法最多的,莫过于《木兰诗》一文了。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提高语言表达效果,使语句显得丰富多彩并富有深刻的含义,也使文章在组织语言材料时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下面,我将本文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列举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对偶:对偶,是指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运用对偶,是为求整齐美观,音律和谐,便于记咏。
例1:“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
例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写出了木兰矫健的雄姿。
例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
例4:“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照应前段,点明叹息的原因,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
例5:“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写木兰久征胜利归来见到旧物时的欣喜心情。
例6:“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写木兰胜利还乡后恢复女儿妆时情不自禁的喜悦心情。
例7:“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表现了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儿形象化妆时的欣喜心情。
例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以兔为喻,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二)复沓:复沓,又叫重章、重言、复辞、重复,是指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句子或句群,句子和句子之间可以更换少数的词语的一种修辞方法。
无更换词语叫做叠句或重复(注意两者的区分)。
运用复沓,可以加强语势,抒发强烈的感情,表达深刻的思想,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增强语言节奏感。
例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采用问答方式,引出木兰的心事,点明故事发生的缘由。
例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层层递进,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也点明了宿营的条件艰苦。
(三)顶真: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指上句结尾的词语做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
木兰诗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
xx诗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木兰诗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有: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4、“当窗理xx,对镜帖xx.”【互文修辞手法简介】一、什么是互文,它有何特点?互文是汉语中特有的修辞手法,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
所谓互文,指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将它拆开,分别放在两句中(多数情况是这样,有时也放在一句中),在理解时应前后拼合,才能正确理解语意。
其特点是上下文意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互文的语言形式多为两句式,也有其他句式,但极为少见。
在具体的使用中,互文能使文字简洁、含蓄、生动并加强语气;也能使语言表达具备形式美和音乐美,以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
二、在学习中会遇到哪些互文修辞现象?互文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非常广泛,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古诗文中的运用;二是在成语中的运用;三是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在援例时主要以中学阶段学习的篇目为主,并辅之以少量课外的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诗文。
1、互文在古诗中的运用。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辞》)(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4)旦视而暮抚。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5)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6)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王勃《滕王阁序》)(7)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8)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杜牧(《阿房宫赋》)(9)主人下马客在船。
(白居易《琵琶行》)其中(1)(2)(3)句为初中所学篇目,此三例的互文理解依次是:(1)不以外界景物和自己的境遇好而喜,也不以外界景物和自己的境遇坏而悲。
(2)当窗对镜理云鬓贴花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兰诗中修辞手法
《木兰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对比、对偶、排比、反复、互文、顶针)等修辞手法
延伸:
《木兰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历代传诵,这除了得益于它的故事情节生动,人物形象丰满外,也与它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巧妙的运用大量的排比、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比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这里以双兔为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既幽默风趣,又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从而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妥贴活泼,且具有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夸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通过对战斗生活的夸张,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是对数量、程度的夸张,这些夸张手法的运用,既成功地烘托了木兰的英雄形象,又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意将加官进爵。
这就有力地衬托了“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的思想,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在文章结构上,也为后文木兰不图功名利禄坚决辞官还乡作了铺垫。
对比——“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通过对比渲染,更集中、更加鲜明的突出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
对偶——“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对偶,描写边塞夜景,通过艰苦环境的烘托,表现出木兰木兰守卫边塞的艰辛。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对偶句的大量使用,使得这些句子整齐对称,节奏感强,有力的突出、表现了木兰的人物形象。
排比——“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里运用排比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产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里排比的运用,铺陈地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
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渲染了木兰归来的喜悦,强调回家的兴奋。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写出她的聪明灵慧。
反复——“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都是复沓,起到反复咏叹的效果,这样突出了思想,强调了感情,分清了层次,加强了节奏感,更能表达强烈的情感,同时,反复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互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这是互文与排比的套用。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既是互文,同时也是与对偶的互相渗透,写出了战争的激烈,伤亡的惨重,表现了木兰和壮士们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英勇善战,胜利归来。
这样上下句的意义互相渗透说明兼顾合指,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文章表达的思想更加深刻。
顶针——“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写出了情况之紧迫,“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表现了木兰胜利回朝的荣耀。
顶针的运用使得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
正是因为《木兰诗》巧妙恰当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从而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人物形象突出,却未见雕琢斧凿之痕,未失古朴刚健、本色自然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