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城市用地分类与主要用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工业区,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 279.97公顷
3.逐步搬迁河西旧城区内和河东城 市中心区内的现状零星工业企业
4.马家河地区的建材工业近期限制 发展,远期逐步取消,远景恢复自 然山林生态原貌
湘潭高新区控规
1、概况
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经湖南省 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9年3月18日,经国 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按环境污染程度:隔离工业、 严重 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有一定干扰和污染 的工业、一般工业;
4.2工业用地在规划建设用地中的比重
——一般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15%~25%;
——人均一般10~25平方米。
4.3工业布置的原则 ——有足够的用地且能符合工业用地条件 ——职工居住用地布置在环境较好地段 ——工业区和城市其它部分互不妨碍 ——相关企业联系方便,协作便利
污水处理协作,动力设施协作,铸锻加工的协作,厂前服 务设施协作等)
3.2工业区的组织(将个工业协调布置在一起,统一规
划)
3.3工业区的组成(厂房、仓库、动力市政设施、
辅助企业、公共、运输设施、实验中心、防护带)
3.4工业区的规模(合理控制规模)
4、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
4.1工业的分类 ——按工业性质:冶金工业、电力工业、 燃料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建材 工业;
绿地 RX4 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运动场、林荫道、 小 块绿地、成年人休息和儿童活动
场地等
二、用地分类(P89,表4-4-1)
一类居住用地(公共设施齐全、布局完整、 环境良好 、以低层住宅为主)
二类居住用地(···环境较好 、多中高 层为主)
三类居住用地(设施较齐、布局不完整、 环境一般 、与工业用地有交叉)
4.2.3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4.2.4结合公共设施本身特点及对环境 的要求布置(如医院、球场)
4.2.5考虑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 4.2.6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并留有余地 4.2.7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改扩建)
5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分布
5.1主要公共设施分布 ——有重要地位的 ——有大量交通集散的 ——建筑体形硕大的
——我国目前通常分为居住组团、居住小区和居住区三 级(P100,图4-4-15,表4-4-3)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 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地区不平衡,居住 地域分级规模和中小学、幼托等设施 的配置都要考虑城市实际发展情况。
——居住用地分级不是僵硬的,也可 无明显分级 (基本单元构成和分等级构成)
第五章城市用地分类与主要用地布局
第一节城市用地分类与用地构成 一、城市用地分类 依据不同用途分 10大类、46中类 、 73小 类 (P84) 二、城市用地构成 1、定义:简单的就是形成的城市功能组合 和布局结构而呈现不同的构成形态。 2、分类 地理上分:中心城区、近郊区、 远郊区(P85) 对应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的用地构成(P86)
2.2按服务范围分类
——市级 如市政府,博物馆、电视台等
——居住区级 如街道办事处、派出所、街道医院
——小区级 如中小学、菜市场等
2.3其它分类
——非地方性公共设施和地方性公 共设施
——公益性公共设施和赢利性公共 设施
3.公共设施用地指标 3.1公共设施用地指标的内容
——总体规划阶段,拟订总用地指标和 主要公共设施的分项用地指标
4.2公共设施配置的考虑因素 4.2.1合理配置
(1)指根据城市需要配套齐整 (2)根据城市的布局结构进行分级
或分类的系统布置
(3)局部地段成套配置(车站、地区中心) (4)专业设施要集中布置(专业市场群、
商业街)
4.2.2合理确定服务半径
(1)要考虑居民对设施的方便使用
(2)公共设施经营管理的经济性与 合理性
2.提高工业用地的集约化程度,按 照工业门类及产业链分工,组织相 关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为提高工 业生产整体效率和协作水平提供空 间支撑。
3.进行功能分区、避免对居住用地 等用地的污染,在部分片区内部混 合布局居住和工业用地,减少长距 离的钟摆式交通。
4.通过对小规模企业用地的整合和 置换,优化城市的生活、工作环境。
4.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 4.1不同规划阶段的布局要求
①总体规划阶段:在确定公共设施总量 指标和分类分项指标的基础上,进行 分类的系统分布和分级集聚;在需要 专项规划时,则各分类分项要具体表 明性质与用途;在涉及居住用地公共 设施配置时,只限与居住区及其以上 级别的项目配置
②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根据 总体规划,以GB137-90中的用地中 类为主,小类为辅进行配置
对这类公共设施,在布置时一要考虑: ①设施本身对用地和环境的要求 ②城市规划对这类公共设施布置的要求
(P127天安门广场)
5.2城市公共中心的组织与布置 5.2.1城市公共中心系列
①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
②专业性公共中心,如体育中心、科技 中心等.
