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常见的力(重力_弹力_摩擦力)
三力测试考试题目及答案
![三力测试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4ef27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6.png)
三力测试考试题目及答案1. 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答案: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一个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简述重力加速度的值及其单位。
答案:重力加速度的值约为9.8米每秒平方(m/s²),在地球表面附近,这个值几乎保持不变。
3. 列出三种常见的力的类型。
答案:常见的三种力的类型包括:摩擦力、重力和弹力。
4. 阐述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答案:动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
5. 说明什么是弹性碰撞,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弹性碰撞是指在碰撞过程中,碰撞前后系统的动能和动量都守恒的碰撞。
例如,两个质量相等的台球在没有摩擦的理想平面上相撞,碰撞后它们会交换速度。
6. 描述胡克定律的内容及其数学表达式。
答案:胡克定律描述了弹性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其形变与施加的力成正比。
数学表达式为:F = -kx,其中F是力,k是弹簧常数,x是形变量。
7. 简述能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答案: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总能量保持不变。
8. 列出三种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答案: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包括:减小摩擦、使用更轻的材料以及优化机械设计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9. 计算一个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从10米高处落下所需的时间,假设重力加速度为9.8 m/s²。
答案:使用公式t = √(2h/g),其中h为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代入数值得到t = √(2*10/9.8) ≈ 1.43秒。
10. 解释什么是向心力,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向心力是使物体沿圆周路径运动的力,它始终指向圆心。
例如,当一辆车在圆形轨道上行驶时,车辆受到的向心力是由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提供的。
力的概念、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三种常见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力的概念、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三种常见力:重力、弹力、摩擦力](https://img.taocdn.com/s3/m/92998972caaedd3383c4d32a.png)
力的概念、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三种常见力:重力、弹力、摩擦力一、力的概念:1、力:物体间接相互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产生加速度)3、力的性质:(1)物质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要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是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的。
即没有物体(受力物和施力物),就谈不上力的作用(2)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物。
(3)力的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力是矢量,其去处遵守矢量运算法则—平等四边形定则。
(4)力的独立性,一个力作用于某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同时受其他力的作用无关,这就是力的独立性作用原理。
说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不一定要相互接触。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盘、作用点。
5、力的测量:用测力计测量(最常用的测力计是测力计)6、力的单位:在SI制中,力的主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代号:N.7、力的分类:(1)根据力的性质分为: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2)根据力的效果可分为:拉力、张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的力,性质可相同;同一性质的力,其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如上抛一小球,在球上升的过程中,重力是阻力,而小球越过最高点下落时,重力以成为动力,而将小球和地球看成一个系统时,重力以成为内力。
8、力的表示法:(1)力的图示:用一条有向线段可完整地把力的三要素地表达出来,带有的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不需要画出力的标度,只要用一箭头的线段示意出力的方向。
说明:①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时,标度的选取是任意的,实际问题中可根据实际力的在大小作恰当的选择,尽量使画出的力既容易分度,以使整个图面匀称、美观,不仅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还是要将线的长短按标度严格画出。
在力学中常见的力
![在力学中常见的力](https://img.taocdn.com/s3/m/0c6a4d6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a4.png)
在力学中常见的力在力学中常见的力主要有摩擦力、重力、弹力、拉力等。
这里的介绍如下:1、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
摩擦力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对我们利益的摩擦力,也有与我们有害的摩擦力。
比如我们在地上行走,汽车在公路上奔驰等,都是对我们有利的摩擦力;发动机气缸之间的运动产生的摩擦力,轴承转动产生的摩擦力,这是对我们生产生活不利的摩擦力。
2、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就是由于有重力的存在,我们才能看到的很多奇妙的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
比如我们看到美丽壮观的瀑布,高耸入云的建筑物,奔流不息的河流,水力发电等,都是利用重力的作用。
但是当我们发射火箭和卫星时,重力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需要我们的科研人员想办法脱离地球的引力,再能将火箭和卫星发射到预定的轨道。
3、弹力: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外力,物体能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叫作弹力。
