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人美版美术九下第一课《秦始皇陵兵马俑群》教案
美术教学:《秦始皇陵兵马俑 》——小班化教案
美术教学:《秦始皇陵兵马俑》——小班化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知识,如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等。
2. 认识兵马俑的不同种类和特点,如将军俑、步兵俑、马俑等。
1.2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制作属于自己的兵马俑作品。
1.3 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热爱美术的情感。
2.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兵马俑的历史背景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建造原因、历史地位和考古发现等内容。
2.2 兵马俑的种类和特点讲解将军俑、步兵俑、马俑等不同类型兵马俑的外观特征和艺术价值。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壮观景象,引发学生兴趣。
3.2 讲解详细讲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种类和特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兵马俑。
3.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兵马俑的步骤和技巧,学生跟随操作。
3.4 创作学生动手制作兵马俑,鼓励创新和个性表达。
3.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四章:教学资源4.1 图片或视频素材: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或视频。
4.2 制作材料:陶土、画笔、颜料等。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作品评价: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和作品质量,给予肯定和建议。
5.2 学生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鼓励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5.3 学生满意度评价:了解学生对本次教学活动的满意程度,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对比秦始皇陵兵马俑与其他朝代陶俑的异同,加深对兵马俑特点的理解。
6.2 文化传承介绍兵马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探讨如何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第七章:教学实践7.1 课前准备收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书籍等。
7.2 课堂实施按照教学过程的步骤进行教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培养学生对古代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提高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价值。
2.教学难点: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视频资料、PPT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秦始皇吗?知道他的哪些事迹?(2)简要介绍秦始皇: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3)引入话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秦始皇兵马俑,了解一下这个震惊中外的历史奇迹。
2.学习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1)讲述秦始皇陵的历史背景: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陵墓之一。
秦始皇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和荣耀,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陵墓。
(2)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1974年,陕西省临潼县发现了一处秦始皇陵的陪葬坑,里面埋葬着成千上万的兵马俑。
3.分析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1)观看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兵马俑的艺术魅力。
(2)讲述兵马俑的艺术特点:1.形象逼真:兵马俑的形象各具特色,栩栩如生,展现了秦代军队的英勇风貌。
2.工艺精湛:兵马俑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无论是服饰、武器还是面部表情,都十分细腻。
3.规模宏大:秦始皇兵马俑的数量众多,规模宏大,体现了秦朝的国力强盛。
4.讨论秦始皇兵马俑的价值和意义(1)引导学生思考:秦始皇兵马俑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1.历史价值:秦始皇兵马俑是研究秦朝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2.艺术价值:秦始皇兵马俑是古代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旅游价值: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景点。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知识,包括秦始皇的历史地位和兵马俑的发现过程。
学习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如造型、雕塑技巧和装饰风格。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兵马俑的见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例如绘制或制作自己的兵马俑作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知识和文化价值。
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雕塑技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和思考。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图片、视频和教学资料。
准备绘画或制作兵马俑的器材和材料。
第一章: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知识1.1 引入:介绍秦始皇的历史地位和兵马俑的发现过程。
1.2 教学内容:讲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和兵马俑的挖掘过程。
1.3 学生活动:听讲并提问,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知识。
第二章: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一)2.1 引入:展示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2 教学内容:讲解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如比例、表情和服饰。
2.3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记录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章: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二)3.1 引入:继续展示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2 教学内容:讲解兵马俑的雕塑技巧和装饰风格。
3.3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记录兵马俑的雕塑技巧和装饰风格,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四章:创意表达4.1 引入: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例如绘制或制作自己的兵马俑作品。
