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2014分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
2020届高考人教版本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考试测试卷
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4小题)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
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
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
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
1.“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A . 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 .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C . 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D . 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低生育率陷阱是指生育率一旦下降到一定水平(总和生育率为1.5,即每个妇女生育1.5个孩子)以下,由于价值观的转变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生育率会继续不断下降,很难甚至不可能逆转。
下图为“我国近年来出生人口和生育率统计图”。
完成下列各题。
2.我国的生育率现状将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有( ) A . 社会抚养压力减轻 B . 带动养老产业的发展C .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D . 就业压力增大3.下图是“我国某省自1949年以来的人口自然增长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对图中人口自然增长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Ⅲ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Ⅲ阶段人口数量B . Ⅲ阶段人口数量持续下降C . Ⅲ阶段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老龄化D . 各阶段均出现劳动力不足现象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回答下列各题。
4.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 . 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C . 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D . 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下列各题。
5.关于外来常住人口的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对城市发展影响不大B . 外来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大提升了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C . 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实现“健康城市”模式的主要方式D . 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起实行,这是我国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分析
一般来说,按照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不同,可以把人口转变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第二阶段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人口增长率;第三阶段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从国内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来看,人口转变的起点一般是高位均衡阶段,而终点则是低位均衡阶段。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口转变进入低位均衡阶段时就表明人口转变基本完成,同时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开始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从死亡率看,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在建国以后开始逐渐下降,1949年人口死亡率为20‰,2003年下降至6.4‰,随后有所回升,2012年上升至7.15‰;从出生率看,也表现出与死亡率大致同样的变化趋势,由1949年的36‰下降到2010年的11.9‰,随后两年微幅回升,2012年为12.1‰。虽然20世纪50年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处于相对高位,但人口自然增长率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根据这三个影响因素判断,初步判定我国的人口转变始于1949年。2006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8‰,首次接近5‰和-5‰的标准;2003年,我国人口死亡率为6.4‰,随后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到2012年已经上升到7.15‰,根据国际惯例可以认为2003年是我国人口死亡率变化的拐点。综合考虑“自然增长率标准”和“死亡率拐点标准”这两大标准,保守估计,在2006年我国就已经完成了人口转变。
总的来看,我国人口少儿抚养比和总抚养比都呈现出先升后降走势,只是少儿抚养比略低于总抚养比。比较而言,我国老年抚养比波动较小,基本保持比较平稳的上升趋势,而且前期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20世纪90年代开始上升。人口转变完成后,我国正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老年抚养比不断上升,与少儿抚养比之间的差距逐渐减小。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在图示季节,上海和南亚的盛行风向分别为()A. 东南季风、西北季风B. 东南季风、西南季风C. 东北季风、东南季风D. 西北季风、东北季风【答案】B【解析】2.(1)2002年至2014年()2.(2)据表中信息推断,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甲地可重点发展()①有色金属冶炼业②信息服务产业③大型建材生产产业④生物医疗产业⑤商务会展产业A. 医疗条件改善,全国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B. 甲地就业吸引力强,劳动人口比重提升C. 乙地迁入人口多,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 自然增长率低,两地劳动人口抚养负担加重【答案】B【解析】(1)该表为我国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及全国的人口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2002年至2014年,全国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由21.29%下降至16.49%,这不是医疗条件改善造成的,因为医疗条件改善,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会增加,所以A错误;甲地劳动人口比重由77.79%提高到81.29%,可见就业吸引力强,劳动人口比重提升,B正确;乙地老年人口比重由7.64%提升到9.33%,比重上升,C错误;两地劳动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由表中可看出,甲、乙两地非劳动年龄人口数有升有降,大部分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数提升,所以劳动人口抚养负担不可能加重,可能减轻,D错误。
