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听评课教研活动记录语文(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11月15日活动地点:XX小学语文教研室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活动主题: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目标,我校语文教研组于2023年11月15日开展了听评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管理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过程1. 听课环节活动当天,全体语文教师共同观摩了由我校青年教师张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语文课《草原》。
张老师以“草原风光美如画,民族情谊深似海”为主题,通过多媒体展示、情景表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草原的美丽和中华民族的团结。
2. 评课环节课后,全体教师齐聚教研室,对张老师的课进行了深入的评课。
首先,张老师进行了自我反思,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总结。
随后,其他教师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张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张老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2)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张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展示、情景表演、小组讨论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3)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良好。
张老师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4)教学环节紧凑,时间安排合理。
张老师对课堂时间进行了合理分配,使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展示,提高了课堂效率。
(5)不足之处:部分环节讲解不够深入,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
3. 研讨环节在评课的基础上,全体教师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1)如何进一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2)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以上问题,教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语文教研室听课评课记录
一、听课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听课班级:八年级(2)班三、授课教师:张老师四、课题:《春》一、课前准备1. 教师备课充分,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课文的结构、主题、写作手法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2. 教师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活泼。
3. 教师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对预习情况进行检查。
二、课堂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张老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预习检查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课文讲解(1)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主题、写作手法等。
(2)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4.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课文中的场景。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春》为题材,写一篇作文。
5.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课后反思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性高。
2. 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4. 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评课意见1. 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课堂组织有序,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教师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教学效果。
语文听评课活动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二、活动地点XX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以《背影》为例,探讨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四、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校领导、其他学科教师五、活动流程1. 听课环节(1)由XX老师执教《背影》,全体教师参与听课。
(2)课后,XX老师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简要说明。
2. 评课环节(1)由XX老师对《背影》这节课进行点评,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2)其他教师针对本节课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 专题讲座(1)由教研组长XX老师就“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进行专题讲座。
(2)讲座结束后,教师们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如何开展情感教育进行深入探讨。
4. 总结发言(1)校领导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教师们在教学中的努力和成果。
(2)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要求,希望教师们继续关注学生情感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六、活动内容1. 听课环节(1)XX老师执教《背影》XX老师以“背影”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父亲深沉的爱。
课堂上,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再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感悟亲情。
(2)教学设计说明XX老师在课后对教学设计进行了简要说明。
她表示,在设计本节课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力求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父爱的伟大。
2. 评课环节(1)XX老师点评XX老师认为,XX老师在本节课中,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课堂气氛活跃。
在情感教育方面,XX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让学生在感悟亲情的同时,培养感恩之心。
