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

合集下载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明确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有利于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正确选择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和战术模式,避免因盲目地高估或低估所造成的决策失误。

一、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区域发展水平一词是区域分析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在区域分析中,通常将区域分为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和不发达地区或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其依据就是对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关于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最常用的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NP)。

但此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人们又设计了一些综合指标,用一组或多组指标,也有学者用一组或多组指标复合成的一个指数,来量度区域发展水平。

(一)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规模。

在实际统计中,又分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该区域常驻单位和非常驻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的货物和服务。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有所不同。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一个区域的常驻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区域的常驻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非常驻单位;同时,外区域的单位所创造的增加价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区域的常驻单位。

考虑到这种区际间收入的流动,便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即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外区域的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外区域的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

可见,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同之处在于,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全册各章节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全册各章节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认识区域.................................................................................................................... - 1 - 第一节区域及其类型.................................................................................................. - 1 - 第二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 5 - 第三节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8 - 第二章区域发展.................................................................................................................. - 11 - 第一节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 - 11 - 第二节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以美国休斯敦为例..................................... - 14 - 第三节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 16 - 第四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 - 20 - 第三章区域合作.................................................................................................................. - 24 - 第一节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24 - 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28 - 第三节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 - 34 - 第四节“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 ........................................................................ - 40 -第一章认识区域第一节区域及其类型一、区域的特征1.含义:是地球表面一定的空间范围。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不同的区域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了解区域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对于我们理解区域的现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高中地理必修三的这个重要知识点。

区域发展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传统农业社会阶段在这一阶段,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农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较为简单和传统。

农业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动和简单的工具,生产力水平低下。

农民们遵循着长期以来形成的经验和习惯进行耕种,技术创新和改进较为缓慢。

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粮食产量有限,人们常常面临温饱问题。

在这一阶段,区域内的商业和工业发展非常有限。

交通条件也比较落后,对外交流和贸易较少。

城镇规模较小,数量有限,且功能单一,主要为周边农村地区提供简单的商品和服务。

二、工业化初期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区域开始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力量。

工业生产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例如纺织、食品加工等。

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吸引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从而推动了城镇化进程。

由于工业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

区域开始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

但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资源的粗放式利用和浪费现象。

交通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为区域内外的物资交流和人员流动提供了便利。

然而,与工业化后期相比,交通网络仍不够完善,运输效率有待提高。

教育和科技水平逐步提升,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人们开始意识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行动上还相对滞后。

三、工业化中期阶段当区域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更为显著的变化。

工业结构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汽车制造、化工、机械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2区域发展阶段

1.2区域发展阶段
注意与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区别
分析:在区域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内部 的差异比较小,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平衡发展状态,伴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和加速发展,城市的发展速度 要明显高于区域的平均速度,整个区域呈现出不平衡的加 速发展状态;随着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其内部的差异缩小, 区域处于比较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因此,区域空间结构的 演化表现出 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趋势
案例探究---合作学习(三) 成长阶段的问题
二战以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国“五大湖”沿岸工业 带陷入困境,在全国的地位大大降低。“钢都”匹兹堡已 失去昔日的辉煌,由于钢铁等主导产业的衰退,20世纪50 年代以来,其钢铁工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从25%下降至 1983年的12.4%,1978—1987年制造业失业人数累计达到10 万以上,全市1/4的家庭收入明显下降,市财政和教育部 门的投入都下降了一半。五大湖许多工厂倒闭,工人失业, 大量人口外迁,被称为“冰雪带”,与美国南部与西部蓬 勃发展的“阳光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2
区域发展阶段
课标:能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 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本节需解决的问题: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哪些?区域发 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2、区域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地理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如何?
【背景知识】 高收入地区 == 发达地区 一、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指标:(1)常用指标
二、 区域的发展阶段
初期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成长阶段
工业化阶段
成熟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比例
起步阶段
发展阶段
成熟阶段
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五章 区域经济分析

