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古诗赏析选择题复习训练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外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外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126a5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f.png)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外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汇编一.《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答:①托物起兴(比兴手法)。
②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2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答: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
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3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
答: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通过描写写主人公对淑女疯狂地相思与追求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二.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2、《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
作用: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1分);(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1分)。
统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诗词赏析及精品习题带答案
![统编版八年级下全册古诗词赏析及精品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b52575551810a6f424865e.png)
部编版八下全册古诗词备课习题资料:【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名句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答案解析】古诗词目录:12.《诗经》两首一、关雎二、蒹葭课外古诗词诵读——三、式微/《诗经》四、子衿/《诗经》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24.唐诗二首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卖炭翁/白居易课外古诗词诵读九、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十、送友人/李白十一、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十二、卜算子•咏梅/陆游一、★《关雎》【原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
贤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
贤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日日夜夜总思念她。
绵绵不断的思念,叫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弹琴鼓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贤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作者】《诗经》,原称《诗》,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所以又叫《诗三百》。
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后来被尊为儒家的经典之一,称为《诗经》。
《诗经》的“六义”三大基本内容:“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三大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叙事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引出)【背景】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后,国势渐衰。
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
专题10:诗词赏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解析版)
![专题10:诗词赏析-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4cc76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5.png)
专题10 诗词赏析(一)赏析古诗《关雎》,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诗中所表达的是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B.《关雎》主要运用“赋”和“比”的手法,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C.《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出自《诗经·周南》。
D.“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并非写实,是想象之词。
2.诗中吟咏“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有什么作用?【答案】1.B2.既有对男子求偶不得的心理描写,又有其动作描写。
“悠哉悠哉”写其绵绵情意,思念不绝;“辗转反侧”通过动作描写,突出其内心状态的不平静,难以入眠。
【详解】1.本题考查赏析。
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篇开头即以关关鸣叫的雎鸠起“兴”,象征异性间的爱慕,以表示“君子”对“淑女”的爱恋;这既为诗歌抒写爱情提供了一个清丽秀美的环境,起到供托气氛的作用,同时又表达了诗句隐含的喻义,也就是“比”;本项“《关雎》主要运用‘赋’和‘比’的手法”表述有误;故选B。
2.本题考查诗句作用。
“悠哉悠哉”意思是:想念啊,想念啊。
此句是对男子求偶不得的心理描写,突出表现了恋爱中的男子对爱慕的姑娘深深的思念。
“辗转反侧”意思是:翻来覆去不能入睡;此句是男子因思念而不能入睡的动作描写。
突出表现的也是陷入相思的男子对意中女子的深深思念,形象地显示了君子对那位“淑女”的痴情程度,当遭到拒绝的时候,内心极度痛苦,翻来覆去睡不着的状态。
(二)阅读《蒹葭》,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八年级下册古诗《诗人赏析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古诗《诗人赏析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258aa2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6.png)
八年级下册古诗《诗人赏析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___的作品。
2. 《静夜思》中的作者在何地写下这首诗?
答:___
3. 《白日依山尽》中的作者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答:___
4. 《望江南》这首诗中的作者是在望着什么地方?
答:___
5. 《悯农》这首诗的作者是___。
二、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A. 《悯农》
B. 《静夜思》
C. 《望江南》
D. 《白日依山尽》
答:___
2. 诗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什么自然景观?
A. 河流
B. 山峦
C. 夜晚
D. 沧海
答:___
3. 下面哪位诗人是唐代的代表作家?
