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规程
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12篇
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12篇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1一、学生实验守则1、实验室必须保持安静、整洁。
进入实验室后应按指定位置就坐,不得大声喧哗及自行摆弄仪器装置。
2、实验前,要弄清楚实验目的、要求、步骤及注意事项。
3、实验前应检查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器材是否齐全、完好,如有缺漏、损坏应报告老师。
4、共用仪器用后立即放回原处;各组仪器未经老师许可,不得随意移动。
5、实验时必须持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要仔细观察现象,如实做好记录,积极思考,分析实验结果,按规定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中碰到疑难问题,应向指导老师请教;如发生意外,要及时报告。
6、爱护仪器设备,爱惜药品、材料。
在实验中损坏仪器、器具应主动向老师报告。
凡不按操作规程而损坏的仪器均应赔偿;对故意损坏仪器的,除照价赔偿外,还要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分。
7、废液、废纸、火柴梗及玻璃片等物应倒入废液缸或垃圾箱中,不得随地乱抛或倒入水槽中。
8、实验完毕,应整理仪器装置,清洗器皿,搞好卫生,关闭电源、水源,经老师检查同意后,才能离开实验室。
二、实验室管理守则1、仪器要统一要求分类、编号、入账。
要建立总帐、分类帐、低值易耗帐。
仪器存放要定橱定位,做到帐、物、卡相符。
2、调拨仪器或自购仪器、器材、药品,必须在半个月内开箱验收,并及时入帐入橱,如发现有质量问题应及时和有关单位联系。
3、仪器要存放在干燥、通风、安全的室内,做好防火、防盗、防尘、防蛀、防霉以及避光、避磁等工作。
损坏的仪器应及时修理,使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4、化学药品要单独存放在专用的安全柜中。
5、实验人员如有变动,应办理移交手续。
6、仪器的借还赔偿,请自觉遵守《借还赔偿制度》。
三、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1、管理人员应树立为教育服务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钻研业务,熟悉本学科教材,熟悉各类仪器的性能和保管知识,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维修技能。
2、加强对仪器室和实验室的全部物资的管理工作,各类仪器、器材及药品要帐、卡、物相符。
实验室安全操作与管理规程
实验室安全操作与管理规程一、实验室环境安全1.1 通风与空气质量•实验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空气流通,避免气体积聚造成危险。
•定期清洁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清新。
1.2 有害物质存放•严格按照规定的标识方法储存有害物质,避免混装、混放。
•各类有害物质需设专用存放柜或仓库,保持密闭,避免泄漏。
二、实验操作安全2.1 实验前准备•所有实验人员需穿着实验服,并佩戴所需的防护设备。
•各种试剂应标明配制日期、有效期,并进行定期检查,过期试剂不得使用。
2.2 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避免随意更改。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火源、静电等可能引发危险的因素。
三、实验废物处理3.1 废物分类•实验废物应按照特性进行分类,有害废物需单独收集处理。
•废液、废涂液等需密封处理,避免泄漏。
3.2 废物处理•废物应交由指定的单位处理,不得私自随意倾倒或处理。
•废物处理过程中需穿着相应的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四、紧急情况处理4.1 治安事故•发生火灾、泄漏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疏散人员。
•使用灭火器、应急喷淋等设备进行灭火或应急处理。
4.2 人员伤害•如发生人员伤害,应及时施予急救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协助处理。
•事后需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五、管理制度5.1 安全管理人员•实验室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具备应急处理能力。
5.2 审批制度•实验操作涉及危险试剂或操作时,需提前向相关部门提交操作计划,并经过批准。
•未经授权擅自操作或违反规定操作者,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六、总结实验室安全操作与管理规程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只有严格遵守规定,严密执行,才能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希望所有实验人员严格遵守规定,共同维护实验室安全,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精选15篇)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本(精选15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
我们该怎么拟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范本,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篇1一、实验室要保持安静,自觉遵守纪律,按班级有秩序地入座,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摆弄教学仪器,药品和模型标本等教学设备。
二、做实验前,要认真检查所有仪器,药品是否完好,齐全,如有缺损应及时向教师报告,予以调整补齐,未经教师宣布开始不得擅自进行实验。
三、实验药品不得入口,取用有毒药品更要小心,不得接触伤口,实验时所产生的有毒或腐蚀性废物,污水等要妥善排出或集中深埋,严格按环保部门规定处理,严禁随地抛弃。
四、实验完毕后,要认真清点整理好教学仪器,药品及其它设备,玻璃仪器要刷洗干净,摆放整齐,并向教师询问仪器,药品禁止使用情况及问题,经教师或实验教师验收并得到允许后,再放好桌凳关闭门窗,方可离开实验室。
五、要爱护公共财物,小心使用教学仪器和实验设备,注意节约药品和水电。
六、实验室内的仪器,药品,模型标本和其他设备未经实验教师许可不准带出实验室。
七、熟悉灭火器材,砂箱以及校医药箱等的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安全用具要妥善保管。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篇21、非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未经许可,谢绝入内。
2、进出实验室需要严格登记。
如有不符合实验室工作和生物安全要求的,不予进入。
3、使用人员需参加专门的实验室使用规范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获准进入进行实验。
严禁未经许可擅自进入实验室或使用相关设备。
4、实验人员应爱护实验室各类仪器,按照规则使用并保持设备清洁。
实验中的昂贵设备,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开关。
精密仪器需经专门培训方能操作未经许可不得改变设备仪器的预设参数。
设备仪器出现故障或发生事故,应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检修。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一、安全管理制度1、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1.实验室每天进行安全巡查,不得私自更改实验室内设备,如确需更改,需经过实验室管理员批准,并有专人监督。
