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伤寒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之猪苓汤於少阴病

合集下载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下)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下)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下)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下)(十四)桃花湯桃花湯時機短短的主證【桂11-27/宋306】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桃花湯方】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匙,日三服。

若一服愈,餘勿服。

【桂11-28/宋307】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方見上)我們看回〈少陰篇〉的條文,今天從十一之二十七條的桃花湯看起。

桃花湯這個方子呢,這個方是很好用的方,但是它也是一個臨床上使用範圍「非常窄」的方。

它的道理很單純,我並不需要解釋太多,可是,同學一定要記得:桃花湯證是非常容易抓錯的一個湯證,這要小心一點。

因為桃花湯的條文寫什麼?少陰病,下利便膿血。

那就是你大便拉稀,然後拉稀裡面開始帶一些黏黏的東西,然後開始帶一點不乾不淨的血絲。

病人是不是少陰病?「哦……我拉到都沒有力氣……」那聽起來很少陰,於是我們就這樣子開下去了;吃壞倒也不至於,但,也並不是這樣子就一定會對。

也就是說你要用桃花湯之前,你必須把幾個跟桃花湯證很類似的病症分開來,所以我們要先把不一樣的東西梳理開。

我們如果要說桃花湯證它本身的病機是什麼的話,我們把十一之二十八條一起看,因為十一之二十八條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它的病機,它說少陰病,兩三天到四五天,就這個人得了少陰病以後啊,他又繼續拉著拉著拉著,桃花湯證的出現,通常是這個過程,首先這個人的拉肚子是冷利,不是熱利,所以他可能是拉理中湯證的拉,可能是拉四逆湯的啦,可是不會是那種又熱又臭的那種,這我們要先知道哦,是從「寒利」先開始的。

這個人先是水瀉,水瀉了三四天之後,他的下焦越來越寒,我們在〈太陰篇〉就講了,〈太陰篇〉的人越拉人越虛,越虛人越拉,再虛下去命門火都拉掉了,那就進入〈少陰篇〉了││這樣一個流程。

那他這樣子拉著拉著,到後來,原來水瀉是水水的,現在開始變得滑滑的,然後滑滑的之後,變得開始帶血了。

今天只讲一首经方丨关于猪苓汤,我是这样理解的

今天只讲一首经方丨关于猪苓汤,我是这样理解的

今天只讲一首经方丨关于猪苓汤,我是这样理解的先列条文如下: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224、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

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319、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金匮中亦有两条: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观其条文,症状不难总结,辨证眼目即在于“发热、渴、小便不利、心烦”等。

但仅看症状,同其他方证如五苓散证等不好鉴别,故需更进一步,明晰其理。

第一次出现猪苓汤证即223条,乃是上呈221条阳明变证,应是“若下之”之后的变化(按:221条原文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

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

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

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据标本中气论之,阳明病多涉肠、脾、胃、肺四官,此处下之,应是误下或过下等,伤于大肠,阳明受损,不得主津,故生此证。

所以,本证有言称阴伤蓄水者,有言饮热互结者,莫如再添一名,曰阳明蓄水。

太阳之中,有五苓散一证,乃汗下失常,有碍膀胱气化、营卫和谐,故也见口渴、小便不利一证,用利水法治之,后世众医家名之曰太阳蓄水证,那阳明之中,误下之后,见口渴、小便不利之证,亦用利水法治之,岂不可类名之为阳明蓄水?故阳经在外,气化类同,外邪入里或误治,均易导致水液之患,太阳阳明,其理类也。

太阳蓄水,据前所述,乃蓄在膀胱,此在阳明,当蓄在大肠。

缘因阳明病误下,伤及大肠气化,燥无所主,津不得行,燥金本是收敛,下降,凉燥,冷肃之象,譬如海绵吸水,现津不得被汲出,反蓄大肠,故正津少而邪水结。

阳明脉大、洪、盛、或沉结,现经误治后,脉反浮而发热,以药测证,定是无表,所谓何故?当时阳明本有热结,下未彻尽,燥金又伤,阳不得敛,余热外越,类似栀子豉汤证之客气上逆,此乃“客气”外浮,故见脉浮发热。

『每日一方』猪苓汤

『每日一方』猪苓汤

『每日一方』猪苓汤【歌诀】泽胶猪茯滑相连,咳呕心烦渴不眠,煮好天滓胶后入,育阴利水法兼全。

猪苓汤《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伤寒论:223)猪苓汤方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1](碎)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

温服七合,日三服。

注释:[1]滑石:《金匮要略》无“碎”【功效配伍】猪苓汤清热利水,育阴润燥。

本方即五苓散去温燥之桂枝、白术,加育阴清热的阿胶、滑石组成。

方中用猪苓、茯苓、泽泻甘淡渗湿以利水泄热;阿胶甘平,育阴以润燥;滑石甘淡性寒,清热通窍利小便。

诸药相合,育阴而不碍利水,利水而不伤阴,清热而不劫阳,此乃本方之突出优势。

本方可使水去而热无依附,则热邪自散。

上五味药,先水煮猪苓、茯苓、泽泻、滑石,去滓,再入阿胶烊消。

温服,一日三次。

【方证论治辨析】猪苓汤治阴虚水热互结证。

症见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本条承《伤寒论》第221条,论阳明病误下后阴津耗伤而水热互结的证治。

误下后阳明余热犹存,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水热互结于下焦,水液不能下行,故小便不利。