4.2 教学内容:提供绘画或制作的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3 学生活动:进行创意表达,绘制或制作自己的兵马俑作品,并进行分享和展示。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引入:总结秦始皇兵马俑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简介本教案介绍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为学生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并通过活动和讨论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目标- 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探索兵马俑的制作和发现过程- 分析兵马俑的特点和造型风格- 启发学生对历史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教学内容1. 历史背景通过简要介绍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建造兵马俑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秦代历史的兴趣。
2. 兵马俑的制作和发现讲解兵马俑的制作过程,包括制作材料、工艺和技术。
介绍兵马俑的发现过程,以及对历史和考古学的重要意义。
3. 兵马俑的特点和造型风格解析兵马俑的特点,如数量、规模、装备、服饰等方面,并探索其造型风格的特点。
4. 保护和研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研究兵马俑,培养他们对历史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活动建议1. 观看视频和图片选择一些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引发对兵马俑的兴趣。
2. 分组讨论和展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不同的主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并展示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3. 制作模型引导学生参考兵马俑的造型风格,使用纸板等材料制作简单的兵马俑模型,加深对兵马俑的了解。
4. 考古挖掘游戏设计一个小型考古挖掘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考古学家的工作,加深对兵马俑发现过程的理解。
扩展阅读提供一些相关书籍和文章的推荐,供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
总结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过程和特点,培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并通过活动和讨论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秦兵马俑》教案设计模板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
学会欣赏和评价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会使用适当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和观点。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
欣赏和评价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兵马俑制作工艺的细节和技巧。
学生如何表达对兵马俑的欣赏感受和观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文献等。
准备展示兵马俑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信息。
准备笔记本和画笔,用于记录和绘制自己的欣赏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或实物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
2. 教学内容:教师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兵马俑的细节和技巧,如造型、表情、服饰等。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兵马俑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学生用适当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和观点。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学生分享自己的欣赏感受和观点,进行互相交流和反思。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一篇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欣赏作文,包括对兵马俑的制作工艺、艺术特点和价值进行分析评价。
2. 学生选择一幅兵马俑作品,进行绘画或手工艺创作,展示自己对兵马俑的理解和创造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欣赏作文和创作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欣赏和表达方面的进步。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作品,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彼此的进步。
美术九年级下人美版《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九年级美术下册《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及教学反思人美版
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兵马俑主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在人物特征表现上继承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认识秦始皇陵是由身份不同、形态各异的数千个陶俑组成的现实主义的艺术雕塑群,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的泥塑,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奇迹。
从而培养学生欣赏与评述问题的意识。
2、情感与价值:向学生渗透保护当地建筑历史遗迹、民间文物的思想意识,通过认识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历史文化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爱国主义的情感与意识。
3、过程与方法:课前先查阅资料,然后设计有层次性问题,让学生分析、欣赏、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使学生得到情感与体验,挖掘其内在潜艺术感并产生共鸣,萌生爱好美术的兴趣与思想,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教学重点:认识兵马俑主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兵马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优秀6篇)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优秀6篇)秦兵马俑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
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时间:二教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导入新课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三、检查、交流: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
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