2.实验室内不允许吸烟、饮食等行为,不得在任何情况下将食品和饮料带入实验室。
3.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对实验室进行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立即解决,对于已发生的事故要及时报告。
4.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使用必须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或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的人员进行,未经认证的人员不得随意使用设备。
5.实验室对涉及到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重要实验,必须经过部门讨论、审批,确定实验方案后,方可进行。
2、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实验室在日常工作中必须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2.实验室内设有专门的安全管理组和管理员,实行对实验室的日常安全管理。
3.实验室内设备设施的操作规程和紧急情况处置办法应制定完善,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4.实验室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演练,确保在突发事故发生时有预案,合理有效地处置危急情况。
5.实验室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明确安全意识,并建立安全责任制。
二、操作规程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实验室内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口罩、手套、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2.实验前必须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3.实验室必须具备条件良好的通风设备。
2、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实验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不得有过度自信和鲁莽行为。
2.实验室内严禁吸烟、饮食、聊天等行为。
3.实验室内不得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仪器设备。
3、实验后的清理工作1.实验室内必须保持清洁卫生,确保无害化处理。
2.实验后必须将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归位整理。
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场所,而安全问题是实验室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科学研究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依法依规进行实验操作,保障自身安全和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管理规则
实验室管理规则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实验教学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高效运行,保障实验人员的健康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则。
一、实验室人员管理1、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熟悉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着符合要求的工作服,不得穿拖鞋、短裤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服装。
3、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大声喧哗和嬉戏打闹。
4、实验人员应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和仪器设备。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1、实验室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通风设备、洗眼器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严禁在实验室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品,如需使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存放和使用。
3、实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电器设备时应注意防止触电,使用高温设备时应防止烫伤。
4、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三、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1、实验室仪器设备应建立详细的台账,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购置日期、使用部门等信息。
2、仪器设备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如清洁、润滑、校准等,确保仪器设备的性能和精度。
4、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四、实验室药品管理1、实验室药品应分类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药品应专柜存放,并加锁保管。
2、药品的领用必须严格登记,注明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途、领用人和领用日期等信息。
3、实验过程中使用药品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浪费和滥用药品。
4、剩余药品应及时归还仓库,不得随意丢弃或带出实验室。
五、实验室环境管理1、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
2、实验室内的物品应摆放整齐,不得随意堆放。
3、实验室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应符合实验要求,如有特殊要求,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实验室管理制度(通用6篇)
实验室管理制度(通用6篇)实验室管理制度11、所有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药品。
2、禁止使用实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更不要用烧杯等当茶具使用。
3、浓酸、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切勿溅到皮肤和衣服上,使用浓硝酸、盐酸、硫酸、高氯酸、氨水时,均应在通风厨或在通风情况下操作,如不小心溅到皮肤或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用5%碳酸氢纳溶液(酸腐蚀时采用)或5%硼酸溶液(碱腐蚀时采用)冲洗,最后用水冲洗。
4、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或沙浴中进行,避免使用明火。
切忌将热电炉放入实验柜中,以免发生火灾。
5、装过强腐蚀性、可燃性、有毒或易爆物品的器皿,应由操作者亲手洗净。
空试剂瓶要统一处理,不可乱扔,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6、移动、开启大瓶液体药品时,不能将瓶直接放在水泥地板上,最好用橡皮布或草垫垫好,若为石膏包封的可用水泡软后开启,严禁用锤砸、打,以防破裂。
