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经济学 第五章 生产理论 (1)
• 规模经济通常是指规模报酬递增。规模不 经济通常是指规模报酬递减。
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 生产规模的扩大之所以会引起产量的不同 变动,可以用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来解 释。 • 内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 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 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主要有:
• 第一,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机器设备。机 器设备这类生产要素有其不可分割性。当 生产规模小时,无法购置先进的大型设备, 即使购买了也无法充分发挥效用。只有在 大规模生产中,大型的先进设备才能充分 发挥其作用,使产量更大幅度地增加。
•
•
2.这一规律研究的是把不断增加的一种可 变生产要素, 增加到其他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对产量 或收益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情况普遍存在。 在农业中,当土地等生产要素不变时,增 加施肥量;或者在工业中,当厂房、设备 等生产要素投入不变时,增加劳动投入; 等等。
•
• • • •
3.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 增加所引起的 产量或收益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 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 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绝对减 少。
• 第三,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 大。
三、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 劳动量的增加应在Ⅱ区域为宜。至于在哪 一点上,还要考虑其他因素。 • 首先要考虑厂商的目标,如果厂商的目标 是使平均产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增 加到A点就行了。如果厂商的目标是使总产 量达到最大,那么,劳动量要增加到B点。 • 其次,如果厂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那 么就要考虑成本、产品价格等因素。
• 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 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它可以表现为: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企业 能够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 要素,而较小规模的企业可能无法利用这 样的技术和生产要素。随着对较多的人力 和机器的使用,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够 更合理和专业化。此外,人数较多的技术 培训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管理,也 都可以节省成本。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
• (1)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 报酬,是成本的组成部分,它 包括在成本中。
• (2)超额利润,又称经济利润, 简称利润,是超过正常利润的 那部分利润
•Л =TR-TC 12
利润最大化原则
• 利润最大化就是该赚的钱每一分都赚到 了,因此利润最大化不能理解为赚钱越 多才叫利润最大化,有时亏损亏到最小 也叫利润最大化。
与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4
2.生产函数
• 1、含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 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 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最 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 Q=f(X1,X2,••••Xn) • Q= f(L,K,N,E) • Q= f(L,K)
5
2、三种常见的生产函数:
• 线性生产函数只考虑劳动和资本两个生产要
宏微观经济学
密云电大
冯宝兰
1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 要求掌握从生产行为角度研究 商品市场的供给问题,包括生 产成本理论的基本范畴,生产 要素的合理投入和两种生产要 素的最佳组合以及短期成本和 长期成本的问题
2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 生产与成本理论的基本概念 •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 •等产量曲线及特点
素,其函数式为:Q= a0+aL+bK
•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实为指数函数,
Q=ALαKβ
• 齐次生产函数,如果一个生产函数的每一种
投入要素都增加λ,(λ>1)引起产量增加λn
倍,这种函数称为齐次生产函数,称为该生
产函数的齐次生产函数。Q=f(L,k,···)则,齐
数函数为:f(λL, λk···)=λn f(L, k···)
•等成本线
西方经济学 第4章 生产理论
(2)厂商向市场提供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实 现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产量最大)。
4
厂商的类型
生产者(厂商)可以采取个人、合伙和公 司性质的经营组织形式。 个人企业是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合伙企业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合资 经营的厂商组织;
公司企业是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厂商组 织。
5
企业的目标
对生产者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基 本假定是: 利润最大化[Profit aximization] 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唯一目标。 利润最大化被认为是企业的理性 行为。
K
R
E A B D
K2 K4 K5 L 2 L 4 L5
Q f ( L, K )
9
常见的生产函数 (1)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2)柯布 —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0
常见生产函数 1: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仸何一对要素投入 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 下面的参数 U、V 称为固定的技术系数。
L K Q min ( , ) U V L K Q U V
33
3)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
TP L d( ) dAPL L dL dL
C’
MPL,APL
1 dTPL 1 TPL 2 L dL L
1 (MPL APL ) L
APL L
0
3
MPL
34
(1)两者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C’。在C’点以前, MPL曲线高于APL曲线, MPL曲线将APL曲线拉上;在C’ 点以后,MPL曲线低于APL曲线, MPL曲线将APL曲线 拉下。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 MPL曲线的变动都快 于APL曲线的变动。 当MPL >APL时, APL曲线上升; 当MPL < APL时,APL曲线下降; 当MPL= APL时 , APL值达到极大值。 (2)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L曲线先上升 后下降,所以,当MPL曲线和APL曲线相交时, APL曲 线达到最大值。
经济学 消费理论(2)考试第一题
两种方法分析: 一、基数效用论 ---- 边际效用分析法 二、序数效用论 ----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一、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满足。
1、效用U (Utility):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 到的满足程度。
完全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满足程度高,效用大; 满足程度低,效用小。 效用 幸福= ————萨缪尔森提出 欲望
一、生产函数
生产四要素: 劳动 L、 资本 K、 土地 N 、 企业家才能 E
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的投入存在着一 定的依存关系。 Q = f(L、K、N、E)--- 生产函数
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以一般的简化为, Q = f(L、K)
技术系数---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 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的“市场”价值很低; 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 。 许多奢侈品(钻石) “使用”价值很小,但 市场价格很高,经常可 以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 品。
6、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的假设前提 消费者的偏好(嗜好)既定 消费者的收入既定 商品的价格既定
1)把全部收入用完。 2)每一元钱都化在刀口上,即每一元钱 用在不 同商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 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
吃?