5.2.2市级公共中心 布置时要考虑: ①按照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组合功能与空间环境。 大城市往往有配置齐全的商业中心,一些 城市还有CBD,还有几个副中心(P130上海)
湘潭高新区确立“自主创新、特色发展、 重点支撑、赶超跨越”的发展思路,建成 了湘潭(德国)工业园、新材料工业园等 特色产业园区和以聚集创新资源、提升区 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湘潭国家火炬创新创 业园。
2、区位
第四节公共设施用地
概述
公共设施的分类
公共设施用地指标
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 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分布
新区与旧区关系 可行性与效益
房地产市场利用原有设施、节省投资 的需求趋向 注意留有余地 与产业发展一并考虑
3、规划布置 ——集中布置:城市规模不大,有足够用地,无自然
或人为障碍;(P97图4-4-8)
——分散布置:受地形或自然条件限制,受产业分散
布置的影响,或受道路交通设施的阻隔等; (P97图 4-4-9、 10 、11)
——详细规划阶段,指定公共设施分 项用地指标和建筑指标
3.2确定公共设施指标的依据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城市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的布局结构(带形城市、矿区城市) 社区建设与发展
3.3指标确定的方法 按照人口情况,通过计算确定(中小学) 根据各专业系统和有关部门的规定来确定 依地方的特殊需要,通过调研,按需确定 非地方性公共设施,可按项目来确定用地
2.4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
为减少城市中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 的劳动人流,节约居民在路途上的精 力和时间,要求工业区与居住区在满 足环境要求条件下就近布置,一般以 步行不超过30分钟为宜。在规划中应 均衡布局工业区,减少单向高峰交通 量。
3、工业区 3.1工业协作(产品、原料,废渣、原料,厂外运输给水
——居住用地与就业设施一体配置, 形成综合区
第三节 工业用地
●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 ●工业区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 ●旧城工业布局调整
1、工业对城市的影响
——工业可以带动城市快速发展 ——工业可促进新城市的诞生
——工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工业促进其它产业和部门的发展
——工业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布局 ——工业影响城市环境。
wenku.baidu.com
工业用地规划布局 1.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 1905.3公
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7.19%, 人均用地面积为17平方米左右
2.中心城区新规划工业区为三处: 改造下摄司重工业区为二类工业区
现有国家级高新区的用地规划为全市 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双马机电工业
园区规划为高新技术产业区,规划工 业用地面积为821.45公顷;规划羊 牯-赤马地区大学城科技园区为一
4.4工业布置的形式
——远离城区的工业
——城市边缘的工业
——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 (P113表4-4-4)
4.5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的关系 ①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关系 一般有三种形式:平行布置
垂直布置 混合布置
②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 (1)工业区包围城市 (2)工业区与其它用地交叉布置 (3)组团布置 (4)群体组合布置
③工业用地布局对城市用地形态的影响 ●工业地带或城市集聚区 ●组合城市 ●多功能综合区和带形城市
5、旧城工业布局调整
5.1 旧城工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用地面积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交通运输条件差 ——居住区与工厂混杂 ——仓库、堆厂不足 ——布局混乱,形成“小而全”、“大 而全” 局面 ——厂房不符合生产和安全要求
四类居住用地(以简陋住宅为主)
三、用地指标(人均指标和占城市总用地 比重指标)
1、影响用地指标的因素