第五章 区域经济分析



传统社会时期:农业为主;
业化初期时期:以轻工业(初级产品生产)为主; 工业化中期时期:重化工业为主,规模经济效应显著,工业劳动力 比重超过农业,第三产业发展; 工业化后期时期:第三产业为经济增长的主体; 后工业化社会时期: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高档耐用消费品普及; 现代化社会时期: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独立发展并占据 主导地位,消费多元化。
的绿色GDP占GDP的74.94%,按支出法计算的绿色GDP占GDP
的75.75%。
2、平均指标 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与恶、人均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消费、人均社会经济福利费等。 3、相对指标
消费资料工业总产值 霍夫曼系数=─────────── *100% 工业资料工业总产值 食物支出 恩格尔系数=─────*100% 消费总支出
3.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1/3(寿命预期指数)+ 1/3(教育指数)+ 1/3(GDP指数)
寿命指数=(实际数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 教育指数=2/3*教育比率指数+ 1/3*总入学率指数 教育比率指数、总入学率指数用标准化值 GDP指数= (log实际数值-log最小值)/(log最大值-log小值) HDI小于等于0.5为低水平,0.5-0.799为中水平,大于等于0.8为高 水平。
何值。
洛伦茨曲线

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公式是:

公式中:Wi 是按收入分组后各组的人口数占总人口
数的比重; Yi是按收入分组后,各组人口所拥有的收入占 收入总额的比重;Vi 是 Yi从i=1到i的累计数,如,Vi =Y1+Y2+Y3….+Yi。

区域的基本含义及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的基本含义及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的基本含义及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差异区域是指地理分区中相对独立的一个或一组相邻的国家、城市、地区等。

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经济、文化等特征,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模式和特色。

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可以分为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1.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起点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简单,主要依赖农业和自然资源开发。

人口多以农民为主,就业机会有限。

典型的初级阶段区域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

2.发展阶段:发展阶段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中间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开始增长,产业结构逐渐多元化。

人口开始从农村向城市流动,就业机会逐渐增加,服务业和制造业等行业蓬勃发展。

典型的发展阶段区域包括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城市和省级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3.成熟阶段:成熟阶段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峰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高度发展,产业结构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人口大多集中在城市,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

典型的成熟阶段区域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地区。

区域发展差异:区域发展差异是指不同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分布等方面的差异。

1.地理条件差异: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气候等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比如,地理条件好的海岛地区可能发展旅游业,而地理条件差的山区可能发展农业。

2.经济基础差异:不同区域的经济基础差异也会导致区域发展差异。

比如,资源丰富的地区可能发展矿产资源,而技术研发能力强的地区可能发展高科技产业。

3.政策差异:政府的政策也会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

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可能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导致经济发展加快。

政策的不同也会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4.人力资源差异:不同地区的人口素质和人力资源也会导致发展差异。

比如,高素质的劳动力可以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而教育水平低的地区可能发展较慢。

以上是关于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的简要介绍。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及区域发展差异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及区域发展差异

①工业带形成,产业
结构日趋复杂,发展
发 展 特 点
了机械、化学、汽车
形成以匹兹堡为中心的钢铁中心,但整个区 、纺织等部门;第二
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开放程度较低、农业 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占较大比重
②城市化水平提高,
形成“芝加哥—匹兹
城市化、工业化达到较高水平,传 统工业衰落,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 兴起,环境日趋改善,产生新的增 长活力
区域的基本含义、 区域发展阶段及区 域发展差异
区域的基本含义
01 区域的含义:区域是指
一定的地域空间。
02 区域的主要特征
一.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分明确的界 线和模糊的界线两种。
二.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 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如通过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 将甘肃省分为四个不同的干湿地区。 图中a是干旱区;b是半干旱区;c是 半湿润区;d是湿润区。
1
概念:三
次产业及
其内部的
比例关系
2
。 3
差异表现:三次产
业占国内(地区)生
产总值的比重,三
次产业的就业比重
,三次产业的内部
构成等。
区域产业结构
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 件、经济发 展水平、资 源配置状况 、劳动力素 质等。

传统农业( 发展水平 较低)区域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 较大
区 工业(加速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
区域内部各要素具有相对一致性,但并不是说 其内部就不存在差异。例如,南方水田区作为 一个区域,其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但内部也 有旱地。
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的位置特征
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区域的人文 地理特征
区域差异分析 对比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 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应主要从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和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两个 方面分析。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①地理位置差异 地理位置差异可从纬度位置差异、海陆位置差异、半球位置差异、相对位 置差异等方面分析。 ②气候差异的形成