弹力的方向跟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外力的方向相反。
例如,我们在一块木板上放一重物,被压弯的木板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重物的支持力。
我们用弹簧的弹力制作成了弹簧秤,将一袋水果挂在弹簧上,水果把弹簧拉长,被拉长的弹簧要恢复原状,产生向上的弹力,这就是它对物体的拉力,把拉力显示出来就是这一袋水果的重量。
小时候我们用橡皮制作成弹弓,利用橡皮拉伸后产生的弹力,能够把石子等物体弹出去,而可以用来打猎。
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能直接见到;而有的形变相当微小,必须用仪器才能觉察出来。
4、拉力:拉力是弹力的一种,在弹性限度以内,物体受外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形变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
形变随力作用的方向不同而异,使物体延伸的力称拉力。
而从力的作用对象来看,拉力可能是内力,也可能是外力。
比如,我们用来锻炼臂力的拉力器,两节火车厢利用拉力连在一起,水果利用拉力挂满枝头等等,都是由于拉力的作用。
高三物理01_重力、弹力、摩擦力 知识点解析、解题方法、考点突破、例题分析、达标测试
![高三物理01_重力、弹力、摩擦力 知识点解析、解题方法、考点突破、例题分析、达标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7301d3196bd97f192279e90e.png)
【本讲主要内容】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注意要点:(1)一些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例如万有引力。
(2)任何一个力都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4)力的测量工具是测力计。
2. 重力:(1)定义:重力是物体由于受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重力的大小G =m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作用点:重心。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用悬挂法可以找薄板状物体的重心,重心由物体形状、质量分布两个因素决定。
3. 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要恢复形变,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相互接触且挤压。
(3)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切面)或沿绳的方向(又称张力),注意:杆受到的弹力不一定沿杆。
(4) 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遵循胡克定律f=kx,劲度系数k(N/m)。
4. 摩擦力:产生条件:接触、有正压力、接触面不光滑、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1)滑动摩擦力:①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相反;②大小:F=μN。
(2)静摩擦力:①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大小:0~最大静摩擦力,常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和求解。
注意:最大静摩擦力稍大于滑动摩擦力,通常认为近似相等。
5. 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1)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是在产生弹力的条件基础上,增加了接触面不光滑和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因此,若两物体间有弹力产生,不一定产生摩擦力,但若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产生,必有弹力产生。
(2)在同一接触面上产生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相互垂直。
(3)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压力)大小成正比:f=μN,而静摩擦力(除最大静摩擦力外)大小与压力无关。
【解题方法指导】例1. 如图所示,轻绳下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S,轻绳竖直,斜面光滑,分析小球与斜面间是否有弹力?解析:因绳竖直,故绳对小球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小球的重力竖直向下,若小球与斜面间存在弹力,则小球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不为零,与小球静止相矛盾,故小球与斜面间无弹力。
物理学霸笔记06力的概念及常见的三种力
![物理学霸笔记06力的概念及常见的三种力](https://img.taocdn.com/s3/m/c7f4fdcb02d276a201292e14.png)
弹 性 绳 的 中 点 , 平 衡 时 弹 性 绳 的 总 长 度 为 100 cm ; 再 将 弹 性
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
变 为 ( 弹 性 绳 的 伸 长 始 终 处 于 弹 性 限 度 内 )(
)
A . 86 cm
B . 92 cm
C . 98 cm
D . 104 cm
答案: B
解析:将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时,由数学知识可知钩码
两 侧 的 弹 性 绳 ( 劲 度 系 数 设 为 k) 与 竖 直 方 向 夹 角 θ 均 满 足
( 2 )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 断。 ②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 向。 ( 3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首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 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弹力。 5 .几种典型接触弹力的方向确认: ( 1 )面与面接触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 2 )点与面接触的弹力: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 触面的切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 3 )球与面接触的弹力:在接触点与球心连线上,指向 受力物体 ( 4 )球与球接触的弹力: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而 指向受力物体 6 .含弹簧类弹力问题的分析与计算 中学物理中的“弹簧”和“橡皮绳”也是理想化模型,具 有如下几个特性: ( 1 ) 弹 力 遵 循 胡 克 定 律 F=kx , 其 中 x 是 弹 簧 的 形 变 量 。 ( 2 )轻:即弹簧(或橡皮绳)的重力可视为零。 ( 3 )弹簧既能受拉力,也能受压力(沿着弹簧的轴 线 ), 橡 皮 绳 只 能 受 拉 力 , 不 能 受 压 力 。 ( 4 )由于弹簧和橡皮绳受力时,其形变较大,发生形变
三种性质的力
![三种性质的力](https://img.taocdn.com/s3/m/597607c24028915f804dc248.png)
理想杠杆和实际杠杆: 理想杠杆和实际杠杆
定滑轮:定义;实质 定滑轮:定义 实质 特点 定滑轮 定义 实质;特点
理想 F=G 实际 F>G
S=h
滑 轮
2.
