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防汛抗旱能力建设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2011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2011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2011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1.01.08•【文号】国务院令第588号•【施行日期】2011.01.08•【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防汛抗旱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1991年7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6号公布根据2005年7月15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防汛抗洪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防汛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第四条防汛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实行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各有关部门实行防汛岗位责任制。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是防汛抗洪的重要力量。

第二章防汛组织第六条国务院设立国家防汛总指挥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防汛抗洪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

长江和黄河,可以设立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该江河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机构)负责人等组成的防汛指挥机构,负责指挥所辖范围的防汛抗洪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流域机构。

长江和黄河的重大防汛抗洪事项须经国家防汛总指挥部批准后执行。

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太湖等流域机构,设立防汛办事机构,负责协调本流域的防汛日常工作。

第七条有防汛任务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防汛指挥部,由有关部门、当地驻军、人民武装部负责人组成,由各级人民政府首长担任指挥。

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在上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和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执行上级防汛指令,制定各项防汛抗洪措施,统一指挥本地区的防汛抗洪工作。

2024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2024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范本(三篇)

2024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范本一、背景与目的2024年是我国的特殊年份,预计将面临严峻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其中包括极端降水和长时间的干旱。

为了确保全国各地区的水资源的安全和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实施,我们制定了这份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旨在提前做好准备,及时做出应对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防汛抗旱应急组织机构1. 领导机构:设立由国家领导小组组成的国家防汛抗旱应急委员会,由国务院负责领导,全国人大代表、政府官员等组成。

2. 指挥机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全国的防汛抗旱工作,设在国家气象总局。

3. 部门组织:各级政府、气象部门、水利部门、农业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等,依据工作职责成立相应的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实施具体工作。

三、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内容1. 天气预警机制:建立全国联动的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布各种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信息,并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预警级别和应对措施。

2. 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调度,合理分配各地区的用水量,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加强对重点水源地的保护和监测,确保水质安全。

3. 抗旱救灾工作:建立健全的抗旱救灾工作机制,组织力量进行干旱情况的实时监测和评估,制定抗旱措施并组织实施。

同时,加强对农田灌溉设施的维护和修复,为农民提供灌溉支持。

4. 防汛工作:加强对河道、水库、海堤、排涝设施等防汛工程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建立完善的防汛物资储备和调配机制,确保及时提供救援物资和装备。

5. 紧急救援和安全疏散:建立紧急救援队伍和救援装备,加强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确保其具备应急救援的能力。

同时,建立完善的安全疏散预案,做好人员疏散和转移工作。

6. 社会组织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参与防汛抗旱工作,发挥其在救灾、志愿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同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指导,确保其活动的有序进行。

7. 信息通信保障:加强信息通信设备的建设和维护,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防汛抗旱工作思路及措施分析

防汛抗旱工作思路及措施分析

防汛抗旱工作思路及措施分析防汛抗旱工作是指在水灾和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灾害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下面是防汛抗旱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分析。

防汛思路:1. 预测预报:依靠现代气象预测和水文预报技术,提前预测天气和水文变化,预防灾害的发生。

2. 加强监测:完善防汛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降雨情况、河流水位和水质等指标,掌握灾情动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 加强河道整治:加强对河道的疏浚和管理,确保河道通畅,减少淤泥积存,提高排水能力。

4. 提高防洪标准:依据历史洪水数据和气候变化趋势,合理划定防洪标准,加强抗洪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5. 加强社会宣传:通过媒体和宣传活动,普及防汛知识和应急措施,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防汛措施:1. 加强堤防工程建设:对脆弱的河堤进行加固,增加防护高度和防护能力,确保堤防安全。

2. 提高应急预案水平:建立完善的防汛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行政部门和社会组织的职责,做好灾情速报、群众转移、物资调配等工作。

3. 加强抢险救援力量建设:加强防汛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抢险救援能力,及时救助被困人员、疏散群众。

4. 加强水利设施管理:加强对水库、水闸、泵站等水利设施的巡查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5. 开展综合治理工作:通过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的风险。

防旱思路:1. 提高用水效率:加强节水宣传教育,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引导居民、企事业单位合理用水。

2.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干旱监测和预警体系,实时掌握干旱情况,及时采取补水措施,减少农作物损失。

3.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水量,在保证农作物生长的降低用水量。

4. 改进种植结构:调整农作物结构,减少耗水量大的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耐旱作物的种植面积。

5. 建立水资源调配机制: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供需情况,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城乡用水需求。