区域发展阶段及特点

区域发展阶段及特点

区域发展有哪三个阶段?分别有什么特点?区域的发展在高中地理必修3中以阅读的形式给出的,然而在一些资料上出现了相关知识这里整理了一点常考内容。

从时间上,呈阶段式递进;从空间上,有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区域发展指一般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主要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1、初期阶段:概念:区域早期发育阶段。

特点: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此外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起步时缘于本阶段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产品。

人地关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2、成长阶段概念: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

特点: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人地步协调表现的比较明显。

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3、转型阶段概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

特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表现: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导致区域经济整体萎缩,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

由于区域经济结构还未进行调整,污染进一步加剧。

4、再生阶段:特点: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

区域发展措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三分法:初级阶段在区域发展初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在这个阶段,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成长阶段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又集聚走向扩散。

我国各地区区域发展水平评价

我国各地区区域发展水平评价

我国各地区区域发展水平评价一、引言:区域发展水平是指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和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等单一指标和人文发展指数等综合指标来衡量一个区域的发展状况。

明确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有利于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正确选择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和战略模式,避免因盲目的过高或过低估计而造成决策的失误。

度量区域发展水平,关键是要选取合理的指标和指标体系。

一般将统计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或区域经济增长指标、区域经济发展指标、区域社会发展指标等。

反映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

这些指标从某一方面反映了事物的特征,同时又各有局限性。

要反映区域发展的总体水平,则需要把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结合在一起加以应用,即指标体系。

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的指标体系也不同。

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的选择,除了要考虑的研究目的和指标的作用外,还应结合发展观念的转变来选取。

单一指标:(一)总量指标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NP)等经济总量指标,近年出现对绿色GDP的探讨。

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所谓常驻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所谓生产活动包括三次产业在内的所有行业和部门。

在价值形态它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上产的增加值之和。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1)生产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即: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2)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驻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进行核算。

即:增加值=劳动之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

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区域经济发展历程

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区域经济发展历程是指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各个阶段和变化。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包括几个不同的阶段:1. 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一个地区的经济通常是以农业为主导。

人们的生活主要依靠农业生产来维持,经济活动相对简单,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资源利用率低,人均收入较低,劳动力大部分从事农业劳动。

2. 工业化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一个地区的经济开始向工业化转型。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重视工业发展,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较高。

同时,城市化也在这个阶段快速进行,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3. 经济转型阶段:当一个地区的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地区开始进行经济结构的转型。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能力的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经济的发展。

4. 服务业经济阶段: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服务业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服务业在一个地区的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持续增加,劳动力从实体经济向服务业转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

5. 高端产业阶段: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些高端产业开始在该地区兴起。

这些高端产业通常是以技术创新和知识密集型为特点,产业链较长,附加值比较高。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技术水平较高,劳动生产率较高,创新能力较强。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区域经济发展历程,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可能有所不同。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政府政策、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区域发展阶段及特点

区域发展阶段及特点

区域发展有哪三个阶段?分别有什么特点?(一)区域的发展在高中地理必修3中以阅读的形式给出的,然而在一些资料上出现了相关知识这里整理了一点常考内容。

从时间上,呈阶段式递进;从空间上,有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区域发展指一般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主要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1、初期阶段:概念:区域早期发育阶段。

特点: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此外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起步时缘于本阶段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产品。

人地关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2、成长阶段概念: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

特点: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人地步协调表现的比较明显。

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3、转型阶段概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

特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表现: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导致区域经济整体萎缩,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

由于区域经济结构还未进行调整,污染进一步加剧。

4、再生阶段:特点: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

区域发展措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环境。

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三分法:初级阶段在区域发展初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较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微弱,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在这个阶段,区域内往往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

成长阶段在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开发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产业又集聚走向扩散。