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
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
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
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弩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
《秦兵马俑》教案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历史意义和艺术特点。
学会欣赏和分析兵马俑的艺术风格和制作技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对兵马俑的了解和兴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博大精深。
二、教学内容1. 兵马俑的背景和历史意义: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过程、秦始皇陵的规模和兵马俑的象征意义。
2. 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分析兵马俑的雕塑技巧、面部特征、服饰装饰和军事装备等。
3. 兵马俑的分类和数量:介绍兵马俑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不同类型兵马俑的特点。
4. 兵马俑的保护和传承:讨论兵马俑的保护状况、保护技术和传承意义。
5. 兵马俑的文化影响:探讨兵马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兵马俑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发现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兵马俑的分类、数量和保护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 讲授法:教师讲解兵马俑的背景、历史意义和文化影响,传授相关知识。
4. 多媒体教学:运用视频、图片和虚拟现实等multimedia 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对兵马俑的了解和兴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兵马俑的图片、实物或多媒体资料。
2. 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
3.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引起学生对兵马俑的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详细讲解兵马俑的历史意义、艺术特点和文化影响。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兵马俑的分类、数量和保护问题。
4. 欣赏和分析:引导学生欣赏兵马俑的艺术风格,分析兵马俑的制作技术。
7.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秦始皇陵兵马俑美术教案
秦始皇陵兵马俑美术教案教案标题:秦始皇陵兵马俑美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学习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4.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材料,创作兵马俑的画作。
教案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形象,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探究:3. 分组让学生观察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并讨论他们的发现。
4.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兵马俑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艺术的杰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
实践:5. 向学生介绍不同的绘画技法和材料,如铅笔素描、水彩画、丙烯画等。
6. 让学生选择一种绘画技法和材料,开始创作自己的兵马俑画作。
7. 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提供个别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提升作品质量。
展示:8. 学生完成作品后,组织一个小型展览,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
9.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和体会,促进艺术交流和思考。
总结:10.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兵马俑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
11. 提醒学生将所学的绘画技法和创作经验运用到其他美术创作中。
教学资源:1.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不同绘画技法和材料的示范作品或样本。
3.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纸张、水彩颜料、画笔等。
4. 展览场地和展示作品的装饰。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他们对兵马俑的观察和讨论、创作过程中的努力和创意等。
2.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包括构图、色彩运用、细节表现等方面。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了解兵马俑和其他艺术作品。
2.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社区进行实地考察,寻找与兵马俑相关的文物或艺术品,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注意事项:1. 在课堂上确保学生的安全,特别是在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时。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
《秦兵马俑》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历史背景及艺术价值。
学习欣赏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文物,提高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及艺术价值。
2. 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造型技巧。
三、教学难点1. 兵马俑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
2. 如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提前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信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学生分享提前了解的兵马俑相关信息,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学习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造型技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审美特点。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践环节学生尝试创作兵马俑风格的雕塑作品,锻炼动手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创作体验,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
6.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兵马俑的作文,表达对兵马俑艺术的认识和感受。
