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系统复习资料
配电自动化考题及答案
![配电自动化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e8fd9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9.png)
配电自动化考题及答案标题:配电自动化考题及答案引言概述:配电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配电自动化领域,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配电自动化考题及答案,希翼能够匡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配电自动化基础知识1.1 什么是配电自动化?配电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设备,实现对配电系统的监测、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动化系统。
1.2 配电自动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主要目的是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1.3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组成有哪些?主要包括监测系统、控制系统、保护系统和管理系统等组成部份。
二、配电自动化常见设备2.1 什么是远动装置?远动装置是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2.2 什么是故障录波器?故障录波器是用于记录电力系统中的故障波形,匡助分析故障原因和处理故障的设备。
2.3 什么是数字保护装置?数字保护装置是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和控制,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配电自动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1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常见的通信故障有哪些?通信故障可能导致系统监测和控制功能失效,解决方法包括检查通信路线、调整通信参数等。
3.2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常见的设备故障有哪些?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系统功能受限或者失效,解决方法包括定期检查设备、及时维护和更换故障设备等。
3.3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如何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处理故障等措施。
四、配电自动化未来发展趋势4.1 配电自动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和自适应化等,以提高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效率。
4.2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创新点有哪些?技术创新点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配电自动化系统复习
![配电自动化系统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81602aa941ea76e59fa0444.png)
馈线自动化
简述电压-时间型分段器X时限、Y时限参数的含义。 影响馈线自动化的技术问题主要有那些? 试比较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与基于FTU的
馈线自动化系统的优缺点。 基于FTU馈线自动化的基本原理。 馈线终端单元(FTU)的性能有哪些要求? 简述FTU的电源获取方式。 基于FTU 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组成。 接点抖动和遥信误报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6/18/2020 中国矿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电气安全与智能电器研究所
开闭所自动化
RTU的结构分为几类? 远动装置RTU的四遥是含义是什么。 结构分布式RTU的硬件结构框图。 事件顺序记录(SOE)的作用、要求、影响因素有
哪些? 直流采样和交流采样的优缺点 。 防跳跃意义与措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特点与结构形式。
6/18/2020 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安全与智能电器研究所
馈线自动化
下图为一个典型的辐射状电网,为实现故障区段的自动隔离,采用了重 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的配合方式,分段器均整定在第一功能。 图中A为重合器,动作特性为一快一慢,第一次重合时间是15s。第 二次重合时间为5s;B、C、D、E、F皆为分段器,已知:B、C、E 的X时限均为7s,Y时限均为5s,D、F的X时限均为14s,Y时限均为 5s。假设图示段发生永久性短路故障,试进行以下工作: 画出故障区段隔离过程的示意图、各开关的动作时序图; 根据故障区段隔离过程示意图,配合文字说明故障隔离的过程; 实现故障区段隔离、健全区段恢复供电的总时间。
30栋楼、3单元/栋 电度表类型 远程抄表系统组成、结构与框图 各环节通信方式
6/18/2020 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安全与智能电器研究所
配电自动化复习知识点整理
![配电自动化复习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ef4927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9.png)
配电自动化复习知识点整理一、配电自动化概述配电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的实时运行、电网结构、设备、用户等信息进行集成,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测、控制和管理,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供电质量、降低运行成本。
配电自动化系统通常由主站、子站、终端和通信网络组成。
主站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监控和管理;子站起到信息汇集和转发的作用;终端安装在配电网的各个节点,用于采集数据和执行控制命令;通信网络则保障数据的可靠传输。
二、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功能1、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实时采集配电网的电气量(如电压、电流、功率等)和非电气量(如开关状态、油温等)。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显示,为运行人员提供直观的电网运行状态信息。
2、故障处理故障检测:通过监测电气量的变化,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发生的位置和类型。
故障隔离:迅速断开故障区域与正常区域的连接,缩小停电范围。
恢复供电:在故障隔离后,自动或手动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
3、无功补偿与电压调节实时监测电网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自动投切无功补偿设备,以维持电压在合格范围内,提高电能质量。
4、负荷管理对用户的负荷进行监测和分析,实现负荷预测和负荷控制,优化电网的负荷分布。
5、配电自动化高级应用网络重构:根据电网的运行状态和负荷变化,自动调整电网的运行方式,优化网络结构,降低网损。
停电管理:对停电事件进行管理,包括停电计划的制定、执行和跟踪,以及停电信息的发布和通知。
三、配电自动化的通信技术1、有线通信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的优点,但建设成本较高。
电力线载波通信:利用电力线路作为传输介质,无需额外铺设通信线路,但通信质量受电网干扰较大。
2、无线通信无线公网:如 GPRS、CDMA 等,覆盖范围广,但安全性和实时性相对较差。
无线专网:如 WiMAX、LTE 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实时性,但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通信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配电自动化系统对通信的要求。
