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 散文诗二首(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散文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散文诗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方式。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语言特点和丰富的形象描写,领悟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3. 能够模仿散文诗的写作方式,写出优美的散文诗。
【教学重点】1. 理解散文诗的特点和写作方式。
2. 分析教材中的语言特点和形象描写。
3. 模仿教材,创作一篇散文诗。
【教学难点】1. 体会散文诗中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表达。
2. 确定主题和形象,完成题目为“我的故乡”的散文诗创作。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材《散文诗二首》、相关诗句与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听课文音频,了解散文诗的大致意思。
二、分析课文(25分钟)1. 意义理解分组阅读课文,并选择1-2个段落进行朗读,理解每句话的意义和寓意。
2. 语言特点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语言特点。
例如,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写表达情感,运用夸张、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衬托主题等。
三、诗歌写作(40分钟)1. 理解创作方式根据教材中的特点和示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夸张、深入、细微等手法写出自己的感受。
在创作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创作真实的散文诗计划和安排: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地方或事物,把它形象化、情感化。
组织语言:利用比喻、拟人、对销、排比等手法,运用形容词等修辞手法。
检查和修改:将写的散文诗进行修改,主要检查是否有语言错误、是否符合创作要求。
四、总结反思(10分钟)1. 学习目标分析回答,你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在写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2. 提高点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自我检查,活跃思维,倡导自由创新。
【板书设计】散文诗特点1. 增补意向强烈2. 艺术表现自由3. 寓意深刻,情感较强【作业】完成写一篇“我的故乡”的散文诗,力求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情感深刻。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散文诗二首》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优美语言。
2.思维发展与提升:对比阅读,明确两首散文诗在感情基调、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感受文中至深至真的亲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爱的爱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篇末含蓄的语句理解。
三、核心素养《散文诗二首》是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包含了泰戈尔的《金色花》与冰心的《荷叶∙母亲》。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人间亲情,所选文章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金色花》《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都以母爱为主题,篇幅短小,却语言凝练优美,内涵丰富,诗意深刻隽永,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学生阅读这些文章,能够加深对母爱的感受和理解。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接触过现代诗歌,初步掌握了诗歌的朗读技巧,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品读诗歌的能力。
通过《秋天的怀念》《散步》的学习,学生对于母爱、亲情也有了进步的感受与体会,本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学生要想品读散文诗中所蕴含的深意,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朗读,品读语句,进一步的感受人间亲情。
五、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七、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金色花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母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是我们人生最真实的温暖与力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回报母亲的拳拳之心一样,但方式却不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我国作家冰心的《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将给我们带来爱的熏陶、情的感染。
二、了解文体,初识作者1.了解文体课件出示: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有诗的情绪与想象,语言精粹、凝练,又不像诗歌那样分行、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
部编七上语文7 散文诗二首(名师教案)
部编版七上语文7 散文诗二首【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优美语言。
2.对比阅读,明确两首散文诗在感情基调、思想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3.引导学生感受文中至深至真的亲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金色花【课时目标】1.初步了解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2.有感情地朗读,准确把握课文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妈妈的吻》)师:母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母爱是我们人生最真实的温暖与力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回报母亲的拳拳之心一样,但方式却不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我国作家冰心的《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将给我们爱的熏陶、情的感染。
二、了解文体,初识作者1.了解文体课件出示: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有诗的情绪与想象,语言精粹、凝练,又不像诗歌那样分行、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