7、取下正在沸腾的溶液时,应用瓶夹先轻摇动以后取下,以免溅出伤人。
8、将玻璃棒、玻璃管、温度计等插入或拔出胶塞、胶布时应垫有棉布,两手都要靠近塞子或用甘油、甚至水,都可以将玻璃导管很容易插入或拔出塞孔中,切不可强行插入或拔出,以免折断刺伤人。
9、开启高压气瓶时应缓慢,并不得将出口对人。
10、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实验,要严禁烟火,不准吸烟或动用明火,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必须符合安全存放要求。
使用酒精喷灯时,应先将气孔调小,再点燃。
酒精不能加的太多,用后应及时熄灭酒精灯。
11、严禁用湿手去开启电闸和电器开关,凡漏电仪器不要使用,以免触电。
12、消防器材要放在明显位置,严禁将消防器材移作别用。
13、发生事故,必须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重大事故要立即抢救,保护好现场。
14、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走道畅通,设备器材摆放整齐。
实验室用的所有仪器,都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仪器使用完毕后拔出插头,将仪器各部旋钮恢复到原位。
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度(通用5篇)
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度(通用5篇)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度11.实验室(仪器室和制备室)应由专人管理。
注意防火、防雷、防盗、防尘、防潮、防霉、防蛀、防破碎等。
,并经常及时维护各种仪器设备,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2、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要科学管理。
仪器、器材等物品都应登记造册,摆放整齐。
实验仪器、模型、标本、药品等,要分门别类,定橱定位,橱有编号,橱窗设卡,物卡一致,账卡相符。
室内定期打扫,保持环境整洁美观。
3、学生进入实验室要遵守纪律,不追逐打闹。
保持室内安静和清洁。
4.每次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收拾好相关仪器设备,并记录使用情况。
每天用完后关好门窗,切断电源和水源。
5、借用实验仪器和器材等要办理借用手续,用后及时归还不得转借他人,外借须经主管领导批准。
6、实验前,学生应明确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实验中提醒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注意操作安全,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督促学生整理好实验仪器,写好实验报告。
7、对具有危险性的实验仪器、辐射材料、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应当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制度,设置警示标志,存放于安全地点,指定专人保管。
8、师生须自觉爱护实验室内的一切仪器、器材和设施,损坏照价赔偿,并作好记载。
仪器、器材每学期清查一次,及时做好报损报废和增添登记工作。
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度2试验室管理制度1.实验室是检测分析、保存检测仪器设备和发放检测数据的重要场所。
应保持严肃和安静,未经实验者允许,不得入内。
2、试验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按指定位置安放试验器具。
3、正确使用仪器,经常维护,不用时要及时切断电源。
4.对委托的测试项目填写委托单,并根据委托内容填写派工单提交相关组室进行测试。
5、为保证试验结论准确,数据真实。
试验人员必须排除各种干挠,做到实事求是。
6、原始试验记录应详细、整洁,并用钢笔填写和签字。
7、试验检测报告须经主任签字,加盖公章后方可有效。
8、试验委托单、派工单、原始记录和试验报告一并归档保存。
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1.实验室安全责任(1)校实验室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实验室安全政策、制度和相关规定,并负责对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
(2)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包括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组织实施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指导学生和教师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和试剂。
(3)实验室安全员由实验室主任指定,负责实验室的安全检查、事故报告处理和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2.实验室安全设施(1)实验室应配备标准化的安全设施,包括紧急出口、应急照明、消防设备等。
(2)实验室内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包括危险品标识、禁止吸烟标识、禁止未经许可进入标识等。
3.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1)新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和教师应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并参加实验技能培训,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和应急处理方法。
(2)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包括一般实验室安全知识、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常见化学试剂的危险性和安全操作等内容。
4.实验室管理制度(1)实验室内不允许从事与实验工作无关的活动,禁止带食品进入实验室。
(2)使用实验室设备和试剂前,必须经过认真查验和检测,确保其完好无损。
(3)禁止未经许可进入实验室,未经授权不得触摸、移动实验设备和试剂。
(4)实验室内应保持整洁,定期清理和处理废弃材料和试剂,严禁乱丢废物。
二、实验室操作规程1.实验前的准备(1)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包括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2)在开始实验前,应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实验室内严禁乱扔实验器材和试剂,实验后必须归还原处。
(2)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更改实验操作步骤。
(3)禁止私自调整实验设备的参数和操作设置,必须事先经过实验室主任或指导教师的同意。
(4)实验过程中如有紧急情况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实验,并报告实验室主任或指导教师。
3.实验后的处理(1)实验结束后应清理工作台和设备,归还试剂和器材。
实验室管理规范
实验室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管理的规范性对于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有效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实验室环境、设备管理、实验操作、安全措施和废物处理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要求。
