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近年发生的地质灾害
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长寿区凤城危岩发育特征及治理措施
![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长寿区凤城危岩发育特征及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191a1c86137ee06eff918a9.png)
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长寿区凤城危岩发育特征及治理措施摘要:凤城危岩地形复杂,由于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及雨水作用,2000年以来,该危岩带不时出现崩塌、掉块、落石迹象。
为防止危岩发生大规模的崩塌变形破坏,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文章对凤城危岩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和定性评价,得出了危岩体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
提出了采取以锚固、支撑为主要措施,并辅以排水工程、封闭凹腔、局部清危及配合长期监测进行综合治理方案。
关键词:危岩体发育特征防治措施凤城危岩位于长寿区桃花溪北岸谷坡,起于长寿区百年广场,止于桃花溪电厂,危岩带总长 4.8km,标高164.97m~356.06m,相对高差191.09m,为呈近南北走向的河谷岸坡地貌。
由于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及雨水作用,岩体裂隙较发育,岩体破碎,形成多个不稳定的危岩单体。
2000年以来,该危岩带不时出现崩塌、掉块、落石造成:(1)国家投资1.7亿元的长寿污水处理厂的φ1200污水主管长2.2km;(2)长寿区自来水厂和长寿区下半城唯一的一条φ800供水主管长0.50km;(3)包括百年广场、光宇小区、长寿区看守所、骑鞍小区、富丽桃园、林庄锦园、地税花园、区人武部、教师进修学校、长寿中学、长一中等,涉及人口6481人;(4)校骑路0.8km,拟建移民复建公路1km;移民所用高压电线、天然气管网和通讯线路等;(5)三、四期移民安置规划区及长寿区文物单位——林庄学堂;(6)三个电站(三洞沟、三洞、花滩)总投资4850万元。
因此,整治危岩、消除隐患,对凤城危岩进行治理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治理工程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 自然地质背景长寿区位于重庆市东部,距重庆市主城区约87km。
该区东邻涪陵区,西邻渝北区,是重庆市重要的化工工业卫星城市;地处于梁平向斜近核部附近的南东翼,内褶皱发育,且侵蚀作用强烈,属低~中山,构造侵蚀河谷岸坡地貌区。
三峡流域目前的生态和地质灾害方面问题
![三峡流域目前的生态和地质灾害方面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b2a1e9cb0717fd5370cdc14.png)
三峡流域目前的生态和地质灾害方面问题(1).泥石流和水土流失长江上游地区泥石流和水土流失主要是在横断山区。
稀疏的植被,破碎的地貌,过度的土地利用和水电建设、矿山开发以及干热河谷特性,造就了横断山区成为地球上著名的泥石流多发地和水土流失泛滥区,使区内不少地方丧失生态功能和生境条件。
泥石流在横断山诸河流的分布特征是成群成带分布,很多冲蚀支流成为泥石流的通道,在沟口处往往形成大型冲积扇并阻挡河流,光秃破碎的山体往往形成破面泥石流,每年向河流输送大量泥沙物质,新的泥石流沟还在不断扩展。
水土流失在区内成片分布,其面积占60%以上,年侵蚀物总量约20亿吨以上,大部分通过地表径流和泥石流输入河川水库。
例如在西秦岭-横断山东部主要是暴雨泥石流重度灾害区,主要涉及嘉陵江上游、岷江上游、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中下游等流域。
据统计从1971年至1988年的17年间,四川乐山沙湾至攀枝花的成昆铁路路段,(该路段跨越岷江、大渡河、安宁河、金沙江等河流流域),就有80多条沟暴发泥石流152次,平均每年发生8.5次。
据不完全统计,汶川地震灾区河流次生灾害新增地质灾害点面1.2万多处,产生崩滑泥石流物源10亿立方米以上,这不仅使灾区电站继续面临次生灾害的威胁,而且使水库蓄水条件恶化、水库功能消减,缩短水库和电站的寿命;一些高坝大库地质变化较大,坝体、坝肩内伤严重,库区地质结构和地质环境改变,不稳定危岩增加,治理任务非常艰巨,水电站安全隐患并没有完全消除;一大批在建电站技术经济指标发生改变,投资增加。
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地区,这一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55万km2,约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98%。
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除了具有水土流失类型多样、水土流失后果严重、人类活动造成了水土流失加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水土流失具有隐蔽性。
长江流域山区地表组成物质颗粒较粗,侵蚀后大多滞留在坡前、或被就地拦蓄,进入河流的只是一小部分,河流输沙量一般小于地面侵蚀量,据对16条典型流域的分析,泥沙输移比平均为0.23左右,这与黄土丘壑区泥沙输移比接近于1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三峡大坝中的地质问题
![三峡大坝中的地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2e7d497d4d8d15abe234ef9.png)
三峡大坝中的地质问题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
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
这是一个创举,不过一件事物不能单纯的说它是好的,或是坏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三峡大坝也一样,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获悉福之所倚”三峡大坝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南水北调等好处,但也引发一些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生态、人文安全以及水坝能引发一些问题 1.生态安全以及水质问题大坝阻挡了淤泥流向下游,使包括上海地区在内的长江入海口收缩,海洋的咸水正在倒灌入内陆。
据了解,三峡库区水质的好坏和变化,不仅取决于库区内的污染物排放和污染治理状况,同时也与上游来水的质量密切相关。
三峡库区上游流域面积大,接纳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农村面源排放的氮磷污染物多,世界野生动物协会今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通过大坝的水流速度正在加快,对下游的防洪大堤造成破坏。
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化肥残留物被不断排入大坝水库,导致巨型水藻生长泛滥,并威胁到下游的水供应。
2.人文安全古今中外,水库大坝一直都是军事对抗中的主要打击目标,也是恐怖分子破坏和要挟的主要目标。
因为三峡大坝是静止不动在明处的固定目标,虽然这个坝的确很大,可能要五千万吨核弹正面摧毁,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他和世界上的许多混凝土重力大坝的结构不同,水轮发电机的26条进水管,以及众多的泄洪管,泄沙管都是安装在大坝中。
此外,三峡大坝中还有三道深55米宽34米的横截大坝的槽(一道为升船机用,二道为船闸用),而这三道深槽都只用一层薄薄钢板控制,一旦这层钢板被炸毁,就可造成与溃坝一样的效应。
三峡大坝若全溃时,百余亿立方米库水短时间内下泄,坝址至沙市间沿岸,受洪水波直接冲击,灾害损失严重,造成极大地损失。
3.水坝能一起的一些问题①泥石流其中在2010年7月15日晚12点,一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将长江三峡左畔的湖北秭归县郭家坝镇“掀翻了天”:集镇的农贸市场被泥石流整体掩埋;一幢5层楼房的1-3层被淤泥填满;大街上到处“飘”着冰箱、洗衣机……据统计,此次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3663万余元,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基于灾后损失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基于灾后损失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9defd074a7302768e993936.png)
2 1 划分评价区 .