故选B。
【答案】D中可以看出,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甲地可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产业、生物医疗产业、商务会展产业,而有色金属冶炼业、大型建材生产产业都是传统产业,此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故选D。
3.2010年我国人口普查低生育率前十位的省:京0.71,沪0.74,辽0.74,黑0.75,吉0.76,津0.91,浙1.02,藏1.05,苏1.05,陕1.05(生育率指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
贵州省铜仁市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6 人口统计图(1)
贵州省铜仁市高考地理二轮专题16 人口统计图(1)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1题;共82分)1. (6分) (2019高一下·柳州期末) 下图为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模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A . 甲→乙→丁→丙B . 乙→甲→丁→丙C . 甲→丁→乙→丙D . 乙→丙→甲→丁(2)甲阶段总人口的变化特点是()A . 缓慢增长B . 迅速增长C . 迅速下降D . 保持不变(3)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处于()A . 甲阶段B . 乙阶段C . 丙阶段D . 丁阶段2. (4分)下列不属于人口增长模式指标的是()A . 人口出生率B . 人口死亡率C . 人口自然增长率D . 人口生育率3. (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出的国家和地区是()A . 美国B . 中国C . 西欧D . 加拿大4. (2分) (2017高一下·江西月考) 下图为两城市人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两城市人口结构特征形成原因分析合理的是()A . 甲城市医疗条件好,死亡率低B . 乙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 . 甲城市劳动人口大量外迁D . 乙城市劳动力严重不足(2)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乙城市服务功能中占重要地位的可能是()A . 文化教育B . 交通运输C . 汽车维修D . 旅游疗养5. (4分) (2018高一下·三明开学考) 结合下图全面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回答下面小题。
国家人口算术密度(人/km2)人口生理密度(人/km2)加拿大335美国30156埃及703503中国129934英国241963印度313559(1)“地广人稀”但耕地资源缺少的国家是()A . 加拿大B . 美国C . 埃及D . 印度(2)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2以上的国家是()A . 美国B . 荷兰C . 孟加拉国D . 加拿大(3)对比表中中国、印度两国的统计数字表明()A . 印度的人口压力较中国为大B . 中国的人口压力较印度为大C . 中国的人口压力与印度相当D . 中国、印度两国的人口压力都较小6. (2分) (2014高一下·衡水月考) 就全球而言,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 人口的迁移B . 人口的地域分布特点C . 人口的机械增长D . 人口的自然增长7. (4分) (2018高二下·中山期末) 2018年1月网文“中国人口形势雪崩”成为网上热搜,2017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国家卫计委(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之初最低预测少整整200万,比日本的出生率还低,部分专家甚至推测2100年,中国人口消失一半。
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目录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 (1)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1)1、增加城市的医疗消费 (1)2、会减少劳动力供给,降低劳动生产率。
(2)3、影响现代农业发展。
(3)4、会减少社会储蓄。
(3)中国老龄化问题应对措施 (3)1、做实“个人帐户”,逐步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
(4)2、建立老年医疗健康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
(5)3、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 (6)4、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建设,发挥社区养老功能。
(7)5、在农村实行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制度。
(8)6、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开拓老年消费市场。
(9)老龄化带来的问题1、增加城市的医疗消费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且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和程度。
增加的这部分老年人口,由于机体抵抗力的减弱和城市污染的增加,就会滋生疾病,从而增加城市的医疗消费。
而老年人生病一般不敢轻易地自己购药治疗,而会主动求医治疗。
由于在当期的医疗体制下,财政对医院的转移支付机制尚不完善,医患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医护人员往往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给病人开中高端的药物,以提升自身的收入。
这就使得城市的医疗消费往往倾向于中高水平的医疗消费。
老龄人口所得的病,很大一部分是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性质决定了治疗的长期性。
而部分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购置昂贵的药物或医疗器械。
因此,部分老人的当期收入可能未必足以购置,从而激发了预防性储蓄的动机,诱致当期老年人口跨期进行医疗消费。
2、会减少劳动力供给,降低劳动生产率。
有效劳动力供给是确保经济发民的基本保障,人口红利是我国保持长期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人口老龄化尤其是劳动人口的老龄化则会导致适龄劳动力比重下降,使我国丧失劳动力资源的优势。
是会制约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目前正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懂技术、有文化、掌握多重技能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支撑。
养老项目规划前案(2)