A. 苏轼
B. 白居易
C. 杜牧
D. 王之涣
答:___
三、判断题
1. 《白日依山尽》这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答:___
2. 《悯农》这首诗描写了当时农民的困苦生活。
答:___
3. 《登鹳雀楼》这首诗表达了对壮丽景色的赞叹之情。
答:___
四、解答题
请根据你对以上诗歌的理解,写一篇短文,介绍你最喜欢的一首诗的原因,并分享你对这首诗的感想和体会。
{你的作答内容}
以上是关于八年级下册古诗《诗人赏析练习题》的练习内容。
完成后请交给教师进行评分。
八年级下古诗文赏析选择题答案版【部编版全册】
![八年级下古诗文赏析选择题答案版【部编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0570a80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a.png)
八年级下古诗文赏析选择题答案版【部编版全册】期末复:八年级下古诗文赏析选择题型1.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分析:A、不是湖水平静,而是水涨与XXX。
B、是气势磅礴。
C、希望引荐自己,施展政治抱负。
2.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分析:C、想让XXX为自己引荐,让自己做官。
3.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分析:C、不是诗人去外地做官,而是友人去外地。
4.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分析:D、”嫌弃”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5.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分析:B、作者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
6、选出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分析有误的一项:D。
D 项中的“批评”是错误的,应改为“劝慰”,诗人并没有批评友人的举动,而是委婉地劝慰他不要过分伤心。
7、下列对《关雎》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D项中的“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是错误的,反复咏唱和语言凝练都是诗歌的特色之一。
8、对《关雎》中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项中的“比喻手法”是错误的,应改为“比兴”的手法,因为“比兴”是更广泛的概念,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手法。
9、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C项中的“琴瑟”和“钟鼓”为贵族的专用品是错误的,因为在古代社会,琴瑟和钟鼓不仅是贵族的专用品,也是普通百姓所能使用的乐器。
A、该诗描绘了秋季景色,凄清寥廓,气氛凄凉。
B、“水”意象在古诗中常被用来表达离愁别绪,“秋水”则是指主人公的凄婉惆怅情感。
C、该诗所表现的是主人公因为爱情而痛苦的心情,而非表现自然景观。
D、诗中的“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主人公不断追求恋人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追求。
A.这首诗是唐代诗人XXX在贬官途中所写,表达了他的孤独、失落和对世俗的厌倦。
B.诗人通过描写茅屋被秋风吹破的情景,表现了自己的颓废和心情低落。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复习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4fd04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7.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赏析复习题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二、过零丁洋:1、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哪两件大事?2、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颈联写了什么内容?“惶恐滩”和“零丁洋”指什么?4、尾联是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饮酒:1、“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四、行路难: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有何作用?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引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人们千古传颂的名句。
请你联系诗人的思想感情,说说人们喜爱它的原因。
五、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诗中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诗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4、对“归来依仗自叹息”这句话,你认为诗人叹息的是什么?2、请从诗中找出一处抒情的诗句,并分析其蕴涵的情感。
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请说说它妙在何处?2、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的表达效果。
七、己亥杂诗:1、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
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中考版八年级下古诗文赏析选择题型 (最新部编版带答案)
![中考版八年级下古诗文赏析选择题型 (最新部编版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b675010066f5335a812199.png)
部编版新教材专题训练:八年级下古诗文赏析选择题型班级:姓名:成绩:一、期中之前:一、《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
姑娘文静又秀丽,君子求她结情侣。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
相忆绵绵恨重重,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琴瑟传情两相爱。
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把它捡。
文静秀丽好姑娘,钟鼓齐鸣换笑颜。
下列对《关雎》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小伙子追求心爱姑娘的经过,表达了纯真、深切的爱情B.“窈窕淑女”指美好的女子。
诗中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
C.“寤寐思服”表现了男主人公因追求不得而茶饭不思、寝具不安的状态,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人的痴情。
D.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但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
分析:D、“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
”是错误的。
1、对《关雎》中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分析:A、不是比喻手法,而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2、对下列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关雎》选自《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常用“赋”、“比”、“兴”手法。
(完整版)八下古诗赏析选择题复习训练
![(完整版)八下古诗赏析选择题复习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8b15a15b195f312b3169a592.png)
古诗鉴赏选择题姓名:班级:得分:1、对《蒹葭》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
2、对《蒹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
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3、对《蒹葭》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眼前所见景物起兴,既点出深秋季节一片萧条,又衬托出诗人凄婉的感情。
B.“伊人”可以理解为诗人所追求的人;诗人对意中人充满了爱悦之情,热烈地追求,然而可望不可即,始终求之不得,诗人心中充满了惆怅。
C.“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以及“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等意思相同,这种重章叠句的表达方法加强了诗歌的感情色彩。
D.第一章的韵脚是“苍”“霜”“方”“长”“央”,即第一句入韵,其余是偶句押韵,奇句不押韵。
4、下列对《关雎》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八下语文古诗练习题及答案
![八下语文古诗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cdf43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e.png)
八下语文古诗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望岳》中,杜甫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自己_________的壮志。
2. 《春望》中,杜甫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_________的景象。
3. 《登高》中,杜甫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形容了_________的秋天景象。
4. 《望月怀远》中,张九龄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表达了_________的情感。
答案:1. 志存高远2. 国破家亡3. 萧瑟凄凉4. 思念远方亲人二、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望岳》?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2. “登高”是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其主题是:A. 思乡之情B. 壮志未酬C. 秋天景色D. 国破家亡3. 《望月怀远》是张九龄的一首五言绝句,其主题是:A. 思乡之情B. 壮志未酬C. 秋天景色D. 国破家亡答案:1. B2. B3. A三、简答题1. 请简述《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含义。
2. 《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3. 《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 这句诗表达了杜甫立志要攀登至人生的顶峰,从而能够俯瞰所有困难和挑战的决心和壮志。
2. 这句诗描绘了战乱之后,国家虽然破败,但自然景色依旧美丽,春天的草木茂盛,与国家的破败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3. 这句诗通过秋天落叶和长江的滚滚波涛,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壮志未酬的悲哀。
四、论述题请结合《望岳》、《春望》、《登高》和《望月怀远》四首诗,论述杜甫和张九龄的诗歌风格及其在唐代诗歌中的地位。
答案:杜甫和张九龄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风格各具特色。
杜甫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语言质朴而深沉,如《望岳》中的壮志,《春望》中的忧国忧民,《登高》中的壮志未酬,都体现了他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e1025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3.png)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语文试题附答案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请说说这首诗的颈联好在哪里。
2.古诗阅读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3.阅读《关雎》,回答下列小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楼之。