理想F=1/2 G 实质;特点 滑轮:定义;实质 滑轮 定义 实质 特点 实际F>1/2 GS=2h 理想 F=1/n G 滑轮 : S=nh 实际F>1/n G
而产生的力. 而产生的力 2.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 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 弹力 接触 a.产生条件 产生条件: 产生条件 相互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 相互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 由弹性形变的大小 b.弹力的大小 弹力的大小: 弹力的大小 及物体本身决定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 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c.弹力的方向 与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 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 与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同 拉长的弹簧或绳产生的弹力, 拉长的弹簧或绳产生的弹力 方向指向它们( 的方向. 方向指向它们 收缩 )的方向 的方向 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方向 (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 d.弹力的作用点 可认为在物体中心 弹力的作用点:可认为在物体中心 弹力的作用点 可认为在物体中心.
有相对滑动
压力的大小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d.摩擦力的作用点 可认为在物体中心 摩擦力的作用点:可认为在物体中心 摩擦力的作用点 e.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 使接触面更光滑 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 使接触面更光滑, 加润滑油, 气垫, 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加润滑油 气垫 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定义
![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力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55583e4310a6f524cdbf8508.png)
重力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
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弹力(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说明: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①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
高一物理:三种常见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高一物理:三种常见力-重力、弹力、摩擦力](https://img.taocdn.com/s3/m/3b17c2c25901020206409cb0.png)
重力、弹力、摩擦力整理:谭宇一、概述①、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和物体间的互相吸引而产生的,是地心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物体处在不同维度时所受向心力不同,因而在地球的不同位置,重力的大小不相等。
质量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在地球的任何地点,一个物体的质量不会产生变化,把这个物体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量时,其质量数值仍然等于在地球上所测得的数值。
而物体所受的重力由于地球上不同地点的g的差异,在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数值。
由于月球的质量比地球的质量小,所以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弱,月球上g 的数值大约只有地球g的数值的1/6,所以在月球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的重力也只是在地球上测得的数值的1/6。
②、弹力弹力,又称弹性力。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形变时,在物体内部即产生一种抗拒形变力图使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种力就叫做弹力。
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且以物体产生弹性形变为先决条件。
所以,凡是相互接触而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弹力的相互作用。
同时,由于产生形变,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也存在着弹力相互作用。
物体的形变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产生的弹力也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等,这些名称是从力的作用效果而加以区分的,它们的实质都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所以这些力实质上都是弹力。
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形变成正比;达到平衡时,弹力大小等于引起形变的外力。
弹力的方向就两个物体之间来说,总是跟引起形变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两个坚硬物体之间由于拉伸或压缩形变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且与形变的趋向相反;绳索等柔软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由于拉伸形变而产生的弹力,其方向沿柔软物体本身,也和形变的趋向相反。
弹力产生的原因。
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形变时,物质的分子之间要发生相对位移,这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的平衡状态被破坏。
当对物体施加压力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斥力较引力增加得快,分子之间斥力作用占优势,物体就表现出弹性压力;如果对物体施加拉力,就会增大分子之间的距离,此时引力比斥力增加得快,分子间引力作用占优势,物体就表现出弹性张力。
力的概念及分类
![力的概念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d1a3f2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5.png)
力的概念及分类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它是物体改变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在物理学中,力是研究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基础概念之一。
本文将对力的概念进行详细探讨,并对力进行分类。
一、力的概念力是一种向量量,它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为单位,方向用箭头表示。
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改变速度、形状或者产生变形。
力有两个基本属性,分别是方向和作用点。
二、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来源和性质,力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力及其特点。
1. 接触力接触力是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产生的力,有两种类型:摩擦力和支持力。
