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诠释文件
中美日泰四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中、美、日、泰四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我们收集了中国、美国、日本和泰国四国2001-2009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逐一对每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情况进行纵向简单分析。
1.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图1:2001-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结构(单位:百万美元)(数据来源:2010,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 pp.230)由图1看出,(1)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常账户余额呈逐年递增趋势。
2001年到2004年间增加较缓,2004年到2008年间增加迅速。
200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后,经常账户余额有所回落,2009年只达到2006年水平。
(2)资本账户波动平缓,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
(3)金融账户余额在2001年到2004年间平缓上升,在2004年以后经历了一个“升—降—升”的过程,在2006年触底反弹,200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再次触底并反弹,前后波动较大。
(4)储备和相关项目金额逐年递增,在2001年到2004年间缓慢上升,2005年到2007年间迅速上升,2008年后回落,大致与经常账户变化正相关。
(5)错误和遗漏项波动不大,说明国际投机资本流动波动不大。
在中国9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余额与储备和相关项目金额的变动最大,而储备和相关项目的变动又与经常账户的变动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把经常账户单独列出分析。
图2:2001-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结构(单位:百万美元)(数据来源:根据2010,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 pp.230计算)由图2可知,国际货物贸易净额变化与经常账户余额变化正相关,货物贸易的巨大顺差是中国经常账户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国际收支平衡表指标解释
国际收支平衡表指标说明一、编制原则1.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规定的各项原则编制,采用复式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国际经济交易。
所有交易均发生在我国大陆居民与非我国大陆居民之间。
2.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贷方项目是:货物和服务的出口、收益收入、接受的货物和资金的无偿援助、金融负债的增加和金融资产的减少。
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借方项目是:货物和服务的进口、收益支出、对外提供的货物和资金无偿援助、金融资产的增加和金融负债的减少。
二、项目含义(一)经常项目:包括货物和服务、收益和经常性转移。
A.货物和服务:包括货物和服务两部分。
a.货物:指通过我国海关的进出口货物,以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要求,出口、进口都以商品所有权变化为原则进行调整,均采用离岸价格计价,即海关统计的到岸价进口额减去运输和保险费用统计为国际收支口径的进口,出口沿用海关的统计。
对商品退货也在此项目中进行了调整。
出口记在贷方,进口记在借方。
b.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
贷方表示收入,借方表示支出。
1.运输:指与运输有关的服务收支。
包括海、陆、空运输,太空和管道运输等。
2.旅游:指对在我国境内停留不足一年的外国旅游者和港澳台同胞(包括因公、因私)提供货物和服务获得的收入以及我国居民出国旅行(因公、因私)的支出。
3.通讯服务:包括:(1)电讯,指电话、电传、电报、电缆、广播、卫星、电子邮件等;(2)邮政和邮递服务。
4.建筑服务:指我国企业在经济领土之外完成的建筑、安装项目,以及非居民企业在我国经济领土之内完成的建筑、安装项目。
5.保险服务:包括各种保险服务的收支,以及同保险交易有关的代理商的佣金。
6.金融服务:包括金融中介和辅助服务收支。
7.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包括计算机数据和与信息、新闻有关的服务交易收支。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年度表)单位:亿美元项目2015 20161. 经常账户3,042 1,964 贷方26,193 24,546 借方-23,151 -22,583 1.A 货物和服务3,579 2,499贷方23,602 21,979 借方-20,023 -19,480 1.A.a 货物5,762 4,941贷方21,428 19,895 借方-15,666 -14,954 1.A.b 服务-2,183 -2,442贷方2,174 2,084 借方-4,357 -4,5261.A.b.1 加工服务203 184贷方204 185借方-2 -21.A.b.2 维护和维修服务23 32贷方36 52借方-13 -201.A.b.3 运输-467 -468贷方386 338借方-853 -8061.A.b.4 旅行-2,049 -2,167贷方450 444借方-2,498 -2,611 1.A.b.5 建设65 42贷方167 127借方-102 -851.A.b.6 保险和养老金服务-38 -88贷方50 41借方-88 -129 1.A.b.7 金融服务-3 11贷方23 32借方-26 -201.A.b.8 知识产权使用费-209 -228贷方11 12借方-220 -2401.A.b.9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131 127贷方245 254借方-114 -1271.A.b.10 其他商业服务189 147贷方584 580借方-395 -4321.A.b.11 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12 -14贷方7 7借方-19 -211.A.b.12 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15 -20贷方11 12借方-26 -321.B 初次收入-411 -440贷方2,232 2,258 借方-2,643 -2,6981.B.1 雇员报酬274 207贷方331 269借方-57 -621.B.2 投资收益-691 -650贷方1,893 1,984借方-2,584 -2,6341.B.3 其他初次收入7 3贷方8 6借方-2 -21.C 二次收入-126 -95贷方359 309借方-486 -404 2. 资本和金融账户-912 2632.1 资本账户 3 -3贷方 5 3借方-2 -72.2 金融账户-915 267资产95 -2,174 负债-1,010 2,441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4,345 -4,170资产-3,335 -6,611负债-1,010 2,4412.2.2 储备资产3,429 4,4372.2.2.1 货币黄金0 02.2.2.2 特别提款权-3 32.2.2.3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9 -532.2.2.4 外汇储备3,423 4,4872.2.2.5 其他储备资产0 03.净误差与遗漏-2,130 -2,227现状及影响(个人理解)2015年,据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经常账户余顺差3042亿美元,货物顺差5762亿美元,总差额2130亿美元。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报告1. 简介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内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情况。