区域发展阶段重点考点练习

区域发展阶段重点考点练习
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7、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 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C)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 间的经济差异
B.一定会出现严重的生态问题 C.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 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 业的就业压力
1. 说出匹兹堡的地理位置特点。
2.结合所给材料, 分析匹兹堡成为 美国钢铁工业中 心的区位条件?
3.在匹兹堡由毛 皮贸易场所发展 成为钢铁中心的 过程中,当地居 民的生产生活方 式会发生什么样 的变化?
2.结合所给材料,分析匹兹堡成为美国钢铁工 业中心的区位条件?
煤炭丰富;水陆交通方便,铁矿运输便 利;靠近伊利湖,水源充足;人口稠密。
高效益的综 合发展阶段
社会经济

水平
较高

产业 结构
交通
第一产业为主 较少,稀疏
第二产业迅 第二、三产
速上升
业为主
加快建设
运输与信息网 络形成
对Hale Waihona Puke 开放 程度较低逐步提高

整体 发展状态
低水平 均衡状况
不平衡加速 高水平 发展状况 均衡状况
理解提升
1.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我国为什么 仍属于发展中国家?
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和人地 关系紧张等。
影响:人口增多→就业困难 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人们生活质量 资源短缺、从外地输入→加重交通运输压力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美国东北部由于 受资源衰减、设备老化、运输成本增加和环境严 重污染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匹兹堡及其附近地区 的工业地位降低,钢铁产量锐减(美国全国的钢 铁产量最高峰时达到1亿多吨,1989年已减少到 8839万吨),而美国的南方和西部沿海出现了诸如 “硅谷”、休斯敦等新的工业中心,致使美国东 北部工业区经济增长速度衰退。

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与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与阶段

2021/4/18
许庆明: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与过
8

(2)经济发展的第二方面:结构变动(1) ——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动
❖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是经济、社会结构将持续不
断变动的核心。
❖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现代工业(制造业)的持
续增长,现代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并不断
❖ 随着工业化推进,产业结构的变化,区域的经济要素(产业与 人口)分布状态必然发生变化。
✓ 农业的空间布局特点是分散 (由于农业依附于土地)
✓ 制造业、服务业的空间布局特点是集聚 (由于“集聚经济效应”)
❖ 因此,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导致区域的经济要素(产业、人口) 从分散走向集聚。
2021/4/18
许庆明: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与过
❖ 这类地区要想成功地走出待开发阶段,跨入现代工业化的 “门槛”,就必须把外部资金、人才、技术输入和区内条件 结合起来,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启动地区经济增长。
❖ 我国远西部(指兰州—成都—昆明一线以西)的一些地区和 18片贫困地区,目前基本上尚处于这一阶段。
2021/4/18
许庆明: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与过
2021/4/18
许庆明: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与过
14

3、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人们的生活质量不但和人均收入、人与人之间 关系有关,而且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有关。
现实:随着经济的增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又出现人与自然的矛盾。
浙江省的民谣 ❖ 因此,经济发展还必须重视环境问题。
2021/4/18
❖ 城市化加速提升。人口和产业活动迅速向一些城市地区集中, 形成启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2021/4/18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湘教版):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教案(湘教版):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课时59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一、我国的四类主体功能区功能区名称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划分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划分目的结合区域自身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才能合理发展二、区域的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低,地区生产总值少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出现一系列工业基地由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态势转向新型工业化水平高,地区生产总值高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工业处于起步阶段,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为主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工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步转移由以传统产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向新型工业化转变,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区域内部发展差异不大,缺乏高水平的中心城市,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稀疏。

区域开放程度较低集聚作用大为加强,中心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增强。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萎缩、衰败状态,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社会问题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不断提高由停滞、受限到调整再提高大幅度增强交通运输少而稀疏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由建设停滞、方式落后转向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和完善交通网现代化交通运输、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城市化特点水平较低,缺乏高水平的中心城市城市化快速推进,形成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由城市衰败、人口外迁转向城市复兴、城市化水平再提高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人地关系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表现为明显的不协调,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由不平衡加剧状态向均衡状态转变谋求人地协调,处于高水平的均衡状态特别提醒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发生变化(1)初期: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比重很低。

地区发展阶段

地区发展阶段

地区发展阶段地区发展阶段是指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不同阶段。

不同地区的发展阶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政府政策等。

地区发展阶段的划分对于制定地方发展规划和实施合理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地区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导,并且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