(1)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在相互接触的表面之间产生的一种力,可以抑制物体相对滑动或者使物体停止。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物体材质以及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2)支持力:支持力是物体放在其他物体上时,由于接触面的作用而产生的力。
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对支持它的物体施加的压力,方向垂直于支持面。
2. 弹力弹力是弹性物体恢复原状时的力,它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
弹力是物体内部原子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当物体受到压缩或拉伸时,这种作用力会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3. 重力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引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地球表面上,重力的大小约为9.8N/kg。
4. 引力引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成正比,与质量的乘积成反比。
引力的大小与质量和距离有关,方向沿着两个物体之间的连线方向。
5. 电磁力电磁力是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力。
当两个带电体之间有电荷不平衡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电磁力。
电磁力可以是吸引力,也可以是斥力,它的大小与电荷量和距离有关。
6. 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典型的范性力,它们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引力是吸引性的力,而斥力则是排斥性的力。
力的分类及特点
![力的分类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ce4bc5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0.png)
力的分类及特点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等。
在物理学中,力有很多种分类,每一种力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力的分类及其特点。
一、按性质分类接触力是指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
常见的接触力有弹力、摩擦力和粘附力等。
(1)弹力:当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时,物体想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常见的弹力有拉伸弹力和压缩弹力。
(2)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其大小与物体间的正压力和接触面的性质有关。
(3)粘附力:物体表面与另一物体表面接触时,由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两个物体粘在一起的力叫做粘附力。
粘附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的性质和接触面积有关。
2.非接触力非接触力是指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的力。
常见的非接触力有重力、电磁力和引力等。
(1)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地心的距离有关。
(2)电磁力:电磁力是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
电磁力有库仑力和磁力两种,库仑力是电荷之间的作用力,磁力是电流或磁体之间的作用力。
(3)引力:引力是由于物体之间的质量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
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引力越大。
二、按效果分类1.按效果力可以分为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1)保守力:保守力是指在力作用的过程中,物体的能量(动能和势能)不会发生损失的力。
例如重力、电磁力和弹性力等都是保守力。
(2)非保守力:非保守力是指在力作用的过程中,物体的能量可能会发生损失的力。
例如摩擦力和空气阻力等都是非保守力。
2.按效果力还可以分为内力和外力。
(1)内力:内力是指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例如弹簧内部的弹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等都是内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
![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9df808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1a.png)
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力的现象无处不在。
而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作为三种常见的力,对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这三种力的相关知识。
一、重力重力,也被称为万有引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我们常说的物体的重量,实际上就是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所处位置到地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其计算公式为:G = mg,其中 G 表示重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g 约等于 98 米每秒平方。
这意味着,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就越大。
比如,一个成年人的质量比一个小孩大,所以成年人受到的重力也更大。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是静止还是运动,重力的方向都不会改变。
正是因为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我们在建筑施工中,铅垂线被广泛用于确定垂直方向。
重力的作用点被称为重心。
对于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例如,均匀球体的重心就在球心。
但对于质量分布不均匀或者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其重心的位置就需要通过悬挂法等实验方法来确定。
二、弹力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会产生一种力图恢复原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生活中常见的弹力有很多,比如弹簧的弹力、橡皮筋的弹力、桌面支持物体的力等。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弹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无法恢复原状,这个限度被称为弹性限度。
例如,弹簧在弹性限度内,拉伸或压缩的长度越大,弹力就越大。
而当超过弹性限度时,弹簧可能就无法恢复原状了。
弹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比如,放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这个支持力就是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上,因为桌面受到物体的压力而向下发生了微小的形变,所以产生的支持力向上。
三、摩擦力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专题02 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解析版)