说明了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不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
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傻子地主》
从前,某地闹起了水灾,洪水吞没了土地和房屋。人们纷纷爬上 了山顶和大树,想要逃脱这场灾难。 在一棵大树上,地主和长工聚集到一起。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 子 ,警惕地注视着长工的一举一动,害怕长工会趁机把金子抢 走。长工则提着一篮玉米面饼,呆呆地看着滔滔大水。除了这篮 面饼,长工已一无所有了。 几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长工饿了就吃几口饼,地 主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地主舍不得用金子去换饼,长工也 不愿白白地把饼送给地主。 又几天过去了,大水悄悄退走了。长工高兴地爬到树下,地主却 静静地躺着,永远留在大树上了。
西方经济学概论第三章
0
1
2
3
4
5
L
(2)等产量线的特征。
A. 向 右 下 方 倾 斜 , 斜 率为负。
表明:实现同样产量, 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
K
少另一种。
B. 凸向原点。
Q L
C.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 产量线,不能相交。
无数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不同曲线代表不同产量。
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越高 高位等产量线的要素组合
否则与定义相矛盾。
量大。
四、等产量曲线斜率和“脊线”
等产量曲线的斜率可以为负也可以为正。 当等产量曲线斜率为负时,表明两种生产要素可以互相替代, 一要素增加,另一要素减少。 当等产量曲线斜率为正时,两种要素必须同时增加才能达到 一定产量。 要生产既定的产量,在 两条脊线内总能找到比 脊线外更有效率或更便 宜的投入组合方式,所 以两条脊线之间的区域 被称为生产的经济区。
K 600
注:与消费预 算线比较
O
300
L
等成本线
成本支出或要素价格变化对等成本线的影响
K A1
成本支出增加使等成本线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A0 A2 O
成本支出减少使预算线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2
B0
B1
L
等成本线
成本支出或要素价格变化对等成本线的影响
K
劳动L价格下降使等成本线 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斜率变小
Q K
L
1
2
3
4
5
1
2 3 4 5
20
40 55 65 75
40
60 75 85 90
55
75 90 100 105
65
经济学基础第四章生产理论
可见,等于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等成本线一般分析
❖ 要素的投入与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受技术水平所限制;而厂 商的产出水平和要素投入选择,则要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 使下,根据商品和要素的价格来决定。因此,生产一定数量 商品所要付出的代价——成本,将决定厂商如何进行生产。 生产成本是厂商的经济约束。
利润与成本
❖ 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 ❖ 利润 = 总收入 — 总成本 ❖ 生产并销售出商品获得的货币收入,即为厂商的总收
入。 ❖ 生产要素的获得和使用,需要支付一定的回报。生产
中支付的要素报酬 ❖ 在经济学中,总成本包括所有的成本。 ❖ 由于生产要素具有多种用途,一种要素因用于生产某
表示固定比例 K3 生产函数的所
有产量水平的 K2
最小要素投
入的组合
K1
0
L1
L2
L3
L
短期生产函数 (一种生产要素变化)
__
K ❖ 假定资本投入量固定,
劳动投入量可变
__
则表达式: Q f (L, K)
上式表示在资本投入固定时,由劳动投入量变化 所带来的最大产量的变化。
❖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 成本:经济分析中,厂商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隐含成本。 直接成本:是厂商购买生产投入品的支出。 隐含成本:是厂商生产中使用而未直接支付报酬的自有
资源的机会成本。 ❖ 机会成本: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用于某一用途的机会成本,
为该种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所能获得的价值。 ❖ 社会成本:个别厂商的生产所带来的总的资源损耗。
L
F
(L, L
K
)
PL
MP L PL
0
自考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
自考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四】一、单项选择题1.在经济学中假定厂商的目标是(C)A.成本最小化B.收益最大化C.利润最大化D.效益最大化2.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α代表(A)A.增加1%劳动时产量增加的百分比B.增加1%资本时产量增加的百分比C.技术系数D.一个常数3.增加一单位的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是(C)A.总产量B.平均产量C.边际产量D.单位产量4.一般来说,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曲线呈现的趋势是(C)A.递增B.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先递减后递增5.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C)A.最大B.最小C.为0D.无穷大6.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位于(B)A.0到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曲线的交点之间B.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交点到边际产量等于0之间C.0到边际产量等于0之间D.0到正无穷大7.处于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上的两个点,说明(B)A.两种生产要素组合不同,产量也不同B.两种生产要素组合不同,产量相同C.两种生产要素组合相同,产量不同D.两种生产要素组合相同,产量也相同8.在生产技术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一个特定的生产要素组合所生产的最大产量(B)A.可以为无数个数值B.只有一个数值C.有两个数值D.有三个数值9.两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是(D)A.等产量曲线向左上方倾斜的区域B.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区域C.等产量曲线向左下方倾斜的区域D.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区域10.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B)A.等产量曲线斜率B.等产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C.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D.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绝对值11.决定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的是(C)A.边际效用递减规律B.边际收益率递减规律C.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D.边际产量递减规律1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存在两种生产要素(B)的情形A.完全替代B.存在替代而且不完全替代C.不能够替代D.按相同比例替代13.厂商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是(B)A.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交点B.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C.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等产量线的交点D.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14.生产扩展曲线(B)A.