水利防汛抗旱工程方案

水利防汛抗旱工程方案

水利防汛抗旱工程方案一、背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灾、干旱等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利防汛抗旱工程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和现状,提出了水利防汛抗旱工程方案,旨在加强水利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抗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水利防汛抗旱工程的意义和目标1. 意义水利防汛抗旱工程是指通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利设施,减少水灾、干旱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

具体包括防洪工程、水库修建、排水设施、水文监测等。

2. 目标(1)提高水利设施的抗灾能力,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

(2)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抗旱能力,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3)提高水文监测水平,提高预警能力。

(4)推动水利设施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水利防汛抗旱工程方案1. 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1)加快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完善排水、蓄水等功能,提高其抗灾能力。

(2)加强对重点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保障其正常运行。

(3)推动水利设施与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加强水文监测水平(1)加强水文监测网络的建设,提高监测站点的覆盖范围和密度。

(2)推广先进的水文监测技术,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加强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提高预警能力。

3. 提高社会抗灾能力(1)加强水利抗灾设施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水利设施的认识和理解。

(2)改善社区防洪排涝设施,提高社区的抗灾能力。

(3)组织开展水利抗灾演练,提高社会的应急能力。

4. 促进水利设施的可持续发展(1)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推动水利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资金投入,保障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3)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借鉴国际经验,推动水利设施的技术创新。

防汛抗旱课件-PPT精选全文

防汛抗旱课件-PPT精选全文

物料准备
一、石料 毛石、块石、粗料石、细料石、石渣 选用石料要注意坚硬、清洁、尺寸、不得风化。
二、砂料 砂粒的粒径为0.05-2.0mm; 粗砂:0.5-2.0mm;中砂0.25-0.5mm; 细砂:0.1-0.25mm;极细砂小于0.25mm;
三、梢料:以柳枝为好,直径<3cm,长度>2m。
物料准备
图4-8 梢料反滤层示意图(单位:cm)
四、透水后戗法
这种方法又称透水压浸台法。一般适用于断面单 薄,坡面渗水严重,滩地窄狭,背水坡较陡,或背水 ①沙土后戗;②梢土后戗。
图4-9 沙土后戗示意图
图4-10 梢土后戗示意图(单位:m)
抢险实例
洞庭湖区各地每年汛期采用开导渗沟的办法,排水固结堤 内坡治理散浸。1996年、1998年大洪水时期,水位抬高1.5m以 上,2000多公里堤段开有导渗沟,汛期新开导渗沟2万条。开 导渗沟后,堤背水坡无散浸,避免管涌、流土和滑坡,稳定堤 身。
洪水等级
பைடு நூலகம்洪水等级
洪水等级按洪峰流量重现期划分为以下4级:
一般洪水
5~10年一遇
较大洪水
10~20年一遇
大洪水
20~50年一遇
特大洪水
大于50年一遇
洪水的分类和特性
洪水的分类: 按成因和地理位置的不同,洪水可分为:暴雨洪
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山洪以及溃坝洪水等。海 啸、风暴潮等也可能会引起洪水灾害,各类洪水的发 展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我国的大部分地区 以暴雨洪水和山洪为主,但对我国沿海的海南、广东、 福建、浙江等省份而言,由于台风登陆平均每年9次, 风暴潮引发的洪水灾害也是主要的洪水灾害。
二、原因
在水压力作用下,水流渗入堤坝,将填土分为上 干下湿两部分,干、湿土的分界线叫浸润线,浸润线 与背水坡面的交点称逸出点(有反滤体的逸出点在体 内)。逸出点以下的坡面和坡脚,土壤浸水发软,甚 至汇集成涓涓细流即为渗水险情。

防汛抗旱方案6篇

防汛抗旱方案6篇

防汛抗旱方案篇1:防汛抗旱方案防汛抗旱工作应急预案为了保证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有效预防洪水和干旱给我校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确保校舍安全,使我校防汛抗旱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规范化,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1.坚持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 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学校防汛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

对可能发生的灾害采取有效的防御、救灾措施;把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学校师生员工安全。

2.学校实行防汛期领导负责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以预防为主,对可能发生的灾害,学校配合上级相关部门进行自查、自防、自保、自救。

3.根据《水法》、《防洪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家、自治区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并上报教育局备案。

二.防汛应急预案内容1.当受洪水影响;或气象台发布暴雨警报,黔江河水达到警戒水位时,启动本预案。

2.当暴雨袭击或市有关部门发布紧急警报时,学校汛期抢险应急领导小组要立即召开防汛紧急会议进行紧急部署。

各部门和有关人员要按各自的职责进入工作岗位。

暴雨和洪水过后,总务部门要及时对校舍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

3.遇暴雨突发性灾害天气时,学校要迅速组织人员及时检查疏通地下排水管道,做到排水畅通,必要时及时组织足够的临时排涝设施进行强排。

4.当遇到暴风雨袭击,学校校舍楼房倒塌时,学校应及时把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教育局防汛工作办公室,及时查明是否有人员被困。