——城市性质 工业城市、交通城市和旅 游城市 ——城市规模 大、中、小城市 ——自然条件 平原与山地、内地与边陲 ——城市用地标准 分级用地,Ⅰ、Ⅱ、 Ⅲ、Ⅳ
2、用地指标
——按照(GB137-90),居住用地占 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0%~32%;
——轴向布置:主要表现为居住用地沿城市辐射路布
置; (P98图4-4-12、13)
4、居住用地的组织与构成 居住用地的组织主要是考虑居民居住生
活方式(习俗文化)、对配套设施的需求和 使用频率、居住行为特点等来划分不同的活 动圈域和需求层次。
——规模较大的城市,常采取多级配置,如哈罗新城, 由邻里单位(6000人)、居住区(17000~23000,包括 2~4个邻里单位)和居住区域(90000人,用地2450公顷)
2.公共设施的分类
2.1按使用性质分类
① C1 行政办公用地 C11 市属办公用地 C12 非市属办公用地
②C2 商业金融用地 C21 商业用地 C22 金融保险业用地 C23 贸易咨询用地 C24 服务业用地 C25 旅馆业用地 C26 市场用地
③C3 文化娱乐用地
C31 新闻出版用地 C32 文化艺术团体用地 C33 广播电视用地 C34 图书展览用地 C35 影剧院用地 C36 游乐用地
第二节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的组成 ● 居住用地的分类 ●居住用地指标 ●居住用地的规划布置
一、居住用地组成
住宅用地 RX1,建筑基底面积和建筑附属空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RX2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 用设施基底及周围的专用地
道路用地 RX3用设不属于上两项内道路的路面 及小广场、泊车场、回车场等
1、概述
——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与规模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性质、物质文化 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
——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与规模与城 市的性质和规模有关
——城市公共设施的布置与组合形态是 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和形态的重要构成 要素
——城市公共设施是以公共利益和可 公共使用为基本特征
——城市公共设施一般包含有建筑、 场地、绿地及附属设备等
——城市人均居住用地18.0~28.0平方 米,大城市不少于16.0平方米。
四、居住用地的规划布置 1、理论发展 我国的“里”、“坊”——“田园城市”——“邻里单 位”
三合院形式,有 向心性和围合感
小区实例
800-1000米 步行距离
邻里单位的组合变化
2、居住用地的选择考虑的因素(P95) 自然环境 用地评价 城市总体布局结构 居住—工作、居 住—消费 环境质量 与工业区 关系、防护隔离 用地规模与用地形状布置公共设施、住 宅
2、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
2.1工业用地的自身要求
——用地的形状和规模 ——地形要求 ——水源要求 ——能源要求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要求 ——工业的特殊要求 ——其他要求
2.2交通运输的要求 ——铁路 ——水运 ——公路 ——连续运输 2.3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减少有害气体对城市的污染 ——防止废水污染 ——防止工业废渣污染 ——防止噪音污染
5.2旧城工业布局调整原则 ——充分利用与逐步改造 ——专业化生产 ——减少环境污染 ——便于居民生产
5.3旧城工业调整的措施 ——留 ——改(改变生产工艺、生产性质) ——并 ——迁(利用土地极差地租搬迁)
附:湘潭市工业用地布局
工业用地规划原则 1.结合城市功能完善、升级和产业
结构调整,合理调整工业用地布局 和用地比例。
④C4 体育用地
C41 体育场馆用地 C42 体育训练用地
⑤C5 医疗卫生用地
C51 医院用地 C52 卫生防疫用地 C53 休疗养用地
⑥C6 教育科研用地 C61 高等学校用地 C62 中等专业学校用地 C63 成人与特殊学校用地 C64 科研设计用地
⑦C7 文物古迹用地
⑧C8 其它公共设施用地
3.逐步搬迁河西旧城区内和河东城 市中心区内的现状零星工业企业
4.马家河地区的建材工业近期限制 发展,远期逐步取消,远景恢复自 然山林生态原貌
湘潭高新区控规
1、概况
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经湖南省 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9年3月18日,经国 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按环境污染程度:隔离工业、 严重 干扰和污染的工业、有一定干扰和污染 的工业、一般工业;