![专题02 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2e5821a45177232f60a24b.png)
专题2: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考点概览】弹力、重力和摩擦力是物理学中三种最基本的力,是初中物理学习最基础的力学知识,只有透彻理解这三种常见力,才能对物体的运动形式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为以后学习其他力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知识点精析】1、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的比较:2、重心——重力的作用点:(1)重心的确定:①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形状不规则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③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2)重心与稳定的关系:重心越低或者支面越大,稳定程度越高。
3、弹力的应用——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拉力的大小成正比。
(2)使用方法:①测量前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前检查、调整使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③测量时,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方向保持一致,避免弹簧跟测力计外壳摩擦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④读数时,眼睛与指针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
注意:①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拉力的大小成正比,是形变量,而不是弹簧长度。
②其他弹力,可以通过运动情况,根据平衡条件来计算。
4、静摩擦力的理解: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将要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它是一种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即外力)相平衡,所以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
因此说静摩擦力会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直到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例如:用水平向左的1N的力推静止在物体A,物体未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N;增大推力到5N,物体仍未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N;推力增大到10N,物体A刚好运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最大静摩擦力,为10N。
5、判断摩擦力是否存在和大小、变化(1)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来判断摩擦力是否存在:接触并挤压、有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面粗糙,三者缺一不可(只要题目中已知接触面光滑,就认为没有摩擦力)。
初中物理力的概念与分类
![初中物理力的概念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4d7e85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13.png)
初中物理力的概念与分类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描述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物理量。
力的研究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形变和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初中物理力的概念与分类,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力的本质和特点。
一、力的概念力是指外界对物体施加的作用或影响,它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改变形状或者改变内部结构的原因。
在物理学中,力的概念是建立在质点力的基础上的,即假设物体可以看作一个质点,力是作用在质点上的物理量。
力的表示方法通常采用矢量表示,即用箭头来表示力的方向和大小。
箭头的长度代表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例如,一个向右的力可以用一个指向右边的箭头来表示。
力的单位是牛顿(N),国际单位制中规定:1牛顿等于1千克质量的物体所受的加速度为1米每秒每秒的力。
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或杠杆测力计等器械进行测定。
二、力的分类根据力的性质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力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力的分类。
1. 接触力: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而发生的相互作用力。
例如,我们推动物体时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以及地面对人的支持力等都属于接触力的范畴。
2. 弹力:弹力是指物体受到压缩或伸展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成正比,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例如,拉伸弹簧、压缩弹簧等都是弹力的例子。
3. 引力:引力是指物体之间由于质量引起的相互吸引力。
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一种引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4. 摩擦力:摩擦力是由于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根据滑动的状态和物体之间的摩擦性质,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指物体相对滑动之前受到的阻碍力,而动摩擦力是指物体相对滑动过程中受到的力。
5. 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也称作地球引力。
它是由于物体的质量而产生的,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6. 弹力:弹力是指物体受到压缩或伸展后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
高考物理力学中三种常见的力1
![高考物理力学中三种常见的力1](https://img.taocdn.com/s3/m/fca54388dd88d0d233d46a6f.png)
弹力的判断:a、找接触点或接触面:
b、判断接触处有无挤压, 相互 接触的物体间是否存在挤压或有无弹力 作用,可利用假设法。
M N G A
N
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 上的均匀圆球A紧靠着挡板MN, 这里圆球只受到重力G与水平 面对它的支持力N的作用。球 与挡板虽然接触,但没有弹力。 因为,假设MN对球有向右的弹 力,则球将会向右加速而不会 静止,所以,MN对球不会有弹 力。
弹簧的串联和并联
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根轻质弹簧串联, 当弹簧系统受到拉力F时,每根弹簧伸长分别为 △x1和△x2而系统的总伸长量△x1+△x2,则对每 根弹簧而言:F1=K1△x1,F2=k2△x2, 对两根弹簧而言:F1=K串(△x1+△x2) 串联后的两根弹簧系统的劲度系数:
串联后的两根弹簧系统的劲度系数变小。 n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并联使用,同理可以证明: k并=nk.