胜坨镇总人口:约6万人其中60岁以上:11528人高血压、糖尿病等:7705人残疾人:903人五保户:400人
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
1、老年人口基数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超过2亿;2、老年人口增加快 2020年将达到2.43亿,2025年将突破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3、困难老人数量多 2014年城乡空巢家庭接近50%,失能半失能老年人 3300多万;4、老龄化先于工业化5、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6、老年抚养比(每百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老年人的比例) 2010年为19%,约1:5;预测2020年约1:3;2030年约1:2.5;
新加坡
传统家庭养老型
■新加坡提倡和鼓励家庭养老,主张三代同堂的传统华人生活模式。
■是世界上第一个将‘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相应的法律和庭审、仲裁制度确保子女的赡养责任。
■建屋局在组屋申请和分配上给予三代同堂家庭以价格优惠的优先安排,相应家庭未来的遗产税亦有所见面有待。
■同时,推出一系列津贴计划,为需要赡养老人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养老、医疗方面的津贴,以减轻其家庭负担,提高赡养老人的积极性。
日本
多方合作型
■日本养老产业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及2000年推出的《护理保险制度》,对于产业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居家养老很发达,在居住上有‘两代居’和长寿型住宅作为选择,配合社区及居家护理服务。
■日本老年住宅开发主体非常多元化,开发商、保险公司、实业公司、政府等积极参与,合作模式降低经营风险和成本。
项目规划理念
(1)充分尊重场地原有建筑和地理形态,利用场地原有建筑集群及配套资源,形成特色鲜明、优美宜人的空间结构;(2) 以护理中心工作流程为指导,合理安排各项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形成科学合理的总体功能布局;(3)形成人车分流的道路交通体系,形成独立的步行游览交通体系,方便老人休憩、游览与健身;(4)充分借鉴中国传统园林手法,连通各个功能区域,构建整体生态绿化景观休憩系统;(5) 以老年人生活特点入手,注重规划建筑细节,体现对老人的悉心关怀。
2020-2021学年上海地理等级考分类汇编--人口
2020-2021学年上海地理等级考分类汇编--人口一.选择题(共36小题)1.(2021•金山区一模)如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是()A.①B.②C.③D.④2.(2021•奉贤区一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20年11月1日零时起正式开启普查登记。
通过人口普查登记,可以全面摸清全国及各地区的()①人口容量②人口结构③人口数量④人口分布⑤人口素质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3.(2021•嘉定区一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于2020年11月1日起正式开启。
人口普查可以掌握人口数量、分布、年龄结构等,这将有利于国家()①控制资源开发②有效配置资源③完善人口政策④发展国际贸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2021•长宁区一模)人口普查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生的变化。
如表是上海人口基本情况,与2016年相比较,2018年()年份常住人口(约万人)总人口户籍人口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2016241914500.5‰201824231462﹣1.9‰A.总人口增长率等于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B.非本市户籍常住人口增长了约﹣0.83%C.户籍人口增长率等于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机械增长率为2‰5.(2021•闵行区一模)下列属于人口稀疏地区的是()A.恒河平原B.东欧平原C.四川盆地D.刚果盆地6.(2019•奉贤区二模)下列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增加呈负相关的是()A.科技水平的提高B.自然环境的改善C.区域开发程度的加大D.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7.(2020•上海模拟)“十三五”规划,我国九百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脱贫,这种人口迁移方式属于()A.劳务迁移B.难民迁移C.智力迁移D.生态移民8.(2020•静安区二模)一般来说,影响人口容量最重要的因素是()A.科学技术水平B.自然资源与环境C.对外开放程度D.人均资源消费水平9.(2020•浦东新区二模)老年抚养比是指老年人口数量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比值。
1949-2018我国历年人口年龄结构和抚养比、平均预期寿命
25166 25660
18.95 19.42
96680 95833
72.80 72.53
2006年 2005年
131448 130756
25961 26504
19.75 20.27
95068 94197
72.32 72.04
2004年
129988
27947
21.50
92184
70.92
2003年 2002年
34146
0.00 33.59
62517
0.00 61.50
1981年
100072
0.00
0.00
1980年 1979年
98705 97542
0.00 0.00
0.00 0.00
1978年Βιβλιοθήκη 962590.00
0.00
1977年 1976年
94974 93717
0.00 0.00
0.00 0.00
1975年 1974年
据为当年人口普查数据推算数;其余年份数据为年度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据。总人口和
135404
22287
16.46
100403
74.15
2011年 2010年
134735 134091
22164 22259
16.45 16.60
100283 99938
74.43 74.53
2009年
133450
24659
18.48
97484
73.05
2008年 2007年
132802 132129
26 26.8 27.3 28.1 30.3 31.4 31.9
32 32.6 37.5
2014年末中国人口数据
015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超13.6亿人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2.1亿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比上年提高0.29个千分点。
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0079万人,女性人口66703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6(以女性为100),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88。
从年龄构成看,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1%。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98亿人,比上年末增加94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比上年末增加800万人。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6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0万人。