本文将通过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个组成部分,来帮助读者理解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
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2.1 经常账户经常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贸易情况。
具体包括出口和进口商品的价值、旅游支出、服务贸易、收入转移和资本利息等。
经常账户的结余与赤字情况通常被视为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2.2 资本账户资本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情况。
主要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其他投资等。
资本账户的结余或赤字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资本流动情况。
2.3 金融账户金融账户记录了一个国家在金融市场上的资本交易情况。
包括外汇储备的变动、直接投资的变动以及其他投资的变动等。
金融账户的结余或赤字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表现。
3.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要分析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3.1 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来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或统计机构提供。
了解数据的来源和可靠性对于正确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是至关重要的。
3.2 分析经常账户的结余或赤字情况经常账户的结余或赤字通常是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的重要起点。
如果经常账户出现赤字,可能意味着一个国家的进口超过了出口,需要通过资本账户或金融账户的资本流动来弥补。
3.3 分析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结余或赤字情况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结余或赤字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资本流动情况。
通过分析这些账户的变动,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投资趋势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对该国家的信心。
3.4 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观察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长期趋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同时,分析短期波动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可能的经济风险和挑战。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
通过以上截取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全年澳大利亚商品货物贸易呈现逆差。2015年全年商品货物出 口250957$ Millions,进口276737 $ Millions,与2014年全年相比,出口减少了5.93%,进口增长了 3.91%。商品货物从2014年的顺差431 $ Millions到2015年的逆差25780 $ Millions。 而服务方面,2015年继续呈现逆差。全年服务贸易出口66166 $ Millions,进口73899 $ Millions,与 2014年同比增长了9.95%和4.96%。
PAGE: 02
澳大利亚
国际收支平衡表 分析
数据源:
澳大利亚1959-2016 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
分析二
PAGE: 03
澳大利亚
国际收支平衡表 分析
数据源:
澳大利亚1959-2016 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
文字解析
➢2013年经常账户亏损5326亿美元,其中货物和服务项目逆差1050亿美元,贸易项目中货物实 现顺差456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1507亿美元。从国际收支的结构来看,澳大利亚经常项目收 支顺差的主要来源是货物,而货物和服务项目中,货物收支为顺差,服务收支逆差,这表明澳 大利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主要依靠实际货物出口来获取顺差。
2015年,我国经常 账户顺差18272亿元 人民币,资本和金融 账户逆差8258亿元 人民币。 按美元计价,我国经 常账户顺差2932亿 美元,资本和金融账 户逆差1611亿美元。
2015年,我国非储 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逆差29814亿元人 民币,储备资产减 少21537亿元人民 币。 按美元价,非储备 性质的金融账户逆 差5044亿美元,储 备资产减少3429亿 美元。
4.5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与管理PPT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与管理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一、中国国际收支的发展历程1978 19791993 19942000 20012004 2005第一阶段:建国初期至1978年总体特征第二阶段:1979至1993年1979总体特征第三阶段:1994至2000年19941996121总体特征第四阶段:2001至2004年总体特征200220001655.7 200460992002 177.92003184第五阶段:2005-至今二、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账户分析(一)经常账户变化分析6,0005,0004,0003,0002,0001,000-1,000-2,000-3,000经常账户差额货物贸易差额服务贸易差额初次收入差额二次收入差额图1 2005-2018年度中国经常账户子项目收支状况单位:亿美元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1.经常账户连续多年顺差,保持基本平衡2016201849120182.货物贸易账户持续顺差,顺差规模在波动中扩大20112018395220183.服务贸易账户由顺差转为逆差,且逆差规模持续扩大2009201829222017201823704.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波动性逆差,但影响作用微弱201420185142013201420152018245.