2.了解作者课件出示:泰戈尔的代表作有:诗集《吉檀(tán)迦(jiā)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的创作深受泰戈尔的影响,其作品风格与泰戈尔有相似之处,创作以爱的颂歌为主,简洁、清新、细腻。
三、自读课文,学以致用1.自主阅读《金色花》,初步感知课文(1)一读:不看旁批,“裸读”。
(2)二读:带着旁批的问题阅读。
(3)三读:将自己的阅读感受、问题等进行旁批。
2.师生交流,点拨指导提示:师指导时重在了解学生的“知”与“不知”,梳理问题,生成资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抓住关键和重点,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四、合作探究,品读课文1.揣摩感情,深情诵读师:学习散文诗一定要诵读,请揣摩下列语句应读出怎样的语气、感情。
(生自由诵读,师点评并明确)课件出示:(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读出孩子的调皮、快乐)(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7课散文诗两首(七色花)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散文诗的基本概念。散文诗是一种融合了散文和诗歌特点的文学体裁,它既有散文的自由表达,又有诗歌的韵律美。散文诗是表达情感、描绘景象的重要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美。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七色花》这个具体的案例。这篇散文诗通过描绘七色花的美丽和神奇,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让我们学会如何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情感。
1.对于散文诗中难点内容的讲解,我应该更加细致、生动,运用更多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2.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要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及时给予个别辅导,以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课堂总结时,应该更加注重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巩固,确保学生们能够真正吸收并运用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今天的教学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也将继续关注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散文诗这一文学体裁,感受生活中的美。总之,今天的课堂教学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努力,让我的学生们在语文的世界里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七课《散文诗两首》(七色花)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培养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的能力,通过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2.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欣赏两首散文诗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融合,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3.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联想等思维方式,深入理解散文诗的内涵,激发创造性思维;4.强化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散文诗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语文(统编版)年级七年级学期秋季课题散文诗二首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教学目标1. 继续学习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了解感情基调与语气、语调的关联。
2. 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两首散文诗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探究文章的主题,把握情感。
3. 借助拓展阅读,了解泰戈尔的精神世界,感受他对真、善、美的追求,学习他积极、阳光、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继续学习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了解感情基调与语气、语调的关联。
2. 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两首散文诗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探究文章的主题,把握情感。
教学难点:3.借助拓展阅读,了解泰戈尔的精神世界,感受他对真、善、美的追求,学习他积极、阳光、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散文诗二首》。
二、学习任务单1.回顾单元导读。
2.了解散文诗。
任务一:朗读诗歌,品味诗意1.借助知识卡片,找出《荷叶·母亲》的文眼,根据文眼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再探讨文章的感情基调和朗读的语气、语调之间的关联。
知识卡片:文眼,是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
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确定文章的中心。
文章文眼感情基调感情基调与语气、语调的关联《秋天的怀念》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低沉、内敛、痛苦、后悔《荷叶·母亲》2.同样的内容、变换语序、标点、称呼之后,说话时的语气也会发生变化。
反复朗读《金色花》原文和变换语序、标点、称呼后的文段,写下你的发现。
原文“你到哪里去了,你这个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变换语序“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变换标点“你到哪里去了,你这个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语文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7课 散文诗二首 教案03
《散文诗二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反复诵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挚爱亲情,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启发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金色花》一、导1.新课导入母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母爱是我们人生最真实的温暖与力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回报母亲的拳拳之心一样,但方式却不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金色花》,我国作家冰心的《荷叶·母亲》,两首散文诗将给我们爱的熏陶、情的感染。
2.学习目标(1)把握散文诗基调,有感情地朗读《金色花》,培养鉴赏散文诗的能力。