为 使研 究成 果 便 于应 用 和 指导 防灾 减 灾 实 践 , 进行 易 损性 评价 时 宜保持 行政 区的完 整性 。本 文 以 三 峡库 区各 县 ( 、 ) 评 价 区 , 计 2 市 区 为 共 O个 评 价
区。
12 库 区气象 和水 文 .
三峡库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 平均气温高、
13 库区地质环境 .
三 峡库 区位 于 杨 子 准地 台 区 , 与秦 岭地 槽 相 北
邻。库区横跨川鄂褶皱带 中段和川东弧形褶皱带东 段 。褶 皱形 态 以奉 节 为 界 , 节 以东 背斜 紧 闭并 伴 奉
有倒 转 现象 , 向斜 为 复式 褶 皱 , 级 褶 曲发 育 ; 节 次 奉
l 三 峡 库 区概 况
1 1 库 区范围 .
长 江三峡 水库 淹 没涉 及 湖 北 省 的夷 陵 区 、 归 秭
县 、 山县、 兴 巴东 县 , 庆 市 的 巫 山县 、 溪 县 、 节 重 巫 奉
2 三峡库 区地质灾 害易损性评价
易损性 评 价 的 步 骤 可 分 为 六 步 : ) 分 评 价 1划 区 ;) 取 评 价 指 标 ; ) 定 评 价 指 标 分 级 标 准 及 2选 3确
维普资讯
岩 土工 程 界 第 卷 第4 期
基 于 灾 后 损 失 的 三 峡 库 区 地 质 灾 害 易 损 性 评 价
胡焕校 张 立 明
( 中南大学地学 与环 境工程学院)
摘
要
以三峡库 区近年统计 数据为依据 , 选取 灾害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害频 数 、 灾 经济损失模数 、 生命损失模数等 评价
易损 性 的定量 表达 就是 易损 度 。根 据 国 内外 自然 灾 害研究 理论 6, 义地 质灾 害 易损 性 为 承灾 体 遭 _定 受 地 质灾 害危 害 的程 度 , 它反 映 了不 同承 灾 体遭 受 同一 强度地 质 灾害 损失 程度 的不 同。易损 性评 价 是 对 区域社 会经 济 水平 及 承 灾 能 力 的分 析 , 揭 示 其 并 空 间分布 状况 。 易损性 评 价成果 可 用 于指导 高风 险 区 的防灾 减灾 , 为 区域 防灾措 施 的制定 提 供依 据 。 也
三峡工程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三峡工程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53b42700029bd64793e2cbe.png)
三峡工程带来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班级:064111姓名:张伟文学号:三峡工程基本概况1.1总体建设三峡大坝又称三峡工程、三峡水利电。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三斗坪镇,俯瞰三峡水电站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大坝位于内的宜昌市,并和其下游不远的形成梯级调度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的水坝。
三峡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大坝长2335米,底部宽115米,顶部宽40米,高程185 米,正常蓄水位175米。
大坝坝体可抵御万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大下泄流量可达每秒钟10万立方米。
整个工程的土石方挖填量约1.34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约2800 万立方米,耗用钢材59.3万吨。
水库全长600余千米,水面平均宽度1.1千米,总面积1084平方千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调节能力为季调节型。
2.2三峡工程岩基峡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扬子准地台,基底主要由早元古一晚元古代变质火山一碎屑岩及侵入其间的岩浆岩组成。
变质岩系有岭岭群(23亿年)、神农架群(13.3亿年)和马槽园群(9.6亿年)。
岩浆岩由中酸性花岗一闪长岩体及各类岩脉(8.3亿一7.5亿年)组成,分布于黄陵地块的中南部。
此外,南部相邻地区武陵、雪峰山地出露有冷家溪群(14亿年)和板溪群(10亿一8亿年)。
2.3运输通航、电力供需三峡船闸学名是双线五级连续船闸,位于大坝左侧的坛子岭外侧,世人称之为“长江第四峡”,为三峡航运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三峡水电站的机组布置在大坝的后侧,共安装32台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14台,右岸12台,地下6台,另外还有2台5万千瓦的电源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远远超过位居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电站,给国家的电力输送贡献了很多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能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保障了人民财产的安全。
论长江三峡工程利弊
![论长江三峡工程利弊](https://img.taocdn.com/s3/m/99c9ca58482fb4daa48d4b0b.png)
论长江三峡工程利弊论长江三峡工程利弊长江三峡水力枢纽工程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
其水利工程的防洪效益与泄洪能力居世界首位,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历史上,长江上游洪水频繁,每逢特大洪水,宜昌以下的长江荆州河段,都要进行分洪,但总会淹没乡村和农田。
而三峡大坝具有强大滞蓄洪水能力,防洪库容近200亿立方米。
能控制百年一遇洪水,可防止长江两岸发生毁灭性灾害,直接确保中下游防洪体系内数千万亩耕地和数千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发电也产生巨大利益,该工程起初便只考虑发电。
文革后三峡工程被第三次提起,1994年三峡水电站正式动工,其发电量约占全国年发电总量的3%,占全国水力发电的20%。
为国家带来部分财政收入,也解决了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区电力供应。
在长江三峡工程筹建开始,便与生态、文物保留等诸多问题相伴。