中美贸易额分析20182018 12(二)资本与金融账户变化分析▲图2 2005-2018年度中国资本和金融账户子项目收支状况▲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2018 13061. 直接投资差额基本保持顺差▲图3 2005-2018年中国直接投资基本情况▲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2016201810702.93120162164201720184▲图4 2005-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220182018154420184915▲图5 2005-2018年来华直接投资状况▲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2.证券投资总体波动性顺差,近年顺差增大201520182.66201843012637 1.4▲图6 2005-2018年中国跨境证券投资流动净额▲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1)我国对境外证券投资波动性增长,但近年下降20052016201720182018177358(2)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波动性增长,近年净流入额逐年增加2015201520186079953.我国其他投资除个别年份外,总体呈现逆差20092010 20112018217497245193▲图7 2005-2018年中国其他投资净额及具体构成▲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1 2(三)我国的外汇储备变动分析20058818.72201438430.184.36201533303.6220183072720176729▲图9 2005-2018年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变动图▲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四)误差与遗漏变动分析20092009 414201466920152130 20181602三、中国国际收支管理(一)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二)维护外汇市场稳定,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分析(Word)
2009年平衡表及分析注:1.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分析: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现象。
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9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
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2495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294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433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337亿美元。
2009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48亿美元,较上年上升6.64倍。
其中,资本项目顺差40亿美元,金融项目顺差1409亿美元;金融项目中,直接投资净流入34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38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入679亿美元。
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因交易而增加3984亿美元,按可比口径较上年减少17%。
其中,货币黄金增加49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111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净增加3821亿美元 (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增加4亿美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金融项目里,我国在直接投资和其它投资项目方面处于顺差地位,而在证券投资方面出现逆差。
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方面正好互相抵消,基本不会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在金融账户上的盈亏状况。
也就是说,我国在金融账户上盈余主要来自直接投资项目的盈余。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虽然并不能代表全部国际收支,但它放映的是一个国家真实资源综合变化的实际情况,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经常项目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是以自主性交易的借贷方差额为判断标准的,即一国的经常项目差额维持在合理的状态下,该指标为(经常项目余额/一国GDP<=5%)。
由上表可见,2009年经常项目的借贷方差额为2971亿美元,占我国GDP比例为6.1%(>5%),因此我国经常项目余额已超出了合理的范围,我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且失衡状态已持续了5年(2005—2009)之久。
但2003至2004年,我国的国际收支尚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失衡状态从2005年才开始出现。
202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解读
202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解读202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中国在全球经济活动中收入和支出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报告。
该平衡表反映了中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货物、服务和资本交流的情况,能够为国家政策制定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提供重要参考。
根据202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国际收支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绩。
首先,中国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这意味着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出口远远超过进口。
这一现象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出口国的地位密切相关。
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和大规模生产能力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使得中国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
其次,中国在服务贸易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服务贸易包括旅游、金融、教育、技术咨询等领域的交流。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资源的国家,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客。