由所有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交点构成B.由所有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构成C.由所有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等产量线的交点构成D.由所有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构成15.厂商利润最大化目标与实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A)A.一致B.不一致C.相矛盾D.无法认定16.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排除在外的要素组合点是(C)A.边际产量为正值B.边际产量为0C.边际产量为负值D.总产量递增二、多项选择题1.在我国厂商的法定形式包括(ABD)A.独资企业B.合资企业C.社会团体D.公司E.社会组织2.在一个特定的生产函数中包括的生产要素一般是(DE)A.土地B.自然资源C.技术D.劳动E.资本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E)A.经济学中的短期是指在1年以下的时期B.经济学中的长期是指1年以上的时期C.经济学中的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期D.经济学中长期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期E.在长期内,所有的要素投入都是可变投入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包括(BE)A.生产技术进步B.生产技术水平不变C.其他投入数量增加D.其他投入数量减少E.其他投入数量不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E)A.总产量曲线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B.只要总产量大于0,平均产量就会大于0C.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于边际产量曲线的最大点D.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大点E.当边际产量小于0时,总产量曲线呈递减趋势6.下列属于等产量曲线的特征的是(ACE)A.等产量曲线有无数多条B.等产量曲线向左下方倾斜C.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D.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可以相交E.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越大7.下列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说法正确的是(BCD)A.等于两种生产要素改变量之比B.等于两种生产要素改变量之比的相反数C.等于等产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D.等于两种生产要素边际产量之比E.等于两种生产要素之比8.下列关于等成本线说法正确的是(BCE)A.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如果成本增加,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要素价格变动导致等成本线旋转D.要素价格变动导致等成本线平行移动E.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三、名词解释1.厂商利润最大化目标答案:厂商从事生产活动,目标是为了取得比生产所花费的成本更高的收入,以便获取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并力图使其最大化。
《西方经济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西方经济学》专升本考试大纲Ⅰ、考试的目的与要求《西方经济学》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基础专业课程。
该课程在整个经济类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该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既与经管类各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密切相关,又为他们提供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工具。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了解现代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能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当前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继续学习其他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或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更加深刻地理解国家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自学应考者应全面系统掌握经济学的总体内容,主要结论和应用条件,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能力。
试题可能涉及课程中任何有关章节的内容。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和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
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和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事实、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方法分析和解释有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Ⅱ、考试内容第一章需求、供给、均衡价格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作出需求和供给曲线并能分析其移动的原因及结果;能计算均衡价格和产量;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理解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对于厂商、消费者的决策影响;能根据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作出合理的价格决策。
经济学原理--生产理论知识
KE
E
O LE
Q3 QQ1 2 BL
(1)既定成本、产量最大
K
KE
E
O
LE
L
(2)既定产量、成本最小
27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五、生产要素 的最优组合
2、最优要素组合原则(条件)
MPL PL MPK PK
MPL MPK
PL
PK
28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五、生产要素 的最优组合
3、最优要素组合的实现
2、等成本曲线的变动
K A3
K
A1
A
A2
B3
O
B2 B1 L O
C
D
BL
25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五、生产要素 的最优组合
最优要素组合是指在生产技术和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 下,以既定的成本生产最大的产量或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既 定的产量的要素组合。
26
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五、生产要素 的最优组合
1、最优要素组合图 K A
40
成本和成本函数:二、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 表示成本与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C = C(Q)
41
第二节 短期成本:一、短期成本概念
1、短期总成本(STC) 厂商在短期内生产 一定量的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所支
付的全部成本。它包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
总固定成本(TFC):厂商在短期内生产 一定量的产品对 固定要素所支付的全部成本。 总可变成本(TVC):厂商在短期内生产 一定量的产品对 可变要素所支付的全部成本。
38
第五章 成本理论
第一节 成本和成本函数 第二节 短期成本 第三节 长期成本 第四节 长期成本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