白鳍豚,我国特有濒危哺乳动物,三峡工程其上千万吨的通航能力带来的弊端之一便是增加了白鳍豚被螺旋桨击毙的事件,同白鳍豚同意珍惜的中华鲟也成了受害者,三峡工程每年蓄水时,会让下游天然水量有所减少,这有可能干扰中华鲟的栖息与产卵。
除水生生物外陆生生物如川明参,因在淹没区内或者建造其他设施而遭破坏……我国是文明古国,而三峡地区富有地方特色,其文物、遗址不可估量,但由于三峡工程淹没范围广淹没地面地下文物、遗址众多,虽有所保护规划但也有一部分文物没入了淹没线以下并且出土几率少之又少。
纵观利弊,个人认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其利大于弊,因采取许多措施,其弊端被缩放,与其利——数千万人民生命安全相比还是较小的。
但在看到其利的一面时也要看到其弊。
防洪: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控制上游进入中下游平原的洪水,是解除长江中游洪水威胁,防止荆江河段发生毁灭性灾害最有效的措施。
发电:电站装机容量1768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840亿千瓦小时,可供电华中、华东以及川东地区。
每年约可替代煤炭5000万吨,可减轻上述地区的煤炭运输压力,并可减轻因火电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
三峡工程库区影响135m水位蓄水的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及若干技术问题
![三峡工程库区影响135m水位蓄水的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及若干技术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754c8e9524de518964b7d9f.png)
岩 工 界 第卷第期 土 程 5 6
‘ … … … … , _ 一 _ _ 一 ‘ _ 一 … ‘ ● 一 _ _ 一 _ … 一 ’ 一 … … … 一 ’ ’ 一 … … ’ ‘ 一 ‘ … … ‘ 一 … ’ … 。 一 。 一 。 。 一 ’
核 查 的 主要 任 务 是 : 以保 证 15m水 位 蓄 水 任 3 务 完成 为基 本 目标 , 面 调 查 了解 库 区 已 经 发 现 并 全 需 抓紧 进行 工 程 治理 的各类 滑 坡等 地 质灾 害 的 总量 情况 ; 了解 当前地 质 灾 害 防治 工 程 项 目的 总 体进 展 情况 ; 一 核查 急 需工 程 治理 、 逐 危害 较 大 的滑坡 等 地
治方 案 制定 。
员会 移 民安 置规 划 司组 织 国内有 关 家专 家对 三 峡工 程库 区影 响 15m 蓄 水任 务 的滑 坡 等地 质 灾害 情况 3 进 行 了核查 。核查 地 区包 括 重 庆 市 的 涪 陵 区 、 丰都 县 、 县 、 柱县 、 州 区、 阳县 、 节县 、 山县 、 忠 石 万 云 奉 巫
质 灾 害主 要表 现 为 沿 岸 集 镇 滑 坡 、 岸 变 形 和 公 路 库
岩 , 一定 量 的蒙 脱石 等膨胀 性 矿 物 , 积 的 表层 土 含 残 体 有 一 定 的膨胀 性 , 见 残 积 土 层 溜 滑 和 回填 土 挡 多
墙 挤 垮拉 裂 现 象 。
交通 要 道沿 线 小 规模 滑坡 和 崩 塌 。
( ) 质 现 象 的认 识 的人 为 多解 性 1地
部分 勘 察单 位 对 滑坡 和斜 坡 变 形 的 区别认 识 较 模糊 , 常把 由于 局部 微 地 形 引起 的 浅 层 斜 坡 变 形 判
长江三峡库区崩滑地质灾害与防治
![长江三峡库区崩滑地质灾害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13fce58eec3a87c24028c4f8.png)
: _ :
J
三 唐 地崩 匀翰治
硬 完整。水库 区则是 我国崩滑地质灾 害 多发 区 ,这里的 自然与地 质环境易于诱 发崩滑地 质灾害 .困此 崩滑 地质灾害较 严重 目前国 家正不断加大防灾 力度 。 第二级 阶梯 的东缘 .地 貌区划为板 内隆 升蚀余 中低 山地 ;在大地构造 上属于扬 子 准地 台 上 的 四川 台坳 和 八 面 山台 褶 带 ,各 时代地层均 有出露 .岩类 以中上 三 叠 系 至 侏 罗 系碎 屑 岩 ( 岩 、 泥 岩 砂
I 库区 质 害 治 作 导 组 员 办公 任 .~ 三峡 地 灾 防 工 领 小 成 兼 室主 I 土 资 源 部 地 质 环 境 司 长 烈荣 国 司 李
长江三峡工程坝 址位 于湖北 省宜昌 县三斗 坪 .设计 大坝坝 顶 高程 1 5 . 8米 正 常蓄水位 1 5 。水 库涉 及湖 北省 和 7米
奉节 以东 为 八 面 山 台 褶带 的一 部 分 .各时代地 层都 有出露 .但 震 旦系
至三 叠系碳酸盐岩 夹碎屑岩为主 .紧密
地质 调查
对崩 滑地 质灾害又有进一 步
重庆 市2 个县怄 、市】 o 。库 区长 江干流
库段 从大坝所在 地三 斗坪到 上游库 尾所 在地 重庆 市 巴南区大 塘坝 、全长 5 4 7 公 里 ,主要 支流 有5 余条 。水库干支流库 0 I岸岸线 总长达53 0 ,0 公里。
地 质 环 境 复 杂 ,崩 滑地质灾害易于 形成
一
裂 ;喜 山运 动相对 较弱 ,除使 岩层 轻微
褶皱和 断裂继承性活动外 .主要表现 为 地 壳的 间歇性 整体 隆起 .形 成现代 山川 地 貌。 三峙库 区不 周岩 类、岩性 和地 质构 造特 征及其分布所 表现 出来的 山川地 貌 是非 常吻合的 ,太体 以奉节为界 .其东 西 有一定差异 奉节 以西为 四川台坳 . 在地质 构造 上和地形 上都 是一个典型盆 地 。库 区在 台坳的东部 .主要 出露侏罗 系碎屑岩 。褶皱呈 隔档 式” .背斜 紧 密 .向斜 宽缓 .褶皱轴 向自西而东由北 东渐转为近东西 ,呈弧形 向北西 凸出 , 西南端有南 北向构造 插人 。地势 自西向 东 升 高 . 高 程 由 3 0 , 0 升 至 0~0米 5 1 0 米 左 右 .山脉走 向 与构 造线 方 向 0 0
崩塌、滑坡与涌浪—认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
![崩塌、滑坡与涌浪—认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e082688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d.png)
崩塌、滑坡与涌浪—认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董好刚; 霍志涛; 田盼【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年(卷),期】2018(034)004【总页数】6页(P360-365)【作者】董好刚; 霍志涛; 田盼【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峡地质条件之崇险,早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已有生动记载(图1)。