如发现人员被困,要火速组织营救,并做好伤员的抢救工作。

学校根据校内的地质环境、低洼地带、操场、校舍和易发生倒塌地方进行全面排查。

凡有安全隐患的,要立即转移到安全地方。

必要时要采取停课等紧急措施,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汛期严禁组织学生外出及从事重大活动。

三、组织机构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为成员的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日常防汛抗旱工作,四、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主要职责1.做好日常防汛抗旱工作的宣传和情报传达。

建立健全农村防汛抗旱救灾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防汛抗旱救灾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防汛抗旱救灾长效机制自古以来,农村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农村地区常常面临着来自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特别是洪涝和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尤其突出。

因此,建立健全农村防汛抗旱救灾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防汛抗旱救灾长效机制的建立首先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村地区,修建和完善排水系统、水库蓄水设施以及灌溉渠道等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将极大地提高农村地区的抗洪能力和抗旱能力,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建立农村防汛抗旱救灾长效机制的重要一环。

通过发展遥感技术、天气预报模型等先进技术手段,可以提前预警并监测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减轻灾害损失。

同时,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适应水涝和干旱等条件下的抗灾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三、加强组织管理农村防汛抗旱救灾长效机制的建立还需要加强组织管理。

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健全统一的指挥体系和信息共享平台,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资源的合理调配。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民共担灾害风险的意识。

四、完善保险制度完善农村防汛抗旱救灾长效机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保险制度。

通过农业保险的推广,可以减轻农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负担,缓解他们的损失。

同时,建立灾后救助金等应急救济机制,提供给受灾农民必要的救助和帮助,使其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

五、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农村防汛抗旱救灾长效机制需要加大财政投入。

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组织管理以及保险制度的完善。

只有通过财政投入的增加,才能够为农村地区打造更加健全和稳定的防灾救灾机制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总结起来,建立健全农村防汛抗旱救灾长效机制是确保农村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组织管理、完善保险制度以及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的威胁,保障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的生活稳定,实现农村地区持续健康发展。

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2021年)

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2021年)

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05.28•【字号】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0号•【施行日期】2021.07.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防汛抗旱正文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0号《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已于2021年5月28日经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5月28日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2007年3月29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2021年5月28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预防与准备第三章监测与预警第四章处置与救援第五章灾后恢复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御和减轻洪涝、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防汛防台抗旱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确保重点、统筹兼顾。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地区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的领导,将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防汛防台抗旱指挥协调机制和基层防汛防台抗旱体系。

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第五条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由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的防汛防台抗旱指挥机构,其办事机构设在同级应急管理部门。

工程防汛抗旱措施方案设计

工程防汛抗旱措施方案设计

工程防汛抗旱措施方案设计一、前言防汛抗旱是国家重要的工程建设任务,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防汛抗旱,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必须采取一系列工程措施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调控。

本方案将从水库、堤坝、排涝设施、水利灌溉系统等方面出发,提出相关的工程防汛抗旱措施设计。

二、水库管理1. 加强水库建设:从规划、选址、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全面加强水库建设,加大投入,提高水库的抗洪、蓄水和调流能力。

2. 水库安全监测:建立健全水库安全监测系统,配备完善的监测设备,定期开展水库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三、堤坝加固1. 增加堤坝的防汛能力:对原有的堤坝进行加固和提高,增加堤坝的防洪高度和强度,确保其不易发生决口。

2. 完善排涝系统:在堤坝的上游和下游建设排涝设施,及时排除雨水和地下水,降低地面水位,减轻堤坝的压力。

四、排涝设施1. 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大对城市排水设施的建设力度,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管网,确保雨水及时排除,避免城市内涝。

2. 加强农田排水管理:对农田进行排水改造,修建排灌沟渠,提高农田排水能力,减少因雨水导致的农作物受灾。

五、水利灌溉系统1. 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加大对水利灌溉系统的建设投入,提高灌溉效率,合理利用水资源。

2.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先进的滴灌、喷灌等水-saving灌溉技术,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同时,节约水资源。

