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大学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共21页文档
新时代下大学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新时代下大学生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https://img.taocdn.com/s3/m/384c1b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e.png)
二、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虽然诞辰于19世纪,但并没有停留在19世纪,也不仅仅 为社会主义国家作出了贡献。作为一个指导革命与建设为己任的开 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吸收、提炼人类创造的一切科学知识, 并将其运用于推动社会历史进步。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1883 年3月14日马克思因病在伦敦逝世。1883年3月17日是马克思的下 葬日,当时参加吊唁的只有11人,在他生活了大半生的英国,几乎 没有人注意到他的离去!
第11页/共19页
可以说正是这些“警世衷言”的启发,凯恩斯才自觉不自觉地对经济 社会的发展进行有计划的调节,而罗斯福也把马克思的“高额累进所得 税制”、“高额累进遗产税制”和“社会失业保障制”落到实处,并因 此而受到大垄断家族财团的强烈反抗和攻击,称罗斯福是“红色总统” ,是“共产主义代理人”,“偷偷摸摸地搞社会主义”。可以说,是资 本主义社会的精英“活学活用”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资本主义暂时克 服了困境,腐而不朽,垂而不死、梅开二度。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 以及其他国家的债务危机等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资本论》被抢 购一空,人们都渴望从这本“圣经”当中找到医治创伤的秘方和良药。
第4页/共19页
• 2、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观点是关于自然、 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 学总结。比如,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世界是物 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是发展 变化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 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所以生产关系一定适 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 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 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就 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https://img.taocdn.com/s3/m/070ee6ffaef8941ea76e050b.png)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共 同 理 想
科 学
=的 理 想 信 念
马克思主义信主义信仰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
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
当代大学生
只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信仰,才能深刻认 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深刻认识走中国社会主 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把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统一起来,为国家和社 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 献。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
象,是人们心灵世界的核心。有 无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就像 是一道分水岭,把高尚充实的人 生与庸俗空虚的人生区别开来。 科学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奋斗目 标、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
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思想 体系,它要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 来认识世界,遵循世界的客观规律 来发现世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 和价值性的统一,是一个科学的理 想信念。
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 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 和凝聚力。
当代大学生
我们要正确认识社 会发展规律,正确 认识国家的前途命 运 ,正确认识自己 的社会责任,确立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而奋斗的共同理想 和坚定信念。
确 立 马 克
+ 思
主 义 科 学 信 仰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 念的基本内容:
㈠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 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㈢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 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 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 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 起,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
论大学生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论大学生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https://img.taocdn.com/s3/m/dc9fbbd0da38376bae1fae19.png)
阻碍
。
, , ,
给 社会 的 发 展 带来一 些 隐忧
,
,
帮 助 大学 生 认 清
目光短 浅
பைடு நூலகம்
,
甚 至有时 还
宗教 的 本质 刻 的迫 切性
、
坚 定 马 克 思主义 信仰 有 深
给社 会 主义 事 业 的 发 展 带 来
,
。
这 是 因为 一方 面 大学 生 信仰宗 教 时 对宗教 的 理念 多是一 知
, , ,
部力量在人们 头脑 中 的 幻 想的 反 映 宗教把这 种 外部力量神 圣 化 使 它 成 为 主 宰 人们 日 常 生活 的 支 配 力量
。
学 的 大学 生
,
研究 重点在 于 对 民 族大学 大学 生 的 宗教 信仰 进 行管
,
这是宗 教 之 为宗教 的根
,
理 和 合理 引导
从
,
200 6
年开始
,
学界对 大学 生 宗教 信仰 的 研究 逐
, ,
年 上升 并 多元 化 研究 对 象不 再局 限 于 民族 大学 的 大学 生 这表 明 宗教 信仰 的影 响力 逐 渐扩 展 到普 通 大学 生 非 民族地 区
,
.