配网自动化的复习资料
![配网自动化的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c839c1de87101f69e3195e5.png)
配电网自动化复习资料一、判断题:1.配电管理系统(DMS)主要包括:SCADA、负荷管理(LM)、自动绘图和设备管理AM/FM、投诉电话热线(TC)等功能。
(√)2.EMS中对某一量测采样是指以某一时间间隔保存到历史数据库,以便日后查看。
时间间隔通常有1秒、5秒、1分钟、5分钟等,一旦对某一量测定义好采样间隔就不能再更改。
(×)3.为了分析事故,在一些断路器发生事故跳闸时,系统自动把事故生后一段时间的有关遥测量记录下来,这种功能称为事故追忆(×)4.SOE中记录的时间是信息发送到SCADA系统的时间。
(×)5.判断系统发生预想事故后电压是否越限和线路是否过负荷的分析称为动态安全分析。
(×)6.EMS中的PAS应用软件,一般有两种工作模式:实时模式和研究模式。
(√)7.网络结线分析时,按开关状态和网络元件状态将母线模型化为网络物理结点模型,并将有电气联系的结点集合化为岛。
(×)8.状态估计是高维线性方程的加权最小二乘解问题。
(×)9.提高负荷预测精度的主要途径是硬件要好。
(×)10.判断系统发生预想事故后系统是否失去稳定的分析称之为静态安全分析。
判断系统发生预想事故后电压是否越限和线路是否过负荷的分析称为动态安全分析。
(×)11.网络拓扑是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功能中的最基本功能。
它根据遥信信息确定地区电网的电气连接状态,并将网络的物理模型转换为数学模型。
(√)12.电力系统状态估计就是利用实时量测系统的冗余性,应用估计算法来检测与剔除坏数据。
其作用是提高数据精度及保持数据的前后一致性,为网络分析提供可信的实时潮流数据。
(√)13.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是根据SCADA系统提供的实时信息,给出电网内各母线电压(幅值和相角)和功率的估计值;主要完成遥信及遥测初检、网络拓扑分析、量测系统可观测性分析、不良数据辨识、母线负荷预报模型的维护、变压器分接头估计、量测误差估计等功能。
配电自动化复习
![配电自动化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8d6222f3169a4517723a388.png)
配电自动化复习一.概述1.配电网的组成及特点●组成:馈线(架空线或电缆)、降压变、断路器、各种开关(也包括继保、自动装置、测量、计量仪表、通信、控制设备)。
●配电网特点:1)负荷集中(深入城市、居民点)、传输功率较小、距离较短、用户类型要求变化大;2)中性点不直接接地。
●电压:≥1kV称高压(35kV、6~10kV、3kV);≤1kV称低压(一般指220V、380V)。
2.配电网的体系结构树状网,辐射网,环状网,网格式连接3.配电自动化的目的、意义意义:●正常时,监视配网运行工况,优化配网运行方式;●故障时,快速发现故障和异常,快速隔离故障区段,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减少停电时间,减小停电面积;●根据配网电压合理控制无功负荷、电压水平,改善电压质量;●合理控制负荷,提高设备利用率;●自动抄表计费,保证抄表计费及时准确,提高效率;●减少人力,避免大量重复性工作。
目的: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减少停电时间、面积;使调度员根据监视情况,在控制中心通过遥控、遥调实现明智、必要的操作;降低运行费用;实现配电管理现代化。
4.配电管理系统的组成●配电SCADA系统(SCADA)●地理信息系统(GIS)●需方管理系统(DSM)●网络分析和优化(NA)●工作管理系统(WMS)●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DTS)5.配电自动化的基本功能三大基本功能:配电网安全监视、控制、保护。
●安全监视功能:通过采集配电网上状态量、模拟量、电度量,实现对配网运行状况监视。
●控制功能:远方控制开关的合闸、跳闸、有载调压设备调节。
●保护功能:检测、判断故障区段,隔离故障区段,恢复正常区域供电。
6.实现配电自动化的难点分析1. 配电自动化较输电自动化复杂,规模大,投资大,同时引起重视程度不够。
2. 要监测、控制的站点多,DSM 主机计算机要求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要求高;3. 环境(温度、湿度等)恶劣,要考虑防雷、防雨、散热等问题;4. 通信系统复杂,站端设备多,通信规约不一致;5. 控制电源与工作电源难以获取,用蓄电池的方法时间、容量难以满足,充放电难以控制;6. 许多开关需改造(加装互感器、开关操作机构改造),以满足跳闸、控制要求。
配电自动化系统复习
![配电自动化系统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3ca332d31b765ce04081435.png)
7/27/2019 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安全与智能电器研究所
开闭所自动化
RTU的结构分为几类? 远动装置RTU的四遥是含义是什么。 结构分布式RTU的硬件结构框图。 事件顺序记录(SOE)的作用、要求、影响因素
7/27/2019 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安全与智能电器研究所
SCADA系统
SCADA系统包括哪几部分。 构造配电SCADA系统应进行的工作。 建设一个城市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说明设计思
路、系统组成、各子系统结构框图及通信类型 选择。
7/27/2019 中国费
电子式电能表类型 抄表方式分类 远程自动抄表电能计费系统的组成及系统结构 构造一个小区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方案:
– 30栋楼、3单元/栋 – 电度表类型 – 远程抄表系统组成、结构与框图 – 各环节通信方式
7/27/2019 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安全与智能电器研究所
负控系统与GIS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目标(作用)。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组成。 负荷控制终端的分类。 负控原理。
7/27/2019 中国矿业大学电气安全与智能电器研究所
馈线自动化
简述电压-时间型分段器X时限、Y时限参数的含 义。
影响馈线自动化的技术问题主要有那些? 试比较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系统与基于FTU
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的优缺点。 基于FTU馈线自动化的基本原理。 馈线终端单元(FTU)的性能有哪些要求? 简述FTU的电源获取方式。 基于FTU 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组成。 接点抖动和遥信误报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有哪些? 直流采样和交流采样的优缺点 。 防跳跃意义与措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特点与结构形式。
配电网自动化复习整理
![配电网自动化复习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2ddd4a2b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d.png)
配电网自动化复习整理(仅作参考)祝考试好运!说明:由于老师给出的内容不是考试题目,只是复习要点,真正考试题目内容可能不是以下回答形式, 建议以书本理解复习为主,以下内容仅作参考、匡助记忆。
1.1、1.2、1.5 (配电网特点、配网自动化功能及其实现难点)配电网特点:1、配电网地域比较集中2、电压等级低,级数多,单条馈电线传输功率和距离普通不大3、网络结构多样、复杂。
网络接线有辐射状、树状网及环网。
在配电网运行中,4、不论哪种环式接线,均采取环式设计、开环运行。
5、在城市配电网中,电缆路线与架空路线的混合网络给电网运行和分析带来复杂性6、配电网内设备类型多且数量大,多种设备装与露天,工作条件恶劣。
7、配电网内运行方式多变8、配电网中采用的通信方式多,但通信速率没输电系统高。
9、配电网中,即使自动化程度高,仍需要人工操作;而输电系统内,大多数设备为自动控制10、配电网内有大量电力、电子等非线性负荷,故将产生不容忽视的谐波。
谐波必须抑制。
配电网自动化功能:1、自动控制功能。
2、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
3、人工控制功能。
4、保护功能5、负荷管理功能。
6、远方计量功能。
7、各种管理、估计、计算的功能等。
配电网自动化实现难点:1、配电网结构复杂,加之网中配电变电站,开闭所总的电气设备数量大,信息量大,即使经过处理,仍会给DAS系统组织带来艰难。
2、配电网有大量的FTU及TTU工作于户外,工作环境恶劣,通常要求能在较大温度范围内,湿度高于95%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并要考虑防雨、防雷等问题。