(2)教师讨论其他教师针对本节课进行讨论,提出以下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 在讲解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心理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优秀4篇】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优秀4篇】语文评课稿篇一一、很好地突破了教材的教学难点,渗透了优化的思想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本课主要是透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标准》中指出:当学生“应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那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构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潜力。
在课前谈话中,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爸爸、妈妈在厨房间烧饭、烧菜的事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时”的意思。
让学生明白我能够在用电饭锅烧饭的同时他们还能够做好多事情,让学生初步感知“同时”能够提高效率。
透过沏茶的方案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他们探索数学的兴趣,初步感知“合理安排”就在我们身边。
对烙饼问题。
老师很好利用了烙一张饼和二张饼的方法,重点与学生探讨了三张饼烙的方法。
讲清合作讨论的要求,进而学生展开讨论,构成烙饼的方案,展示学生的方案,比较区别两种方案的不同点,从而到达方案的优化。
之后,老师打破课本常规,不是先求1张,2张,3张,这样一向求下去,而是求完2张之后,之后求的4张、6张、8张、10张……双数的张数,再求的3张。
3张在那里是重点也是难点,把这个问题放给学生讨论、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再之后求5张、7张、……这些单数的饼数的时间。
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降低题目的难度,有利于学生思考、解决问题。
二、合作式的学习韵味很浓,到达了预期的课堂效果。
透过合作、学生动手操作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动眼、动手、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透过想一想充分感知,在说一说,摆一摆中建立表象,在动手操作中展开思维,带给学生严谨求实科学精神启迪。
2024年语文听课与评课记录
课堂是学生和老师的生命共现场,而且课堂是因学生而设,学生占了极大部分,教师只是来为学服务的,所以“课堂”应当是“学堂”,而不该是“讲堂”。小学生的课堂更应当是适合儿童自主学习的场所。教师要力避各种变相的以“讲”代“学”。越俎代庖的结果,虽然由教师授予确实会比让学生探究来得简捷、清晰,但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解决的重大教育价值却因此丧失殆尽。所以,教师的作用只能是儿童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因为有许多事情虽可以由别人代替,唯独学习是无法由别人代替的。巫老师以“感悟文天祥的语言”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地说,小组成员互相补充。随后以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展示,这就是“以学代讲”,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需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满足,在满足中扎扎实实地实现了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学堂”。
这次听课对我的震撼很大,教学是要充满热情,充满追求的。我一定要在以后的不断学习中去保持这种热情,去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语文听课与评课记录 篇2
日前,梅江区“名师班”语文听评课小组在我校进行了听评课活动,我校巫小娜老师为名师们展示了一节语文课,下面我就这一节课谈谈我的感受。
巫老师的这节课所选的教材是小学语文S版十二册课文《文天祥》,这一节课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由此我想到了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关于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3、读写结合,拓展思维。
在充分地读了课文后,老师顺势提出“假如我是万兽之王,我会``````”这一话题的写话训练,这也顺应了二年级学生进行仿写的要求。
4、几点建议:
(1)老师课前指定了几名学生来扮演童话中动物的角色,我觉得降低了大部分孩子们学习这堂课的兴趣。
初中语文听评课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旨在通过听评课活动,探讨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活动地点:XX中学初中部语文组办公室三、参与人员参与人员:初中语文组全体教师四、活动流程1. 听课环节2. 评课环节3. 教研总结环节五、听课环节1. 听课内容本次听课环节,共有三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分别为:(1)张老师执教《春》(2)李老师执教《背影》(3)王老师执教《最后一课》2. 听课评价(1)张老师的《春》张老师以“春”为主题,引导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好,课堂氛围活跃,教学设计合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但在课堂提问环节,部分问题较为简单,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
(2)李老师的《背影》李老师以“背影”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
课堂氛围浓厚,教学环节紧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李老师善于运用情境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但在课堂总结环节,李老师对文章主题的提炼不够深入。
(3)王老师的《最后一课》王老师以“最后一课”为背景,引导学生体会爱国情怀。
课堂气氛庄重,教学环节完整,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王老师善于运用朗读、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但在课堂提问环节,部分问题过于直接,未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评课环节1. 张老师的《春》(1)优点:课堂氛围活跃,教学设计合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不足:课堂提问环节问题较为简单,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
2. 李老师的《背影》(1)优点:课堂氛围浓厚,教学环节紧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2)不足:课堂总结环节对文章主题的提炼不够深入。
3. 王老师的《最后一课》(1)优点:课堂气氛庄重,教学环节完整,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2)不足:课堂提问环节问题过于直接,未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教研总结环节1. 教师们对本次听评课活动进行了总结,认为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各有特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语文示范课听评课记录
语文示范课听评课记录(一)日前聆听了我校古苑老师一年级的“生本”示范课,感受颇深,真切体验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在听课中我感觉到古苑老师的教学中人文性凸现明显。
在此,我想将我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本课从目标来看,有两个大要求。
一是读通读顺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二是识字。
从设计来看,对应目标做到了简洁,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识读结合,寓识于读,把课文读好。