本 马 克 思 指 出 宗 教是 苦难 的 现 实世界 的反 映 宗教 中 的苦 难 就是现 实世界 中 苦难 的 歪 曲 的反 应 恩 格 斯在 《 反杜 林 论 》 中 讲
, , ,
,
产 生 了碰 撞 和 裂 变
”
,
宗 教趁 此机
影 响马 克思
牢 牢 禁锢 在落 后
迷 信 的思维 中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https://img.taocdn.com/s3/m/13cdb447ad02de80d4d8409b.png)
毛泽东:(“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
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没有动摇过”。)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
神动力”。)
为什么确立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是实现共产 主义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区别
二者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对这一信仰的完整指称。在 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也是把它们当同义语来使用的,这不能 说没有道理。但二者也各有其个性色彩,主要是强调的侧重点 不同。“马克思主义信仰”一词在意象上突出的是这一信仰的 学理基础方面,给人一种理论信仰的印象,而“共产主义信仰” 一词突出的是该信仰的现实追求方面,给人以信仰的行动的印 象。具有这种差别是毫不奇怪的,因为任何信仰都有两个基本 方面,它既是知识,又是行动,是从理论向行动的转化。正因 为如此,在具体的行文和讲话中,根据语境和语气的不同,有 时用“马克思主义信仰”较为恰当,有时又用“共产主义信仰” 更为帖切,这也毫不奇怪。同时,由于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 更多地是从现实的追求方面来谈论这一信仰的,因而“共产主 义信仰”一词似乎更流行,更顺口。
其次,它是指“信仰者心中的马克思主义”。如果说,上面 一点突出的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信仰态度,那么这里突出 的是信仰者的信仰内容。显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们信 仰的内容而被包含在他们的信仰之中。难道我们能把人们头 脑中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马克思主义本身完全区别开 来吗?难道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里不就是人们的信仰对象吗? 一种理论或观念,它之作为信仰对象并不处在信仰之外,没 有对象的信仰是不存在的。没有作为信仰对象的马克思主义, 也就没有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人们所相信和信奉的马克 思主义并不是与作为自在的客观真理的马克思主义隔离开的, 人们的信仰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不是别的信仰,就是 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了他们的头脑和心中。如果说,信 仰者头脑中的马克思主义可能与实际上的马克思主义有一定 差距,那么也正是随着这种差距越来越小,人们的信仰才越 来越成为名符其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大学生如何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大学生如何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https://img.taocdn.com/s3/m/b7e9093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d.png)
大学生如何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今世界上最科学的信仰。
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指导人们创造美好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学习并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科学信仰建立在正确的认识基础之上,只有真正地认识马克思主义,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才能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
而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就要认真地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的著作,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性,完整、准确、全面的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
如果不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或者对马克思主义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上,就不会被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所吸引、所折服,也就不可能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第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刻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科学信仰的形成不仅建立在思想观念的基础上,而且还要建立在实践体验的基础上。
只有在实践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反复用实践的结果来检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才能坚定地信服马克思主义。
同时,科学信仰形成的过程又是一个意志的过程,只有在反复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经历困难、曲折和失败的磨难,才能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不移的信仰。
因此,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之中,反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指导人们的行动,用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第三,努力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经常地、大量地存在,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侵袭着人们的思想,干扰着人们的科学信仰。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https://img.taocdn.com/s3/m/bdf6aef97cd184254a3535dc.png)
浅谈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仰是人类精神现象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社会信仰,也是当前唯一正确科学的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让大学生树立符合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现实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让大学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本文将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本质特点角度,来分析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一系列信仰问题、阐明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对策,从而达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目的。
人不能没有信仰,正如克莱尔所说,“人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活着",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人存在的前提是精神上的自由,没有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就不能成为人。
”人们追求信仰的过程,也就是人们追求生存意义的过程,然而,人类在追求生存意义的同时,却不自觉得使自己陷入“二律背反”(二律悖反(antinomies)是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
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
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的困境,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把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的有限性与人类整体追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冲突展现为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实践之中,并提出人的终极目标和意义是建立人类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科学的信仰,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
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很多同学质疑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崇尚所谓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势在必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一些普世的价值,这些普世价值不会随时间的流失而消退。