7. 板书设计秦始皇陵兵马俑历史背景:秦朝统一六国,秦始皇陵陪葬品艺术特点:真实生动,栩栩如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价值:反映秦代雕塑艺术水平,领略古代军队风采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教师展示其他时期的雕塑作品,如汉朝、唐朝的雕塑,让学生对比分析秦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学生通过对比,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的雕塑艺术特点。
2. 文化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秦兵马俑所反映出的秦代社会文化背景,如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
美术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美术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美术:秦始皇陵兵马俑教学目标:1. 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掌握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和制作工艺。
3. 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和制作工艺。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照片。
2. 一些兵马俑的模型或图片,以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3. 美术工具和材料,如铅笔、纸张、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利用PPT或图片展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照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兵马俑的了解程度。
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包括秦始皇的统一中国和永生追求。
2. 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如身姿、服饰、装备等。
3. 介绍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如制作材料、制作工具和制作流程等。
示范与实践(25分钟):1. 展示一些兵马俑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
2. 引导学生用铅笔在纸上简单勾勒出一个兵马俑的形象,锻炼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分组合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使用颜料和画笔进行彩绘,创作自己的兵马俑形象。
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和制作工艺,强调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拓展他们的美术视野。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了解兵马俑和其他艺术品。
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撰写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研究报告或设计更复杂的兵马俑模型。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观察和分析兵马俑的能力,创作兵马俑的能力,以及合作和沟通能力。
《秦兵马俑》教案设计范文
《秦兵马俑》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过程、历史背景及艺术特点。
(2)学会欣赏古代雕塑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2)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了解兵马俑的雕塑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及价值。
(2)欣赏古代雕塑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1)兵马俑雕塑技巧的分析与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体会兵马俑所蕴含的古代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学生回答后,简要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过程、历史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兵马俑的雕塑技巧,并分享讨论成果。
4. 深入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从兵马俑的服饰、造型、表情等方面,深入了解其艺术价值。
(2)分析兵马俑所蕴含的古代文化内涵。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激发对古代艺术的热爱。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古代雕塑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尝试创作一件小型雕塑作品,展示个性。
五、课后作业:1. 搜集更多关于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加深对兵马俑的了解。
2. 参观当地博物馆,欣赏实物雕塑作品,提高审美水平。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价值的理解程度。
2. 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兵马俑,提高审美能力的程度。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参与程度和讨论成果的质量。
4. 学生对古代艺术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的增强程度。
七、教学反馈:1. 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课堂练习,了解学生对兵马俑的理解程度和审美能力的提高程度。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知识,包括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2. 帮助学生掌握兵马俑的特点和制作工艺,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兵马俑的艺术价值,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学道具和实物模型。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准备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简要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背景知识。
2.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兵马俑的特点和制作工艺,让学生深入了解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3. 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研究,让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对兵马俑的研究报告。
4. 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报告,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讨论。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个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进行欣赏和分析,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制作一份手抄报或PPT,向其他同学展示。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研究报告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秦始皇兵马俑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审美鉴赏能力。