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劳动,农业生产仍然以传统的农耕方式为主。

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产品供应不足,农民生活贫困,农业产品市场不发达。

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条件落后,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的交流不畅,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二、发展阶段在发展阶段,地区开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桥梁、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工业、服务业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大。

农业生产方式得到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农业产品供应逐渐增加。

同时,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长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地区之间的交通条件改善,物流运输能力提高,地区间的贸易活动逐渐增加。

三、成熟阶段在成熟阶段,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

经济结构更加多样化,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兴起,服务业比重不断增加。

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供给充足,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地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愈发频繁,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地区间的合作共赢效应明显。

四、先进阶段在先进阶段,地区的经济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结构更加先进,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创新能力强。

农业科技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农业生产方式高度智能化,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城市化程度非常高,城市规模大、人口密集,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环境优美。

地区之间经济合作紧密,国际间的贸易活动频繁,地区连通度极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 (-)国内生产总值
• 3、GDP的局限性
③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有些非市场活动在人们 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比如家庭妇女做饭、照顾老人、养育儿童, 等等。这些活动没有发生支付行为,GDP不反映这些活动。但是,如果这 些工作由雇佣的保姆来承担,顾主就要向保姆支付报酬,相应的活动就必须 反映在GDP中。同样的家务劳动,发达国家市场化程度高,对GDP的贡 献就大;发展中国家市场化程度低,对GDP的贡献就小。因此,就这一点 来说,发展中国家的GDP与发达国家的GDP并不完全可比。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 -、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 (-)国内生产总值
• 1、概念: • 例如,一个汽车制造厂在利用购进的各种零配件组装汽车时,各种零配件 (如轮胎)一次性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所用的电被一次性消耗掉,它们被称为 中间产品,只有组装完的成品汽车才是最终产品。GDP中之所以不包括上述 各种零配件和电等中间产品的价值,是因为作为最终产品的汽车的价值已经 包括了它们的价值,把这些中间产品的价值与最终产品的价值相加,就会重 复计算。 • 所谓“所有的”是指GDP所包括的产品的全面性。它不仅包括所有经过市场 交易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且包括所有未经过市场交易的最终货物的价值, 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以及部分未经过市场交易的最终服务的价值。但是, GDP不包括住户成员为本住户提供的没有报酬的家务劳动,如照顾老人、养 育儿童、清扫房屋等。 •
总值。 • •
总值、增值、净值:是总产值、增加值、净产值的简称。它们都
是通过货币形式来反映经济、科技、社会活动成果的。
总值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从事经济、科技、社会活动获得总成果的货
币表现。把它们加总起来,就是宏观经济的总产出或总产值。