在当代,对青年人而言,这些价值的现实指导意义更为显著。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https://img.taocdn.com/s3/m/0952d60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78.png)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
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他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着广大青年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
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当然也要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引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
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
要努力把青年一代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
要坚持不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大学生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2020年7月整理).pdf
![大学生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2020年7月整理).pdf](https://img.taocdn.com/s3/m/b1547179aaea998fcc220ee6.png)
大学生应坚定崇高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同时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三个重要思想.这四个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于发展,巩固社会主义事业有十分重大现实意义.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自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行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原因在于他有很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我国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民主集中制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奠定的基础,随后由列宁确定了它的原则,而中国共产党是坚持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在中国,坚持和贯彻民主集中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不但有严密的组织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纪律性.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党的纪律的内容有四项,包括:党的政治纪律,党的组织纪律,党的群众纪律和党的保密纪律.同时党的纪律也有其基本特征,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是自觉的纪律,是二者的辨证统一,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了指导思想,有了严密的组织原则,有了铁一般的纪律,才能使我党走向他的最高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https://img.taocdn.com/s3/m/7babaad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7.png)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传统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信任、认同和坚持。
但是,在当今社会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
本文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分析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当今社会,受到经济、文化、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已经变得多元化和复杂化。
正如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一样,既有坚定的信徒,也有质疑和否认者。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接触主要来源于学校和社会媒体。
在学校中,大学生接触到的马克思主义多是由教师讲解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部分思想的传授,或者是马克思主义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
而社会媒体中,马克思主义多是一些热点新闻、讨论话题或者是某些时事评论。
很多大学生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时,会对其思想深深地产生共鸣,从而产生一些坚定的信仰。
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可以解释现实、指导行动的思想,它不仅可以从经济角度、阶级角度去分析问题,更是一种关注人类解放、追求真理和公平的思想。
在一些大学生看来,马克思主义是有理有据的,是具有科学性质的。
但是,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媒体上,大学生所接触到的马克思主义,也让许多人充满了疑惑和挑战。
一些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无法充分解释和应对当今世界的复杂性。
另外,一些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中的某些观点产生了疑问,比如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化的批判等。
尽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多样,但是仍然可以从中看到一些共性。
下面是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几个特点。
1、关注社会公平和人类解放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一般都关注社会公平和人类解放问题。
在当今社会中,社会阶层二元化严重、社会贫富差距大、资源配合不均等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的痛点。
这些问题引起了大学生对于未来的担忧和思考,成为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一个必然载体。
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
![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85fc30faba0d4a7302763a25.png)
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自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引一个人走向革命的指路明灯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
”我们许多的革命前辈(包括那些出身非无产阶级家庭人,舍弃富裕的家庭生活,放弃追逐个人的名利地位),大都是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和熏陶而走上革命道路的。
旧社会的苦孩子,新时代的标兵雷锋,也正是从学习和实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而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
这生动地说明,马克思主义也是一个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走上革命道路的思想武器和指路明灯。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是我党一代又一代领导核心对我国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导毛泽东同志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最近一个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减弱了,出现了一些偏向。
在一些人的眼中,好像什么政治,什么祖国的前途、人类的理想,都没有关心的必要。
好像马克思主义行时了一阵,现在就不那么行时了。
针对着这种情况,现在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该努力学习。
除了学习专业以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1985年3月7日,邓小平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
”1989年3月4日,针对十年来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严重性问题,邓小平指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教育发展不够。
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0a68e72f524ccbff0218496.png)
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意义大学生作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一种科学的信仰。