k1k2 k F /(x1 x2 ) k1 k 2
摩擦力 :
1、概念: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 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处产生的阻碍物 体相对运动的力。
2、产生条件:(1)有粗糙的接触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有正压力;
(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方向:
(1)滑动摩擦力方向:总是和接触面相切,和相对运动 方向相反 注意: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但不一定和运动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总是起着阻碍 相对运动的作用,但不一定起阻碍运动的作用。 (2)静摩擦力方向:总是和接触面相切,和相对运动 趋势方向相反。 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及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有两种: ①利用“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来判断(假设法) 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 来判断。(牛顿第三定律)
(中考物理必刷题)专题12 三种常见的力及其作用效果(解析版)
![(中考物理必刷题)专题12 三种常见的力及其作用效果(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acf17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3.png)
专题12 三种常见的力及其作用效果【核心考点讲解】一、力的三要素及作用效果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二、三种常见的力1、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例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4)弹簧测力计①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②弹簧测力计(弹簧秤)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③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力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力的基本概念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074ef6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a.png)
力的基本概念及分类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描述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量。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使物体发生运动或停止运动。
力的分类主要包括接触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
一、接触力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通过直接接触而产生的作用力。
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时,它们之间会产生接触力。
接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压强有关。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接触力,比如推动一个书桌、抓起一个物体等。
二、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例如,一个物体落地的原因是地球对它施加了重力。
重力是物体运动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力。
三、弹力弹力是指当物体发生形变后,恢复到原始状态时所产生的力。
当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内部的分子或原子之间会发生相对位移,产生弹性形变。
而当外力消失时,物体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时所产生的力即为弹力。
例如,弹簧的拉伸和压缩都是由于弹力的作用。
四、摩擦力摩擦力是指物体之间表面接触时产生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摩擦系数。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所产生的摩擦力。
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阻止物体滑动、汽车行驶时的摩擦力等。
除了以上所述的基本力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力,如引力、电磁力、核力等。
这些力在特定的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结起来,力是物理学中描述物体相互作用的一种量,它有不同的分类,如接触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等。
了解力的基本概念及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也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提供了解释的基础。
什么是力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力
![什么是力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力](https://img.taocdn.com/s3/m/5cbf539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a.png)
什么是力有哪些不同类型的力知识点:力的概念及其不同类型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速度、方向或者使物体产生形变。
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它的大小通常用牛顿(N)作为单位来衡量。
不同类型的力:1.重力: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施加的吸引力。
它是由于物体具有质量而产生的,其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施力物体的远近。
2.弹力:弹力是当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产生形变时,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彼此产生的力。
例如,压缩弹簧后的弹力,拉伸橡皮筋时的弹力。
3.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由于不规则性而相互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摩擦力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动摩擦力是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到的摩擦力。
4.磁力:磁力是磁体之间或磁体与磁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磁力的方向由磁体的极性决定,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5.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之间的力称为库仑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间的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力,它们决定了物质的宏观性质,如溶解度、沸点等。
7.核力:核力是作用于原子核内部,将质子和中子结合在一起的力。
这种力非常强大,能够在原子核内部克服电磁排斥力,使得质子聚集在一起。
以上是中学物理课程中关于力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类型的力的介绍。
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和力的类型对于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习题及方法:1.习题:一个物体在平地上受到一个20N的力作用,求物体的加速度。
解题方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F=ma)。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物体的质量。
如果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是2kg,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加速度:a = F/m = 20N / 2kg = 10m/s²。
因此,物体的加速度是10m/s²。
