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原(李商隐)

合集下载

李商隐诗词:《登乐游原》

李商隐诗词:《登乐游原》

李商隐诗词:《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注释:
乐游原:本秦时宜春苑,西汉时宣帝建乐游苑于此,故名。

唐时在长安城内,为士女游赏胜地,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大雁塔东北。

向晚:傍晚。

向将近、接近。

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古原:即乐游原。

赏析:
本诗三四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

诗人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

诗中蕴涵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近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

李商隐的《乐游原登乐游原》诗词赏析

李商隐的《乐游原登乐游原》诗词赏析

李商隐的《乐游原/登乐游原》诗词赏析《乐游原/登乐游原》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赏析】乐游原是唐代游览胜地,由于其地势偏高,便成为文人墨客登高抒怀的去处。

李商隐这首诗就是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乐游原所作。

此诗语言浅白,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两句,交代登乐游原的时间和原因。

傍晚时分,作者因为心绪不佳便驾着车外出眺望风景。

自古,骚人墨客登高多发感慨,或悲叹平生遭际,或发泄内心苦闷,陈子昂一登幽州台便发出“念天地之悠悠”的慨叹,大诗人登高时便感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李商隐这次登高并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不适”情怀。

果然,作者看到了极其壮丽的夕阳景观,他的忧愁瞬间也一扫而空,他沉浸在“夕阳无限好”的满足之中。

你看,那无边无际、灿烂辉煌的夕阳,把全世界都染成了金黄色,多么壮丽奇伟的美景。

作者形容眼前美景时,只用了一个最简单的“好”字,质朴中见真淳。

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你想象中的情景有多美,这黄昏的景色就有多美。

末两句一般解为: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

“只是”是“只不过”、“只可惜”之意,语意上是一个转折,由眼前美景而转到内心的哀伤之中。

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

“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

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

这种哀伤,一则因为无力挽留自然界的美好事物而感到可惜;一则是因为诗人想到了国家的各种社会危机,而对时代发出了感慨。

也有人认为“只是”是“就是”、“正是”之意。

因而末两句所表达的不是惋惜之情,而是对生活的执着热爱,是对理想的坚持不懈的追求,充满着乐观主义精神。

总而言之,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哲理是博大而精深的。

它被人们借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并产生了全新的意义。

因此,它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扩展阅读:李商隐的咏史诗成就作为一个关心政治的知识分子,李商隐写了大量这方面的诗歌,留存下来的约有一百首左右。

唐诗《登乐游原》鉴赏《登乐游原》译文答案参考

唐诗《登乐游原》鉴赏《登乐游原》译文答案参考

唐诗《登乐游原》鉴赏《登乐游原》译文答案参考《登乐游原》是由李商隐所创作,赞美夕阳光彩而无好景不常的衰晚意识,这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登乐游原》作者: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登乐游原》注解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

《长安志》:"升平坊东北隅,汉乐游庙。

"注云:"汉宣帝所立,因乐游苑为名。

在曲江北面高原上,余址尚有。

……其地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宽敞。

京城之内,俯视指掌。

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登乐游原》韵译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登乐游原》评析玉溪诗人(即李商隐),另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是:“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渊〕宿,不放斜阳更向东!”那也是登上古原,触景萦怀,抒写情志之作。

看来,乐游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时来赏之地。

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于何故,玉溪意绪不佳,难以排遣,他就又决意游观消散,命驾驱车,前往乐游原而去。

乐游原之名,我们并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绝唱《忆秦娥》深深印在我们的“诗的摄相”宝库中,那就是:“……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玉溪恰恰也说是“乐游原上有西风”。

何其若笙磬之同音也!那乐游原,创建于汉宣帝时,本是一处庙苑,—应称“乐游苑”才是,只因地势轩敞,人们遂以“原”呼之了。

此苑地处长安的东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览。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

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诗情解析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之情,他因 为一腔抱负无法实现,而心生郁闷。
课后练习
• 你有什么话想对心情郁闷的李商隐说呢, 把它写下来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诗人档案
•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 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 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 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 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 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古诗赏读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字词注释
•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 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 向晚:傍晚。 • 不适:不悦, 不快。 • 古原:指乐游原。 • 近:快要。
诗意解读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 乐游原。
诗意解读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但遗憾的是已 经临近黄昏。