39
西方经济学 生产理论(第四章)
二,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内在经济: 内在经济: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 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 增加. 增加. 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 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 第一,使用更先进技术; 第一,使用更先进技术; 第二,实行专业化生产; 第二,实行专业化生产; 第三,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 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进行综合利用; 第四,对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 第五, 第五,生产要素的购买与产品的 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 销售方面也会更加有利.
5.4
4.6
Q
F
TP
Ⅰ
Ⅱ Ⅲ
E AP L MP
MP与TP之间关系 与 之间关系 之间关系: MP>0, TP↑ MP=0, TP最大 最大 MP<0, TP↓
0
A
B
如果连续增加生产要素, 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 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
MP与AP之间关系 与 之间关系 之间关系: 当MP>AP, AP↑ 当MP<AP, AP↓ MP=AP, AP最高,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最高, 最高
内在不经济: 内在不经济:
一个厂商由于本身生 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 量或收益减少. 量或收益减少.
内在不经济原因: 内在不经济原因:
a.管理效率降低; 管理效率降低; 管理效率降低 b.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 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 费用的增加. 费用的增加.
三,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外在经济: 外在经济:
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 扩大, 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 产量与收益的增加. 产量与收益的增加.
K
Q
L
K
Q1Q2 Q3 Q4
L
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 的产量水平; 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 的产量水平. 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 水平越高 高位等产量线的生产 要素组合量大.
第四章 第一节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1、主要内容: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把 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一种或几种不变的 生产要素中时,最初这种生产要素的增加会使 产量增加,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增 加的产量将要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2、作用前提:技术水平不变
注意:
二、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
Q=f(L)
可变配合比例生产函数 假定资本不变是最简单的形式, 属于短期生产理论
1、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1
总产量(total product TP) TPL=f(L,K) TP=AP· L 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AP) APL=TPL/L=f(L,K)/L AP=TP/L 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 MP) MPL=△TPL /△L=dTP/dL MP=△TP/△L=TP`
背景资料2:马尔萨斯和食品危机
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一个主要依据便是边际报酬递减 律。他认为,随着人口的膨胀,越来越多的劳动耕种土 地,地球上有限的土地将无法提供足够的食物。最终劳 动的边际产出与平均产出下降,但又有更多的人需要食 物,因而会产生大的饥荒。幸运的是,人类的历史没有 按马尔萨斯的预言发展(尽管他正确地指出了“劳动边 际报酬”递减)。 在上个世纪,劳动技术改变了许多国家(包括发展 中国家,如印度)的生产方式,劳动的平均产出因而上 升。这些进步包括高产抗病的良种,更高效的化肥,更 先进的收割机械。在二战结束后,世界上总的食物生产 的增幅总是或多或少的高于同期人口的增长。
一个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二区域 一个关系:TP、MP、AP的关系 二个最高点:TP、AP的最高点
课堂练习:
1、在其它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 入越多,则产量越高。 2、在农业中并不是越密植越好,越施肥越好。 3、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减少。 4、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5、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 曲线在任何一点相交。
《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学时数:45 执笔者:胡若痴编写日期:2004年7月修订日期:2008年2月审阅者:李胜领导签字:一、课程的性质与学习目的《经济学原理》是面向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科各专业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掌握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各章建议课时分配(共45课时)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西方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及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理解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学习目标:即掌握一种新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的基本问题;宏、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假设。
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学及研究对象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理解:生产可能线及所说明的问题;掌握:稀缺性的含义;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的三个基本问题;经济学的定义。
第二节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理解: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各自的定义、联系与区别;掌握:宏、微观经济学各自的基本问题和假设。
第三节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研究方法了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各自的含义,实证分析的基本过程;理解: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节经济学发展简史了解: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及现代西方经济学各自的基本观点;理解: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及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创始人、代表作和主要观点。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教学目的:使学生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