(1)诗中划线的四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2)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请你结合本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分析它好在哪里。
5.阅读《诗经》中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乙)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1)“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句诗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2)在我国肆虐时,日本向我国捐赠了抗疫物资,在防护服包装箱上题写了诗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八年级古诗词赏析选择题
![八年级古诗词赏析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ce709a69dc5022aaea005b.png)
八年级古诗词赏析选择题1.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题中的“乐天”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字。
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酒宴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对刘禹锡被贬遭遇表示了深切同情与关怀,诗人就写了这首诗来答谢。
B、首联两句尽写自已被贬遭遇之情,但诗人并不直率倾诉自已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自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来表达,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战友王叔文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故贴切、感情深沉。
D、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颔联,意思是: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比现在好。
它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3.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A. 首联写自己被弃臵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4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240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240题](https://img.taocdn.com/s3/m/12f1e58ee53a580216fcfef9.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240题人教版八年级下期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240题aigang187人教版八年级下期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240题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诗中蕴涵哲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并揭示了新陈代谢自然规律且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2、诗中“,。
”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揭示了的哲理。
(即含义)3、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4、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5、诗中含典故的诗句是:,。
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8、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遭遇?9、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
请结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句,作简要品析。
10、第一联通过“”和“”这些富有色彩字句的渲染,表达出自己之情。
11、第三联以“沉舟”“病树”自比,虽然有对身世不幸的感叹,但又相当达观,后人读它,更是赋予了它深刻的哲理。
其哲理是什么?12、诗的颔联中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3、对该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惆怅之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14、诗中表现哲理性思考的名句是:,。
15、古诗中的一些诗句被后人赋予了新意,本诗中被赋予“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新意的千古名句是,。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99b0b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9.png)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综合试题含答案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词欣赏(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这两首诗都注重炼字。
甲诗首联中的“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景象雄伟;乙诗首联中的“________”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________”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共同构成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乙诗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各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请说说这首诗的颈联好在哪里。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本诗每一节开头都写景,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重章叠句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这首诗一洗大多数送别诗的悲苦缠绵之态,请从画线诗句中任选一联具体分析。
5.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535e1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1.png)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一、阅读《关雎》【原诗略】,回答问题。
1、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寤寐思服”“辗转反侧”写出了男子追求女子没有达到目的时苦闷、焦灼的心情。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二、阅读《蒹葭》【原诗略】,回答问题。
3、本诗以“”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而不得的苦恼心情。
4、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答:5、诗中哪些句子表明男主人公的意中人是可望不可即的?答:6、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7、本诗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答:8、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答:9、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答:10、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答:三、阅读《关雎》【原诗略】,回答问题。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12、下列关于《关雎》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描写青年热恋采集荇菜的女子的诗。
B.“兴”是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C.本诗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感情奔放。
D.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窈窕”等双声叠韵词,使得诗歌音韵和谐。
八下语文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八下语文古诗词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3f769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0.png)
八下语文古诗词试题及答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词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黄河入海流3.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城春草木深4.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把酒问青天5.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浓睡不消残酒二、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滕王阁序》?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A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之涣答案:C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王勃B. 李白C. 杜甫D. 李清照答案:A三、判断题1.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正确2. 《水调歌头》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作品,其中“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正确3. 《滕王阁序》是王勃所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描写滕王阁的美景。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春望》中诗人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答案:在《春望》中,杜甫通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诗句,表达了对国家战乱后破败景象的忧虑,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2. 请简述《水调歌头》中苏轼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答案:在《水调歌头》中,苏轼通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诗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五、赏析题1. 请赏析《如梦令》中李清照的词风和情感表达。
最新最实用人教版部编本八年级下古代诗文赏析选择题型
![最新最实用人教版部编本八年级下古代诗文赏析选择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a671780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d.png)
最新最实用人教版部编本八年级下古代诗
文赏析选择题型
一、选择题
1. 下列古代诗人中,与陆放翁有关的是()。
A. 杨洪基
B. 王安石
C. 李清照
D. 陆游
2.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陆放翁
B. 辛弃疾
C. 王安石
D. 杨洪基
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谁的作品?