本证热结则渴欲饮水,水结则小便不利,故水热互结是病之关键。

治宜清热育阴利水,方用猪苓汤。

《伤寒论》第221条栀子豉汤证、第222条白虎加人参汤证、第223条猪苓汤证,其文互有联系,反映阳明经热证,误用汗、下后的几种转归。

如汗下后余热在上焦,留扰胸膈者,方用栀子豉汤清透邪热;热在中焦而津气两伤者,方用白虎加人参汤辛寒清热;热在下焦而津伤水热互结者,方用猪苓汤清热育阴利水。

此三个方证,后世称之为阳明“清法三证”【原文】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金匮小便不利:13)猪苓汤方猪苓(去皮)茯苓阿胶滑石泽泻各一两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1]●注释:[1]脉浮…日三服:本条原文与方药与《伤寒论》第223条基本相同。

JT伤寒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之猪苓汤於少阴病

JT伤寒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之猪苓汤於少阴病

JT 傷寒論慢慢教少陰篇講記之豬苓湯於少陰病傷寒論慢慢教.少陰篇講記】豬苓湯於少陰病陰虛型的水道不通我們看之四十條,這是〈少陰篇〉裡面的豬苓湯證:桂11-40 /宋319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豬苓湯方】豬苓一兩,去皮茯苓一兩,去皮阿膠一兩澤瀉一兩滑石一兩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我們一開始學豬苓湯是〈陽明篇〉陽明篇〉我們教的,豬苓湯所謂「水熱互結」的病機,有沒有可能在「少陰病」發生呢?我想還是有的。

少陰病豬苓湯的條文呢,我們可以想像:它就像是延續著我們前面講的豬膚湯啦、朱鳥湯啦…… 少陰病有可能會有的「心陰虛」的問題。

這人陰虛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燥熱的火氣產生,如果心陰虛的火氣漫延到小腸來的話,小腸的火通常都會傳成膀胱的火,畢竟它們靠得太近了。

於是,就會產生排尿的問題,好像尿道在發炎啦或是怎麼樣的狀況。

除了排尿的問題之外呢,我們講到〈少陰〉本身,好像是人體水循環的大源頭,所以得少陰病的人,水循環也會變得比較差一些。

水循環比較差的時候,沿著「有形的」三焦水道會出現一些問題,我講「有形的」三焦水道的意思是:少陰病豬苓湯的證,其實跟《黃帝內經》講的三焦水道(決瀆之官,身體中的水溝),切得倒是蠻齊的。

比如說它的證狀,在上焦是「咳嗽」一一好像是肺裡頭有積水;在中焦是「嘔吐」——好胃裡頭有積水。

肺跟胃的水都太多了,自體吸收不掉。

但是相對來講,下焦卻是「下利」的腸子不吸水,水堆在腸管內。

所以上面兩個地方是又熱、又沒有能力吸水;在下面是下利;並且通常會有小便不利,只是這邊不講。

身體吸收水份的能力差,人,當然也就會「渴」啦。

腸子不吸水、胃部不吸水、胸腔也不吸水,這樣子上中下二焦水道的問題,在這邊倒是可以看到。

可是雖然下利加嘔、咳、渴,這些都可以標示出需要豬苓湯的「可能性」,但是這個時候,到底是要用豬苓湯,還是真武湯,還是五苓散?那倒是不一定的哦。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少阴二十一2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脾陷而为利,胃逆而为呕,肺逆而为咳,火升而为烦渴,阳泄而废卧眠,是皆水泛而土湿故也。

宜猪苓汤,二苓、滑、泽、渗己土而泻湿,阿胶滋乙木而润燥也。

1 少阴脏寒,水泛而土湿,太阴湿陷则下利,胃逆不降则呕吐,肺逆则为咳,火升则烦渴。

水泛土湿,不能泄水而内水,水停阻气,阳气不降而上泄,则不得眠也。

二苓泽泻,泻水而燥湿,以降气逆,气降则阳藏而不上泄。

水泛而土湿,木郁生风,阿胶润风木之枯燥,即能助肾家之藏阳,还能调其膀胱之疏泄。

滑石清膀胱之湿热,以通利小便。

水有泄路,则脾升而胃降。

2 本条提纲,少阴脏寒,不是病寒,而是生水。

也是先因伤寒,而后生水,又成水泛而土湿。

脾为阴脏,虚而湿陷,胃为阳腑,脾陷而胃从,胃逆不降,则生湿热,木气下陷,而传于膀胱,膀胱湿热,则小便不利,木郁疏泄,则下利不止。

上逆而下陷者,皆加土湿而水停,中气不能升降也。

备注:小便不利的另一点,膀胱闭癃,是肾家之藏火,因于木气之风泄,而泄于膀胱水腑,便不利。

此是肾气丸病理,多为小便频数之象。

区别于本案土传膀胱而湿热,所以治也是泄膀胱湿热已。

消渴小便不利十《金匮》3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猪苓汤主之。

此段见《伤寒·阳明》。

湿盛于下,阳气郁格,故脉浮发热。

湿旺木郁,风燥亡津,故渴欲饮水。

木郁不能泄水,故小便不利。

猪苓汤,二苓、滑、泽,利水而泻湿,阿胶滋木而清风也。

1 本条提纲,是从消渴与小便不利证而论,此是厥阴风动而消渴,膀胱湿热,不能疏泄而小便不利,此是因湿,而渴与小便不利也。

利尿泄湿则已。

二苓加泽泻,燥土而泄湿,阿胶滋风木而调疏泄,滑石清利膀胱之腑热也。

2 《长沙药解》阿胶;味平,入足厥阴肝经。

养阴荣木,补血滋肝,止胞胎之阻疼,收经脉之陷漏,最清厥阴之风燥,善调乙木之疏泄。

乙木生于癸水而长于己土,水温土燥,则木达而血升,水寒土湿,则木郁而血陷。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26)--少阴篇讲记(四)死证六条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26)--少阴篇讲记(四)死证六条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26)--少阴篇讲记(四)死证六条可以轻松了在备课的时候,看大陆那些老老师、老教授从前的文字稿和数据,就看到有人说:「三阴病很少遇到啦,我们感冒都医三阳……」……我就想:「原来,十年前的天下局势,是这样的啊?」那,这十年之中,我们人类的确是堕落了哦。