李商隐《登乐游原》全诗翻译赏析

李商隐《登乐游原》全诗翻译赏析

李商隐《登乐游原》全诗翻译赏析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向晚:傍晚。

古原:指乐游原,汉宣帝修建的游览地,在陕西长安城南。

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

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著名诗篇《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意:感到不适:不悦,不快。

近:快要诗文解释:翻译一:傍晚时分心情郁闷,于是驱车来到京都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

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这一切美景将转瞬即逝,不久会被那夜幕所笼罩。

翻译二: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化为第一人称翻译三:傍晚以至,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乘坐马车,到古时的乐游原上游玩。

这时望见将要西落的太阳,落日余晖洒向大地,无限美好,可惜已近黄昏,美好的太阳也就渐行渐远了。

句解: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傍晚时分,不知由于什么原因,诗人心绪不佳,于是驾着车登上乐游古原。

乐游原曾为秦宜春苑,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在此修乐游庙,又名乐游苑;到李商隐时,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故称“古原”。

诗人一开始就道出心中的“不适”,作为这首诗的大背景。

他的那种感觉似乎非常强烈,以致无法静中独处,无法独步徘徊,而要到一个更高更开阔的地方去排遣,似乎只有在一个更大的环境中,他才能暂时抒解抑郁,释放自己。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登高望远,壮伟的长安城阙和秀美的山川田野,都沐浴在夕阳的金色余辉之中。

诗人精神为之一振,不禁由衷地发出感叹:这夕阳真是无限的美好啊!然而,正当陶醉之际,生性敏感的诗人又不禁悲叹起来:太阳就要落山了,这无限的美丽转瞬即逝,只可惜好景不长!诗人想要挽留它,却又无能为力,心中又添怅惘惋惜之情。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每当登高望远,常易引动无穷的思绪。

李商隐登乐游原原文及翻译

李商隐登乐游原原文及翻译

李商隐登乐游原原文及翻译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出自王维的《登乐游原》借夕阳美景终将逝去,表达美好时光终究短暂的真理。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资料。

(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原文】登乐游原唐:王维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注释】⑴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⑵向晚:傍晚。

不适:不悦,不快。

⑶古原:指乐游原。

⑷近:快要。

【创作背景】乐游原是唐代游览胜地,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

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

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

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

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这首《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程梦星《李义山诗集笺注》:“此诗当作于会昌四、五年(844、845)间,时义山去河阳退居太原,往来京师,过乐游原而作是诗,盖为武宗忧也。

武宗英敏特达,略似汉宣,其任德裕为相,克泽潞,取太原,在唐季世可谓有为,故曰‘夕阳无限好’也。

而内宠王才人,外筑望仙台,封道士刘玄静为学士,用其术以致身病不复自惜。

《登乐游原》赏析

《登乐游原》赏析

《登乐游原》赏析
《登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绝诗。

乐游原是唐代长安城南的一座游览胜地,地势较高,便于观赏风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登上乐游原所感受到的美好景色和深沉的思考。

诗的原文如下: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诗的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表达了诗人傍晚时分心情不畅,驾车前往古原散心的场景。

这里的“古原”即指乐游原。

诗人此时登上乐游原,或许是想借欣赏风景来排解内心的郁闷。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则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夕阳美景。

夕阳映照下的景色千变万化,壮丽无比。

然而,这美好的景色终究会随着夜幕的降临而消失。

这里的“只是近黄昏”意味着美好时光的逝去,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心中的无奈和忧伤。

整首诗通过描绘夕阳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同时,诗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句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光阴的流逝,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人以此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珍惜美好的时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时代的忧虑和无奈。

总之,《登乐游原》是一首具有深厚哲理意味和丰富情感内涵的诗歌。

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独特的感悟,展现了夕阳美景的壮丽和人生的无常,令人回味无穷。

唐李商隐乐游原登乐游原赏析

唐李商隐乐游原登乐游原赏析

唐李商隐乐游原登乐游原赏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

向晚:傍晚。

不适:不悦,不快。

古原:指乐游原。

近:快要。

翻译: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赏析:玉溪诗人,另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是:“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渊〕宿,不放斜阳更向东!”那也是登上古原,触景萦怀,抒写情志之作。