此外,中国的金融和技术产业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和合作伙伴。
第三,中国的资本流动也呈现积极的趋势。
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FDI),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纷纷将资本投入到中国的制造、服务和高科技行业中。
然而,尽管中国在国际收支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绩,我们也要看到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国的贸易顺差过大可能会引发国际贸易争端和关税壁垒。
中国的贸易顺差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采取了贸易限制措施,导致贸易争端的升级。
其次,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
中国的旅游和金融服务对外流出的规模远远大于流入的规模,这意味着中国在服务贸易中仍然存在巨额的支付顺差。
这一问题仍然需要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的关注和研究,以便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此外,中国的资本流动也面临一定的风险。
尽管中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如跨国公司的转移定价和资本流动的风险等。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和监督,以确保资本流动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2000-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00-2010年中国国际收⽀平衡表分析2000—2010中国国际收⽀平衡表分析⼀、经常账户分析1、基本数据:(引⾃国家外汇管理局)单位:千美元2、数据图表:经常账户由以上数据和图标可见经常账户贷⽅⾃2000-2008年稳步增长,2008-2009年贷⽅账户下降明显,但是2010年有迅速回升且增加额超过2009年,⽽经常账户借⽅与贷⽅⾛势基本相同,且从2000-2010年贷⽅数额⼀直⼤于借⽅数额,虽然2008-2009年受⾦融危机影响出⼝减少,但由于进⼝也受到影响,共同作⽤之下并未导致经常账户的逆差,最终导致持续⼗年的经常账户顺差。
但就差额来看从2008下半年开始经常项⽬收⽀状况持续改善。
⼆、⾦融账户分析1、基本数据:(引⾃国家外汇管理局)单位:千美元2、数据图表:资本与⾦融账户借贷双⽅⾛势基本⼀致,2000-2007年借贷双⽅持续增长,并于2007年达到历史新⾼,之后受⾦融危机的影响⾦融市场信⼼下降,借⽅2007-2009持续下降,贷⽅虽受到影响但受影响时间较短,2008年降幅明显减⼩以致2008年本账户仍保持顺差,2009-2010⾦融市场快速恢复,借贷双⽅不仅快速上升且达到历史新⾼,以此同时顺差也达到历史新⾼。
三、储备资产账户分析12、数据图表:以上数据可见受“双顺差“推动我国储备资产账户2000-2010年⼀直保持逆差,在2008达到历史⾼点,之后虽然总额较2008年有所下降但由于贷⽅为0所以仍保持较⾼⽔平。
四、总评2000-2010我国连续⼗年保持“双顺差”,具体说来经常账户之所以会持续顺差主要是货物贷⽅数额持续⼤量⼤于借⽅,即货物收⽀持续顺差,同时服务逆差得到改善。
⽽资本与⾦融账户顺差⾸要要贡献者是外国在华直接投资(FDI),其次是境外对华证券投资和外债。
导致“双顺差”的主要原因分析:经常账户盈余原因:⼀、我国经济中储蓄⼤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其次是国内和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
中国在经济衰退时容易出现经常项⽬盈余,⽽在经济过热时出现经常项⽬⾚字。
最新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中国2005-2010年资本与金融项目差 额汇总表
•
单位:亿万元
•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一直 呈现波动变化。且随着我国的经常项目顺差的扩 大,使得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在总差额中占 的比例呈下降的趋势,至08年,我国的资本与金 融项目顺差仅占总顺差的4%。我国的资本与金融 账户的顺差中,金融项目的顺差占了绝大部分, 而金融账户的顺差主要是由直接投资的顺差引起 的。在07年则有了巨大幅度的增长,这主要是由 于外国对华投资的显著增加。 08年外资对华投资 仍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增速明显减缓, 2009年到2010看增速明显加大。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2
且随着我国的经常项目顺差的扩大使得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在总差额中占的比例呈下降的趋势至08年我国的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仅占总顺差的4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05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 2005 年,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外贸易快速 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大规模,国际收支继 续保持“双顺差” 。其中:
• 1:经常项目顺差明显扩大,经常项目顺差 1608 亿美元,比 2004 年增长134%。
• 2: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有所下降, 资本和金融 项目顺差 630亿美元,下降 43%。
• 3:国家外汇储备增加 2089 亿美元,达到8189亿 美元。
பைடு நூலகம்
• 从经常项目差额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在 2005-2009年持续维持经常项目顺差。 2005-2007年的增速明显。2005-2008总差
国际收支平衡表解读
国际收支平衡表解读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活动的重要统计工具,反映了一个国家与外界的经济往来,包括货物和服务的进出口、资本流动以及转移支付等。
该表的解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国际经济状况和竞争力。
首先,关注出口和进口的差额,即贸易顺差或贸易逆差。
贸易顺差表示一个国家在货物和服务贸易方面的出口超过进口,反映了该国出口竞争力的强劲。
相反,贸易逆差意味着进口超过出口,可能表明该国在某些领域缺乏竞争力,依赖进口过多。
其次,资本流动的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
资本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等。
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在其他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参股企业,反映了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和方向。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购买外国证券,例如股票、债券等,反映了资金在外国市场的运作。