3、由于配电网的站端设备数量大、节点多,在一个配电网中往往根据需要,会有多种通信方式混合使用,以减少总的通道数量。
4、在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工作于户外的设备的工作电源和操作、控制电源的可靠取得是一项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若干自动功能不能实现。
5、目前,我国实现DAS,除个别新建小区,主要都是在已有配电网上进行改造。
传统电网的改造必须增设大量的测量、控制设备。
配电自动化考题及答案
![配电自动化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d944b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78.png)
配电自动化考题及答案引言概述:配电自动化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自动化技术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在配电自动化领域,考题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重要方式。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配电自动化考题及答案。
一、配电自动化基础知识1.1 什么是配电自动化?配电自动化是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朧和信息技朧,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保护、控制和管理,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1.2 配电自动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配电自动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控、保护和控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1.3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哪些?配电自动化系统主要由监控系统、保护系统、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组成。
二、配电自动化监控系统2.1 监控系统的作用是什么?监控系统用于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并及时报警和显示异常情况。
2.2 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显示、故障诊断和报警处理等。
2.3 监控系统如何实现远程监控?监控系统通过通信网络实现远程监控,可以通过互联网、局域网、无线通信等方式与远程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
三、配电自动化保护系统3.1 保护系统的作用是什么?保护系统用于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电力系统的故障,并采取措施保护设备和系统的安全运行。
3.2 保护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保护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切除和设备保护等。
3.3 保护系统如何实现快速动作?保护系统通过灵敏的传感器和快速的信号处理器实现快速动作,可以在毫秒级别内对故障进行切除和保护。
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4.1 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什么?控制系统用于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控制,包括设备的开关操作、负荷调节、电能质量控制等。
4.2 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远程控制、自动调节、设备协调和优化控制等。
4.3 控制系统如何实现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智能算法和优化策略实现智能化控制,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情况进行自适应调节和优化。
配电系统自动化考试要点及试题
![配电系统自动化考试要点及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565a46767f5acfa1c7cd4c.png)
第一章概述1、名词解释配电系统配电系统自动化SCADA SA FA DMS LM DPAS AM/FM/GFS DSM FTU TTU BTU2、问答题(1)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意义是什么?(2)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目的是什么?**(3)我国配电网有哪些主要特点?**(4)配电网自动化所包含的内容有哪些方面?(5)配电网自动化应实现哪些基本功能?**3、论述题(可到网上查询打印,1000字左右)为什么要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要求答出五方面:①配电网重要性;②输配电关系;③监控管理要求;④用户要求;⑤技术手段已支持。
)补充章1、我国配电网络接线方式有哪些?2、常用的电力电缆有哪几种?简述各自的优缺点。
3、采用不同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会在运行中出现什么情况?就配电系统自动化而言选那一种方式最好?4、简述分段器、重合分段器、重合器各自的特性,并比较之。
5、分析重合器的t-I特性曲线。
6、供电安全“N-1”准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第二章配电自动化的通信系统1、什么叫调制解调器?简述其作用和原理。
**2、什么叫以太网?画出其结构图并简要说明。
3、简述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组成。
4、目前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通信规约主要有哪些?分别简介各规约。
**5、综述配电系统自动化可采用的通信方式(要求:说明各方式的优缺点)。
6、综述配电系统自动化通信系统的杂音干扰分类及相应的防止措施。
7、数据通信系统有哪几种通信方式?简单比较之。
**8、画出典型配电线载波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之。
第三章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1、简述SCADA的定义,概述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2、相比于输电SCADA,配电SCADA的复杂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何为“四遥”?各具体功能是什么?**4、简述配电SCADA的功能。
第四章变电站和开关站的综合自动化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哪“四化”?分别简述之。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有哪些基本功能?**3、RTU应具有哪些基本功能?试比较其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配电自动化考题及答案
![配电自动化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3cfb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1.png)
配电自动化考题及答案引言概述:配电自动化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对电力设备的监测、控制和保护,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在学习配电自动化的过程中,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配电自动化考题及其答案,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正文内容:1. 配电自动化基础知识1.1 什么是配电自动化?配电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中的配电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和保护的过程。