看来,乐游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时来赏之地。

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于何故,玉溪意绪不佳,难以排遣,他就又决意游观消散,命驾驱车,前往乐游原而去。

乐游原之名,我们并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绝唱《忆秦娥》深深印在我们的“诗的摄相”宝库中,那就是:“…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玉溪恰恰也说是“乐游原上有西风”。

何其若笙磬之同音也!那乐游原,创建于汉宣帝时,本是一处庙苑,—应称“乐游苑”才是,只因地势轩敞,人们遂以“原”呼之了。

此苑地处长安的东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览。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

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

如若罗列,那真是如同陆士衡所说“若中原之有菽”了吧。

至于玉溪,又何莫不然。

可是,这次他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登乐游原李商隐》全文带拼音

《登乐游原李商隐》全文带拼音

《登乐游原李商隐》全文带拼音dēng lè yóu yuán lǐ shāng yǐnrén jiān suǒ shòu zhōng xiāo yǒupán zhōu yóu yà jìn yǔ shuāngchuān shèng dào hé jiāng yú zhōnggǔ lǔ fú rén mào yōu nǚxiāo yóu yī zhān yú qiū hóngxià wáng zhǐ xiǎng tēng yōu yuányòng hēi piāo píng yù lì xiāng登乐游原李商隐人间所受众销有,盘舟游崖锦鱼双。

穿胜道河江俞中,鼓琉焚人瑁猷奴。

啸游依栈羽秋弘,夏望旨想藤游元。

用黑飘凭雨历祥。

解析:这是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乐游原山上的场景。

首先,诗人描述了这里的景色如此美丽,令人陶醉。

景色如画,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然后,诗人描绘了自己乘船在河上游览的情景,形容自己像一条锦鱼般自由自在地穿行。

接着,诗人用“盘舟游崖”形容船只穿越道河江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诗人的畅游之态。

随后,诗人描绘了山上的宴会场景,酒宴热闹非凡,给人一种喧嚣热烈的感觉。

最后,诗人用黑云飘过的景象来结束整首诗,使整首诗的氛围更加凄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乐游原山上游览的经历,通过对景色、船只和宴会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的愉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时,通过最后一句“用黑飘凭雨历祥”,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忧伤和落寞之感,使整首诗更加深入人心。

李商隐以清新淡雅的笔调和细腻的描写闻名于唐代,他的诗句常常能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美感。

乐游原登乐游原的诗意及赏析

乐游原登乐游原的诗意及赏析

乐游原/登乐游原的诗意及赏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乐游原 / 登乐游原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诗背景:此诗当作于会昌四、五年(844、845)间,时义山去河阳退居太原,往来京师,过乐游原而作下此诗。

原文:《乐游原 / 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向晚:傍晚。

不适:不悦,不快。

古原:指乐游原。

近:快要。

诗意: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赏析:在此笔者认为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

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

“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

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

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

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夕阳”一句,向来被认为是诗人对繁盛的唐帝国即将衰落之感叹。

李商隐诗《登乐游原》赏析

李商隐诗《登乐游原》赏析

李商隐诗《登乐游原》赏析《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

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

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

后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乐游原 / 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文译我在傍晚时分心情郁闷,于是驱车来到京都长安城东南的乐游原。

只见夕阳放射出迷人的余晖,然而这一切美景将转瞬即逝,不久会被那夜幕所笼罩。

对译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将要结束。

英译I'm in the evening feeling depressed, then drove to the southeast of the city of Kyoto Changan Yueyou yuan. I saw the sun emits charming sunset, but all this beauty will be fleeting, will soon be the night enveloped by.注释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

《长安志》:"升平坊东北隅,汉乐游庙。

"注云:"汉宣帝所立,因乐游苑为名。

在曲江北面高原上,余址尚有。

……其地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宽敞。

京城之内,俯视指掌。

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鉴赏玉溪诗人,另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是:“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渊〕宿,不放斜阳更向东!”那也是登上古原,触景萦怀,抒写情志之作。