现在的话,感冒就是阴证的人就很多了。

相反的,我们今天的临床,尤其是外面的中医,常面临到的问题就是:明明且踔ぃ床恍⌒牡弊魇茄糁ぃ庵智榭龌故锹嗟摹?lt;/SPAN>如果专门搞《伤寒》的老教授,在十年前都还觉得患者是阳证居多的话,那我想,外面的医生,如果开业有一段时间了,他们过去的习惯,可能一直留到今天啊。

接下来要教的一些方子,像什么当归四逆汤啦、吴茱萸汤啦、附子汤啦,它们标准的使用,本来都是用在感冒的时候的。

可是今天我们开这些方子,几乎都是平常在医人的杂病时就常常在用了。

这也是我们今天的人蛮可怜的一点,就算平常没有在感冒,依体质而言,也天天在得三阴病哦。

再来,桂林本的十一之十五条到二十条这六条,是〈少阴篇〉里面的「死证六条」。

它在讲「怎么样怎么样的状况,这个病人就会死掉了」。

死证六条,如果你要加上上一堂讲的口鼻出血,「下厥上竭」的那一条的话,就会变成死证七条。

如果你再加上后面「通脉四逆汤,喝下去之后,那个人的脉象不妙,忽然鼓出来,人也会死掉」,加上通脉四逆汤的「脉暴出」那一条的话,就是「死证八条」。

这几条大概有这样一个外号。

我们现在要来看的「死证六条」,说起来,也不是那么需要紧张的。

……怎么讲呢……如果真的遇到这种状况,说来大家也就轻松了是不是?反正是要死了嘛。

历代中医在看这些「死证」条文的时候,会不会设法去思考「这是不是还有可以救的机会」呢?的的确确是会,即使合乎张仲景说的死证六条,还是有可以救回来的机会。

可是呢,我觉得这「死证六条」,你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看……比如说像是小黄前一阵子陪一个朋友,好像已经是癌症化疗失败,长了个乱七八糟,舌癌长到半边脸都变形了的那种。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少阴病当归四逆汤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少阴病当归四逆汤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少阴病当归四逆汤血分寒的扯痛感【桂11-26/宋无】少阴病,脉微而弱,身痛如掣者,此荣卫不和故也,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方】当归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细辛三两木通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二十五枚,劈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三服。

接下来呢,我们来看当归四逆汤。

一冲过来路都是很重要的方子,今天是在飚车啊。

条文我们先顺一下,因为〈少阴篇〉的当归四逆汤,这个条文是桂林本独有的,在宋本《伤寒论》里面,当归四逆汤第一次出现是在〈厥阴篇〉,不是在这里。

不过我觉得,〈少阴篇〉有这一条也好。

它说「少阴病,脉微而弱」,首先同学记得一件事,当归四逆汤证的「标准脉」就是:那个脉啊,弱到你几乎把不出来,也就是这个脉「隐隐约约」的快没有了,这种时候,上中下三部都是这样子的,你就要先想到当归四逆汤。

然后,它说「身痛如掣」,这个「身痛如掣」,就让当归四逆汤的「身体痛」,跟附子汤、真武汤都分开了。

「身痛如掣」的这种身痛,临床上在得少阴病的时候会不会遇到?会。

这个人在床上,不动的时候不痛,动的时候会觉得扯到一下而痛。

虽然不一定是你们常见的,我倒是有这样的经验过。

在阴证感冒的时候,「动一下,会扯痛」这是有的。

那你说,这样的一个病机来讲,到底要算是少阴还是厥阴?严格来讲是「厥阴」,可是以症状来讲,往往那个人是先得少阴病,然后,发现自己有这个状态。

所以在少阴病来讲──我们先不要用到那么厥阴的讲法──少阴病这人体质就是偏虚偏寒,那他如果寒到血分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状况。

如果他寒在气分的话,气分是「无形的身体」,除了十枣汤证的痰水那一类的东西扯到之外,纯粹的虚寒,不太会被扯到的。

但是寒到血分、血管特别寒的人,那是有形的身体,一扯到,就会有痛的感觉。

它说这是「荣卫不和」,我想「荣卫不和」也是个象征的讲法。

就是血管外面跟血管里面,有了一种差异,这个差异,当然严格来讲,也是「厥阴病」比较会有的「阴阳分裂」。

国医大师何任论猪苓汤猪苓汤见于《伤寒论》...

国医大师何任论猪苓汤猪苓汤见于《伤寒论》...