首先是老师的示范读,然后请小朋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小伙伴听,接着是录音示范读;学生跟着录音读;小组展示读;全班读;每一次的读都使得学生知道自己读的目的是什么;同时每一次读都要求学生指读,读的形式多样,非常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多次反复的读中感知了课文内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二是寓识字于游戏中。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生本教学的重点。
本课教材识字量是相当大的。
古苑老师采取了多个小游戏,寓识字于游戏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是小组内互帮互学,然后小组展示,接着有摘桃子游戏识字,有开火车识字,一环紧扣一环是识字认字教学,学生学得兴味盎然。
古苑老师的课中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古苑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
一年级正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特别是生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小组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倾听习惯、发言习惯要求更高,这节课古苑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很高,组织课堂非常强。
她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课前师生交流中,“谁的小手最听话?谁的小手最灵巧?翻书比赛等。
”非常好地培养了学生课前的准备习惯。
这次听课对我的震撼很大,教学是要充满热情,充满追求的。
我一定要在以后的不断学习中去保持这种热情,去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语文示范课听评课记录(一)梅江区鸿都小学李瑞雪日前,梅江区“名师班”语文听评课小组在我校进行了听评课活动,我校巫小娜老师为名师们展示了一节语文课,下面我就这一节课谈谈我的感受。
巫老师的这节课所选的教材是小学语文S版十二册课文《文天祥》,这一节课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听评课语文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听评课”为主题,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的方式,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流程1. 听课环节2. 评课环节3. 教研讨论环节4. 总结发言环节四、活动内容1. 听课环节本次听课环节,由我校语文教研组张老师执教,课题为《背影》。
张老师以《背影》这篇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张老师的课堂设计巧妙,教学过程流畅,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活跃。
2. 评课环节在评课环节,首先由听课教师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
大家一致认为,张老师的课堂准备充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融洽。
以下是部分教师的评课内容:(1)王老师:张老师的课堂氛围非常好,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显著。
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父爱的伟大,值得学习。
(2)李老师:张老师的课堂设计合理,教学环节紧凑,过渡自然。
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刘老师:张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强,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
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
接下来,张老师对自己在课堂中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并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 教研讨论环节在教研讨论环节,各位教师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以下是部分讨论内容:(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运用多媒体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2)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全面发展。
语文评课记录
语文评课记录优秀语文评课记录一课堂信息:课题:《离骚》阅读与鉴赏授课班级:高三(2)班学生人数:50人授课时间:2课时课堂时间:45分钟授课目标:1.能够理解《离骚》的基本内容和意义,认识到作者屈原的艺术才华和历史贡献。
2.培养学生对于古文诗词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诗歌创作与赏析能力。
3.通过诗歌欣赏与朗诵的实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过程:Step1:背景导入 (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屈原相关的图片和资料,简要介绍了屈原的生平和作品的历史背景。
通过讲解的方式,为学生进入课堂主题做好准备。
Step2:课文阅读 (15分钟)教师让学生自行阅读《离骚》全文,并提醒他们注意理解文中的诗句和意义。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标记或圈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
Step3:小组讨论 (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句进行解读和鉴赏,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解读结果。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Step4:诗歌欣赏与朗诵 (5分钟)教师请一些学生陆续上台朗诵自己特别喜欢的《离骚》诗句,并向全班发放了诗词创作的作业。
鼓励学生在家中朗诵、创作并带到课堂分享。
Step5:语文拓展 (5分钟)教师请学生思考《离骚》与现代社会的关联性。
学生积极发言,讨论了《离骚》所传递的主题对于现代人的启示和意义。
总结互动(5分钟)教师总结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以及学生的课堂表现。
最后,教师向学生分享了一些优秀的诗歌创作作品,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效果:优秀语文评课记录二课堂信息:课题:《红楼梦》中黛玉角色形象分析授课班级:高二(1)班学生人数:45人授课时间:1课时课堂时间:40分钟授课目标:1.理解《红楼梦》中黛玉的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欣赏。
3.通过观察讨论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上课教师简要介绍了《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和概要,引发学生对于作品的兴趣。
教师听课评课记录(3篇)
教师听课评课记录(3篇)近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活动,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忙,他们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推荐。
我捧着沉甸甸的收获,情绪也被感动着。
每逢讲评课,附小的老师们都毫不敷衍,有什么说什么,真诚的指出你的不足,意见中肯实在,这种严谨求实的教风一向延续传承着,激励着一批批年轻教师的成长。
这次透过自我讲课,聆听不一样年级语文老师讲课以及评课,收获良多,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自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这天我把自我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与大家一齐交流。