A. 杨洪基
B. 辛弃疾
C. 李清照
D. 王之涣
4.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是哪位古代诗人的名句?
A. 陆放翁
B. 李清照
C. 王之涣
D. 卓文君
5.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李白的哪首诗?
A. 《将进酒》
B. 《静夜思》
C. 《早发白帝城》
D. 《望庐山瀑布》
二、简答题
1. 请简要概述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主要内容。
2. 描述一下陆游的家乡桂林的自然景观特色。
3. 请解释一下辛弃疾的词作《青玉案·元夕》中的“千里共婵娟”这句词的意思。
4. 以寥寥数语,概述王之涣《登鹳雀楼》道出的意境。
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对杜甫的怎样的评价?
三、作文题
请依据你对古代诗文的了解,写一篇关于你最喜欢的一位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的作文。
以上为最新最实用人教版部编本八年级下古代诗文赏析选择题型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ee14ec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a.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有答案前言语文学习中,古诗词的学习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通过赏析经典作品,既可以启迪思维,提高审美能力,还可以增强语文素养。
因此,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赏析训练,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欣赏古诗词。
训练题目及答案第一篇:《登高》–杜甫原文风急北还南,年华共此时。
万里清江浸结,一时归梦里。
九峰插雪万披岚,千嶂掩云半蔽天。
空蒙芦雁冰已断,巫山巾褐霍将军。
题目1.“年华共此时”中“年华”的意思是什么?2.“九峰插雪万披岚,千嶂掩云半蔽天。
”这句话写了哪两座山脉?3.“空蒙芦雁冰已断”中“空蒙”的意思是什么?4.“霍将军”出自哪个故事?答案1.“年华”指年龄,表示光阴如梭。
整句的意思是“时间飞逝,我们的年龄也在此时一同向前”。
2.“九峰插雪”指靠近成都的青城山,而“千嶂掩云”则是庐山,两者的景色都非常美丽。
3.“空蒙”表示湖泊、河流等水面被冰封,而且没有人、车,非常空旷。
4.“霍将军”出自《三国演义》,是蜀国的将领,与刘备结义。
他为人谨慎,不轻易说话,但非常果断坚决,且谋略超群。
第二篇:《渡汉江》–宋之问原文岸阔水深波浪阔,不过风波两三点。
夜来江水如有意,借问向谁澄潺湲。
题目1.“岸阔水深波浪阔”中的“阔”字是什么意思?2.“不过风波两三点”中的“点”指的是什么?3.“澄潺湲”三个词的意思分别是什么?4.这首诗中有哪些特别的意象?答案1.“阔”这个字表示广大、辽阔,用在这里表示岸阔水深,波浪也很大。
2.“点”指波峰,表示风浪并不十分严重。
3.“澄”表示清澈、明净,“潺”表示潺潺流动,而“湲”则表示江水有如溪水般清澈的状态。
4.这首诗中特别的意象有岸阔水深的大江、稳定的船只和清澈的江水,这些意象都表现出作者对夜晚渡江的平静和安全感的感觉。
第三篇:《游山西村》–杜甫原文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最新最实用人教版部编本八年级下古诗赏析选择题型
![最新最实用人教版部编本八年级下古诗赏析选择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0d9d853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4.png)
最新最实用人教版部编本八年级下古诗赏
析选择题型
导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些实用的选择题型,用于八年级下学期人教版部编本的古诗赏析。
考虑到法律领域的专业特性,我们将采用简洁明了、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
题型选择
根据文学赏析的要求,以下题型适合于古诗赏析的选择题:
1. 诗句填空题:给出一首古诗的不完整诗句,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及文化知识填入合适的诗句。
2. 诗句排序题:给出一首古诗的诗句在文中的随机顺序,要求考生将其按照时间或逻辑顺序进行排序。
3. 诗句解释题:给出一首古诗中的某个词语或诗句,要求考生根据背景资料和自己的理解,解释其意义。
4. 诗句对应题:给出多个诗句和多个古诗,要求考生将诗句与古诗进行对应,找出正确的搭配关系。
5. 诗句主题题:给出一首古诗的若干诗句,要求考生分析其中的主题,选出正确的主题描述。
注意事项
在设计选择题时,请参考以下注意事项:
1. 题目简洁明了,不引入超出课本范围的内容。
2. 答案选项之间的区别明显,避免混淆和歧义。
3. 尽量使用课文中的原文进行题目设计,避免引用未经确认的内容。
结语
通过使用上述选择题型,可以帮助八年级下学期人教版部编本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赏析古诗,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档的全部策略和建议仅供参考,具体题目和内容设计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鉴赏选择题姓名:班级:得分:1、对《蒹葭》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
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
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
2、对《蒹葭》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
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
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
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
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
3、对《蒹葭》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眼前所见景物起兴,既点出深秋季节一片萧条,又衬托出诗人凄婉的感情。
B.“伊人”可以理解为诗人所追求的人;诗人对意中人充满了爱悦之情,热烈地追求,然而可望不可即,始终求之不得,诗人心中充满了惆怅。
C.“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以及“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等意思相同,这种重章叠句的表达方法加强了诗歌的感情色彩。
D.第一章的韵脚是“苍”“霜”“方”“长”“央”,即第一句入韵,其余是偶句押韵,奇句不押韵。