三峡工程建设后,水库蓄水形成长约5300 千米的库岸,现已查出的滑坡达5000 多处,地质灾害风险更加凸显[1-2] 。
比较典型的如2008年11月23 日发生的巫峡上游的龚家方崩塌,产生高达32 m 的涌浪灾害[1] ;2015 年6 月24 日发生在大宁河口对岸的红岩子崩滑,产生5 ~ 6 m 的涌浪;巫峡段2008 年以来一直持续发生变形破坏的马鞍子斜坡[2] 等等。
认识这些灾害的特征并学会预防非常重要。
图1 三峡库区地貌1 走近崩塌、滑坡与涌浪1.1 崩塌崩塌是指高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后,以滚动、跳动、坠落等为主的运动现象与过程[3-4] (图2)。
未崩坠塌落之前的不稳定岩土体称为危岩体。
图2 崩塌形成示意图一般来说崩塌具有突发性,发生时间极短,运动速度极快,能够达到5~200 米/秒[3] ;崩塌规模的大小相当悬殊,大规模的岩体崩塌体积可达数千万立方米甚至上亿立方米,小规模的岩体崩塌称坠石,一般体积仅数立方米或数十立方米,甚至是小型块石的塌落。
崩塌对斜坡底部的房屋、道路、航道等危害很大,极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
(1)崩塌形成条件崩塌形成条件,可以用陡、裂、空、落四个字概括[4] (图3)。
陡:地形坡度大于45 度、高度大于30 米以上的坡体。
裂:坡体内部发育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隙、顺坡裂隙或软弱带;坡体上部已发育拉张裂隙,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将可能贯通,使之与山体形成分离之势。
长江三峡工程环境地质
![长江三峡工程环境地质](https://img.taocdn.com/s3/m/90f6f4fdf705cc175527092c.png)
长江三峡工程环境地质yuanzi16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巨型工程。
它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通航、供水、灌溉、水产和旅游以及发展库区经济等综合效益。
三峡工程的环境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如何,对于工程的安全稳定、正常运行和经济合理,对于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发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根据公开发表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概略论述关于长江三峡工程的主要的环境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供读者了解和研究参考。
一、长江三峡地区地壳稳定性长江三峡地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于扬子准地台内部的一个由出露的前震旦纪结晶基底构成的稳定地块。
其区域地壳稳定性良好。
尤其是在我国华南地区,这种地块对于筑坝建库,确实是一种得天独厚、不可多得的优越的环境地质条件。
在我国华北地台的古老基底上筑坝甚多,如大伙房、潘家口、岗南、下静游等坝址,筑坝建库以来一直都很安全稳定。
加拿大斯堪的纳维亚库坝,建在古老基底上,也很安全稳定。
在长江三峡地区古老地块周围,虽有一些弱活动性断裂,但是其近期的构造活动性和地震活动性都比较微弱。
巴东至宜昌剖面的地震和重磁探测成果表明,这一带未反应出有陡梯度的深大断裂存在。
在茅坪和秭归两处,分别进行的800米和500米深孔水压致裂地应力测定以及深孔电视和孔隙水压力测定成果,也进一步证明长江三峡地区属于稳定地块区。
二、长江三峡工程坝区环境地质三斗坪坝址是一个符合长江三峡工程整体要求的大坝坝址。
坝区面积为18.7平方公里。
坝基岩体为坚硬、完整的花岗岩岩体。
专家论证报告指出,三斗坪坝址“基岩完整,力学强度高,透水性弱,工程地质条件优越,适宜修建混凝土高坝”。
岩体结构研究是研究岩体工程地质性质的基础。
有关专家在三斗坪坝基和船闸岩体结构研究中,通过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出露岩体结构面参数的实测,采用计算计网络模拟技术,分别建立了岩体结构面产状、间距、迹长概率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坝基和船闸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评价。
三峡地质灾害与防治
![三峡地质灾害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f2f7b3630b1c59eef8c7b4de.png)
为人工复合地质体的建造 导致滑坡 首 先是 经验与失败的教训l 地质体,甚至滑坡等灾害地质体开挖动 防水反 滤层和排 水孔 等 。 0U f 并 土,给移 民安置 埋下 了隐患 。 工高 边坡 下 部发生滑 动剪 出 , 摧毁 九层 楼房下 部  ̄ :用 开辟了新途径 。 人 开挖 是库 区较为普遍 的 岩土工 程问 题 湖 数 层 ,随后楼 房垮坍 下坠 ,同时 ,边坡 上
19 9 8年 6月至 8月 三峡库 区遭受 了 特 大暴 雨和长 期高水 位的影响 ,库 区地质 灾害普遍发 生,不 少移 民工程遭 到了严 重 的损 毁 但从 另一 方面看 ,也是 对 1 9 2年 9 以来 移 民迁 建工程 的一次实战检 验,暴露 出不 少问题 。在最近几年 内,三 峡库区地 质灾 害及防 治工程问题主 要有五个方 面 :
二 .弃渣处置和 回填造地
津 间长江 干流各县 ( 、区)移 民区规模 市
较大的 滑坡 、崩塌体 有 10 处,以 云阳 0 5 三峡工程移 民迁建 区大都 地处高 山峡 万州三 区 、 巫山 、奉节 、巴东等县 ( ) 区 甑 谷。 弃造堆放 场的选择一直是大难题 。 选来 数量最多 ,危 害程度 也最大 ,而且 滑坡还 散 的堆积 体或卸 荷岩体构 成 , 雨期 间已 暴 9 8年 8月的暴雨季 节, 多处失 稳,妨碍 了新城的 正常建 设 , 危 选去,似乎只有直接倾倒人长江最为安全 , 在 不 断增 加 ,在 1 9 也 由于土地 又发生 了重庆麻柳嘴镇 等滑坡 。对滑坡等 及新城 的安全 云阳 双江新 城主要由 一 套 但这是祸及子孙万代 的违法行为 安 艮 难依山就势建 设 , 地 质灾害 的防治,特别 是对跨 越三峡水库 软硬相 同的砂岩 、 色泥 岩组成 ,岩 层产 容量限制,使移 民 红 不 得不逢山铲平,遇淘回填,大 挖大填 ,激 正 常蓄 水位 15 状 平缓 , 对来说 , 库 区新 县城 场址中 相 是 米高 程的滑坡的洽 理非常 7 也新生了众多人工 重要 在 巫山县城约 38平方公里 规划 区 较 好的 一个 。