增值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从事经济、科技、社会活动获得最终成果
的货币表现。所谓最终成果,从微观来说,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不再进 一步加工的产品,其价值称为增值。它消除了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价值的重 复计算,即产出一中间投入一增加值。从宏观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最终地 用于消费、投资、净出口的物品和劳务,其价值形态,称为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 -、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 ①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 GDP ) 、 国 民 生 产 总 值 (GNP)。但此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 • ②综合指标,用一组或多组指标, • ③复合指数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 -、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国内生产总值 • 2、GDP的作用
• ①从生产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规模,而且能够反映 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这对于一个国家制定正确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产业 结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② 从使用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需求规模,而且能够反 映这个国家的需求结构,也就是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及其具体构成 项目在总需求中所占的份额。这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现状及其发展 变化规律,制定正确的消费、投资和进出口政策,引导需求结构健康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 ③从地域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而且能够反 映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这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经济的地区总体分 布状况,地区产业分布状况,地区需求分布状况,制定正确的地区经济协调 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 -、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 (-)国内生产总值
• 1、概念: • 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有三种不同
的表现形态:产品形态、价值形态和收入形态。
• 从产品形态来看,它表现为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之和。 • 这里所谓的“产品”,不仅包括诸如食品、衣服、汽车等有形的货物,而且 包括诸如教育、卫生、理发、美容等无形的服务。 • 所谓“最终产品”是指那些不再被用于生产过程,或虽被用于生产过程,但 不会被一次性消耗或一次性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产品。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 (-)国内生产总值
• 2、GDP的作用
④通过不变价GDP能够计算经济增长速度,它反映一个国 家的经济增长和变动情况。通过现价GDP和不变价GDP能 够计算GDP缩减指数,它反映一个国家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情 况。通过GDP和人口数量能够计算出一个国家的人均GDP, 它反映一个国家的贫富状况和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GDP还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承担的国际义务和享受的优惠待遇, 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 总之,GD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之一,它是人们 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是制定 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经济政策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 要手段。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明确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有利于从区域发展的实际 出发,正确选择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和战术模式, 避免因盲目地高估或低估所造成的决策失误。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与段分析
三、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 -、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 (-)国内生产总值
两个经济学家走在路上,经济学家甲指着 一肮脏之物对经济学家乙说:“你把它吃了, 我就给你100万元。”乙在诱惑之下吃了。再向 前走,又见一肮脏之物,乙对甲说:“你把它 吃了,我也给你100万元。”甲亦不能抗拒诱惑 吃下了脏东西。两人继续前行,忽然想到: “咱俩什么也没得到!”再一转念恍然大悟: “咱们为GDP创造了200万元。” • “这是创造了GDP吗?”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 -、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 (-)国内生产总值
• 1、概念: • 从价值形态看,GDP表现为一国或地区所有常住 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与同期投入 的中间产品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 和。 • 从收入形态看,GDP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 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活动所形成的原始收 入之和。它包括常住单位因从事生产活动而对劳动要 素的支付、对政府的支付、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补偿, 以及获得的盈余。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 -、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 (-)国内生产总值
• 1、概念:
• 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
– ①从生产角度来说,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 和; – ②从分配角度来说,是这些部门劳动者收入、税金、 利润、固定资产折旧等项目之和; – ③从使用角度来说,是最终使用于消费、投资以及 净出口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④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人均GDP的增加代表一个 国家人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增加,因而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增加时,这个 国家的平均福利状况也将得到改善。但是,在一些国家,也许由于收入分配 的不平等,一小部分人得到了更多的收入,大多数人的收入并没有增加,或 者增加得较少,因此他们的福利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或者没有得到明显的 改善。从人均GDP就看不出这种由于收入分配的差异而产生的福利状况的 差异。而且,人们的福利涉及到许多方面,比如休闲和家庭享乐也属于福利 的重要内容。如果人们从事更多的生产活动,在得到更多收入的同时,却没 有时间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尽管社会的GDP增加了,但他们的个 人福利并不一定增加。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 -、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 (-)国内生产总值
• 3、GDP的局限性
• ①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人们在发展经 济的时候,不可能不消耗自然资源。如果当前的经济发展过度地消耗了自然 资源,就会对未来的经济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这样的发展是难以持续 的。然而,GDP在反映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反映它所带来的资源耗减和 环境损失的代价。比如,只要采伐树木,GDP就会增加,但过量采伐后会 造成森林资源的减少,GDP却不考虑相应的代价。 ②GDP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一个国家财富能否有效地 增长,不仅取决于GDP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大小,还取决于其质量。如 果质量不好,所形成的固定资本还没有到使用期限就不得不报废,那么固定 资本形成总额再多也许都不能有效地提高该国的国民财富。在我国有些地方, 不注重工程质量而导致工程报废和重新建设的现象并不少见。在这样的情况 下,GDP虽然在不断增加,但国民财富却可能在减少,没有给国家带来任 何好处。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 国民生产总值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缺陷,使得 综合性指标体系得以来用。在运用综合性指标对 区域发展进行分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体系 有以下几个: •
第三章 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 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的分析
• (二)综合性指标 • 1、UNRISD的指标体系。
• -、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 (-)国内生产总值
• 1、概念:
• 国内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
• 指按国土原则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物质生产部 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最终 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货币表现。它不包括中间消耗的 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 这些最终产品和劳务不论是本国居民投资、本国居民生产的, 还是外国居民投资、本国居民生产的,或者是外国居民投资、 外国居民生产的,只要是在这个国家的领土范围之内,就全 部计入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