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的建筑特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苗族的建筑特点

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有了建筑。建筑正是民族文化、科学技术、人文地理、地域风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阶段点的综合载体。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人口总数894万的苗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特的建筑文化。

本文主要考察苗族房屋建筑的特点、类型、居住方式,以及在苗族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吊脚楼。

一、苗族房屋建筑的特点

苗族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其居住和建筑自然相应地体现出浓郁的山地文化特征;居住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其独特的房屋建筑特点与类型。

1、简单易筑、就地取材。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苗族长期隐居深山,交通不便与世隔绝,生产力的发展相对滞后,多少年来与众多新建筑手段和新材料使用较少关联。苗家起屋盖房,并不雇佣专业工程施工队,而是由房主聘请某个有经验的匠师牵头,亲友邻里共助的传统形式。前头的匠师,苗家称为掌墨师傅,那些得到“真传”有过硬“法术”,能与神沟通有“神性”的师傅最受欢迎。这些人并非专职,平时无木工活的时候,还是和所有苗民一样从事农业生产。起屋盖房的时间一般选在秋后某个吉日,此时一方面是农闲,另一方面亦是秋后经济稍宽裕之时。其他参与帮忙者不计报酬,只要有较好的酒饭招待即可,体现了一家有事众手相帮的淳朴亲情乡情。建造时大量选用山区最易得到的竹木石料,采用轻巧灵活的木穿斗构架体系,就地取材简单易筑、又便于在经济条件更好时扩建续建,可以说是一种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又符合当地风俗民情的选择。

2、住居山上、因地制宜。

苗族农民是由黄河流域大规模迁徙至长江流域,继而又大规模迁徙至大西南山区。在那里,他们得到了较为安全的生存环境,在漫长的时光、严酷的条件下,整个苗族得以繁衍发展。在崇山峻岭中,一小片平坦的盆地、坝子或河谷都必须首先用于种植赖以生存的农作物。据山结寨、住居山上是既智慧又必然的选择。苗寨最常见的干栏式半边楼正是这种特定条件下创造的建筑精华。除了悬崖峭壁,各种坡度的山地均可建造,既无需动用过多的土石方,又能获得较大的建筑密度。

3、利用空间,满足基本功能需求。

居住在平川地区的农民,在宅地的选择上较少受到限制,一般正房向阳为主人住房,两侧偏房可从容安排厕、厨、库房和牲畜棚屋等,并可围何成三合院或四合院。然而,居住在深山陡坡的苗民却难有此优越的条件开辟大小院落,只能依靠立体发展来解决居住生活、粮食农具贮存、饲养家禽牲畜等生活必需。此所谓挑吊结合、多层空间、借天不借地。一般底层以牲畜棚和贮存空间为主,二层为主要居住层,较为干爽通风的阁楼则作为谷仓,较之院落式农宅,其节约用地的优点不言而喻。在多坡少地的苗寨,这种巧妙的安排正是苗民在艰难条件下的智慧创举。

二、苗族房屋建筑的类型

1、杈杈房、茅屋

杈杈房、茅屋是苗族保留的最原始住居,分布在迄今汽车很难到达的偏远闭塞地带,这种简陋的茅草屋,颇有原始木结构架的遗风。只用几根带杈的大树枝捆绑搭盖成骨架,上铺茅屋作顶,四壁枝条或竹编缚扎,也有以石块在下土坯在上为墙的。一般不设窗洞,门也极低矮,低头弓腰方可出入。

住茅屋的苗民大多数是因为贫困,特别是那些住在边远大山深处的苗民,至今还没有脱贫。然而也不尽然,改革开放以来,有相当一部分苗民渐渐富裕,电视机,现代家居甚至皮沙发一应俱全,他们坚守茅屋居住,有些是一种“不显富”的理念使然。认为住居高大堂皇显示富有,会招来外人盘剥或偷抢,甚至找来杀身之祸,千万要谨慎。这是一种历史上被人欺压避祸心理在住居上的直接反映,并非不可理解。

2、瓦屋

瓦屋无论在建筑结构上或建材选择上均较茅屋进了一大步,是一种受汉族建筑影响而采取的地居形式,多分布在民族杂居区或临近汉族聚居区附近。例如在镇远、施秉一带多仿江西“一颗印”式住居型制,印层结合布置的。其渊源是这一带苗民的祖籍多在江西,因而传承了江西印子房的传统型制与手法。此外还有仿常见汉式住居的,一字排开三至五间,中为堂屋,两边是卧室及火塘间。牲畜房、厕所与主房分开。亦有完全仿汉族三合院、四合院建宅的。

3、干栏式房屋

干栏式房屋的特点是房屋下部架空,以支柱托起上部建筑,除了悬崖以外,它可以利用宅前路、宅后路或宅前后路的不同安排和陡坎的高低变化,可以在较缓的坡地甚至很陡峭的山地上顺势而建,并不受地形过多的束缚。半干栏式建筑

的基本结构是穿斗木构架由于木材有一定的韧性,可以承受一定的形变,较之砖石结构体系,抗地震等外力破坏的能提高了许多,而且木构架承重体系与外墙围护结构各司其职、明确分工互不影响,在受外力破坏时可以“墙倒屋不塌”。这类型制不仅在我国西南地区常见,亦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太平洋岛国和非洲地区,是生活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是在彼此隔绝情况下殊途同归的创造。其目的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防御野兽攻击,防止地气潮湿以获得安全舒适的人居环境。

苗族干栏式建筑最具特色而又量大面广的是半干栏式建筑即俗称“半边楼”,其型制之完整,做工之精细,变化之灵活,分布之集中都是其他民族地区罕见的。

半边楼底层通常用于副业生产贮存,如饲养牲畜、放置杂物。二层是住居的最主要部分,生活起居及部分生产活动均在该层进行,通常包括作为进户通道的外廊、设有美人靠的退堂、堂屋、卧室、贮藏、过间等。半边楼的第三层是贮物空间,由于半边楼大都没有院落,除底层可以存放部分农具柴草之外,只能向上发展,充分利用阁楼作贮物空间。

苗族另一种主要的干栏式建筑是吊脚楼。吊脚楼是苗族最有特色的民族建筑形式,主要流行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的凯里、雷山、台江、剑河、榕江、丹寨等县市的大部分地区。吊脚楼有半吊脚和全吊脚两种形式。半吊脚的屋基分两极,靠山一边为平房,前为吊脚,吊脚这层不住人,而作为存放柴草或牲畜圈之用。吊脚基上铺楼板与靠山这边的地基高度一致。如果大门朝山,吊脚的下面不加栏杆;若大门背山,则从侧面加栏杆转到大门。大门背山的吊脚楼视野较开阔,空气较清新、舒适。吊脚楼的房架、板壁、楼枕等多用杉木。有些缺瓦的地方可用杉木皮盖房顶。全吊脚楼建在斜坡处,不挖地基,在靠山处挖一水平线为准,往下则依地势高低而决定柱的长短。楼房为两层,大门朝山,以正中一间为堂屋,其余各间布置基本与平房相同。吊脚地方可敞空,也可利用稍平处堆放柴草。吊脚楼依山建筑,形式美观、大方,有较好的通风、透光性能,这种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山地民族的智慧和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