1、要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吃透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把学生不易理解的字词,放在熟悉的课文中去理解;遇到重点词句要让学生用不一样记号标明,比如:动词用点标记、中心词用三角标记中心句用双横线标记,以方便学生课下记忆。
2、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找答案,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感情、道理,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让读课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的予以纠正。
3、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艺术魅力。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种艺术,谁能将他演绎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课堂上要用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调动起学生的用心性,活跃课堂气氛;课堂的语言也要简洁、准确,避免一个问题多个问法;在授课过程中,还要善于运用多种鼓励性的语言及时进行评价,比如:“你真会读课文,”老师还想听、“你们肯定比老师读的好”、“你真棒!理解的真深刻!”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读书的兴趣;另外,板书不易太多,要瓜熟蒂落,写孩子的语言。
这次讲课、听课及评课活动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忙。
我也反思到在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还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有幸参加了本学期的英语教研活动,这次活动主要以听课为主,当然还有专题讲座。
初中语文评课记录10篇
初中语文评课记录10篇初中语文评课记录1今天,初中全体语文教师听了王萍老师执教的《古代诗词五首》。
这节课,王老师带领大家赏析了《望江南》和《武陵春》。
《望江南》这首小令,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缺乏峻刻的寓意,盘旋着一股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
《武陵春》为李清照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全词一喝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在本课教学中,王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欣赏画面,品读词句等方法使学生体会主人公那意味深长,离情正苦的情愫,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从而产生对人生与爱情的感悟。
一、创设情境,奠定情感学生第一次学习“花间词派”的诗词,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走进这一片文学的新天地,在上课伊始,王老师用优美的语言娓娓道来,加上精美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为学生学习课文,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二、重视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王老师的课堂上实现了“以读为本”,重视课堂朗读和背诵,在读中感悟、理解、交流。
并且让学生融入文本,在学习两首词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大胆发表看法,学生赏析到位,妙语连珠,堪称精彩。
三、重视读的层次指导王老师结合诗词特点,以调动学生兴趣为目的,巧妙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悟,以悟促读,以读促悟。
抓住两首诗词的情感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读,体会语言美,进而读出其中的韵味。
同时,恰当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文中营造的情境,在美妙的音乐中,以情助读。
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自然而然地领略到生动形象的语言美。
但是,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一些细节,我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老师的听课评课记录
老师的听课评课记录篇一一、复习导入:1、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
⑴开火车读词语。
〔出示课件〕⑵课件出示一组描写小鸟的词语。
〔指名读、齐读。
〕【评:复习第一课时所学词语,由课文中的词语到描写小鸟的词语,循序渐进,为下文读词组效劳。
】二、精读课文。
1、整体感知: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出示:这是一只〔〕的小鸟。
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小鸟图,谁来说说它的样子?出示: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一闪一闪的眼睛指名读词组。
【评:出示小鸟图,给了学生直观的感受,由读描写小鸟的词组到下文读句子,层层深入,教学环节衔接自然,张弛有度。
】〔2)课文中也有一句话写出了小鸟的样子,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
出示: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
指名读,“非常”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个词吗?再指名读。
〔3〕除了可爱,它还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鸟呢?〔指黑板句式〕再去读一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指名说。
你们从第1自然段的哪一句话看出来的?出示:我把它放进笼子里,给它食吃,给它水喝,可他一动也不动。
指导朗读:读出小鸟的伤心、孤独。
自由练习。
指名读。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很着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呢?自由读第2自然段。
指名说。
〔2〕出示:突然,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
我抬头看去,原来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指名读。
“焦急”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找出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和“着急”有什么不同呢?再读。
指名说。
师范读。
指名说。
〔3〕〔出示句式:小鸟朝着窗外叫起来,好似在说。
〕〔出示句式: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唤,好似在说。
〕想想如果你就是这只小鸟,离开了妈妈的怀抱,你会说些什么?妈妈会说些什么呢?【评:此处,创设鸟妈妈和小鸟相见的感人一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想像说话练习。
】〔4〕学习词语:心急如焚。
〔板书:心急如焚〕领读。
练读,指名读,齐读。
语文听评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0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四、活动主持人:张老师五、参与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六、活动流程:1. 张老师介绍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及目的2. 听课环节:教师们分组进行听课,分别听了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的语文课3. 评课环节:各小组对所听的课程进行评课,总结优点和不足4. 教研讨论环节:教师们针对本次教研活动主题进行讨论,分享教学经验,提出改进措施5. 总结发言: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要求七、活动记录:1. 张老师介绍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及目的张老师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进行了介绍,强调了教学策略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共同探讨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2. 听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共听了三节课,分别是三年级《金色的草地》、四年级《草船借箭》、五年级《草船借箭》。