看来,乐游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时来赏之地。

李商隐《登乐游原》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李商隐《登乐游原》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李商隐《登乐游原》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李商隐(813—858,或谓811、812生),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行十六。

郡望陇西成纪,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后迁居郑州荥阳(今属河南)。

九岁丧父,少有文名。

文宗大(太)和三年(829)入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幕为巡官,甚得赏识。

六年,令狐楚调河东节度使,李商隐随至太原。

开成二年(837),进士及第,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为掌书记,王爱其才,以女妻之。

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李商隐无辜受其牵累,屡遭排挤,先后做过校书郎、县尉、秘书省正字、节度判官一类小官,在忧愤潦倒中度过一生。

所以崔珏说他“虛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尝开”(《哭李商隐》)。

两《唐书》有传。

李商隐为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时称“小李杜”。

又与温庭筠并称“温李”。

其诗伤时忧国,深情绵邈,用事婉曲,寄托遥深,字字锤炼,精密华丽,博取众长,独标一格。

张綖誉为“晚唐之冠”(《刊西昆诗集序》),对后世影响颇大。

但“总因不肯吐一平直之语,幽咽迷离,或彼或此,忽断忽续,所谓善于埋没意绪者”(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卷三《燕台诗》注),时亦难免晦涩费解之弊。

如《无题》、《锦瑟》诸诗,词旨隐晦,喻指非一,故使后世聚讼纷纭。

现存诗六百余首。

李商隐亦是晚唐骈文名家。

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行世。

【原文】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1] ,驱车登古原 [2]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1]向晚:傍晚。

意不适:心情不好。

适:惬意舒适。

[2]古原:指乐游原。

【译文】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解读】乐(lè)游原:即乐游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东南,本为秦宜春苑,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修乐游庙,因以为名。

关于此诗,历来评论者解“只是”二字为“怎奈”、“但是”、“只不过”,以为此诗表达的是一种感慨时光流逝的感情,并以李商隐同题七绝为证:“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注释】1、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陆势最高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2、向晚:傍晚。

不适:不悦,不快。

3、古原:指乐游原。

4、近:快要。

【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会昌四、五年(844、845)间,时义山去河阳退居太原,往来京师,过乐游原而作下此诗。

【赏析】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

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

“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

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

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

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夕阳”一句,向来被认为是诗人对繁盛的唐帝国即将衰落之感叹。

大唐王朝繁盛一时,可如今就如同这夕阳般西下,好景不长。

“夕阳无限的美好啊!只不过已经快要落下了。

”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

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李商隐《登乐游原》注释译文赏析(带普通话、粤语拼音)

李商隐《登乐游原》注释译文赏析(带普通话、粤语拼音)

李商隐《登乐游原》注释译文赏析(带普通话、粤语拼音)普通话拼音Dēng lèyóu yuán登乐游原Táng Lǐshāng yǐn唐李商隐Xiàng wǎn yìbúshì向晚意不适,Qūchēdēng gǔyuán驱车登古原。

Xīyáng wúxiàn hǎo夕阳无限好,Zhǐshìjìn huáng hūn只是近黄昏。

粤语拼音dang1 lok6 jau4 jyun4登乐游原tong4 lei5 soeng1 jan2唐·李商隐hoeng3 maan5 ji3 bat1 sik1向晚意不适,keoi1 ce1 dang1 gu2 jyun4驱车登古原。

zik6 joeng4 mou4 haan6 hou2夕阳无限好,zi2 si6 gan6 wong4 fan1只是近黄昏。

粤语拼音注释近:gan6(文读),例如近视、远近;kan5(白读),例如行近路,你屋企离我近。

注释向晚:傍晚。

不适:不悦,不快。

古原:指乐游原。

译文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

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赏析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

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

“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

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

“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

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

“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

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原文、赏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原文、赏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乐游原 / 登乐游原》
原文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会昌四、五年(844、845)间,时义山去河阳退居太原,往来京师,过乐游原而作下此诗。

译文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登乐游原》李商隐原文及翻译_唐诗三百首

《登乐游原》李商隐原文及翻译_唐诗三百首

《登乐游原》李商隐原文及翻译_唐诗三百首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⑴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
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⑵向晚:傍晚。