它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1.2 配电自动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配电自动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测、远程控制和自动化保护,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1.3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组成有哪些?配电自动化系统由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和保护系统组成。
监测系统负责对电力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控制系统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控制;保护系统负责对电力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和保护。
2. 配电自动化设备2.1 配电自动化设备有哪些?配电自动化设备包括远动终端、远动装置、通信设备等。
远动终端用于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测和控制;远动装置用于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自动化保护;通信设备用于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2.2 远动终端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远动终端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远程控制和通信等。
它可以实时采集电力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将其传输到监测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2.3 远动装置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远动装置的主要功能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定位和自动保护等。
它可以对电力设备进行故障检测,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避免设备损坏和电力系统的故障扩大。
3. 配电自动化通信3.1 配电自动化通信的主要方式有哪些?配电自动化通信的主要方式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主要通过电缆进行数据传输,通信可靠性较高;无线通信主要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通信范围广。
3.2 有线通信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有线通信的主要特点是通信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率快。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复习要点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dc8c9d6d5bbfd0a79567326.png)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复习要点第一、二章:1、配电网自动化系统(DAS)内容包括配电网数据采集和监控(DSCADA)、需求侧管理(DSM)、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几个部分。
2、需求侧管理DSM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负荷控制与管理LCM和远方抄表与计费自动化AMR。
3、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是设备管理FM、用户信息系统GIS以及停电管理系统OMS的总称。
4、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和配电网高级应用系统一起构成配电网管理系统(DMS)。
5、馈线监控终端包括配电开关监控终端FTU和公用及用户配电站监控终端DTU。
6、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有3个基本功能:安全监视功能_、控制功能、保护功能。
7、常见的配电网络接线模式分为放射式接线、网格式接线及环形接线。
8、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额定值宜采用1A 或5A。
9、配电变压器通常是指电压为35kV及以下,容量为2500kV﹒A以下、直接向终端用户供电的电力变压器。
10、熔断器熔断过程可大致分为以下3个阶段:弧前阶段、燃弧初期阶段和燃弧阶段。
11、熔断器按灭弧性能可分为限流式和非限流式两大类。
12、常见的开闭所接线方式有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和双母线接线3种。
13、配电站常用的接线方式有单母线接线和单母线分段接线。
14、箱式变压器是一种将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按照一定的结构和接线方式组合起来的一种预装式配电装置。
15、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的两相对地电压升高至线电压。
16、小电流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等。
17、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P9)18、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的意义(P4)19、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难点(P8)20、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补偿接地电流的原理:消弧线圈是一个具有铁芯的可调电缆线圈,它接于变压器的中性点和大地之间。
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形成一个与接地电流的大小接近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对接地电流起补偿作用,使接地点电流减小或接近于零,从而消除了接地点的电弧及由它所产生的危害。
配电自动化复习
![配电自动化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5b0e44d3b3567ec112d8a0e.png)
第一章概述1、配电自动化以一次网架设备为基础,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核心,利用多种通信方式,对配电网进行监控和科学管理。
2、配电自动化系统对配网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
功能:1、配电SCADA;2、馈线自动化;3、电网分析应用;4、相关应用系统互联。
构成:主站、子站、终端、信道。
3、配电SCADA配电主站的基本功能:实现配网监视、远控、指挥、调度4、馈线自动化利用自动化装置,监视馈线状况;故障时自动发现、诊断、隔离故障区,恢复健全区供电。
5、配电自动化的意义:1,提升供电可靠性;2,提高设备利用率;3,经济优质供电;4,提升配网应急能力;5,通过长期监视记录数据,为配网规划改造提供依据;6,提升管理水平客服质量。
第二章配电网架与配电设备3、柱上开关的区别:断路器:正常或故障下分合配电线路。
可手动操作也可在继保系统下自动操作。
柱上重合器:具有自动重合闸功能的断路器。
识别故障位置,进行开断、重合、复位、闭锁柱上负荷开关:切合负荷电流和一定过载电流,不需要切短路电流,适合频繁操作。
柱上分段器:带有智能控制装置的负荷开关,分电压时间型,电流计数型。
用户分界开关:用于对故障用户快速隔离,防止故障扩大4、电缆配电柜开关设备类型环网柜、电缆分接箱、固体绝缘开关柜5、三种常见操作机构电磁操作机构。
传统型:合闸靠电流产生电磁力,同时给弹簧储能;分闸时靠弹簧动作来电即合无压释放型:分合闸均靠电流优点:结构简单,可靠,便宜。
缺点:传统型无压合闸要蓄电池,维护难,合闸耗能大。
来电即合型不需要。
弹簧操作机构。
使用储能电机对弹簧储能,分合闸依靠弹簧优点:合闸后马上储能,失电后还能动作一次,合闸耗能小,几乎不受干扰缺点:电机储能时噪音大,易故障。
操作机械结构复杂,摩擦面多,易故障永磁操作机构。
仅动作时依靠电磁力,保持依靠永磁铁的磁力。
单稳态:合闸保持依靠永磁力,分闸及保持依靠储能弹簧。