4.2工业用地在规划建设用地中的比重
——一般占城市建设用地的 15%~25%;
——人均一般10~25平方米。
4.3工业布置的原则 ——有足够的用地且能符合工业用地条件 ——职工居住用地布置在环境较好地段 ——工业区和城市其它部分互不妨碍 ——相关企业联系方便,协作便利
污水处理协作,动力设施协作,铸锻加工的协作,厂前服 务设施协作等)
3.2工业区的组织(将个工业协调布置在一起,统一规
划)
3.3工业区的组成(厂房、仓库、动力市政设施、
辅助企业、公共、运输设施、实验中心、防护带)
3.4工业区的规模(合理控制规模)
4、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
4.1工业的分类 ——按工业性质:冶金工业、电力工业、 燃料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建材 工业;
绿地 RX4 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运动场、林荫道、 小 块绿地、成年人休息和儿童活动
场地等
二、用地分类(P89,表4-4-1)
一类居住用地(公共设施齐全、布局完整、 环境良好 、以低层住宅为主)
二类居住用地(···环境较好 、多中高 层为主)
三类居住用地(设施较齐、布局不完整、 环境一般 、与工业用地有交叉)
4.2.3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4.2.4结合公共设施本身特点及对环境 的要求布置(如医院、球场)
4.2.5考虑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 4.2.6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并留有余地 4.2.7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改扩建)
5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分布
5.1主要公共设施分布 ——有重要地位的 ——有大量交通集散的 ——建筑体形硕大的
——我国目前通常分为居住组团、居住小区和居住区三 级(P100,图4-4-15,表4-4-3)
——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 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地区不平衡,居住 地域分级规模和中小学、幼托等设施 的配置都要考虑城市实际发展情况。
——居住用地分级不是僵硬的,也可 无明显分级 (基本单元构成和分等级构成)
第五章城市用地分类与主要用地布局
第一节城市用地分类与用地构成 一、城市用地分类 依据不同用途分 10大类、46中类 、 73小 类 (P84) 二、城市用地构成 1、定义:简单的就是形成的城市功能组合 和布局结构而呈现不同的构成形态。 2、分类 地理上分:中心城区、近郊区、 远郊区(P85) 对应 城市用地分类标准的用地构成(P86)
2.2按服务范围分类
——市级 如市政府,博物馆、电视台等
——居住区级 如街道办事处、派出所、街道医院
——小区级 如中小学、菜市场等
2.3其它分类
——非地方性公共设施和地方性公 共设施
——公益性公共设施和赢利性公共 设施
3.公共设施用地指标 3.1公共设施用地指标的内容
——总体规划阶段,拟订总用地指标和 主要公共设施的分项用地指标
4.2公共设施配置的考虑因素 4.2.1合理配置
(1)指根据城市需要配套齐整 (2)根据城市的布局结构进行分级
或分类的系统布置
(3)局部地段成套配置(车站、地区中心) (4)专业设施要集中布置(专业市场群、
商业街)
4.2.2合理确定服务半径
(1)要考虑居民对设施的方便使用
(2)公共设施经营管理的经济性与 合理性
2.提高工业用地的集约化程度,按 照工业门类及产业链分工,组织相 关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为提高工 业生产整体效率和协作水平提供空 间支撑。
3.进行功能分区、避免对居住用地 等用地的污染,在部分片区内部混 合布局居住和工业用地,减少长距 离的钟摆式交通。
4.通过对小规模企业用地的整合和 置换,优化城市的生活、工作环境。
4.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 4.1不同规划阶段的布局要求
①总体规划阶段:在确定公共设施总量 指标和分类分项指标的基础上,进行 分类的系统分布和分级集聚;在需要 专项规划时,则各分类分项要具体表 明性质与用途;在涉及居住用地公共 设施配置时,只限与居住区及其以上 级别的项目配置
②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根据 总体规划,以GB137-90中的用地中 类为主,小类为辅进行配置
对这类公共设施,在布置时一要考虑: ①设施本身对用地和环境的要求 ②城市规划对这类公共设施布置的要求
(P127天安门广场)
5.2城市公共中心的组织与布置 5.2.1城市公共中心系列
①市级-区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
②专业性公共中心,如体育中心、科技 中心等.