2015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超13.6亿人60周岁老龄人口2.1亿2015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超13.6亿人60周岁老龄人口2.1亿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大陆人口为54167万人。
由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等各种因素致使人口迅速增长,到1969年已达80671万人。
从1969年开始,中国政府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还会对居民的就业、住房、交通、医疗等方面造成极大困难;如果不能有效地遏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等构成的巨大压力,那么未来几十年后的生态和环境恶化将不可避免,这无疑危及人民起码的生存条件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中国⼈⼝年龄结构变化中国⼈⼝年龄结构分析商务统计(论⽂)学校:年级:学号:姓名:专业:指导⽼师:中国⼈⼝年龄结构分析摘要:⼈⼝年龄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影响,⽼龄化对就业问题、产业结构、消费、家庭变化等各⽅⾯影响⽇渐明显。
因此,本⽂运⽤统计⽅法和实际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年龄结构的变动,进⾏了⽐较全⾯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且在此基础上,还指出⼈⼝年龄结构对就业问题、产业结构、消费、家庭变化等有何影响,并提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年龄结构;⽼龄化;⼈⼝普查;⼈⼝红利⼀、引⾔社会是由“⼈”所组成,社会经济活动是由“⼈”来进⾏,这个“⼈”是由“不同年龄”,或“不同⾏业”,或“不同层次”的⼈群所组成,显然,这些不同⼈群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作⽤是各不相同的,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年龄结构数据的特殊意义与作⽤,年龄结构数据质量不仅成为研究⼈⼝状态、⼈⼝过程的必要条件,⽽且是研究⼈⼝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我在这⾥想对⼈⼝年龄结构这个问题进⾏⼀些相关分析。
中国⼈⼝年龄结构变化之猛烈程度是古今中外从没有过的,是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特定条件所造成的独特现象,这种独特现象,近⼆⼗年来已影响了我国社会⽣活,⼜将严重影响整个下世纪中国社会⽣活的⽅⽅⾯⾯,然⽽,我们的经济分析和社会分析很少结合我国所特有的独特⼈⼝年龄结构变化来进⾏研究。
⾃建国以来进⾏的六次⼈⼝普查,提供了我国⼈⼝年龄结构变化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为我们分析未来⼈⼝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制定有关对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本⽂是根据2010年第六次⼈⼝普查数据对中国⼈⼝年龄结构在今后⼏⼗年的变化给出预测,并就这些变化对中国的就业问题的影视作粗略分析,希望这能对读者有所启迪。
⼆、⼈⼝结构的概念⼈⼝年龄结构:指⼀定时点、⼀定地区各年龄组⼈⼝在全体⼈⼝中的⽐重。
⼜称为⼈⼝年龄构成。
通常⽤百分⽐来表⽰。
例如,中国1982年7⽉1⽇零时,以5岁为⼀组统计⼈⼝年龄结构(表1)。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2-12 分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全国与各省级,2002-2018,缺2010)_
22.60 32.09 26.42
24.68 23.84 33.49 24.99 33.23
19.31 24.74 26.83 28.29 32.22
23.39
14.25 14.59 25.57 20.69 17.91
13.39 16.51 12.76
13.12
11.04 14.72 11.30
21.09 21.83 17.08 13.24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2016 全国
北京
66100 46573 51658 32221 38163 82502
79005 48684 56647 91922 40385
7640
25337 68609 29612 39709
全国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1144648
17673 12794 61907 30481 20781
35744 22173 30946
19877 65996 47034 51812 32309 38080 82408
78679 48498 56516
192963
1850 1314 11440 4753 2759
3628 2725 3267
1955 9061 6441 9631 5402 7725 14842
16761 7445
11013
815039
13834 10083 42612 22580 15976
26763 16705 23899
人口抚养比变化趋势研究
人口抚养比变化趋势研究作者:王倩熊德斌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第08期摘要:文章选取我国1990~2014年的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调查数据进行研究,通过比较ARIMA模型、多项式模型、GM(1,1)灰色预测模型以及指数增长模型四种模型,选出最佳预测模型为GM(1,1)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2025年左右我国的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将会达到相等;从GM(1,1)模型关于总抚养的预测结果来看,总抚养大致保持在30%左右。
针对我国正在和将要面临的抚养现状,须做好应对措施,增强开发人力资源力度,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国潜在的人口红利,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鼓励和支持青年人生育二孩,缓解我国低生育率低抚养比的现状。
关键词:抚养比;多项式模型;ARIMA模型;GM(1,1);指数增长模型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自20世纪的计划生育政策到如今的放开二胎,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结构已经发生转变。
如今青年人的抚养负担究竟有多大?有必要量化研究。
抚养问题关系千家万户,老龄化以及低生育率如何影响青年的抚养负担。
我国的老龄化已不可避免,只有正确的认识老龄化,认识抚养比,才能提高大众对我国人口问题认识,指导家庭生育和养老计划的制定。
一、文献综述张绍合和贺建林通过比较分析不同人口政策的抚养比,指出我国人口抚养比的计算存在问题。
原新,刘士杰对1982~2007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原因的人口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指出调整生育政策对改善老龄化几乎无效。
生育率下降后果与对策研究组有观点认为,生育率下降导致家庭规模缩小,家庭中孩子数量减少,中青年照料老人的负担加重。
陈卫通过研究2005~2050年的人口发展趋势,指出到2030年老年抚养比将会超过少儿抚养比,抚养重点会在老年人口上。
关于人口预测模型方面,范柏乃,刘超英建立了自回归模型,弥补了赵进文教授关于人口预测模型的缺陷。
Keilman,Pham用回归模型成功预测各个年龄组的出生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