(2)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
(3)体会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学1.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
代表作长篇小说《沉船》《戈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等。
泰戈尔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2.写作背景《金色花》是泰戈尔诗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
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3.文体知识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表格式)
【环节2:教师提升】
本课小结
本课的两篇作品,情思隽永,语言精美,都表现母爱,表现出崇高的人性美。
板书设计
荷叶 母亲
荷叶 ————————母亲
护 爱 托物抒情
红莲——————法,试着写一个片段,展现你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形象。
教学后记
【环节2:教师指导】
学友回答,师傅补充,其他师友完善,教师最后点拨指导。
第二步 研读共品
【环节1:师友研读】
1.散文诗中孩子想到了用一种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请在文中找出“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
【环节2:教师点拨】
指导明确
1.孩子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2.如果哈里•波特送你一次魔法,你可以变成任何一样东西,去感恩母爱,那么,你会变成——
3.这首《荷叶母亲》散文诗是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你也可以用这种手法写一句话表达对母亲的爱。
【环节2:教师归纳】
这两首诗都是表达母爱的,但在表达手法上又有所不同。
第五步 总结提高
【环节1:师友总结】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诗人借助想象,设计了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嬉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2.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得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语文统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7课 散文诗二首 教案02
《散文诗二首》【教导学目标要求】1.理解并积累诗中的生字生词。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品味作品的情感。
3.珍爱亲情,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导学重点难点】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品味作品的情感。
2.学习《荷叶·母亲》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导学过程(2课时)教导学方法第一课时【自主学习,基础过关】1.我的资料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冰心(1900─1999),福建长乐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 ,被称为“世纪老人”。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2.我的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nì)花瓣(bàn)沐浴(yù)祷告(dǎo)菡萏(dàn)徘徊(huái)攲斜(qī)荫蔽(yìn)(2)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偷偷地笑。
沐浴:洗澡;比喻受到润泽。
流转:流动转移,不固定在一个地方。
荫蔽:(枝叶)遮蔽。
(3)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拟人)B.当你沐浴后……当你吃过中饭……当你黄昏时……(排比)C.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比喻)D.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设问)3.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一、朗读《金色花》1.教师范读前四段(或听朗读音频)2.学生朗读后五段要求:读准读顺。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明确:捉迷藏——三次嬉戏——母子对话三、问题探究1.“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捉迷藏,只是为了好玩吗?明确: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上册
《散文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散文诗的朗读语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的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3.体会人间至爱亲情,感知散文诗的语言美,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4.体会散文诗中浓浓的母子情,学会感恩母亲。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体会人间至爱亲情,感知散文诗的语言美。
2.教学难点整体把握两首散文诗的感情基调、构思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体会散文诗中浓浓的母子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人和父母一起玩过?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
这时妈妈估计会生气得要打你了,问你躲哪儿去了。
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得得意呢。
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时,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装满了幸福。
现在我将这首诗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们的心里。
(二)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
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泰戈尔是亚洲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
他的诗歌多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格调清新,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
他的作品在 20 世纪,曾经对中国文坛产生过比较重大的影响。
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
(三)文体知识——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兼有诗和散文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文学体裁。
对于散文诗,我们可以说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因此,在本质(内容)上,散文诗属于诗。