但是,由于 工程 开挖,新增 活 了原有自然地质 灾害, . 危 险地段 。 19 年 9 据 8 月对库 区汛期 地质灾 内,分 布有 2 处滑坡体 ,相 当于可建 设用 9 7 了高达 1 米 一 0 0 4 米的 边坡 ,上部坚硬 的 / 面积 。 些滑坡体 大多稳定性 差, 这 砂岩岩体 在多 组陡倾节 理切割 下 , 下覆 害的调查,反映 了弃碴列移 民工程,甚至长 地 的 1 3 沿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概况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117d5219f18583d049645957.png)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概况摘录自《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稳定分析》(天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李萍硕士论文)第四章链子崖危岩体的发育特征4.1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崩塌滑坡发育概况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崩塌滑坡发育。
经历年调查,在1380km长的干流库岸和31条主要支流约1651km长的库岸,发现残体大于10×104m3的崩塌滑坡及危岩变形体共428个,总体积达276576.19×104m3;支流126个,体积145024×104m3。
今后,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三峡工程的蓄水和移民迁建地质工作的深入,崩塌滑坡的数量和体积还将增加。
长江三峡崩塌坡发育,崩、滑、流等地质灾害频繁。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崩塌、滑坡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主要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河谷地貌和岸坡结构类型的控制。
地质构造对崩塌,滑坡的控制主要表现为:多个构造体系交接复合部位、褶皱和断裂发育部位、紧密褶皱轴部及其转折部位、背斜倾伏端和向斜杨起端崩塌、滑坡较多。
崩塌、滑坡的分布,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河谷段的顺向岸坡段,滑坡密集,如奉节的李家坝至故陵、云阳的大河沟至兴隆滩等段。
当河流横穿背斜峡谷时,崩塌、滑坡主要发生在背斜两翼,即峡谷的进、出口段,如兵书宝剑峡出口的新滩至庙河、巫峡出口的官渡口至作揖沱等段。
位于秭归县新滩滑坡对岸的链子崖危岩体(体积约314×104m3),近年变形活动持续不断。
逐年有加剧发展势头,存在发生大规模崩塌滑波的危险征兆。
若任其发展,一旦发生大规模崩塌滑坡灾害事件,我国的黄金水道——长江将有可能严重碍航,甚至断航,危及附近城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三峡工程建设和沿江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预报防灾重点首推链子崖危岩体和黄腊石滑坡。
4.2链子崖危岩体链子崖危体位于长江西陵峡的兵书定剑峡出口处南岸,与北岸新滩滑坡隔江对峙,紧扼川江航道咽喉;下距正在兴建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26.5km,上距秭归县城15.5km,地处西陵峡新滩崩塌、滑坡频发区。
杉树槽滑坡滑带土强度衰减特性及失稳机理研究
![杉树槽滑坡滑带土强度衰减特性及失稳机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339b56168884868762d65f.png)
杉树槽滑坡滑带土强度衰减特性及失稳机理研究滑坡是危害程度仅次于地震的较大地质灾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环境损失。
长江三峡库区山高谷深、构造断裂发育、岩性复杂软弱、暴雨频繁,历来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特别是水库蓄水运行初期,诱发了大量滑坡,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其中顺层岩质滑坡是发育最广泛、危害性最大的重要类型之一。
水库的长期运行和更加频繁的暴雨,无疑将威胁库区广泛分布的易失稳顺层岩质岸坡的长期稳定状态。
近年来,库区发生的滑坡呈现出小型化、隐蔽性、随机性等特点,其形成原因和规律也与以往有较大差别,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难题。
本文以杉树槽顺层岩质滑坡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地质调查和分析建立其地质力学模型;并开展室内试验,研究库水及降雨作用下滑带土形成演化及强度衰减规律、不同试验条件下滑带土的残余强度特性及其微观机制;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滑坡前的降雨和库水位变化过程对滑坡渗流场和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基于滑带土抗剪强度特性的滑坡失稳变形过程研究。
得到以下结论和研究成果:(1)杉树槽滑坡地质力学模型研究。
通过对杉树槽滑坡工程地质条件的调查,结合滑坡的发生过程,分析了滑坡的物质组成及变形运动特征,得出杉树槽滑坡由岩质主滑区和土质牵引区组成,体积55.1×10~4m~3,最大滑距160m,主滑区在滑移时方向由107°转向78°,平均滑速53mm/s,前部滑入锣鼓洞河。
分析了滑坡发生的地质因素和环境因素,建立了形成滑坡的“无围限”地质模型:以泥化夹层为底滑面、以两个临空面和两个张裂隙分离结构面为边界;构建了诱发滑坡的“上推下托”力学模型:降雨入渗导致滑体重度增加、渗透力增大、滑带抗剪强度降低、后缘张裂隙中形成静水压力、后部形成扬压力,库水位快速上升在前部形成浮托力。
杉树槽滑坡为一新生型/推移式/中型/厚层/顺层/岩质/快速/水库滑坡。
(2)滑带土形成及物理力学性质演化试验研究。
三峡工程带来的地质问题
![三峡工程带来的地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5f903c0551810a6f4248624.png)
四、带来的地质灾害问题及解决措施
三峡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非常广,其中对库