在新疆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这也是新疆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更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保证。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对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与抵御“三股势力”分裂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重要意义要树立正确的信仰,我们就要弄清楚何为信仰,还要明白哪种信仰是正确的。
说到信仰,大家或许在大脑里就会与宗教联系起来,因为在大多数人头脑里信仰就是指宗教信仰,那么究竟何为宗教,何为信仰呢?信仰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精神生活方式,是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行。
而我们日常谈到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在新疆的大学生当中,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并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对我国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信仰是人生的“主心骨”。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思想、主义极端尊崇和信服,并把它奉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准则,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宗教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而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
这种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现和贯穿于特定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中,并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世俗社会中的行为。
它也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同时又是一种科学的信仰。
它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是迄今为止人类信仰史上最伟大的信仰,是科学的、现实的、健全的、崇高的信仰。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培养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培养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https://img.taocdn.com/s3/m/273d1ef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49.png)
新时代大学生如何培养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雷一鸣(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摘要]中国发展步入了新时代,对青年人才的要求也有着巨大的改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青年要有理想、有担当,这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要做到有理想,就必须有坚定的信仰,而马克思主义信仰则是实现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14-0210-02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国家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对青年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新时代青年的殷切要求,也是我们青年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肩负的责任。
新时代的大学生能否真正成长、成才,需要依靠的是我们坚定的信仰。
一、新时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识存在的问题(一)对于信仰的认知不准确“信仰”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
”后来,“信仰”逐渐引申到了哲学层面,我们认为信仰是个人的意识行为,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某些长期的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
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信仰”应当是尊重一些科学的、理性的准则,信仰一旦确立,我们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标准也将受其影响,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当下,依然有些大学生存在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迷茫的情形,这些都是缺乏信仰导致的。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要确立信仰,信仰能够使我们的存在更有价值,能够指引我们的学习生活向前进。
(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认知模糊当下,很多大学生的思想是要求积极的,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还存在对其内涵的认知模糊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不用说,作为一名大学生,肯定非常熟悉,从小学的《品德与社会》到本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14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好新时期学生党员(中山医学院曹丹)
![14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好新时期学生党员(中山医学院曹丹)](https://img.taocdn.com/s3/m/d01f2616650e52ea5518986d.png)
14 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做好新时期学生党员中山医学院 02级曹丹回想起刚刚踏进马研班的那个日子,带着一分兴奋和向往,带着一丝害怕和顾虑,我就这样走进了这个求实上进的大家庭中。
兴奋和向往,这是自然的。
可是为什么害怕和顾虑呢?首先,我是这一期的马研班中最小的学员。
其次,作为一个入班之初还没有上过马哲、政经的二年级学生,一个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医学生,参加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是否合适呢,我又能从中收获到什么呢?还记得,第一次课的主讲老师郭老师带着我们“回到马克思超越马克思”,第二次课的老师把我们领进了《共产党宣言》发表的那个特殊年代,第三次课的那位新加坡的同学引发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思考,第四次的参观学习让我们沉浸在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怀念和崇敬中,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深圳、珠海……每一次的参观学习都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加深。
我认为,大学学习是一个我在学历教育过程中的高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不仅是专业的、系统的、深入的,而且具有较大的自觉性和自主性,这个时期的学习对于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后确立和定型,对于我今后服务社会能力的积累和提高,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能在我的大学时期加入马研班这个求实上进的集体,是我的光荣和机遇。
在马研班的这段日子,难忘而弥足珍贵。
因为它在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日子里帮助我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更重要的是,使我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正所谓人不能没有信仰,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哲学大辞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中认为:信仰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是以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为基础的。
”信仰是知和情的统一,并进而发展到可信与确信的统一。
所谓可信,就是信仰的内容或对象能够为主体在理论上理解和接受。
这就需要主体运用一定的知识,对于信仰的对象予以一定程度的分析和逻辑论证。
仅仅是知而没有由此进一步上升为对对象理论上的可信,信仰就不能成立。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对策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0ea3c28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7.png)
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对策研究【摘要】这篇文章旨在探讨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对策。
在将介绍背景和研究意义。