不适:不悦,不快。

⑶古原:指乐游原。

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

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

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
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

“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

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

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

这两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蕴涵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近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

这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十分深刻,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

【诗歌鉴赏】李商隐《登乐游原》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李商隐《登乐游原》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歌鉴赏】李商隐《登乐游原》原文及翻译赏析李商隐《登乐游原》原文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登乐游原》注释、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2、向晚:傍晚。

不适:不悦,不快。

3、古原:指乐游原。

4、近:快要。

李商隐《登乐游原》翻译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李商隐《登乐游原》赏析《登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的诗词作品,是一首五言绝句。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

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

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这首《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

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

后两句诗历来脍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

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

“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

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

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

李商隐诗词《登乐游原》的诗意赏析

李商隐诗词《登乐游原》的诗意赏析

李商隐诗词《登乐游原》的诗意赏析李商隐诗词《登乐游原》的诗意赏析《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

此诗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

前两句点出登原游览的原因:由于黄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驱车登上古原;后两句极力赞叹晚景之美:在夕阳余晖照耀下,涂抹上一层金色的世界。

后两句诗历来炙人口,其意蕴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全诗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

《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乐游原:本秦时宜春苑,西汉时宣帝建乐游苑于此,故名。

唐时在长安城内,为士女节日游赏胜地,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大雁塔东北。

向晚:傍晚。

向将近、接近。

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古原:即乐游原。

赏: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

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

“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

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

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

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

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

“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

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

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

这两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蕴涵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近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乐游原(李商隐)
1、意不适:心情不舒畅。

2、古原:即乐游原,是长安附近的名胜,在今陕西省长安以南八百里的地方。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当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

千百年来,此两种观念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赏析二
玉溪诗人,另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是: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羲和自趁虞泉〔渊〕宿,不放斜阳更向东!那也是登上古原,触萦怀,抒写情志之作。

看来,乐游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时来赏之地。

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于何故,玉溪意绪不佳,难以排遣,他就又决意游观消散,命驾驱车,前往乐游原而去。

乐游原之名,
我们并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绝唱《忆秦娥》深深印在我们的诗的摄相宝库中,那就是: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玉溪恰恰也说是乐游原上有西风。

何其若笙磬之同音也!那乐游原,创建于汉宣帝时,本是一处庙苑,应称乐游苑才是,只因地势轩敞,人们遂以原呼之了。

此苑地处长安的东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览。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

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

如若罗列,那真是如同陆士衡所说若中原之有菽了吧。

至于玉溪,又何莫不然。

可是,这次他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知此前提,则可知夕阳两句乃是他出游而得到的满足,至少是一种慰藉这就和历来的纵目感怀之作是有所不同的了。

所以他接着说的是:你看,这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才是真的伟大的美,而这种美,是以将近黄昏这一时刻尤为令人惊叹和陶醉!我想不出哪一首诗也有此境界。

或者,东坡的闲庭曲槛皆拘窘,一看郊原浩荡春!庶乎有神似之处吧?可惜,玉溪此诗却久被前人误解,他们把只是解成了后世的只不过、但是之义,以为玉溪是感伤哀叹,好景无多,是一种没落消极的心境的反映,云云。

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

别家之例,且置不
举,单是玉溪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锦瑟》篇中写道:此情可待(义即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意正谓:就是(正是)在那当时之下,已然是怅惘难名了。

有将这个只是当时解为即使是在当时的,此乃成为假设语词了,而只是是从无此义的,恐难相混。

细味万树鸣蝉隔断虹,既有断虹见于碧树鸣蝉之外,则当是霁新晴的景色。

玉溪固曾有言曰: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大约此二语乃玉溪一生心境之写照,故屡于登高怀远之际,情见乎词。

那另一次在乐游原上感而赋诗,指羲和日御而表达了感逝波,惜景光,绿鬓不居,朱颜难再之情这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

若将这种情怀意绪,只简单地理解为是他一味嗟老伤穷、残光末路的作品,未知其果能获玉溪之诗心句意乎。

毫厘易失,而赏析难公,事所常有,焉敢固必。

愿共探讨,以期近是。

(周汝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