2.习题:一个5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着光滑的斜面下滑,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30°,忽略空气阻力。
初中物理三种常见力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三种常见力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36fc1f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4.png)
初中物理三种常见力知识点总结归纳常见力是指在物理学中经常遇到的、对物体产生作用的力。
在初中物理中,有三种常见力,分别是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一、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简单来说,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向下的作用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约为9.8米/秒²。
重力的作用有以下几个特点:1. 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种特例,即所有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引力作用。
2.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3. 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与地球的表面垂直。
重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我们走路时,地球对我们的引力使我们脚着地,保持平衡。
当我们扔东西时,地球的引力使物体落地。
此外,重力还是物体下落的原因,也是建筑物和桥梁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二、弹力弹力是指物体被压缩或拉伸后产生的力。
当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使物体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恢复形状的力就是弹力。
弹力的特点如下:1.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状的变化方向相反。
2.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变化量成正比,即压缩或拉伸的程度越大,弹力越大。
弹力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例如,弹簧的弹力使得我们可以弹奏乐器,弹簧门承受外力后可以自动关闭等等。
三、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静止时的阻碍力。
摩擦力是由物体表面间的相互作用力产生的,阻碍了物体的运动或静止。
摩擦力的特点如下:1.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静止的方向相反。
2.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应用。
例如,我们走路时,地面对我们的摩擦力使我们能够保持平衡。
摩擦力还可以使车辆行驶,防止滑倒等等。
总结:重力、弹力和摩擦力是初中物理中的三种常见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弹力是物体形状变化后的恢复力,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静止时的阻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常见的力(重力_弹力_摩擦力)m300【例12】如图所示,光滑但质量分布不均的小球的球心在O ,重心在P ,静止在竖直墙和桌边之间。
试画出小球所受弹力。
【例13】如图所示,重力不可忽略的均匀杆被细绳拉住而静止,试画出杆所受的弹力。
【例14】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重力为2N 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 )A .大小为2N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 .大小为1N ,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 .大小为2N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 .大小为2N ,方向竖直向上 类型题: 弹力大小的确定【例15】.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绳重力不计,不计一切摩擦,物体重G =10N ,弹簧秤A 和B 的读数分别为( )A .10N ,0NB .10N ,20NC .10N ,10ND .20N ,10N【例16】.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 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 与弹簧的形变量x 作出F-x 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例17】.如图6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 和弹力F 大小的关系图像,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2)弹簧的劲度系数;(3)弹簧长为0.20 m 时弹力的大小A B【例18】.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的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A.6cmB.3cmC.1.5cmD.0.75cm【例19】.如图所示,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A.m1g/k1B.m2g/k1C.m1g/k2D.m2g/k2类型题:对摩擦力的正确认识【例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静止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它们之间一定不存在摩擦力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两物体间如果有了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D.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例2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B.静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阻力,而滑动摩擦力只能作为阻力C.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应的弹力方向垂直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例22】.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并且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静摩擦力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C.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μN直接计算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个限度【例23】.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仅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类型题:摩擦力有无的确定【例24】物体与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的质量为M。
当物体沿着墙壁自由下落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
【例25】水平的皮带传输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轻轻地放在A端皮带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后滑动停止,随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B端,在传输过程中,该物体受摩擦力情况是[ ]1234FFA .在AC 段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B .在AC 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 .在CB 段不受静摩擦力D .在CB 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例26】如图,力F 拉着A 、B 共同作匀速运动,A 、B 是否受到摩擦力?【例27】、如图所示,物体B 的上表面水平,B 上面载着物体A ,当它们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时,A 物体受到的力:( )A .只有重力;B .只有重力和支持力;C .只有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D .有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 类型题: 摩擦力方向的确定【例28】人在自行车上蹬车前进时,车的前后两轮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的方向( )A .