接着在正文中,分析了目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并探讨了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些培育对策,并给出实施建议和案例分析。
最后在对研究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篇文章将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推动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对策、研究、新时代、现状、影响因素、实施建议、案例分析、结论、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信仰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信仰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当下社会多元化、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信仰日益多元化和碎片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一些大学生心中变得模糊甚至淡化。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构成了威胁。
深入研究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对策,探讨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力求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的信仰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和理论水平。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理论感召力和实践指导作用,可以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社会进步。
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开展对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对策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和普及,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品位。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与对策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cb94d0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2.png)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与对策【摘要】在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呈现出多种现象。
许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存在认识偏差,信仰不够坚定。
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信息泛滥、社会价值观扭曲等。
马克思主义教育缺乏有效传播渠道,导致学生对其认识不深刻。
针对这一现象,应加强马克思主义教学,注重实践教育;建立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小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未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应用和发展,大学生对其的信仰将更加坚定,对社会主义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学习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学生的责任,更是提升自身素质,服务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问题、影响因素、对策、建议、措施、总结、未来展望、重要性、学习、现代社会1. 引言1.1 背景介绍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时期大学生群体的规模逐渐扩大。
作为国家的未来希望和栋梁之材,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思想信仰问题备受关注。
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今时代最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之一,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新时期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着一些困惑和迷茫,表现为信仰淡薄、思想虚无等现象,对这种现象深入分析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深入剖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问题所在,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1.2 问题意义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与对策引言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近年来,新时期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知程度逐渐降低,信仰热情也有所下降,甚至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偏见。
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念,也直接损害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深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和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和提升,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https://img.taocdn.com/s3/m/1b8c3c3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1.png)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摘要】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态度多种多样,有的持肯定态度,有的持怀疑态度。
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传播与接受情况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深入学习并认同其核心理论,但也有人对其产生误解或局限性看法。
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启蒙思想、社会实践和人生观方面,有助于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大学生群体中也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困惑与挑战,需要深入探讨和破解。
要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结合实际情况,加深对其原理的理解。
持续研究和探讨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态度和影响,有助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当代大学生、态度、传播、接受、影响、意义、困惑、挑战、坚定信仰、研究、探讨、传承、发展。
1. 引言1.1 探讨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态度呈现出多样性。
一些大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认识到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坚定信仰并不遗余力地传播和践行;而另一些人则对马克思主义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认为其思想过时或者不符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
而在这种多元化的态度中,大学生们的思想和信仰逐渐形成,也在不断受到外界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
在这个背景下,深入了解大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态度以及其传播与接受情况,对于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传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就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发展和精神追求提供一些新的启示和思考。
2. 正文2.1 大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态度大学生群体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态度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问题。
在当代社会,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受到了各种信息和思潮的影响,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也呈现出多样性。
一方面,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持积极态度,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的思想体系,可以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启示。
2.3.2大学生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如何付诸于实际行动?