其他投资涵盖了存款、贷款和借贷拆借等,在国际资金流动中起到了辅助作用。
此外,转移支付也是关键的一部分。
转移支付是指居民或政府在没有获得对等回报的情况下,向外国进行的付款。
这包括国际援助、国际移民的汇款等。
转移支付对国际收支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国际社会责任和对他国经济的影响力。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金融账户和非金融账户的情况。
金融账户主要包括国际投资、储备资产和外债等,反映了一个国家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和金融状况。
非金融账户主要涉及实物贸易和转移支付等,反映了实体经济活动的情况。
总之,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我们了解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活动情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其内容的细致解读,可以深入了解国家的贸易状况、资本流动、转移支付以及金融状况等方面的情况,为国家的经济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2007年至今:国际收支进入飞速发展阶段。
优惠的政策以及合适的投资时间和环境促使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注入。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大规模顺差有其历史必然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迅速伸延,配套供给能力大大提高,国产材料和配件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全球产品供应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稳步上升。
中国特殊贸易结构是造成大规模顺差的客观原因。
其一,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中国进口产品以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为主,出口以低附加值的消费品和机电产品为主。
在国内投资需求减弱的情况下,这种贸易结构一方面造成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进口增速减缓,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造成制成品出口大量增加。
其二,从贸易方式看,中国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由于加工贸易存在大量顺差,使加工贸易顺差在弥补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逆差后,还出现较大规模顺差。
中国国际收支多年来持续双顺差,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实力,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多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总体状况: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双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增加,增长迅速;货物贸易顺差逐年增加,但服务贸易却连年逆差,且规模不断扩大。
收入项目一直是逆差。
2009 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经常账户顺差大量减少; 错误与遗漏账户数额偏大,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增加。
2011 年 4 月 1 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新口径之下的2010 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并通过口径调整,对 2005 年~2009 年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了修正。
累计 2005 年~2010 年 6 年,以流入规模计算,国际收支口径累计流入 9686 亿美元,商务部口径仅为累计流入 5127 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 1.89 倍。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负面冲击,但是中国的国际收支特别是经常项目账户顺差依然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年中国国际收支平横表分析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年中国国际收支平横表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综合性财务报表。
通过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投资、服务等方面的交往情况,以及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债务状况、外汇储备状况等重要经济信息。
一、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三个部分: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1.经常账户:反映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的交易。
具体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和经常转移四个子项目。
2.资本账户:反映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3.金融账户:反映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的交易,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二、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方法1.总量分析:观察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总额,了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情况。
例如,经常账户余额、资本账户余额和金融账户余额等。
2.结构分析: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各个子项目,了解各个项目的比重和变化情况。
例如,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和经常转移在经常账户中的比重,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在资本账户中的比重等。
3.趋势分析: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了解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趋势。
例如,经常账户余额的变化趋势、资本账户余额的变化趋势等。
4.影响因素分析:分析影响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因素,例如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政策变化、国际贸易环境等。
