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德育创新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德育创新案例处在世纪之交,社会纷繁复杂,各种价值观念多元化,德育工作面临挑战。而聋校因为教育对象的独特的生理特征,聋生接收信息的局限性,使德育工作变得更为困难。道德认识的肤浅导致一些不良行为的出现。如有一些聋生会认为“健全人是坏人,警察是坏人,社会上那些带他出去的聋人是好人。”还有学生认为“我的东西没了,拿别人的东西补上,这是公平的”。这些思想认识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是真实存在于聋生脑中的思想。在聋校一些不良行为是比较常见的,如偷东西、离校出走等。
大道理谁都会讲几句,但大道理未必起大作用。因为,多数人不爱听大道理,尤其是那些经常让我们用大道理“轰炸”的学生。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是不容易的,尤其是要想和一个聋生去讲清一个浅显的道理也是很难的。尽管我们打了无数次手语,那是错的。但一个手势是绝对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的。怎样才能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呢?一个个小故事帮了我很大的忙。
讲故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
德育工作首先要提高教育对象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在一次开展“心存感恩,快乐成长”的教育过程中,用生动的故事取代了空洞的说教,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故事很短,讲的是一个和尚和一个人同时出行。他们来到海边时,这个人打了和尚一拳,和尚在沙滩上写下字:“某年某月,谁打了谁一拳。”当他们来到森林里,遇到了危险,那个人救了和尚一命,和尚在岩石上刻下“某年某月,谁救了谁一命。”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他说“别人对你的不好,要象那写在沙滩上的字,让海水去逐渐冲刷模糊。别人对你的好,要象那刻在岩石上的字,永远铭记在心。”故事中将思想中的无形的东西,具体化为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去理解接受就非常的容易。在后来学生的作文中,有几名学生都提到了这个故事,可见这个故事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演故事,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
聋生不光喜欢听别人讲故事,还喜欢演故事。演语文课本剧,召开班级故事会,让学生有展示的舞台。在低年级段,学生小有进步,就很骄傲。于是想到要给学生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于是在班会课上去演《龟兔赛跑》的故事,将谦虚和骄傲的后果非常清楚地告诉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懂得了道理。到高年级学到《伊索寓言》中的《狮子和蚊子》,通过生动的表演,去理解强大和弱小的辨证关系。在班会课中,《感恩父母》,让学生去扮演父母的角色,扮演社会捐助者的角色,体会他人的不易。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角色的心情,增强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
读故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读书可以增长一个人的见识,读书可以让学生自我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引导学生去读故事,领会其中的道理。常常在上课时,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然后告诉他们,在哪一本书上。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思考,就会让班主任工作轻松很多。
有一段时间,班级的学生干部总是为一些小事情和学生之间闹别扭。推荐学生读《名人成长故事》。其中讲了曾任英国首相的邱吉尔儿时的一个故事。
故事是说邱吉尔在上小学时被一个流氓习气很浓的大孩子欺负的事。身小力薄的他被逼着坐木剑,体力不支的他被尖锐的木剑戳穿了屁股。他不但没有哭泣,而且在老师发现后坚持说是自己不小心弄破的。认为“死定了”的那个大孩子被他的骨气和容人之量深深地打动了。此后,他不仅不再欺负邱吉尔,而且对邱的话言听计从。从此,邱在同学们中的威望也大增。随着学生在读书的兴趣渐浓,《读者》、《青年文摘》等杂志受到同学的喜爱。
总之,因为聋生的生理特征,使得他们易于接受形象的事物。而故事因为其生动、活泼、多样,而受到聋生的喜爱。成语故事、童话故事、名人成长故事等等,是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取之不竭的资源。故事,使道理不在枯燥空洞,也让我们的德育工作更加
生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