六、总结通过以上工程防汛抗旱措施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管理和调控能力,加强水库、堤坝、排涝设施、水利灌溉系统等工程设施的抗洪、蓄水和排水能力,减轻防汛抗旱带来的损失,对于提高国家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重视并全面实施这些工程防汛抗旱措施,共同为国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09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09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09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09.08.27•【文号】主席令第18号•【施行日期】2009.08.27•【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防汛抗旱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1997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8号公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2009年08月27日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防洪规划第三章治理与防护第四章防洪区和防洪工程设施的管理第五章防汛抗洪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治洪水,防御、减轻洪涝灾害,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制定本法。

第二条防洪工作实行全面规划、统筹兼顾、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第三条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防洪费用按照政府投入同受益者合理承担相结合的原则筹集。

第四条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应当服从防洪总体安排,实行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原则。

江河、湖泊治理以及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应当符合流域综合规划,与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开发相结合。

本法所称综合规划是指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综合规划。

第五条防洪工作按照流域或者区域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洪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依靠科技进步,有计划地进行江河、湖泊治理,采取措施加强防洪工程设施建设,巩固、提高防洪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做好防汛抗洪和洪涝灾害后的恢复与救济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蓄滞洪区予以扶持;蓄滞洪后,应当依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偿或者救助。

防旱防汛应急措施

防旱防汛应急措施

防旱防汛应急措施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旱灾和洪灾等极端天气现象频繁发生。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自然灾害,各国都加强了防旱防汛应急措施的建设和完善。

本文将从旱灾和洪灾两方面,探讨一些防旱防汛的常用应急措施。

一、旱灾应急措施1.加强水资源管理水是生命之源,对于旱灾的应对,首先是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对于天然水源,要加强保护,修复水源生态环境,防止水源污染和过度开发。

对于人工水源,要合理分配和利用,确保供水的充足性和公平性。

2.改善农业灌溉技术农业作为水资源的主要利用方,改善农业灌溉技术是防旱的重要举措。

引进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微喷灌等,有效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合理规划农作物种植结构,选择适应干旱的耐旱作物,降低农业面临的旱灾风险。

3.推动绿色工业发展工业是水资源消耗的重要领域,推动绿色工业发展是旱灾应对的关键环节。

通过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降低工业对水资源的需求。

同时,鼓励企业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提高水资源的再利用率,减少对水源的压力。

二、洪灾应急措施1.加强河道管理洪灾的防范离不开对河道的管理。

通过疏浚河道,增加河道容积,提高洪水排泄能力。

加强河道护岸工程建设,防止河道决口引发的洪涝灾害。

定期巡查和维护河道,确保河道畅通,减少洪灾的风险。

2.建设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的建设对于减轻洪灾的影响至关重要。

建设城市排水系统,包括雨水管网、排水泵站等设施,能够有效地将降雨排除,减少城市积水。

同时,加强农村排水设施的建设,提高农田的排水能力,减少农业损失。

3.健全预警机制预警是洪灾应急措施的基础。

国家要建立健全的洪灾预警机制,及时监测雨量、水位等指标,准确预报洪水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同时,加强对社区和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大众的洪灾防范意识,降低洪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总结:防旱防汛应急措施的实施对于减轻灾害风险、保障社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日益频发的旱灾和洪灾,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防旱防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

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措施

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措施

水利工程的防汛抗旱措施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防汛抗旱措施不仅能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能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水利工程在防汛方面的措施。

堤坝建设是防汛的基础工程之一。

坚固高大的堤坝能够阻挡洪水的侵袭,防止洪水漫溢造成大面积淹没。

在建设堤坝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水文条件以及可能出现的最大洪水流量等因素。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施工,确保堤坝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水库的调蓄功能在防汛中也极为关键。

在洪水来临前,提前降低水库水位,预留足够的库容来容纳洪水。

当洪水发生时,合理控制水库的泄洪量,既能减轻下游的防洪压力,又能保障水库自身的安全。

同时,要加强对水库的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水库的水位、库容、坝体状况等信息,以便做出准确的调度决策。

河道整治是保障洪水顺畅下泄的重要手段。

清除河道中的淤积物、障碍物,拓宽狭窄河段,加固河岸,能够有效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河道的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行洪的问题。

预警系统的建立对于防汛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气象监测、水文监测等手段,及时获取雨情、水情等信息,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前发布预警信息,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好防范准备。

在抗旱方面,水利工程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相应的措施。

灌溉工程是保障农业生产在干旱时期不受太大影响的关键。

建设完善的灌溉渠道网络,将水源输送到农田,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同时,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也是抗旱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打井等方式开采地下水,为干旱地区提供应急水源。

但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合理规划,避免过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

跨区域调水工程在缓解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引调到干旱缺水地区,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此外,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也是抗旱的重要措施。