一、实验室环境1.1 温度和湿度控制- 实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根据实验需求进行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定期检查和维护空调和加湿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1.2 通风和空气质量-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积聚。
- 定期清洁通风系统,保持空气质量。
1.3 光照和噪音控制- 实验室内应有足够的光照,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 对于产生噪音的设备,应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音对实验的干扰。
二、设备管理2.1 设备购置和验收-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当的实验设备,并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 对新购置的设备进行验收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2 设备维护和保养-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维修或更换,以免影响实验进程。
2.3 设备使用和管理- 建立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借用情况。
-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三、实验操作3.1 实验前准备- 确认实验所需材料和试剂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检查实验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3.2 实验操作规范- 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
- 注意实验时间和温度的控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3 实验记录和数据保存- 记录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结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 建立实验数据的备份和保存机制,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四、安全措施4.1 安全培训和教育-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
4.2 安全设施和标识- 确保实验室内安全设施的完善,如安全洗眼器、紧急淋浴等。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细则(7篇)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细则(7篇)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细则篇1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各种化学药品和仪器设备,以及水、电、煤气,还会经常遇到高温、低温、高压、真空、高电压、高频和带有辐射源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若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因此实验室必须按"四防"(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要求,建立健全以室主要负责人为主的各级安全责任人的安全责任制和各种安全制度,加强安全管理。
一、重要规定:(一)穿著规定:1. 进入实验室,必须按规定穿戴必要的工作服。
2. 进行危害物质、挥发性有机溶机、特定化学物质或其它环保署列管毒性化学物质等化学药品操作实验或研究,必须要穿戴防护具(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眼镜)。
3. 进行实验中,严禁戴隐形眼镜。
(防止化学药剂溅入眼镜而腐蚀眼睛)4. 需将长发及松散衣服妥善固定且在处理药品之所有过程中需穿著鞋子。
5. 操作高温之实验,必须戴防高温手套。
(二)饮食规定:1. 避免在实验室吃喝食物且使用化学药品后需先洗净双手方能进食。
2. 严禁在实验室内吃口香糖。
3. 食物禁止储藏在储有化学药品之冰箱或储藏柜。
(三)药品领用、存储及操作相关规定:1. 操作危险性化学药品请务必遵守操作守则或遵照老师操作流程或进行实验;勿自行更换实验流程。
2. 领取药品时,该确认容器上标示中文名称是否为需要的实验用药品。
3. 领取药品时,请看清楚药品危害标示和图样;是否有危害。
4. 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强酸强碱性、高腐蚀性、有毒性之药品请必定要在特殊排烟柜及桌上型抽烟管下进行操作。
5. 有机溶剂,固体化学药品,酸、碱化合物均需分开存放,挥发性之化学药品更必需放置于具抽气装置之药品柜。
6. 高挥发性或易于氧化之化学药品必需存放于冰箱或冰柜之中。
7. 避免独自一人在实验室做危险实验。
8. 若须进行无人监督之实验,其实验装置对于防火、防爆、防水灾都须有相当的考虑,且让实验室灯开着,并在门上留下紧急处理时联络人电话及可能造成之灾害。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制度6篇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制度6篇篇一: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制度*公司中药实验室管理制度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实验室,主要包括理化室,仪器室,资源室,标本室,试剂室等。
理化室主要用来完成产品工艺试验、理化分析、质量标准建立及分析样品前处理等工作;仪器室用于样品的分析测试;资源室用于标本的前处理、样品的粉碎等。
为保证实验室安全及研发工作的正常运转,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实验人员管理1、实验室实行主管负责制。
实验人员必须服从实验室主管的管理,熟练掌握实验基本技能、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实验室安全消防知识。
2、初次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卫生、消防知识培训、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及其它实验技能的培训。
3、实验前要全面检查所用的试剂/物品、玻璃器皿等是否齐全,仪器设备是否运行良好,并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若仪器设备在运行中,实验人员不得离开现场,实验后立即做好清理工作并将清洗后的器皿放回原处。
4、实验人员不得在实验室从事与实验无关的活动,禁止在实验室就餐、吸烟、打闹、喧哗,禁止实验人员将私人物品存放在实验室。
5、合作单位人员到实验室做实验按本部门实验人员管理,并事先向实验室主管预约登记。
二、仪器设备管理1、仪器设备分类编号、建立台账,账目、标签、实物编号要统一。
2、对每一台大型仪器设备编制标准操作规程,初次使用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确认已掌握该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后才可使用,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各种仪器设备建立专人负责制,实行档案管理制度,建档建卡,做到技术档案资料齐全、完整。
4、实验人员必须维护仪器设备和系统的知识产权,不得复制所配置的任何软件及其系统。
任何人未经实验室主管同意不得擅自改动已有的软件系统。
5、仪器设备实行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事故,实验人员应立即向实验室主管及部门经理报告,及时进行处置并写出事故报告。
仪器设备的故障、维修及解决过程均须备案。