4、下列对《关雎》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5、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6、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7、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
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
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8、选出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分析有误的一项( )A. 首联语句工整,写得十分壮阔。
在写景中抒情,暗示了与友人从此天各一方,会面很难。
B. 颔联写离情别意,直抒了“同是宦游人”的困顿和相互之间的友谊。
C. 颈联道出了惜别之意,既宽慰友人,也安慰自己,写出彼此情谊之深。
D. 尾联委婉地批评了友人伤心落泪的举动,间接反映了诗人郁闷,惆怅的情怀。
9、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10、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品析有误的是()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
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饱含诗人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
“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
13、下列对《蒹葭》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14. 下列对《式微》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借事抒情,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B.全诗重章换字,押韵和谐。
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
C.全诗在反复中强化,在叠加中升华,表情达意,痛快淋漓。
D.《式微》诗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15. 下列对《子衿》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
B. 约会不遇,失落惆怅,不可遏止。
爱之既深,责之必切。
对于他的失约,她也许想到种种原因,但无论如何难以谅解。
C.两句“纵我不往”,以质问的语气、讨伐的姿态,做出了强烈的指责。
D.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跌宕起伏,缠绵悱恻,婉转动人,即使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岁月,读来仍能产生共鸣。
16.下列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17. 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的雄伟壮观景象和磅礴气势。
B.颈联隐喻诗人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字里行间流露出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
C.颔联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D.全诗意在求仕,却不直接告白,不露乞怜痕迹,大方得体,深婉有致。
18. 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颔联“气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
“波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
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
B. 这是一首干谒诗,目的是为了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但其写景有独到之处,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水投靠张丞相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
D. 尾联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19.下面对《桃花源记》一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环境描写,为读者展现了桃花源美丽、和平、安宁的景象。
B.作者描写桃花源人接待渔人的一些细节,表现了他们的淳朴、热情。
C.“不足为外人道也”反映了桃花源人非常谦虚,不希望渔人再来打扰的心理。
D.“桃花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关雎》这首诗是按照“爱上姑娘一追求姑娘而不得一幻想得到姑娘”这样的线索展开的。
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主人公那种深深的爱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
D.《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
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是爱情诗,但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21. 对《关雎》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唱一和、相亲相爱的雎鸠鸟来起兴,引出女主人的一片情思。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点出了这个小伙子所恋的就是那位在河边采荇菜的有着美好姿态的姑娘。
C.诗歌采用了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如“窈窕”“参差”“辗转”,以增加诗歌音韵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D.这首诗写的是小伙子对心上人思念、追求的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痛苦。
22. 下列对《关雎》的相关说法有错误的一项为()A. 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窃究”等双声叠韵词,更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
B.《关雎》是一首描写男子思念女子的爱情诗。
C.“赋”是这一首诗歌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D. 本诗的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感情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