双稳态:分合闸保持均靠永磁力优点:机械结构极为简单,可靠性高,操作电源要求低,出力与短路器匹配,寿命长。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合集五篇)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合集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1cfe1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34.png)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合集五篇)第一篇: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共5道题,每题4分,总分20分)1电力系统经济运行2.准同期并列3.强行励磁4.负荷的调节效应5.频率调差系数二、简答题(共12道题,每题5分,总分60分)1电力系统自动化包括哪些主要内容?2准同步并列的条件有哪些?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会有什么后果?为什么要在δ=00之前提前发合闸脉冲?3.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有哪几类?4.何谓三相全控整流桥的逆变?实现逆变的条件是什么?5.频率降低较大时可能对电力系统造成什么危害?6在电力系统中,有了调速器对频率的一次调节,为什么还要引入调频器,进行二次调节?7描述积差调频法内容和特点?8电力系统的调压措施有哪些?9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主要分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10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是什么?11.自动低频减载的工作原理?12什么是负荷调节特性和发电机调节特性?电力系统频率特性?三、计算题(10分)某发电机采用自动准同期并列方式与系统进行并列,系统的参数为已归算到以发电机额定容量为基准的标么值。
一次系统的参数为:发电机交轴次暂态电抗Xq''为0.128;系统等值机组的交轴次暂态电抗与线路之和为0.22;断路器合闸时间为tQF 0.4s,它的最大可能误差时间为tQF的±20%;自动并列装置最大ih''.max=2IGE±0.05s误差时间为;待并发电机允许的冲击电流值为。
求允许合闸相角差δey、允许滑差ωsy与相应的脉动电压周期。
四、论述题(10分)结合你自己所了解的某一先进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简述一下其工作原理,谈谈你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认识。
第二篇:电力系统自动化简答题(复习资料)1.统的主要作用:答:1电压控制2控制无功功率的分配3提高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稳定性4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5水轮发电机组要求实现强行减磁2.无刷励磁系统的特点:1)无炭刷和滑环2)供电可靠性高3)励磁系统的响应速度慢4)励磁机与发电机同轴,电源独立,不受电力系统干扰5)具备高起始、响应持久、能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3.有差调频法的特点:1)各频机组同时参加调频,没有先后之分2)计划外负荷在调频机组间是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的3)频率稳定值的偏差较大4.主导发电机法的特点:1)最终不存在频率偏差2)作用有先有后,缺乏“同时性”3)调频容量的不能充分利用,整个调频过程较为缓慢4)稳态特性比较好,动态特性不够理想5.自动发电控制系统四个基本任务和要求:1)使全系统的发电机输出功率和总负荷功率相匹配2)将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调整到零,保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3)控制区域间联络线的交换功率与计划值相等,以实现各个区域内有功功率和负荷功率的平衡4)在区域网内各发电厂之间进行负荷的经济分配6.如何确定低频减载的首级动作频率和末级动作频率?1)、第一级启动频率:这个为事故的早期,频率下降不严重,因些启动值要高些一般整定为:48.5~49Hz ,在以水电厂为主的电力系统中,因水轮机调整速度较慢,因些常取48.5Hz.。
配电自动化系统考试必背
![配电自动化系统考试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bf8b9a9f51e79b8969022606.png)
必考题:1:配电网:通常把电力系统中二次降压变电所低压侧直接或降压后向用户供电的网络。
2:配电网的特点:深入城市中心和居民密集点;传输功率和距离一般不大;供电容量、用户性质、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千差万别,各不相同。
我国配电网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中性点不接地,在发生单相接地时,仍允许供电一段时间。
3:配电自动化的意义: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通过监视配电网运行工况,优化配网运行方式;当配网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时,迅速查出故障区段及异常情况。
快速隔离故障区段,及时恢复非故障区段用户的供电,缩短对用户的停电时间,减少停电面积;根据配网电压合理控制无功负荷和电压水平,改善供电质量,达到经济运行目的;合理控制用电负荷,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自动抄表计费,保证抄表计费的及时和准确,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并可为用户供电提供自动化的用户信息服务等。
4:配电自动化的功能:在配电自动化中,信息管理子过程是一个基本功能,配电自动化有三个基本的功能要求,即对配电网进行安全监视、控制和保护。
安全监视:通过采集配电网上的状态量和模拟量以及电度量,从而对其运行状况监视。
控制:在需要时,远方控制开关的合闸或跳闸以及有载调压设备升压或降压。
保护:检测和判断故障区段,并隔离,恢复正常区域的供电。
5:配电自动化的五个子过程及作用:信息管理,可靠性管理,经济性管理,电压管理,负荷管理。
信息管理:即使在最简单的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对配电网运行情况有一个及时准确的监视,也是对其控制的基础。
可靠性管理:尽量减少故障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影响。
经济性管理:提高配电网的利用率和减少网损。
电压管理:配电自动化系统要监测和管理网上关键位置处的电压。
负荷管理:通过对用户的负荷进行远方控制的方法来抑制高峰负荷、错开符合周期,通过实行分时计费等手段引导用户调节用电时间,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
6:配电自动化的难点分析:1)测控站点多2)工作环境恶劣3)通信系统复杂4)面临控制电源和工作电源的提取问题5)我国配电网现状十分落后。
配电自动化系统复习资料
![配电自动化系统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80a766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d.png)
配电自动化系统复习资料第一章1、(1)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n Automation,简称DA):配电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综合利用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对配电网(含分布式电源、微网等)的监测与控制,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配电网的科学管理。
(2)配电自动化系统(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简称DAS):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具备配电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馈线自动化、电网分析应用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互连等功能,主要由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配电终端、配电子站(可选)和通信通道等部分组成。
(3)配电SCADA(Distribution SCADA,简称DSCADA):是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基本功能。
DSCADA通过人机交互,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远方控制,为配电网的生产指挥和调度提供服务。
(4)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简称FA):利用自动化装置(系统),监视配电线路(馈线)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线路故障,迅速诊断出故障区域并将故障区域隔离,快速恢复对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2、配电自动化的意义(1)提高供电可靠性(2)提高设备利用率(3)经济优质供电(4)提高配电网应急能力(5)通过对配电网运行情况的长期监视和记录,掌握负荷特性和发展趋势,为科学开展配电网规划和建设与改造提供客观依据。