6、为仪器设备配备的专用计算机,只能用于实验结果的分析,不得用于其它活动。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精选10篇)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精选10篇)一、教师因教学需要用仪器、药品,必须提前开出准备单,(演示实验三天以前,学生实验一星期前)由备课组长或任课老师交实验室安排准备。
二、实验室管理员接到安排通知应着手准备,在上课前交老师检查,预做后领用。
用毕归还,由保管员验收核销。
三、学生分组实验仪器、用品,由管理员直接安放于实验桌上,课前教师检查,课后由管理员直接收回。
四、凡与实验仪器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准入实验室仪器室。
五、实验时,管理员不能离开实验室,遇有损坏,应按规定办理登记手续。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篇21、认真贯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以防为主,杜绝事故隐患。
2.实验室管理员是实验室安全责任人。
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讲明本室的安全规定、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及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保管室。
3.实验室全体人员应您正确使用灭火机,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报告处置,发生火灾主动扑救,及时报警。
4.实验楼禁止使用一切电炉取暖、烧水做饭。
5.实验楼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以及自行车和其他生活用品。
6.每天上班应检查门、窗、锁有无异常,如有异常,保护现场,立即报告系办并通知保卫部门。
离开实验室应关好门、窗,注明去向;下班应断开电源、锁好门窗;关闭水龙头。
7. 实验室如发生火灾、盗窃等责任事故,将根据情节轻重对责任人和分管领导给予相应的处分。
情节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篇3港条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汇编一、实验室、仪器室必须有专人管理。
未经许可,外人不得擅自动用仪器、设备。
二、按配备标准和要求,及时申购仪器、设备及材料,保证实验正常进行。
三、仪器、设备、材料入库,药品单据及时记帐,编号后分类存放,及时核销试验材料,做到帐物相符。
四、实行计算机管理,每年年底调整一次,做到和财产册相符。
五、经批准出借的仪器、设备按出借制度执行。
六、按批准报废报损的仪器、设备,按报废报损制度执行。
实验室安全管理操作规程
实验室安全管理操作规程一、实验室安全管理概述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也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地方。
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实验环境和实验设备的完整性,必须建立严格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1.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对实验室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并落实到位。
2.实验室工作人员–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试剂。
–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积极配合安全检查和演练。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内容1.实验室进出管理–出入实验室前需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实验服、手套等。
–不得擅自带食品、饮料等进入实验室。
2.实验室危险品管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必须按规定存放,标注清晰。
–使用过的危险化学品要及时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3.实验室设备使用–实验设备操作前应检查设备状态,确保正常。
–使用结束后要及时清洁设备,并按规定关机。
4.实验室应急处置–针对常见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发生事故时要及时报警并采取紧急措施。
四、实验室安全管理操作规程执行1.安全培训–新员工入职时必须接受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培训。
–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2.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对实验室安全设施定期检修,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3.安全演练–在发生紧急事件前要进行安全演练,提前做好预案准备。
–定期组织火灾逃生演练,确保全体员工熟悉逃生路线。
五、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修订1.定期评估–每年对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进行评估,发现问题进行修订。
–根据实验室工作情况随时调整规程。
2.通知发布–修订后的安全管理规程应及时发布通知,确保所有工作人员了解。
以上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希望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牢记安全第一,共同维护好实验室的安全和秩序。
实验室管理制度15篇
实验室管理制度15篇实验室管理制度1为确保实验室相关设备正常运转,相关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及整个实验室安全,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防患于未然,现作如下规定:1. 进入实验室,严格遵守实验室相关规定,未经许可不随意或擅自操作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
2. 实验室内一律严禁抽烟,吃东西及使用明火(正常实验情况除外).3. 操作使用实验室相关仪器设备前,务必阅读了解相关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及使用事项,严格按规定操作,防止不当操作造成人身伤害。
4. 实验室电源电路属实验室仪器设备专用,严禁随意更改变或更电路设计功用,连接大功率用电器或挪作他用。
防止发生不安全事故。
5. 实验室内所设相关气源,水源及相关管线,实验室人员应不定期对室内管线,接头及连接控制阀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因管线,接头及连接控制阀功能失效,导致不安全事故发生。
如发现相关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及时处置。
6. 实验室使用或存储的化学药品及试剂,须做好相应标识并按药品及试剂特性于划定区域按规定条件存储放置。
非相关人员严禁随意止取用。
7. 实验人员使用相关化学药品及试剂前应详细阅读相关药品及试剂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并在规定指定位置处进行实验,试验后废液应集中收集并作做统一处理,禁止随意倾倒。
8. 实验室内设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放置划定区域,不得堵塞或占用,实验室相关人员应掌握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并定期检查消防器材使用有效性。
9. 实验室钥匙应由专人统一负责掌管,非实验室相关人员不得拥有实验室钥匙,避免实验室物品遗失事件发生。
10. 每天实验室相关人员下班离开前,应仔细检查并确认实验室内水.气.电源等情况及门窗,无疏漏后方可离开。