它虽然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它又不缺少诗歌内在的音韵美。
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是保留了诗意的散文,能够给读者带来诗的情绪和美的想象。
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重描写客观生活中思想情感的波动。
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希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荷叶·母亲》这篇课文所传达的母爱主题。通过课后反思,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和改进。
首先,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效果较好。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感受。但在这一环节,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表达不够自信,今后可以更多地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敢于表达。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母爱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母爱的细节、分析其影响并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1.课文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情感表达。
2.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句子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体会作者的艺术表现手法。
3.主题探讨: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课文所表现的母爱主题,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母爱的伟大。
4.写作练习:借鉴课文写作手法,进行以“母爱”为主题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了解冰心及其作品背景,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散文诗的基本特点:通过分析《荷叶·母亲》,使学生理解散文诗的抒情性、意境美和语言精炼等特点。
-课文内容理解:深入解读课文,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情感表达,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表现得非常积极,能够充分交流意见。但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时,我发现部分问题设置可能过于开放,导致学生思考方向不够聚焦。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引导方式。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
金色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诗歌,体会母子之间的深情以及童心的纯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孝敬回报父母,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纯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和事物来书写情感。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和父母一起玩过?(和父母玩过的多了一份美好回忆)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时,儿时的画面一幅接着一幅呈现在我眼前,心中溢满了幸福。
今天我就将这首诗分享给同学们,希望能把幸福带进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2、走近作者(学生介绍,老师补充,进行一个小测试。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选自他的代表作《新月集》。
金色花是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处处可以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借助母子形象歌颂圣洁之爱是《新月集》里不少作品的共同主题。
二、明确目标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品读诗歌,体会浓浓的母子亲情。
三、初读感知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嗅匿笑祷告罗摩衍那2、指名朗读,思考:(1)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内容。
(一个小男孩变成金色花与妈妈捉迷藏。
)(2)小男孩与妈妈捉了几次迷藏?请概括出来。
妈妈做祷告时开放花瓣;妈妈读书时投影书页;妈妈去牛棚时恢复原形。
3、朗读指导:(1)看到孩子与妈妈捉迷藏的情景,你有什么感觉?(温馨、幸福)(2)我们要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的感觉,该用怎样的情感来朗读呢?(3)听课文录音:①体会情感,把握语速、语气。
②语速:稍快;语气:喜悦、幸福。
四、品读赏析1、请大家带着喜悦、幸福的语气轻快活泼地齐声读课文,注意面带微笑,读出温馨、幸福的感觉。
2、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妈妈?请从文中找出具体句子加以分析,并有感情地读出这些句子。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散文诗二首》说课稿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散文诗二首》说课稿一、教学内容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散文诗二首》。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散文诗二首》的基本意思,能够解析课文中的诗意和哲理思想。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举一反三,理解其他散文诗及其作品的特点、意义和价值。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散文诗二首》,学生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珍贵,理解爱与生命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关注生命安全,珍惜当下。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散文诗的特点和形式。
2.运用语文知识解析课文内容,领悟其中的哲理思想和诗意。
四、教学方法1.导入引入:通过诗歌朗诵、图片视觉等方式引入本课内容。
2.独立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第一篇散文诗,并做好读后感。
3.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分享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共同推敲散文诗的意义。
4.教师讲解:教师讲解散文诗的特点、形式及其作品的诗意、哲理思想。
5.讨论互动: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与珍惜,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6.反思总结:教师对本课的重点进行总结点评,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探讨学习体会。