2. 评价方法: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3.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研究报告的深度和质量、课后作业的创新性和表达能力等。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品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魅力。
2.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最新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下册第一课《秦始皇陵兵马俑群》教案1.doc
重庆市市级示范小学教学技能竞赛美术学科教学设计教学课题: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材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第20课。
目标设定:知识目标:·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发掘最早的艺术群雕,是秦朝国威、军威的象征,并由此了解殉葬俑文化和雕塑的有关知识;·感知兵马俑群雕中采用重复手法带来的“气吞万里如虎”的震撼与“千人千面”的丰富变化带来的艺术感染力;·认识兵马俑的珍贵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奇迹,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珍贵文化遗产。
能力目标: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了解兵马俑在塑造人物方面注重细节刻画、个性变化的表现技巧及艺术效果。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兵马俑群像,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杰出成就,了解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传承历史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制作真人大小半身陶俑模型一个等。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与学生交流潼南的特色。
师:同学们,今天很多老师都来到了我们美丽的潼南。
你们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潼南的特色吗?(吃的,油菜花节)一、导入,认识什么是重复。
1、欣赏油菜花。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聊到了潼南的油菜花,老师知道第三届潼南菜花节才结束,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潼南著名的油菜花。
出示课件师:你有什么感受?过渡:这成片的油菜花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观。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这样的景象。
请看大屏幕。
2、欣赏阅兵式。
出示课件3.(阅兵式)师:这样的场面又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生:壮观,雄伟。
师:这些雄伟、、、给我们造成磅礴之势,壮观之美。
(板书:磅礴,壮观)师:这威武之师、雄壮之师、充分展示了我们中国的强盛。
《秦始皇兵马俑》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01
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合理
在介绍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时,部分内容过于简略,导
致学生对其理解不够深入。
02
教学方法单一
本次课程主要采用了讲授法,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讨论,导致学生参与
度不高。
03
教学资源利用不足
未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使得课程内容显得相
对枯燥。
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网络资源
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如学术论文、专家讲座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 习视野。
实地考察活动安排
考察地点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活动流程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听取专业讲解;分组进行实地考察,记录观 察结果;开展讨论与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安全保障
提前与博物馆沟通,确保活动安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遵守博 物馆规定。
课程安排与时间
01
02
03
第13-20学时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 模拟考古活动,让其亲身 体验和感受兵马俑的魅力 。
第21-28学时
开展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 究秦朝时期的历史文化知 识内容,回顾学习 成果,并对学生进行考核 和评价。
02
兵马俑的发现及价值
1974年被发现,揭示了秦代军事、艺 术、工艺等多个领域的高度成就,是 研究秦朝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发掘过程、艺术特色和科学价值;掌握秦朝时期的历史文 化知识和相关考古常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兵马俑的发掘现场和出土文物,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 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其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019最新人美版美术九下第一课《秦始皇陵兵马俑群》教案
2019最新人美版美术九下第一课《秦始皇陵兵马俑群》教案.课题秦始皇陵兵马俑群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也是秦朝社会历史的缩影,是秦朝国威、军威的象征;认识到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的珍贵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由身份第13课毕业纪念册设计.课题 13 毕业纪念册设计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纪念册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设计方法。
能力目标:运用学过的书籍装帧艺术,设计一个构思新颖、美观实用的毕业纪念册,并结合毕业活动使用纪念册。
情感目标:通过毕业纪念册的设计第12课藏书票与书签.课题 10 探究书籍的奥秘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调查、搜集、研讨、统计、制作这一参与过程使学生学习到研究问题的方法。
能力目标:更加了解书籍、热爱书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情感目标:通过对书籍知识的探究,激发学第3课设计制作环境雕塑.课题 3 设计制作环境雕塑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通过讲授、分析、比较等欣赏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评述环境雕塑作品、了解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多视角地理解环境雕塑的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与设计环境雕塑方案及期末复习计划教案.课题复习(一)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了解兵马俑在塑造人物方面注重刻画细节、注重表现心里、注重个性变化的表现技巧及艺术效果。