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实施方案

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实施方案

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管理面临着愈发严峻的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洪涝和旱灾频发,传统的水利工程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实施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分析1. 洪涝灾害频发: 气候变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洪涝灾害频发。

传统的水利工程无法有效地应对这种情况,需要加强防汛工程的建设和改造。

2. 旱灾严重: 气候变暖导致了干旱频发,城市和农村的供水困难。

需要实施抗旱水利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城乡居民的用水需求。

3. 水利设施老化: 部分地区的水利设施老化严重,需要进行更新和改造,以提高水利设施的抗灾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解决方案1. 加强防汛工程建设(1)加强堤坝、水库等防洪工程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洪能力。

(2)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3)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保护生态系统,提高自然的防灾能力。

2. 实施抗旱水利工程(1)加大新一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更新改造农田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2)提高城市供水设施的更新改造力度,完善城市供水管网,提高供水效率和供水水质。

(3)鼓励开发雨水资源,加强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提高城市充水水源,缓解城市供水压力。

3. 更新改造老化水利设施(1)加大对老化水利设施的更新力度,解决老化设施的安全隐患。

(2)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水利设施进行监测和预警,提高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3)推动水利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水利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

四、实施步骤1. 制定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实施规划(1)明确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实施的目标和任务。

(2)编制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实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3)明确各地区、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2. 确定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实施的重点项目(1)依据实施规划,确定各地区的重点防汛抗旱水利工程项目。

防汛抗旱措施

防汛抗旱措施

防汛抗旱措施防汛抗旱措施一是全力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立足于抗大旱、抗长旱,充分发挥职能作业,及时做好旱情调度、监测、会商等工作,组织制定抗旱预案;切实加强对各类水源特别是大中型水库和城市供水水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筹安排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经济开展与生态保护用水,确保城乡用水平安。

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两手硬,在抓好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完善防洪预报预警体系,完善防洪预案体系;继续抓好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防汛演练培训、防汛调度督察、防汛物资储藏、防汛队伍建设等根底性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气象、水文、海洋等部门的沟通会商,及时提出应对工作建议,全力做好值班值守、情况调度、形势分析和任务部署等工作,确保应对工作扎实到位,确保全市平安度汛。

二是加强防汛现代化设施建设。

加强对雨量遥测系统、市县视频会议系统、傅疃河视频监控系统、水利信息网络的管理维护;完成**区视频会议终端设备的安装调试;加强对各区县及有关单位山洪灾害防御系统、雨量遥测站点、视频会议末端系统、防洪工程视频监控系统运行情况的技术指导,确保防汛指挥系统良好运行。

三是继续抓好山洪灾害防治工程。

继续做好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建设重点抓好**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工作,建成覆盖全市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山洪灾害防御预警系统,提高县、乡、村级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督导调度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工程进展情况,通报工程县建设进度;组织有关单位对2022年度工程县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对具备初步验收条件的工程县组织初步验收;关注山洪防御系统运行情况,开工建设**区山洪灾害县级非工程措施工程。

搞好山洪沟规划建设前期工作,争取省批复山洪沟工程治理并抓好组织实施。

四是做好县、乡、村三级防汛抗旱效劳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基层防汛抗旱效劳组织效劳水平,根据中央、省、市有关要求和有关法规政策等,市防办方案今年在**区进行三级防汛抗旱效劳组织建设试点工作。

乡镇防汛办能力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乡镇防汛办能力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乡镇防汛办能力建设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我国遭受了频繁的自然灾害,其中洪水灾害是最为常见和严重的一种。

乡镇作为基层政府和群众的组织纽带,负有维护社会稳定和基本生活秩序的责任。

因此,为了提高乡镇防汛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乡镇一级设立防汛办是非常必要的。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乡镇防汛办的能力建设,加强对防汛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提高乡镇防汛能力,有效减少洪涝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二、建设内容1. 人员建设(1)组织设置:在乡镇政府下设立乡镇防汛办,设立防汛办主任、副主任和专职工作人员。

防汛办主任由乡镇党政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由防汛工作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人员担任。

专职工作人员由具备相关防汛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

(2)人员培训:对防汛办主任、副主任和专职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汛工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防汛工作政策法规、洪水预警技术和应急处置措施等。

(3)队伍建设:建立乡镇防汛志愿者队伍,吸纳爱好公益事业的群众参与到防汛工作中来。

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志愿者的防汛意识和技能水平,形成一支具备一定防汛能力和经验的队伍。

2.装备建设(1)办公设备:为防汛办提供必要的办公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以便进行防汛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2)通信设备:为防汛办提供通信设备,包括手机、对讲机、卫星电话等,以便于与各相关部门和群众进行联络和沟通。