5.2.2市级公共中心 布置时要考虑: ①按照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组合功能与空间环境。 大城市往往有配置齐全的商业中心,一些 城市还有CBD,还有几个副中心(P130上海)
湘潭高新区确立“自主创新、特色发展、 重点支撑、赶超跨越”的发展思路,建成 了湘潭(德国)工业园、新材料工业园等 特色产业园区和以聚集创新资源、提升区 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湘潭国家火炬创新创 业园。
2、区位
第四节公共设施用地
概述
公共设施的分类
公共设施用地指标
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 城市主要公共设施的分布
新区与旧区关系 可行性与效益
房地产市场利用原有设施、节省投资 的需求趋向 注意留有余地 与产业发展一并考虑
3、规划布置 ——集中布置:城市规模不大,有足够用地,无自然
或人为障碍;(P97图4-4-8)
——分散布置:受地形或自然条件限制,受产业分散
布置的影响,或受道路交通设施的阻隔等; (P97图 4-4-9、 10 、11)
——详细规划阶段,指定公共设施分 项用地指标和建筑指标
3.2确定公共设施指标的依据 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城市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的布局结构(带形城市、矿区城市) 社区建设与发展
3.3指标确定的方法 按照人口情况,通过计算确定(中小学) 根据各专业系统和有关部门的规定来确定 依地方的特殊需要,通过调研,按需确定 非地方性公共设施,可按项目来确定用地
2.4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
为减少城市中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 的劳动人流,节约居民在路途上的精 力和时间,要求工业区与居住区在满 足环境要求条件下就近布置,一般以 步行不超过30分钟为宜。在规划中应 均衡布局工业区,减少单向高峰交通 量。
3、工业区 3.1工业协作(产品、原料,废渣、原料,厂外运输给水
——居住用地与就业设施一体配置, 形成综合区
第三节 工业用地
●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 ●工业区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 ●旧城工业布局调整
1、工业对城市的影响
——工业可以带动城市快速发展 ——工业可促进新城市的诞生
——工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工业促进其它产业和部门的发展
——工业布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布局 ——工业影响城市环境。
wenku.baidu.com
工业用地规划布局 1.规划工业用地面积为 1905.3公
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7.19%, 人均用地面积为17平方米左右
2.中心城区新规划工业区为三处: 改造下摄司重工业区为二类工业区
现有国家级高新区的用地规划为全市 科技创新创业中心,双马机电工业
园区规划为高新技术产业区,规划工 业用地面积为821.45公顷;规划羊 牯-赤马地区大学城科技园区为一
4.4工业布置的形式
——远离城区的工业
——城市边缘的工业
——城市内和居住区内的工业 (P113表4-4-4)
4.5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的关系 ①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关系 一般有三种形式:平行布置
垂直布置 混合布置
②工业用地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关系 (1)工业区包围城市 (2)工业区与其它用地交叉布置 (3)组团布置 (4)群体组合布置
③工业用地布局对城市用地形态的影响 ●工业地带或城市集聚区 ●组合城市 ●多功能综合区和带形城市
5、旧城工业布局调整
5.1 旧城工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用地面积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交通运输条件差 ——居住区与工厂混杂 ——仓库、堆厂不足 ——布局混乱,形成“小而全”、“大 而全” 局面 ——厂房不符合生产和安全要求