五、课前准备教师:备好相关课件、图书、录音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好教科书,提前预习并准备好课前思考题。
六、教学步骤与过程(一)导入(10分钟)此部分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可以选用诗歌朗诵、视频观看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美好的学习氛围。
1.诗歌朗诵课堂开始,先由教师代表学生演绎一遍李清照的《如梦令》这首诗,让学生有一定的感受,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适应性准备。
2.图片展示教师可以将多组相关的图片素材投影在课堂上,比如生命、海星、潮起潮落、生命之花等等,引导学生感受美好的生命。
(二)独立阅读与自主思考(15分钟)教师先要问一下学生是否听说过散文诗,如果有的话,我们来谈谈散文诗和散文的区别,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先来读一篇散文诗,看看这种诗歌的特点和形式。
1.独立阅读独立阅读第一篇散文诗《静夜思》。
七年级-统编版(2024新版)-语文-上册-[教学设计]-7-散文诗二首(第1课时)
第7课散文诗二首(第1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初步感知作者在两首散文诗中寄寓的丰富感情。
教学重点1.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受作品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整体把握作者在两首散文诗中寄寓的丰富感情。
教学难点1.注意不要将朗读与理解割裂开来,而要使之相互促进。
2.让学生基于作品从整体把握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课件中的漫画。
提出问题:你的母亲有着怎样的特点?你对她有着怎样的感情?学生自由回答问题,可以分享交流,由此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新知探究一、知人论世1.走近作者。
【活动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或课前查阅的资料,和同桌交流两位作者及其作品,教师出示课件中的作者简介作为补充。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2.写作背景。
【活动内容】出示“写作背景”的课件内容。
教师做补充。
【设计意图】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感情。
二、知识链接【活动内容】教师出示“散文诗”的相关知识。
三、正音释义【活动内容】朗读课文,检查预习,字音及词语释义。
出示课件中的易错生字词和需要掌握的词语释义,再让学生指出其他理解困难的字词,加以点拨解决。
匿笑()花瓣()沐浴()嗅到()衍()荫蔽()并蒂()菡萏()攲斜()心绪()徘徊()匿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攲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解决生字词,读通课文,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整体感知【活动内容】初读课文,自由朗读这两篇作品,读通顺,把读不懂的地方标画出来,小组讨论互助;或在全班提出,由同学或老师解答。
听范读后,再读课文,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注意朗读的语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散文诗二首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学生能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3.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
2.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通过朗读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发感情。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一位中国女作家在年轻的时候,曾给她远方的朋友写到:在去年秋风萧瑟、月明星稀的一个晚上,一本书无意中将你介绍给我,你的信仰、你的存蓄、你的诗词和我的思想一缕缕合成琴弦,奏出缥缈神奇无调无声的音乐,这思想就是爱的思想,这音乐就是爱的音乐。
你们知道这位女作家和她的朋友分别是谁吗?著名女作家——冰心和印度诗圣——泰戈尔冰心正是受到泰戈尔的影响,写出300多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结集为《繁星》和《春水》。
(教师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背景音乐)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一种感情,也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
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于金色花塑造了一个顽皮的孩子形象,表达了孩子对自己母亲真挚的爱。
而冰心的《荷叶》却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抒写心中的感触,抒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下面我们一起去感知吧。
二、走近作者,资料助读1走近作者: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戈拉》《沉船》等。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受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
她在诗歌创作上最擅长的是小诗,她的《繁星》《春水》是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诗集。
她的散文集《寄小读者》也很有名,深受少年读者的喜爱。
2相关链接:写作背景:《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
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三、速读文本,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金色花》,划出朗读中没把握读准的字词,读完全文后统一查字典解决。
(从查字典开始,培养学生养成自己查阅资料和工具书解决问题的习惯,因为很多学生习惯于轻易问别人,幸好他们只是初一的学生,可塑性很强。
)2统一正音、正形,弥补疏漏的字词。
笑嘻嘻匿笑沐浴祷告林阴膝盖花瓣嗅花香四、精读诗歌,品味诗情(即使不让学生充分预习,学生也已经知道诗歌表达的主题是有关“母爱”的,课文前面的提示中有,所以不问“文章的主题是什么?”之类的无效问题。
)1你从诗中读出“母爱”了吗?(学生可以同桌讨论,然后提出疑惑,提交全班同学讨论)学生会比较难发现“母亲对我的爱”,而较容易感受到“我对母亲的爱”。
2(教师可以顺水推舟,引导学生讨论)“我对母亲的爱”是怎么表达出来的呢?(借助“金色花”这个意象来表达)3为什么选“金色花”而不是别的意象呢?(讨论)(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是非常美好和圣洁的,这和母子之间的感情很相似……)4“金色花”怎样爱母亲呢?(简要概括几个生活场景)(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要经过的小庭院为妈妈散发香气;将花的影子投在妈妈读着的书页上;突然变成孩子缠着妈妈讲故事。
)5文中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天真、快乐、幸福、可爱但也调皮的孩子。
)6深入讨论:结合生活进一步感受这几个生活场景中包含的“母爱”。