(3)防汛装备:为防汛办提供必要的防汛装备,包括橡皮艇、救生衣、水泵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救援和应急处理。

3. 洪水预警系统建设(1)建立洪水监测网络:在乡镇重要的水文站点设置水位监测设备,通过实时监测水位变化,及时掌握洪水情况,为防汛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建立洪水预警系统:利用现有的气象、水文和地质数据,结合气象预报和水利方面的专业技术,建立乡镇洪水预警系统。

系统可根据监测数据和预报结果,进行洪水预警及时发布,并与相关部门和群众进行通报和联络。

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 引言1.1 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性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防汛抗旱能够有效减少水灾和旱灾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抗旱能够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在应对自然灾害和灾害风险方面,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更是至关重要。

随着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防汛抗旱能力建设将成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加强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也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通过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救灾能力,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灾害对经济社会造成的破坏,还可提高整体社会抗风险能力,为国家发展提供更稳定的环境。

加强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提高防灾救灾和应急管理能力,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

当前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导致各地区各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工作重复、资源浪费等问题。

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使得建设工作无法有序进行,影响了应急能力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缺乏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

在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中,各部门之间存在着信息共享不畅、责任不清等问题,导致应急救援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缺乏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使得救灾工作无法快速响应和协同行动,影响了防灾救灾工作的效果。

应急能力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对于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来说,需要大量资金进行设备更新、人才培养等工作,然而现实中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普遍存在。

资金短缺导致了建设速度缓慢,应急能力建设水平较低,不利于提升抗灾救灾水平。

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改革,才能真正提升我国的防灾救灾能力。

2. 正文2.1 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是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各地区、各部门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导致了工作的碎片化和效率低下。

水利防汛抗旱工作实施方案

水利防汛抗旱工作实施方案

水利防汛抗旱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和持续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给农业生产、城乡居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水利防汛抗旱工作,制定实施方案,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抗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总体要求。

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强化统筹协调,确保水利防汛抗旱工作的顺利实施;2.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提高水利工程抗灾能力;3. 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需求;4. 加强监测预警,提高灾害防范和救灾能力;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三、具体措施。

1. 完善水利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加快水库、堤防、护岸等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其抗洪抗旱能力。

2. 加强水资源管理。

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3. 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建立健全水文监测、气象预警等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对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

4. 加强防灾救灾能力。

加强抗旱抗洪物资储备,健全灾害应急预案,提高抗灾救灾能力。

5.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水利防灾知识,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水利防汛抗旱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统筹协调,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2. 加大投入。

加大财政投入,争取国家和地方各方面支持,确保水利防汛抗旱工作的顺利实施。

3.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加强对水利防汛抗旱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五、预期效果。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将有效提高水利工程抗灾能力,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对极端天气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提高抗灾救灾能力,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有效应对洪涝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建设内容包括

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建设内容包括

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建设内容包括防汛抗旱是我国在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紧缺的背景下面临的重大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积极开展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建设,以提高抗洪和抗旱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完善预警机制建立健全防汛抗旱预警机制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预警机制应包括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等环节。

信息收集方面,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气象站、水文站等设备监测并收集雨量、水位、河道流量等相关数据,并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

信息发布方面,要建立多渠道、及时有效的预警发布机制,包括短信、微信、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方式,确保信息广泛传达到预警区域。

二、加强防洪工程建设防洪工程是防汛抗旱的基础,包括堤防、泵站、水库等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在建设方面,要注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水资源的调节和调度功能。

在改造方面,要对老旧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承灾能力和抗洪强度。

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如河流整治、湿地恢复等,增加河道容量,减少洪水的冲击力。

三、加强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抗旱的关键,加强水资源管理是防汛抗旱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进行水资源评估,包括水量、质量和分布等方面的评估,以便合理配置和利用水资源。

其次要加强节水措施,采取减少灌溉用水、改进农田排灌技术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要建立健全水资源调度机制,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水源调度和水量监测,保障各地区的用水需求。

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是增强农业抗旱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进行灌溉渠系建设、水窖建设等,提高农田灌溉水利设施的完善程度。

此外,还可以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新技术,减少农田用水量,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五、加强水利设施运行维护水利设施的运行维护是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要建立健全设施管理制度,包括定期巡查、维修和更新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防汛抗旱提升工程工作方案