实验室二零一一年九月实验室管理制度2为加强实验室建设,发挥档案对实验室管理和评估工作的作用,提高实验室教学和科研水平及投资效益,更好的为培养人才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一)、实验室工作档案是指实验室在日常管理以及实验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磁带等不同形式的纪录。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精选10篇)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在现在社会,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制度,制度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公约的总称。
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室工作环境,达到“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目的,根据国家有关实验室规范,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实验室隶属于公司技术中心,主要用于开展并完成公司产品的生产工艺优化、样品化验分析、新产品研发、小试及中试等试验研究任务。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进入公司技术中心实验室的所有人员。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技术中心主任对实验室的管理负有全面领导责任。
技术中心副主任协助主任,对分管的实验室负有直接领导责任。
第五条、技术中心各部门负责人对分管实验室有直接管理的责任。
第六条、各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使用和现场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组织安排研发、测试任务的顺利进行。
(2)负责访客接待、外联活动安排。
(3)负责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的申购。
(4)负责组织实施实验室的改造,仪器设备安装、调试、保养、维修和报废申请。
(5)负责管理实验室业务流程,指导研发人员、分析人员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研发、分析工作。
(6)负责实验室质量控制,审核、监控研发、测试的数据和结果。
(7)负责指导实验报告和测试报告的编写以及实验室的文档管理。
(8)负责实验项目分析测试方法的开发与改进。
(9)负责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责划分、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
(10)负责实验室安全检查以及突发事件处理.(11)负责监督检查实验室日常卫生,有权安排本实验室所有相关人员严格执行实验室日常卫生制度。
第七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负责仪器设备的验收和台账建档工作。
(2)负责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期间核查和周期检定。
(3)负责仪器设备在检定周期内使用和检验标识的管理。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室安全操
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程目的
为确保实验室安全,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设备安全,遵循安全合规与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实验室安全管理职责
实验室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共同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措施。
第三条安全管理原则
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类管理、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二章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第四条实验室开放和关闭
实验室应设立门禁、警示标志并设立实验室开放和关闭制度。
第五条安全装备使用
实验室必需的安全器材和安全设备应当按要求设置使用,定期检查。
第六条危险废物处理
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储存和处理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特殊部位作业安全
对于特殊部位的操作、检查和维修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制度。
第八条运输与储存安全
对于实验物品的运输与储存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第九条重大安全事件处理
实验室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组织、调查处理和上报,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
第十条例外情况的处理
实验室安全管理应预测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例外情况,确立预案,并保持紧急通讯和紧急出口设施的畅通。
本规程是实验室应遵循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规程,保障
实验室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实验室管理规程最新版
实验室管理规程最新版引言实验室是科学研究与创新的重要场所,对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秩序和高效运转,维护实验室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和落实实验室管理规程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规范实验室成员的行为和注意事项,提供实验室管理的基本准则和最佳实践。
一、实验室进出管理1.所有实验室成员进入实验室时,应刷卡或使用指纹识别系统进行身份验证,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
2.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将无关人员引入实验室。
二、实验室使用规范1.使用实验室设备时,应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
2.当设备故障或出现异常时,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禁止私自修理设备,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3.实验室成员在离开实验室前,应将所使用的设备清理干净并关闭。
三、实验室安全管理1.实验室成员不得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或喝水,以免引发火灾或对实验安全产生威胁。
2.实验室中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确保通道畅通。
3.实验室内的危险品必须妥善存放,标明名称、性质和储存日期,并配备相应的纸箱、防护罩等安全措施。
4.涉及辐射、毒物等实验应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规定进行操作,并配备相应的防护设备和药品。
四、实验室用电管理1.实验室用电应严格按照规定使用,不得私拉乱设电线。
2.实验室用电设备应配备电源保护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电器设备正常运行。
五、实验室样品管理1.所有实验室成员在进出实验室时必须经过登记,在离开时应如实填写实验室出样登记表。