(6)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和客户服务质量。
第二章配电网架和配电设备1、我国电力系统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1)中性点有效接地(小电流接地系统):直接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高阻接地(2)中性点非有效接地(大电流接地系统):不接地、经低阻接地2、常用中性点接地方式比较(书P7表2.3前四行)3、架空线网架结构及特征(1)辐射状架空网:无联络开关(2)“手拉手”环状架空网:两条辐射状架空网通过一个联络开关连接(3)多分段多联络网:一条馈线分为N段且各馈线段经过联络开关与不同的备用电源联络4、电缆网架结构包括单射电缆网、双射电缆网、对射电缆网、多供一备电缆网、单环电缆网、双环电缆网。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复习要点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c7c36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e.png)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复习要点一、概述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通过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配电网的各种数据,实现对配电设备状态的监测、故障的诊断与定位、设备的控制与保护、负荷的优化调度等功能,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二、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关键要点1. 采集与传输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第一步是实时采集配电网各个节点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
采集与传输系统包括数据采集装置、通信网络和数据传输协议等。
数据采集装置负责采集配电设备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并将数据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
通信网络可以采用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常用的通信方式包括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光纤通信等。
数据传输协议可以采用标准的通信协议,如Modbus、DNP3.0等。
2. 监测与诊断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监测与诊断系统主要用于实时监测配电设备的状态,并对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与定位。
监测与诊断系统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如电流、电压的波形、频率等。
同时,监测与诊断系统还可以通过与设备的故障数据库进行比对,对故障进行诊断与定位,提供故障的类型、位置和原因等信息,为运维人员提供准确的故障处理方案。
3. 控制与保护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控制与保护系统主要用于对配电设备进行控制与保护。
控制与保护系统可以根据监测与诊断系统提供的数据,对配电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如开关的合闸和分闸操作。
同时,控制与保护系统还可以对设备进行保护,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
控制与保护系统可以根据设备的状态和运行需求,自动调整设备的工作参数,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4. 负荷优化调度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负荷优化调度系统主要用于实现对配电负荷的优化调度。
负荷优化调度系统可以根据配电负荷的需求和供电能力,自动调整负荷的分配和供电策略,以实现对负荷的合理调度。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复习要点 (2)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复习要点 (2)](https://img.taocdn.com/s3/m/bca176b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8.png)
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复习要点一、引言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能够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本文将从配电网自动化的概念、技术体系、关键技术和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复习。
二、配电网自动化的概念配电网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通过对配电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对配电网的远程监测、远程操作和远程管理,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三、配电网自动化的技术体系配电网自动化的技术体系包括监测系统、通信系统、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四个方面。
1. 监测系统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对配电网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电能质量等。
监测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智能电表等设备获取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2.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用于实现监测系统、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通信系统可以采用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方式,如以太网、GPRS、CDMA等。
通信系统需要具备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和保密性。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对配电网的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操作。
通过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开关、保护装置、自动化装置等设备的远程操作和控制,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运行。
4. 管理系统管理系统用于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管理。
管理系统可以实时获取配电网的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和处理,以提供决策支持。
管理系统还可以对配电网进行故障诊断、故障预测和维护管理等工作。
四、配电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离不开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持。
1.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是配电网自动化的基础,它包括传感器、智能电表等设备的选择和布置,以及数据传输的方式和协议的选择。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需要满足数据准确、传输可靠和通信安全的要求。
配电自动化考题及答案
![配电自动化考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88d5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9.png)