防汛抗旱提升工程工作方案

防汛抗旱提升工程工作方案1. 简介防汛抗旱提升工程主要是指针对城市及农村地区雨洪、涝灾害和旱灾害的防抗工作。

该工程旨在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优化防洪抗旱设施的布局,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提高城市及农村地区的防洪抗旱能力,减轻洪涝灾害和旱灾害的影响和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工作方案旨在通过整合政府各部门的优势资源,建立科学、完善的防汛抗旱管理体系,完善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和运行安全机制,提高城乡预防和救援能力,确保城乡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工程内容2.1 水利设施建设1.新建及完善城市及乡村防洪堤、围堰、水闸、涵洞等防洪设施。

2.升级改造城市及农村的排水设施和排涝能力。

3.完善农村山塘、堰塘、小型水库等水利设施,提高防洪能力和农田灌溉水平。

4.安装灌溉工程监测设备及实现远程监控,提高防旱效果。

2.2 管理及应急机制1.建立健全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机制,确保防洪抗旱工作有效有序。

2.定期开展水利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水利设施的运行安全。

3.根据气象、水情等变化,及时制定应对措施,以保障城乡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4.开展水利设施的储备材料及设备保障工作,确保设备储备充足。

2.3 人员培训及宣传教育1.加强防汛抗旱工程宣传教育,普及相关防汛抗旱知识,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2.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防汛抗旱技术培训,提高防汛抗旱技术水平。

3.加强防汛抗旱志愿者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的防汛抗旱队伍。

4.建立健全防汛抗旱信息化系统,提供准确及时的防汛抗旱信息。

3. 工作计划与预算3.1 工作计划1.2022-2025年:新建和完善城市及乡村防洪堤、围堰、水闸、涵洞等防洪设施,投资预算2亿元。

2.2023-2025年:升级改造城市及农村的排水设施和排涝能力,投资预算3亿元。

3.2024-2025年:完善农村山塘、堰塘、小型水库等水利设施,提高防洪能力和农田灌溉水平,投资预算1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防汛抗旱能力建设
(一)尚志市防汛抗旱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防汛抗旱防灾减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防汛抗旱中发挥了显著效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1、水利工程病险多
我市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老化现象严重,险情时有发生。

2、河道受侵害越来越严重
(1)淤积严重,一是上游和两岸群众水保意识不强,或随意在河道中倾倒生活垃圾和工业边角料,或因开发不当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二是多年来未进行较大规模的清淤疏浚,导致河道淤积愈演愈烈,河床逐年淤高,蓄洪和泄洪能力大大降低。

(2)设障严重,河道过水断面缩窄。

沿岸部分群众蚕食河道,违章开垦,违章建设,导致部分河段过水断面缩窄。

3、防汛抗旱能力不足
近些年,尚志市防汛抗旱每年投入平均约30万元,市防办和乡镇防办人员配备不足,防汛物资储备不到位,限制了防汛抗旱能力的发挥。

4、预测调度水平有待提高
(1)暴雨预报技术不高。

特别是中长期暴雨的预报准确率低,漏报多。

(2)水雨情监测范围不广。

全市仅有4个水文报汛站,60个雨量点,降雨及洪水预警报系统覆盖范围较小,不能适时掌握当地的雨情水情,无法进行有效地指挥调度。

(3)洪水调度手段落后。

全市3座中型水库均未建立自动化洪水调度系统,只能根据降水量、库区来水量及水库运行状况等通过人工测算进行调度。

(二)加强防汛抗旱能力建设的主要对策
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市建设为指导,坚持“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防灾减灾体系,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1、建立灵敏的预测预报调度体系
(1)在暴雨易发区增设气象探测站,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

(2)更新改造3座中型水库水文站监测设施,安装水位雨量数据自动采集仪,做到水文信息传输自动化。

(3)实施县级洪水预警报系统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增设120个雨量遥测站点,争取用3~5年时间,使全市水雨情适时监控面积达90%以上。

(4)在完善降雨、洪水预警报系统的基础上,尽快开
发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软件,进一步优化下游防洪排涝调度,以达到更好的防洪排涝效果。

(5)逐渐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地质灾害信息采集和快速处理水平,提高抗灾应急能力。

2、建立牢固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
(1)突出重点,提高蚂蚁河流域洪水灾害抵御能力。

一要改造河道:增加投入,加快蚂蚁河下游防洪治理工程进度,尽快完成险工险段除险加固建设任务,使工程早日发挥效益,把蚂蚁河下游防洪能力从不到15年一遇提高到20~30年一遇。

二要治理河网:在蚂蚁河险工险段除险加固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尽快实施全市流域河网改造工程,截弯取直,疏浚河道。

三要保持水土:重点是建设蚂蚁河上游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尽量减少新的水土流失量和河道淤积量。