区的影响最直接和显著,对长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响, 甚至还有人认为三峡工程将会使得全球的气候和海洋 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4.1在蓄水后,由于水流静态化,污染物不能及 时下泄而蓄积在水库中,因此已经造成了水质恶化和 垃圾漂浮,并可能引发传染病,部分城镇已在其他水 源采集生活用水。同时大批移民开垦荒地,也加剧了 水体污染,并产生水土流失的现象
由于三峡大坝主要是蓄水发电,水流作为一种物质持续 不断的输入或者输出,此外系统也会接受外界的太阳能、风 能等,所以该系统也是一个开放式系统。
按其岩相建造和岩体结构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工程 地质岩类:块状结晶岩类、层状碎屑岩类、层状碳酸岩类、 松软岩(土)类。
三、系统结构、输入、输出 3.1基础岩性:三峡大坝建在前震旦纪花岗一闪长岩岩基
解决措施:兴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以期解 决污染问题,大坝增加下泄流量来实现换水
4.2三峡大坝对气候的影响: 长江流域历经地球演变几百万年的雕刻,已经形
成了适合人类和生物生活的环境。三峡大坝把长江截 断,必定对当地大范围的生态造成影响,像当地植被 的破坏,气候的变化,对各种动植物的影响都是非常 大的。距有关报道,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附近的气 候发生了异常,应该转暖的时间却还是很寒冷。也有 一些地方山体滑坡增加了很多,估计跟三峡工程有关。 一些生物像鱼类因为蓄水等一些原因改变了生活的环 境(好像中华鲟每年都要回游到长江上游去产卵,现 在的话就直接堵在三峡了,虽然相关部门每年会把他 们从三峡大坝这边丢到那边,但毕竟不是天然的)
三峡库区边坡地质灾害及形成机制分析
![三峡库区边坡地质灾害及形成机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2f096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1.png)
三峡库区边坡地质灾害及形成机制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典型类型。
滑坡是三峡库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
并以钱江坪滑坡为例,介绍了滑坡灾害的形成和破坏过程以及影响钱江坪滑坡稳定性的一些因素,分析了滑坡灾害的形成机制。
得出以下结论:三峡工程建设初期,工程边坡较多,滑坡的主要成因有三个:降雨和库水入渗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前抗滑段的抗滑能力因地下水的支持而变得较弱;地下水浸泡使泥质滑带土软化,滑带土抗剪强度降低;暴雨增加了滑动体的滑动力。
钱江坪滑坡是三峡库区滑坡中的一种新型超高速深部生理岩质边坡,一般是暴雨和三峡水库蓄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滑坡;千将坪滑坡;1引言对于边坡滑坡灾害的成因,1950年,专家太沙基在他的《滑坡机理》讲述了滑坡的形成成因、形成过程、滑坡的稳定性评价方法以及滑坡的工程体现。
1967年,Bjerrum引入传递概率分析边坡渐进破坏时的稳定性,根据上部体积的应变软化,得出边坡开挖在渐进破坏时的力学模型。
1978年,djvarnes根据岩土边坡的活动模式,将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分为倾倒、侧向膨胀、坍塌、滑坡和复合类型。
在新湿应力场理论的详细试验模型基础上,分别得出一维膨胀理论和三维膨胀理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三峡库区典型的边坡地质灾害,大多数发生的是滑坡灾害,并以千将坪滑坡为例,说明了滑坡形成和破坏的过程和影响千将坪滑坡稳定性的一些因素,分析了滑坡灾害形成的机制。
2三峡库区边坡的地质灾害2008年,三峡水库连续39天的试蓄水量第一次达到175m。
水位上升了27.53m,日均升高10.744m。
下一次175m蓄水测试在2009年,历时70天,水位从145.87m上升到171.043m,上升了22.56m,日均上升0.365m。
经过一天,水库水位约171.4m。
与2008年相比,平均水位的升高下降了50%,滑坡事故很少。
2010年,第三次蓄水175m,历时46天。
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长寿区凤城危岩发育特征及治理措施
![重庆市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长寿区凤城危岩发育特征及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7e2c20652ea551811a68700.png)
SI C &TCNLG C NE EH00 Y E
重庆 市 三峡 库 区地 质 灾 害 长 寿 区凤 城 危 岩 发 育 特 征 及 治 理 措 施
韦 家 项 ( 西水 文地 质工 程地 质勘 察 院 广 西柳 州 广
5 50 4 0 6)
摘 要 : 风城 危 岩地 形 复杂 , 由于 受地层 岩性 . 质构 造 , 地 地震 及 雨水 作 用 , 0 年 以来 , 2 0 0 该危 岩 带不 时 出现 崩塌 . 掉块 . 石迹 象 。 落 为 防止 危岩 发生大规 模 的崩塌 变形破坏 , 胁人 民生命 财产安 全 。 威 文章对风 城 危岩 发育特征 及 形成 机 制进 行 系统分析 和定性 评价 , 出 了 得 危 岩体处 于基 本稳 定 ~欠 稳定状 态 。 出 了采取 以锚 固 提 支撑 为主 要措 施 , 辅 以排 水工程 . 闭 凹腔 、 部清危 及 配合 长期 监测进 行 并 封 局
厂 的 l 0 污水 主 管 长 2 2 i ;2 长 寿 区 20 . k () n 自来 水 厂 和 长 寿 区 下 半 城 唯 一 的 一 条 8 0 水主 管 长 0 5 k ( ) 0供 . 0 m;3 包括 百 年 广 场 、
光 宇 小 区 、 寿 区 看 守 所 、 鞍 小 区 、 丽 长 骑 富 桃 园、 庄锦 园 、 税花 园 、 人武 部 、 林 地 区 教 师 进 修 学 校 、 寿 中学 、长一 中等 , 及 人 长 涉 口6 8 人 ;4 校 骑 路0. km, 建移 民复 建 4 1 () 8 拟 公路1 km; 民 所 用 高 压 电线 、 然 气 管 网 移 天 和 通 讯 线 路 等 ;5) 、 期 移 民 安 置规 划 ( 三 四 区 及 长 寿 区 文物 单 位 —— 林 庄 学 堂 ;6 三 ()
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地质灾害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fa8336a32d7375a41780de.png)