2.实验室样品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存储和标识,严禁擅自带走或交给他人。
六、实验室文档管理1.实验室成员应对实验室文档和科研成果进行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备份和归档。
2.实验室文档的使用应遵守相关的保密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严禁私自泄露或传播。
七、违规处理1.对于违反实验室管理规程的行为,实验室负责人有权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严重情况可报请上级部门进行处理。
2.违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违反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私自带走实验室设备或样品、私拉电线等。
学校实验室管理规程
学校实验室管理规程第一部分:引言实验室作为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管理规程的建立对保障实验室安全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实验室入场、实验器材使用、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室文明行为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学校实验室管理规程。
第二部分:实验室入场管理学校实验室是为了教学和科研而设立的场所,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持有效身份证件,并经过相关授权。
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时,须由教师引导和监督,并经过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测试。
实验室入场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转并保护实验者的人身安全。
第三部分:实验器材使用管理实验器材是实验室教学科研的基础设施,合理使用和管理是保证实验室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实验器材的借用和归还必须经过事先申请,并保证使用安全和无损坏。
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器材的好处是确保其良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并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第四部分: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工作的首要保障。
实验室内应贴有重要安全告示,明确禁止行为和注意事项。
在操作实验时,应戴上实验室用具,如安全眼镜、手套、防护服等,以降低实验操作风险。
同时,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吸烟和使用明火,以防止火灾和危险品泄漏。
第五部分:实验室文明行为实验室应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文明行为。
学生在实验室内应遵守纪律,不得嘈杂、迟到和早退。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台和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同时,不得随意带走实验室内物品,并要保持对他人实验的尊重,不得故意破坏或损坏实验器材。
第六部分:实验室急救措施在实验室工作中,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学校实验室应设置急救箱,并确保急救设施的使用人员具备相关急救知识和技能。
在发生事故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避免进一步伤害并寻求专业的医疗救助。
通过急救措施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安全。
第七部分: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是一个环保和安全的问题。
各类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分类储存,并交由专业单位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规范实验室工作管理,确保检测的科学合理进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范围适用于实验室的管理。
3.职责3.1.质保部负责本规程的执行。
3.2.其他部门协作质保部执行本规程。
4.规程4.1.人员4.1.1.微生物实验室应设置质量负责人、技术管理者、检验人员、生物安全负责人、生物安全责任人、生物安全监督员、菌种管理员及相关设备和材料管理员岗,可以设置一人多岗设置。
4.1.2.从事药品微生物试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知识的教育背景。
4.1.3.检验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检测方法、程序、检测目的和结果评价。
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者其专业技能和经验水平应与他们的职责范围相符,如:管理技能、实验室安全、试验安排、预算、实验研究、实验结果的评估和数据偏差的调查、技术报告书写等。
4.1.4.实验人员应依据所在岗位和职责接受相应的培训,在确认他们可以承担某一试验前,他们不能独立从事该项微生物试验。
应保证所有人员在上岗前接受胜任工作所必需的设备操作、微生物检验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如无菌操作、培养基制备、消毒、灭菌、注平板、菌落计数、菌种的转种、传代和保藏、微生物检查方法和鉴定基本技术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1.5.实验人员应经过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培训,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灭菌知识,保证自身安全,防止微生物在实验室内部污染。
4.1.6.实验室应制定所有级别实验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保证知识与技能不断地更新。
4.1.7.实验室应确定人员具备承担实验室活动的能力,以及评估偏离影响程度的能力。
可通过参加内部质量控制、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等方式客观评估检验人员的能力,并授权从事相应的实验室活动,必要时对其进行再培训并重新评估。
当使用一种非经常使用的方法或技术时,有必要在检测前确认微生物检测人员的操作技能。
4.1.8.所有人员的培训、考核内容和结果均应记录归档。
按照《人员培训管理规程》进行操作。
4.2.培养基4.2.1.培养基是微生物试验的基础,直接影响微生物试验结果。
适宜的培养基制备方法、贮藏条件和质量控制试验是提供优质培养基的保证4.2.2.微生物实验室使用的培养基可按处方配制,也可使用按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配制,或直接采用商品化的预制培养基。
4.2.3.商品化的脱水培养基或预制培养基应设立接收标准,并进行符合性验收,包括品名、批号、数量、生产单位、外观性状(瓶盖密封度、内容物有无结块霉变等)、处方和使用说明、有效期、贮藏条件、生产商提供的质控报告和/或其他相关材料(如配方变更)。
4.2.4.培养基配制A.在制备培养基时,应选择质量符合要求的脱水培养基或按单独配方组分进行配制。
不应使用结块或、颜色发生变化或其他物料性状明显改变的脱水培养基。
B.脱水培养基或单独配方组分应在适当的条件下贮藏,如低温、干燥和避光,所有的容器应密封,尤其是盛放脱水培养基的容器。
C.为保证培养基质量的稳定可靠并符合要求,配制时,脱水培养基应按使用说明上的要求操作,自制培养基应按配方准确配制。
各脱水培养基或各配方组分应达到相应的精确度。
配制培养基最常用的溶剂是纯化水。