(1)三年级《金色的草地》授课教师:李老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金色的草地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李老师以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草地特点。
接着,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金色的草地。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金色的草地的认识和感受。
(2)四年级《草船借箭》授课教师:王老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培养学生勇敢、智慧的品质。
教学过程:王老师以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草船借箭的原因。
接着,通过讲解故事,让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过程。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感受勇敢、智慧的品质。
(3)五年级《草船借箭》授课教师:刘老师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过程:刘老师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接着,通过讲解故事,让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过程。
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让学生体验团结协作的精神。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优秀6篇)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优秀6篇)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小学语文听课评课稿篇一x月xx日,一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我们xx小学语文课改组一行六人,在校长和主任的带领下,五点多就起床,六点钟出发,七点十分就赶到了上饶县一小。
观摩了在一小举行的小语课堂改革研讨会。
此次活动的内容有名师课堂教学、校长评课、网络作文教学等。
课型有“主题阅读”下的以文带文、展示分享、整体识字、读写联动。
还有一场别开生面,大气宏伟的“百人诗会”深深吸引了我…… 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个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而且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收获颇多。
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听完几位老师的汇报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
朱丽华校长亲自上阵,在教学《人物描写一组》时,她先以评书的味道朗诵了《红楼梦》中描写王熙凤外貌的语段,生动形象,别有韵味,受到了大家的赞赏,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为学生的读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课中,她抓住经典著作中,形象的人物描写,引导学生对王熙凤的“辣”进行细致的分析。
最后,她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以文带文的形式,对人物的拓展品读,即对严监生和胖墩小嘎子的品读,激发了学生的无限乐趣。
整节课在朱校长优美生动的语言中层层展开,使听者回味无穷。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
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
例如汪老师《望天门山》时,通过课件的设计,精彩的品读,引发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美。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范老师和王老师的同课异构,老师在上《掌声》这课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并找出描写掌声的语句,体会那掌声热烈而持久的情感;再读课文,让学生找出掌声响起的原因;配乐读,让学生深情并茂的体会英子的感情升华。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8篇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8篇篇一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在《秋日私语》的乐曲声中播放秋天的画面,并谈话导入。
(二)巩固字词,感知全文1、出示课件,巩固字词,我将它们按必须的规律、特点排列为三行。
如:第一行出示生字:凉爽。
让学生用心记住易错字“爽”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2、教师范读全文,让学生听后找找每个自然段作者是用哪一句话写出了他对秋雨的印象?并用横线画下来。
抽生汇报。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验由于第二自然段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颜色,是课文“浓重的一笔”,因此我将着力点放在了学习第二自然段,层层推进指导学生的读。
如:理解中心词“五彩缤纷”。
先请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描述颜色的词语找出来。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多媒体把词语变成相应的颜色。
之后追问…..(这样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进行潜力培养,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赏析美句,重点指导。
学生先自己练读喜欢的句子。
之后抽生个别读,相机指导3、学习第三段4、学习第四段(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五)说板书设计五彩缤纷丰收11、秋天的雨香甜好闻(钥匙)传递信息欢乐(六)听课评析这堂课的板书简明扼要地反映了课文的主要资料,脉络清楚,丰收和快乐两个词语点明了课文的中心,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篇二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读题。
蜜蜂怎样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二、自学生字新词⑴读准生字的读音⑵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检查自学状况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一说。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
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初中语文教研听评课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25日二、活动地点:XX中学八年级(2)班教室三、活动主题: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四、活动过程:1. 听课环节(1)上课教师:张老师(2)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品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父亲背影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背影的意义。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细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4)品味语言,分析课文结构,总结写作手法。