配电自动化考题及答案引言概述:配电自动化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配电自动化的学习和实践中,考试是一种常见的评估方式。
本文将就配电自动化的考题及答案进行详细讨论,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配电自动化基础知识1.1 配电自动化的定义和意义配电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系统进行监控、控制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它能够实现配电网的智能化运行,提高电力供应的质量和效率。
1.2 配电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配电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包括远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
远动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通信技术可以实现配电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控制;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感知配电设备的状态和参数。
1.3 配电自动化的应用场景配电自动化广泛应用于城市配电网、工业园区、商业建筑等各类电力系统。
它可以实现对电力负荷的精确控制和分配,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人工干预。
二、配电自动化设备与系统2.1 配电自动化设备的分类和功能配电自动化设备主要包括开关设备、保护设备、监控设备和通信设备等。
开关设备用于控制电力线路的通断;保护设备用于监测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生故障能够及时切除故障电路;监控设备用于实时监测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通信设备用于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
2.2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架构配电自动化系统由监控中心、远动终端和配电设备三部分组成。
监控中心负责对配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远动终端负责与配电设备进行信息交互和数据传输;配电设备包括开关设备、保护设备等,负责实际的电力分配和控制。
2.3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原理配电自动化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和处理配电设备的状态和参数信息,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判断和决策,然后通过远动终端向配电设备发送控制信号,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电力系统自动化考试复习资料自己总结
![电力系统自动化考试复习资料自己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7a90c9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d.png)
功能: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故障定位与隔离、自动恢复供电等功能,提高供电 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组成: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系统、子站系统、通信系统和终端设备等部分组成。
发展历程: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经历了从传统的手动操作到自动化的演变,目前已经进入了数字化、 智能化的发展阶段。
低。
短路计算
定义:短路计算是电力系统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确定在短路故障发生时系统的电气参数 变化情况。
目的:为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短路计算可以帮助确定设备的容量和保护装置的整定值。
计算方法:常用的短路计算方法有欧姆法、迭代法和牛顿-拉夫逊法等。
影响因素:短路计算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电源的电压和频率、设备的阻抗和导纳等。
状态估计
定义:根据测量 得到的系统状态, 利用估计的方法 推算出实际系统
状态的过程。
目的:对系统 的运行状态进 行评估和预测, 为决策提供依
据。
方法:最小二 乘法、卡尔曼
滤波等。
应用:用于电 力系统实时监 测、调度、控
制等领域。
定义:负荷建模是对电力系统负荷 进行的数学建模,用于描述负荷随 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
电力系统安全与控制
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快速切 除故障,减小停电 范围
安全自动装置:防 止电力系统崩溃, 保障电网安全
装置类型:断路器 、重合闸、安全稳 定控制等
发展趋势:智能化 、网络化、自适应 等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
定义:电力系统稳 定控制是指在电力 系统中采取一系列 措施,确保系统在 各种运行方式下都 能保持稳定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1)配电自动化(Distribution Automation,简称DA):配电自动化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综合利用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对配电网(含分布式电源、微网等)的监测与控制,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配电网的科学管理。
(2)配电自动化系统(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简称DAS):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具备配电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馈线自动化、电网分析应用及与相关应用系统互连等功能,主要由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配电终端、配电子站(可选)和通信通道等部分组成。
(3)配电SCADA(Distribution SCADA,简称DSCADA):是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的基本功能。
DSCADA通过人机交互,实现配电网的运行监视和远方控制,为配电网的生产指挥和调度提供服务。
(4)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简称FA):利用自动化装置(系统),监视配电线路(馈线)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线路故障,迅速诊断出故障区域并将故障区域隔离,快速恢复对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2、配电自动化的意义(1)提高供电可靠性(2)提高设备利用率(3)经济优质供电(4)提高配电网应急能力(5)通过对配电网运行情况的长期监视和记录,掌握负荷特性和发展趋势,为科学开展配电网规划和建设与改造提供客观依据。
(6)提高供电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和客户服务质量。
第二章配电网架和配电设备1、我国电力系统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1)中性点有效接地(小电流接地系统):直接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高阻接地(2)中性点非有效接地(大电流接地系统):不接地、经低阻接地2、常用中性点接地方式比较(书P7表2.3前四行)3、架空线网架结构及特征(1)辐射状架空网:无联络开关(2)“手拉手”环状架空网:两条辐射状架空网通过一个联络开关连接(3)多分段多联络网:一条馈线分为N段且各馈线段经过联络开关与不同的备用电源联络4、电缆网架结构包括单射电缆网、双射电缆网、对射电缆网、多供一备电缆网、单环电缆网、双环电缆网。
5、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网架结构有双射网、对射网、单环网、双环网、“手拉手”环网、多分段多联络、多供一备网。
(共7种)6、提高设备利用率的网架结构有多供一备网和多分段多联络网7、柱上配电开关类型包括断路器、负荷开关、隔离开关和熔断器,区别在于分段电流能力不同(灭弧能力不同)。