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地质灾害成因分析一、引言水库的水位涨落带,又称为消落带,是指由于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库区周边被淹土地周期性地露出水面的区域。
根据三峡工程方案,为了使库区长期保持绝大部分有效库容,三峡水库将采取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即:在每年汛期(6~9月),长江上游来沙量最大之前,将库区水位降至145m,并在汛期开闸放水排沙,而在汛期后则关闭闸门,将库水位升至175m,拦蓄清水以发挥水库效益。
所以三峡水库建成后,将在库区两库形成永久性的水位季节涨落地带,即三峡库区消落带。
二、问题的提出三峡库区是我国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以后,由于水位大幅度变动,江水对岸坡的强烈改造作用比过去无疑将增强百倍;加之库区突击性的城镇建设和水库诱发地震,以及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将面临更多的暴雨和洪水灾害,三峡库区地质环境及地质灾害的问题因而将变得更为严峻。
此外,由于其库岸因长期浸泡和浪击前缘的不断冲刷,必然导致岸坡岩体整体稳定性下降,加速滑波进程,给库区带来更大威胁。
同时,三峡大坝建成后,在这近千公里长的岸坡受到高达30m周期性库水水位涨落的影响下,岸坡岩体的稳定性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如何处理处在滑波体上的居民点、厂矿和耕地已经成为三峡移民工作的重点,始终是一个十分严峻而又不可回避的非常现实的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因此,开展三峡库区水位周期涨落变化对库区地质灾害及其库区内工程岩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对于科学地认识大坝建成蓄水后库岸边坡及其危岩体的稳定性和危险性,制定库区防灾减灾的中长远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消落带典型地质灾害形成机制三峡库区消落带典型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其中以滑坡最为严重。
消落带滑坡按岩性划分为:岩质滑坡和松散堆积层滑坡两大类。
岩质滑坡按滑动的空间位置可进一步分为顺层滑坡和切层滑坡两个亚类,其中顺向层状体滑坡占绝大多数。
3.1岩质顺层滑坡消落带滑坡分布受地层岩性组合的控制,区内岩层以泥灰岩、泥质灰岩、钙质泥岩、砂岩、页岩和煤层为主,区内层状岩层组成的层状体岩坡具有软硬相间的结构特征,尤其是顺向坡。
三峡库区(湖北段)崩滑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背景
![三峡库区(湖北段)崩滑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f2841ed37f1922791688e8af.png)
t Z
要 基 础 , 明 区 内崩 滑 地质 作 用 与 地 质 背 景 关 系 可 以 为 崩 滑 地 质 灾 害 的 防 治 提 供 基 础 资 料 。 查
0L ,
" ,
关 键 词 : 江 三 峡 库 区 ; 质 灾 害 ; 滑 地 质 作 用 ; 质 背 景 长 地 崩 地
陡 峻 , 峰 峭 壁 , 峦 叠 峰 , 拔 高 程 千 米 以上 。 峭 奇 群 海 陡 的地 形 为崩 滑体 的产 生提供 了充足 的空 间 。
收 稿 日期 :0 7 O — 1 20一 4 5
作者简介 : 李雄伟 ,9 1年生 。 17 工程 师, 主要从事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 究工作 。
,
/
一
水 文 等 综 合 因 素 控 制 , 中 , 质 构 造 、 性 是 崩 滑 地 质 作 用 发 生 和 分 布 的 内 在 控 制 因 素 , 构 造 运 动 及 / 其 地 岩 新 气 象 水 文 的 变 化 是 地 质 灾 害 发 生 的 诱 因 。 研 究 三 峡 库 区 地 质 背 景 特 征 是 认 识 大 型 崩 滑 体 分 布 规 律 的 重
1 1 地 形 地 貌 .
1 2 地 层 岩 性 . 沿三 峡库 区 ( 北 段 ) 布 的 地 层 较 为 复 杂 , 湖 分 从 中 元 古 代 崆 岭 群 一 侏 罗 纪 地 层 均 有 分 布 ( ) 岩 性 图2 , 复 杂 。 崩 滑 地 质 作 用 关 系 密 切 的 地 层 主 要 有 : 旦 与 震 系 、 留 系 、 叠 系 、 叠 系 、 罗 系 。它 们 的 共 同 特 志 二 三 侏 点 是 厚 度 巨大 的 碳 酸 盐 岩 或 碎 屑 岩 常 形 成 陡 峭 的 山 坡 , 石 中 往 往 发 育 含 炭 质 ( 系 ) 泥 质 成 分 的 软 弱 岩 煤 、 夹 层 , 些 夹 层 厚 度 较 小 , 是 遇 水 极 易 发 生 性 状 的 这 但 改 变 , 成 软 化 , 层 颇 向与 坡 向 一致 时 , 造 成顺 造 岩 易
7年来重庆三峡库区地灾零伤亡
![7年来重庆三峡库区地灾零伤亡](https://img.taocdn.com/s3/m/6ba8e1d16f1aff00bed51ec1.png)
绿 色 通 道 ,提 供 “ 对 一 保 姆 式 ” 服务 。对 老 弱 一
病 残 等 不 能 到场 申请 登 记 的特 殊 群 体 实行 了 预约
上 门服务 。
与此 同时 ,重 庆 局 以电 子 监察 平 台来 保 障 审 批 规 范 、便 民 服务 的 常态 化 。有 关 国土 资 源 和房
屋 管理 的所 有 2 7个 行 政 审批 项 目将 全部 纳 入 电子
查 排 查 、调查 勘 查 、监 测 和 应 急 处 置 工作 ,切 实
发 挥 了 防 灾 减 灾 作 用 ,库 区 区县 安 全 监 测 到 位 , 应 急 处 置 有效 。 三峡 工 程 建 设 7年 来 ,重 庆库 区 没 有 因地 质灾 害造成 人 员伤亡 。
目,下 半年 实现 全部行 政审批 项 目网上 审批监 察 。
杓童交暑量秀监察兰大平台
重 庆 局 以推 进 “ 整 治 一 改革 ”专 项 行 动 为 两 契 机 ,构 建 土地 矿 业 权 交 易 、土 地 权 属登 记 便 捷
服 务 、行 政权 力 运 行 电子 监 察 三 大 平 台 载体 ,从
出的 “ 治理 项 目不 出现 较 大 险情 ,监 测 预 警 和 搬
迁避 让项 目不 造 成 人 员 伤 亡 ,新 生地 质 灾 害 在 可 控范 围 内”的安 全 目标 。
局 长 张 定 宇 称 ,重庆 认 真 贯 彻 国土 资 源 部 关