应记录各称量物的重量和水的使用量。
D.配制培养基所用容器不得影响培养基质量,一般为玻璃容器。
培养基配制所用的容器和配套器具应洁净,可用纯化水冲洗以消除清洁剂和外来物质的残留。
对热敏感的培养基如糖发酵培养基其分装容器一般应预先进行灭菌,保证培养基的无菌性。
E. 配制时,培养基应完全溶解混匀,再行分装与灭菌。
若需要加热助溶,应注意不要过度加热,以避免培养基颜色变深。
如需要添加其他组分时,加入后应充分混匀。
4.2.5.培养基的灭菌A.培养基应采用经验证的灭菌程序灭菌。
商品化的预制培养基必须附有所用灭菌方法的资料。
培养基灭菌一般采用湿热灭菌技术,特殊培养基可采用薄膜过滤除菌。
B.培养基若采用不适当的加热和灭菌条件,有可能引起颜色变化、透明度降低、琼脂凝固力或pH值的改变。
因此,培养基应采用验证的灭菌程序灭菌,培养基灭菌方法和条件,应通过无菌性试验和适用性检查(或灵敏度检查)试验进行验证。
此外,对高压灭菌器的蒸汽循环系统也要加以验证,以保证在一定装载方式下的正常热分布。
温度缓慢上升的高压灭菌器可能导致培养基的过热,过度灭菌可能会破坏绝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培养基促生长的质量。
灭菌器中培养基的容积和装载方式也将影响加热的速度。
此外还应关注灭菌后培养基体积的变化。
C.应确定每批培养基灭菌后的pH值(冷却至室温25℃左右测定)。
若培养基处方中未列出pH值的范围,除非经验证表明培养基的pH值允许的变化范围很宽,否则,pH值的范围不能超过规定值±0.2。
如需灭菌后进行调整,应使用灭菌或除菌的溶液。
4.2.6.培养基的贮藏A.自配的培养基应标记名称、批号、配制日期、制备人等信息,并在已验证的条件下贮藏。
商品化的预制培养基应根据培养基使用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贮藏,所采用的贮藏和运输条件应使成品培养基最低限度的失去水分并提供机械保护。
B.培养基灭菌后不得贮藏在高压灭菌器中,琼脂培养基不得在0℃或0℃以下存放,因为冷冻可能破坏凝胶特性。
培养基保存应防止水分流失,避光保存。
琼脂平板最好现配现用,如置冰箱保存,一般不超过1周,且应密闭包装,若延长保存期限,保存期需经验证确定。
4.2.7.培养基的质量控制试验A.实验室应制定试验用培养基的质量控制程序,确保所用培养基质量符合相关检查的需要。
B.实验室配制或商品化的成品培养基的质量依赖于其制备过程,采用不适宜方法制备的培养基将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或复苏,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C.所有配制好的培养基均应进行质量控制试验。
实验室配制的培养基的常规监控项目是pH值、适用性检查或灵敏度检查试验,定期的稳定性检查以确定有效期。
培养基在有效期内应依据适用性检查试验确定培养基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有效期的长短取决于在一定存放条件下(包括容器特性及密封性)的培养基其组成成分的稳定性。
D.除药典通则另有规定外,在实验室中,若采用已验证的配制和灭菌程序制备培养基且过程受控,那么同一批脱水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试验可只进行1次。
如果培养基的制备过程未经验证,那么每一灭菌批培养基均要进行适用性检查或灵敏度检查试验。
试验的菌种可根据培养基的用途从相关附录中进行选择,也可增加生产环境及产品中常见的污染菌株。
E.培养基的质量控制试验若不符合规定,应寻找不合格的原因,以防止问题重复出现。
任何不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均不能使用。
F.固体培养基灭菌后的在融化只允许一次,以避免因过度受热造成培养基质量下降或微生物污染。
培养基的再融化一般采用水浴或流通蒸汽加热,若采用其他溶解方法,应对其进行评估,确认该溶解方法不影响培养基质量。
融化的培养基应置于45~50℃的环境中,不得超过8小时。
使用过的培养基(包括失效的培养基)应按照国家污染废物处理相关规定进行。
H.制成平板或分装于试管的培养基应进行下列检查:容器和盖子不得破裂,装量应相同,尽量避免形成气泡,固体培养基表面不得产生裂缝或涟漪,在冷藏温度下不得形成结晶,不得污染微生物等。
I.用于环境监控的培养基须特别防护,以防止外来污染物的影响带到环境中及避免出现假阳性结果。
J.实验室应有文件规定微生物实验用培养基、原材料及补充添加物的采购、验收、贮藏、制备、灭菌、质量检查或使用的全过程,并对培养基的验收、制备、灭菌、贮藏(包括灭菌后)、质量控制试验和使用情况等进行记录,包括培养基名称、制造商、批号、表观特性、配制日期和配制人员的标识、称量、配制及分装的体积、PH值、灭菌设备及程序等,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还应包括成分名称及用量。
4.3.试剂4.3.1.微生物实验室应有试剂接收、检查和贮藏的程序,以确保所用试剂质量符合相关检查要求。
4.3.2.实验用关键试剂,在开启和贮藏过程中,应对每批试剂的适用性进行验证。
实验室应对试剂进行管理控制,保存和记录相关资料。
4.3.3.实验室应标明所有试剂、试液及溶液的名称、制备依据、适用性、浓度、效价、贮藏条件、制备日期、有效期及制备人。
4.4.菌种4.4.1.试验过程中,生物样本可能是最敏感的,因为它们的活性和特性依赖于合适的试验操作和贮藏条件。
实验室菌种的处理和保藏的程序应标准化,使尽可能减少菌种污染和生长特性的改变。
按统一操作程序制备的菌株是微生物试验结果一致性的重要保证。
4.4.2.药品微生物检验用的试验菌应为有明确来源的标准菌株,或使用与标准菌株所有相关特性等效的可以溯源的商业派生菌株。
4.4.3.标准菌株应来自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其复苏、复壮或培养物的制备应按供应商提供的说明或按已验证的方法进行。
从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获得的标准菌株经过复活并在适宜的培养基中生长后,即为标准储备菌株。
标准储备菌株应进行纯度和特性确认。
标准储备菌株保存时,可将培养物等份悬浮于抗冷冻的培养基中,并分装于小瓶中,建议采用低温冷冻干燥、液氮贮存、超低温冷冻(低于-30℃)等方法保存。
低于-70℃或低温冷冻干燥方法可以延长菌种保存时间。
标准储备菌株可用于制备每月或每周1次转种的工作菌株。
冷冻菌种一旦解冻转种制备工作菌株后,不得重新冷冻和再次使用。
4.4.4.工作菌株的传代次数应严格控制,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藏机构获得的标准菌株为第0代),以防止过度的传代增加菌种变异的风险。
1代是指将活的培养物接种到微生物生长的新鲜培养基中培养,任何形式的转种均被认为是传代1次。
必要时,实验室应对工作菌株的特性和纯度进行确认。
4.4.5.工作菌株不可替代标准菌株,标准菌株的商业衍生物仅可用作工作菌株。
标准菌株如果经过确认试验证明已经老化、退化、变异、污染等或该菌株已无使用需要时,应及时灭菌销毁。
4.4.6.菌种必须定期转种传代,并做纯度、特性等实验室所需关键指标的确认,实验室应建立菌种管理(从标准菌株到工作菌株)的文件和记录,内容包括菌株的申购、进出、收集、贮藏、确认、转种、使用以及销毁等全过程。
每支菌种都应注明其名称、标准号、接种日期、传代数,并记录菌种生长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菌种保藏的位置和条件等信息。
4.5.设施和环境条件4.5.1.微生物实验室应具有进行微生物检测所需的适宜、充分的设施条件,实验环境应保证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微生物实验室应专用,并与生产、办公等其他区域分开。
4.5.2.实验室的布局和运行A.微生物实验室的布局与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试验设备安装、良好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和实验室安全的要求。
以能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为重要依据,且符合所开展微生物检测活动生物安全等级的需要。
实验室布局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既要最大可能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又要防止检验过程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同时还应考虑活动区域的合理规划及区分,避免混乱和污染,提高微生物实验室操作的可靠性。