三、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结果1.经常账户余额:经常账户余额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情况。
近年来,中国的经常账户余额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说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其中,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是经常账户余额的主要来源。
2.资本账户余额:资本账户余额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情况。
近年来,中国的资本账户余额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说明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具有较强竞争力。
国际收支平衡表各项目包涵的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个国家与世界各国之间经济交往情况的统计表,它记录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国外的经济往来,包括进出口商品、服务、资本和转移支付等方面的收支情况。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是国际收支统计制度的核心,是国际收支统计的基础,它的编制和公布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金融政策的执行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情况的一个总结。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录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国际收支情况,包括国际收支的各个项目。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货物贸易:货物贸易包括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进行的商品进出口活动。
其中,出口商品是指国家向其他国家出售的商品,进口商品是指国家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
货物贸易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的项目之一,也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常常关注的重点。
2. 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进行的服务进出口活动。
包括了各种服务,如金融服务、保险服务、运输服务、旅游服务、交流服务等。
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资本与金融:资本与金融项目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其他国家进行的资本和金融活动。
包括了国家间的直接投资、证券投资、政府部门的借贷活动、国际金融机构的贷款和借款等。
资本与金融项目的收支情况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资本流动和金融活动。
4.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向其他国家的个人、家庭和政府进行的不需要直接对应的支付,比如国家间的援助、捐助以及国际组织的捐赠等。
转移支付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是一个相对较小但是不容忽视的项目,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非商业性的收支活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与国际间经济往来的一个总结,它记录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国际收支情况,包括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与金融、转移支付等项目。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以2010年为例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和表现形式。
它集中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交易的规模和结构。
通过对国际收支平衡表有关资料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可以评价一国的经济地位及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发现问题,找出症结,寻求对策,为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关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常规分析,包括总量和结构分析、差额分析以及动态分析三个方面。
(一)国际收支总量及其结构分析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的水平,考察对外交易实际达到的总规模;通过各类对外交易的流量水平,考察国际收支的结构特征;通过国际收支指标的对比,考察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
根据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得出,2010年总体,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储备资产持续增长。
2010年中国的货物和服务出口总计为175262076万美元,进口总计152055868万美元,分别占当年经常账户收入、支出的90.03%和92.64%。
其中,货物出口为158141748万美元,货物进口为132723758万美元,分别占当年经常账户收入、支出的81.23%和80.86%;服务出口为17120328万美元,服务进口为19332110万美元,两者分别占2010年经常账户收入支出的8.79%和11.78%。
这说明货物和服务贸易占中国经常账户的绝大比重,其中又以货物贸易为主,服务贸易的规模较小。
(二)国际收支差额及其平衡分析对于国际收支本身,则往往是不平衡的,为了对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进行分析,我们还需要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础上计算各种国际收支差额。
2010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与GDP之比为5.2%,与2009年持平。
货物贸易顺差2542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221亿美元,收益顺差304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429亿美元,分别占2010年经常账户顺差的83.24%,7.24%,9.95%,14.06%。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第六小组一、国际收支概况根据统计表显示,去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呈现顺差,而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出逆差,国际储备仍然保持较快地增长。
2012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931亿美元,同比增长41.78%。