5)讨论:父亲背影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6)拓展延伸:讲述自己与父母的故事,分享孝敬父母的感悟。
2. 评课环节(1)评课教师:李老师(2)评课内容:1)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标准。
2)教学过程流畅,教学方法得当。
3)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4)教师善于引导,激发学生思考。
5)课堂评价多样化,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3)评课意见:1)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与父母的故事,有助于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品质。
4)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五、活动总结本次听评课活动,张老师以《背影》为教学内容,通过生动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以本次听评课为契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1.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 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记录篇一:小学语文评课记录小学语文评课记录这是三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
文章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大自然的语言。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
整节课的出色之处有几点:一、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
例如:分析课文中的七种大自然的语言时,都配以形象的图片,从而使学生更易于把握文中所描述的现象。
在讲解“三叶虫”化石时,配上图片,让学生对其有一定的感观认识。
因为“三叶虫”并不是学生所熟知的。
如果只是用大量文字解释,则不利于学生把握。
在拓展知识的环节中,所展示的大量图像,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像与创作。
二、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
这篇文章就知识来说,其实并不难。
但是,作为这种抒情性较强的文章来说,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如何使学生融入文章,则显得更重要。
于是,这位老师则发挥了朗读体会的作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
课件的泛读,强调了字词音韵的把握与情感的渲染。
老师对感情基调、重轻音、读音的细化指导,则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而学生自由读与默读,就是要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
还有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准确地把握到了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
这些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都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
三、建立“大语文”观念,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语文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必然蕴涵了各方面的知识。
自古以来,文、中、哲也是不分家的。
而且语文特有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也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大语文”观念。
因此,这位老师很好地拓展了三叶虫、地壳运动等知识,拓展了大自然的各种语言,引导学生要热爱大自然。
而且,让学生做做小科学找出大自然的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浏览课文的能力;让学生做做小诗人、小作家,从而培养他们的转化能力与体验力。
语文教研活听课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听课、评课为主要形式,旨在通过听课、评课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活动地点我校小学部五年级一班教室四、活动主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五、活动参与人员1. 校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2. 五年级全体语文教师3. 其他年级语文教师六、活动流程1. 听课2. 评课3. 教研组总结七、活动记录(一)听课本次教研活动由我校五年级一班语文教师张老师主讲,课题为《月光下的凤尾竹》。
张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评课听课结束后,教研组成员对张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课。
以下是部分评课内容:1. 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课堂气氛活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张老师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讨论法等,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4. 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如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等。
(三)教研组总结1. 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 通过听课、评课活动,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3. 教研组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
八、活动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教研组应继续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语文听课与评课记录
语文听课与评课记录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听课与评课记录,喜欢大家喜欢。
语文听课与评课记录1日前聆听了我校古苑老师一年级的“生本”示范课,感受颇深,真切体验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在听课中我感觉到古苑老师的教学中人文性凸现明显。
在此,我想将我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本课从目标来看,有两个大要求。
一是读通读顺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二是识字。
从设计来看,对应目标做到了简洁,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识读结合,寓识于读,把课文读好。
首先是老师的示范读,然后请小朋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小伙伴听,接着是录音示范读;学生跟着录音读;小组展示读;全班读;每一次的读都使得学生知道自己读的目的是什么;同时每一次读都要求学生指读,读的形式多样,非常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多次反复的读中感知了课文内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二是寓识字于游戏中。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生本教学的重点。