国医大师何任论猪苓汤猪苓汤见于《伤寒论》...国医大师何任论猪苓汤猪苓汤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伤寒论》用猪苓汤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及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

处方用: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两,先水煎前四味,再入阿胶烊化,每日三服。

其方义以二苓、泽泻渗利小便,滑石清热通淋,阿胶滋阴清热。

五药合方,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敛邪,使水气去、邪热清、阴液复,而诸症自解。

故《伤寒论》用猪苓汤,在于利水清热、养阴。

《金匮要略》虽未直接用猪苓汤作方治,但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举猪苓汤为例子说:“……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指出譬如渴病,是邪热和水结合归聚而成病,治渴病用猪苓汤,主要是利水,水利之后,热邪无所依附,渴就解除。

何任教授临床常以仲景方取效。

对猪苓汤之立方用意,曾说:“《伤寒论》用猪苓汤之条文是‘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用猪苓汤主之’,就其语气来说,是有承接条文的含义,因为有一‘若’字。

此‘若’字,是承接阳明病误下后出现的证象而言。

一般说有余热留于胸膈不解或里热太盛津气受伤,亦有下后出现水热互结之阳明证,像这一类因为水热所致的津液损伤者方用猪苓汤。

”并指出这与《金匮》用猪苓汤是水与邪热互结的“渴”是一致的。

何任教授在临诊时于水热互结、内热伤阴的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心烦不得眠、甚至尿血等属阴虚有热者,或者某些证属阴虚内热的泌尿系统感染、肾炎、尿闭等亦用之。

如1985年8月曾治一42岁孙姓男性病人:初诊,发热38.7℃,头痛,腰酸痛,尿频尿急,尿量少,口渴欲饮,舌燥质红,脉细数。

尿检,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及蛋白等。

细询病史,曾患肾盂肾炎多年,疲劳则发作,久治不见除根。

处方:猪苓12克,茯苓12克,滑石12克,泽泻9克,阿胶(先烊化)9克。

5剂。

服2剂后热退、头痛解。

服完5剂,诸恙悉除。

后又以六味地黄丸加味善后。

【伤寒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十五)少阴咽痛.1

【伤寒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十五)少阴咽痛.1

(十五)少阴咽痛.1
四条六方略说
接下来,我们会有连续六个方子是治喉咙痛的。
少阴喉痛,这六首方,分布在这四条的四个块,其中有两个方一组的状况。看这些东西,我才觉得,或许在教这种条目的时候,才会让人觉得“教书工作者有那么一点点存在的价值”。因为平常的我教那些条文,都会觉得:“你回家自己看,照书吃药就好了嘛。”都一样有效,没有人教,也一样会用;但是〈少阴篇〉喉咙痛的辨证,倒有一些需要比较仔细的部分,没有人带一下的话,几乎读起来都是糊掉的:“喉咙痛,那我到底是要吃甘草汤?桔梗汤?还是吃苦酒汤?半夏散?看起来都差不多啊。”
所以呢,猪肤汤或是苦酒汤、半夏散,喉咙痛,但是都乾干的。可是甘草汤和甘草桔梗汤是有痰的。那痰越来越严重,从白色的浊痰,到黄脓状的痰,当这痰还出得来的时候,甘草汤跟桔梗汤,就好像扭抹布一样,把脏东西挤掉,那这喉咙痛就会好。甘草汤比较没有挤的效果;桔梗汤可以把它挤出来,所以我们要辨别甘草汤、甘桔汤跟其他的汤不同的时候,通常是以有没有痰来辨别的。
那,我们就先来大略看看这几种喉咙痛,以及这四组药。
首先第一个方子:猪肤汤。猪肤汤,说起来这个汤证不一定以喉咙痛为主,只是张仲景这样排比的好处是:他让你看到,这几条都有喉咙痛。而让你去思考“到底在临床上这几种喉咙痛的差别在哪里?”
我们来分析一下:猪肤汤是下利、咽痛、胸闷、心烦,这样的一组证状。
猪肤汤的主证其实是非常不确定的,可能有人得了这个汤证是以下利为主证、有人得了这个汤证是以咽痛为主证,不一定的。目前为止,我们也只是先以“咽痛”为主证来说,那如果当猪肤汤以咽痛为主证的话,它的下利、胸闷、心烦,就是一个用来让你把它跟其他几种喉咙痛的主证区分开来的参考。用这些兼证来夹住这个主证,免得你搞错。那至于“是不是猪肤汤的咽痛就一定有这些兼证?”那不一定,只是读书的时候要先这么读,临床上会比较容易分得出来。我说少阴病跟温病有几个地方是非常暧昧的,像是猪肤汤证啦、朱鸟汤证啦,我们古方的世界都把它们当做少阴病来医,可是在后代方的世界就把它们当温病来医。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

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

《伤寒论慢慢教》少阴篇讲记在上〈少阴篇〉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三卷的〈伤寒例〉中一些比较整体提纲的条文。

在这之前,要跟同学们讲一下〈少阴篇〉的调性。

研究经方的人中有一些流派,是很不赞成“把张仲景说的六经传变跟人体经络的十二经放在一起讲”的。

当然,有人是非常赞成“要把张仲景说的六经传变跟人体经络的十二经放在一起讲”。

像刘渡舟先生,就大声疾呼“经络理论要跟六经病结合在一起”。

我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一个人后脑勺僵要用葛根剂,脖子侧边僵要用柴胡剂,这就是经络!不同的方剂会走不同的经络。