四类居住用地(以简陋住宅为主)
三、用地指标(人均指标和占城市总用地 比重指标)
1、影响用地指标的因素
——城市性质 工业城市、交通城市和旅 游城市 ——城市规模 大、中、小城市 ——自然条件 平原与山地、内地与边陲 ——城市用地标准 分级用地,Ⅰ、Ⅱ、 Ⅲ、Ⅳ
2、用地指标
——按照(GB137-90),居住用地占 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0%~32%;
——轴向布置:主要表现为居住用地沿城市辐射路布
置; (P98图4-4-12、13)
4、居住用地的组织与构成 居住用地的组织主要是考虑居民居住生
活方式(习俗文化)、对配套设施的需求和 使用频率、居住行为特点等来划分不同的活 动圈域和需求层次。
——规模较大的城市,常采取多级配置,如哈罗新城, 由邻里单位(6000人)、居住区(17000~23000,包括 2~4个邻里单位)和居住区域(90000人,用地2450公顷)
2.公共设施的分类
2.1按使用性质分类
① C1 行政办公用地 C11 市属办公用地 C12 非市属办公用地
②C2 商业金融用地 C21 商业用地 C22 金融保险业用地 C23 贸易咨询用地 C24 服务业用地 C25 旅馆业用地 C26 市场用地
③C3 文化娱乐用地
C31 新闻出版用地 C32 文化艺术团体用地 C33 广播电视用地 C34 图书展览用地 C35 影剧院用地 C36 游乐用地
第二节居住用地
●居住用地的组成 ● 居住用地的分类 ●居住用地指标 ●居住用地的规划布置
一、居住用地组成
住宅用地 RX1,建筑基底面积和建筑附属空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RX2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 用设施基底及周围的专用地
道路用地 RX3用设不属于上两项内道路的路面 及小广场、泊车场、回车场等
1、概述
——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与规模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性质、物质文化 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
——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与规模与城 市的性质和规模有关
——城市公共设施的布置与组合形态是 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和形态的重要构成 要素
——城市公共设施是以公共利益和可 公共使用为基本特征
——城市公共设施一般包含有建筑、 场地、绿地及附属设备等
——城市人均居住用地18.0~28.0平方 米,大城市不少于16.0平方米。
四、居住用地的规划布置 1、理论发展 我国的“里”、“坊”——“田园城市”——“邻里单 位”
三合院形式,有 向心性和围合感
小区实例
800-1000米 步行距离
邻里单位的组合变化
2、居住用地的选择考虑的因素(P95) 自然环境 用地评价 城市总体布局结构 居住—工作、居 住—消费 环境质量 与工业区 关系、防护隔离 用地规模与用地形状布置公共设施、住 宅
2、工业布置的基本要求
2.1工业用地的自身要求
——用地的形状和规模 ——地形要求 ——水源要求 ——能源要求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要求 ——工业的特殊要求 ——其他要求
2.2交通运输的要求 ——铁路 ——水运 ——公路 ——连续运输 2.3防止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减少有害气体对城市的污染 ——防止废水污染 ——防止工业废渣污染 ——防止噪音污染
5.2旧城工业布局调整原则 ——充分利用与逐步改造 ——专业化生产 ——减少环境污染 ——便于居民生产
5.3旧城工业调整的措施 ——留 ——改(改变生产工艺、生产性质) ——并 ——迁(利用土地极差地租搬迁)
附:湘潭市工业用地布局
工业用地规划原则 1.结合城市功能完善、升级和产业
结构调整,合理调整工业用地布局 和用地比例。
④C4 体育用地
C41 体育场馆用地 C42 体育训练用地
⑤C5 医疗卫生用地
C51 医院用地 C52 卫生防疫用地 C53 休疗养用地
⑥C6 教育科研用地 C61 高等学校用地 C62 中等专业学校用地 C63 成人与特殊学校用地 C64 科研设计用地
⑦C7 文物古迹用地
⑧C8 其它公共设施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