断路器:可关合和开断短路电流和负荷电流负荷开关:具有短路电流关合功能、短时短路电流耐受能力和负荷电流开端功能8、电缆配电开关设备类型包括环网柜、分接箱、固体绝缘开关柜9、三种常见操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1)电磁操动机构:依靠电磁线圈流过控制电流合闸,通过机械结构保持,失去控制电流即分闸。
优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加工工艺要求低、可靠性高,缺点是合闸功率大、需要配备大容量的直流合闸电源、机构笨重、耗材多。
(2)弹簧操动机构:利用储能电机的旋转,通过齿轮传动,以储能弹簧拉长后的储能为动力,当合闸时,合闸线圈通电吸合,打开锁扣装置,用弹簧的拉力带动操动机构,使开关实现合闸动作。
优点是大大减少了合闸电流,对直流操作电源的容量要求较低,缺点是电机储能时噪声大、结构复杂、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可靠性难以保证。
(3)永磁操动机构:永磁机构将电磁机构与永久磁铁有机地组合起来,采用电磁铁操动,永久磁铁锁扣,正常情况下电磁线圈不带电,当开关要分闸或合闸时,通过改变线圈的极性,利用电磁线圈的磁力与永久磁铁相吸或排斥的原理,驱动分闸或合闸。
特点是永磁机构避免了合分闸位置机械脱扣、锁扣系统所造成的不利因素,无需任何机械能而通过永久磁铁产生的保持力就可使真空断路器保持在合、分闸位置上。
第三章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1、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配电主站、配电子站、配电终端、通信通道2、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主要功能(1)公共服务(2)配电SCADA(3)馈线故障处理(4)网络分析应用(5)智能化功能(6)与其他应用系统的互联3、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分类:馈线终端FTU、站所终端DTU、配变终端TTU4、典型智能配电终端硬件结构框图5、三遥指遥信(应用通信技术传输被测变量的测量值)、遥测(完成对设备状态信息的监测)、遥控(完成改变运行设备状态的命令)6、常用通信规约:IEC60870-5-101\IEC60870-5-104\IEC618507、配电自动化信息交互的主要标准:IEC61968\IEC61970第四章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1、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组成:配网通信综合接入平台、骨干层通信网络、接入层通信网络以及配网通信综合网管系统2、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络分为(1)骨干网:光纤传输网(2)接入网:光纤专网、配电线载波、无线等多种通信方式3、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方式:光纤专网、配电线载波、无线专网、无线公网4、EPON技术特征(1)采用单纤双向技术(2)无源分路(3)下行采用广播或时分复用,上行采用时分多址技术。
5、中压载波通信系统包括安装在主变电站的多路载波机、线路测控对象处的配电线载波机、高频通道(由阻波器、耦合滤波器、结合滤波器组成)6、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的典型实现方式(1)EPON+中压PLC(2)EPON+无线通信技术7、配电终端3种安全防护和安全接入方式(1)可以软件改造的终端,采用软加密实现方式(2)无法改造的终端通过外接安全通信模块实现防护(3)对未来新上配电自动化终端采用内置安全芯片的方式实现安全防护第五章馈线自动化1、基于开关配合的馈线自动化有(1)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2)重合器与过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器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3)合闸速断方式馈线自动化系统2、电压-时间型分段器残压闭锁功能是处于分闸状态的分段器或联络开关,若检测到其任何一侧的电压由无压升高到超过最低残压整定值,并在持续一段时间后消失,该分段器或联络开关将闭锁与分闸状态。
3、过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器的典型使用方式:作为看门狗用于用户开关或分支开关4、合闸速断配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故障处理过程(1)分段开关设置在Ⅰ套功能,两侧失压后自动分闸,一侧带电后延时合闸功能,延时时间tⅠ可整定。
断路器速断保护功能为:处于分闸状态的开关在合闸瞬间开放速断保护功能,若该开关合闸时速断保护动作导致开关再次跳闸,则该开关闭锁在分闸位置;若合闸后开关稳定在合闸位置超过规定时间ty(一般ty为1~2s),则关闭速断保护。
处于分闸状态的开关在检测到两侧均带电时严禁合闸。
(2)联络开关设置在Ⅱ套功能,开关一侧失压后启动延时合闸计数器,当到达事先整定延时时间tⅡ时,则联络开关自动合闸。
若联络开关两侧均恢复供电并且稳定时间大于3s则返回。
合闸速断保护功能同第Ⅰ套功能。
处于分闸状态的开关在检测到两侧均带电时严禁合闸。
5、集中智能馈线自动化系统故障定位判据(1)故障电流判据:故障区域的特征是该区域有且只有一个端点经历了故障电流(2)故障方向判据:该区域的所有经历故障电流的端点的故障功率方向都指向区域内部6、集中智能馈线自动化系统故障隔离步骤(书P101)7、中性点不接地时稳态零序电流法实现故障定位的原理:各线路出口处的零序电流,故障线路幅值最大(等于所有非故障线路之和),且方向与非故障线路相反,存在明显的故障特征,可用于实现故障选线;故障线路:故障点上游幅值远大于下游幅值,且故障点上游和下游的零序电流方向相反,存在明显的故障特征,可用于实现故障定位。
8、经消弧线圈接地时稳态零序电流法实现故障定位的原理(1)中电阻法是永久接地故障后在中性点和大地之间接入一个阻值适当的电阻,以产生足够大的附加零序电流,其零序有功电流主要流过故障线路,据此可实现选线和定位。
(2)残流增量法利用调谐消弧线圈补偿度改变或阻尼电阻投切前后各出线零序电流的产生变化,其中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变化量最大,从而实现选线和定位。
由于消弧线圈带负荷调谐的制约以及对系统安全的考虑,故障点残留电流的改变量较小,一般在数安培到十安培之间;而根据消弧线圈调谐方式的不同,残流改变的时间一般在数秒到数分钟不等。
第六章配电自动化的高级应用1、潮流计算的作用:配电网潮流计算是配电网分析的基础,配电网的网络重构、故障处理、无功优化和状态估计等都涉及配电网的潮流计算。
2、分布式电源类型:(1)微型燃气轮机(2)光伏发电系统(3)燃料电池(4)小水电(5)垃圾电站(6)储能装置(7)风力发电系统3、最小配电区域:由开关节点、电源节点或末梢点围城的,其中不再包含开关节点的子图称作最小配电区域,最小配电区域是配电网中所能隔离的最小单元,是负荷转移的最小单元4、点区变换:已知配电网中各节点的负荷,根据网形邻接表C,可以计算出各个最小配电区域的负荷,这个过程称为点区变换5、区点变换:已知配电网中各个最小配电区域的负荷,根据网形邻接表C,可以计算出其各个端点的负荷,这个过程称为区点变换6、负荷转移仿真与运行安全评估的步骤:(1)根据配电网上各个开关的状态和网架结构(D),生成反映配电网当前运行方式的C邻接表,实现网络拓扑跟踪。
(2)将配电区域负荷预测结果作为ST邻接表中的馈线负荷,对于由于T接点造成的包含了几段馈线的配电区域,将其负荷预测值平均分配到区域内的各段馈线上,也可以根据掌握的负荷分配规律进行分配。
(3)进行区点变换,根据配电区域负荷预测结果计算出各个节点的负荷预测结果。
7、负荷预测意义:它是电力系统调度运营部门的一项重要日常工作,是制定配电网运行方式和实现优化运行的主要依据,也是校核配电网安全的重要依据。
无论从经济运行角度还是从安全运行角度来讲,配电网短期负荷预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8、配电网络重构:在保证配网呈辐射状(或准开环),满足馈线容量、电压降落要求和变压器容量等的前提下,确定使配电网的某一指标(如配电网的线损、负荷均衡或供电电压质量等)最佳的配电网运行方式9、配电网重构的目标:一般为降低配电网线损、负荷均衡化或健全区域最佳恢复供电10、配电网开关状态不良数据辨识与分析方法的冲突包括(1)例行不良数据辨识与结线分析(2)突变量启动的不良数据辨识与结线分析(3)通信中断启动的不良数据辨识与结线分析第八章智能配电网1、智能配电网的概念:智能配电网以配电自动化技术为基础,通过融合先进的测量技术和传感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并利用智能化的开关设备、配电终端设备,在含各种高级应用功能的可视化软件支持下,实现配电网正常运行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优化和非正常状态下的自愈控制,最终为电力用户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环保的电力供应和其他附加服务2、配电自动化向智能配电网发展的驱动力(1)市场机制的激励(2)监管法规的推动(3)清洁能源的驱动第七章配电自动化测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