所以哪里不舒服,哪根脚趾、哪根手指头,都用不同的药方,这也证明了《伤寒论》里面方子跟经络是相关的。

但是,相对刘渡舟这样的论点,胡希恕教授就不喜欢把《伤寒论》跟经络理论放到一起,他比较喜欢“这个证用这个方,不要想太多乱七八糟的”。

胡希恕抨击“伤寒论跟经络结合起来的思考”的时候,就会拿少阴病当做一个论证。

因为张仲景的〈少阴篇〉,其实是一个很杂的篇章。

〈少阴篇〉里有一些〈太阴篇〉恶化过来的病……基本上,张仲景的三阴病的世界,少阴是个暧昧地带,因为跟其它两阴都是糊掉的。

就好像张仲景的〈太阳篇〉,有没有用到少阴药?有啊,真武汤。

有没有用到阳明药?有啊,白虎汤、调胃承气都用了。

有没有用到柴胡汤?也有,对吧?〈太阳篇〉几乎每一经都挂过去了。

同样的,三阴经的世界里,〈少阴〉就是一个“很糊”的篇章,太阴病恶化了要死了也放在这里。

就像“理中、四逆辈”,理中汤证再严重一点,人更虚更寒一点,变成四逆汤证,就放到少阴来了,但其实你要放〈太阴〉也没什么不可以啊。

那至于少阴病里头有一些血分寒的病、阴阳格拒,或是手足厥逆的病,其实那些病,你要放〈厥阴〉行不行?也行。

──所以胡希恕教授会觉得:分出清清楚楚的六条经,对实质的治病没意义。

所以,先跟同学讲一下,少阴病的状况就是这样子,它本身在分类上,有些部分没有分得那么清清楚楚。

这是一点;危险误区:少阴与温病的暧昧接轨地带;另外一点,少阴有一一个人肾阳虚之后,水气就转不上来,水气一转不上来,心阴就会虚,心阴虚,这个人就会发烦躁、失眠,甚至是会产生很多的“发炎”症状。

伤寒论《少阴病篇》的精读及领悟

伤寒论《少阴病篇》的精读及领悟

伤寒论《少阴病篇》的精读及领悟少阴病病变部位---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以及足少阴肾的经脉。

少阴病的成因--直中和它经而传(表里,循经),“老怕伤害少怕痨,伤害专死下虚人”。

太阳传少阴就是表里传,太阴传少阴就是循经传。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这是太阳病篇里太阳病误治后、导致肾阳虚衰的例子,我们也把它归少阴病范畴,是有太阳传少阴的表里传。

少阴病生理---足少阴肾经,从足入腹,三阴经都是从足走腹到胸,络膀胱属肾。

少阴和太阳相表里,太阳经络肾属膀胱,肾经络膀胱肾。

少阴肾经到腹部,穿隔过肺,循喉咙挟舌本,咽痛证可以说是少阴经证。

少阴经分支从肺出,络心就构成心肾既济(水火相交)。

少阴涉及到心脏和肾脏,心为火脏,五脏六腑之大主,君主之官。

肾主水,主水液,藏精气,内寄元阴元阳,是五脏六腑阴阳之气的根本。

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少阴病的基本特征---少阴病是一组心肾阴阳虚衰,而又以肾阳虚衰为主的全身性是机能正气衰退的证候。

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肾为元阴元阳之根本,当心肾阴阳虚衰时,全身也会虚衰。

少阴病的证候分类--寒化及热化。

心为火脏,肾为水脏,肾内藏元阴元阳,当素体阳虚阴盛,外邪从阴化寒就出现少阴寒化证。

少阴寒化证涉及阳虚阴盛用四逆汤;阴盛戴阳用白通汤;阴盛格阳用通脉四逆汤;阳虚身痛用附子汤;阳虚水泛用真武汤,还有下利滑脱用桃花汤,胃寒呕吐用吴茱萸汤。

心主火,肾主水,肾中内藏元阴元阳,素体少阴阴虚阳亢,外邪从阳化热出现少阴热化证,有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用黄连阿胶汤;有阴虚水热互结证用猪苓汤。

少阴也有经证(咽痛-甘草汤、桔梗汤、猪肤汤)或兼证(太少两感-麻黄附子细辛汤)。

少阴病的禁忌--禁汗、禁吐、禁下。

少阴病是阳虚证为主,汗吐下不能祛除少阴的邪气,还要损伤少阴的正气,这样病情就恶化,所以少阴病治法应该禁汗吐下、禁攻邪。

少阴病也要禁火劫,火疗是强迫发汗的一种治疗手段,这样发汗过多则伤阴液,少阴病也应该禁火劫。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1.X)厥阴病漫谈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1.X)厥阴病漫谈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11.X)厥阴病漫谈厥阴病漫谈那接下来呢,就来进入厥阴病的鬼扯蛋了。

不记得昨天是怎么扯的。

少阴病就是这样结束了,大家有不有觉得有点依依不舍啊。

最近动不动就遇到这个人在病少阴,那个人在病少阴啊,会让人觉得少阴病实在是,读这篇会觉得特别可爱啊,就是看大家生病就觉得这篇好实用啊对不对。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学了东西再有机会实践它会让人感到十分之快乐。

我不知道那些身体很好的人学中医干什么,对不对。

我觉得吃中药的乐趣就是在你身体很烂这件事情上面。

我们周助教就说我们班上很多同学的八字跟我的八字都是偏硬的,偏硬的体质基本是不调和的,所以动不动就要吃药的,因为大家有偏硬的命格,所以会吃药吃这么高兴,要没有这个命格的人,看这些人吃药是觉得有点神经病,所以吃药也是嗜好了。

大家呢,少阴大餐还不有吃完,接下来就要上厥阴病了,可能大家会觉得有很多的留恋。

但是我要说,不要留恋,新人比旧人更好,厥阴病有更多的药可以吃啊,保证满足你的胃口。

那这个厥阴病啊,我们从那里开始?今天发的那个讲义,我们拿了来放旁边。

也不是说一定要讲这个讲义啦,只是东看看西看看,今天是厥阴病的闲聊,漫谈,不是那么样子紧张的。

【3.17】尺寸俱弦微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此三经受病,已入于腑者,皆可下而已。