于做 好三 峡库 区 1 5米 蓄水 地灾 防 治 的通 知精 神 . 7 9月 1 召开 2 1 三峡 工 程试验 性 蓄水重 庆库 71 3 0 0年 区地 灾 安 全 监 测 与 防 范 工作 视 频 会 议 ,提 出 了要 求 ,作 出 了部 署 ,落 实 了 责任 ,完 善 了 1 5米试 7 验 性 蓄水 地 灾 应 急 专 项 预案 ,加 强 安 全 监 测 和 防 范 工作 ,取 得显著 成效 。 据介 绍 ,三 峡 库 区地 质 环 境脆 弱 ,是 全 国地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文章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c51c097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a.png)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文章《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那些事儿》嘿,大伙们!今天咱要来聊聊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这档子事儿。
这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呀!咱先来说说这三峡库区,那可是咱国家的大工程,了不起得很呐!但这一宏伟工程的背后呢,也带来了一些让人头疼的问题,地质灾害就是其中之一。
你想啊,那大山大水的,稍微来点动静,可不就得让咱紧张一阵嘛。
有时候那滑坡啊、泥石流啊,就跟任性的小孩似的,说来就来,挡都挡不住。
我就记得有一次,我听说某个地方滑坡了,好家伙,那土啊石头啊滚滚而下,那场面可真是吓人。
就好像大地突然发了脾气,给你来个下马威。
不过呢,咱也不能光害怕。
咱得面对它,研究它,想办法搞定它呀。
咱的专家们那可是天天琢磨着怎么跟这些地质灾害斗智斗勇。
他们就像一群勇敢的战士,拿着科学知识的武器,去攻克这些难题。
咱普通老百姓呢,也不能闲着呀。
咱得提高警惕,多听听那些预警信息。
就好比说,天要下雨了,咱得赶紧把家里的盆子拿出来接着,免得水淹了屋子。
对于地质灾害也是一样,有个风吹草动咱就得小心着点。
还有啊,咱得保护环境。
你想想,要是咱整天乱砍乱伐,把山都给弄秃了,那山能不发火嘛!所以咱得好好对待这片土地,就像对待咱自己家一样。
多种点树,让山绿起来,水清亮起来,这样也许那些地质灾害就会少来找咱麻烦啦。
其实啊,面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咱也别太愁眉苦脸的。
就把它当成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笑着面对。
毕竟,咱人类的智慧那可是无穷无尽的。
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说不定以后咱还能把这些地质灾害都变成好玩的景点呢,哈哈,开个玩笑啦!总之呢,三峡库区地质灾害虽然让人有点烦恼,但咱也别怕它。
咱们要乐观积极地去应对,保护好咱的家园,让这片土地更加美丽和安全。
相信我,咱们一定能行的!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坡发生 地点
2001年7月奉节县政府办公楼南 侧变形体
• 7月12日凌晨暴雨,7月13日开始出现裂 缝。
奉节黑寒包变形体
奉节大河沟右岸变形体
1998年涪陵上渡口滑坡
三峡库区十余年来发生 的地质灾害
长江水利委员会综合勘测局 吴永锋
1991年8月6日巴东老城区泥石流
• 1991年8月5—6日,巴东城区降雨量达 182.9毫米,最大降雨强度75.2毫米/时。 • 老城区后山发生泥石流,冲毁老城房屋, 淤塞街道。3人死亡、1394间房屋倒塌、 2591间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损坏,直接经 济损失达4968万元。
后部拉 裂槽
滑坡发生后
1998年4月滑坡发生前
滑坡发生当日,往西侧视
1997年滑坡西侧缘裂缝
滑坡后部拉裂槽
滑坡下滑后,块石堆积在中环路上
滑坡西侧壁
1999年8月巫山老城区塌岸
• 长江高水位持续了28天。 • 8月28日下午4:30出现变形,9月4日发 展为滑坡。 • 变形区内房屋密集,多为4—6层楼房, 涉及750户、3400人、47个单位。灾害直 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 • 由于变形区是淹没区,社会影响才不是 特别大。
四道沟
三道沟 滑坡发 生处
巴东黄土坡全景
滑坡发 生地
滑坡发生前
长 江
新城
三道沟
滑前挡 墙位置
滑下的 挡墙
10.29 滑坡
东壤溪冲 洪积扇
三道沟冲 洪积扇
滑坡发生后长江河道
1998年6月29日巴东白岩沟西侧滑坡
• 1997年,山体便已产生变形。 • 1998年6月29日,日降雨量达193毫米。 • 滑坡发生于上午9时,由于事先采取了措 施,未造成人员伤亡。
二道沟
-
滑移的 房屋
城建局宿 舍楼
平湖路
治理后仰视
1995年巴东三道沟滑坡
• 三道沟滑坡产生于巴东县城黄土坡三道沟西侧临江斜 坡上,平面形态似喇叭状,纵长约220米、顺长江宽约 250米,滑体厚5—10米,体积约12.8万立方米。前缘已 入江,高程70米左右;后缘高程150米。 • 1996年6月开始出现变形,8月15日作出预报并采取了 相应对策,1995年10月29日7时30分下滑,未造成人员 伤亡。但造成209国道和港口码头公路中断,煤炭散货 码头毁坏;滑体上三个单位和三家农户的房屋垮塌和 损坏,此外,还损坏低压电缆、广播线、自来水管、 经济林木等,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
万州实验小学(233)变形体
• 1992年就已开始变形。 • 近年来,变形体后部修建万达铁路,部 分弃渣对于变形体上,变形加剧。 • 虽经多次局部治理,但未根治。
教学具厂楼前地面裂缝及凹陷
围墙开裂
正在拆除变形危房
云阳2001年2月17日五峰山滑坡
• 发生于凌晨0:40左右。 • 基岩顺层(前部切层)滑坡。 • 从高程450—607.9米下滑,主体堆积在高程 375—500米的斜坡上,形成纵长约225米、宽 75—150米、厚2—5米的块石堆积体。 • 造成约3万平方米防护林毁坏、16户居民住房 损毁(其中8户完全垮塌)、1根高压电杆被砸 坏。
长 江
泥石流淤塞街道
泥石流源之一
1995年6月10日巴东县城二道沟 滑坡
• 滑坡发生在二道沟东岸斜坡上,滑坡纵 长约110米,宽约90米,厚5—7米,体积 约4.6万立方米。 • 滑坡发生于1995年6月10日5时45分。 • 滑坡摧毁民房2栋、厂房1栋,造成5人死 亡、6人重伤和3人轻伤。滑坡上部平湖 路垮塌60米。
北门坡
长 江
港监楼
长 江
混泥土路面
剪出口
流土
新县城
巫山老 县城
治理后
2000年7月2日云阳头塘滑坡
兴山县龚家院子滑坡
• 2000年9—10月下滑。 • 使长105米已建公路垮塌。
新宜秭线
万州河口乡杉林滑体
• 大约于1982年7月产生。
后缘拉 东侧拉裂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