![2.3.2大学生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如何付诸于实际行动?](https://img.taocdn.com/s3/m/6ff1d96416fc700aba68fc37.png)
知识点三:大学生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如何付诸于实际行动?当今社会各种思潮纷繁复杂,人们的信仰也五花八门。
那么,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呢?我认为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能走到今天的基础,也是我们能坐在这里上课的基础。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与西方列强的悲壮抗争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惨败,被迫割地赔款。
中国人不断痛苦反思: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开始认为是技术问题,于是我们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
然后又认为是体制问题,于是我们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了民国政体,然而,枷锁仍未解除,国家仍然挨打遭辱。
是马克思主义引领绝望迷茫和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找到了前进方向,是马克思主义让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任何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我们和历史相连。
如果没有将近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下的艰辛奋斗,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稳定生活,我们也不可能坐在这里安安静静上课。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和无知。
其次,马克思主义能帮助我们获得认识世界的“火眼金睛”和改造世界的强大能力,它是我们走好人生道路的思想基石。
有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我们才能深刻认识世界的本质、理解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才能更好观察和解释生活和工作中许多事情,才能清醒认识自己、认识人生、认识社会,从而正确把握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马克思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矛盾分析法、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等科学的思想方法,尤其是唯物辩证法的形成,实现了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历史性变革,是指导人们处理一切问题的强有力的理论工具。
不论从事什么学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为我们把握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不断攀登科学高峰。
同时,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能帮助我们增强学习和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大学生要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大学生要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https://img.taocdn.com/s3/m/23f58f27ed630b1c59eeb52c.png)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J un lo h n c u d c to n t t t o r a f c ag h n E 2 1 e.00 V . 6 N . O1 2 o 6
大学 生要树 立坚定 的马克 思主义 信念
对 资本 主义经济社会深刻批判的观点。
思主义信念不是某些人所谓 的宗教信仰 ,马克 思主义信 念包含着
马克思主义自从产生以来,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 创立了历 对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 解和 清晰 认识 ,而宗教意义上 的信仰则意
史唯物 主义 ,对世 界历史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揭示 了人 味着模糊的顶礼膜拜。 马克思主义 是我们 当今时代 精神 的精华 ,是 文明 的活 的灵 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极大地改变 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开创 了人 类历 史的新方 向——社 会主 义和共 产主义 的伟大道 路 。而 魂 , 是在实践 中不断发展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 作为批判资本主义
所谓 “ 信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 、对某种
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矛盾没有变 , 尤其是在当前资本 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疑 ,并要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
主义世 界发 生金 融危机的情况下 ,更使人们想到了马克思主义经 状态。相应地 , 大学生要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 ,是指大学 典 著作 中对 资本主义的深刻分析 。马克思的 绞 本t3 仑 }在资本主 生在科学理解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确立的 、对 马克 思主 义世 界重新热了起来 ,这反映出 当今世界在发展中遇 到实际难题 义基本理论 、基本 方法和基本观点的坚定无疑 的信任 , 并在 实践 时 。 多的人开始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寻求答案 ,了解 马克 思主义 过程中武装 自己的头脑 并作 为指导思想来 身体 力行 。可 见 ,马克 更
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719c8c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9.png)
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意义【摘要】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有助于拓展思维视野,提升社会分析能力,使大学生能够更全面、深刻地认识社会现象和问题。
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引领大学生走向正确的社会发展方向,促使他们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
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也能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其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保持坚定。
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
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应当在大学生中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普及。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拓展思维视野、社会分析能力、正确社会发展方向、社会责任感、人生观、团结协作、重要意义、普及。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批判现实的理论视角。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现象,拓展思维视野,提升社会分析能力。
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框架,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实,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
马克思主义引导大学生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实际利益。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合作。
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公共利益,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团结协作意识。
大学生应当积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的普及,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1.2 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意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马克思主义追求社会主义的理想,注重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重视社会公平正义。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https://img.taocdn.com/s3/m/c2ff152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e.png)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和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大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鲜明的思想体系,对于大学生们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帮助他们理解世界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学习社会科学的过程中,大学生们经常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相关的课程和理论。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大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问题,并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对于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具有一定的塑造作用。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和实证,让大学生们具备了科学思维和批判精神。
在校园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被用来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大学生能够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追求真理、关心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思想也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关切相结合,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框架和方法。
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就业、人际关系、自我实现等各种问题和困扰,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大学生们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提高自己的求职能力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也应该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面临一些挑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和思想,这也包括了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和质疑。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也给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了影响。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维方式和解释方法固然有其优势,但也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与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相结合。
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指导作用。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帮助大学生们更准确地认识社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其他群体,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和时代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Βιβλιοθήκ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