那以条文来讲的话,我们就翻回这个3.17条,翻回伤寒例。

今天讲不到厥阴篇本身的条文啦。

3.17条啊,说“尺寸俱弦微者,厥阴受病也”,我想厥阴病跟少阳病的脉都是偏弦的,只是呢,少阳病的脉,你可以看得到那个脉啊像一条绳索一样绷起来的。

那厥阴病的脉呢,你就会觉得那条绳索被剪断了,垮下去了。

所以同样是这个弦脉呢,少阳病是绷上来有力的,厥阴病是垮下去比较沉的。

那么他说“当六七日发”,因为《黄帝内经》说一天传一关嘛,最后一关了,厥阴病。

那他说因为这个脉呢是沿着肝经啊,就是厥阴经是经过肝,经过人的性器官的。

《伤寒悬解》少阴病——猪肤汤,吴茱萸汤

《伤寒悬解》少阴病——猪肤汤,吴茱萸汤

《伤寒悬解》少阴病——猪肤汤,吴茱萸汤少阴十五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1少阴病,脏寒则下利,亡阳火逆则咽痛,肺气不降则胸满,火逆离根则心烦。

猪肤汤,猪肤、白蜜,清金而止痛,润燥而除烦,白粉收泄利而涩滑溏也。

2猪肤即为猪皮,白粉即为铅粉,猪肤清上润燥助肺胃收敛,白粉止陷断利助肝脾升发。

升降复常则中气复。

3对比黄连汤证,病在太阴经,则肝脾陷而腹中疼,胆胃逆而胸中有热,胃中湿热胀满。

本条在少阴经,皆是肝脾陷,胆胃逆之理论,经不同则证不同。

不要轻视黄师的升降理论。

按;此条胸满心烦证近少阳证,不要搞混,此当留意。

但少阴经与少阳经容易区分,必竟病在阴脏阳经不同也。

4少阴十一,少阴病,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师解,此提少阴咽痛与吐利之纲,“下分应之”。

从此条往上,是脏寒上热之火,咽痛等证;从此条往下,皆是少阴亡阳之下寒,下寒吐利证,下寒水旺,水旺土败,脾陷胃逆,则见吐利之证。

重申少阴病之分纲,亡阳上热之火与亡阳下寒之水,水火不交也。

少阴十六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

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

1少阴病,饮食入口即吐者,是入口即吐,不能下咽也;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此是心胸中浊气翻腾之象也,此先旧日之痰涎在胸,而宿痰胶滞,故不能吐;隧道壅阻,阳郁不达,故始得之,手足寒也;阳衰湿旺,是以脉迟,土湿木郁,是以脉弦;此为胸中宿痰,壅寒不通,是实证也,实则宜泻,故当吐之。

不可下也,下之败中,胃气益逆,则实其实,故当吐之。

若膈上有寒饮水气,干呕者,则为土败胃逆,不可吐也,当急温之,宜四逆汤,温燥脾肾。

2此胸中之实,而言少阴脏病者,是水寒不升,气逆不降,气郁化饮,填塞胸膈壅满之实也,也就是此仍是少阴病,下寒而气逆,上盛之病也。

此气化寒饮者,区别火逆咽痛,其实一理,也是下寒上盛之理,也就是上盛,火盛与痰饮之别。

上条提纲之胸满与心烦者,即是本条提纲之引子,水寒气逆之胸满对比水寒火逆之心烦,其实一理,你细品。

伤寒论经方新解——《猪苓汤》之二

伤寒论经方新解——《猪苓汤》之二

伤寒论经方新解——《猪苓汤》之二可惜我们好多经方家,包括柯韵伯这样的历史上的经方大家,都弄错了。

有哪一个条文写着猪苓汤证是属于阳明病篇呢?224条更是一个鉴别诊断的条文,明确告诉我们“阳明病,……,不可与猪苓汤”!尤其是白虎加人参汤证,“不可与猪苓汤”!——因为阳明经证与少阴病热化证,是完全不同的病机。

对比一下猪苓汤与白虎加人参汤:前者可有身热、较少有汗或无汗,后者身大热、出大汗;前者“渴欲饮水”,后者“大烦渴不解”;前者脉浮而数,后者脉洪大;前者有“心烦不眠”,后者有“心烦”,不一定有不眠。

前者有“小便不利”,后者基本没有。

直到少阴病篇319条,又出现猪苓汤,才明确提出“少阴病,……,猪苓汤主之”。

说明猪苓汤证属于少阴病篇,223、224条是要和222条白虎加人参汤做鉴别诊断,才放在阳明病篇的。

最主要的是,临床观察,猪苓汤证是以肾阴虚兼有胃阴虚、心阴虚为主要病机的少阴病热化证,既没有阳明经证,也没有阳明腑证。

3.出现心阴虚,心之阴液不足及虚热扰心,会出现心烦不眠症状。

所以猪苓汤主证归纳为:心烦、不眠,口渴喜饮,小便不利,伴尿热、尿涩、尿痛,舌质红少苔,脉偏浮数。

猪苓汤适用病症:尿血、尿浊、吐血、咳血、热淋、血淋、腰痛、癃闭、泄泻、失眠、发热、痒疹等。

笔者两个月前曾中药治疗一位直系亲属男性高龄老人,因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致吐血,经抢救病情稳定后,出现血压低、心悸、整夜失眠、口渴频饮、大便干结、尿频、尿少、尿热、尿痛症状,舌质暗红光滑无苔,脉浮偏细数。