都向前;B .都向后;C .前轮向前,后轮向后;D .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例29】如图,重物A 质量为mA=5 kg,重物B 质量为mB=4 kg,A 受到F=25 N 的水平力作用而保持静止.已知重物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设水平面对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求:(g 取10 N/kg)(1)此时重物A 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如何?(2)若将F 撤出后,重物A 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如何?【例30】如图所示,三角形劈块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劈块上放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物块和劈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劈块:( )A .有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左;B .有摩擦力作用,方向向右;C .没有摩擦力作用;D .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类型题: 摩擦力大小的确定【例3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置于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M=3m 。
已知木板与木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则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 .μmg ;B .2μmg ;C .3μmg ;D .4μmg 。
【例32】如图,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A 、B 之间,有质量均为m 的4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相等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
设BA A BFv所有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 )A .Mg ;B .0;C .μF ;D .2mg 。
【例33】.马拉着自重600 N 的雪橇在水平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马需用水平拉力18 N.若在雪橇上载货500 kg ,马要用多大的水平力可使雪橇仍做匀速直线运动?雪橇和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多大?(g 取10 N/kg)【例34】、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F1、F2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 、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A.2 N,方向向右B.6 N,方向向右C.2 N,方向向左D.零【例35】、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 作用下,重为G 的物体沿竖直墙匀速下滑,若物体与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则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 A. F μ B.G F +μC .G D. 22G F +【例36】.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200N ,物体和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1μ=,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
求下列情况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1)当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1F =10 N 的拉力时; (2)当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2F =30 N 的拉力时。
课后练习1. 画出图1中物体A 的受力分析图。
=μ图12.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 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C. 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细竹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 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3. 关于静摩擦力的方法,下列错误的有( )A. 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B.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 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D. 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个限度 4. 关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动摩擦力不可能是动力B. 滑动摩擦力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着物体间的相对运动D. 滑动摩擦力跟物体的重力成正比5. 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力是( )A. 重力、绳的拉力B. 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C. 重力、斜面的弹力D. 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6. 如图3所示,三根质量和形状都相同的光滑圆柱体,它们的重力位置不同,搁在两墙之间(为了方便,将它们画在同一截面图上,重心位置分别用1,2,3标出),设N 1,N 2,N 3分别为三根圆柱体对墙的压力,则( )A. 321N N N ==B. 321N N N <<C. 321N N N >>D. 231N N N >=7. 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杆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
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1f 和2f ,那么( )A. 1f 向下,2f 向上,且21f f =B. 1f 向下,2f 向上,且21f f >C. 1f 向上,2f 向上,且21f f =D. 1f 向上,2f 向上,且21f f >8. a、b、c为三个质量相同的木块、叠放于水平桌面上。
水平恒力F作用于木块b,三木块以共同速度v沿水平桌面匀速移动,如图5所示,则在运动过程中()A. 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零B. b作用于a的静摩擦力为F/3C. b作用于c的静摩擦力为2F/3D. b作用于c的静摩擦力为F9. 重物A与B用跨过滑轮的细绳相连,滑轮挂在弹簧秤下,如图8所示。
若A重20N,B重5N,滑轮重3N。
则弹簧秤的读数是 N。
重力、弹力、摩擦力典型例题参考答案:【例1】D【例2】C【例3】C 解析:物体无论是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其重力不变,只是视重发生了变化,物体的重力随在地球上的纬度变化而变化,所以 A错.【例4】AC解析:实际上,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到重力,重心的说法是从宏观上研究重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时而引入的一个概念,重心是指一个点(重力的作用点)。
由此可知,重心的具体位置应该由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决定,也就是说只要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不变,重心与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就保持不变。
重心可能在物体外,也可能在物体内,对具有规则集合形状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物体位置升高,其重心也跟着升高,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判断选项A、C是正确的,选项B是错误的。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要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于地面”并不完全相同,所以选项D的说法是错误的。
【例5】A【例6】解析:根据题意,可先求出B、C两球的重心,由于B、C两球质量相等,故它们的重心在B、C连线的中点D处,质量等效为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