2 、通过对比的方法,了解我国与世界上优秀建筑、雕塑、绘画的艺术风格填空:1、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面积为(14260)平方米,里面埋藏着(6000)多件等身大的陶俑、陶马。
2、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已经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环境雕塑)是环境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环境雕塑按环境地点可分为:(城市广场雕塑)、(园林雕塑)、(小区雕塑)等。
《秦兵马俑》课堂教案设计
《秦兵马俑》课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历史背景及艺术价值。
(2)认识兵马俑的种类、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培养学生对兵马俑艺术特色的鉴赏能力。
(2)运用对比、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兵马俑文化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及特点。
(2)兵马俑在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地位。
2. 教学难点:(1)兵马俑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创作理念。
(2)如何培养学生对兵马俑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资料、图片等。
(2)准备教学课件、教案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课文,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基本知识。
(2)准备笔记本,做好课堂记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古代雕塑艺术的基本知识。
(2)提问:同学们对秦始皇兵马俑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及特点。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价值及特点。
(2)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兵马俑的图片,分析其艺术表现手法及创作理念。
4.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学生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兵马俑,探讨其艺术特色。
5. 情感体验:(1)学生谈自己对兵马俑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课堂所学,绘制一幅关于兵马俑的画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包括绘画作品和短文写作。
3.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兵马俑群美术教学教案
兵马俑群美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
2. 通过观察和分析兵马俑群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兵马俑风格的艺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兵马俑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兵马俑群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3. 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群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以及艺术特点。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兵马俑风格的艺术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兵马俑群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兵马俑群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兵马俑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讲解:教师讲解兵马俑群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分析兵马俑群的价值和意义。
3. 实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的实践,指导学生创作具有兵马俑风格的艺术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兵马俑群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兵马俑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兵马俑群艺术特点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3. 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兵马俑风格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兵马俑群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3.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评价。
八、教学资源:1. 兵马俑群的图片、视频资料。
2. 绘画和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如画纸、颜料、画笔、陶土等)。
3. 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
九、教学步骤:1. 展示兵马俑群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人美版美术九下第一课《秦始皇陵兵马俑群》教案.课题秦始皇陵兵马俑群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也是秦朝社会历史的缩影,是秦朝国威、军威的象征;认识到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的珍贵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认识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由身份第13课毕业纪念册设计.课题 13 毕业纪念册设计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纪念册设计方面的知识,学习设计方法。
能力目标:运用学过的书籍装帧艺术,设计一个构思新颖、美观实用的毕业纪念册,并结合毕业活动使用纪念册。
情感目标:通过毕业纪念册的设计第12课藏书票与书签.课题 10 探究书籍的奥秘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调查、搜集、研讨、统计、制作这一参与过程使学生学习到研究问题的方法。
能力目标:更加了解书籍、热爱书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情感目标:通过对书籍知识的探究,激发学第3课设计制作环境雕塑.课题 3 设计制作环境雕塑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通过讲授、分析、比较等欣赏活动,让学生学会欣赏、评述环境雕塑作品、了解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多视角地理解环境雕塑的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与设计环境雕塑方案及期末复习计划教案.课题复习(一)课时 1 总课时数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 、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了解兵马俑在塑造人物方面注重刻画细节、注重表现心里、注重个性变化的表现技巧及艺术效果。
2 、通过对比的方法,了解我国与世界上优秀建筑、雕塑、绘画的艺术风格填空:1、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面积为(14260)平方米,里面埋藏着(6000)多件等身大的陶俑、陶马。