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出口20569亿美元,货物进口17353亿美元,顺差3216亿美元;服务项目收入1914亿美元,支出2812亿美元,逆差898亿美元;收益项目收入1604亿美元,支出2026亿美元,逆差422亿美元;经常转移收入512亿美元,支出477亿美元,顺差35亿美元。
201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68亿美元,而2011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655亿美元。
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1911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47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出2600亿美元。
虽然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了小幅的逆差,但是在经常项目存在较大顺差的推动下,2012年中国国际储备也出现了较为快速增长,但是较2011年的增速慢。
其中,特别提款权减少了5亿美元,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6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987亿美元,总体上储备资产增量低于去年同期增加3878亿美元的水平,外汇储备的增量也低于去年的3848亿美元的水平。
外汇贮备较多意味着我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汇率的能力增强,对加强外汇市场参与者对其货币的信心十分有利,相应的也有助于本币汇率的上升。
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的偿债能力也进一步加强。
二、具体分析(一)经常项目差额分析经常项目差额是由经常项目的借方和贷方之差,经常账户由三个子项目构成,分别为货物与服务项目(又称贸易项目)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因此经常账户差额就可以写为:经常账户差额=贸易账户差额+收益差额+经常转移差额如果差额为正,则经常账户盈余,如果为负则经常账户赤字,如果为零,则经常账户平衡,经常账户差额的变化受其子项目差额的影响,其子项目和内部结构的变化都将直接影响经常账户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 年开始,按照《手册》(第六版)的要求,服务项下的“转手买卖”记录在货物贸易 项下,货物贸易项下的“来料加工”和“出料加工”被记录在服务项目下。
运输:
国家外汇管理局使用国际交易报告系统和运费估算的方法得到相关数据。
旅游:
旅行贷方的数据来自国家旅游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交易报告系统。国家旅游局通过由 国家统计局进行的抽样调查收集数据。使用国际交易报告系统数据补充一年以上留学收入数 据。
《办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的程序,负 责组织实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并进行监督、检查;统计、汇总并公布国际收支状况和国际投 资头寸状况;制定、修改本办法的实施细则;制发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单及报表。政府有关部门 应当协助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
国际收支统计数据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
1.2.3 统计机构/单位的产品界定
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发布仅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进行。新闻媒体、报刊或其他网 站的国际收支统计数据均为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转载,而非发布平台。
1.2.4 方法、源数据及统计技术发生重大变动需预通知机制
国际收支统计方法、数据源的重大变化将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的公告栏提前对外 发布(如关于实施《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表》(第六版)所涉调整的一系列文章),或通 过注释形式随国际收支统计数据一同发布。
1.1.1 数据生成建立在公正的基础上
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独立确定中国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数据 源、统计和编制方法。
1.1.2 数据来源及统计方法的选择以及有关数据公布的决定完全是出于统计考虑
自 2015 年起,中国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 手册》(第六版)编制。自 2009 年《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发布后,国 家外汇管理局就开始了统计制度和数据源调整的准备工作。包括:一是 2013 年,国务院第 642 号令公布了《关于修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的决定》;二是全面修订完善国际收支统计配 套制度,完善统计框架。修订了《涉外收支交易分类与代码》,新的《涉外收支交易分类与代 码(2014 版)》于 2014 年 5 月 1 日正式启用,并相应升级了国际收支交易报告系统;发布《对 外金融资产负债及交易统计制度》,该制度自 2014 年 9 月正式施行,采集金融机构对外金融 资产负债的流量和存量数据;修订贸易信贷调查制度;尝试开展运输收入调查;完善旅行支出 的估算方法等。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部门每季度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数据及形势,并接受媒体提问, 回应关切问题。
0.4.1 确保质量的措施
国家外汇管理局重视数据质量,包括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制定核查制度指导 分支机构开展核查工作保证数据质量。
0.4.2 在统计项目计划与实施过程中对质量进行监测的措施
国家外汇管理局持续关注国际收支统计数据质量。在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外汇局依赖 电脑程序进行自动核查,也进行人工核查。国家外汇管理局注重与数据提供者、使用者以及媒 体等沟通数据质量问题。
2.2.1.3 未记录的行为
对于违反法律或规定的非法行为的规模,如通过地下钱庄所进行资金转移和交易,没有进 行相应地推算。
2.3.1 使用的分类/分部门系统基本符合国际通行标准
原则上,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标准组 成对国际收支交易进行分类和公布。
2.4.1 使用市场价值衡量流量和存量
但是金融账户没有使用第六版的符号,而仍使用第五版的符号,即金融资产净增加用负值 表示,净减少用正值表示;负债净增加用正值表示,净减少用负值表示。
3.1.1 源数据采集安排
总体上看,国际收支数据源能够满足国家外汇管理局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需要。这些数
4
据源包括国家外汇管理局为进行国际收支统计所开展的国际交易报告体系、全数调查、抽样调 查,还包括相关政府部门所开展的调查、行政记录,国际组织所进行的统计等公开信息。
在可以得到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国际收支交易按市场价格对交易定值,贷款和存款等债务 工具按账面价值定值。
货物进口和出口均按离岸价格定值。来自海关的进口数据是到岸价格数据,国家外汇管理 局采用定期更新的运费和保费调整系数对海关进口数据进行调整,以得到离岸价格数据。