予猪苓汤(生阿胶、滑石、猪苓、泽泻、茯苓各10克)一副,煎出300毫升,一日分三次服。

第一次服100毫升,有明显起色,第二次服100毫升,症状明显改善,第三次服100毫升,病势完全扭转过来了!因为是自己直系亲人,一副猪苓汤带来的治疗效果如此明显,如不是亲身经历,是体会不到我的那种震撼与兴奋的心情的。

小结:可从横向与纵向理解猪苓汤证。

不论何种病因,猪苓汤证一定会有下焦肾阴虚,从横向看,“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阴虚之虚热,通过肾与膀胱的经络“绿色”通道,进入膀胱腑,出现小便不利,尿频、尿热、尿涩、尿痛。

伤寒论319条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319条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319条原文及解释
《伤寒论》319条原文如下: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原文解释:
本条原文阐述了一种病症,即少阴病,具体症状包括咳嗽、呕吐、口渴、心烦、失眠等。

猪苓汤被推荐为主治此病的方法。

现代研究认为,猪苓汤证的辨证依据为小便不利、口渴、心烦失眠、发热四个症状。

猪苓汤证的病机为阴虚有热,水液内停。

猪苓汤证的证候表现为心烦不得眠、渴欲饮水、咳嗽而呕、下利粘滞、腰酸痛、腿软乏力、小便频急短赤或有尿道热疼、尿血。

舌质晦淡而红,苔薄黄腻或滑,脉细数或细弦。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原文及译文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原文作者:张仲景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

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

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

虽烦下利,必自愈。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

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麻黄二两(去节,甘热) 细辛二两(辛热)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发微汗。

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悬解》少阴病——真武汤、猪苓汤

《伤寒悬解》少阴病——真武汤、猪苓汤

《伤寒悬解》少阴病——真武汤、猪苓汤少阴十九: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疼,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不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茯苓三两白术二两生姜三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芍药三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七合,日三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

五味、干姜、细辛,敛肺降逆,所以止咳。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茯苓利水之剂,故去茯苓。

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

利缘脾阳之败,去芍药之泻脾,加干姜以温中。

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

生姜降胃逆而止呕吐也。

二三日不已,以至四五日,寒水泛滥,土湿木郁,风木贼土,是以腹痛。

土湿而木不能泄,故小便不利。

湿流关节,淫注四肢,故沉重疼痛。

寒水侮土,故自下利。

凡此诸证,为土病不能制水,有水气停瘀故也。

其人或肺气冲逆而为咳,或木能疏泄而小便利,或土湿木郁而小便不利,或胃气上逆而作呕者,皆缘水气之阻格。

真武汤,苓、术,泻水而燥土,生姜止呕而降浊,附子温癸水之寒,芍药清乙木之风也。

1 少阴病,二三日不愈,以至四五日,腹疼,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

少阴病,阴盛脏寒,而生水气也。

阴盛脏寒,寒水侮土,土病不能制水,寒水泛滥,而停瘀故也。

腹痛者,无论什么证,都是脾虚而木贼,或木旺而克脾,结合其它的证,来辨证是哪一方。

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这三个证合在一起,就是水气湿盛。

水因土湿而来,湿因少阴脏寒而生。

故少阴之寒,伤太阴之湿,土病不能制水,水气停瘀故也。

其人或肺逆而咳,此水气之阻格,而肺气不降,逆冲为咳也。

或小便利,或不利。

呕者,水停在胃也,或水停在心下也。

中焦为沤,水停心与胃口则呕。

下焦为渎,小便不利,水无泄路,必水停瘀。

真武汤主之。

附子温脾肾之寒,苓术利其小便,泄下焦之停水,芍药清乙木之风,呕者,水不在下而在中,重用生姜,泻胃中之停水也。

2 腹疼,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自下利者,此是脾症湿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T 傷寒論慢慢教少陰篇講記之豬苓湯於少陰病
【傷寒論慢慢教.少陰篇講記】豬苓湯於少陰病陰虛型的水道不通我們看十一之四十條,這是〈少陰篇〉裡面的豬苓湯證:【桂11-40 /宋319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豬苓湯方】
豬苓一兩,去皮茯苓一兩,去皮阿膠一兩澤瀉一兩滑石一兩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納膠烊盡,溫服七合,日三服。

我們一開始學豬苓湯是〈陽明篇〉。

〈陽明篇〉我們教的,豬苓湯所謂「水熱互結」的病機,有沒有可能在「少陰病」發生呢?我想還是有的。

少陰病豬苓湯的條文呢,我們可以想像:它就像是延續著我們前面講的豬膚湯啦、朱鳥湯啦
…… 少陰病有可能會有的「心陰虛」的問題。

這人陰虛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燥熱的火氣產生,如果心陰虛的火氣漫延到小腸來的話,小腸的火通常都會傳成膀胱的火,畢竟它們靠得太近了。

於是,就會產生排尿的問題,好像尿
道在發炎啦或是怎麼樣的狀況。

除了排尿的問題之外呢,我們講到〈少陰〉本身,好像是人體水循環的大源頭,所以得少陰病的人,水循環也會變得比較差一些。

水循環比較差的時候,沿著「有形的」三焦水道會出現一些問題,我講「有形的」三焦水道的意思是:少陰病豬苓湯的證,其實跟《黃帝內經》講的三焦水道(決瀆之官,身體中的水溝),切得倒是蠻齊的。