2、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已经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环境雕塑)是环境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环境雕塑按环境地点可分为:(城市广场雕塑)、(园林雕塑)、(小区雕塑)等。
5、抽象形态构成的环境雕塑突出表现力度,作品(简洁)、(明快),打造诗一般的空间, 视觉效果(强烈),引发人的想象与联想。
6、具象作品强调其(真实感),表现生命与(活力),给人以亲切的艺术感受。
7、设计环境雕塑首先要考虑雕塑摆放的(位置),根据环境确定雕塑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使雕塑与周围的环境相互衬托。
二、连线:1、《四使徒》曾鲸(明)《张卿子像》王希孟(宋)《米德尔哈尔尼斯的道路》丢勒(德国)《千里江山图》霍贝玛(荷兰)2、《群马图》张大千《一水孤蒲绿,半天云雨青》徐悲鸿《朱菏》李可染《雨中漓江》潘天寿三、问答:1、构成环境雕塑作品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环境雕塑的整体形态,大的轮廓与远观气势,雕塑的空间尺度、材质、色彩等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是构成环境雕塑作品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2、《着衣母婴卧像》的作者是谁?哪个国家的?复习计划1、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了解兵马俑在塑造人物方面注重刻画细节、注重表现心里、注重个性变化的表现技巧及艺术效果。
2、通过对比的方法,了解我国与世界上优秀建筑、雕塑、绘画的艺术风格,从而更好地了解传统艺术的式和风格。
3、了解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的作用,了解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的象征性和装饰性。
、掌握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规律,能够运用传统的色彩搭配方式进行色彩搭配设计。
二、重点:1、认识兵马俑主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
2、通过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讨论,使学生了解个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艺术独特的风格和审美特3、了解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的象征性和装饰性。
分析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的规律。
4、书籍的各种知识的探讨与研究。
书籍的形式、书籍的装潢、书籍的分类、书籍的印刷发行等问题。
三、难点:1、理解兵马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
2、中外美术作品的形式风格的对比。
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区别。
3、如何运用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规律进行设计。
4、因知识面较宽,学生社会活动范围较大,教学时间安排和控制是较为突出的问题。
四、课时安排:1、复习(一) 15周2、复习(二) 16周3、复习(三) 17周4、复习(四) 18周*注:复习(二)——(四)是试题见美术试题目录.《黑白装饰画的美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美术第十八册第四课,初三下学期的内容,学业紧张自不必说,安排教学,以学生兴趣和能力为主。
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前提下,注意情境教学、注意作品范例的多元化,注意融会贯通。
先是记住美白装饰画的定义。
即,黑白装饰画是用一种颜色通过与纸所形成的对比关系创造的富有装饰性的绘画。
美术教室的摆设、范图图例,都应体现课题所应有的艺术美感。
教学,贯穿夸张、概括的艺术手法。
辅导作品制作,强调着明快、简洁、生动,方法和技巧多样,体现装饰性和民间的常见手段,如夸张、变化、添加纹饰,表现独特创意。
学情分析:学生应该知道,最可贵的是把所看到的,和教师引导的东西化为自己所有,最终不仅仅是完成自己的作品,学习和参与的过程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黑白装饰画,学生实际深入了解的并不多,在大开眼界时,在了解课题和准备过程中,学生就已经有了创作的苗头,创作范围有风景、人物、动植物的黑白装饰画。
以及将照片改成的黑白装饰画,还有纯抽象、半抽象的黑白装饰画。
对于基础一般的同学,完全可以把所看到的作品改改,成为自己的大作!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的:知识目标:认识黑白装饰画的艺术特点和多种表现效果,学习黑白画的概括分类方法。
能力目标:艺术的再现客观物体。
尝试根据生活中的图片或形象,发现运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创作一副黑白装饰画。
提高学生绘画表现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意识,通过欣赏黑白画,使学生感受黑白画的构成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创造美的热情。
教学重点:认识黑白装饰画的表现特征和艺术效果。
运用点、线、面,不同材料,通过剪、贴、画等方法创作黑白装饰画。
教学难点:如何将物像进行概括,完成有创意的黑白装饰画绘画。
学习材料:1、教具:课件、范画、静物、滚轮、油墨。
2、学具:课前收集图片、颜料、黑色记号笔、蜡笔、剪刀、双面胶、单色、彩纸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二、导入新课:教室(画室)两面墙分别设计黑白作品和色彩作品的氛围。
(黑白和色彩的对比)今天教室布置的两面墙,作品明显有不同,请问区别在哪里?看来不用色彩,我们也能创作有黑白特色效果的作品来。
(把色彩部分的展板翻转,后面更多的黑白装饰画展示出来。
)出示黑白装饰画和明暗调子表现的作品:分析明暗调子的表现方法。
了解黑白画表现方法。
设问:请同学们说出两幅画的区别?总结:第一幅是我们学过的明暗调子的表现方法,是表现物体的明暗调子关系和素描关系是写实的。
第二幅画画面有些夸张、变形、视觉效果更加强烈一些,这就是黑白画。
(明暗调子素描和黑白装饰画的对比)板书课题《黑白灰构成的美感》三、讲授新课。
(一)欣赏黑白画课件1、陶罐2、画3、插图4、利用手绘线条图象随意创作的作品而加工的黑白装饰画5、结合环境有黑白图样的{如2009年7月22日上午全食(日偏食)}现象,联系起黑白画的装饰趣味。
6、结合范例,早点提出本课的作业要求,以使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注意事项。
(二)结合作品分析。
1、黑、白、灰的形成:画面中的黑、白、灰指无彩色和有彩色画颜色明度所构成的明度等级。
这里黑、白并不单是指的纯黑、纯白,而是比较而言。
黑、白、灰的形成的因素,即调子的归类概括起来,无非是物象的明暗关系和物象的色相关系。
黑:深沉、有力、稳健、强烈视觉感受白:醒目、明亮灰:使画面色调柔和、活泼、富于节奏感2、黑、白、灰构成的美感黑、白、灰经过画家的巧妙安排和运用,犹如音乐以高音、低音、中音谱成的乐章一样组成画面的黑、白、灰结构。
同时,在对比的关系中显出各自的特色和表现作用,互相衬托,构成和谐的节奏,给画面带来韵律之美。
3、黑、白、灰的布局在黑白灰的构成中,“均衡与和谐”十分重要。
要使黑、白、灰的布局和安排画面上达到感觉协调的目的,既有量的大小,所占位置多少的比例关系,又有总体的构成关系。
完美的画面应注意感染力,增强艺术效果。
(三)黑白画的归纳方法。
1、观察构思画面,不需要同所画的一模一样,根据感受将对象夸大、缩小或取其中一部分特写。
2、用铅笔画出物体的形、比例位置和大体明暗关系。
3、根据物体固有色和明暗关系,黑白概括组织画面,将暗、暗灰色块和物体暗部归为黑色,将明、半明色和物体明部归为白色。
在画物体时要整体把握关系,将暗部一起看,明部一起看。
动笔只画黑色部分、明部空白。
4、丰富画面,当黑白两大色调画好以后,用线条或点将画面半透明色调丰富起来。
避免喧宾夺主。
四、作业要求:学习课本中的习作,任选一幅加工改动或创作。
1、注意培养学生对黑白灰构成的认识和理解。
2、提高学生对物象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学会归纳黑白灰的调子。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小结:通过学习黑白画的概括归纳方法,能够通过创作表达个人感受,从中发现美和再现美,并受到陶冶,希望今后多观察,创作出更多有特色作品,装点美化我们的生活。
板书基本构成要素:点、线、面色彩:黑、白、灰黑白画装饰画的表现形式:明度、线条、错觉、转换、仿影、对比、象征、和变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