2.4.2 按权责发生制进行计量
总体上,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项交易遵循《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所 要求的权责发生制进行记录。如一般商品在货物通过海关边境时记录,对外金融资产负债交易 在交易主体进行会计账务处理时记录。
0.质量的前提条件
0.1 法律及制度环境
0.2 资源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诠释文件
0.1.1 收集、处理和公布数据的职责规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按照《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采集和发布国际收支统计数据。1996 年 1 月 1 日正式施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是国际收支统计的基础性法规。2013 年 11 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修改后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新办法自 2014 年 1 月 1 日 起 施 行 。 《 国 际 收 支 统 计 申 报 办 法 》 见 国 家 外 汇 管 理 局 官 方 网 站 ()。
原则上,国际收支统计数据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同步对外界(包括其他政府部门、 商业机构和公众使用者)发布。在数据发布之前,该数据被标示为“内部”,其他任何政府部 门、任何机构和个人不能提前获得该数据。
但是,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领导有权在数据公布前 3-5 天获知国际收支统计数据, 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其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回应媒体的问题并引导使用者正确解读国际收支统计 数据。
国际收支统计工作的人员、系统及工作经费均由行政经费予以保障。技术系统及工作均需 要提前一年申请并纳入次年计划方可获得经费支持,同时凡纳入计划的系统及工作均需保证按 时完成,并定期接受局内综合部门的督促,并报告进展情况,以保证经费的有效使用。
0.3.1 监测现有数据在满足使用者需求方面的相关性和实际效用
1.3.1 工作人员行为指南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工作人员为政府公务员,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 规定履行职责。
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人员须遵守《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规则》。 此外,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第十六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国际收支统计人 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任何机构和个人提供申报者申报的具体数据。
国家外汇管理局主要通过计算机系统采集、汇总国际收支统计数据,计算机系统由技术支 1
0.3 相关性 0.4 其他质量管理
1. 确保真实性
1.1 制度真实性
持部门予以保障。
国际收支统计工作开展的经费由行政经费予以保障,新统计项目的开展、培训等经费需要 在预算年度执行前申请并获得批准。
0.2.2 确保资源有效利用的措施
但受数据源所限,部分交易采用收付实现制记录,如服务贸易、二次收入的部分项目采用 了国际交易报告系统采集数据,其为收付实现制数据。
2.4.3 计算总额和净额的程序基本符合国际通行标准
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经常账户、资本账户采用全额方式记 录贷方和借方发生额,金融账户采用净额方式记录资产负债的净变动。
2.1.1 有关概念和定义的整体框架符合国际通行标准
国家外汇管理局所公布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概念框架、分类均遵循《国际收支和国际 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
3
2.2 范围
受数据源和统计方法所限,国家外汇管理局在编制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时会在几个子项目 上与国际标准有偏离,详见 2.2.1.2 例外部分。
1.2.1 公众了解数据收集、处理和公布的法规
国际收支统计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均可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 ()获取。
国际收支统计的编制方法、指标解释、发布时间表均可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 ()获取。
1.2.2 政府内部在数据发布前提前获取统计数据情况
2
1.2 透明性
1.3 道德标准
2. 方法健全性
2.1 概念和定义
次以中、英文公布)上可获得国际收支平衡表。
1.1.3 对统计数据的错误解释与错误使用进行评论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发布国际收支数据时均配以简短新闻通稿。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权就对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的误解和错误使用进行评论。针对媒体或使 用者的回应文章可从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获得。 国家外汇管理局通过《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半年度/年度)对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的正 确解读进行引导。
目前,中国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涵盖非金融部门的国际交易报告(ITRS)、金融部门的直 接申报、企业抽样调查等统计。另外,中国国际收支统计的数据源还包括中国其他政府部门的 统计以及国际组织的数据。
目前,国际收支平衡表发布渠道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 同时,在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外汇管理年报》(1997 年第一次以中、英文公布)、《中国国 际收支统计年报》(1999 年第一次以中、英文公布)和《中国国际收支报告》(2005 年第一
0.1.2 与其他数据生成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调
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的采集、加工和 发布。国家外汇管理局所发布的国际收支统计数据与国民账户统计数据在标准、概念和原则上 充分协调。
在国际收支统计数据合作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与国家统计局、海关、人民银行、商务部、 证监会、旅游局等部门均保持良好数据合作关系,定期共享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所需数据源, 并就统计标准调整等事项进行沟通。
2.2.1 范围
2.3 分类/分部门 2.4 计量基础
3. 准确性和可靠性
3.1 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