请回想你自己的生活经历,调动你的生活经验思考:你和妈妈之间有过类似的“游戏”吗?如果有,请讲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的妈妈是个怎样的人?如果没有,那你和妈妈是如何相处的呢?(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和妈妈这样游戏的孩子一定沐浴着母爱的光辉,一定有一个对孩子充满着最温柔的母爱的妈妈,一定是慈爱、宽厚、让孩子爱戴的妈妈……所以,文章似是写“对母亲的爱”,其实是写“母亲对孩子的爱”)7听老师范读课文,闭上眼睛听,通过想象再现诗中充满温馨的生活场景,品味“母爱”。
8有关表现“母爱”的文章你们一定都写过,你们的写法和本文有什么不同?五、研读诗歌,探究难点以一个孩子调皮、可爱又懂事的语调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同时留意还有什么不太理解的地方。
(学生提问,共同讨论。
)可能涉及的问题是:(1)为什么还要向妈妈保密?(2)怎么理解妈妈说的“你这坏孩子”?●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激趣入题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从中感受到了一个沐浴着母爱的孩子的快乐。
而受泰戈尔影响很大的我国现代诗人、散文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又将让我们感受怎样的母爱呢?一起来学习《荷叶·母亲》。
二、自主朗读,整体感知1自主朗读诗歌,圈出生字词,品味意象,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2看看本文标题有何特点?为何将“荷叶”和“母亲”并列作为文章的标题?(以题目为切入点来理解文章,有时是一条较便捷有效的途径。
)学生可能的回答:因为荷叶像母亲;借“荷叶”这个意象表达母爱。
(刚学过《金色花》,可能会受点启发。
)三、精读诗歌,品味诗情1再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荷叶”和“母亲”之间的相似之处。
“荷叶”和“母亲”有什么相似点?从文中找依据。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明确:荷叶为风雨中的荷花遮风挡雨;母亲是心中有雨点的“我”的荫蔽。
齐读第6、7节中的有关语句,体会其相似点和表达的感情。
(学习本文,在朗读中品味和感悟始终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2你从哪里读出“红莲”是在风雨中的?从文中找出来,并朗读。
(第4节中:“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
”第5节中:“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
”第7节中:“雨势并不减退……雨点不住地打着……”)3你从哪里读出“我”心中是有“雨点”的?从文中找出有关词语。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从第4至第6节可以找到相关的答案。
这样设计是让学生懂得紧扣文本来理解,要通过朗读来感悟。
同时让学生时时意识到,回答问题要有理有据)4文章表面是写荷叶对荷花的庇护,其实是写母亲对“我”的呵护,可以这样理解的理由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明确:是荷花、荷叶之间的关系与“我”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有相似点,这种写法叫“以花喻人”。
也需要让学生逐步接触一些有关诗歌欣赏的专门用词了。
5作者是怎样由“莲花”而想到自己的呢?(因为“八年前……九年前……”的事情,把“我”和“荷花”连在了一起。
)6第2、3节在文中有何作用?(为写“我”与“荷花”作准备,这就是铺垫。
)7自古以来,“诗言志”,诗歌是传达思想感情的,本文的情感是什么?(对母爱的赞美。
文末点出,卒章显志的写法。
)8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诗,你最喜欢哪个句子,请说说理由。
(指导学生通过表现力强的词语和修辞来欣赏语言。
)(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没有设计自由提问的时间,因为文章本身理解的难度不大,所以把时间留给学生来欣赏语言。
)四、再读诗歌,品味特色1托物言情,联想、想象丰富。
文章写雨中莲花、荷花遮蔽莲花,作者受到触动产生联想,想起母亲,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
托莲花抒真情,表达了对母亲爱护儿女的感激之情。
在不经意的笑语和泪珠中,心灵得到净化,渴望生活中拥有那份可人的温馨。
2语言朴实平淡,宁静而致远。
作者以清丽的笔调,描述了雷雨之夜的一朵红莲被风雨打得左右倾斜,红莲旁的大荷叶倾侧覆盖在红莲上,无惧无畏地守护着红莲,正如母亲呵护着儿女一般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和爱恋。
平实中蕴涵真情,让人回味无穷。
五、比较阅读,探究异同学生反复比较阅读两篇课文,探究合作交流。
教师点评明确:相同点:都是通过具体的意象来表达母爱。
诗人把自己对母亲的爱寄托到金色花和荷叶上。
不同点:1感情基调不同:《金色花》天真、欢快、充满童稚的乐趣,享受母爱;《荷叶·母亲》温馨、呵护、关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母爱。
2 同是写母爱的文章,可是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金色花》:(1)写得充满生活气息,充满童趣——变成金色花,在母亲祈祷时,发出香味,让她闻到花香。
在母亲看书时,把影子投到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突然出现在母亲面前,让她讲故事。
最后,母亲问他去哪他不告诉,从中看到了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
(2)母子之间的感情非常的亲密、和谐。
有一种幸福感,满足感。
(3)充满想象,把自己变成金色花来表现母爱。
(4)意境很美,语言清新自然,描写得活灵活现,有声有色。
写出了一个与妈妈嬉戏的调皮的孩子,轻松活泼。
(5)泰戈尔通过写母爱的作品来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但他不同于同一时代很多作家的爱,他没把精力投入到揭露社会的丑恶,而是在美的领域里开垦、耕耘,他不是用鞭子去惊醒读者,而是用微笑感化读者,这是因为他拥有一颗不老的童心,一生都怀着对人类的爱。
《荷叶·母亲》:(1)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
红莲首次登场。
作者的心情:烦闷;周围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红莲:开满、亭亭。
(2)“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白瓣儿散飘在水面,如浮萍,无所寄托无所依靠,看到如此景色,更添烦闷,无处宣泄。
只是忽然之间,作者看到了雷雨交加的场面,心情仍是不适意!因为红莲左右攲斜,无依无靠。
(3)“雨势并没有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借物喻人,当你已经承受不住外界所带来的种种压力时,母亲为你顶起一片天空,抵挡所有风雨;当你遇到困难与挫折情绪不好而对她大发脾气时,她默默承受但仍坚持开导你;当你因学习而疲劳、心烦时,她会送上一杯热茶。
这就是默默呵护莲花的荷叶,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无怪乎冰心受到深深的感动,正是这种感动,让冰心发自内心地呐喊了一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从而揭示主题,表现母爱的伟大。
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亲情是那么美好,母爱是那样圣洁,我们要用心去感受,并懂得珍惜和回报。
感情的表达也可以多种多样,就像金色花,为母亲跳舞、给母亲送去芬芳、为母亲挡去书本上的太耀眼的光亮等等;也可以像荷叶为娇嫩的荷花遮风挡雨一样,母亲常常在我们面对生活的风雨的时候及时为我们撑起一把巨伞……在你的生活中感受到的亲情还像什么呢?请你借助一种意象来描述“母爱”或“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