四要改造阻洪桥梁。

新建桥梁要进行防洪审查与审批,留足防洪通道;旧的阻洪桥梁要逐年逐批进行改造,提高排涝能力。

五是实施长效管理:加强河道管理,赋予河道管理单位水工程管理、水量调配、河道保洁和水行政执法等综合性河道管理行政职能,加强河道的统一管理。

(2)除险加固,巩固和恢复现有水利设施防洪排涝能力。

继续强化加固堤防,计划用三年时间加固堤防25公里;继续除险加固病险水库,计划3-5年除险加固险病水库15
座;启动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计划用3-5年时间除险加固病险水闸26座。

(3)落实制度,做好防洪设施的安全防护工作。

重点落实三项制度,一是落实汛前安全检查和汛中复查制度,及时排除工程隐患。

二是落实涉河工程防洪审查同意书审批制度,防止涉河工程发生阻洪现象。

三是落实水土保持同意书制度,防止工程建设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城区改造和扩大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3、建立科学的安全防范体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汛工作责任。

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首长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责任制,建立健全分级、分部门管理责任制度,将防汛任务逐项分解,重点是落实防汛抗旱第一线——村级的工作职责。

每个村都要与所在乡镇签订防汛抗旱工作责任状,确保在信息传递、人员转移、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等各个工作环节上有人管、有人抓,防止出现人为纰漏。

加快推进基层防汛抗旱组织体系建设,做到保证有专门办公场所,配有电脑、备用电源、防汛物资仓库等基本设备。

进一步落实水利工程安全责任,专职管理人,确保水利工程度汛安全。

二是完善预案预警,强化防汛预警体系建设。

按照分级、分部门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市、乡镇、村三级防汛抗旱预案,进一步明确落实基层山洪灾害预警、群
众避险转移安置、医疗救护预警等措施。

加快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升级改造,开通全区各乡镇远程会商系统,确保系统运转正常。

三是加强防汛设施建设,提高基层防灾避灾综合能力。

一切从实战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做好基层防汛物资储备、抢险队伍建设及安全避灾点建设。

根据防汛抗旱的新形势、新问题,合理设置防汛物资储备点,逐年增加基层防汛物资储备的种类和数量,每年汛前对所辖区域内可调用的抢险队伍、抢险机具、运输工具、抢险物料、救生器材等社会防汛资源进行登记,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基层防汛物资调用及时、快捷。

组建以民兵预备役为骨干的基层防汛抢险队伍,定期组织由抢险队员、相关群众参与的防汛抢险演练,以提高基层抢险救灾和自救互助能力,确保基层避灾安全。

四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全民防灾抗灾氛围。

牢固树立全民防汛抗旱理念,进一步加强防汛抗旱知识的宣传教育。

利用多种载体,通过广播、宣传册、宣传画等形式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防汛抗旱知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提高对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努力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防汛工作格局。

抓好基层干部防汛知识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防汛抗旱指挥水平和工作效率,保证基层防汛抗旱安全。

4、建立稳定的防灾减灾投入体系
将防汛抗旱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建立相对稳定的、与城市经济发展按比例同步增长的投入机制。

一是各级财政要合理预算,并把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资金纳入财政支农专户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及时调度。

如建立特大防汛费、救灾预备金等,以应付突发性灾害;地质灾害防治经费要依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列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

二是水利基金应及时足额征收到位。

三是各个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建议蚂蚁河水环境整治由一个部门牵头,各部门分别争取,资金捆绑,统筹使用。

四是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和城建等工程建设区防灾减灾治的理经费应由各建设单位负责,列入工程预算。

四、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
维修加高堤防25公里,需资金70万元;修堤防护坡7.3公里,需资金220万元;新设立雨量自动监测点120个,需资金180万元;新建水文监测设施3处,需资金30万元;。

以上项目计划投资累计500万元。

该项目资金筹措方案为:国投300万元,省投50万元,县投50万元,农民自筹100万元。

五、实施计划
2010年-2011年实施计划:新建护坡5处:红星河岸、红房子河岸、马延贵乡堤段、河东坝下段、河东坝拦河闸下段;新建雨量监测点40个;维修加高堤防5公里;新水文监测站点1处。

2012年-2013年实施计划:
新建护坡5处:万山林场铁路段、长安堤段、坡中河岸、太平河岸、马延大桥河岸;新建雨量监测点40个;维修加高堤防10公里;新水文监测站点1处。

2014年-2015年实施计划:
新建护坡5处:北大堤段、胜利堤段、建政堤段、万山大桥上游段、万山林场河岸;新建雨量监测点40个;维修加高堤防10公里;新水文监测站点1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