比如說它的證狀,在上焦是「咳嗽」——好像是肺裡頭有積水;在中焦是「嘔吐」一一好胃裡頭有積水。

肺跟胃的水都太多了,自體吸收不掉。

但是相對來講,下焦卻是「下利」的——腸子不吸水,水堆在腸管內。

所以上面兩個地方是又熱、又沒有能力吸水;在下面是下利;並且通常會有小便不利,只是這邊不講。

身體吸收水份的能力差,人,當然也就會「渴」啦。

腸子不吸水、胃部不吸水、胸腔也不吸水,這樣子上中下三焦水道的問題,在這邊倒是可以看到。

可是雖然下利加嘔、咳、渴,這些都可以標示出需要豬苓湯的「可能性」,但是這個時候,到底是要用豬苓湯,還是真武湯,還是五苓散?那倒是不一定的哦。

重要的是,要確定這個人有熱,是濕熱在悶燒,把水道阻住,才會需要用到豬苓湯的那些滋陰、分消濕熱的藥。

不然的話,少陰病其實涼藥能不要用就不要用。

於是,它告訴你一個張仲景推薦的主證,就是「心煩」以
及「不得眠」,這個病人很煩躁、又失眠。

張仲景提的這一句,不曉得為什麼,後代的醫家用豬苓湯,多半都不把失眠當做主證來抓。

其實一本《傷寒論》裡頭,以失眠做
主證的方子沒幾個耶;所以,有,就要珍惜了。

那一個人的水道不通,變成上焦燥熱,某些其他地方水太多,會不會形成失眠?這個會。

這個是會很嚴重地造成交感神經的焦慮的,這種情況是會影響神經系統,讓人失眠的。

血與水的同進退關係
前幾天在圖書館借了一本書,叫做《水的漫舞》,王唯工教授寫的,他上一本書叫《氣的樂章》,這一本叫《水的漫舞》,書名一本比一本要美麗,那這「漫舞」是要舞什麼?這一本書裡面的字排得很鬆,沒幾句話,這本書在講「中醫說的『水毒』是什麼」——書名這麼美,內容是在講「死水」(笑)?一他就講到說,人的身體,在怎麼樣的情況下,會產生中醫說的「水毒」。

他的科學論證,當然我也不會說很崇拜這一類的書,因為看不很懂,也不知道該怎麼崇拜一一我只能說,看這種書,我都是在看那些零零碎碎,可能作者本人也覺得不太重要的地方。

他就有講到說,一個人水的代謝出問題到什麼程度,人體會出現什麼樣的反應。

從這些科學研究的敘述中,可以看到很多《傷寒論》的主證框,這樣你就知道,一個人的水死到什麼程度,身體就會怎樣地感到不舒服。

人體中的水的狀況,王唯工教授就講到一個例子:很多時候水跟血,是有類似的同進退的關係,比如說颱風來之前,很多人的血糖之類的數據會亂掉。

我自己跟助教們,也會覺得每次連續來幾個颱風,我們就血虛得一塌糊塗。

我最近有個朋友也寫了個小文章,說他美國的老師在講,人類的造血的機能,是跟腎陽切得很齊的,腎陽不足的時候,骨髓裡面造血的幹細胞全部都不能用。

所以,為什麼我們少陰病,好像在一開始講的時候,你會知道「以基礎來講」這個人是在陽虛,可是你看他的疾病傳變,會一直覺得,咦?這個人怎麼發了汗,血會變成這個樣子亂七八糟?好像血小板特別少一樣?種種「血虛」的狀態會呈現出來。

陽虛在前,可是後續的狀況,「陰虛」的結果還是會有,蠻多的。

一旦這樣一種人體的不平衡產生了,這個人神經緊張就上來了,水的不平衡,是有可能造成失眠的,人可能會處在很焦慮的狀態下。

當然我不是要跟同學講「你失眠就可以用什麼方來包醫」,但是至少在臨床上我們要記得一下,豬苓湯也有可能治到失眠。

當然,以中醫的講法,就是「水熱互結」。

豬苓湯有阿膠,你也可以說它是比較補血的。

通常尿路感染的患者,也有可能掛到豬苓湯證,這個人如果小便有帶血、尿很黃,也是有可能的。

雖然這個條文沒有講到尿的狀態,但是我們臨床上常常會覺得,這個人多半也有小便不利、或是下部發炎的問題。

如果是有尿道炎的,你再多加二兩的生薏苡仁,效果還可以更好。

不過像這樣的水路不通,或許你也要問啦:這個情況能不能用五苓散啊?
我想五苓散通水的效果是蠻好的,可是這個人既然都已經熱到煩
躁了,那就姑且還是有點清熱滋陰的藥會比較好一點,這是一個想法。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五苓散是很典型的「加強心陽」的藥,那少陰病需不需要補陽?當然需要補陽,可是五苓散是非常偏向強心陽的藥,已經是心陰虛在燒了,你突然強心陽的話,好像不是那麼平衡。

或者我們把這話再講得「聽起來科學」一點(說不定還是謊話啦),通常五苓散這藥用下去,會讓人血管更擴張的,那麼這個人已經是一個少陰病的患者,血管擴張以後,脈會掉下去,反而會更加衰弱,可能會呈顯出這樣的狀況來。

還不如用比較涼潤一點的藥,用阿膠這種養血藥,在通水的同時,慢慢養這個血,在用藥的方式上許會比較穩當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