本课教材识字量是相当大的。
古苑老师采取了多个小游戏,寓识字于游戏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是小组内互帮互学,然后小组展示,接着有摘桃子游戏识字,有开火车识字,一环紧扣一环是识字认字教学,学生学得兴味盎然。
古苑老师的课中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古苑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
一年级正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特别是生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小组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倾听习惯、发言习惯要求更高,这节课古苑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很高,组织课堂非常强。
她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课前师生交流中,“谁的小手最听话?谁的小手最灵巧?翻书比赛等。
”非常好地培养了学生课前的准备习惯。
这次听课对我的震撼很大,教学是要充满热情,充满追求的。
我一定要在以后的不断学习中去保持这种热情,去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语文听课与评课记录2日前,梅江区“名师班”语文听评课小组在我校进行了听评课活动,我校巫小娜老师为名师们展示了一节语文课,下面我就这一节课谈谈我的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听课评课记录
语文听课评课记录(一)
日前聆听了我校古苑老师一年级的“生本”示范课,感受颇深,真切体验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在听课中我感觉到古苑老师的教学中人文性凸现明显。
在此,我想将我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本课从目标来看,有两个大要求。
一是读通读顺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二是识字。
从设计来看,对应目标做到了简洁,主要分为两大块:
一是识读结合,寓识于读,把课文读好。
首先是老师的示范读,然后请小朋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小伙伴听,接着是录音示范读;学生跟着录音读;小组展示读;全班读;每一次的读都使得学生知道自己读的目的是什么;同时每一次读都要求学生指读,读的形式多样,非常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多次反复的读中感知了课文内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二是寓识字于游戏中。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生本教学的重点。
本课教材识字量是相当大的。
古苑老师采取了多个小游戏,寓识字于游戏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是小组内互帮互学,然后小组展示,接着有摘桃子游戏识字,有开火车识字,一环紧扣一环是识字认字教学,学生学得兴味盎然。
古苑老师的课中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古苑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
一年级正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特别是生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小组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倾听习惯、发言习惯要求更高,这节课古苑老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很高,组织课堂非常
强。
她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课前师生交流中,“谁的小手最听话?谁的小手最灵巧?翻书比赛等。
”非常好地培养了学生课前的准备习惯。
这次听课对我的震撼很大,教学是要充满热情,充满追求的。
我一定要在以后的不断学习中去保持这种热情,去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语文听课评课记录(二)
日前,梅江区“名师班”语文听评课小组在我校进行了听评课活动,我校巫小娜老师为名师们展示了一节语文课,下面我就这一节课谈谈我的感受。
巫老师的这节课所选的教材是小学语文S版十二册课文《文天祥》,这一节课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由此我想到了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关于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课堂”本应是“学堂”
课堂是学生和老师的生命共现场,而且课堂是因学生而设,学生占了极大部分,教师只是来为学服务的,所以“课堂”应当是“学堂”,而不该是“讲堂”。
小学生的课堂更应当是适合儿童自主学习的场所。
教师要力避各种变相的以“讲”代“学”。
越俎代庖的结果,虽然由教师授予确实会比让学生探究来得简捷、清晰,但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解决的重大教育价值却因此丧失殆尽。
所以,教师的作用只能是儿童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和促进者。
因为有许多事情虽可以由别人代替,唯独学习是无法由别人代替的。
巫老师以“感悟文天祥的语言”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充分地说,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随后以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展示,这就是“以学代讲”,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需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满足,在满足中扎扎实实地实现了发展。
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学堂”。
二、“教本”其实即“学本”
课本是一课之本,但课本应该是“教本”还是“学本”,是“教材”还是“学材”,这也是走向“生本”的以学评教的一个关注点。
课本是供学生学习的,应当是“学本”。
巫老师发掘了课文中的学生感兴趣的资源,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极大兴趣。
这节课,我们发现,学生对爱国英雄古诗,爱国名言、爱国成语、爱国诗词极感兴趣,收集的资源相当丰富,所有这些都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使儿童觉得特别亲切,使课本成了真正的“学本”。
充分发挥课本是“学本”的作用,引导孩子们去广泛地阅读,去读懂。
这种可贵的“读懂”,就得最充分地发挥“教本”是“学本”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如“讲懂”(听老师讲答)、“看懂”(看实物、看录像)所无法代替的。
三、“教法”应转化为“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不仅对学生在校内学好语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他们的终生学习、终生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学生学法的掌握,是要通过教师的教法来转化生成的。
教的方法应当就是学的方法,这就是“教法学法化”。
教师以教法来启示、引领学生的学法,其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巫老师的这节课在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习惯;课前预习,的习惯;勤于动脑动笔,进行划、批、写的读书习惯;积累和整理资料的习惯;大胆发言、敢于争辩的习惯;学会科学支配时间的习惯都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机结合。
这节课仍需努力的是,教师应引导学生发言后其他学生要及时补充自己的意见,对有疑问的地方要敢于质疑;同时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仍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