本章介绍需求、供给的相关概念及其规律;价格的决定及价格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弹性的概念、弹性的数学分析、以及弹性原理的实际运用,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价格来衡量商品的供求情况以及通过价格分析商品供求状况的能力。
微观经济学《第五章生产理论》
第五章生产理论第一节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一、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
土地,不仅指土地本身,还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劳动,劳动是指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资本,厂商用于生产的一切设备和资金。
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经营和管理企业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和敢于冒风险的能力。
2.生产: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
生产过程可以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投入(in—put),即生产过程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如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二是产出(output),即生产出来的各种物质产品的数量。
3.生产函数。
(1) 概念:生产函数表示一个厂商(或整个社会)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某种组合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2)公式:Q = f ( L, K,N,E )Q = f ( L, K)(3)类型:▲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λQ=f (λL, λK)▲柯布—道格拉斯函数。
Q = ALαK1—α(4)生产函数的性质①产出量是各种投入量的增函数。
②各种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③生产函数所表示的,是在一定投入下的最大产出量。
(5)技术系数为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technological coefficient).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不能改变的,这就是固定技术系数.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可以改变,这就是可变技术系数。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1。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连续把数量相等的某种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时,最初产量会增加,但该生产要素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则增加的产量将要递减,甚至为负数. 理解这一规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这一规律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即社会生产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第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没有发生变化,即生产的规模没有改变;第三,随着某要素的增加,边际收益要经历递增、递减,最后成为负数的过程第四,这一规律是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得出来的,在农业部门中表现比较突出.第五,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研究一种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出发点。
长期生产函数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与规模收益
•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以住宅、汽车、电子通讯、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等行业为龙头,带动钢铁、机械、建材、石化、能源等行业 快速增长的阶段。在这些行业中,多数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要求, 也就是说,投资就要上大项目。
L
无数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否则与定义相矛盾。
离原点越远代表产 量水平越高
高位等产量线的生 产要素组合量大。
2.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边际技术替代率:产量不变,增加一单位某 种要素所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
MRTSLK
1.等产量线的特征.:
A. 向右下方倾斜 ,斜 率为负。
表明:实现同样产量, K 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 另一种要素。
B. 凸向原点。
C.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 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Q L
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K
Q1Q2 Q3 Q4
同一条曲线代表相 同的产量水平;
不同的曲线代表不 同的产量水平。
K
BC
N
E
D Q2
L MA
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PK- K的价格 PL- L的价格 QK- K的数量 QL- L的数量 MPK--- K的边际产量 MPL--- L的边际产量 M --- 成本 MPm--- 每一元成本的边际产量
生产要素最适组合案例
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3/8K5/8,又设 PL=3,PK=5。
根据经验判断:企业规模应该最大的行业是? 服装业·钢铁业·饮食业
浙江到了出大企业的时候
• 浙江企业特别是温州企业以“小型”、“民营”、“低成本” 和“劳动密集”而著称。这些特点在过去是优点,在今后还是优 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两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一定产量下,两种要素的最佳比例
•在比例最佳的条件下,两种要素投入的总量
4.1 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等产量线
•等成本线
•要素最佳组合
等产量曲线
200
3=Q 100
1=Q 150
2=Q L
K 凸向原点
距离原点越远,产量越高
两两不相交
边际技术替代率
K
L LK MP MP dL dK L K MRTS -==∆∆=劳动替代资本L
L K K 维持产量不变时,用一种生产要素替代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比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
产量曲线上某点的斜率
等成本线rK
wL C +=工资利率w C
L
K
r C
K
L P P r w -=-斜率等于要素价格比
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时,两种生产要素组合的比例最佳
•等产量线的斜率:
•等成本线的斜率:
•要素最佳组合的条件:K
L LK MP MP dL dK L K MRTS -==∆∆=K L P P r w -=-K
L K L
P P MP MP
=
4.2 最佳生产规模
•同比例扩大两种要素的投入量(也即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总产量如何变化呢?生产规模
两种要素的投入量
产
量规模不经济(规模收益递减)
规模经济(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收益不变
思考
•为什么中国发展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美欧等发达国家则主要是资本和技术密集
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